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期末物理試卷閱卷人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36.0分)得分1.下列對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測最符合實際的是()A.中學生站在教室對地面的壓力約為50NB.人將兩個雞蛋從地上撿起來對其所做的功約為10JC.實心球的重力約為20ND.1標準大氣壓大約能支持760mm高的水柱2.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重力和質(zhì)量關系的是()A. B.C. D.3.如圖所示四個實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A.盲道由突起的棱和圓點組成B.推土機用寬大履帶來支承C.碾谷物的石磨選用厚重的石材D.篆刻刀刀口尖銳4.如圖所示的四種工具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A.旗桿頂?shù)亩ɑ咮.筷子C.鋼絲鉗D.賽艇的船槳5.經(jīng)常跑步能增強人體新成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關于跑步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同學們通過彎道時,運動狀態(tài)不改變B.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主要是為了增大壓力C.跑步到終點沖刺后不能立刻停下來,是因為速度增大了,人體的慣性也增大了D.人向前跑步時向后蹬地,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2023年5月10日,運動員李大銀在韓國舉辦的亞洲舉重錦標賽男子舉重89公斤級比賽中,獲得總成績第一名,并打破世界紀錄。如圖所示為李大銀做挺舉連續(xù)動作的幾個狀態(tài)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李大銀從準備狀態(tài)發(fā)力到上拉狀態(tài)過程中對杠鈴做了功B.李大銀從上拉狀態(tài)發(fā)力到上挺狀態(tài)過程中對杠鈴做了功C.李大銀從上挺狀態(tài)發(fā)力到站立狀態(tài)過程中對杠鈴做了功D.李大銀在站立狀態(tài)過程中對杠鈴做了功7.重慶第一高樓——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主塔高470米。如圖所示為建設中的一個滑輪組,某次施工中,一工人用此滑輪組將貨物從平臺勻速升高到10m的高度,用時50s,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200N,動滑輪的重力為60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為2000JB.繩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為40WC.這個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5%D.若用該滑輪組勻速拉起質(zhì)量更大的貨物,會降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8.連通器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所示的事例中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A.U形管壓強計B.活塞式抽水機C.船閘D.攔河大壩上寬下窄9.將重7N的物體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容器溢出4N重的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所受浮力一定等于4N B.物體所受浮力一定等于7NC.物體最終漂浮在水面上 D.物體可能懸浮在水中10.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利用噴藥無人機噴灑農(nóng)藥,安全又高效。如圖所示,噴藥無人機在農(nóng)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同時均勻噴灑農(nóng)藥,此過程中,噴藥無人機的()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B.動能減小、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減小C.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1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兩個圓柱形容器中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并且液面相平,如圖所示,比較A、B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產(chǎn)生的壓力FA、FB和壓強pA、pB的關系A.FA=FB,pAC.FA>FB,pA12.小永研究浮力大小與深度的關系?,F(xiàn)有一正方體金屬塊,將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中,如圖甲所示;再將金屬塊緩緩從液體中豎直提出來的過程中,畫出了測力計拉力F隨提起高度h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不考慮液面變化。根據(jù)該圖象可以得出的正確結(jié)論是()A.物體的質(zhì)量是20gB.物體的密度為2C.液體的密度是1D.浮力的大小總是隨著浸入深度的增加而變大閱卷人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13.0分)得分13.補全下方思維導圖:⑴;⑵;⑶。14.1644年,意大利科學家首先用實驗測定了大氣壓的值;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如圖所示,乘客必須站在站臺安全線以外等待列車,因為列車進站時,車體與人體之間空氣流速增大,壓強,會造成安全隱患。