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閱讀題型-人物傳記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B/2C/wKhkGWbZ3B2Ab1jLAAGdva7mYpI493.jpg)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閱讀題型-人物傳記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B/2C/wKhkGWbZ3B2Ab1jLAAGdva7mYpI4932.jpg)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閱讀題型-人物傳記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B/2C/wKhkGWbZ3B2Ab1jLAAGdva7mYpI4933.jpg)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閱讀題型-人物傳記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B/2C/wKhkGWbZ3B2Ab1jLAAGdva7mYpI4934.jpg)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閱讀題型-人物傳記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B/2C/wKhkGWbZ3B2Ab1jLAAGdva7mYpI493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
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
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xué)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
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
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
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
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注]、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
生日:“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
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
水,為賦以吊屈原。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鵑飛入賈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鵑曰“服”。賈生
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
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
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
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fù)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
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
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而賈
嘉最好學(xué),世其家,與余通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注】絳、灌:分別指絳侯周勃、大將灌嬰。他們是漢朝的開國功臣,屬于
勢力盤根錯節(jié)的軍功勛貴集團。
1.下列對文中畫框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日/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
也
B.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日/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
也
c.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日/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
也
D.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
也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廷尉,秦漢時中央行政長官之一,有時又稱作大理,是最高的法官。
B.秀才,是讀書人參加童試,被錄取進入學(xué)宮之后取得的功名,又稱為庠生,
是功名的起點。
C.博士,在秦漢時期設(shè)置,掌管圖書,通古今,以備顧問。
D.列侯,漢高祖后一般“非劉氏不王”,異姓功臣受封者通稱列侯。漢代列侯
食邑一般是縣,有的是鄉(xiāng)、亭。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賈誼年少氣盛,得罪了朝中權(quán)貴。后來文帝也認(rèn)識到了賈誼的錯誤,就疏
遠(yuǎn)了他。
B.賈誼初出茅廬,才氣逼人,每當(dāng)皇帝有詔令需要博士們討論,在諸位老先
生有應(yīng)對之前,賈誼都能先說出自己的對策,就像大家心里所想的那樣,令大家
心月艮口月艮。
C.漢朝早期,郡縣制與封建制并行。文帝想要分封劉氏宗室為諸侯,賈誼表
示反對,認(rèn)為必有后患。
D.雖然賈誼英年早逝,但他的影響力也蔭蔽了子孫。他的一個孫子賈嘉做到
郡守,還和司馬遷互通書信,后來位列九卿。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
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p>
②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5.劉向認(rèn)為賈誼“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班固認(rèn)為賈誼“亦天年早終,雖不至
公卿,未為不遇也”。兩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請你根據(jù)材料說說他們看法的
合理之處。
【答案】1.D
2.B
3.A
4.①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誹謗賈誼說:“這個洛
陽人,年紀(jì)輕而學(xué)識淺,只想獨攬大權(quán),把政事弄得一團糟。”
②賈誼又多次上疏皇帝,說有的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達(dá)幾郡之地,和古代的制
度不符,應(yīng)該逐漸削弱他們的勢力,但是漢文帝不肯聽從。
5.劉向的合理之處是,賈誼受到了絳侯、灌嬰等權(quán)臣的排擠,這是他不得志的重
要原因之一。班固的合理之處是,①賈誼年紀(jì)輕輕由吳廷尉舉薦進入朝廷,得到
了漢文帝的破格提拔。②漢文帝將自己最寵愛的兒子梁王托付給賈誼,也是一種
非常的信任。
【解析】【點評】⑴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yīng)先把句子代
入原文,結(jié)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biāo)志
性的詞語,句子結(jié)構(gòu)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dāng)?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nèi)容
