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和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示范基地項目技術參數(shù)128萬元_第1頁
智慧交通和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示范基地項目技術參數(shù)128萬元_第2頁
智慧交通和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示范基地項目技術參數(shù)128萬元_第3頁
智慧交通和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示范基地項目技術參數(shù)128萬元_第4頁
智慧交通和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示范基地項目技術參數(shù)128萬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智慧交通和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示范基地項目技術參數(shù)-128萬元序號設備名稱技術參數(shù)單位數(shù)量1智能網(wǎng)聯(lián)云控制平臺升級軟件開發(fā)升級1.在原有軟件平臺功能基礎上,優(yōu)化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云端控制平臺功能。后臺系統(tǒng)提供對自動駕駛車輛位置信息查詢,實時監(jiān)控跟蹤、軌跡查詢、軌跡回放、報警信息提醒查看、拍照、視頻監(jiān)控等功能,進行實時監(jiān)控自動駕駛擺渡車運行路線和車輛狀態(tài)信息,做到遠程實時可視化管理,實現(xiàn)區(qū)域管理智能化、網(wǎng)聯(lián)化、精細化;2.★增加遠程控制與調(diào)度功能,實現(xiàn)車-路-云協(xié)同管理。收到車輛風險提醒,可以遠程停車,遠程控制車輛恢復正常行駛狀態(tài);3.完善校園道路場景演示功能,調(diào)試5G與云端通訊,刷新時間50ms;4.★增加智能網(wǎng)聯(lián)車輛,實現(xiàn)車車、車路動態(tài)實時交互和共享、感知數(shù)據(jù)融合及狀態(tài)和行為預測,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車路協(xié)同自動駕駛功能。服務器硬件升級1.增加GPU支持;2.內(nèi)存:不少于8G;3.支持RS232/422/485/帶隔離COM口/兩個千兆網(wǎng)口/8路USB;4.電壓輸入:9-36V;5.硬盤:不低于1T企業(yè)級硬盤。套12升級自動駕駛中巴車OBU支持5G功能一、OBU(5G)技術參數(shù)1.物理特性1.1重量:約1200g1.2尺寸:約187*128*36mm(不含支架)1.3材質:黑色金屬鑄鋁件1.4工作溫度:-40℃~85℃1.5存儲溫度:-40℃~90℃2.空中接口2.1頻率指標:2.1.15GNR:n1,n78,n79,n41(2515MHz-2675MHz)2.1.2LTE:B1,B3,B5,B8,B34,B38,B39,B40,B41(2515MHz-2675MHz)2.1.3UMTS:B1,B82.1.4GSM:900/1800MHz2.2V2X:5905~5925MHz2.3天線接口:4G/5G主分集天線、V2X主分集天線3.定位支持3.1普通定位:定位精度:≤2.5m,刷新頻率:1Hz3.2高精度定位:RTK定位,定位精度:≤1m支持GPS+BD定位4.