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練功夫,先要講筑基,這是寶貴的經驗。練氣功,要求得氣,這是練功的關鍵。
建房有筑基的過程,沒有堅實的房基,硬是要加磚添瓦,也壘不起高樓大廈。學氣功也是這樣:練不好筑基功,不能盡快得到“氣”和它的良好作用,不僅不能收到預期效果,還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即“出偏”。
氣功流派多,功法相異,但各有所長,學練的人均想有所收獲,但結果不盡然。究其原因,大多是急于求成,忽略了筑基功夫,在起步伊始就犯了關鍵性的錯誤。錯誤定型后,糾正起來,煞費力氣。由古至今,眾多師輩強調筑基,如“百日筑基”等等,理由就在這里。
“一寸光陰一寸金”?!肮怅帯?,在這里說的是筑基過程或功夫,“金”,喻做成效即得氣;就是說,花費時日和氣力,扎扎實實練好筑基功,是必需的。這種“花費”正是“積累“;有了積累,爾后練功將一勞永逸。反之,好高騖遠,草率從事,或單從姿勢和動作方面考究,不能體用氣及其效應,走彎路、出偏差,因而不得不半途而廢,這才是個浪費。
上面說的是練氣功必須有的前提――筑基功夫。
禪密功的筑基功自成體系,又層次分明,是一整套得氣方法。健康人欲治病于未然,可練筑基功,進而全面鍛煉。有人因為自身“不宜入靜”和“活動受限”,或者客觀的“環(huán)境不佳”和“時間短缺”,只能操練禪密功筑基功。實踐證明,這些人由原來的以醫(yī)藥為主、臥床療養(yǎng),到后來又站起來重新踏上工作崗位,這都在說明禪密功筑基功是行之有效的,有其獨到之處。
眾多人反映:
學練禪密功三五日就有“氣感”,其原因是先學練了“筑基功”。由于首先狠抓筑基功夫,即得氣方法的鍛煉,所以還沒有發(fā)現誰患了“出偏”癥。
功
法
——從迅速得氣的練功方法、行之有效的筑基功夫,談變化萬千、一勞永逸的筑基功。
本部功法有“展慧中”、“松密處”、“三七分力”、“三點一線”和“四動”(蛹動、扭動,擺動和蠕動)及其逐漸擴展和深化的“由里及表、內外相合”、“洗髓觀想、攝本歸周”等。
一、姿勢與要求
站、坐、臥均可,以舒適自然為原則。闔目(輕輕地閉起眼),自然呼吸。不要故意把呼吸拉長、縮短或者中間停頓,最好把呼吸忘掉,即“忘息"。最后過渡到似有似無,“似有者尚有有,似無者未真無”,即所謂“止息”。
操練筑基功全過程,均闔目、自然呼吸。
展慧中
理與法
慧中,亦稱緣中、慧目,位于兩眉頭上凹陷處(不是一個點,是個窩。(圖1)。它,象征和表達智慧、慈愛和吉祥。它,是人體發(fā)放氣功信息(發(fā)射某種特異物質流,但又不只限于已測示出的光、電、磁和聲等,古人說是出“神光”)的一個主要窗口。
這個窗口,不僅可發(fā),而且能收。發(fā),是為了探索,有其目的,有它的價值,收,是為了辨別,有作用,有效應。收,是對宇宙場的萬有能而言。
練功有素者,發(fā)射氣功信息(即“神光”),可以作用于外。他(她)們又可以通過氣功手段有選擇地攝取外界無限的“質”和“能”,通過發(fā)——收——發(fā)這一循環(huán)激發(fā)和交換過程,形成有計劃的自我調節(jié),或者進行助功和施治于他人。
要點
展慧中,與“愁眉苦臉”相反,是把眉頭舒展開,有笑意。這種笑,不僅僅是著重在慧中部,更主要的是從慧中表達出“發(fā)自內心”的開朗、坦白、純潔、愛慕、善良、慈祥和布施于人的愿望等等,是由內向外的。換言之,不是斤斤于肉體的某一部位及其笑的廣度,說是“似笑非笑”還不到家,而是重在精神方面,發(fā)自內心的笑及深度,是“笑從內心起的笑不休”—一笑得開心,笑得永恒,即“涅磐笑”。
體松、心笑、息平,三者融會貫通,化為一,即可“陰平陽秘,真氣從之,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加速步入“氣功態(tài)”,盡快地收到鍛煉和治療的效果。