的變化等。
⑵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
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
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
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的含義作答。
⑶本題考查概括歸納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
讀準(zhǔn)。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zhǔn)題干,切忌走馬觀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
息。特別是在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yīng)仔細(xì)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
綜合分析。
⑷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
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
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
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
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fù)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
恰當(dāng)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⑸本題主要考查文本內(nèi)容理解分析及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需要
在原文中找到關(guān)鍵語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用自己的話概括即可。
【附參考譯文】
賈生名叫賈誼,是洛陽人。在十八歲時,就因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聞名當(dāng)?shù)亍?/p>
吳廷尉擔(dān)任河南郡守時,聽說賈誼才學(xué)優(yōu)異,就把他召到衙門任職,并非常器重
他。漢文帝剛即位時,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卓著,為全國第一,而且和李斯同
鄉(xiāng),又曾向李斯學(xué)習(xí)過,于是就征召他擔(dān)任廷尉。吳廷尉就推薦賈誼年輕有才,
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xué)問。這樣,漢文帝就征召賈誼,讓他擔(dān)任博士之職。
當(dāng)時賈誼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為年輕。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一些問題,
那些年長的老先生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
想說的話。博士們都認(rèn)為賈生才能杰出,無與倫比。漢文帝也非常喜歡他,對他
破格提拔,一年之內(nèi)就升任太中大夫。
賈誼認(rèn)為從西漢建立到漢文帝時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應(yīng)該改正
歷法,變易服色,訂立制度,決定官名,振興禮樂的時候,于是他草擬了各種儀
法,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創(chuàng)設(shè)官名,完全改變了秦朝的舊法。漢文帝剛剛
即位,謙虛退讓而來不及實行。但此后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
上任等事,這都是賈誼的主張。于是漢文帝就和大臣們商議,想提拔賈誼擔(dān)任公
卿之職。而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誹謗賈誼說:“這
個洛陽人,年紀(jì)輕而學(xué)識淺,只想獨攬大權(quán),把政事弄得一團糟?!贝撕?,漢文帝
于是就疏遠(yuǎn)了賈誼,不再采納他的意見,任命他為長沙王太傅。
賈誼向文帝告辭之后,前往長沙赴任,他聽說長沙地勢低洼,氣候潮濕,自認(rèn)為
壽命不會很長,又是因為被貶至此,內(nèi)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時候,寫下一
篇辭賦來憑吊屈原。
賈誼在擔(dān)任長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只鵑鳥飛進他的住宅,停在了座
位旁邊。楚國人把鵑叫做“服”。賈誼原來就是因被貶來到長沙,而長沙又地勢低
洼,氣候潮濕,所以自認(rèn)為壽命不長,悲痛傷感,就寫下了一篇賦來自我安慰。
一年多之后,賈誼被召回京城拜見皇帝。當(dāng)時漢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
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也就乘機周詳?shù)?/p>
講述了所以會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形。到半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不知不
覺地在座席上總往賈誼身邊移動。聽完之后,文帝慨嘆道:“我好長時間沒見賈誼
T,自認(rèn)為能超過他,現(xiàn)在看來還是不如他?!边^了不久,文帝任命賈誼為粱懷王
太傅。粱懷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受文帝寵愛,又喜歡讀書,因此才讓賈誼當(dāng)他
老師。
漢文帝又封淮南厲王的四個兒子都為列候。賈誼勸諫,認(rèn)為國家禍患的興起
就要從這里開始了。賈誼又多次上疏皇帝,說有的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達(dá)幾郡
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應(yīng)該逐漸削弱他們的勢力,但是漢文帝不肯聽從。
幾年之后,粱懷王因騎馬不慎,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沒有留下后代。賈誼認(rèn)為
這是自己作太傅沒有盡到責(zé)任,非常傷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時候
年僅三十三歲。后來漢文帝去世,漢武帝即位,提拔賈誼的兩個孫子任郡守。其
中賈嘉最為好學(xué),繼承了賈誼的家業(yè),曾和我有過書信往來。到漢昭帝時,他擔(dān)
任九卿之職。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句意:一年多之后,賈誼被召回京城拜見皇帝。當(dāng)時漢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
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也就乘
機周詳?shù)刂v述了所以會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形。到半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
不知不覺地在座席上總往賈誼身邊移動。聽完之后,文帝慨嘆道:“我好長時間沒
見賈誼了,自認(rèn)為能超過他,現(xiàn)在看來還是不如他。”