15.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先進的常規(guī)動力破冰船——“雪龍2號”,排水量為14000t,所受浮力為N,其海面下4m處受到海水的壓強為Pa。(16.如圖所示,是某工地使用起重機提升大石頭。大石頭質(zhì)量為4t,起重機在10s內(nèi)將大石頭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1m,起重機提升大石頭的拉力做的功J,提升大石頭的功率W。17.底面積為100cm2的薄壁圓柱形容器內(nèi)盛有適量水,體積為1000cm3的木塊A漂浮在水面上,有15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甲所示。先將邊長為5cm的立方體合金塊B放在木塊A上方,木塊A完全浸沒,合金塊B恰有15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乙所示。木塊A的重力為N,合金塊B的密度為kg/m閱卷人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3.0分)得分18.攀巖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如圖甲是一名攀巖運動員拉著繩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圖乙是這一時刻的簡化圖,請你以重心O為作用點,在圖乙中畫出運動員所受的重力。19.品學兼優(yōu)的小明同學還非常樂于勞動。圖甲是小明用笤帚在掃地,圖乙是簡化圖,以O為支點,作用在A點的動力為F1。請在圖乙中畫出作用在B點的阻力F2的示意圖及動力臂L1。閱卷人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1.0分)得分20.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有許多利用摩擦力的實例,如行走時,利用鞋底與地面的摩擦力推動人向前運動,而制成日常生活中的鞋底的材料有橡膠、聚氨脂、乙酸乙烯共聚物等。物理實驗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探究不同材料的滑動摩擦力,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運動鞋在橡膠墊上沿水平方向運動,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實驗次數(shù)墊片材料放置重物的個數(shù)運動速度/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1橡膠00.12橡膠10.12.63聚氨脂10.12.84聚氨脂1022.85乙酸乙烯共聚物10.11.86乙酸乙烯共聚物20.22.2(1)拉著運動鞋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此時運動鞋受到的拉力與運動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一對(2)采用向鞋里放置重物、更換桌面上墊片的材料、改變鞋的運動速度等方法,進一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收集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①分析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運動速度的大小(選填“有關”或“無關”)。②分析1、2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③此實驗用到的物理實驗方法是。(3)實驗后同學們進行了交流:運動會拔河比賽中,應選體重較(選填“大”或“小”)的隊員,且穿(選填“橡膠”、“聚氨脂”或“乙酸乙烯共聚物”)材料鞋底的運動鞋。21.在學習了杠桿的知識后,小琳想利用杠桿平衡條件測一個手鐲的質(zhì)量,進行了以下操作:(1)掛鉤碼前,杠桿在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此時杠桿處于(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兩端的螺母向側(cè),調(diào)節(jié)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是。(2)用細線將手鐲掛于杠桿左側(cè)第4格處,將2個鉤碼掛于杠桿右側(cè),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鉤碼在支點右側(cè)第3格處,如圖乙所示。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為10g,則手鐲的質(zhì)量為g。22.在閱讀《死海不死》一文后,小雪驚嘆于人們竟然能在無魚無草的海水里自由游弋,連不會游泳的人也能浮在水面上。由此,小雪想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她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液體中的深度有關;猜想2: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猜想3: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她按照如圖中字母順序做了如下實驗:(1)該實驗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在(選填“水平”或“豎直”)方向進行調(diào)零;(2)如圖甲所示,用手把飲料罐按入水中,越往下壓,手會感到越吃力。這個事實可以支持猜想(選填序號)。(3)分析比較實驗A、C、D三圖可以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選填“有關”或“無關”)(4)分析圖中信息,D步驟中物體所受的浮力為N,通過計算得出物體的體積為m3,物體的密度是kg/m3(5)若小雪先完成實驗E,再完成實驗A,則她測得物體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將。