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54 文本理解-精準定位分點概括_第1頁
課時54 文本理解-精準定位分點概括_第2頁
課時54 文本理解-精準定位分點概括_第3頁
課時54 文本理解-精準定位分點概括_第4頁
課時54 文本理解-精準定位分點概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10課時54文本理解——精準定位,分點概括1.在讀懂原文的基礎(chǔ)上能夠?qū)ξ谋緝?nèi)容進行篩選、分析、概括。2.掌握文意簡答題的審答規(guī)范和題型要點。年份卷別設(shè)問方式設(shè)題角度2023新課標Ⅰ卷子鮒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jù)是什么?概括事實依據(jù)新課標Ⅱ卷材料二中,李靖認為淝水之戰(zhàn)苻堅失敗的原因有哪些?概括分析原因2022新高考Ⅰ卷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說策略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比較事件不同新高考Ⅱ卷《后漢書·吳漢傳》用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一語來贊譽吳漢,請簡要概述吳漢的剛毅與木訥之處。概括人物特點2021新高考Ⅰ卷文末《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理解作者觀點新高考Ⅱ卷文中說到“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具體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分析事件原因2020新高考Ⅰ卷孫奇逢等為什么倡議湊集金錢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沒有?請簡要說明。分析人物行為原因、結(jié)果新高考Ⅱ卷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訣妻子”?請簡要說明。分析人物行為原因命題特點①重點考查內(nèi)容重在事件和人物行為原因、人物性格特點。②涉及的區(qū)間文字很少,很集中。③只要求簡單理解概括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④題型以分析原因為主?;顒右徽莆瘴难院喆痤}的審答規(guī)范在文言文閱讀中,設(shè)置簡答題,意在引導學生注重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歸納以及對內(nèi)容的概括分析。該題型的設(shè)計可以更好地導向教學,加強學生對文言文學習備考中“文”的重視,進一步破除文言文學習就是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識的弊端,而讓學生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上,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文化繼承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考查。因此,對這種題型要予以充分重視。(2023·新課標Ⅰ卷第14題)子鮒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jù)是什么?(文本見課時46活動二【典題呈現(xiàn)】)1.審準題干2.定向精讀3.規(guī)范表述參考答案:1.審準題干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綜合理解能力以及信息篩選能力、觀點歸納能力,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要回答“子鮒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jù)是什么”,先要了解材料一中韓非是如何表達自己觀點的。韓非是法家代表人物,其觀點是以“法”為中心,強調(diào)一切以“法”為準繩。韓非引用孔子稱贊趙襄子“善賞”的話“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表明孔子是從“禮”的角度評判此事;韓非則從“法”的角度進行否定,得出結(jié)論“仲尼不知善賞”。子鮒不同意韓非的觀點,稱韓非的說法看起來煞有介事,而實際是在使詐。2.定向精讀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六年(前479)去世,而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才有荀瑤率韓、魏、趙伐鄭之事,當時“晉四卿皆在”,知氏直到悼公十四年(前453)才滅亡。