“孝文帝”作“方受釐”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腓除
“既罷”,省略主語“文帝”,單獨成句,前面斷開,麻除
“賈生”作“久不見”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且“自以為過之”的主語是漢文帝,此處
省略,前面要斷開,排除C。
故答案為:Do
2.B.“秀才”解釋錯誤,秀才作為功名起點的說法是科舉時代才有的,漢代秀才是
通過察舉制選出的,與科舉無關(guān)。
故答案為:B。
3.A.“文帝也認(rèn)識到了賈誼的錯誤”錯源文只說“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
漢文帝確實疏遠(yuǎn)了賈誼,但疏遠(yuǎn)他的原因,是一些官員的讒言?!罢J(rèn)識到了賈誼的
錯誤”,屬無中生有。
故答案為:A。
4.得分點:
(1)“害”,嫉妒;“短”,詆毀、誹謗;“紛亂”,形容詞作動詞,弄亂,使……亂。
(2)“數(shù)”,屢次、多次;“或”,有的;“稍”,逐漸。
5.“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被一些平庸的大臣陷害,這是十分叫人悲痛的事。
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為“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
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
王太傅”,賈誼受到了絳侯、灌嬰等權(quán)臣的排擠,這是他不得志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是劉向的合理之處。
“亦天年早終,雖不至公卿,未為不遇也”,賈誼只不過是壽數(shù)很早就結(jié)束了,雖
然沒有做到公卿,但是他的政治主張已被實施,不算是懷才不遇了。文中相關(guān)內(nèi)
容為“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孝文帝說之,
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
賈誼年紀(jì)輕輕由吳廷尉舉薦進入朝廷,得到了漢文帝的破格提拔;
“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漢
文帝將自己最寵愛的兒子梁王托付給賈誼,也是一種非常的信任。這是班固的合
理之處。這是班固的合理之處。
文言文閱讀(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智伯請地于韓康子,使使者致萬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復(fù)與之萬
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趙襄子,襄子弗與。智伯怒,帥韓、魏之甲
以攻趙氏。乃走晉陽,三家以國人圍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產(chǎn)蛙,民無叛
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韓康子駿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p>
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附,以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國都城),絳水可以灌平
陽(韓國都城)也。
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令智伯帥韓、魏以攻趙,
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謀泄,則禍立至
矣?!睆埫险勗唬骸爸\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潛與張孟談約,為
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
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唯輔果在。
臣光日: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
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
才之帥也。云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谿
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是故才德全盡謂之“圣
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shù),
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
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
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
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yán),而才者人之
所愛;愛者易親,嚴(yán)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
臣,家之?dāng)∽?,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
者,茍能審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悼之四年,晉荀瑤(智伯)帥師圍鄭,未至,鄭駟弘曰:“知伯愎而好勝,早
下之,則可行也?!蹦讼缺D侠镆源?。知伯入南里,門于桔秩之門。鄭人俘鄢魁
壘,賂之以知政,閉其口而死。將門,知伯謂趙孟(趙襄子):“入之?!睂θ眨骸爸?/p>
在此?!敝唬骸皭憾鵁o勇,何以為子?”對曰:“以能忍恥,庶無害趙宗乎!”知
伯不怪,趙襄子由是基(憎恨)知伯,遂喪之。知伯貪而愎,故韓、魏反而喪之。
(節(jié)選自《左傳》)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康子履桓子之跑履:踩
B.君子挾才以為善挾:懷有
C.夫德者人之所嚴(yán)嚴(yán):嚴(yán)厲
D.茍能審于才德之分審:清楚
7.下列合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臣聞唇亡則齒寒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
B.二.子乃潛與張孟談約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
D.知伯貪而愎,故韓、魏反而喪之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__
A.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B.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C.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D.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9.下列句子分為四組,都是智伯失敗原因的一組是
①今智伯帥韓、魏以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
②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
③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④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
⑤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⑥知伯曰:“惡而無勇,何以為子?”