功能接口4.1CAN通訊:支持3*CAN接口,125K、250K、500K,可配置4.26軸陀螺儀:支持陀螺儀和加速度判斷4.3藍牙通訊:支持BT4.2(向下兼容BLE/BT1.X/BT2.X/BT3.X/BT4.0/BT4.1)4.4WIFI通訊:支持IEEE802.11a/b/g/n/ac,其中2.4GHz支持20/40MHz頻寬,5GHz支持20/40/80MHz頻寬4.5SIM接口:不少于1個標準SIM卡槽4.6USB接口:不少于1個USB2.0接口4.7RS232:支持不少于1個RS232接口4.8以太網(wǎng):可選1*1000Base-T1或1*100Base-T1車載以太網(wǎng)4.9麥克風:支持1*MIC輸入4.10音頻輸出:支持1*SPEAKER+輸出,1*蜂鳴器4.11輸入信號:1*檢測信號輸入,1*主動呼叫輸入,1*動力電池電源輸入,2*輸入檢測信號,1*安全氣囊檢測,1*剎車檢測,1*空擋輸入信號,1*危險報警燈信號5.鎳氫電池性能:電池容量:不小于600mAH,放電溫度:-20℃~85℃。6.加密:硬件加芯片,32位國產(chǎn)處理器,內(nèi)置國密SM1、SM2、SM3、SM4等商用密碼算法。7.電源:7.1工作電壓:9~36V7.2工作電流:平均工作電流:≤2400mA@12V;休眠模式電流:≤5mA@12V;待機模式電流:≤1mA@12V。二、升級自動駕駛中巴車★升級原自動駕駛車輛,增加OBU(5G),與路側設備實現(xiàn)通信功能,實現(xiàn)車路協(xié)同場景的交互應用。個13新能源自動駕駛車輛及改裝,加裝OBU(5G)及顯示系統(tǒng)一、新能源車輛技術參數(shù)1.車身參數(shù)1.1長寬高(mm):約4432*1833*15601.2軸距(mm):約27001.3整備質量(kg):約15452.電動機參數(shù)2.1電動機類型:永磁電機2.2電動機總功率(KW):≥150kW2.3電動機總扭矩(N.m):≥310N.m2.4驅動電機數(shù):單電機2.5點擊布局:前置2.6電池類型:三元鋰電池2.7工信部續(xù)航里程(km):≥400km2.8電池容量(kWh):≥53.0kWh2.9快充時間(小時):不超過0.50小時2.10慢充時間(小時):不超過8.50小時3.底盤轉向3.1前懸掛類型:麥弗遜式獨立懸掛3.2后懸掛類型:拖拽臂式非獨立懸掛3.3轉向助力類型:電子轉向3.4車體結構:承載式4.最高車速(km/h):1505.主動安全配置:制動防抱死(ABS)、制動力分配(EBD/CBC等)、剎車輔助(BA/EBA/BAS等)、牽引力控制(ASR/TCS等)、車身穩(wěn)定控制(ESP/DSC等)。6.被動安全配置:駕駛員安全氣囊、前排乘客安全氣囊、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前排安全帶未系提醒等。7.行使配置:駕駛模式選擇、自動駐車、上坡輔助、陡坡緩降等。8.多媒體配置:音頻/視頻輸入端口(AUX/USB等)、USB充電接口、中控臺彩色液晶屏、GPS導航、導航路況信息顯示、藍牙/車載電話等。9.舒適配置:行車電腦、全液晶儀表盤、空調(diào)、可調(diào)節(jié)角度方向盤、多功能方向盤、車內(nèi)PM2.5過濾裝置等。10.便捷配置:電動車窗、車窗一鍵升降功能、車窗防夾手功能、遙控鑰匙、無鑰匙啟動系統(tǒng)。二、OBU(5G)技術參數(shù)1.物理特性1.1重量:約1200g1.2尺寸:約187*128*36mm(不含支架)1.3材質:黑色金屬鑄鋁件1.4工作溫度:-40℃~85℃1.5存儲溫度:-40℃~90℃2.空中接口2.1頻率指標:2.1.15GNR:n1,n78,n79,n41(2515MHz-2675MHz)2.1.2LTE:B1,B3,B5,B8,B34,B38,B39,B40,B41(2515MHz-2675MHz)2.1.3UMTS:B1,B82.1.4GSM:900/1800MHz2.2V2X:5905~5925MHz2.3天線接口:4G/5G主分集天線、V2X主分集天線3.定位支持3.1普通定位:定位精度:≤2.5m,刷新頻率:1Hz3.2高精度定位:RTK定位,定位精度:≤1m支持GPS+BD定位4.