因此孔子去世與趙襄子滅知氏、賞群臣,前后相距約26年。也就是說,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jīng)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因此子鮒說“此先后甚遠,而韓非公稱之,曾無怍意”,兩件事前后時間相距很遠,而韓非在書中公然將孔子與趙襄子一事合到一起來說,竟然沒有絲毫愧疚,足見其觀點不可信。3.規(guī)范表述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jīng)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1.審準題干——明確題干要求,找準閱讀區(qū)間主觀簡答題題干一般包括答題要求及答題區(qū)間兩部分。答題要求就是要求分析概括什么,至于答題區(qū)間,有的已給出,如“語段”“第二段”等;有的只是籠統(tǒng)地要求“結(jié)合文本”,這種情況下是要閱讀全文的,其答題要點散布在各段落的字里行間。不過,雖說是全文,其實答題要點只是重點分布在某一兩個段落中,因為文言文本身段落就不多。2.定向精讀——辨清文句意義,去除蕪雜信息要答好這種題型,不可能只是對文本信息加以簡單的復制與粘貼,因此在找準閱讀區(qū)間后必須要對有關(guān)信息文字進行精讀,對有關(guān)信息進行必要的甄別和剝離。具體來講,確定好信息所在的段落后要對其層次結(jié)構(gòu)有個切分,辨析各文句的意義,圈出關(guān)鍵詞語或句子的關(guān)鍵部位,剔除無關(guān)信息。總之,要注意揣摩語意,發(fā)現(xiàn)要點,再行提煉。3.規(guī)范表述——編排有序,控制字數(shù)(1)編排有序①加上序號。因為答題包含幾個要點,加上序號后既有助于自己掌握,也有利于閱卷老師判分。②分行回答。如果題干要求中包括兩個以上需要回答的要點,應采用分行作答的方式,將每個要點隔開,這樣既不會遺漏要點,也會給閱卷老師留下訓練有素、體貼細心的好印象,從而在判分尺度上會有所寬容。(2)控制字數(shù)注意答題語言的簡潔,應在畫線區(qū)域內(nèi)完成答題。不加節(jié)制甚至擠占框內(nèi)空白處,不僅容易惹人反感,也容易因看不清楚而使閱卷老師漏判得分要點。特別是有字數(shù)規(guī)定的試題,更要注意嚴格遵照。這里,尤其要禁止一種過度答題的傾向——敘述加翻譯。幾乎任何概括題都不能靠翻譯組織答案。當然,也要防止另一種極端——過于簡略,因為這樣會讓閱卷老師懷疑你的答題態(tài)度和理解深度。最后特別說明:該題型一般是3分,答題點有2~3個,如果答題點超過預定的數(shù)量而又難以定奪時,一定要注意自我排序,將所列要點中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最切合題意的部分先行寫上,因為這時候,排名還要分先后的。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岱清身奉公,所在可述。初在交州,歷年不餉家,妻子饑乏。權(quán)聞之嘆息,以讓群臣曰:“呂岱出身萬里,為國勤事,家門內(nèi)困,而孤不早知。股肱耳目,其責安在?”于是加賜錢米布絹,歲有常限。(選自《三國志·呂岱傳》,有刪改)孫權(quán)知道呂岱家人生活困難后態(tài)度是怎樣的?請簡要概括。1.審準題干2.定向精讀3.規(guī)范表述參考答案:1.審準題干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首先到文中找到孫權(quán)知道呂岱家人生活困難后的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概括。2.定向精讀“呂岱出身萬里,為國勤事,家門內(nèi)困,而孤不早知。股肱耳目,其責安在”是孫權(quán)的感嘆,孫權(quán)的感嘆中有對呂岱勤于國事的稱贊——“呂岱出身萬里,為國勤事”,有自己沒盡早知道的懊悔——“而孤不早知”,有對臣子不盡職的責備——“股肱耳目,其責安在”。3.規(guī)范表述①稱贊呂岱勤于國事;②懊悔自己不早知;③責備大臣不盡職。參考譯文:呂岱清明守正廉潔奉公,他所處過的地方都稱道他。當初在交州時,多年未給家中錢財,妻子兒女饑餓困乏。孫權(quán)聽說后嘆息不止,因此責備群臣說:“呂岱出征,身處萬里之外,為國家勤苦辦事,家中如此困頓,而我未能及早知曉。你們身為股肱耳目之臣,責任哪里去了?”于是加倍賞賜呂家錢米布絹,每年都有一個固定的數(shù)目。