A.①②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⑤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恰當(dāng)一項是
A.趙襄子派張孟談去離間韓、魏和智氏的關(guān)系。“唇亡齒寒”的道理使這兩家很
快就和趙氏聯(lián)合了起來,結(jié)果三家襲擊并滅掉了智氏。
B.趙氏掘開大堤,水淹智伯,韓、魏攻其兩翼,趙襄子正面進攻,終于大敗
智伯的軍隊,殺死智伯。
C.司馬光認(rèn)為,才勝德是智伯失敗的根本原因。貪得無厭、剛愎自用、怙惡
不怪是《左傳》中智伯失敗的原因。
D.《左傳》中這一段記敘了智伯在與趙襄子聯(lián)合伐鄭時,侮辱趙襄子貌丑而
膽怯,于是二人交惡,此事直接導(dǎo)致韓、趙、魏三家滅智伯。
11.把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
②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dāng)∽樱庞杏喽虏蛔?,以至于顛覆者多矣?/p>
豈特智伯哉!
12.請闡述在司馬光看來,人可分為幾類?他的“取人之術(shù)”是什么?
【答案】6.C
7.A
8.B
9.A
10.D
11.①才與德不同,然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們,一概而論為賢明,這就是世人
看錯人的原因。
②自古以來,國家的亂臣,家中的敗子,因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導(dǎo)致家國滅
亡的很多呀,難道只有智伯嗎!
12.人分四類,有德才兼?zhèn)涞氖ト?、無德無才的愚人、有德無才的君子、無德有
才的小人。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與其選擇小人,還不如任用個愚人。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推斷文
言實詞可以運用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于
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xué)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zhǔn)的時候,
嘗試運用。
(2)此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的基本能力。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文常用詞的掌握來判
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要根據(jù)語境判斷在選項中的含
義。
(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要根據(jù)常見的句首句尾語氣詞、句
式、修辭、意思進行斷句。本題可以根據(jù)句中動詞、虛詞、句子結(jié)構(gòu),抓住關(guān)鍵
詞,然后根據(jù)語意進行斷句。
(4)本題考查學(xué)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
題目需要學(xué)生準(zhǔn)確翻譯理解文言內(nèi)容,特別是側(cè)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
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guān)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nèi)容。
(5)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有關(guān)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通
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及作者所要表達(dá)的思想感情,根據(jù)原題所問找到答題區(qū)間
并對答題區(qū)間進行分析與歸納,最終概括出答案。
(6)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譯首先要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一定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句中重點字詞,如:實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
活用等。翻譯重點語句是一項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僅要求學(xué)生具有豐富的文言詞
匯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古漢語語法知識,同時要求語言表達(dá)流暢與優(yōu)美。
(7)本題考查學(xué)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
題目需要學(xué)生準(zhǔn)確翻譯理解文言內(nèi)容,特別是側(cè)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
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guān)鍵所在。
