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燃燒與滅火_第1頁
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燃燒與滅火_第2頁
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燃燒與滅火_第3頁
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燃燒與滅火_第4頁
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燃燒與滅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15燃燒與滅火

考向1燃燒的條件

福題呈現(xiàn)

【母題來源】2021年中考湖南邵陽卷

【母題題文1】

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如圖為某實驗示意圖,有關(guān)該實驗說法

錯誤的是

A.只有銅塊上的白磷燃燒

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氣,白磷會燃燒

C.熱水的作用既提供熱量又隔絕空氣

D.升高水的溫度,銅塊上的紅磷也能燃燒

【答案】D

【詳解】

A.銅塊上的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所以能燃燒,選項說法正確;

B.水中的白磷溫度達到著火點,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氣,白磷能燃燒,選項說法正確;

C.實驗燒杯中的熱水可以為白磷的燃燒提供熱量,還可以為水中的白磷隔絕空氣,選項說

法正確;

D.此條件水能達到的最高溫度是100℃,此溫度低于紅磷的著火點,銅塊上的紅磷不能燃

燒,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D。

【命題意圖】

本題考查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

【命題方向】

本題型的考查常常圍繞著燃燒的條件及相關(guān)的實驗探究展開。主要以選擇題、填空及簡答題

的形式呈現(xiàn)。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牢記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根據(jù)所給問題情境,

給出合理的答案。

【得分要點】

燃燒的條件及滅火

可燃物_____________

燃燒的條件__________氧氣(或空氣)

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質(zhì)隔離

滅火的原理隔絕______氧氣一(或空氣)

使—溫度降到著火點_________以下

【名師點撥】絕大多數(shù)燃燒都是可燃物與氧氣在點燃或加熱的條件下發(fā)生的。但有些燃燒不

一定需要氧氣參加,如金屬鎂可以在氮氣和二氧化碳中燃燒,鈉可以在氯氣中燃燒等。

考向2滅火原理與方法

福題是現(xiàn)

【母題來源】2021年中考山東東營卷

【母題題文1】

下列有關(guān)滅火的知識,錯誤的是

選項情景滅火方法滅火原理

A酒精灑在桌上起火用濕抹布蓋滅隔絕氧氣

B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隔絕氧氣

C樓房著火用水澆滅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D森林著火開辟隔離帶隔禺可燃物

【答案】C

【詳解】

A.濕布中的水分蒸發(fā),帶走熱量,既隔絕氧氣又降低溫度,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蓋上鍋蓋屬于隔絕空氣,達到滅火的目的,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C.著火點是物質(zhì)的固有屬性,一般不會發(fā)生改變,故選項符合題意;

D.開辟隔離帶屬于隔離可燃物,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命題意圖】

本題考查滅火方法和滅火原理的正誤判斷。

【命題方向】

常在選擇題中考查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的選擇與判斷。

【得分要點】

理解和熟記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破壞燃燒的其中一個條件就可以滅火,注意著火點是物質(zhì)的

固有屬性,一般不可改變,滅火只能降低溫度,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滅火的具體方法和原理:

滅火事例滅火方法滅火原理

蓋鍋蓋隔絕氧氣

油鍋著火

放入大量的蔬菜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____以下

電器著火先―切斷電源______隔絕氧氣

后____蓋滅_____

熄滅酒精燈—燈帽_____蓋滅隔絕氧氣

酒精灑到桌面上用濕抹布蓋滅隔絕氧氣,使_______溫度降低到著火點___________

燃燒以下

隔絕氧氣并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_置火點—以

木材著火噴水

圖書檔案著火CO2滅火器隔絕—氧氣_____

考向3易燃物'易爆物安全常識

福題呈現(xiàn)

【母題來源】2021年中考山東煙臺卷

【母題題文1】

2021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防災(zāi)減災(zāi)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廠等場所必須嚴禁煙火

B.在有明火的區(qū)域內(nèi)噴灑含酒精的消毒劑

C.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使可燃物隔絕氧氣而滅火

D.發(fā)現(xiàn)家中天然氣或者液化氣泄漏時,應(yīng)先關(guān)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答案】B

【詳解】

A.加油站、面粉加工廠等場所必須嚴禁煙火,防止引起爆炸,正確;

B.酒精具有可燃性,在有明火的區(qū)域內(nèi)嚴禁噴灑含酒精的消毒劑,錯誤;

C.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使可燃物隔絕氧氣破壞燃燒的條件而滅火,正確;

