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嘉陵一中高2023級高一下期4月月考語文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生、老、病、死,人生的第一大問題當然就是生與死的問題。有生必有死,講得徹底一些,人生其實就是個體生命從生到死的發(fā)展軌跡和演變過程。因此,人在面對“死生事大”(《莊子·德充符》引孔子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這一人生的第一問題時,就不能不對個體生命的時間流量,亦即“人壽幾何”作出思考和發(fā)出感嘆,而由此得出的結論和感發(fā)的嗟嘆,也必然是“人生苦短”。對此,我們至少可從以下三方面來發(fā)掘其原因:首先,個體生命的時間流量確實是相當短暫的。尤其在古代社會,由于生活條件的困苦和醫(yī)療水平的低下,人類的平均壽命就是甚為短促的。如當代人會自豪地說:“七十小弟弟,八十多來些,九十不稀奇?!倍湃藚s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二首》)但即使是年過古稀,甚至活過了百歲,若和宇宙的無窮無盡相比,則人壽之倏忽如白駒過隙,也仍然讓人感到心悸。這就是引發(fā)“人生苦短”的第一點原因。其次,就在那短暫的人生歷程之中,生命卻又隨處潛藏著脆弱易摧的危機。俗語云:“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這就揭示了生命和健康隨時都存在著“異化”之威脅的道理。這也從人生無常的角度加深了人們“人生苦短”的憂懼,緣此便構成了第二方面的原因。再次,人生還有一個“質量”的問題。古代社會中,寒士們的生活實是相當寒傖,甚至悲慘的,所謂“居大不易”(這個“居”字其實包括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內容)正就道出了一般寒士拙于生計的艱難和窘迫。而即使是那輩仕途順利的士大夫文人,面對著封建專制制度的高壓和經(jīng)常產(chǎn)生的政治風險,其心情也很難達到舒暢通泰的地步。因此,“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就成了人們普遍的喟嘆,而這無窮的憂患又促使人們倍感人生之中美好時光太過短促。這又是產(chǎn)生“人生苦短”思想的第三方面原因。故合而言之,面對著人生短促的嚴峻事實,人們就幾近本能地會產(chǎn)生出深沉的生命意識和惜時心理來。然因“不死”或“不老”原屬虛幻之望,所以古人渴求生命永存的生命意識,很快就轉化成為對于衰老的憂懼和對時光流逝的慨嘆。這在古代文學中更多地表現(xiàn)為“人生如夢”“浮生若夢”一類消極的慨嘆。我們發(fā)現(xiàn),唐宋詞人幾乎是集體性地詠嘆著“人生苦短”和“浮生若夢”。蘇軾對于人生的看法,表現(xiàn)在其詩中,最為警策的是如下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其意即在表達人生行蹤之無定猶如雪泥鴻爪;如往深層發(fā)掘,也就是一種“人生飄忽”之感。而在詞中,最為著名的則是《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人生如夢”四字。但比起詩中的人生如“飛鴻踏雪泥”來,詞中的“人生如夢”卻似乎顯得更加透徹和格外沉重,它已融入了他大半生的人生體驗和覃思深慮。蘇軾“人生如夢”的透徹感悟,既來源于他“命宮磨蝎”(《東坡志林》卷一自語)的身世遭遇和人生體驗,同時又是他欲擺脫煩惱、掙脫世網(wǎng)的思想武器。從前一點來看,他的這種人生感悟未免顯得悲觀和消沉,而且又明顯受到過佛家“四大皆空”和道家“人生如寄”思想的影響;而從后一點來講,則又表明了他在面對人生煩惱時善于作自我寬慰和自我解脫的聰明——既然已經(jīng)認定和“吃透”人生不過是一場大夢,那么正像兵書所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世間還有什么事情不能看穿,還有什么煩惱不能解脫呢?再換個角度來說,則雖人生在總體上說不過是場春夢,但是人卻又要在這夢境中生活幾十年光景,并且還須腳踏實地地處理一個又一個接踵而來的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那就總不能讓自己老處在憂患和夢幻般的境界中吧?因此其“折衷”的辦法便是:在整體的煩惱人生中,盡可能地享受其局部可得的快樂!于是蘇軾終于又從“我欲乘風歸去”的“出世”返回了“何似在人間”的“入世”,從而形成了他珍惜人生和依戀人生并又努力“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時光”的人生景觀。但是,蘇軾的可貴之處,卻又在于他透徹通曉事理的睿智和善于變換角度看問題的聰明,這就賦予了他解脫憂患和經(jīng)常保持樂觀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因此,與其說蘇軾是一位天生的樂天派,則毋寧說他是一位識透“天命”的達觀主義者更加準確。對這一點,我們只消舉其有名的《水調歌頭·中秋》詞或許就能說明問題。此詞作于密州任上,其時蘇軾與其胞弟蘇轍已分離七年。即使暫且不論蘇軾作這首《水調歌頭》時的政治感慨如何(通常認為他自愿調任密州實際處于并不得意的境遇),僅就其月圓之夜人不團圓的思念胞弟情懷來說,寫作這首中秋詞時的心境也該屬于苦悶狀態(tài)的。所以詞中就出現(xiàn)了“照無眠”的鏡頭,吐出了“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怨艾之語。但是,就在這深陷于煩惱、幾乎不能自拔的當口,蘇軾那豁達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卻“登場”而發(fā)揮作用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在透徹地通曉了宇宙萬物盈虧有常的道理之后,蘇軾就自我消釋了內心的苦悶,降而求其次地發(fā)出了如下的祈愿之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边@樣一來,蘇軾就像俗語所說的“退一步則海闊天空”那樣,自我拓展了享受人生樂趣的心靈空間和營建了自得其樂的精神樂園。因此,雖然憂患經(jīng)常來臨,他卻能一笑置之;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更懂得“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時光”。