【參考譯文】
智瑤向韓康子要地,韓康子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萬戶居民的領(lǐng)地;又向魏桓
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也交給智瑤一個有萬戶的封地。智瑤又向趙襄子要蔡和
皋狼的地方。趙襄子拒絕不給。智瑤勃然大怒,率領(lǐng)韓、魏兩家甲兵前去攻打趙
家。趙襄子跑到晉陽,智瑤、韓康子、魏桓子三家圍住晉陽,引水灌城。城墻頭
只差三版的地方?jīng)]有被淹沒,鍋灶都被泡塌,青蛙孳生,人民仍是沒有背叛之意。
智瑤巡視水勢,魏桓子為他駕車,韓康子站在右邊護衛(wèi)。智瑤說:“我今天才知道
水可以讓人亡國。”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韓康子韓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腳。
因為汾水可以灌魏國都城安邑,絳水也可以灌韓國都城平陽。
趙襄子派張孟談秘密去見韓康子和魏桓子,說:“我聽說唇亡則齒寒,現(xiàn)在智
伯率領(lǐng)韓國、魏國攻打趙國。趙國滅亡,那么接著就是韓國和魏國了?!表n康子和
魏桓子說:“我們心里都知道這種情況,只是擔(dān)心事情沒有成功而計謀泄露,那么
災(zāi)禍馬上就來臨了。”張孟談?wù)f:“計謀從你們;位口中說出,只傳入我的耳中,
有什么損害呢?!眱扇擞谑敲孛芘c張孟談訂立盟約,為進攻智伯約定好日期。
趙襄子派兵在夜里殺了守堤官員,放水淹智伯的軍隊。智伯軍隊為逃水淹而
一片混亂,韓、魏軍隊從兩側(cè)攻打,趙襄子帶兵從正面攻打。大敗智伯軍隊,盡
滅智伯部族。只有輔果還在。
臣光(司馬光)說:智伯滅亡,是才能超過了德行。才與德不同,然而世俗
之人不能分辨它們,一概而論為賢明,這就是世人看錯人的原因。天資聰慧、頭
腦清晰、能力很強、性格剛毅稱為才;為人正大、直道而行、信守中庸、仁愛和
平稱為德。才是德的憑借,德是才的統(tǒng)帥。云夢的竹子。是天下最強勁的;可如
果不使它彎曲揉和,不做成弓箭,就不能射入堅硬的東西。棠溪的劍,是天下最
鋒利的,但未經(jīng)熔鑄和磨礪,就不能用來擊刺堅硬的器物。所以才德全部達(dá)到頂
點就是“圣人”,才智全無就是“愚人”,德超過才叫作“君子”,才超過德就叫作“小
人”。凡用人之道,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而要交往他人的話,與其得小人,不
如得愚人。為什么呢?君子借助才來做好事,小人借助才來做壞事。借助才做好
事的人,做好事無處不到;借助才做壞事的人,做壞事也無處不到。愚人雖然想
做壞事,可是智力不夠,力未能超過,猶如小狗撲人,人能夠制服它。小人的才
智足夠用來實現(xiàn)他的邪惡,勇足夠用來決定他的兇暴,這猶如老虎添上了翅膀,
危害豈不更大嗎?有德的人們敬重他,有才的人們喜歡他,喜歡的人容易親近,
敬重的人容易疏遠(yuǎn),因此那些考察選拔人才的多被人的才能所蒙蔽,而對人的德
行有所疏忽。自古以來,國家的亂臣,家中的敗子,因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
導(dǎo)致家國滅亡的很多呀,難道只有智伯嗎!所以治國治家的人如果能明察才與德
的區(qū)別并懂得它們的先后主次,又擔(dān)心什么在用人的問題上對人失察呢?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悼公四年,晉國的智伯領(lǐng)兵包圍鄭國,還沒有到達(dá),鄭國的駟弘說:“知伯剛
愎而好勝,我們及早向他表示軟弱無能,他就可以退走了?!庇谑蔷拖仁卦谀侠镆?/p>
等候晉軍。知伯攻進南里,又攻打桔秩之門。鄭國人俘虜了鄢魁壘,用卿的地位
來引誘他投降,不答應(yīng),就把他的嘴塞住而殺死了他。晉軍將要攻打城門,知伯
對趙孟說:“攻進去!”趙孟說:“主人在這里?!敝f:“你貌丑而缺乏勇氣,為
什么成了太子?”趙孟回答說:“因為我能夠忍受恥辱,也許對趙氏宗族沒有害處
吧!"知伯不肯改悔,趙孟因此而憎恨知伯,知伯就想要滅亡趙襄子。知伯貪婪而
剛愎自用,所以韓、魏反過來與趙氏合謀滅亡了他。
(節(jié)選自《左傳》)
6.C.嚴(yán):尊敬,譯文:有德的人們敬重他。
故答案為:Co
7.A.兩個都是連詞,那么;
B.連詞,于是;副詞,竟然;
C.介詞,在;介詞,被;
D.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
故答案為:A。
8.譯文:愚人雖然想做壞事,可是智力不夠,力未能超過,猶如小狗撲人,人能
夠制服它?!安簧啤笔恰盀椤钡闹乩讛嚅_,排除AC兩項;“搏人”是動賓結(jié)構(gòu)人”
是賓語,而下一個“人”是“得而制之”的主語,兩個“人”字中間斷邢雄賒
故答案為:B。
9.A.③④⑤都是司馬光從智伯的事情上得出的關(guān)于“才”與“德”的議論,不屬于
智伯失敗的原因,排除這三項。
故答案為:Ao
10.D.“此事直接導(dǎo)致韓、趙、魏三家滅智伯”有誤,由《左傳》原文最后一句“知
伯貪而愎,故韓、魏反而喪之”可知,知伯貪婪而且剛愎自用,所以韓、魏反過來
與趙氏合謀滅亡了他。滅智伯的原因是知伯貪婪而且剛愎自用。
故答案為:Do
11.①“莫之能辨”,賓語前置句,正確語序是“莫能辨之”,不能分辨它們;“通”,
一概;“失人”看錯人。②“顛覆”滅亡;"豈……哉’反,問句式,難道……嗎;“特”,
只。
故答案為:①才與德不同,然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們,一概而論為賢明,這就
是世人看錯人的原因。
②自古以來,國家的亂臣,家中的敗子,因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導(dǎo)致家
國滅亡的很多呀,難道只有智伯嗎!
