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湖南省瀏陽市六校聯(lián)考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湖南省瀏陽市六校聯(lián)考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湖南省瀏陽市六校聯(lián)考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湖南省瀏陽市六校聯(lián)考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湖南省瀏陽市六校聯(lián)考高考歷史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湖南省瀏陽市六校聯(lián)考高考歷史一模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某學者在其所著的歷史論文中先后呈現(xiàn)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跡,劃為九州”;“夏有亂政,而作禹刑”;“鯀作城郭”。據此推斷,這位學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為了說明A.階級的產生B.王的出現(xiàn)C.早期國家的誕生D.世襲制的確立2.在1938—1942年短短五年時間里,西南地區(qū)的公路里程由6000公里左右增至16000余公里,航空里程由不足1000公里增加到20000余公里,郵政、電信等信息傳遞更是發(fā)展迅猛。這說明A.戰(zhàn)爭需要推動西南建設 B.西南建設主導抗戰(zhàn)進程C.政府推行均衡發(fā)展策略 D.西南落后面貌得以扭轉3.唐代中期,樞密使只是負責皇帝和宰相之間傳達詔旨的低級官員,由宦官出任,不參與朝政。到了唐代后期,樞密使有時甚至成為實際上的最高決策者,宰相議事時,樞密使亦得與聞。這表明,唐代后期A.中樞決策發(fā)生異變 B.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不可調和C..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D.地方割據勢力得到有效遏制4.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創(chuàng)立的卡內基鋼鐵公司壟斷了美國鋼鐵市場,鋼鐵價格從1870年的每噸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噸12美元。鋼鐵價格的變化突出反映了A.鐵路和輪船運輸降低產品成本 B.社會化大生產推動經濟發(fā)展C.壟斷組織控制產品生產與價格 D.電氣時代改變人類生產生活5.一位藝術家曾說:米開朗琪羅的出現(xiàn),像颶風一般把意大利的那種沉靜和優(yōu)美的藝術風格吹走了,帶來的則是豪壯的羅馬風格藝術。下列項中,與此相吻合的是①在《創(chuàng)世紀》中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體魄強健、筋肉突起的英雄②《最后的審判》畫面雄偉壯烈,充滿了嚴肅和恐怖的氣氛③設計并建造完成圣母瑪利亞大教堂的圓頂,彰顯公民精神④擁護佛羅倫薩共和政體,對抗美第奇家族并出任城防總監(jiān)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6.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寫道:“吾見夫青年其年齡,而老年其身體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齡或身體,而老年其腦神經者十之九焉……循斯現(xiàn)象,于人身則必死,于社會則必亡?!睋丝芍?,他A.強調思想解放以身體改造為基礎 B.指出中國急需開展體育教育C.認為中國國民身體素質普遍低下 D.鼓勵青年學習西方先進科技7.蘇聯(lián)領導人赫魯曉夫曾承認,“為了和平,我們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讓步”,“蘇聯(lián)人就像一只冒險超出自己的領地,但一旦被發(fā)現(xiàn)又緊張地、還帶點負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貓”。他所指的是A.第一次柏林危機B.第二次柏林危機C.古巴導彈危機D.越南戰(zhàn)爭8.馬克思曾說:“自然科學正在準備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xiàn)在它的統(tǒng)治已到末日,另外一個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將取而代之?!辈牧戏从吵鲴R克思觀察社會的視角是A.階級斗爭 B.全球聯(lián)系 C.技術革新 D.生態(tài)變遷9.辛亥革命“不過是宗法式的統(tǒng)一國家及奴才制的滿清宮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會式的儒士階級思想,經院派的誦咒書符教育,幾乎絲毫沒有受傷”。這一評價A.代表了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認知水平B.對思想啟蒙方面的局限性認識不足C.肯定了反對專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歷史事實10.此表為不同史籍關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A.皇帝李世民與薛舉戰(zhàn)于涇州 B.劉文靜是戰(zhàn)役中唐軍的主帥C.唐軍與薛舉在涇州作戰(zhàn)失敗 D.李世民患病導致了戰(zhàn)役失敗11.