由于具有上述寬廣的胸懷和通達的態(tài)度,蘇軾就使自己免于成為悲觀主義者,同時也沒有變成一位渾渾噩噩或游戲人生的盲目樂觀主義者,而終于以我們現(xiàn)今所熟悉的那位既憂患人生、又熱愛人生,既嚴肅執(zhí)著、又豁達樂觀的聰明而又可愛的東坡居士形象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摘編自楊海明《唐宋詞與人生》)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人在面對“死生事大”的人生問題時,就必定會對“人壽幾何”做出思考,也必然會得出“人生苦短”的結論。B.古人深沉的生命意識和惜時心理來源于對人生短暫的清醒認識,這表現(xiàn)在文學中是對衰老的憂懼和對時光流逝的慨嘆。C.比起詞中的“人生如夢”,蘇軾詩中的人生如“飛鴻踏雪泥”顯得更加透徹和格外沉重,因為它融入了他大半生的人生體驗和覃思深慮。D.當世人都詠嘆“人生苦短”和“浮生若夢”時,蘇軾使自己免于成為悲觀主義者,自我拓展了享受人生樂趣的心靈空間和營建了自得其樂的精神樂園,從而具備了寬廣的胸懷和通達的態(tài)度。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引用杜甫《曲江二首》的詩句,并和現(xiàn)代人的觀念進行對比,從而闡明古代人普遍短壽。B.文中列舉《水調歌頭·中秋》,說明蘇軾是識透“天命”的達觀主義者而非天生的樂天派。C.原文采用引證法和例證法,使議論說理更加深刻透徹,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D.本文屬于學術類文章,以議論和說明為主,有科學的說明順序和嚴密的邏輯推導。3.下列選項,最不能佐證材料唐宋詞人對“人生苦短”和“浮生若夢”的集體性詠嘆的一項是()A.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B.燕鴻過后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晏殊《木蘭花·燕鴻過后鶯歸去》)C.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姜夔《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D.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慈∶碱^鬢上。(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4.對于唐宋詞人“人生苦短”和“浮生若夢”的集體性詠嘆,材料作何解釋?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5.在哀嘆“人生苦短”的同時,人們就必然會思考“此生當如何度過”的問題,這就產(chǎn)生了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材料和所學課文《赤壁賦》或《赤壁懷古》,分析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答案】1.A2.D3.C4.①個體生命的時間流量本來就相當短暫;②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生命隨處潛藏著脆弱易催的危機;③每一個人對于自己的生命和生活都希望過得更加美好,更加有意義,即“質量”問題。④古人渴求生命永存,然因“不死”或“不老”屬虛幻之望,就轉化成為對于衰老的憂懼和對時光流逝的慨嘆,這在文學中表現(xiàn)為“人生如夢”“浮生若夢”一類消極的慨嘆。5.①因為“命宮磨蝎”的身世遭遇和人生體驗,蘇軾對“人生如夢”有著透徹的感悟,但與眾人不同的是,這也成為他擺脫煩惱、掙脫世網(wǎng)的思想武器。②具體來說,就是在面對人生煩惱時善于作自我寬慰和自我解脫,在整體的煩惱人生中,盡可能地享受其局部可得的快樂。③這表現(xiàn)在《赤壁賦》中,則是通過水與月、變與不變的角度來開解客人等。在《赤壁懷古》中,則典型體現(xiàn)在“一尊還酹江月”上?!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這表現(xiàn)在文學中是對衰老的憂懼和對時光流逝的慨嘆”錯誤。人深沉的生命意識和惜時心理來源于對人生短暫的清醒認識,這表現(xiàn)在文學中是“人生如夢”“浮生若夢”一類消極的慨嘆。C.“比起詞中的‘人生如夢’,蘇軾詩中的人生如‘飛鴻踏雪泥’顯得更加透徹和格外沉重”錯誤。比起詩中的人生如“飛鴻踏雪泥”,蘇軾詞中的“人生如夢”顯得更加透徹和格外沉重,因為它融入了他大半生的人生體驗和覃思深慮。D.當世人都詠嘆“人生苦短”和“浮生若夢”時,蘇軾卻自我拓展了享受人生樂趣的心靈空間和營建了自得其樂的精神樂園,因為具備了寬廣的胸懷和通達的態(tài)度,所以使自己免于成為悲觀主義者。前后因果關系倒置。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D.“以議論和說明為主”錯誤。材料沒有“說明”的表達方式。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理解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由“一夢浮生”可知,故能佐證材料唐宋詞人對“人生苦短”和“浮生若夢”的集體性詠嘆。B.此詞寫人生漂浮不定,千頭萬緒。鶯歌燕舞的春景,像夢幻般沒有幾時,便如同秋云那樣散去,再也難以尋覓她的影蹤,故能佐證材料唐宋詞人對“人生苦短”和“浮生若夢”的集體性詠嘆。C.《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表達的是作者姜夔“過吳松”時“憑欄懷古”的心情,故不能佐證材料唐宋詞人對“人生苦短”和“浮生若夢”的集體性詠嘆。D.此詞寫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jīng)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吹動樹葉發(fā)出的聲音,響徹回廊里,看看自己,眉頭鬢上又多了幾根銀絲,故能佐證材料唐宋詞人對“人生苦短”和“浮生若夢”的集體性詠嘆。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題先找到文中的有效信息,再分條加以概括。結合“首先,個體生命的時間流量確實是相當短暫的。尤其在古代社會,由于生活條件的困苦和醫(yī)療水平的低下,人類的平均壽命就是甚為短促的?!笨芍?,個體生命的時間流量本來就相當短暫,古人的平均壽命較短,會發(fā)出“人生苦短”的感慨;結合“就在那短暫的人生歷程之中,生命卻又隨處潛藏著脆弱易摧的危機。俗語云:‘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就揭示了生命和健康隨時都存在著‘異化’之威脅的道理?!