12.題目問的是在司馬光看來,人可分為幾類?他的“取人之術(shù)”是什么?相關(guān)內(nèi)
容在第一個選文的最后一段。相關(guān)句子是“是故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
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可見司馬光把人分成了四類,
有德才兼?zhèn)涞氖ト?、無德無才的愚人、有德無才的君子、無德有才的小人。他的“取
人之術(shù)”可借助第一個選文的第四段“凡取人之術(shù),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
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來分析,他認(rèn)為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與其選擇
小人,還不如任用個愚人。故答案為:人分四類,有德才兼?zhèn)涞氖ト?、無德無才
的愚人、有德無才的君子、無德有才的小人。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與
其選擇小人,還不如任用個愚人。
文言文閱讀(三)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上樞密韓太尉書
宋代?蘇轍
太尉執(zhí)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xué)而能,
氣可以養(yǎng)而致。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苯裼^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
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
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zhí)筆學(xué)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
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xiāng)黨之人;所見不過數(shù)百里
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
足以激發(fā)其志氣??炙煦闆],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
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縻、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
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
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
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
且夫人之學(xué)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于山見終南、嵩、華之
高,于水見黃河之大且深,于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愿得觀賢人
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后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轍年少未能通習(xí)吏事向之來非有取于斗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然幸得賜
歸待選,便得優(yōu)游數(shù)年之間,將歸益治其文,且學(xué)為政。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
之,又幸矣!
13.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燕、趙間豪俊游游:遠(yuǎn)游
B.恣觀終南、嵩、華之高恣:盡情
C.天下之所恃以無憂恃:依靠
D.將歸益治其文治:研習(xí)
1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充乎天地之間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B.稱其氣之小大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C.此二子者石之鏗然有聲者
D.以知天地之廣大謹(jǐn)拜表以聞
15.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轍年少未能通/習(xí)吏事/向之來非有/取于斗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
B.轍年少/未能通習(xí)吏事/向之來/非有取于斗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
C.轍年少/未能通習(xí)吏事/向之來非有/取于斗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
D.轍年少未能通/習(xí)吏事/向之來/非有取于斗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
16.下列六句分編四組,全都表現(xiàn)作者在寫文章方面贊同的觀點的一項是()
①轍生好為文②然文不可以學(xué)而能③氣可以養(yǎng)而致
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⑤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⑥而轍也未之見焉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③⑥D(zhuǎn).①⑤⑥
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本文具體說明了“養(yǎng)氣”的新含義,強調(diào)了后天的修養(yǎng),還論述了怎樣“養(yǎng)氣”
的問題,篇末點明寫作意圖。
B.蘇轍曾說過,他善于培養(yǎng)自己的浩然之氣。后人看他的文章,寬大厚重、
宏偉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間。
C.蘇轍自到京城,因沒有見到韓太尉而心存遺憾,所以希望能夠一睹賢人的
風(fēng)采,來激發(fā)自已的雄心壯志。
D.這篇以議論為主的書信體文章,言辭懇切、感情真摯、推論嚴(yán)密,強調(diào)了“養(yǎng)
氣”“治文”的重要性。
1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且夫人之學(xué)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
②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9.蘇轍認(rèn)為,“文不可以學(xué)而能,氣可以養(yǎng)面致”,就選文談?wù)勅绾勿B(yǎng)“氣”。請
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答案】13.A
14.D
15.B
16.C
17.B
18.①況且一個人的學(xué)習(xí),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學(xué)了很多又有什么用
呢?
