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湖心亭看雪》-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人教版部編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3/12/wKhkGWblC5eAQ50SAAGDHLfVTcE424.jpg)
![第13課《湖心亭看雪》-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人教版部編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3/12/wKhkGWblC5eAQ50SAAGDHLfVTcE4242.jpg)
![第13課《湖心亭看雪》-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人教版部編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3/12/wKhkGWblC5eAQ50SAAGDHLfVTcE4243.jpg)
![第13課《湖心亭看雪》-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人教版部編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3/12/wKhkGWblC5eAQ50SAAGDHLfVTcE4244.jpg)
![第13課《湖心亭看雪》-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人教版部編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3/12/wKhkGWblC5eAQ50SAAGDHLfVTcE42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第13課《湖心亭看雪》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A.霧凇(sōng)
長堤(dī)
毳衣(cùi)B.沆碭(dàng)
拏(ná)
喃喃(nǎn)C.金陵(lín)
芥(jiè)
崇禎(zhēn)D.更定(gēng)
鋪氈(zhān)
癡(chī)2.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有誤的一項是()A.湖中人/鳥聲俱絕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D.舟中人/兩三粒而已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客此(客人)
擁毳衣爐火(裹著、圍著)B.上下一白(全)
霧凇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C.余拏一小舟(撐)
強飲三大白(大杯酒)D.湖中人鳥聲俱絕(全,都)
及下船(等到)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余住西湖
余拏一小舟B.是日更定矣
更有癡似相公者C.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D.上下一白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5.下面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霧淞沆碭:(湖面上)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B.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裹著裘皮衣服,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C.問其姓氏,是金陵人:(我)問他們的姓氏,原來是一個叫金陵的人。D.一童子燒酒爐正沸: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6.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湖中/人鳥聲/俱絕 B.余拏/一小舟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一童子/燒酒7.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余拏一小舟,擁毳(máo)衣爐火。B.霧凇沆(hàng)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C.是日更(gèng)定矣。D.一童子燒酒爐正沸(fú)。8.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杜甫,字美,被譽為“詩圣”,我們學過他的《望岳》《春望》《渡荊門送別》。B.張岱明末清初文學家,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個小島上?!逗耐た囱愤x自《陶庵夢憶》。C.魯迅,原名周樹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說集有《吶喊》《彷徨》。D.《童年》中阿廖沙因染壞了一匹布,被外祖父打得昏死過去。9.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獨”字映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不同凡響),為下文埋下伏筆。B.“癡”與課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C.作者寫作本文時,明朝已經滅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景,“癡”情人不止“我”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正面描寫。10.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詞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余拏一小舟(挐,古通“橈”,船槳;撐(船)B.霧凇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白色)D.是金陵人,客此(暫時寄住在這里)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湖中人鳥聲俱絕(消失)
余拏一小舟[撐(船)]B.是日更定矣(更多)
上下一白(全)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勉強)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還)D.大雪三日(雪花)
擁毳衣爐火(裹、圍)12.作者在湖心亭上與人相遇飲酒共話的情景,與下列哪兩項的詩句相似?(
)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酒逢知己千杯少C.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D.君向瀟湘我向秦13.下列選項中錯誤的一項是(
)A.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B.《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湖心亭看雪》作者分別依次是北宋的歐陽修、范仲淹,明末清初的張岱。他們各自都有內心的堅守,范仲淹堅守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歐陽修醉臥瑯琊看淡宦海沉浮,堅守“與民同樂”,張岱堅守內心的純凈與堅貞,遺世獨立,追求“天人合一”境界。C.《范進中舉》選自我國清代短篇諷刺小說集《儒林外史》,主要描寫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作者吳敬梓。文章以諷刺的筆法,通過范進中舉,喜極而瘋,諷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至深。此篇與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綱》、羅貫中的《三顧茅廬》、曹雪芹的《劉姥姥進大觀園》均為中國古典文學中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D.“青鳥殷勤為探看”一句中的青鳥是信使的代稱;風騷,本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的辭藻。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室中更無人B.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客此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D.上下一白/一覽眾山小15.選出朗讀節(jié)奏處理不當的一項()A.舟中人∕兩三粒∕而已。B.一童子∕燒酒爐∕正沸。C.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D.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16.下列稱謂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余 B.吾 C.爾 D.相公二、課內閱讀閱讀《湖心亭看雪》,完成下面小題。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17.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湖中人鳥聲俱絕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B.上下一白