笨芍?,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生命隨處潛藏著脆弱易催的危機,“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來,這也從人生無常的角度加深了人們“人生苦短”的憂懼;結合“人生還有一個‘質量’的問題。古代社會中,寒士們的生活實是相當寒傖,甚至悲慘的,……”每一個人對于自己的生命和生活都希望過得更加美好,更加有意義,即“質量”問題,但是由于來源于生活和政治上的種種壓力和憂患,又促使人們倍感人生之中美好時光太過短促。結合“然因‘不死’或‘不老’原屬虛幻之望,所以古人渴求生命永存的生命意識,很快就轉化成為對于衰老的憂懼和對時光流逝的慨嘆。這在古代文學中更多地表現(xiàn)為‘人生如夢’‘浮生若夢’一類消極的慨嘆。”可知,古人渴求生命永存,但他們知道“不死”或“不老”屬虛幻之望,即如陶淵明感慨的“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所以就轉化成為對于衰老的憂懼和對時光流逝的慨嘆,這在文學中表現(xiàn)為“人生如夢”“浮生若夢”一類消極的慨嘆?!?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此題先把握此文本中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再在結合具體的作品,理解作品中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結合原文“蘇軾“人生如夢”的透徹感悟,既來源于他“命宮磨蝎”(《東坡志林》卷一自語)的身世遭遇和人生體驗,同時又是他欲擺脫煩惱、掙脫世網(wǎng)的思想武器?!笨芍驗椤懊鼘m磨蝎”的身世遭遇和人生體驗,蘇軾對“人生如夢”有著透徹的感悟,認識到人生遭際坎坷,多災多難,但與眾人不同的是,這也成為他擺脫煩惱、掙脫世網(wǎng)的思想武器,通過自我安慰消解心中的憂愁,結合“……世間還有什么事情不能看穿,還有什么煩惱不能解脫呢?再換個角度來說,則雖人生在總體上說不過是場春夢,但是人卻又要在這夢境中生活幾十年光景,并且還須腳踏實地地處理一個又一個接踵而來的非?,F(xiàn)實的問題,那就總不能讓自己老處在憂患和夢幻般的境界中吧?因此其“折衷”的辦法便是:在整體的煩惱人生中,盡可能地享受其局部可得的快樂!……”可知,具體來說,就是在面對人生煩惱時善于作自我寬慰和自我解脫,在整體的煩惱人生中,看到局部生活的美好,盡可能地享受其局部可得的快樂,享受自己能到的快樂;結合《赤壁賦》中“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可知,蘇軾通過水與月、變與不變的角度來開解客人,勸解“客”不要慨嘆生命的短暫,盡情享受清風和明月這樣的美麗景象。結合《赤壁懷古》中“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可知,詞人寫道人生在世就象一場夢一樣,我還是倒一杯酒來祭奠江上的明月吧!蘇軾哀嘆“人生苦短”的同時,思考“此生當如何度過”的問題,這就產(chǎn)生了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托內兄如海薦西賓,接外孫賈母惜孤女(節(jié)選)黛玉方進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發(fā)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便知是他外機母。方欲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當下地下侍立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住。一時眾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見拜見了外祖母?!思蠢渥优d所云之史氏太君,賈赦賈政之母也。當下賈母一一指與黛玉:“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你二勞母;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摈煊褚灰话菀娺^。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北娙舜饝艘宦?,便去了兩個。黛玉忙起身迎上來見禮,互相廝認過,大家歸了坐。丫鬟們斟上茶來。不過說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請醫(yī)服藥,如何送死發(fā)喪。不免賈母又傷感起來,因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能一見,今見了你,我怎不傷心!”說著、摟了黛玉在懷,又嗚咽起來。眾人忙都寬慰解釋,方略略止住。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魚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边@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試淚。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边@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意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xiàn)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面又問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們去歇歇?!辈牧隙夯识髦卦「改?,天倫樂寶玉呈才藻(節(jié)選)茶已三獻,賈妃降座,樂止,退入側室更衣,方備省親車駕出園。至賈母正室,欲行家禮,賈母等俱跪止之。賈妃垂淚,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挽賈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滿心皆有許多話,但說不出,只是嗚咽對泣而已。邢夫人、李紈、王熙鳳、迎春、探春、惜春等,俱在旁垂淚無言。半日,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這時不說不笑,反倒哭個不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見!”