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脈管系統(tǒng) -3 靜脈_第1頁
第七章脈管系統(tǒng) -3 靜脈_第2頁
第七章脈管系統(tǒng) -3 靜脈_第3頁
第七章脈管系統(tǒng) -3 靜脈_第4頁
第七章脈管系統(tǒng) -3 靜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脈管系統(tǒng)第四節(jié)靜脈

2第四節(jié)靜脈

靜脈是運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于毛細血管,止于心房。靜脈的數(shù)量比動脈多,管徑較粗,管腔較大。與伴行的動脈相比,靜脈管壁薄而柔軟,彈性也小。靜脈血回流的因素:靜脈瓣順血流開放,逆血流關閉,是保證靜脈血回流的重要裝置;心舒張時心室吸引心房和大靜脈的血液。如果心收縮力顯著減弱,心室排空不完全,靜脈血回流減少;吸氣時,胸膜腔負壓加大,胸腔內大靜脈內壓降低,從而促進靜脈血回流;臟器運動和動脈搏動有助于靜脈血回流。體位改變也對靜脈血回流產生影響。全身的靜脈分為肺循環(huán)的靜脈和體循環(huán)的靜脈。在結構和配布方面,靜脈有下列特點:3第四節(jié)靜脈特點:1.靜脈瓣,半月形,游離緣朝向心,多成對。靜脈瓣有防止血液逆流和保證血液向心流動的作用。受重力影響較大的四肢靜脈的瓣膜多,而軀干較大的靜脈少或無瓣膜。

2。靜脈的吻合比較豐富。淺靜脈在手和足等部位吻合成靜脈網,深靜脈在容積經常變動的臟器(如膀胱、子宮和直腸等)周圍形成靜脈叢。靜脈瓣4第四節(jié)靜脈特點:3.體循環(huán)靜脈:分淺靜脈和深靜脈兩類。淺靜脈位于皮下淺筋膜內,又稱皮下靜脈。淺靜脈不與動脈伴行,最后注入深靜脈。臨床上常經淺靜脈注射、輸液、輸血、取血和插入導管等。深靜脈位于深筋膜深面,與動脈伴行,又稱伴行靜脈。深靜脈的名稱和行程與伴行動脈相同,引流范圍與伴行動脈的分布范圍大體一致。

靜脈瓣5④結構特殊的靜脈包括硬腦膜竇和板障靜脈。硬腦膜竇位于顱內,無平滑肌,無瓣膜,故外傷時出血難止。板障靜脈位于板障內,壁薄無瓣膜,借導血管連接頭皮靜脈和硬腦膜竇。6左上肺靜脈——

收集左肺上葉的血液左下肺靜脈——

收集左肺下葉的血液右上肺靜脈——

收集右肺上、中葉的血液右下肺靜脈——

收集右肺下葉的血液左心房一、肺循環(huán)的靜脈:肺靜脈起自肺門,注入左心房后部。肺靜脈將含氧量高的動脈血輸送到左心房。

右肺靜脈左肺靜脈肺動脈干左心房右心室7分為:1.上腔靜脈系2.下腔靜脈系3.心靜脈系二、體循環(huán)的靜脈7(一)上腔靜脈系上腔靜脈的合成、屬支及收納范圍:收集頭頸部、上肢和胸部(心和肺除外)等上半身的靜脈血。:左鎖骨下靜脈左上肢靜脈血食管、支氣管及部分胸腹后壁的靜脈血奇靜脈右頭臂靜脈左頸內靜脈頭部左側靜脈血左頭臂靜脈上腔靜脈右頸內靜脈頭部右側靜脈血右鎖骨下靜脈右上肢靜脈血靜脈角:頸內靜脈與鎖骨下靜脈在胸鎖關節(jié)后方匯合而成,匯合處的夾角,稱靜脈角。是淋巴導管注入靜脈的部位。(一)上腔靜脈系左頭臂靜脈右頭臂靜脈→→第三胸肋關節(jié)處注入右心房右側第一胸肋關節(jié)處匯合→收納膈肌以上靜脈血的回流。(一)上腔靜脈系靜脈角靜脈角11顳淺靜脈上頜靜脈耳后靜脈頸外靜脈頸內靜脈內眥靜脈鼻外靜脈面靜脈下頜后靜脈翼靜脈叢鎖骨下靜脈靜脈角頸前靜脈1.頭頸部靜脈:淺靜脈包括面靜脈、顳淺靜脈、頸前靜脈和頸外靜脈,深靜脈包括顱內靜脈、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等。⑴頸內靜脈上端在頸靜脈孔處續(xù)于乙狀竇,伴頸內動脈與頸總動脈下行,在胸鎖關節(jié)后方與鎖骨下靜脈匯合成頭臂靜脈。頸內靜脈的顱內支有乙狀竇和巖下竇,收集顱骨、腦膜、腦、淚器和前庭蝸器等處的靜脈血。顱外支包括面靜脈、舌靜脈、咽靜脈、甲狀腺上靜脈等。12A面靜脈:無瓣膜,位置表淺。起自內眥靜脈,在面動脈的后方下行。在下頜角下方跨過頸內、外動脈的表面,下行至舌骨大角附近注入頸內靜脈。1.頭頸部靜脈⑴頸內靜脈