松密處
理與法
密處,亦稱海底、地戶。男子,是位于陰囊與肛門之間;女子,在大陰后聯(lián)合與肛門之間。它不是一個小點或部位的表面,而是一個“體”,其深度和廣度可連通小腹腔。它可以接受外界的賜予,又可以由此攝取,再通透全身^進行沖洗,吐故納新,它可以媾合人體先天氣(生前固有的生命能)和后天氣(生后所具有的生命力),進行“法----!!!##!!!----輪運轉”??梢灾?,可以與天地交換信息,取得能量,進而與宇宙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它是從“人天相應”著手,取得“人天效應”,達到“人天合一”目的的必由之路。
要點
密處,是氣機運行的主要通道和樞紐重地,但很不容易松開。被喻為“鐵門”。欲想松開它,必須理解和掌握松開的方法和適度。說是“似尿非屎”還不夠,方法是用意不用力。松下來之后,兩大腿里側(相當于中國經絡學說中的陰蹺脈)有溫熱感,外陰部有輕微的電麻感和稍微的性感,這是適度。
展慧中與松密處,上下配合而同步,陰陽交泰之后,即可“體酥:心融、樂陶陶”,這是效果和目的。
展慧中和松密處,不限姿勢,可隨時隨地操練,要“念茲(常想),在茲(常練),常惺惺(經常體察和保持氣感)"。
展慧中和松密處,是禪密功的組成部分,是練任何一部功法(包括派生功法)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功夫。
三七分力
理與法
展慧中和松密處之后,在站勢中的要求:
①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稍外撇),把體重的7/10平均分另別落在兩個腳跟上,3/10在腳掌(腳趾要松散、平鋪,要微微地動)。
②兩膝既不彎曲又不僵直,膝關節(jié)保持滑利狀態(tài)在微微地動(圖2)。
③髖關節(jié)要松。松的竅點在腰,把腰椎生理性前彎消滅掉,即收臀;或者把跨部微微向前挺一些就可以了(圖3)。
④松肩,腋脅要空虛(兩肘尖略向外撐即可);兩臂下垂,手指自然分開,微微地動。
⑤頸椎豎立,頭部略有向上提或頂的感覺。
上述要求,用口訣來概括,就是“指、趾散,腋脅空,頭頸虛頂、密處松,體重落于踵”。
這些要求,是為了便于全身放松,有利于氣血運行,與展慧中相配合,即可調身寧神、身心輕安自在,自身的生理功能和精神狀態(tài)得到大火改善。
練功到此階段,自覺先手足、后全身出現從來沒有過的感覺,如輕微、舒適的溫熱、清涼、電麻或性感,即“氣感”,或謂之“得氣”。這是“氣”作用于生理進而進入生化過程又反饋于心理時的現象,是良性反應,是在受益,可以說是已經氣到生效了。
要點關于坐和臥的姿勢問題:
上述那種站勢是我們習慣了的,很自然很舒適,應該如此。禪密功要求一切順乎自然,在操練站勢中已有體現。坐和臥的姿勢,理所當然也是以舒適、自然為原則的,不必一反常態(tài),改變如今坐椅子和沙發(fā)的習慣而去跪或席地盤腿而坐。
自然總是美的,又總是對的。
但,不論姿勢如何,仍要展慧中和松密處。展慧中和松密處是禪密功極為重要和寶貴的功法,不可輕視。在練功中它又是不可輕意地省略的。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亦要“念茲,在茲,常惺惺",須臾不可離,“久持氣中氣,煉就金剛身”。
三點一線
理與法
此要求只限于站勢。
頭頂(我們叫“天頂”)、密處和兩腳開立后兩腳跟(雙踵)聯(lián)線的中點,這上、中、下三點垂直一線(圖4)。
功用:可使身軀中正,不偏不倚,重心穩(wěn)定,它是“三七分力”的補充,有利于全身放松。