而或長煙一空C.是金陵人,客此
客從外來D.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8.把語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19.本文寫景樸素淡雅,又耐人尋味。其中有關“湖上影子”的描寫就很有特點,試做簡要分析。20.《湖心亭看雪》和“鏈接材料”中寫到了作者、腳夫和寒士的“癡”,結合選文和“鏈接材料”簡要分析他們的“癡”中蘊含著哪些復雜的情感?【鏈接材料】昔有西陵腳夫為人擔酒,失足破其甕。念無以償,癡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币缓苦l(xiāng)試中式,方赴鹿鳴宴①,恍然猶意未真②,自嚙③其臂曰:“莫是夢否?”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癡人則一也。(節(jié)選自張岱《陶庵夢憶序》)注:①鹿鳴宴:明清時,與鄉(xiāng)試放榜次日,宴請主考以下各官及考中的舉人,稱鹿鳴宴。②猶意未真:還以為不是真的。③嚙:咬。閱讀下面的課內文言文,完成小題。湖心亭看雪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2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是日更定矣
是金陵人
物是人非
B.湖中人鳥聲俱絕
聲淚俱下
面面俱到C.余絮一小舟
見余大喜
余音繞梁D.更有癡似相公著
自力更生
更勝一籌22.比較下面兩組句子,分析改句不如原句好的原因。(寫出兩點即可)原句: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改句: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余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而已。23.“癡”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作者的“癡”在文中是如何體現的?24.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湖心亭看雪(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是日更定矣
不知木蘭是女郎B.余強飲三大白而別蒼顏白發(fā)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焉得為大丈夫乎D.是金陵人,客此
客問元方(2)把“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翻譯成現代漢語。(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文記敘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往事,寫出了大雪后西湖之美,其中隱含著淡淡的故國之悲。B.此文融情于敘事寫景中,運用白描勾勒出景物、人物,形神兼?zhèn)洌瑯闼氐?,卻又耐人尋味。C.作者用“痕”“點”“芥”“?!钡攘吭~,把人的渺小與天地的廣闊進行對比,充滿了畫面感。D.作者以舟子之語來收束全文,似贊似愛,實嗔實怪,著力表現出舟子對“癡”人的不理解。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湖心亭看雪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25.本文選自《陶庵夢憶》,作者張岱是___________(朝代)人。2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1)湖中人鳥聲俱絕()。(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27.本文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請舉例說明。28.“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獨”字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9.在紛亂的時代中,作者和他在湖心亭偶遇的兩個人都在內心世界中保留著對自然山水的鐘愛。你認為人的內心中哪些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水遠保留?請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各題湖心亭看雪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30.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31.下列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湖中人鳥聲俱絕;俱往矣。 B.見余大喜曰;喜出望外。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別具匠心。 D.上下一白;而或長煙一空。32.文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什么手法寫景的?請簡要賞析。33.這篇文章可謂是癡人賞奇景,你認為“癡人”的“癡”,表現在何處?體現作者怎樣的生活情趣?三、對比閱讀閱讀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完成各題。湖心亭看雪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1)余挐一小舟
挐:_____
(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白:_______(3)湖中人鳥聲俱絕
絕:_____
(4)霧凇沆碭
沆碭:______3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2)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36.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用細節(jié)描寫手法,具體描寫了西湖雪景,從而使西湖奇景與游者雅趣相互映照。B.“天與云與山與水”,寫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渾然一體,舉目皆白的景象。C.“癡”字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D.“拉余同飲”中的“拉”表現客人喜悅的心情,“余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的“強”寫出了作者的喜悅和豪爽。37.細讀本文,說說文中“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有怎樣的作用?從鏈接材料中“獨釣寒江雪”的“獨”與本文“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可以看出兩位作者都具有怎樣的思想情懷和生活態(tài)度?鏈接材料:江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湖心亭看雪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義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38.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上下一白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B.獨往湖心亭看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C.湖中人鳥聲俱絕