②太尉假如認(rèn)為我還可以教誨而屈尊教導(dǎo)我的話,那我就更感到幸運了。
19.①斷然離開家鄉(xiāng),去尋求天下的奇聞壯觀;以便了解天地的廣大。
②到文人匯聚的地方,聆聽大家宏大雄辯的議論,和賢士大夫交游。
③結(jié)識德高望重的老師,努力成為他的學(xué)生。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需要學(xué)生在平時多積累文言知識,注意一些常考實詞含義。不能把握時,可聯(lián)系
上下文猜測實詞含義進行判斷。
(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做好這類題,前提是我們必須熟知整個
文言句子的含義,還必須熟悉語法。
(3)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能力。斷句首先要通讀大意,其次要注意句子成
分,根據(jù)人名、地名、文言虛詞以及修飾關(guān)系,和句子結(jié)構(gòu)等進行斷句。
(4)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要讀懂文言文,注
意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然后進行各選項判斷。
(5)本題主要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確題干是正確的還是錯誤
的,其次對各選項逐一分析。要讀懂文言文,注意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然后進行
各選項判斷。
(6)本文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文的考查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重點字
詞的翻譯,包含實詞虛詞等,一般采用直譯、組詞、替換等。二是重要句式,如
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判斷句等,一定要根據(jù)句式調(diào)整語序。
(7)本題主要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明確問題,再通讀文言文,基
本明確文言文大意。再根據(jù)問題去文中找對應(yīng),進行文言翻譯,概括出答案。
【參考譯文】
太尉執(zhí)事:蘇轍生性喜好寫文章,對此想得很深。我認(rèn)為文章是氣的外在體
現(xiàn),然而文章不是單靠學(xué)習(xí)就能寫好的,氣卻可以通過培養(yǎng)而得到。孟子說:“我
善于培養(yǎng)我的浩然之氣?!爆F(xiàn)在看他的文章寬大厚重宏偉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間,
同他氣的大小相襯。司馬遷走遍天下,廣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之間的英豪
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羈,頗有奇?zhèn)ブ畾狻_@兩個人,難道曾經(jīng)執(zhí)筆學(xué)
寫這種文章嗎?這是因為他們的氣充滿在內(nèi)心而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生態(tài)辦公空間租賃合同
- 2025年度城市道路清掃保潔與廢棄物收運一體化服務(wù)合同
- 六年級橋的聽評課記錄
- 2025年度綠色建筑評價標(biāo)準(zhǔn)施工保證合同
- 生態(tài)農(nóng)業(yè)中生物質(zhì)能源的利用與市場前景分析
- 生物醫(yī)學(xué)影像技術(shù)的新研究動態(tài)
- 粵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7.2《堅守程序正義建設(shè)法治社會》聽課評課記錄
- 現(xiàn)代職場中高效溝通的禮儀技巧與實踐
- 生態(tài)種植技術(shù)在城市綠化中的應(yīng)用
- 2025年度國際招投標(biāo)管理服務(wù)合同
- 走新型城鎮(zhèn)化道路-實現(xiàn)湘潭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
- 江蘇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2025屆高校畢業(yè)生第二次招聘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語文】第23課《“蛟龍”探?!氛n件 2024-2025學(xué)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北郵工程數(shù)學(xué)試卷
- 2024版冷水機組安裝合同
- 北師版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二章測試題及答案
- GB/T 21369-2024火力發(fā)電企業(yè)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要求
- 2025年全體員工安全意識及安全知識培訓(xùn)
- 2025警察公安派出所年終總結(jié)工作匯報
- 用戶畫像在醫(yī)療健康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洞察分析
- 年新增1萬噸SQ-06Li鋰吸附材料技改擴能項目環(huán)評資料環(huán)境影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