(6)小雪同學根據(jù)“鐵塊放入水中會下沉,而鐵塊做成輪船卻能漂浮在水中”的現(xiàn)象,提出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有關,你認為是否合理,并說明原因。閱卷人五、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7.0分)得分23.電動車是倍受人們青睞的一種交通工具,對減少道路擁堵起到積極作用。如圖所示,某人騎著電動車在水平路面上沿著直線行駛600m,已知他和電動車的總質(zhì)量為92kg,輪胎和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0cm2。假定騎行過程中電動車的牽引力恒為(1)人和電動車對地面的壓力;(2)牽引力做的功;(3)從環(huán)保的角度,電動車相比燃油車有什么優(yōu)點?請列舉一條。24.某一木塊的體積為400cm3,密度為(1)把它浸沒在水中后放手,為什么木塊不能懸浮在水中;(2)靜止時,木塊受到的浮力;(3)靜止時,木塊浸在水中的體積。25.一足夠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積為100cm2,已裝有適量的水,用體積和質(zhì)量不計的細線將球A、球B連在一起,放入水中靜止后如圖所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比之前增大700Pa,物體B的重力為3N,體積為200cm3。若把細線剪斷后,最終(1)細線剪斷前球B受到的浮力;(2)球A的重力;(3)剪斷細線,待球靜止后,水對容器底部變化的壓強。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中學生重力約500N,站在教室對地面的壓力約為500N,A不符合題意;
B.人將兩個雞蛋從地上撿起來對其所做的功約為W=Gh=1N×1m=1J,B不符合題意;
C.實心球的重力約為20N,C符合題意;
D.標準大氣壓大約能支持760mm高的水銀柱,支持的水柱約10m以上,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jù)常見物體的重力、結(jié)合高度計算做功多少、大氣壓支持水銀柱的高度,結(jié)合數(shù)據(jù)解答。2.【答案】A【解析】【解答】A.根據(jù)重力公式G=mg可知,質(zhì)量與重力成正比,A是正比例函數(shù),故A正確;B.根據(jù)重力公式G=mg可知,質(zhì)量與重力成正比,B是反比例函數(shù),故B錯誤;C.根據(jù)重力公式G=mg可知,質(zhì)量與重力成正比,C不是正比例函數(shù),故C錯誤;D.根據(jù)重力公式G=mg可知,質(zhì)量與重力成正比,D的質(zhì)量改變,重力不變,故D錯誤?!痉治觥坑芍亓紾=mg可知,質(zhì)量與重力成正比,要看誰正確就要看他們是什么函數(shù)。3.【答案】B【解析】【解答】A.盲道上凸起的點,減小受力面積,增大了壓強,A不符合題意;
B.推土機寬大的履帶,增大了受力面積,減小了壓強,B符合題意;
C.石磨的重力很大,增大壓力,可以增大壓強,C不符合題意;
D.篆刻刀的刀口尖銳,減小受力面積,增大了壓強,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反之,增大壓強。4.【答案】C【解析】【解答】A.旗桿頂?shù)亩ɑ?,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A不符合題意;
B.使用筷子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B不符合題意;
C.使用鋼絲鉗時,鉗柄長,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C符合題意;
D.船槳的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杠桿上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5.【答案】D【解析】【解答】A.通過彎道時,運動方向改變,運動狀態(tài)在改變,A不符合題意;
B.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粗糙程度變大,增大了摩擦力,B不符合題意;
C.跑步到終點沖刺后不能立刻停下來,是人體具有慣性,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C不符合題意;
D.人向前跑步時向后蹬地,人對地面有向后的力,地面對人有向前的力,人能向前運動,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物體運動方向改變,運動狀態(tài)在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答案】D【解析】【解答】A.從準備發(fā)力過程,到上拉狀態(tài)過程中,有力且移動了距離,對杠鈴做了功,A不符合題意;
B.從上拉狀態(tài)發(fā)力到上挺狀態(tài)過程中,杠鈴受了力,且移動了距離,對杠鈴做了功,B不符合題意;
C.上挺狀態(tài)發(fā)力到站立狀態(tài)過程中,杠鈴受力且移動距離,對杠鈴做了功,C不符合題意;
D.在站立狀態(tài)過程中,杠鈴受力,但沒有移動距離,人對杠鈴不做功,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物體受力,且沿力的方向移動距離,力多物體做了功。7.【答案】C【解析】【解答】A.根據(jù)圖像,滑輪組繩子股數(shù)n=2,物體的重力為G=nF-G動=2×200N-60N=340N,物體上升10m,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W有=Gh=340N×10m=3400J,A不符合題意;
B.拉力做功為W總=Fs=200N×10m×2=4000J,功率為P=W總t=4000J50s=80W,B不符合題意;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W有W總=3400J4000J×100%=85%,C符合題意;
8.【答案】C【解析】【解答】A.U形管的一端密閉,不屬于連通器,A不符合題意;
B.活塞式抽水機不是底部連通,不是連通器,B不符合題意;
C.船閘的底部連通,上部開口,是連通器,C符合題意;