有歷史學家概嘆:“為什么工業(yè)化浪潮不是在法國之后穿過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呢?是地中海太寬闊了嗎?果真如此,那么為什么又能橫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開花?這說明A.海洋國家比大陸國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緣是一個國家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因素C.發(fā)展資本主義是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必由之路D.制度是一個國家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因素12.明代中后期,民眾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生活方式,旅游普及到普通百姓。每逢佳節(jié)眾人成群結隊,就近選擇風景美妙之處盡情游覽。這反映出,明代中后期A.政府戶籍管理寬松 B.民眾個體意識增強C.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D.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39~1640年,鼠疫在西歐曾爆發(fā)過60次之多,倫敦是當時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意大利各城市以及法國等先后通過官方法令形式實施了隔離、檢疫、加強公共衛(wèi)生、組建相關防控機構等防疫措施。笛福在《倫敦大瘟疫親歷記》中描述了1664~1665年的倫敦大瘟疫:“在災難面前,很多人沉湎于預言、占星以及古老巫婆的傳說中;某些狂熱分子沖向街頭傳播預言,假稱自己是被上帝派來告誡這個城市的“先知’?!?665年初,倫敦市市長及市議會及時制定、實施了詳細的防疫措施:組建相關領導機構,明確其具體職能;關于舉報患者、實行隔離、物件消毒、房屋封閉、埋葬死者、禁止公共集會等具體細節(jié)要求;對每天打掃街道、及時清理垃圾、流浪動物的捕殺等都做了詳細規(guī)定,等等?!幾躁悇P鵬、王俊周《近代早期英國政府的“防疫”對策》材料二1902年,袁世凱用巨款收回了由八國聯(lián)軍把持的檢疫機構,改設天津衛(wèi)生局,“專司防疫清潔事宜”,又下設“時癥醫(yī)院”“婦嬰醫(yī)院”“育黎堂”和“官廁”等4個部門,推行清潔道路、施治病癥、防疫檢疫等事項。天津衛(wèi)生局總局設在天津。后因周邊“迭生疫癥”,又在大沽、北塘、營口、唐山、秦皇島等地添置防疫院,“派員檢疫”。各地衛(wèi)生局的職責主要有:普及防疫知識;嚴格疫情通報;組織居民進行環(huán)境整飭;推廣合乎防疫要求的新式廁所,以及收容流浪乞討人員等。1904年初夏,營口、北塘等地瘟疫流行,震動京畿。清政府恐列強借故插手國內防疫事務進而要挾朝廷,故決定自主實施防疫,諭令袁世凱等立即組織疫區(qū)防疫工作。經數(shù)月努力,北洋地區(qū)“疫氣漸消,全活眾多,津郡亦未流行”,防疫取得成功?!幾怨扔狼?、張海林《試論清末“新政”中的衛(wèi)生防疫事業(yè)以北洋地區(qū)為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7世紀中葉英國防疫對策形成的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17世紀中葉的英國和20世紀初的中國防疫對策的異同之處,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末防疫對策的意義。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93年9月,英國派馬葛爾尼率團訪華,這是英國對中國首次高級外交活動。使團訪華名義上是專程來北京祝賀乾隆80大壽,祝壽禮品、天文儀器、地球儀、望眼鏡、秒表、戰(zhàn)艦模型、毛瑟槍等,他們提出,準許英商在舟山、寧波、天津等地貿易,粵海關除了正稅外,悉免其他一切稅收;準允北京常住外交使節(jié)等,他們提出要擴大茶葉貿易,認為英國政府所需茶葉,比以前此物正式輸入大英者已過三倍,尤其特別與中國和善,俾交通頻繁,供給不斷。一一-陶德臣《英使馬葛爾尼與茶》材料二:1834年,英國印度總督成立茶葉委員會,負責調研和規(guī)劃在印度種制茶葉的問題,在英印度政府和民間資本的大力支持下,印度茶葉種植事業(yè)得以迅速發(fā)展。1839年。印度成立阿薩姆公司,由于缺乏種茶經驗和管理不善,該公司巨大虧損。在調整了管理者和改進生產方法后,種植上經過科學的剪枝與采摘,以節(jié)省人工的最新機器制造出來的。阿薩姆公司最終擺脫了困境,并子當年宣布首次獲利3000英鎊,此后私人資本紛紛投資種植茶葉。到1859年,私人投資經營的茶葉已達50處以上。而同期中國茶葉的經營方法是由個體茶農采制小量茶葉,然后運往各處叫賣幾天,外國炒茶俱用機器,中國則全用人工,因茶商各謀各業(yè),且股本無多,加之官府盤剝,不能購置機器?!铸R?!督袊枞~國際貿易的衰減》(1)依據材料一,分析英國使團來華的目的。(2)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印度茶崛起、中國茶衰落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中“芒芒禹跡,劃為九州”意為大禹走過的地方,成為了現(xiàn)在的九州;“夏有亂政,而作禹刑”意為在夏王朝時,因為社會混亂,所以當時的統(tǒng)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稱為禹刑,即夏朝已經有了刑法;“鯀作城郭”意為鯀建立城郭,綜合分析可推斷作者意在說明早期國家誕生,C正確;材料信息與階級的產生、王的出現(xiàn)、世襲制無關,排除ABD。2、A【解析】