四時俱備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是日更定3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2)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40.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A.本文先從聽覺上描寫西湖“人鳥聲俱絕”的景象,接著從視覺的角度描寫夜晚乘船獨往湖心亭所看到的湖中雪景,描繪出一幅水墨湖山夜雪圖。B.“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映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為下文埋下伏筆。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止“我”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正面描寫。D.作者寫景之后,筆鋒一轉,繼續(xù)寫湖心亭的奇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寫對方的驚訝實際就是寫自己的驚訝。41.選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都展現了文人的雅趣,他們的雅趣體現在哪里?請分別概括。【鏈接材料】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所阻。然萬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卷書,亦復有少趣。自嘆每有欲往,輒復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魯直④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也。(袁中道《夜雪》)[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現,狀如鹽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順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魯直:黃庭堅。閱讀下面文段,完成題目。湖心亭看雪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焙耐ば∮洠ü?jié)選)張京元湖心亭,雄麗空闊。時晚照在山,倒射水面,新月掛東,所不滿者半規(guī)①,金盤玉餅,與夕陽彩翠重輪交網,不覺狂叫欲絕。恨亭中四字匾、隔句對聯,填楣盈棟,安得借咸陽一炬②,了此業(yè)障③。【注釋】①半規(guī):半圓。②咸陽一炬:本謂項羽縱火焚咸陽宮殿,此言焚燒也。③業(yè)障:本佛家語,指妨礙修行的罪惡,此處指門楣棟梁上的四字匾和對聯等。4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湖中人鳥聲俱絕________________(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________________(3)填楣盈棟________________(4)安得借咸陽一炬________________43.下列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是日更定矣/問今是何世(《桃花源記》)B.問其姓氏/其真無馬邪(《馬說》)C.時晚照在山/學而時習之(《論語》)D.與夕陽彩翠重輪交網/天與云與山與水(《湖心亭看雪》)4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2)湖心亭,雄麗空闊。45.甲、乙兩文都雋永如詩,都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之情。請簡要概括兩文作者所表達情感的不同之處。參考答案1.D【解析】【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音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多音字,這樣才能輕松應對該種題型。A項,“毳”應讀“cuì”;B項,“喃”應讀“nán”;C項,“陵”應讀“l(fā)íng”。2.A【解析】【詳解】考查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A項改為:湖中/人鳥聲/俱絕。3.A【解析】【詳解】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A項“客此”中的“客”應解釋為“客居”。4.A【解析】【詳解】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A項,“余”都是“我”的意思。B項,“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還;C項,“是”判斷動詞/指示代詞,“這”;D項,“白”白色/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這里代指“酒”。5.C【解析】【詳解】C.翻譯有誤。“金陵”是地名,不是姓名。故選C。6.B【解析】【詳解】B.劃分有誤。此項應為:余/拏一小舟。故選B。7.B【解析】【詳解】A.毳cuì;C.更gēng;D.沸fèi;故選B。8.A【解析】【分析】【詳解】A.《渡荊門送別》是李白寫的詩。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xiāng)而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故選A。9.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做此類題,一要通曉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深入思考,找出正確選項。D.不是正面描寫,而是側面的烘托。ABC均正確,故選D。10.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各個加點詞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從課文中遷移過來。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ABD均正確,故選C。11.A【解析】【詳解】B.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C.強:竭力,盡力。“強”在這里是古今異義詞,不可望文生義;D.雪:下雪?!把痹诖司渲袑儆谠~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下雪;故選A。12.BC【解析】【詳解】A.運用形象的比喻,寫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的深情與厚誼,氣象闊大,志趣高遠,表達了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限制和空間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無所不在的新意,成為送別詩中的不朽名句;B.正好與“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情景相似。酒桌上遇到知己,喝一千杯酒都還嫌少。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總不厭倦;C.正好與“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情景相似。其一,表達“相逢何必曾相識”,其二,與剛認識的人痛飲;D.意思是:我們就要離別了,你要去瀟水和湘水流經的城鎮(zhèn)(今湖南一帶),而我要去京城長安。滿含深情的表達了兩人友誼之深;故選BC。13.C【解析】【詳解】《儒林外史》是長篇諷刺小說,不是短篇。故選C。14.D【解析】【詳解】此題考查學生把握古文中一詞多義的能力。一詞多義指的是同一個詞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意義這樣一種語言現象,是詞義演變的結果。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句中意義往往不同,閱讀時應根據具體的語境確定詞在句子中的意義。A.還/再;B.指示代詞,這/判斷動詞,是;C.告別/另外;D.全。故選D。