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黯既辭行,過大行李息,曰:“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wù)巧佞之語、辯數(shù)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事,舞文法,內(nèi)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毕⑽窚?,終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陽政清。后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節(jié)選自《史記·汲鄭列傳》)外任前,汲黯勸說李息要向漢武帝揭露張湯其人其事,李息卻沒有這樣做,后來李息因之被漢武帝治了罪。為什么說李息并不冤枉?1.審準題干2.定向精讀3.規(guī)范表述參考答案:1.審準題干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從李息自身角度出發(fā),將人物的身份和人物間的具體關(guān)系梳理出來,自然就得出李息受罰不冤枉的原因了。2.定向精讀由汲黯辭行時對李息說的話來看,“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汲黯認為李息身居九卿,應該向皇帝揭露張湯的事情,但結(jié)果是“息畏湯,終不敢言”,所以李息沒有擔負起自己的職責,對皇帝來說,是不忠的;由汲黯和李息的關(guān)系來看,二人是朋友,汲黯辭行之時把朝廷之事托付給李息,而李息沒有聽從,作為朋友,他是不義的;由李息不敢揭露張湯的理由來看,“息畏湯,終不敢言”,所以作為個人來說,李息是不勇的。所以李息被漢武帝治罪并不冤枉。3.規(guī)范表述①作為臣子,李息不向皇帝揭露張湯其人其事,不忠;②作為朋友,李息不聽取汲黯的良言勸告,不義;③作為個人,李息害怕張湯,不勇。參考譯文:汲黯辭行之后,去拜望大行李息,說道:“我被拋棄到外郡去,沒辦法參與朝廷議政。然而御史大夫張湯智謀足可以抗拒別人的勸諫,奸詐足可以文過飾非,專會講取巧奸佞和強辯指責的話,不肯秉正為天下說話,專門阿諛奉承主上的心意。主上心里不想要的,他就跟著去毀謗;主上心里想要干的,他就跟著贊譽。喜好興起事端,舞弄法律條文,在朝中心懷欺詐來迎合主上的心意,在朝外則挾制酷吏惡人來維護威嚴。您位居九卿之列,如不早些進言皇上,您將會和他一道受到懲處了?!崩钕⑽窇謴垳?,始終沒敢進言。汲黯采用原來的方法治理淮陽,使淮陽政事清明。后來張湯果然事敗,皇上聽到汲黯對李息說的那番話,將李息判了罪。下令讓汲黯享受諸侯國相的俸祿在淮陽為官?;顒佣莆罩饕}型的答題要點文言簡答題涉及面廣,命題角度多樣,一般從概括內(nèi)容要點、概括人物特點、概括觀點態(tài)度、探尋事件原因等角度命題。一、內(nèi)容概括題(2022·新高考Ⅰ卷,節(jié)選)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秦將伐魏,魏王聞之,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為寡人謀,奈何?”孟嘗君曰:“有諸侯之救,則國可存也?!蓖踉唬骸肮讶嗽缸又幸?!”重為之約車百乘。孟嘗君之趙,謂趙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趙王曰:“寡人不能?!泵蠂L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蓖踉唬骸翱傻寐労??”孟嘗君曰:“夫趙之兵非能強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趙也。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而魏之地歲危而民歲死者,何也?以其西為趙蔽也。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壁w王許諾,為起兵十萬、車三百乘。又北見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數(shù)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也。田文曰:“臣效便計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矣,恐天下之將有大變也?!蓖踉唬骸按笞兛傻寐労??”曰:“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聽子?!蹦藶橹鸨巳f、車二百乘,以從田文。魏王大說曰:“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鼻赝醮罂?,割地請講于魏。因歸燕、趙之兵,而封田文。(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三》)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說策略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1.