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邢夫人忙上來勸解。賈母等讓賈妃歸坐,又逐次一一見過,又不免哭泣一番。然后東西兩府執(zhí)事人等在外廳行禮。其媳婦丫鬟行禮畢。賈妃嘆道:“許多親眷,可惜都不能見面!”王夫人啟道:“現(xiàn)有外親薛王氏及寶釵黛玉在外候旨。外眷無職,不敢擅入?!庇钟匈Z政至簾外問安行參等事。元妃又向其父說道:“田舍之家,齏鹽布帛,得遂天倫之樂;今雖富貴,骨肉分離,終無意趣。”賈政亦舍淚啟道:“臣草芥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征鳳鸞之瑞。今貴人上錫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華,祖宗之遠德,鐘于一人,幸及政夫婦。且今上體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涂地,豈能報效萬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職。伏愿圣君萬歲千秋,乃天下蒼生之福也。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更祈自加珍愛,惟勤慎肅恭以侍上,庶不負上眷顧隆恩也。”賈妃亦囑以“國事宜勤,暇時保養(yǎng),切勿記念”。賈政又啟:“園中所有亭臺軒館,皆系寶玉所題:如果有一二可寓目者,請即賜名為幸。”元妃聽了寶玉能題,便含笑說道:“果進益了?!辟Z政退出。元妃因問:“寶玉因何不見?”賈母乃啟道:“無職外男,不敢擅入?!痹M來。小太監(jiān)引寶玉進來,先行國禮畢,命他近前,攜手攬于懷內,又撫其頭頸笑道:“比先長了好些”一語未終,淚如雨下。6.下列對兩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寫王熙鳳出場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通過在場人們的反應豐滿了王熙鳳的人物形象,收到了巧妙的藝術效果。B.材料一中王熙鳳對黛玉這個初來賈府的“遠客”噓寒問暖,不僅是對賈母的逢迎和討好,更蘊含著她對黛玉關愛之情。C.材料二寫到的元妃省親是全書中賈府興盛得勢的重要表現(xiàn),在這炙手可熱的權勢之下,卻是暗流涌動的敗落。D.材料二中“茶已三獻,賈妃降座”,以及賈母啟道“無職外男,不敢擅入”等細節(jié),體現(xiàn)了此次省親禮節(jié)繁瑣,等級森嚴。7.下列對兩則材料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在材料一的諸多細節(jié)表現(xiàn)了王熙鳳“太聰明”的形象特征,“忙轉悲為喜”的“忙”字十分傳神。B.不見其人,先聞其聲,王熙鳳的高調出場,體現(xiàn)了其在賈府的地位和張揚跋扈的性格,也與其悲慘結局形成鮮明對比,令人唏噓。C.“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文中著墨描寫元妃回家省親與親人敘離別情,在這烈火烹油的輝煌之后,小說結尾提及的賈府的無上政治榮耀也就有跡可循了。D.《紅樓夢》善用隱涵,處處可品。元妃承蒙皇恩回家省親,本應是無上恩寵的喜事,但其數(shù)次哽咽及垂淚,不免令人多思其在宮里的真正處境。8.王熙鳳具有高超的說話藝術,請指出三處這樣的細節(jié)并簡要分析。9.“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紅樓夢》中眾多女性的悲涼人生令人嘆息。材料中林黛玉“進賈府”與賈元春“回賈府”之間有何不同的悲劇意義呢?【答案】6.B7.C8.①“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說明她比較忙,事情多,說明她知遠近,知道黛玉是嫡親的孫女,在賈府討長輩歡心。
②“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表面上是恭維林黛玉,其實還是討好賈母。賈母的嫡孫女都有這通身的氣派!當時在場的惜春、探春、迎春聽了心里也會很舒服。
③“這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意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兩句“該打,該打!”說的賈母心里更是舒服。賈母是賈府中的最高家長,他在賈府中的地位至高無上。她的話表面上都是恭維林黛玉,其實都是討好賈母。9.①黛玉到賈府,名為投親,實為寄人籬下。黛玉在賈府中的地位與處境,除去賈母一點點喪女之痛外,王熙鳳的拭淚是為了討賈母的歡心,賈寶玉的癡狂是為了自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黛玉才真的是一種悲的薄涼??傊?,《紅樓夢》中人物的悲劇是命中注定的。林黛玉也不例外。
②“元妃省親”在《紅樓夢》全書中是極盛之巔,可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稀載難逢”,元妃的哭卻寫盡了人物內心的哀傷孤寂,在深宮大院那見不得人的地方自是步步驚心,好不容易有機會回家享天倫之樂,卻不得不遵守禮法的種種約束,長輩見自己都必須行跪拜之禮,和親人近在咫尺卻又似隔著千山萬水,中間橫亙著無法逾越的禮法,且又因太監(jiān)在場耳目眾多,只能相看淚眼,無語凝噎。元妃的“哭”寫出了她表面風光無限,內心卻無比哀傷孤苦的形象?!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更蘊含著她對黛玉關愛之情”錯。王熙鳳對這個剛來賈府的“新人”,一切關懷只是出自對賈母的逢迎,根本沒有關愛之情。故選B。【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賈府的無上政治榮耀”錯。應為“賈府的敗落”。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①王熙鳳的出場與眾不同?!爸宦牶笤褐杏腥诵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語言上說我來遲了,說明她比較忙,事情多,是個掌握實權的,不曾迎接遠客,說明她知遠近,知道黛玉是嫡親的孫女,要圍攏過來的,在賈府討長輩歡心。②王熙鳳見到林黛玉時?!疤煜抡嬗羞@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拭淚?!疤煜抡嬗羞@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一個“真”,一個“才”,極盡夸張之能事,恭維林黛玉到了極點。“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只有賈母的嫡孫女才有這通身的氣派!