15.C【解析】【詳解】C朗讀節(jié)奏處理不當?!叭锁B”之間不停頓,在“中”后停頓。改為“湖中∕人鳥聲∕俱絕”。16.D【解析】【詳解】考查稱謂。D項稱謂用法不同?!跋喙睘樽鸱Q,其余不是。ABC都是人稱代詞。“余”“吾”為第一人稱代詞,“爾”為第二人稱代詞。17.B18.我劃著一條小船,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意思對即可)19.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钡群喚殕渭兊奈淖?,寥寥幾筆,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潔淡雅、萬籟無聲的西湖雪景圖,也寫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意思對即可)20.作者的“癡”既表現出獨立特行、率性任真的一面,又映射出對高潔人格的追求,表達內心無限的悵惘和亡國之思。鏈接材料中腳夫的“癡”中,蘊含著無力償還的辛酸;寒士的“癡”中則蘊含著中舉后不敢相信的驚喜。(意思對即可)【解析】【分析】17.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要根據具體的語境進行解釋。A.絕:動詞,消失/形容詞,與世隔絕;B.一:全/全;C.客:名詞用作動詞,客居/名詞,客人;D.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每更約兩小時/還;故選B。18.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句中重點字詞:拏,劃著;擁,裹著;獨往,獨自前往。句意為:我劃著一艘小船,裹著細毛皮衣,圍著爐火,獨自前往湖心亭賞雪。19.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寫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從“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幾句描寫可知,抓住了景物在大雪覆蓋中留下的淡雅素潔的“影子”的特點,妙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钡葦盗吭~,把長堤、湖心亭、作者身處之舟、包括作者在內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遠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來,人與景相融為一體,如同一幅頗有意境的水墨畫,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20.本題考查對比較閱讀。本文末尾舟子的一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主旨,其中的“癡”字為癡迷的意思?!澳f相公癡”舟子認為在如此冰天雪地之中,應該在家避寒,而作者竟在深夜孤身一人劃船去湖心亭看雪,表現出與不同于世俗的特立獨行,既對西湖雪景的癡迷,又是率性而為的性格使然。所以舟子評論其為“癡”。更深層的原因是,作者當時處于亡國之痛中,“癡”迷雪景是作者高潔人格的表現,也是為了排遣心中的無限悵惘苦悶。鏈接材料中,腳夫的“癡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是因為“念無以償”,蘊含內心無限的心酸,是艱難生活的反映。寒士鄉(xiāng)試考中,參考鹿鳴宴時,因一步登天而“猶意未真”,可見他是多么地驚喜,竟至于懷疑自己處于夢境中,寒士的“癡”是因為境遇的改變而又喜又驚的心理反應?!军c睛】譯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附近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初更時,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從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個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著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來時下了船,船夫嘟噥著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呢!”【鏈接材料】
以前西陵地方有一個腳夫,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交,把酒壇子打破了??紤]到無從賠償,就長時間呆坐著想道:“能是夢便好!”又有一個貧窮的書生考取了舉人,正在參加鹿鳴宴,恍恍忽忽地還以為這不是真的,咬著自己的手臂說:“別是做夢吧!”同樣是對于夢,一個唯恐其不是夢,一個又唯恐其是夢,但他們作為癡人則是一樣的。我現在大夢將要醒了,但還在寫作,這又是在說夢話了。21.B22.(1)三個“與”字使四種景物渾然一體,有一種天地蒼茫的景象:(2)文中說“湖上影子”,既然是“影子”,就只能是模模糊糊,“條”“座”“艘”“個”都太清明明確,(3)“痕”“點”“芥”“粒”既是量詞,也是比喻,具有水墨山水畫的點染效果;(4)從“舟中人兩三粒”可見作者已抽身舟外,寫作視角的切換更有獨特的審美情趣。23.癡的含義是迷戀。文中一是通過“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更定”“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等內容,體現張岱對西湖雪景的迷戀,二是雖已改朝換代,但在作品中仍標上明朝的紀年,如文中“崇禎”“金陵人,客此”等,作為明代遺民,張岱有著沉痛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體現了二人之“癡”?!窘馕觥俊痉治觥?1.A.這/表判斷/存在;B.都譯成:全、都;C.我/我/遺留的、剩下的;D.還/改變/愈加、更加;故選B。22.本題考查語言賞析。兩個句子的區(qū)別主要在“與”和量詞的不同。天與云與山與水,三個“與”,生動的寫出天空、云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一體的景象。改為“天云山水”是并列短語,表述的是天云山水四種景物,沒有描繪出景物之間渾然一體的感覺。原文。“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睂懷┖蟮拈L堤、湖心亭、小舟、人依稀可辨,使人覺得在浩渺的天地間,這些景物非常渺小。這些量詞一個比一個小,寫出視線的移動、景物的變化。“一條、一座、一艘”等量詞,改為符合現代語法,但是過于寫實,無法體現視線的移動效果。23.本題考查對內容和主題的理解?!鞍V”表達出作者不隨流俗、遺世孤立的閑情逸致。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具有美好的情趣。更重要的是寫出了賞雪人的情態(tài)。將賞雪人融入雪景之中的癡迷狀態(tài),描寫的生動逼真?!按笱┤?,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體現張岱對西湖雪景的迷戀。“崇禎五年十二月”“問其姓氏,是金陵人”體現了張岱的故國之思?!军c睛】譯文: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4.(1)C(2)(湖上)彌漫著水汽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3)D【解析】(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這/表示判斷(與“非”相對);B.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白色;C.都是疑問代詞,怎么,哪里;D.名詞作動詞,客居/客人;故選C。(2)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沆碭,白汽彌漫的樣子;一,全,都。(3)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D.有誤,作者以舟子之語來收束全文,似嗔似怪,實贊實愛,著力表現出作者癡迷于世俗之外的不隨流俗,遺世孤立的閑情雅致,也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美好的情趣。不是“似贊似愛,實嗔實怪”,不是表達舟子對“癡”人的不理解;故選D?!军c睛】參考譯文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天初更時分,我撐著一葉小舟,裹著細毛皮衣,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有閑情逸致的人!”于是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25.明末清初26.