D.攔河大壩的底部不連通,不是連通器,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jù)連通器的特點:底部連通,上部開口的特點,判斷是否是連通器的利用。9.【答案】A【解析】【解答】物體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溢出水4N,即G排=4N,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則F浮=G排=4N,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判斷浮力大小。10.【答案】A【解析】【解答】噴藥無人機在農(nóng)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同時均勻噴灑農(nóng)藥,此過程中,速度不變,高度不變,但質(zhì)量在減小,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減小,總機械能減小了,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物體的動能和質(zhì)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和質(zhì)量、高度有關。11.【答案】A【解析】【解答】柱形容器中,容器底受到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容器中液體質(zhì)量相等,則F=G=mg,壓力相等,F(xiàn)A=FB,由于液面深度相同,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據(jù)p=ρgh,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大,pA>pB,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jù)柱形容器中液體重力,判斷壓力的大??;根據(jù)p=ρgh,結(jié)合液體密度,計算壓強的大小。12.【答案】C【解析】【解答】A.根據(jù)圖乙,物體完全離開水面,拉力為0.3N,此時物體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則G=0.3N,質(zhì)量為m=Gg=0.3N10N/kg=0.03kg=30g,A不符合題意;
B.物體露出過程中,移動的距離h=4cm-2cm=2cm,說明正方體邊長為2cm,物體的密度為ρ=mV=30g2cm3=3.75g/cm3=3.75×103kg/13.【答案】方向;改變物體的形狀;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解析】【解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平衡狀態(tài)包括靜止狀態(tài)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三者的變化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即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不受力或所受合力為零的狀態(tài),此種狀態(tài)包括靜止狀態(tài)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4.【答案】托里拆利;減??;減小【解析】【解答】托里拆利首先測量了大氣壓的數(shù)值,海拔越高,大氣壓越低,大氣壓隨海拔升高而減??;列車經(jīng)過時,靠近列車一側(cè)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氣壓差容易將人壓向列車。
【分析】托里拆利首先測量了大氣壓;大氣壓隨海拔升高而減??;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15.【答案】1.4×1【解析】【解答】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破冰船受到的浮力F浮=G排=mg=14000×103kg×10N/kg=1.4×108N;根據(jù)深度,計算壓強為p=ρ海水gh=1.03×103kg×10N/kg×4m=4.12×104Pa。
【分析】根據(jù)F浮=G排=mg,計算物體受到的浮力大??;根據(jù)p=ρ海水gh,計算液體壓強的大小。16.【答案】4×10【解析】【解答】石頭的重力為G=mg=4×103kg×10N/kg=4×104N,提升1m做功為W=Gh=4×104N×1m=4×104J;功率為P=Wt=4×1017.【答案】8;2.【解析】【解答】A在水中漂浮,排開水的體積V排=1-15×1000cm3=800cm3=8×10-4m3,浮力等于A的重力,GA=F浮A=ρ液gV排=1×103kg/m3×10N/kg×8×10-4m3=8N;B的體積為VB=(5cm)3=125cm3=1.25×10-4m3,AB一起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量為ΔV排=15×1000cm3+45×125cm3=300cm3=3×10-4m3,乙圖與甲圖相比,增加的浮力即為B的重力,GB=ΔF浮=ρ液gΔV排=1×103kg/m3×10N/kg×3×10-4m18.【答案】【解析】【解答】物體受到的重力豎直向下,作用點在重心,如圖
。
【分析】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19.【答案】解:如圖所示:【解析】【解答】動力臂是支點O到動力線的距離,B點的阻力是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運動方向相反,水平向右,畫圖如下:
【分析】杠桿力臂的畫法,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斷。20.【答案】(1)平衡;2.4(2)3、4;無關;壓力;控制變量法(3)大;聚氨脂【解析】【解答】測量摩擦力時,
(1)拉著運動鞋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運動鞋處于平衡狀態(tài),拉力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據(jù)圖像,測力計分度值為0.1N,測力計的拉力為2.4N,滑動摩擦力為2.4N;
(2)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