顱外支

眼上靜脈海綿竇眼下靜脈面靜脈翼靜脈叢頸內靜脈下頜后靜脈乙狀竇1213顳淺靜脈上頜靜脈耳后靜脈頸外靜脈頸內靜脈

內眥靜脈面靜脈下頜后靜脈鎖骨下靜脈(2)頸外靜脈:由下頜后靜脈的后支、耳后靜脈等在下頜角處匯合而成,沿胸鎖乳頭肌表面下行,在鎖骨上方穿深筋膜,注入鎖骨下靜脈或靜脈角。頸外靜脈主要收集頭皮和面部的靜脈血。

臨床上為小兒穿刺抽血部位靜脈角(一)上腔靜脈系靜脈角⑶鎖骨下靜脈腋靜脈的延續(xù),主要屬支是頸外靜脈,與頸內靜脈匯合出形成靜脈角。臨床:常作為靜脈穿刺或長期放置導管。162.上肢靜脈

(1)上肢淺靜脈:1)頭靜脈:手背靜脈網的橈側,沿前臂下部的橈側、前臂上部走行,注入腋靜脈。

2)貴要靜脈:起自手背靜脈網的尺側,沿前臂尺側走行,注入肱靜脈。

3)肘正中靜脈:在肘窩處連接頭靜脈和貴要靜脈。臨床上常用手背靜脈網、前臂和起自肘部前面的淺靜脈取血、輸液和注射藥物。

(2)上肢深靜脈(同名動脈伴行)

腋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17(1)奇靜脈:在右膈腳處起自右腰升靜脈,沿食管后方和胸主動脈右側上行,至第4胸椎體高度向前勾繞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靜脈。奇靜脈沿途收集右側肋間后靜脈、食管靜脈、支氣管靜脈和半奇靜脈的血液。奇靜脈上連上腔靜脈,下借右腰升靜脈連于下腔靜脈,故是溝通上腔靜脈系和下腔靜脈系的重要通道之一。3.胸部靜脈:主要有頭臂靜脈、上腔靜脈、奇靜脈及其屬支。

上腔靜脈右頭臂靜脈右鎖骨下靜脈左頭臂靜脈左鎖骨下靜脈奇靜脈半奇靜脈副半奇靜脈胸導管18(2)椎靜脈叢

椎內前靜脈叢椎外前靜脈叢椎外后靜脈叢椎內后靜脈叢按部位將其分為椎外靜脈叢和椎內靜脈叢。椎內靜脈叢位于椎骨骨膜和硬脊膜之間,收集椎骨、脊膜和脊髓的靜脈血。椎外靜脈叢位于椎體的前方、椎弓及其突起的后方,收集椎體和附近肌肉的靜脈血。椎內、外靜脈叢無瓣膜,互相吻合,注入附近的椎靜脈、肋間后靜脈、腰靜脈和骶外側靜脈等。椎靜脈叢向上經枕骨大孔與硬腦膜竇交通,向下與盆腔靜脈叢交通。因此,椎靜脈叢是溝通上、下腔靜脈系和顱內、外靜脈的重要通道。當盆、腹、胸腔等部位發(fā)生感染、腫瘤或寄生蟲時,可經脊柱靜脈叢侵入顱內或其它遠位器官。19右髂總靜脈右髂外靜脈盆部靜脈血左下肢靜脈血下腔靜脈左髂總靜脈右髂內靜脈左髂內靜脈左髂外靜脈右下肢靜脈血盆部靜脈血(二)下腔靜脈系:下腔靜脈系由是下腔靜脈及其屬支組成。下腔靜脈是人體最大的靜脈。由左。右髂總靜脈在第五腰椎前方匯合而成,沿腹主動脈右側上行,穿過隔的腔靜脈孔至胸腔,注入右心房。收集腹部,盆部和下肢的靜脈血。