功能接口4.1CAN通訊:支持3*CAN接口,125K、250K、500K,可配置4.26軸陀螺儀:支持陀螺儀和加速度判斷4.3藍牙通訊:支持BT4.2(向下兼容BLE/BT1.X/BT2.X/BT3.X/BT4.0/BT4.1)4.4WIFI通訊:支持IEEE802.11a/b/g/n/ac,其中2.4GHz支持20/40MHz頻寬,5GHz支持20/40/80MHz頻寬4.5SIM接口:不少于1個標準SIM卡槽4.6USB接口:不少于1個USB2.0接口4.7RS232:支持不少于1個RS232接口4.8以太網(wǎng):可選1*1000Base-T1或1*100Base-T1車載以太網(wǎng)4.9麥克風:支持1*MIC輸入4.10音頻輸出:支持1*SPEAKER+輸出,1*蜂鳴器4.11輸入信號:1*檢測信號輸入,1*主動呼叫輸入,1*動力電池電源輸入,2*輸入檢測信號,1*安全氣囊檢測,1*剎車檢測,1*空擋輸入信號,1*危險報警燈信號5.鎳氫電池性能:電池容量:不小于600mAH,放電溫度:-20℃~85℃。6.加密:硬件加芯片,32位國產(chǎn)處理器,內(nèi)置國密SM1、SM2、SM3、SM4等商用密碼算法。7.電源:7.1工作電壓:9~36V7.2工作電流:平均工作電流:≤2400mA@12V;休眠模式電流:≤5mA@12V;待機模式電流:≤1mA@12V。三、自動駕駛改裝1.智能化底盤改造車身共兩路總線,包括車身總線(CAN1)、雙駕雙控總線。車身總線取自OBD接口,行車車速、車身各狀態(tài)信息通過讀取車身CAN獲得。轉向和制動控制總線ADAS系統(tǒng)控制的基礎,是連接決策層與執(zhí)行層的紐帶,實質上也是一路CAN總線。決策層如果需要進行加減速、制動、轉向等操作時,只需通過給ADAS控制總線發(fā)送相應指令即可。同樣,決策層需要獲取車身相關信息時,只需要通過ADAS控制總線上獲取數(shù)據(jù)即可。1.1轉向改造采用保留原車的助力轉向系統(tǒng),加裝方向盤轉角傳感器以及主動轉向控制單元實現(xiàn)主動轉向功能。轉向智能化改造包含以下幾點:1.1.1保留原車助力轉向系統(tǒng);1.1.2加裝方向盤轉角傳感器;1.1.3重新改造線束,并將整套轉向裝置安裝到位;1.1.4調(diào)試控制器實現(xiàn)無人駕駛助力功能;1.1.5調(diào)試控制器實現(xiàn)無人駕駛角度控制功能。1.2制動改造采用自電動伺服制動總成作為系統(tǒng)的自主制動執(zhí)行機構。當駕駛員正常駕駛時,電動伺服制動總成處于線控制動和助力制動模式。駕駛員實施制動時,電動伺服自動總成根據(jù)駕駛員踩踏踏板的行程,施加所需制動力,用于常規(guī)駕駛的助力制動。當車輛處于無人駕駛時,電動伺服制動總成響應制器發(fā)出的自主制動命令,根據(jù)控制器發(fā)出的目標制動壓力請求實施主動制動。電動伺服制動總成利用電機及其機械傳動裝置,推動主缸活塞向前移動,進而將原車主缸中將制動液泵入控制單元,生成并輸出自主制動所需的制動壓力。制動系統(tǒng)智能化改造包括以幾點:1.2.1保留原車的基礎制動系統(tǒng);1.2.2采用電動伺服制動總成替換原車的真空助力器;1.2.3線束改造及制動系統(tǒng)控制器安裝;1.2.4采用主缸壓力傳感器監(jiān)測制動建壓,結合輪速傳感器信號形成閉環(huán)控制;1.2.5調(diào)試駕駛員常規(guī)制動功能;1.2.6調(diào)試控制器實現(xiàn)主動制動功能。2.感知系統(tǒng)技術參數(shù)2.1雷達系統(tǒng)2.1.1功能描述:能夠識別自車前方、側后方、側前方的障礙物,四周近距離障礙物;2.1.2硬件組成: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2.1.3性能指標:激光雷達:最遠距離>40m;最近距離<1m;頻率>10Hz;毫米波雷達:77Ghz視角&距離:-45°~45°&0.5~170m超聲波雷達:最大檢測距離≥3米;2.2視覺系統(tǒng)2.2.1功能描述:1)能夠識別結構化道路的道路標線,包括白色車道線、黃色車道線和虛線,能夠在存在陰影以及陽光斜射的情況下識別車道線,能夠識別道路邊緣;2)能夠識別車輛、行人、二輪、三輪車等常見交通障礙物;3)能夠識別常見紅綠燈種類及其距離。