這個要求,從力、意、氣等各方面講,它與“真人之息以踵”相呼應。反之,身體歪斜,身體重心落于腳掌,或者落在體外,身軀某些肌肉處于收縮狀態(tài),加之精神緊張,不宜入靜,久之,肌肉酸痛、顫抖甚至痙攣等等,輕者得不到練功預期效果,重者在練功中會出現不適感,或謂之“偏差”。
要
點
綜合展慧中、松密處、三七分力和三點一線等進行分析,不難看出各個功法之間相互維系、制約和相輔相成的關系。其內核就是“松”。
“松后能靜,靜中有定,定中有悟,悟中生慧”?!耙凰蔁o有不松”,“松”是重要的第一步。
二、四
動
理與法
坐和臥勢除去不需要“三七分力”和“三點一線”以外,與站勢一樣,均要按下列要求練功。
蛹動
蛹動前,要展慧中、松密處、三七分力、三點一線,闔目、“內視”脊柱。
自尾骨(骶椎)開始,做極為輕、柔、緩、圓的波浪式(蛇形)的前后蛹動,一節(jié)一節(jié)連續(xù)地向上走,經過腰椎、胸椎和頸椎,依次向上蛹動。然后,再一節(jié)一節(jié)連續(xù)地往下蛹動(圖5~10)。由下到上,繼而再由上到下為1遍,操練3遍或6遍或9遍(女是2或4或6遍)。亦可視時間條件、身體情況和病情需要,根據自己感覺的最佳適度,選擇遍數以下皆同)。
要
點
“一節(jié)一節(jié)連續(xù)地動”魁內視著重部位的依次順序?!耙还?jié)”雖然是指一個椎體,但不是此節(jié)動其它節(jié)不動。
擺動
接上勢。由尾骨開始,做極為輕、柔、緩、圓的波浪式(蛇形)的左右橫向擺動,一節(jié)一節(jié)連續(xù)地向上走,經過腰椎、胸椎和頸椎依次向上擺動。然后,再一節(jié)一節(jié)連續(xù)地向下擺動(圖11~17)。
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為1遍,或3或6或9遍(女2或4或6遍)。
扭動
接上勢。由尾骨開始,做極為輕,柔、緩、圓的或左或右平面旋轉式的扭動。一節(jié)一節(jié)連續(xù)地向上走,經過腰椎、胸椎和頸椎,依次向上扭動。然后,再一節(jié)一節(jié)連續(xù)地向下扭動(18~27)。
扭動的遍數與蛹動、擺動同。
蠕
動
蠕動是把脊柱的蛹動,擺動、扭動揉合到一起,互相交叉(不是交替)又相互推動,進行綜合性整體運動的導引動作。
操練時,蛹中有擺有扭,擺中有扭有蛹,扭中有蛹有擺,即所謂的“三合一”。這
種三合一的運動形態(tài),會因人而異,也很難描繪,因為它在不斷地運動,變化萬千。
初練時,不易掌握,“不在竅”。熟練后,很是自得,“已有妙”,耐人尋味。
要點
練功到此階段,氣感更加明顯,收效更為理想。
這時已是氣布全身,自覺通體溫熱或電麻,偶見脊柱形態(tài)(在體內或在體外),這是由于反復內視脊柱的蛹、擺、扭,持久修習的結果。
由于脊柱多形態(tài)的運動牽連全身,包括內臟各器官,從而調整、增強了全身各系統(tǒng)的功能。
此外,因為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均由脊髓傳導上行和下行,因而脊柱的多種運動,相對地講,有著調節(jié)和修復運動神經、感覺神經的良好作用。這與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諸髓皆屬于腦,故上至腦,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也”和脊有“貫腎,填髓,通腦”的功效等說法相吻合,可以得到認證。
展慧中和松密處,可導致全身松,“一松無有不松”。四動,可導致全身動“一動無有不動”。但是,松和動只是手段,其目的是通過松和動,以求得氣,進行調整。所以,在松和動的同時,要體察氣感,標本兼顧。若在精神上專注一點(意守一竅),在動作上單動于一處,都將會影響大局。