根據材料“1938—1942年”可知,這時期是抗戰(zhàn)期間,因受抗日戰(zhàn)爭形勢的影響,國民政府把西南作為持續(xù)抗戰(zhàn)的大后方,加大了西南交通建設,說明戰(zhàn)爭需要推動西南建設,故A項正確;西南建設對抗戰(zhàn)進程不能起“主導”作用,故B項錯誤;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需要推動西南建設,沒有體現(xiàn)政府推行均衡發(fā)展策略,并且不符合史實,故C項錯誤;西南地區(qū)僅僅交通方面的建設不能扭轉落后面貌,故D項錯誤。3、A【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到唐后期,樞密使由低級官員到參與國家的決策,這主要和君主專制的強化有關,說明當時的中樞決策發(fā)生異變,A正確;B中的“不可調和”的說法錯誤,排除;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C排除;唐朝的藩鎮(zhèn)問題十分嚴重,D排除。故選A。4、B【解析】

據材料“卡內基鋼鐵公司壟斷了美國鋼鐵市場”“每噸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噸12美元”可知,體現(xiàn)了壟斷組織的形成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即壟斷組織適應了社會化生產,B項正確;鐵路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已經出現(xiàn),A項錯誤;壟斷組織控制產品生產與價格材料沒有體現(xiàn),C項錯誤;電氣時代改變人類生活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影響,材料沒體現(xiàn),D項錯誤。5、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①②均是米開朗琪羅的作品,體現(xiàn)了豪壯的羅馬風格藝術,故①②正確,故選A;圣母瑪利亞大教堂承載了歐洲典型哥特式建筑風格,排除③,故排除BD;④與羅馬風格藝術無關,排除④,故排除C。6、A【解析】

據材料“而老年其身體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齡或身體,而老年其腦神經者十之九焉”可知,陳獨秀認為,青年生理年齡雖處于“青年期”,但是思想卻極其的陳腐朽敗,據此他強調思想解放以身體改造為基礎,故A選項正確;陳獨秀強調的是青年人的思想腐朽,而不是身體素質,故B、C選項錯誤;陳獨秀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故D選項錯誤。7、C【解析】赫魯曉夫時期蘇聯(lián)在古巴導彈危機中采取妥協(xié)態(tài)度,符合材料“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讓步”,故C正確;第一次柏林危機時期蘇聯(lián)封鎖西方占領區(qū)通向西柏林的通道,并未作出重大讓步,故A錯誤;第二次柏林危機期間,美國試圖犧牲聯(lián)邦德國利益與蘇聯(lián)達成妥協(xié),故B錯誤;越南戰(zhàn)爭時期蘇聯(lián)也不存在作出重大讓步,故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第一次柏林危機、第二次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zhàn)爭等相關史實,再緊扣材料關鍵信息“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讓步”,即可排除無關選項,得出正確答案。8、C【解析】

