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東安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東安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東安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東安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東安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東安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合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世紀前期,與儒家文化圈的經濟屬性相比,西歐同樣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但是從兩者的存在基本組織形態(tài)而言,西歐最明顯的特征是A.小農經濟 B.商品經濟 C.莊園經濟 D.合作經濟2.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內“世界意識”已經普遍盛行,甚至出現用以“萬國”、“全球”、“世界”等說法替代“普天之下”意義上的“天下觀”,以“外國”、“異邦”等說法替代傳統(tǒng)“四夷觀”,這一時期“世界意識”的增強A.維護了官方的正統(tǒng)意識 B.豐富了“中體西用”的內涵C.根源于民族危機的加深 D.開啟了外交理念的近代化3.毛澤東主張,中華民主共和國,只能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lián)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國體―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政體一一民主集中制,這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義共和國。毛澤東的這種建國主張應當出自于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論持久戰(zhàn)》 C.《新民主主義論》 D.《論人民民主專政》4.以下傾慕中華的人物,按生平時序排第三的是A.利瑪竇 B.哥倫布 C.伏爾泰 D.馬可·波羅5.啟蒙運動時期,在伏爾泰的心目中,中國乃是政治和哲學的一種典范,是反對舊制度之下貴族特權的一面崇高的旗幟、抨擊舊制度和專制主義的重要武器。他懷著極大的熱情謳歌和贊美中國的體制、文官制度、倫理道德,甚至于那被耶穌會士稱之為“理性"的“天”。這反映出當時A.中國文化比歐洲文化優(yōu)越B.為反對神學思想體系和專制制度曲解中國文化C.借助中國優(yōu)秀文化批判歐洲封建制度D.中西文化出現了融合趨勢6.宋代城市中,除固定商鋪外,還存在大量流動性攤點,主要經營市民生活所需的食物、果蔬、鮮花等。這反映出A.商業(yè)活動突破空間限制 B.城市功能轉為以經濟活動為主C.市場交易品種逐漸增多 D.草市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7.1978年以來的中國歷史,有的學者以1992年為界將其劃分為兩個階段(甲),有的學者以2001年為界將其劃分為兩個階段(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都是從經濟改革的角度進行劃分B.都是從對外開放的角度進行劃分C.甲以開始變革所有制形式為標志D.乙意指中國與世界市場全面接軌8.梭倫執(zhí)政時期,四百人會議由雅典所屬四個部落各選舉一百人產生,被選的議員只須具備一定的財產資格,不必出身于貴族。這一措施①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②擴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圍③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種④提升了新興工商業(yè)者的地位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9.17世紀,英國和荷蘭分別成立東印度公司,荷蘭和法國分別成立西印度公司,這些公司由國家給予種種特權,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鑄幣、擁有武器、對外宣戰(zhàn)和締結條約。這些公司的活動A.加速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 B.推動了自由貿易體制的建立C.為經濟全球化掃清了障礙 D.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10.下圖是英國駐華大使館新聞處于1942年6月出版的《勝利版畫》雜志第一期封面。該雜志使用此圖作封面的主要目的是A.擴大中國戰(zhàn)場的世界影響B(tài).展示盟國之間協(xié)同作戰(zhàn)C.突出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精神D.慶祝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11.“草市”的發(fā)展是古代商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表現,以下關于草市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時期B.草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間集市,因此政府對草市不實行行政管理C.草市大都出現在水運交通便利的地方D.草市發(fā)展到宋代,除了商業(yè)功能外還具有其它服務功能12.洋務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時扮演著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故有論者譏諷洋務派實質上是“種豆得瓜”。下列對洋務派所得的“瓜”的最準確理解是A.培養(yǎng)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B.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fā)展C.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D.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官僚體制是中國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蓋秦漢間為天地一大變局。自古皆封建諸侯,各君其國,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視為固然。其后積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無有底止。強臣大族,又篡弒相仍,禍亂不已?!鋭莶坏貌蛔?,而數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時亦難遽變。……漢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無賴之徒,立功以取將相,此氣運為之也,天之變局,至是始定?!ㄇ澹┶w翼《廿二史札記》材料二宰相杜范認為:“凡廢置予奪,(君主)一切以宰執(zhí)熟議其可否,而后見之施行。如有未當,給、舍得以繳駁,臺、諫得以論奏。是以天下為天下,不以一己為天下,雖萬世不易可也?!薄诲鰧λ紊褡谘裕骸皟韧馐露啾菹掠H批,雖事事皆是,亦非為君之道。況事有不中,咎將誰執(zhí)?必致請屬交走,貨賄公行,此致亂之道,何太平之敢望!”——程民生《論宋代士大夫政治對皇權的限制》材料三行省實行群官負責和圓署會議制(即通過行省官員集體開會共同負責),行省官員通常由平掌、右悉、左悉、參知政事等六七人組成?!瓱o論行政、財政、軍事、司法諸事權,朝廷總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權力(如主要軍隊、官吏任用等)的同時,把相當一部分權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權于中央。顯而易見,元行省制中央集權是秦漢以來郡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較高級演化形態(tài)?!钪伟病对惺≈频奶攸c與歷史作用》請回答:(1)據材料一,指出秦漢間為“天地一大變局”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出現“變局”的歷史背景。(2)據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兩位宰相的共同主張。(3)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說明“行省制中央集權是秦漢以來郡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較高級演化形態(tài)”的理由。綜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國古代官僚政治的積極作用。14.(20分)從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是古代中國政制的進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九卿"職責表格(注:"九卿"既是官銜,又是官署之稱)材料二(1)據材料,指出秦九卿與唐六部的相同與不同之處。(2)唐代六部機構中,"吏部""戶部"分列前兩位,說明其原因。(3)1901年,清政府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上。指出其反映的時代變化。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從9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業(yè)經濟組織形式逐漸流行開來,這就是莊園。大約到11世紀時期莊園遍布歐洲各地,它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這是西歐最明顯的特征,故C正確;ABD三項的經濟形態(tài)不同程度存在于西歐,但不屬于最典型的特征,排除。2、C【解析】