松開后才能更好地動,通過良好的合理的動,才能調整和改變積勞成疾后的“現有常態(tài)”(這是后天的常態(tài))。反之,不松不動,或松后不動,不松硬動,因為都不全面,都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不松不動、陷于僵,運動消失,生命將會告結;松后不動,等于懈,是消極、被動的;不松硬動,等于機械運動,日久招損。
禪密功的松,松在有竅,禪密功的動,動在有竅;兩者相承,猶為奧妙。
三、由里及表、內外相合
理與法
這是“四動”在深度和廣度兩方面的體現,它要求:
脊柱動,牽連內臟器官,繼而波及到壘身關節(jié)和肌肉,最后是一齊動,包括手指和腳趾也在動。
繼續(xù)動,使發(fā)自脊柱的動波及全身,直至膚毛,再擴展、延伸到宇宙的無邊無際……。
這是與外相通,進而解脫的高級功夫。是“由里及表”,這個“表”是無止境的;從而
“內外相合”。
為了加強“氣感”,促進“氣作用”而取得“氣效應”,又可把蛹、扭、擺連接起來(是先后交替,不象蠕動那樣的“三合一”),與兩臂的動作配合起來進行操練:
闔目內視整個脊柱。
1、兩臂微屈,由身側向前平舉略高于頭,兩掌相距與肩同寬。同時,進行蛹動(圖28~30)。
2、接著,兩臂分別向左向右分開,呈一字形。同時,進行扭動。隨著身體的扭動,兩手掌逐漸指向一側,再分開呈一字形(圖31~36)。
3、繼而,兩臀由頭側向大腿兩側下落,下落同時,進行擺動(圖32~43)。
兩臂向前、向橫和向下劃弧,這個繞環(huán)導引動作,要輕,柔、緩、圓。還要留意手指和腳趾也在微微地動。
兩臂劃弧1圈為1遍,操練3或6或9遍(女2或4或6遍)。
在兩臂劃動和勿忘進行蛹、扭、擺的同時,還要勿忘內視脊柱,這是“動靜兼用”?!皠印?導引動作),是在松靜的前提下和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的,兩者相輔相成。
體會
舒展大方,納天容地,氣勢磅礴,吞吐乾坤。
闔目視察,內景外象,時而顯現。
四、洗髓觀想、攝本歸周
理與法
這是展后可放可收,松時可動可靜、松中連通小腹腔、動中內視脊柱,繼而擴展,延伸到宇宙的無邊無際,為期全始全終而進行的收功方法和收功過程。
接上勢。停止兩臂回環(huán)運動,兩掌由體側平舉至頭上,“合十”(實心合掌)然后下落至胸前(虛心合掌),兩掌分開,下插至臍下,結“解脫印”(一)(兩手拇指相抵,食、中、環(huán)和小指互相交插。男,左食指在上;女,右食指在上)。注意松肩、墜腕,掌心斜向上,對臍(圖44~51)。
內視小腹腔中心。
“洗髓觀想”是“攝本歸周”的開始收斂,其中“以意領氣”、“以氣洗髓”的觀想方法,是“攝本歸周”的妙用的過程。這是禪密功各部功法收功時——“攝本歸周”中必不可少的高層次意念法。占人云“髓凈則見”,說明存神于髓,并上下往來,日久可內外照見,了了分明?!皵z本歸周”之后,再輕輕地睜開眼,練功結束。
體會綜合“四動”、“由里及表”、“內外相合”和“洗髓觀想”、“攝本歸周”來談。
靜極生動;萬物在動;動則生,靜則養(yǎng);陰陽交泰,變化萬千……。理解了上述動與靜的基因,產生、作用及其發(fā)展等論點,對有關氣功的內涵及其應用等,就可以理解。氣功中靜——動——靜或者是動——靜——動,就是說誰先誰后,誰主誰次,孰是孰非,哪個是手段,那個是目的,抑或都是過程等等一些疑問,也就可以找到答案。
學練氣功的目的是受益,要求生效。功效如何而在于功法,這同優(yōu)良的產品出于良好的生產手段一樣。法,通過實踐來體現,同時也驗證了法的優(yōu)或劣。所以,法是關鍵,是根本,但還要經得起歷史驗證或長期的考驗。