材料中馬克思從技術的革新來觀察社會的變化。C正確;ABD三項材料未體現(xiàn),排除。故選C。9、A【解析】

該評價認為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專制制度,但對于整個封建制度沒有觸動,這個認知符合對辛亥革命的評價,代表了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認知水平,故選A項,排除D項;該評價是對辛亥革命的認知,不是對思想啟蒙的評價,排除B項;該評價主要是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弊端,C項不符合題意主旨,排除。故選A。10、C【解析】根據題干“唐武德元年”可知李世民不是皇帝,故A項說法錯誤,排除?!缎绿茣じ咦姹炯o》記載秦王世民為西討元帥,故可知劉文靜是戰(zhàn)役中唐軍的主帥的說法錯誤,排除B。上述四則史料都提到唐軍與薛舉在涇州作戰(zhàn)失敗,故C項正確。只有《新唐書·太宗本紀》提到太宗有疾,其他沒有提到,孤證不立,故D錯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選C。11、D【解析】

試題分析:工業(yè)革命首先在英國爆發(fā),然后向外傳播,很快傳到北美地區(qū),并快速發(fā)展,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此時已通過獨立戰(zhàn)爭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所以制度是一個國家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因素。故選D??键c: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的擴展?!驹斀狻空堅诖溯斎朐斀?!12、B【解析】

材料“民眾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生活方式”表明民眾個體意識逐漸增強。B正確;依據所學可知,明朝未放松對人民的控制,A錯誤;材料未體現(xiàn)出雇傭關系,C錯誤;鴉片戰(zhàn)爭后,自然經濟才逐步解體,與材料時間不符,D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背景:西歐瘟疫頻發(fā),一些國家防疫舉措日益完備;英國疫情嚴重,防疫舉措滯后;民眾防疫知識匱乏;英國議會和政府權威增強。(2)相同點:政府主導;設置專門機構;內容全面;防治結合。不同點:英國只關注國內疫情;中國兼顧抵制外來干涉。意義:增強了抵御瘟疫的能力;增強了民眾的衛(wèi)生健康意識;減輕了社會人員損失;有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減輕了對列強的相關依賴?!窘馕觥?/p>

(1)背景:根據“鼠疫在西歐曾爆發(fā)過60次之多”“防疫措施”得出西歐瘟疫頻發(fā),一些國家防疫舉措日益完備;根據“《倫敦大瘟疫親歷記》”“倫敦市市長及市議會及時制定、實施了詳細的防疫措施”得出英國疫情嚴重,防疫舉措滯后;根據“沉湎于預言、占星”“狂熱分子”“傳播預言”得出民眾防疫知識匱乏;根據“組建相關領導機構,明確其具體職能”得出英國議會和政府權威增強。(2)相同點:根據“倫敦市市長及市議會”“領導機構”“具體細節(jié)要求”“詳細規(guī)定”“袁世凱”“天津衛(wèi)生局”“4個部門”“防疫院”等信息,可從政府主導、設置專門機構、內容全面、防治結合等方面進行概括。不同點:根據“由八國聯(lián)軍把持的檢疫機構”“清政府恐列強借故插手國內防疫事務進而要挾朝廷”,對比中英防疫舉措概括得出英國只關注國內疫情,中國兼顧抵制外來干涉。意義:基于上述防疫舉措的內容和特點,結合所學的晚清相關知識,可從增強抵御瘟疫的能力、增強民眾的衛(wèi)生健康意識、維護社會穩(wěn)定、減輕對列強的依賴等角度進行簡析。14、(1)目的:炫耀英國科技發(fā)達,國力強盛;希望(通過增設口岸、調整稅額、租借土地等手段)開辟中國市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擴大茶葉貿易。(2)印度茶崛起的原因:英國扶持;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及設備;改進管理方法;資金充足。中國茶衰落的原因:茶葉生產個體手工業(yè)為主,缺乏機器生產:缺乏雄厚資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