消失
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或:酒杯)27.記敘、描寫、抒情(答出其中兩種表達方式并結合原文回答即可)28.圍繞“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緒,體現了作者遺世獨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回答即可。29.圍繞“善良、樂觀、勇敢、堅強、執(zhí)著、孝順”等美好的品質回答即可。【解析】25.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理解識記。《陶庵夢憶》為明末清初散文家張岱所著。該書共八卷,成書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記大多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雜事,將種種世相展現在人們面前。26.考查翻譯文言文字詞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要求學生平時注重積累,特別注意重點篇目的熟記;再者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現象,如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等,另外重要的文言實詞必須翻譯出來,還要注意查看有無特殊句式。(1)句意為: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絕:消失;(2)句意為: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白:酒杯。27.考查對文章表達方式的理解掌握。解答時,結合文章具體內容進行分析?!笆侨崭ㄒ?,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意思是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運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意思是(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意思是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運用了抒情的表達方式。28.考查對重點句子和字詞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獨往湖心亭看雪”,意思是獨往湖心亭看雪。獨,獨自。聯系上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的內容可知,在“人鳥聲俱絕”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門,“獨往湖心亭看雪”,這是一種何等迥絕流俗的孤懷雅興??!“獨往湖心亭看雪”的“獨”字,正不妨與“獨釣寒江雪”的“獨”字互參。在這里,作者那種獨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賞的情調,不是溢于言外了嗎?其所以要夜深獨往,大約是既不欲人見,也不欲見人;那么,這種孤寂的情懷中,不也蘊含著避世的幽憤嗎?據此總結作答即可。29.考查語言表達能力。解答時,寫出“值得我們永遠保留美好的東西”,圍繞“善良、樂觀、勇敢、堅強、執(zhí)著、孝順”等美好的品質,闡述自己的看法即可。示例:在今天,物質發(fā)展日益繁華富裕,我們應更多一份堅強和執(zhí)著,勇敢的挑戰(zhàn)生活的安逸,對事業(yè)的熱愛,對同學的關愛,對親人的真愛,永葆人性的善良和質樸,做有志向有追求的新時代青年?!军c睛】參考譯文: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0.