2.2.2硬件組成:單目攝像頭;2.2.3性能指標:檢測距離:行人(白天)≥30m;車輛(白天)≥80m;車輛(夜晚)≥50m;水平覆蓋角度>35°;頻率>15Hz;2.3組合導航系統(tǒng)2.3.1功能描述:1)能夠提供高精度車輛位置信息;2)能夠識別車輛行駛的速度、加速度、橫向加速度等等;3)能夠計算車輛的行駛距離、航向角;2.3.2硬件組成:RTK、IMU2.3.3性能指標:頻率:不低于10Hz;無遮擋環(huán)境下定位誤差<5cm。3.控制系統(tǒng)3.1功能描述:能夠控制車輛的轉向、制動、驅動等底層執(zhí)行機構;3.2硬件組成:車輛驅動、制動、轉向等線控系統(tǒng);3.3性能指標:1)能夠在接到命令后一分鐘內(nèi)完成車輛啟動;2)轉向、制動、驅動的控制頻率>10Hz;3)中層控制任務精度滿足車輛安全行駛要求;4)能夠對非常規(guī)操作進行識別并保護。4.人機交互系統(tǒng)4.1能夠用不同圖文信號表示車輛狀態(tài):靜止、啟動、自檢、故障、正常行駛、倒車等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4.2顯示視頻信息及其識別結果;4.3顯示車輛狀態(tài)信息,以文字或圖像形式將車輛當前運行參數(shù)(如車輛速度等)進行顯示;4.4顯示操縱命令信息及執(zhí)行情況,將當前自動或手動決策執(zhí)行的任務進行顯示,并及時顯示反饋的任務執(zhí)行狀態(tài);4.5顯示地理信息,結合GPS、IMU和電子地圖,顯示出車輛當前位置狀態(tài)及行駛路徑情況;四、自動駕駛車輛技術與功能1.系統(tǒng)架構:感知系統(tǒng)、決策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人機交互系統(tǒng)四個部分。2.決策系統(tǒng):通過接收由感知系統(tǒng)生成的駕駛態(tài)勢圖,進行駕駛路徑的規(guī)劃(行駛過程中根據(jù)路況進行動態(tài)的路徑調(diào)整),最后將決策結果輸出到車輛控制系統(tǒng)和中控平臺。3.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決策層實時的二次路徑規(guī)劃和車輛運動模型,計算出實時的橫、縱向控制指令,該指令根據(jù)車輛轉向、制動、油門等控制協(xié)議來完成車輛的運動狀態(tài)控制,并加入雙駕雙控,使駕駛員能隨時得到車輛控制權,同時車輛也能根據(jù)需要接替駕駛員的控制權限,提高車輛智能性、舒適性和安全性。車輛驅動系統(tǒng)、轉向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和油門、控制器等必需達到以下要求。3.1驅動系統(tǒng):自主驅動控制由控制器發(fā)送虛擬檔位信號及油門信號實現(xiàn);檔位通過向CAN總線發(fā)送虛擬檔位信號實現(xiàn);油門通過AD模擬輸出虛擬油門信號實現(xiàn)。3.2轉向系統(tǒng):為了實現(xiàn)自主駕駛雙駕雙控功能,即系統(tǒng)在危險情況下主動介入和干預車輛的行駛控制和自主駕駛狀態(tài)和人工駕駛狀態(tài)的平順切換,需要重新調(diào)整一下車輛的橫向和縱向控制系統(tǒng)的設定。轉向系統(tǒng)需要達到的性能指標:3.2.1通訊方式:CAN3.2.2駕駛模式:自動/人工3.2.3控制描述:通過CAN指令控制方向盤角度、角速度;3.2.4功能:左轉、.右轉、變速左轉、變速右轉、固定速度轉向、回正(方向盤中間位置);3.2.5性能:方向盤角度范圍:-540~540°(與原車最大轉向角度一致);最大角速度:300°/s;方向盤角度精度:<1°;4.響應時間:<100ms。3.3制動系統(tǒng):通過控制制動來實現(xiàn)對車輛的減速控制,進而實現(xiàn)車輛的跟車行駛,減速變道等工作,制動系統(tǒng)除滿足人力常規(guī)制動功能外,還需實現(xiàn)具備制動壓力連續(xù)可調(diào)功能的線控制動。制動系統(tǒng)需要達到的性能指標:3.3.1通訊方式:CAN3.3.2駕駛模式:自動/人工3.3.3控制描述:通過CAN指令控制減速度、制動力;3.3.4功能:緊急制動、.常規(guī)行車制動;3.3.5性能:最大平均減速度:>=0.7g;響應時間:<100ms;最大制動壓力建壓時間:<800ms;制動釋放時間:<200ms。