表面上是恭維林黛玉,其實還是討好賈母。賈母的嫡孫女都有這通身的氣派!當時在場的惜春、探春、迎春聽了心里也會很舒服。一石三鳥,一箭三雕。王熙鳳真是“聰明”至極。③“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就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正在“拭淚”,見賈母笑了,“忙轉悲為喜”,解釋的原因更是精彩:我一心撲在了你的“嫡”孫女的身上,就忘記了老祖宗您。察言觀色,八面玲瓏。兩句“該打,該打!”說的賈母心里更是舒服。賈母是賈府中的最高家長,他在賈府中的地位至高無上?!疤斆鳌钡耐跷貘P心里自然比誰都清楚!她的話表面上都是恭維林黛玉,其實都是討好賈母。【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①喪母之后的林黛玉,不得不遵父命去投靠外祖母。而外祖母家又與別家不同,這早已為母親生前所告知。黛玉到賈府,名為投親,實為寄人籬下,所以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在本回中,他先后見了與之密切相關的三個主要人物:賈母、王熙鳳、賈寶玉。甫見面,賈母是“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后又嗚咽起來。王熙鳳先是拭淚,又忙轉悲為喜。寶玉更不用說,連癡狂病都發(fā)了起來。雖然這是親人見面的應有之意,然而我們卻讀不出一點悲涼之意來。我們讀到的更多是大家的笑。在本回中,喜比悲多,這種錯位,我想也影射了黛玉在賈府中的地位與處境,除去賈母一點點喪女之痛外,王熙鳳的拭淚是為了討賈母的歡心,賈寶玉的癡狂是為了自己。其實,就是賈母的痛,多的也是黛玉之母的成分,為黛玉而痛的又有多少呢?這種悲中喜,實在是黛玉一生的寫照啊,黛玉之悲,除卻我們這些讀者與作者,大觀園中的人們又有誰認為這是一場悲劇呢,大多不過是唱自己的嘆歌,抒自我的哀愁罷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黛玉才真的是一種悲的薄涼??傊都t樓夢》中人物的悲劇是命中注定的。林黛玉也不例外。從她出場的點點滴滴,作者都在為之布局,提幫我們注意這是一場絲毫不差的人生單軌線。②為了賈府榮辱,自幼進宮遠離骨肉親情,做出了犧牲。賈元春在賈府里度過了令人神往的少女時代,在元春知道馬上就能見到自己的祖母和母親之后,想著自己的經(jīng)歷,心中已經(jīng)充滿悲傷,眼中已經(jīng)“情不自禁地流淚”。如今再一次邁進賈府,自然是撫今追昔,感慨萬端。元妃省親,雖然給賈家?guī)砹恕傲一鹋胗?,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在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不得見人的去處”的內心真實的感受??傊菏鞘鞘O中最寂寞最為悲劇的人,她的家族為了延續(xù)榮華富貴,把她送進了皇宮那個黃金牢籠,當家人們享受著奢侈豪華尋歡作樂的生活的時候,她卻在宮中忍受著孤苦寂寞的煎熬,最后還死于非命……,這不僅僅是賈元春的悲劇,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逼淠冈唬骸耙嗍怪?,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逼淠冈唬骸澳苋缡呛??與汝偕隱?!彼祀[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節(jié)選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材料二:介子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為己力,不亦誣乎?”文公即位,賞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逼淠冈唬骸耙嗍怪?。”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與若俱隱?!敝了啦粡鸵姟M茝恼邞z之,乃懸書宮門曰:“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遍天下。龍饑無食,一蛇割股,龍返其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號于中野?!蔽墓觯姇唬骸班?!此介子推也。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笔谷苏僦?,則亡。遂求其所在,聞其入綿上山中,于是文公表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介子推不受祿》)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下A義其罪B上C賞其奸D上下E相蒙F難G與處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唯君在矣”與“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唯”字含義相同。B.“身之文也”的“文”為文飾、修飾之意,與成語“文過飾非”的“文”含義相同。C.懸書,指把情況和意見要求寫在縑帛上懸掛出來,多是對當局者的批評和指責,后發(fā)展成為“揭帖”。D.表,指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如《出師表》。文中“表”則不同,為立石碑之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晉文公流亡歸國后酬勞功臣,唯獨把介子推遺漏了,但介子推認為晉文公當上國君,實為天意,功臣不應邀功求賞。B.文中用不少的筆墨刻畫了介子推母親,她的三番設問,并不是催促兒子去追求名利,而是想考驗兒子的意志是否堅決。C.兩文都談到介子推對漏賞無怨的至純、介母對其的支持;關于文公,材料一偏重贊文公,材料二偏重寫文公悔愧情。D.材料二較材料一多了“龍蛇之事”,以此借代君臣,既表現(xiàn)眾人對介子推的同情,也引出晉文公改過的行為。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2)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ā而欓T宴》)14.后人評價介子推為“士君子”,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敬鸢浮?0.BDF11.A12.C13.(1)譴責別人的罪過而又效仿他們,罪過就更重了。況且我說出埋怨的話,(以后)更不應吃國君的俸祿了。