氣功所以有效,在于“氣”的內作用和外作用?!皻狻钡漠a生及其作用又在于功夫,而功夫是由人來掌握來運用的。運用的是“法”,而不是別的什么。因此,可以做出這樣的結論;有了好法,才能得氣,才能生效,但是要下功夫。古人說,要“法功兩相依”。
內主靜,外主動。
禪密功的“內”是自身,“外”是宇宙?!办o”可孕育生養(yǎng),“動”可成長壯大。
禪密功的對內要求是在“松”(慧中、密處以至全身)的基礎上,也就是在靜的前提下(松后方可靜),進而“動”(脊柱以至全身)。對外的要求是通過輕、柔、緩、圓的“動”(由體殼到宇宙的無邊無際),進而“靜”(內外照見)。
實踐證明:
以禪密功特定的氣“先生于內,后取于外”的練功方法、“雖生于內、卻取于外”的功能來源、“外為我用”的練功目的為依據,可以說“四動”、“由里及表”、“內外相合”,“洗髓觀想”和“攝本歸周”是禪密功基本和主要的筑基功夫,是理、法、能、效俱備,言之有據,行之有效的。
注:
①闔目:是輕輕地閉眼。因為闔目后要遙想遠視,或者要內視脊髓以到全身的骨髓、小腹腔,觀想天根(天的高又高、無限高的地方)或地根(地的深又深,無限深的地方,并不是其位在臍下的那“地根”)
等,就不是諸如半睜半閉、外光尚可透于內的道家功法中的“垂簾”了。
②氣功態(tài):是非醒非睡,又非半醒半睡,也不是在作夢的另一種種態(tài)和另一種感受。這種神態(tài)有益于身心,這種感受是特殊的享受。
③法----!!!##!!!----輪運轉:一般是指“氣”在體內,通過意識支配,按一定法則和某些渠道運行說的;也可用來說人體與宇宙,場與場之間的相互交流。
④久持氣中氣,煉就金剛身:“氣中氣”的第1個“氣”是指對氣的調動,第2個“氣”是指對氣的感受。氣中氣是“陰陽合氣法”功法的筑基功之一。簡要地說,它要求內氣經常、永久地運行于天頂和密處之間,通過精勤修習,就可以煉成不壞之體。
⑤真人之息以踵:練功到一定時問,呼吸會自然地均勻細長起來。真人,指練功有素者言。踵,是形容呼吸深長。
⑥定:泛指精神狀態(tài),謂“心專注一境而不散亂為定”。有時指練功的時間、過程和程度等。
⑦內視:禪密功的內視,是假設眼球分前后兩個半球,各半球都有瞳孔。開目練功時,用的是前半球的瞳孔。闔目練功時,不論是內視小腹腔中心、骨髓:在腹內“劃三圓”(見“陰陽合氣法”),還是體察脊柱蛹、擺、扭的部位及其形態(tài),都是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口腔頜面部軟組織囊腫
- 工程項目管理責任體系試題及答案
- 經濟師考試基礎知識補充試題及答案
- 班徽設計說明
- 行政管理公共關系實務能力測試題及答案
- 經濟法學習與考試試題及答案
- 水利水電工程考試精要概述試題及答案
- 管樁生產工藝流程講解
- 項目管理中的資源沖突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經濟 exam prep試卷題目試題及答案
- 年產十萬噸丙烯酸項目設計說明書(西北大學)
- 《擬行路難》(其四)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員工警告通知書(六篇)
- 絕緣用具領用登記記錄
- 常用尿動力學檢查及結果判讀詳解演示文稿
- 公安機關業(yè)務技術用房建設標準正文
- GB/T 29076-2021航天產品質量問題歸零實施要求
- GB/T 18656-2002工業(yè)系統(tǒng)、裝置與設備以及工業(yè)產品系統(tǒng)內端子的標識
- GB 29449-2012輪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巴西》課件
- 醫(yī)院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