審準題干2.定向精讀3.規(guī)范表述參考答案:1.審準題干首先審清題干要求。由題干可知,此題考查的內(nèi)容是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時分別采用了什么游說策略。然后據(jù)此在文中尋找相關(guān)語句。2.定向精讀游說趙國的語句是“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民亦且歲死矣”,游說燕國的語句是“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綜合以上語句可知,游說趙國主要是通過分析利弊,孟嘗君闡明唇亡齒寒的道理,讓趙國明白其中的利害關(guān)系;游說燕國主要是通過威脅恐嚇,讓燕國明白不出兵相救將會導致什么惡果。3.規(guī)范表述①對待趙國:分析利弊。②對待燕國:威脅恐嚇。參考譯文:秦國將要討伐魏國,魏王聽說了這件事,夜里去見孟嘗君,告訴他說:“秦國將要進攻魏國,您替我謀劃一下,怎么辦?”孟嘗君說:“有了諸侯援救,那么國家可以存續(xù)下來?!蔽和跽f:“我希望您去做這件事!”鄭重地為孟嘗君準備了百輛兵車。孟嘗君到了趙國,對趙王說:“我希望(向大王)借兵去解救魏國!”趙王說:“我不能借?!泵蠂L君說:“我冒昧地借兵,是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趙王說:“可以說給我聽聽嗎?”孟嘗君說:“趙國的軍隊并非比魏國的軍隊強大,魏國的軍隊并非比趙國的軍隊弱小。然而趙國的土地沒有年年戰(zhàn)亂且百姓沒有年年死亡,但魏國的土地年年戰(zhàn)亂且百姓年年有死亡的,為什么?因為魏國在西邊做趙國的屏障。現(xiàn)在趙國不援救魏國,魏國與秦國歃血結(jié)盟,這樣趙國與強大的秦國相鄰,趙國的土地也將年年戰(zhàn)亂,百姓也將年年死亡。這就是我所說的效忠于大王?!壁w王答應了,為魏國派出十萬士兵、三百輛兵車。孟嘗君又北上拜見燕王說:“現(xiàn)在秦國將要進攻魏國,希望大王前去援救魏國!”燕王說:“我國年成歉收兩年了,現(xiàn)在又要跋涉幾千里去援助魏國,怎么能辦得到呢?”孟嘗君說:“跋涉幾千里去援救別人,這有利于燕國?,F(xiàn)在魏王出了國門便看見秦軍,即使想跋涉幾千里去援助他人,可以做到嗎?”燕王還是沒有答應。孟嘗君田文說:“我給大王獻上有利的計策,但大王不采用我忠誠的計策,我請求離開,恐怕天下將有大的變化了。”燕王說:“我可以聽聽這個大的變化嗎?”孟嘗君說:“燕國不援救魏國,魏王就會屈節(jié)割地,把一半的國土送給秦國,秦兵一定會離開魏國。秦兵離開魏國后,魏王傾盡韓國、魏國的軍隊,又向西借秦國軍隊,再依靠趙國軍隊,用四個國家的兵力攻打燕國,大王將會得到什么好處呢?燕國是跋涉幾千里去援助他人好,還是一出去就看見敵軍好?對于四國軍隊來說路程很近而且運輸也方便,這對大王有什么好處呢?”燕王說:“您走吧,我聽從您的?!庇谑菫槊蠂L君派出八萬士兵、二百輛兵車,跟從孟嘗君。魏王非常高興地說:“您借到燕國、趙國這么多士兵,而且很快啊。”秦王非??只牛钭屚恋叵蛭簢埱笾v和。魏王于是歸還了燕國、趙國的士兵,并且封賞了孟嘗君田文。內(nèi)容概括類題目在設(shè)置上,一般以考查概括人物的形象特點或精神品質(zh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或事件的主要內(nèi)容等為主。解答時,需要仔細審題,在明確要求的基礎(chǔ)之上,確定問題所涉及信息的區(qū)間,然后分析歸納,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組織答案時,一定要條分縷析,爭取答題全面。具體應注意如下方面:1.概括人物的形象特點或精神品質(zhì)(1)從文中直接找出詞語來概括;(2)從文中所寫的具體事件中概括;(3)從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評價中概括。2.概括事件的主要內(nèi)容首先要細讀文本,勾畫與事件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詞語(時間、地點、官職和人物等);其次根據(jù)題干要求,篩選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按照“人物+事件”或“事件+怎么樣”的思路組織答案。3.概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1)記敘類文言文中,考生要通過對人物的描寫,對事件的敘述等方面思考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愛還是憎)、思想傾向(肯定還是否定)、寫作意圖(歌頌贊揚還是鞭撻諷刺)。