D.發(fā)現(xiàn)家中天然氣或者液化氣泄漏時,應(yīng)先關(guān)閉閥門,并開窗通風降低可燃物濃度,正確。

故選瓦

【命題意圖】

本題考查防火減災(zāi)措施的判斷。

【命題方向】

常在選擇題中考查易燃易爆安全常識,與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

【得分要點】

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識

爆炸由化學變化引起的爆炸:如—炸藥____爆炸

由物理變化弓1起的爆炸:如____輪胎爆炸

燃燒現(xiàn)象不同物質(zhì)的燃燒現(xiàn)象不同,它和可燃物的性質(zhì)有關(guān),還取決于可燃物與氧氣的_____

接觸面積—和一氧氣的濃度_____

(1)發(fā)生火災(zāi)時,要冷靜采取措施自救,如撥打119火警電話,用濕毛巾和口罩捂住口鼻,

低下身子沿墻壁或貼近地面沿樓梯跑出火災(zāi)區(qū),切不可乘坐電梯。

(2)使用煤爐取暖時要注意通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在生產(chǎn)、運輸、使用和儲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guān)規(guī)定,嚴禁煙火。

(4)煤氣、天然氣一旦泄漏,不能先開排氣扇或開燈檢查,應(yīng)立即關(guān)閉燃氣閥門,打開門

窗通風換氣,以防發(fā)生火災(zāi)或爆炸。

(5)進入枯井、地窖時要先做燈火試驗。

(6)油庫、面粉加工廠和煤礦礦井要嚴禁煙火。

(7)在生產(chǎn)、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guān)規(guī)定,絕不違章操作。

1.(2021?吉林通榆.三模)下列成語的原意與燃燒不相關(guān)的是

A.臥薪嘗膽B(tài).釜底抽薪C.火上澆油D.煽風點火

【答案】A

【詳解】

A.臥薪嘗膽,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前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

原意與燃燒不相關(guān),故A正確;

B.釜底抽薪,含義是抽去鍋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與燃燒相關(guān),

故B錯誤;

C.火上澆油,意思是向燃燒的物質(zhì)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燒更旺,與燃燒相關(guān),故

C錯誤;

D.煽風點火,是因為燃燒過程中不斷地鼓入空氣,使空氣流通,為燃燒補充空氣或氧氣,

從而促進燃燒,與燃燒相關(guān),故D錯誤。

故選A。

2.(2021.黑龍江.綏棱縣綏中鄉(xiāng)學校三模)研究如圖直角坐標系,可燃物最易著火的點是

■溫度七

b.*a

著火點---------------

“d

__________.c,

°6的濃度

A.aB.bC.cD.d

【答案】A

【詳解】

A.a點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可燃物的著火點,能夠燃燒,a點的氧氣濃度更大,所以更

容易燃燒;

B.b點也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可燃物的著火點,能夠燃燒,但b點氧氣濃度比a點低,

所以a點更容易燃燒;

C.c點雖然與氧氣接觸,但是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不能燃燒;

D.d點的氧氣濃度為零,即可燃物不與氧氣接觸,不能燃燒。

故選A。

3.(2021.云南.峨山彝族自治縣教育科學研究所一模)下列對有關(guān)燃燒及滅火事例的解釋錯

誤的是

A.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一隔絕了空氣

B.秸稈失火,用水澆滅——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C.撲滅森林火災(zāi)時開辟隔離帶——清除和隔離可燃物

D.木材架空后,燃燒會更劇烈——增大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答案】B

【詳解】

A.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隔絕了空氣破壞燃燒的條件,正確;

B.秸稈失火,用水澆滅,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錯誤;

C.撲滅森林火災(zāi)時開辟隔離帶,是清除和隔離可燃物,正確;

D.木材架空后,燃燒會更劇烈,是增大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促進了燃燒,正確。

故選及

4.(2021?甘肅蘭州?一模)下列有關(guān)燃燒和滅火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炒菜時油鍋里的油著火,用鍋蓋蓋滅

B.用高壓水槍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提高氧氣濃度可使煤燃燒得更充分

D.發(fā)生火災(zāi)時,蹲下靠近地面迅速離開著火區(qū)域

【答案】B

【詳解】

A.炒菜時油鍋里的油著火,用鍋蓋隔絕氧氣蓋滅,A正確;

B.用高壓水槍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著火點是物質(zhì)固有的屬性,

不能降低,B錯誤;

C.煤燃燒是與氧氣發(fā)生的劇烈氧化反應(yīng),提高氧氣濃度可使煤燃燒得更充分,C正確;

D.發(fā)生火災(zāi)時煙塵熱氣流上升,蹲下靠近地面迅速離開著火區(qū)域,D正確。

故選:Bo

5(2021.湖南.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chǔ)教育研究所模擬預(yù)測)“中國最后一個原始部落”

