荔枝的著作和詩句_第1頁
荔枝的著作和詩句_第2頁
荔枝的著作和詩句_第3頁
荔枝的著作和詩句_第4頁
荔枝的著作和詩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荔枝的著作和詩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詩句,以下是荔枝的著作和詩句資料是由為大家搜集整理后發(fā)布的內(nèi)容,讓我們趕快學習吧!

1.荔枝的詩句

1、《惠州1絕/食荔枝》宋代:蘇軾

羅浮山下4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3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羅浮山下4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每天都有新奇的。假如每天吃3百顆荔枝,我情愿永久都做嶺南的人。

2、《減字木蘭花·荔枝》宋代:蘇軾

閩溪珍獻。過海云帆來似箭。

玉座金盤。不貢奇葩4百年。

輕紅釅白。雅稱佳人纖手擘。

骨細肌香。恰是當年108娘。

:福建產(chǎn)的寶貴貢品,經(jīng)海運輸?shù)拇爜硗焖佟S褡慕鸨P空空也,貢到不貢荔枝的歷史已有4百年了。荔枝殼輕紅、肉濃白,正適合美女的瘦長的手去剝開它。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當年的名品“108娘”荔枝。

3、《南鄉(xiāng)子·雙荔枝》宋代:蘇軾

天與化工知。賜得衣裳總是緋。每向華堂深處見,憐伊。兩個心腸1片兒。

自小便相隨。綺席歌筵不暫離。苦恨人人分拆破,東西。怎得成雙似舊時。

:天同造化說,他賞賜給荔枝的衣裳都是深紅色的。每每朝華堂深處1看,可憐你,雖有兩顆果核,可肉是連成1片的。從小,我倆就形影不離,在盛美的唱歌勸酒的宴席上,1刻也未分開。極端痛恨將兩個核仁1個個地打成兩半,怎能恢復那成雙成對從前苦戀模樣。

4、《成都曲》唐代:張籍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新雨初霽,錦江西面煙波浩瀚水碧綠,山頭嶺畔,荔枝垂紅,4野飄溢芳香。城南萬里橋邊有很多酒家,來游玩的人最喜愛在哪家投宿呢?

5、《菩薩蠻·子規(guī)啼破城樓月》宋代:李師中

子規(guī)啼破城樓月,畫船曉載笙歌發(fā)。

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

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

從今信音稀,嶺南無雁飛。

:在夢中被子規(guī)鳥的啼叫喚醒,抬頭向窗外望去,城樓上掛著1彎殘月,仿佛被子規(guī)鳥啼破了似的。我乘著華麗的船就要動身,江水清亮,兩岸的荔枝,嬌紅欲滴;蒙蒙的細雨,覆蓋萬家。

在別離之時,佳人與我相對而泣,熱淚滾滾,打濕了錦衣。此去1別,天各1方,不知何日重逢。嶺南偏遠,鴻雁難以飛到,想必書信稀有。

2.荔枝的詩句

1.晚唐詩人杜牧《過華清宮3絕》詩有:“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1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是唐明皇為搏楊貴妃紅顏1笑,不惜勞師動眾,千里送荔枝的事.

2.唐·白居易《荔枝圖序》:“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桔,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1日而色變,2日而香變,3日而味變,45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3.蘇東坡在宋哲宗紹圣年間被貶嶺南,在紹圣2年第1次吃到荔枝.以后多次在他詩詞內(nèi)提到荔枝,當中以“羅浮山下4時春,蘆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3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最為聞名,亦足見他對荔枝的寵愛.

4.宋·宋徽宗趙佶《宣和殿荔枝》:“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絳苞初結(jié)水晶丸.酒酣國艷非朱粉,風泛天香轉(zhuǎn)蕙蘭.何必紅塵飛1騎,芳香數(shù)本座中看.”

5.明·徐勃《詠荔枝膜》:“曾向忠州畫里描,胭脂淡掃醉容消.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

6.明·文征明《新荔篇》:

“常熟顧氏自閩中移荔枝數(shù)本,經(jīng)歲遂活.石田使折枝驗之,翠葉芃芃,然不敢信也.以示閩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璧同賦.

錦苞紫膜白雪膚,海南生荔天下無.

鹽蒸蜜漬失真性,平生所見唯萎枯.

相傳尤物不離土,畏冷那得來3吳.

顧家傳來34株,桂林翠幄森森殊.

遠人無憑未敢信,持問閩士咸驚呼.

還聞累累生數(shù)子,絳綃裹玉分明是.

未論香色果如何,只說形模已珍美.

千載空流北客涎,1朝忽落饞夫齒.

白圖蔡譜漫夸張,文飾寧如親目視.

飽啖只于鄉(xiāng)里足,鮮嘗漸去京師邇.

不須更作嶺南人,只恐又無天下痏.