根據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內普遍盛行“世界意識”,舊的“天下觀”和“四夷觀”逐漸被新說法取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中國人世界意識的增強,源于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C選項正確;用“世界意識”代替?zhèn)鹘y(tǒng)的“天下觀”和“四夷觀”,不是對官方正統(tǒng)意識的維護,與中體西用內涵的發(fā)展無關,AB兩選項錯誤;中國開啟外交理念的近代化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D選項不符合史實。3、C【解析】

據“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lián)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等信息可知毛澤東此時主張建立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共和國,結合所學可知毛澤東的這種主張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相符,所以此建國主張應該出自《新民主主義論》,故選C;AB項中沒有關于建國的主張,排除;《論人民民主專政》與“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不符,排除D。故選C。4、A【解析】

利瑪竇生平在明朝中后期,是在16-17世紀;哥倫布生平在15世紀末;伏爾泰生活在17-18世紀;馬可·波羅在元世祖時到過元朝,應該生活在13-14世紀;根據時間順序為DBAC,故排在第三位的是利瑪竇,答案為A;BCD不符合題意,排除。5、C【解析】

根據題干“反對舊制度之下貴族特權的一面崇高的旗幟、抨擊舊制度和專制主義的重要武器”可知,伏爾泰將中國的制度文化作為批判歐洲封建制度的工具,C正確;A表述錯誤,排除;伏爾泰贊美中國文化,并未曲解中國文化,排除B;題干未顯現中西文化融合,排除D。6、A【解析】

結合古代商業(yè)發(fā)展可知,此前貿易只能在固定的場所進行,而現在卻出現了流動攤點,說明商業(yè)活動突破了空間的限制。A正確;材料體現了城市商業(yè)的發(fā)展,但沒有與政治功能的比較,無法體現城市以經濟功能為主,B錯誤;材料信息未反映之前的交易品種,不能體現交易種類增多,C錯誤;材料介紹的是城市中的市場,而非草市,D錯誤。故選A。7、D【解析】