云南翁丁寨發(fā)生火災(zāi),因房子是木頭和茅草結(jié)構(gòu),當時風大,火勢兇猛;加上交通和水源問

題,村民和消防人員撲火已經(jīng)來不及“1。5戶房子現(xiàn)在只剩下三四戶沒被燒毀”。在這次火

災(zāi)中,下列說法或做法不正確的是

A.風大提供了大量的氧氣B.木頭和茅草為提供了大量的燃料

C.水滅火的原理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D.滅火時可以使用干粉滅火器

【答案】c

【詳解】

A.風大空氣流通快,為燃燒提供了大量的氧氣。正確;

B.木頭和茅草均為可燃物,為燃燒提供了大量的燃料。正確;

C.水滅火的原理是蒸發(fā)吸熱,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錯誤;

D.該次滅火無圖書、檔案需要保護,滅火時可以使用干粉滅火器,正確。

故選C。

6.(2021?吉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二模)古代的“打火機”一“火折子”,是用草紙卷成

密集的紙卷,并加入松香、硫磺等易燃物。用火點燃,再將火焰吹滅放入竹筒中,需要的時

候取出輕輕吹一下即可生火。以下關(guān)于“火折子”制作及使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制作“紙卷”的草紙是可燃物

B.準備放入竹筒中的“火折子”要留些火星

C.紙卷放入竹筒后,蓋子不能將竹筒完全密封

D.“火折子”吹了會燃燒是因為降低“紙卷”的著火點

【答案】D

【詳解】

A.草紙具有可燃性,制作“紙卷”的草紙是可燃物,故選項正確;

B.準備放入竹筒中的“火折子”要留些火星,保證其不完全熄滅,故選項正確;

C.紙卷放入竹筒后,蓋子不能將竹筒完全密封,要能進入空氣,不然會完全熄滅,故選項

正確;

D.“火折子”吹了會燃燒是因為空氣流通與更多的氧氣接觸,故選項錯誤。

故選D

7.(2021?江西?樂平市第五中學一模)化學興趣小組進行“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實驗

活動的部分操作示意圖如圖:

造二

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一中小木條能夠燃燒的原因是有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B.實驗二得出滅火的方法是降低溫度低于著火點

C.實驗三說明燃燒需要滿足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

D.實驗三中如果把煤塊換成煤粉點燃,觀察到會同時燃燒,由此可得出煤粉比煤塊的著火

點晨)

【答案】A

【詳解】

A.實驗一小木條能夠燃燒的原因是有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玻璃

棒不能燃燒的原因是沒有可燃物,選項A正確;

B.實驗二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玻璃罩內(nèi)的蠟燭熄滅,因為隨著燃燒的進行,玻璃罩內(nèi)氧氣逐漸

減少,該實驗可得出滅火的方法是隔絕氧氣,選項B不正確;

C.實驗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小木條先燃燒,說明著火點低,小煤塊后燃燒,說明著火點高,

該實驗說明燃燒需要滿足的條件是溫度達到著火點,選項C不正確;

D.煤塊和煤粉的著火點相同,如果把煤塊換成煤粉點燃,觀察到會同時燃燒,原因是煤粉

的顆粒較小容易達到著火點,不能得出煤粉比煤塊的著火點低的結(jié)論,選項D不正確。

故選A。

8.(2021?江蘇?徐州市樹人初級中學二模)如圖所示,加熱燒瓶中的水使之沸騰。水蒸氣從

銅管噴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一段時間后迅速移開火柴,火柴開始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

A.水沸騰時,水分子的體積變大

B.火柴離開水蒸氣后燃燒,說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C.燒瓶加熱時無需墊石棉網(wǎng)

D.P處水蒸氣的作用是隔絕氧氣

【答案】B

【詳解】

A.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分子間的間隔受熱時增大,物質(zhì)的體積就變大,遇冷時縮小,物

質(zhì)的體積就變小,所以水的沸騰現(xiàn)象是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增大,在這一變化中,分子

的體積、質(zhì)量、分子本身都沒有變化,故選項錯誤;

B.在銅管口水蒸氣多,而氧氣少,所以移離蒸氣是為了有充足的氧氣,從而燃燒,故選項

正確;

C.燒瓶加熱面積大,需要墊石棉網(wǎng)均勻加熱,故選項錯誤;

D.P點水蒸氣從銅管中冒出時溫度較高能夠使火柴達到著火點,故選項錯誤。

故選:Bo

9.(202L河南睢縣.二模)加油站、面粉加工廠、煤礦井內(nèi)、紡織廠必須張貼的圖標是

A.