①探究滑動摩擦力和速度的關系,需要保持壓力和接觸面相同,速度不同,從3、4實驗數(shù)據(jù),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速度不同,測力計的拉力相同,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運動速度的大小無關;
②從1、2實驗數(shù)據(jù),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測力計的拉力不同,壓力越大,測力計的拉力越大,可知,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③實驗中,需要改變被探究的物理量,其他因素不變,利用了控制變量法;
(3)根據(jù)2、3、5實驗數(shù)據(jù),壓力相同時,在聚氨酯表面上運動時,拉力更大,說明表面的粗糙程度更大;運動會拔河比賽中,若增大摩擦力,需要增大壓強,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所以應選體重較大的隊員,且穿聚氨脂材料鞋底的運動鞋。
【分析】(1)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受到平衡力,根據(jù)拉力可以測量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和壓力有關,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增大壓力、接觸面更粗糙,滑動摩擦力更大。21.【答案】(1)平衡;左;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15【解析】【解答】(1)根據(jù)圖甲,杠桿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杠桿的右端下沉,杠桿兩端的螺母向左側(cè),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水平平衡,拉力豎直向下時,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重心在支點處,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根據(jù)圖乙,結(jié)合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m手鐲×4格=2×10g×3格,手鐲的質(zhì)量m=15g。
【分析】(1)靜止的杠桿是平衡的;調(diào)節(jié)杠桿水平平衡時,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側(cè)調(diào)節(jié);
(2)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計算杠桿上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22.【答案】(1)豎直(2)2(3)無關(4)1;1×10?4;4(5)偏大(6)不合理,鐵塊做成輪船后排開液體的體積發(fā)生了變化【解析】【解答】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
猜想: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猜想: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猜想: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1)實驗中,需要豎直拉動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使用前,應在豎直方向進行調(diào)零;
(2)如圖甲,把飲料罐按入水中,越往下壓,飲料罐進入水的體積變大,受到向上的浮力變大,手會感到越吃力,可以驗證猜想2: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分析A、C、D三圖,物體浸沒在水中,深度不同,但測力計的拉力相同,浮力相同,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4)D步驟中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G-F拉=4.4N-3.4N=1N,計算物體的體積為V排=F浮ρ水g=1N1×103kg/m3×10N/kg=1×10-4m3,物體的密度是ρ物=mV=GVg=4.4N1×1023.【答案】(1)解:電動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答:人和電動車對地面的壓力為920N;(2)解:牽引力做的功:W=Fs=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應鏈信用風險控制與合作協(xié)議
- 電信行業(yè)數(shù)據(jù)安全保密及用戶權益保護協(xié)議
- 影視特效爆破控制器租賃與現(xiàn)場施工指導合同
- 商業(yè)宣傳冊設計制作勞務合同
- 社區(qū)共享廚房加盟店顧客滿意度調(diào)查與提升合同
- 實驗動物手術室租賃合同(含實驗數(shù)據(jù)共享)
- 建筑工程安全質(zhì)量補充協(xié)議
- 電力設備省級總代理采購供應合同
- DB42-T 2038.1-2023 雪茄煙葉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立體育苗
-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工作總結(jié)模版
- 衛(wèi)生統(tǒng)計學-回歸與相關
- 德國政治制度簡介課件
- 古詩《江上漁者》講課稿課件
- 高標準基本農(nóng)田建設項目監(jiān)理月報1期
- 水質(zhì)自動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技術協(xié)議1010審計
- DBJ04∕T 258-2016 建筑地基基礎勘察設計規(guī)范
- 七年級地理下雙向細目表
- 企業(yè)風險評估報告模板
- 網(wǎng)吧員工勞動合同書
- Revit基礎入門課件
- 小升初英語奧數(shù)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