(2)之所以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么敢反叛呢!14.①淡泊名利,不求爵祿選擇退隱。②居功不傲,歸功于天命。③言出必行,隱居山林,直到死去?!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下面的人把他們的罪過當作合乎道義的事情,上面的人對奸邪行為給予賞賜,上下相互欺騙,難以和(他們)相處啊?!跋铝x其罪”與“上賞其奸”結構一致,單獨成句,前后BD處斷開;“上下相蒙”為主謂結構,且內容上與上文呼應,單獨成句,其后斷開F處斷開。故選BDF?!?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錯誤。只;希望。句意:現(xiàn)在只有國君在世了。/希望您(君主)考慮謀劃這件事B.正確。文飾、修飾;句意:是身上的裝飾品。/指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C.正確。D.正確。故選A。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材料一偏重贊文公”有誤,材料一并未贊文公,最后一句“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并非贊文公之意。故選C。【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尤”,責備;“效”,效仿;“食”(第一個),動詞,吃。(2)“所以”,表原因,……的原因;“出入”,偏義復詞,進入;“非常”,意外的變故?!?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從原文“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來看,介子推淡泊名利,不求爵祿選擇退隱;從原文“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來看,介子推居功不傲,歸功于天命;從原文“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祀[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來看,介子推言出必行,隱居山林,直到死去。參考譯文:材料一:晉文公賞賜跟隨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去要求賞賜爵祿,(晉文公)賞賜爵祿也沒有考慮到他。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現(xiàn)在只有國君在世了?;莨?、懷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內外都厭棄他們。上天不讓晉國滅絕,就一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國君又是誰呢?這實在是上天的安排,而跟隨文公逃亡的人卻以為是自己的力量,這不是欺罔嗎?偷竊別人的財物,都稱之為盜,何況竊取上天的功勞當作自己的力量呢?下面的人把他們的罪過當作合乎道義的事情,上面的人對奸邪行為給予賞賜,上下相互欺騙,難以和(他們)相處啊?!彼哪赣H說:“你為什么不也去請求賞賜?就這樣死了,又能怨恨誰呢?”介之推回答說:“譴責別人的罪過而又效仿他們,罪過就更大了。況且我說出埋怨的話,(以后)更不應吃國君的俸祿了。”他的母親說:“也要讓國君知道這件事,怎么樣?”介之推回答說:“言語,是身上的裝飾品。身子將要隱藏,哪里還要用言語去裝飾它?這樣做就是去求顯露了?!彼哪赣H說:“你能夠像你說的這樣去做嗎?我和你一起隱居?!庇谑悄缸觽z隱居到死去。晉文公沒有找到他,便用綿上作為他的祭田。說:“用它來記下我的過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辈牧隙航樽油普f:“獻公的兒子有九個,只有公子您還活著。老天不滅絕晉國,晉國一定會有君主的。主持晉國宗廟祭祀的人,不是您還能是誰呢?只是那幾個隨從流亡的人以為您復國是他們的力量,這不是胡說嗎?”文公即位后,賞賜功臣,沒有賞到介子推。介子推的母親說:“為什么不也去請求賞賜呢?”介子推說:“譴責別人的罪過而又效仿他們,罪過就更重了。況且我說出埋怨的話,(以后)更不應吃國君的俸祿了?!彼哪赣H說:“也應該讓他們知道你的心思?!苯樽油普f:“言語是自身的漂亮的裝飾,自身即將隱居,哪里還需要漂亮的裝飾呢?”他的母親說:“能像這樣,我和你一道去隱居?!币恢钡剿?,介子推母子再沒有露過面。曾經(jīng)與介子推一起跟隨文公流亡的人很同情他們,于是就寫了文章掛在宮門上,說:“有一條龍英姿勃勃,忽然喪失了生活場所,五條蛇跟隨著它,游遍了天下。龍餓了沒有吃的,一條蛇割下大腿肉給龍充饑,龍回到自己的深淵,對它的生活土壤感到滿意。四條蛇進入洞穴,也都有了生活場所,只剩下一條蛇沒有自己的洞穴,在野外哀號?!蔽墓鰜?,看見文章,說:“這條蛇就是介子推了。我正在擔憂王族間的事情,沒有考慮到他的功勞。”文公便派人去召見介子推,但他已經(jīng)出走,又派人尋求他隱居的地方,聽說他已經(jīng)住進綿上的山里。于是文公就在綿上立起界石,把整個綿山封給他,作為介子推的田地,叫作介山。(二)古詩文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晏殊的兩首作品,完成下面小題。中秋月[宋]晏殊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浣溪沙[宋]晏殊一向[注]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注]一向:“一晌”,一會兒。15.下列對兩首作品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晏詩由景入手,寫月光照庭梧;晏詞由客觀事實落筆,寫人生短暫。B.晏詩“轉”字化靜為動,“十輪”含時光飛轉之意;晏詞“等閑”修飾“離別”,強調尋常的離別有時候反而令人更懂得人生的美好。C.晏詩從月起以月結,寫月影,寫月中人,寫月宮,詩中無一“月”字,卻處處有月。D.晏詞發(fā)出“不如憐取眼前人”的感慨,歸根結底是源于對人生短暫、美好易逝的深切體悟,既有“及時行樂”的意思,也有立足現(xiàn)實、理性務實的力量。16.兩首作品都運用了虛寫手法,請結合句子簡要分析?!敬鸢浮?5.B16.晏詩:“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想象嫦娥在清冷月宮的悵恨之情,以此表達羈旅之孤獨。晏詞:“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設想平日登臨之際,放眼遼闊河山,徒然思念遠別之人;設想見風雨摧落繁花,更令人傷春。