【答案】A

【分析】

加油站、面粉加工廠、煤礦井內(nèi)、紡織廠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顆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氣,遇到

明火,容易發(fā)生爆炸,故應(yīng)張貼與燃燒相關(guān)的標志。

【詳解】

A.該圖標表示“禁止吸煙”,符合題意;

B.該圖標是“國家節(jié)水標志”,不符合題意;

C.該圖標是“有毒品”,不符合題意;

D.該圖標是“國家節(jié)能標志”,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2021.山東禹城.二模)珍爰生命,遠離危險。下列做法或觀點不合理的是

A.加油站不能隨意接打電話B.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C.霉變食物不可以食用D.用亞硝酸鹽代替食鹽調(diào)味

【答案】D

【詳解】

A.汽油以揮發(fā)到空氣中,打電話容易引起電火花,從而引燃空氣中汽油,引起爆炸,故選

項正確;

B.吸煙會產(chǎn)生焦油、一氧化碳、煙堿等有害物質(zhì),公共場所吸煙會讓其他人被迫吸收有害

物質(zhì),故選項正確;

C.霉變食物含有大量有害霉菌,如黃曲霉菌,容易致病致癌,故霉變食物不能使用,故選

項正確;

D.亞硝酸鹽有毒,不能代替食鹽作為調(diào)味品,故選項錯誤。

故選D。

11.(2021.湖北?十堰市張灣區(qū)實驗中學三模)下列有關(guān)安全措施得當?shù)氖?/p>

A.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先做燈火實驗

B.檔案材料著火,用水基滅火器撲滅

C.濃硫酸粘在皮膚上,用稀的堿溶液沖洗

D.天然氣泄漏,開燈檢查泄漏點

【答案】A

【詳解】

A.久未開啟的菜窖中容易積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二氧化碳不能燃

燒、不能支持燃燒,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可以先做燈火實驗以檢驗二氧化碳含量是否過高,

故選項A說法正確;

B.檔案材料著火,不能用水基滅火器撲滅,以免損壞檔案材料,故選項B說法錯誤;

C.濃硫酸粘在皮膚上,用抹布擦拭后,先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氫

鈉溶液,故選項C說法錯誤;

D.天然氣泄漏不能開燈檢查泄漏點,以防發(fā)生爆炸,應(yīng)先關(guān)閉燃氣閥門,然后開窗通風,

故選項D說法錯誤。

故選:A.

12.(2021河南.柘城縣實驗中學模擬預(yù)測)火的使用標志著人類文明的偉大進步,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燒鍋爐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狀是為了增大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促進燃燒

B.室內(nèi)著火,應(yīng)立即打開門窗讓風吹滅火焰

C.在山林中遇火災(zāi)時,盡量向順風方向奔跑

D.CO2能滅火,所以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無色氣體一定是CO2

【答案】A

【詳解】

A.煤加工成粉末狀,增加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以促進燃燒,正確;

B.室內(nèi)著火,不能立即打開門窗以免補充氧氣使火燃燒的更旺,錯誤;

C.在山林中遇火災(zāi)時,盡量向逆風方向奔跑,錯誤;

D.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無色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氣等氣體。錯誤。

故選A。

13.(2021?吉林?長春市綠園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模擬預(yù)測)根據(jù)下列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回答

相關(guān)問題。

浸酒精浸水

(1)實驗一:根據(jù)酒精燃燒而_____的現(xiàn)象,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

(2)實驗二:對比銅片上的現(xiàn)象,說明著火點更高的為(填“木屑“或“煤粉”工

(3)實驗三:根據(jù)兩只蠟燭的燃燒情況,說明可燃物燃燒_____的條件。

【答案】

(1)水不燃燒

(2)煤粉

(3)需要與氧氣接觸

【分析】

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1)根據(jù)酒精燃燒而水不燃燒的現(xiàn)象,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

(2)對比銅片上的現(xiàn)象,木屑燃燒而煤粉沒有燃燒,說明著火點更高的為煤粉;

(3)根據(jù)兩只蠟燭的燃燒情況,左側(cè)蠟燭熄滅右側(cè)蠟燭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

接觸的條件。

14.(2021.重慶市基江區(qū)趕水中學三模)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yīng)之一。熟練運用燃

燒和滅火的知識是同學們應(yīng)該具備的基本科學素養(yǎng)。

(1)圖甲中能夠發(fā)生燃燒的是______(選填"a”“b”或"c”)處,氣球在實驗過程中的

變化情況是_____O

(2)圖乙中“消防員用水滅火”主要的滅火原理是_______圖丙中“用手掘滅煙頭”主要

的滅火原理是_____O

【答案】

(l)a先變大后變得更小

(2)降低可燃物的溫度到著火點之下隔絕氧氣

【分析】

(1)可燃物燃燒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白磷的著火點是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