朝來自訝還自疑,事出特別有如此.

雖云遠附商船達,不謂滋培遂生活.

始知生物無近遠,故應好事能回斡.

卉物聊占地氣遷,造化竟為人事奪.

仙人本是海山姿,從今江鄉(xiāng)亦萌蘗.

由來沃衍說吾鄉(xiāng),異品珍嘗曾不乏.

不緣此物便增重,無乃人心貴希闊.

福山楊梅洞庭柑,佳名久已擅東南.

風情氣味不相下,稱絕今兼荔枝三.”

3.與荔枝有關(guān)的詩句有哪些

與荔枝有關(guān)的詩句有哪些

1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拍痢哆^華清宮絕句3首·其1》

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白居易《荔枝樓對酒》

1種自然?好味道,可憐生處是天際?!鹂!对伬笾Α?/p>

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鹂!对伬笾Α?/p>

5月鰣魚已至燕,荔枝盧橘未應先;——何景明《鰣魚》

揉藍霧霧薔薇淺,半露冰肌玉不如?!饙儭耳p鴣天(詠綠荔枝)》

日啖荔枝3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K軾《食荔枝》

5嶺麥秋殘,荔子初丹。——歐陽修《浪淘沙》

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顜熤小镀兴_蠻·子規(guī)啼破城樓月》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張籍《成都曲》

10年結(jié)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拙右住斗N荔枝》

盼望能關(guān)心到你

4.荔枝的詩句和典故,都有哪些

唐·杜牧《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1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公元八0三-約八五二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北宋·蘇軾《惠州1絕》

羅浮山下4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3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蘇軾(一0三七—一一0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4川眉山)人。

唐.白居易《嘆魯2首》

季桓心豈忠,其富過周公。

陽貨道豈正,其權(quán)執(zhí)國命。

由來富與權(quán),不系才與賢。

所托得其地,雖愚亦獲安。

彘肥因糞壤,鼠穩(wěn)依社壇。

蟲獸尚如是,豈謂無因緣?

展禽胡為者?直道竟3黜。

顏子何如人?屢空聊過日。

皆懷王佐道,不踐陪臣秩。

自古無奈何,命為時所屈。

有如草木分,天各與其1。

荔枝非名花,牡丹無甘實。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人.

唐.杜甫《贈翰林張4學士》

翰林逼華蓋,

鯨力破滄溟。

天上張公子,

宮中漢客星。

賦詩拾翠殿,

佐酒望云亭。

紫誥仍兼綰,

黃麻似6經(jīng)。

內(nèi)頒金帶赤,

恩與荔枝青。

杜甫(七一二—七七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

5.荔枝的聞名詩文

爭新買寵出新意,莫生尤物為瘡痏。

我愿天公憐赤子,不妨長作嶺南人?!舶拙右住独笾D序》〕密移造化出閩山。

殼如紅繒。日啖荔枝3百顆,2日而香變,禁御新栽荔枝丹,風枝露業(yè)如新采。

〔文徵明《新荔篇》〕羅浮山下4時春,知是荔枝龍眼來,天寶歲貢取之涪?!残旎鸩对伬笾δぁ贰?日而色變。

永元荔枝來交州,漿液甘酸如醴酪,5里1堠兵火催,山頂千門次第開。1騎紅塵妃子笑。

雨順風調(diào)百谷登?致養(yǎng)口體何陋邪惡,片片桃花雨后嬌,3日而味變。宮中美人1破顏,膜如紫綃。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仙人本是海山姿蘇軾《荔枝嘆》10里1置飛塵灰!洛陽相君忠孝家,驚塵濺血流千載,瓤肉瑩白如冰雪,無人知是荔枝來,盧橘楊梅次第新?!舶拙右住独笾D序》〕盈盈荷瓣風前落,前丁后蔡相籠加,可憐亦進姚黃花,從次江鄉(xiāng)亦萌蘗,民不饑寒為上瑞。

顛坑仆谷相枕藉。至今欲姇林甫肉,色香味盡去矣。

〔蘇軾《食荔枝2首〔并引〕》〕長安回望繡成堆。吾君所乏豈此物。

飛車跨山鶻棋海,今年斗品充官茶,無人舉觴酹伯游。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45日外。

6.誰知道荔枝的詩句

“日啖荔枝3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宋朝蘇軾《惠州1絕》)

“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明代徐《詠荔枝膜》)

“甘露凝成1顆冰,露濃冰厚更芳馨”(范成大的《新荔枝4絕》)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蔡襄)

“荔城無處不荔枝”(郭沫若)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張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蘇軾)

“紅顆珍寶誠可愛,白須太守亦可癡。10年結(jié)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保ò拙右住斗N荔枝》)

“南州6月荔枝丹”(明朝陳輝《荔枝》)

“飛焰欲紅天”(郭明章《荔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