以此表達珍惜眼前之人的務實態(tài)度。【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強調尋常的離別有時候反而令人更懂得人生的美好”錯誤。人生已經(jīng)很短暫,而人生中還有許多尋常的離別,這些離別更令人黯然神傷。故選B?!?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晏詩:“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月宮中的嫦娥現(xiàn)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詩人羈旅他鄉(xiāng),無法與家人團聚,由望月聯(lián)想到嫦娥在清冷的月宮中只有孤單搖曳的桂樹相伴,也會有惆悵和怨恨,從而委婉地抒發(fā)了其游子思鄉(xiāng)的情懷。晏詞:“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兩句為空想之詞:到了登臨之時,放眼望去,盡是大好河山,不禁突然思念起遠方的友人;等到風雨吹落繁花之際,才發(fā)現(xiàn)春天易逝,不禁更生傷春愁情。這兩句意境開闊、遼遠,表現(xiàn)出詞人對時空不可逾越、消逝的事物不可復得的感慨。結句中,詞人以“不如”一詞轉折,再次表達了自己及時享樂的思想:與其徒勞地思念遠方親友,因風雨搖落的花朵而傷懷,不如實際一些,珍惜眼前朋友的情誼。不要讓痛苦的思緒折磨自己,也不要沉溺于歌酒升平中樂而忘返,這是詞人對待生活的一向態(tài)度。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長自居,采用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使三個弟子毫無顧慮地說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2)《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見秦伯時,以退為進,態(tài)度謙恭承認鄭亡,迎合對方驕傲心理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桂枝香?金陵懷古》中,王安石感嘆六朝的歷史像流水一樣流逝掉,未曾給當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訓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以吾一日長乎爾②.毋吾以也③.秦晉圍鄭④.鄭既知亡矣⑤.六朝舊事隨流水⑥.但寒煙衰草凝綠【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毋、既、矣、衰、凝。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方言既是來自故鄉(xiāng)的慰藉,也是地域文化的底色。于個體而言,讓人們產(chǎn)生強烈的親切感和歸屬感并代表著一種輕松愜意、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生活氛圍,寄托著當代挺進城市闊別故土的年輕人共同的鄉(xiāng)愁的方言是鐫刻在我們身上獨有的印記。除了“為家鄉(xiāng)上分”短視頻,近年來,方言說唱、方言短劇、方言電視刷、方言電影等藝術形式也①,受到人們的歡迎。比如,時下正在熱映的電影《人生大事》,男主角說著一口武漢方言,加上寸頭、花襯衫、夾腳拖鞋的裝扮,生動詮釋出小人物的市井感,也為影片注入了濃濃的煙火氣,讓這部冷門題材影片成為熱門作品。每種方言都有自己的特點,每種方言的背后都有獨特的地域文化。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是一個個性化的時代,②、千人一面的內容是缺乏傳播力的,而千姿百態(tài)、③的內容往往更受青睞。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lián)網(wǎng)為方言的傳承和保護提供了新的契機。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擬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20.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8.①.層出不窮②.千篇一律③.別出心裁19.①將故鄉(xiāng)擬作人來寫,體現(xiàn)方言中洋溢著的鄉(xiāng)情,這種鄉(xiāng)情能給人們帶來安慰,情感真摯;②將方言比作是畫作的底色,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出方言之于地域文化的重要性。20.方言是鐫刻在我們身上獨有的印記,它不僅讓人們產(chǎn)生強烈的親切感和歸屬感,也代表著一種輕松愜意、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生活氛圍,寄托著當代挺進城市、闊別故土的年輕人共同的鄉(xiāng)愁。【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本處是說近年來,一些有關方言的藝術形式不斷出現(xiàn),可填“層出不窮”?!皩映霾桓F”,形容事物連續(xù)出現(xiàn),沒有窮盡。②前面說到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是一個個性化的時代,而千人一面的內容是缺乏傳播力的,所以可填“千篇一律”?!扒宦伞?,形容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完全按老一套,沒有任何變化。③前面說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內容缺乏傳播力,所以更受人們青睞的應該是千姿百態(tài)、與眾不同的內容,所以可填“別出心裁”?!皠e出心裁”,獨創(chuàng)一格,與眾不同?!?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胺窖约仁莵碜怨枢l(xiāng)的慰藉”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慰藉”一詞賦予故鄉(xiāng)以人的動作情感,而“方言是來自故鄉(xiāng)的慰藉”,體現(xiàn)出方言中洋溢著的鄉(xiāng)情,而這種鄉(xiāng)情能給人帶來安慰,使方言也具有了情感?!