依據材料“1992年為界將其劃分為兩個階段”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指的是1992年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材料“以2001年為界將其劃分為兩個階段”指的是中國與世界市場全面接軌。故答案為D項。A項乙階段不涉及經濟改革,排除;B項甲階段未涉及對外開放,排除;C項新中國一直主張實行公有制,排除。8、A【解析】

“四百人會議由雅典所屬四個部落各選舉一百人產生,被選的議員只須具備一定的財產資格,不必出身于貴族”表明這一措施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提升了新興工商業(yè)者的地位,①④正確,故選A;②③材料未體現,故排除BCD?!军c睛】本題考查梭倫改革,解題的關鍵是“被選的議員只須具備一定的財產資格,不必出身于貴族”。9、A【解析】

根據材料“這些公司由國家給予種種特權,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鑄幣、擁有武器、對外宣戰(zhàn)和締結條約”可知這些公司大大促進了英國、荷蘭和法國的對外殖民擴張,有利于資本的原始積累,A項符合題意;17世紀時主要是以重商主義為主,還沒有建立起自由貿易體制,排除B項;17世紀時世界市場剛開始出現雛形,經濟全球化尚未出現,排除C項;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后,排除D項。故選A。10、B【解析】

依據漫畫信息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美國、中國、英國、法國等國家協(xié)同抗擊法西斯,展示了盟國之間的協(xié)同作戰(zhàn),因此B選項正確。這是英國大使館出版的雜志,主要目的不是擴大中國戰(zhàn)場的世界影響和突出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精神,A、C選項錯誤;D選項錯誤,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是在1945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1、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草市是受到政府監(jiān)管的,因為在《南齊書》中提到“草市尉”一職,B選項錯誤,符合題意。ACD關于草市的描述是正確的,排除。12、B【解析】

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用西方的先進技術來維護封建的專制統(tǒng)治,但客觀上卻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從經濟上瓦解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因此“種豆得瓜”的“瓜”是指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fā)展,故B項正確;培養(yǎng)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是洋務運動的主旨思想下產物,故A項錯誤;洋務運動并沒有促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故C項錯誤;“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屬于洋務運動的客觀影響,不是得的“瓜”,故D項錯誤?!军c睛】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①洋務派引進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yǎng)了一批技術工人,客觀上剌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②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yè)在洋務派倡導下出現了,這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③洋務運動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表現:世家傳承受到沖擊,政治上呈現出“平民化”風貌。(或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漢初“布衣將相之局”。)背景:春秋戰(zhàn)國以來,社會經濟與思想文化發(fā)生巨變;分封制瓦解;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政治改革及長期戰(zhàn)爭。(2)主張:皇帝獨裁會招致天下大亂;皇帝與士人共治天下。(3)理由:行省擁有大權,但受中央節(jié)制;行省實行群官負責和集體議事;部分地區(qū)由中書省直接管理。作用:官僚政治為中國古代社會管理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運作機制,有利于穩(wěn)定政體;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制約皇權,有助于減少決策失誤和抑制暴政;有利于鞏固國家統(tǒng)一?!窘馕觥?/p>

(1)表現:根據“自古皆封建諸侯,各君其國,卿大夫亦世其官”“漢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無賴之徒,立功以取將相”概括得出世家傳承受到沖擊,政治上呈現出“平民化”風貌。背景:根據所學,可從政治、經濟和思想方面進行分析,經濟可從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思想上可從百家爭鳴、政治上可從分封制瓦解和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政治改革及長期戰(zhàn)爭的影響總結回答。(2)主張:根據“內外事多陛下親批,雖事事皆是,亦非為君之道……此致亂之道,何太平之敢望!”得出皇帝獨裁會招致天下大亂;根據“(君主)一切以宰執(zhí)熟議其可否,而后見之施行。如有未當,給、舍得以繳駁,臺、諫得以論奏。是以天下為天下,不以一己為天下,雖萬世不易可也”得出皇帝與士人共治天下。(3)理由:根據“朝廷總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權力(如主要軍隊、官吏任用等)的同時……然后借行省集權于中央”得出行省擁有大權,但受中央節(jié)制;根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