明末清初
張岱31.C32.白描手法。按照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次序,大處落筆,小處著墨,勾勒出一幅素潔淡雅,沉寂渾茫的西湖雪景圖。(也可以答:運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就包含了諸多變化,長與短,點與面,大與小,多與少,人與自然構成了富有意境的藝術畫面,悠遠脫俗。)33.“癡”,表現在不顧天寒地凍,獨往湖心亭賞雪,醉心于雪景(自然);異于常人的閑情雅趣。表現作者超凡脫俗、遺世獨立的生活情趣?!窘馕觥俊痉治觥?0.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本文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張岱。張岱,號陶庵,晚年號六休居士,明清之際史學家、文學家。張岱出身仕宦家庭,著有《陶庵夢憶》和《石匱書》等;文學創(chuàng)作上,張岱以小品文見長,以“小品圣手”名世。3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俱:都為“全”“都”;B.喜:都為“高興”“喜悅”;C.別:分別/另樣;D.一:都為“全”;故選C。32.本題考查句子賞析及描寫手法。畫線句意為:(湖上)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一道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文中的“一痕”“一點”“一芥”“兩三?!辈捎冒酌枋址ǎ叨瘸橄?、概括,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了一幅素潔淡雅、萬籟無聲的西湖雪景圖,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美感,也寫出了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將天長水遠的闊大境界,甚至萬籟無聲的寂靜氣氛,全都傳達出來,令人拍案叫絕。文中“天與云與山與水”“長堤”“湖心亭”“余舟”“舟中人”,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廣袤視野到集中描繪,寥寥數語便錯落有序、層次分明地勾勒了一幅雪后西湖圖。33.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及人物形象分析。由文中“大雪三日……獨往湖心亭看雪”可知,大雪三日后的天氣異常寒冷,作者卻不像常人一般,而是選擇“獨往湖心亭看雪”,他不顧天寒地凍,決定夜晚外出賞雪的行為體現出他的“癡”,這是一種異于常人、醉心于雪景,對美好大自然的“癡”;本文通過描寫雪后西湖的美景,以及遇到知己的事,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緒。突出了作者遺世獨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军c睛】參考譯文: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時左右,我撐著一葉扁舟,裹著裘皮衣服,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一道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亭子上,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哪能還有這樣的人呢!”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飲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回來時)下了船,船夫嘟噥道:“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34.
撐
酒杯
消失
白氣彌漫的樣子35.(1)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2)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36.A37.參考示例:A.映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不同凡響),為下文作伏筆。B.鏈接材料的詩和本文中的兩個“獨”字,都表現出作者獨立獨行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tài)度?!窘馕觥?4.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我撐著一葉小舟。挐:撐。(2)句意: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白:酒杯。(3)句意: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絕:消失。(4)句意:(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35.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時,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本題重點詞:(1)惟:只有。痕:痕跡。余舟:我的小舟。(2)莫說:不要說。更有:還有。3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A.選項中的細節(jié)描寫是不對的,本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描寫了西湖雪景。故選A。3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拓展閱讀。獨往湖心亭看雪這句話出現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敝?,表明這個時候的西湖是空曠無人的,畢竟大雪持續(xù)三是,天氣嚴寒,同時暗示作者在這樣的天氣賞西湖的獨特。而柳宗元的《江雪》也是在“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敝髞磲烎~,這種嚴寒天氣也只有作者愿意出來了,都有一種特立獨行的高潔和不隨俗世的生活態(tài)度?!军c睛】參考譯文:【湖心亭看雪】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薄炬溄硬牧稀壳饺f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一葉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獨自在漫天風雪中垂釣。38.C39.(1)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2)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40.C41.選文的雅趣體現在:大雪之夜,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鏈接材料的雅趣體現在:①雪夜聆聽竹林里傳來的清脆的敲擊聲;②雪夜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爐火的溫暖;③大雪之夜悠閑自得地讀書。(答出兩點即可)【解析】38.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分析辨別詞義。A.白:白色/古人罰酒用的酒杯;B.獨:獨自/只;C.俱:全、都/全、都;D.更:還/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故選C。39.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1)俱:全、都;絕:消失。(2)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一:全,都。40.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這是側面烘托的手法。本項中“正面描寫”的表述錯誤;故選C。41.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甲文,“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意思是:這天更定時分,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張岱選擇特定的時間(寂靜的雪夜)前往湖心亭看雪。表現了作者特立獨行,與世獨立的性格,體現了作者的“雅趣”;“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意思是:(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張岱賞雪時巧遇知音,即使萍水相逢,也如故人般盡情把酒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氧化鋁基負載型金屬催化劑鄰位氫中心構筑及加氫性能研究
- 秸稈回收加工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版物業(yè)管理區(qū)域綠化安全管理服務合同3篇
- 基于相似理論的船用耐壓設備縮比模型設計方法研究
- 2025版高校食堂營養(yǎng)膳食承包合作協議2篇
- 異地辦公與遠程工作管理
- 二零二五年度倉儲物流用地買賣合同樣本3篇
- 2025版選礦廠承包合同附設備更新改造計劃書3篇
- 營銷行業(yè)助理職責概述
- 熱情溫暖的社區(qū)活動中心三篇
- 超市連鎖行業(yè)招商策劃
- 醫(yī)藥高等數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 城市道路智慧路燈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標)
- 初中英語-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廣州市勞動仲裁申請書
- 【公司利潤質量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400字】
- 工行全國地區(qū)碼
- 新疆2022年中考物理試卷及答案
- 地暖工程監(jiān)理實施細則
- 頂部板式吊耳計算HGT-20574-2018
- 《內證觀察筆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