19201.下肢的靜脈分淺靜脈和深靜脈。下肢深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淺靜脈主要有大隱靜脈和小隱靜脈

1)大隱靜脈:是全身最長的靜脈。在足內側緣起自足背靜脈弓,經內踝前方,沿小腿內側面、膝關節(jié)內后方、大腿內側面上行,在腹股溝韌帶下方注入股靜脈。大隱靜脈在內踝前方位置表淺且恒定,臨床上在此做穿刺或切開。

2)小隱靜脈:在足外側緣起自足背靜脈弓,經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窩下角處穿深筋膜,注入腘靜脈。小隱靜脈足背靜脈弓大隱靜脈隱靜脈裂孔股內側淺靜脈股外側淺靜脈陰部外靜脈腹壁淺靜脈旋髂淺靜脈股靜脈足背靜脈網20212.盆部靜脈(1)髂外靜脈:是股靜脈的直接延續(xù)。與髂外動脈伴行,收集下肢淺,深靜脈血。

(2)髂總靜脈:由同側髂外靜脈和髂內靜脈匯合而成。雙側髂總靜脈伴髂總動脈上行至第5腰椎體右側匯合成下腔靜脈。

下腔靜脈左腎靜脈腎上腺靜脈左睪丸靜脈輸尿管左髂總靜脈髂外靜脈右腎靜脈右睪丸靜脈右髂總靜脈腹主動脈肝靜脈直腸髂內靜脈222.盆部靜脈(3)髂內靜脈:沿髂內動脈后內側上行,與髂外靜脈匯合成髂總靜脈。髂內靜脈的屬支與同名動脈伴行。盆內臟器的靜脈在器官壁內或表面形成豐富的靜脈叢,諸如膀胱靜脈叢和直腸靜脈叢、前列腺靜脈叢(男)、子宮靜脈叢和陰道靜脈叢(女)等。:

下腔靜脈左腎靜脈腎上腺靜脈左睪丸靜脈輸尿管左髂總靜脈髂外靜脈右腎靜脈右睪丸靜脈右髂總靜脈腹主動脈肝靜脈直腸髂內靜脈3、腹部的靜脈腹部的靜脈均直接或間接匯入下腔靜脈。主要有腎靜脈、睪丸(卵巢)靜脈、肝靜脈、肝門靜脈等。(1)腎靜脈:與腎門出腎,與腎動脈伴行。左右各一,注入下

腔靜脈。(2)睪丸靜脈:起自睪丸,穿腹股溝管入盆腔,每側匯成一條睪丸靜脈。左側睪丸靜脈以直角注入左腎靜脈,右側睪丸靜脈以銳角注入下腔靜脈。左側睪丸靜脈血液回流阻力大于右側,因此,睪丸靜脈曲張易發(fā)生在左側。(3)肝靜脈:收集肝血竇的血液,有2-3條,包埋與肝實質內,注入下腔靜脈。24肝門靜脈脾靜脈肝十二指腸韌帶內,經肝門入肝(4)肝門靜脈為短粗的靜脈干,由腸系膜上靜脈和脾靜脈在胰頭后方匯合而成。向右上至肝門,分為兩支,分別進入肝左葉和肝右葉。在肝內反復分支,最終注入肝血竇。屬支包括腸系膜上靜脈、脾靜脈、腸系膜下靜脈、胃左靜脈、胃右靜脈、膽囊靜脈和附臍靜脈等。肝門靜脈及屬支無靜脈瓣,故肝門靜脈壓力增高時,血液可逆流。腸系膜上靜脈肝門靜脈腸系膜上靜脈腸系膜下靜脈脾靜脈下腔靜脈24肝門靜脈收集腹腔內除肝以外不成對器官的靜脈血。3、腹部的靜脈254肝門靜脈系與上、下腔靜脈系之間的交通途徑①通過食管靜脈叢與上腔靜脈交通。②通過直腸靜脈叢與下腔靜脈叢的交通。③通過臍周靜脈網與上,下腔靜脈交通。頭臂靜脈上腔靜脈食管靜脈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