耙彩堑赜蛭幕牡咨敝斜倔w為“方言”,喻體為“底色”,底色本是繪畫中的用語,繪畫之于畫作的重要性,從而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出方言之于地域文化的重要性?!?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長句變短句,首先要找到長句的主干,將主干句變成一個句子。長句的主語為“方言”,謂語為“是”,賓語為“鐫刻在我們身上獨有的印記”。將“方言”前面的復雜定語變成幾個短句?!胺窖浴鼻懊娴亩ㄕZ有三個,即“讓人們產(chǎn)生強烈的親切感和歸屬感”“代表著一種輕松愜意、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生活氛圍”“寄托著當代挺進城市闊別故土的年輕人共同的鄉(xiāng)愁”,將這三個定語分別變成句子,共同使用主語“它”(方言)即可得出答案。在變化的過程中可以適當調整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是不得改變原意,不得有語病。(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高考考場上緊張,或許在所難免,①。在心理學中,壓力與效率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倒U型曲線來解釋。如果以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作為零點,那么隨著壓力的逐步提升,緊張感來襲,人體反而能夠逐漸激發(fā)出潛在能力,思考和行動的效率也會隨之提升。所以適度的緊張對考生來說是好事。面對壓力,緊張是正?,F(xiàn)象,刻意追求過于放松的心態(tài)反而違背常理,會適得其反,進一步加劇緊張焦慮的心態(tài)。②,都要允許一定程度的緊張存在,不要對放松心態(tài)過于執(zhí)著。尤其是對家長來說,切忌一味地反復勸誡考生不要緊張。高考從來都不只是考學生,③。專家認為,高考期間,家長要負責好“后勤保障”工作,給予考生一個獨立、安靜、不被打擾的備考空間就是對其最大的幫助。不要總是圍著孩子問“你考得怎么樣?感覺如何?”給予考生過多的額外關注,會給考生帶來額外的心理壓力。高考期間家長更應該像往常一樣,保持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和規(guī)律。只有父母的狀態(tài)正常,考生才能用正確的心態(tài)去應對考試。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畫橫線處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離職領導沒有挽留,你對他不是無可替代。B.他誠心誠意地邀請你,你就不要推辭了。C.當你志在天下時,小恩小怨,你怎么會掛在心頭呢?D.人生無非就是你笑笑我,我笑笑你,何必太較真?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敬鸢浮?1.B22.①但緊張不一定是壞事
②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
③更是考驗家長【解析】【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畫橫線“你”是不明確指明的集團(考生家長)中的某一個體。A.勸說的對象,具體的某人。B.不明確指明的集團中的某一個體。C.泛指任何人。D.每個、人人。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處,后文著重說適度的緊張對考生來說是好事,與上文構成轉折關系,所以,此處應填“但緊張不一定是壞事”;第二處,結合后文“都要允許一定程度的緊張存在”“尤其是對家長來說,切忌一味地反復勸誡考生不要緊張”可知,應指考生和家長均包括在內,后文強調家長,家長應放在后,所以,此處應填“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第三處,后文說高考期間家長應負責好“后勤保障”工作,給考生創(chuàng)造好的備考空間和提供好的心態(tài),意在強調高考也是在考家長,所以,此處應填“更是考驗家長”。四、作文(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邊界,指地區(qū)和地區(qū)之間的界限。有形的邊界直觀醒目,無形的邊界則引發(fā)我們更深的思考。其實,學習生活、文化交流、科技創(chuàng)新乃至社會發(fā)展的方方面面,都涉及邊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學校場地及設備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郊區(qū)別墅土地承包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核能設備監(jiān)造與輻射防護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羥丙甲纖維素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農(nóng)產(chǎn)品批發(fā)市場食材采購合同
- 出售合同范本模板
- 公寓房租合同范本
- 2020-2025年中國鐵鏟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銅精礦進口合同范本
- 汽車工業(yè)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立項備案
- 微信公眾號運營及推廣合同
- 2025年浙江長興文旅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醫(yī)院臨床科研大數(shù)據(jù)平臺方案
- 2024年北京市中考生物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3年涼山州西昌市人民醫(yī)院招聘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考試真題
- (2024)湖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部編教材的網(wǎng)絡培訓心得體會
- 《籃球規(guī)則》課件
- 中醫(yī)24節(jié)氣課件
- 《化工安全技術》教學設計(教學教案)
- 《與顧客溝通的技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