3.4控制器設計:為了更好的集成執(zhí)行機構各接口信息,制作整車無人駕駛控制器,實現(xiàn)車身CAN信息的獲取和控制器命令的發(fā)送。該控制器應包括以下幾個模塊:3.4.1車身CAN通信模塊3.4.2電源控制模塊3.4.3轉向CAN通信模塊3.4.4轉向人駕/機駕切換控制模塊3.4.5制動控制模塊3.4.6燈光控制模塊3.4.7信號調(diào)理模塊3.4.8上位機通信模塊(信號接口包括:車速、制動主缸壓力、轉向角)輛14傳統(tǒng)燃油車自動駕駛系統(tǒng)改裝OBU(5G)及顯示系統(tǒng)一、傳統(tǒng)燃油車車輛由學校提供。車輛要求:可以正常行駛,OBD接口可以正常獲取超速信號。二、車輛改造,加裝傳感器、OBU及顯示系統(tǒng)1.★OBU能夠獲取路側交通信息數(shù)據(jù)(包含一期車路協(xié)同場景信息),實現(xiàn)如V2V,V2I,V2P等功能。參數(shù)如下:1.1物理特性1.1.1重量:約1200g1.1.2尺寸:約187*128*36mm(不含支架)1.1.3材質:黑色金屬鑄鋁件1.1.4工作溫度:-40℃~85℃1.1.5存儲溫度:-40℃~90℃1.2空中接口1.2.1頻率指標:1)5GNR:n1,n78,n79,n41(2515MHz-2675MHz)2)LTE:B1,B3,B5,B8,B34,B38,B39,B40,B41(2515MHz-2675MHz)3)UMTS:B1,B84)GSM:900/1800MHz1.2.2V2X:5905~5925MHz1.2.3天線接口:4G/5G主分集天線、V2X主分集天線1.3.定位支持1.3.1普通定位:定位精度:≤2.5m,刷新頻率:1Hz1.3.2高精度定位:RTK定位,定位精度:≤1m支持GPS+BD定位1.4.功能接口1.4.1CAN通訊:支持3*CAN接口,125K、250K、500K,可配置1.4.26軸陀螺儀:支持陀螺儀和加速度判斷1.4.3藍牙通訊:支持BT4.2(向下兼容BLE/BT1.X/BT2.X/BT3.X/BT4.0/BT4.1)1.4.4WIFI通訊:支持IEEE802.11a/b/g/n/ac,其中2.4GHz支持20/40MHz頻寬,5GHz支持20/40/80MHz頻寬1.4.5SIM接口:不少于1個標準SIM卡槽1.4.6USB接口:不少于1個USB2.0接口1.4.7RS232:支持不少于1個RS232接口1.4.8以太網(wǎng):可選1*1000Base-T1或1*100Base-T1車載以太網(wǎng)1.4.9麥克風:支持1*MIC輸入1.4.10音頻輸出:支持1*SPEAKER+輸出,1*蜂鳴器1.4.11輸入信號:1*檢測信號輸入,1*主動呼叫輸入,1*動力電池電源輸入,2*輸入檢測信號,1*安全氣囊檢測,1*剎車檢測,1*空擋輸入信號,1*危險報警燈信號1.5.鎳氫電池性能:電池容量:不小于600mAH,放電溫度:-20℃~85℃。1.6.加密:硬件加芯片,32位國產(chǎn)處理器,內(nèi)置國密SM1、SM2、SM3、SM4等商用密碼算法。1.7.電源:1.7.1工作電壓:9~36V1.7.2工作電流:平均工作電流:≤2400mA@12V;休眠模式電流:≤5mA@12V;待機模式電流:≤1mA@12V。2.增加顯示HMI系統(tǒng),顯示路側信息,及時提醒功能。HMI顯示器參數(shù)如下:2.1產(chǎn)品類型:工業(yè)級嵌入式顯示器2.2基本參數(shù):2.2.1顯示尺寸:約15.6英寸2.2.2顯示比例:寬屏約16:92.2.3屏幕種類:LED2.2.4面板材質:TFT2.2.5分辨率:約1920*10802.2.6液晶屏種類:A規(guī)工業(yè)級屏2.3顯示參數(shù):2.3.1對比度:約1000:12.3.2亮度:約300cd/m2.3.3點距(mm):約0.29mm2.3.4可視角度:89/89/89/89(上/下/左/右)2.4接口參數(shù)2.4.1視頻接口:VGA、HDMI、DVI2.4.2其他接口:USB2.5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