(2)議論類文言文中,考生要通過對文中事例和論點的深入分析,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和所處時代,深入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態(tài)度。(2022·新高考Ⅱ卷,節(jié)選)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吳漢,字子顏,南陽人。韓鴻為使者,使持節(jié),降河北,人為言:“吳子顏,奇士也,可與計事。”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上既破邯鄲,誅王郎,召鄧禹宿,夜語曰:“吾欲北發(fā)幽州突騎,諸將誰可使者?”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鄙嫌谑且詽h為大將軍。漢遂斬幽州牧苗曾,上以禹為知人。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彼旃亩M,賊兵大破。北擊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賊,皆平之。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吳漢兵守成都,公孫述將延岑遣奇兵出吳漢兵后,襲擊破漢,漢墮水,緣馬尾得出。吳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cè)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戰(zhàn)攻具,上常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狈鉂h廣平侯。吳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yè)。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吳漢爵位奉賜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墳,不作祠堂,恭儉如此。疾篤,車駕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愚無所識知,唯愿慎無赦而已?!辈∞?,奏謚曰:“有司議宜以為武?!痹t特賜曰忠侯。(節(jié)選自《東觀漢記》卷十)《后漢書·吳漢傳》用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一語來贊譽吳漢,請簡要概述吳漢的剛毅與木訥之處。1.審準題干2.定向精讀3.規(guī)范表述參考答案:1.審準題干“剛毅”指意志剛強堅毅,“木訥”指樸實遲鈍,不善于說話。2.定向精讀概述吳漢剛毅與木訥之處,需要理順文中敘述的吳漢的事件。征戰(zhàn)時吳漢能親自披甲持戟,命令將士勇敢作戰(zhàn),以及被延岑偷襲擊敗后墜入水中,最后拉著馬尾才得以逃出的事件,都能表現(xiàn)其剛毅的性格。由開篇對吳漢的描述“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可見其木訥的特點。3.規(guī)范表述剛毅之處:①作戰(zhàn)勇猛,連克強敵;②敗而不餒,激揚士氣。木訥之處:缺乏文采,不善言辭。參考譯文:吳漢,字子顏,是南陽人。韓鴻擔任使者,拿著符節(jié)出使,降服河北,有人跟他說:“吳子顏是奇才,可以和他謀劃事情。”吳漢為人質(zhì)樸寬厚但缺少文采,倉促之間不能用言語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鄧禹和眾將領(lǐng)多次推舉他,(皇上)多次召見他,之后他勤苦不倦常在官署,皇上也因為他是南陽人,漸漸親近他?;噬弦呀?jīng)攻破邯鄲,殺了王郎,召見鄧禹留宿,晚上(和鄧禹)說:“我打算向北調(diào)發(fā)幽州精銳騎兵,眾將領(lǐng)中誰可以派遣呢?”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屢次和他交談,他這個人勇敢兇猛有智慧謀略,各將領(lǐng)中少有能比得上的?!被噬嫌谑亲寘菨h擔任大將軍。吳漢于是斬殺了幽州牧苗曾,皇上認為鄧禹善于賞識人才。吳漢和蘇茂、周建打仗,吳漢親自穿上盔甲拿著戟,命令眾將士說:“聽到鼓聲都大聲呼喊一起前進,后到者殺?!庇谑菗艄倪M軍,大敗敵軍。(吳漢)向北攻打清河、長垣和平原五里的敵人,都平定了。吳漢征伐蜀地,分別在水南和水北扎營,北邊的軍營戰(zhàn)事不順利,于是在口中橫銜著枚帶領(lǐng)士兵去往水南邊的軍營會合,大敗公孫述。吳漢的軍隊守在成都,公孫述的將領(lǐng)延岑派遣奇兵出現(xiàn)在吳漢軍隊的后面,偷襲打敗了吳漢,吳漢掉落水中,拉著馬尾得以逃出來。吳漢性情忠誠寬厚,忠誠地侍奉皇上,從最開始跟著皇上征戰(zhàn),常在(皇上)身邊,皇上沒有安寢,他便側(cè)身屏住氣息(小心地陪伴),皇上安寢以后他才離開。兵器不鋒利,軍營不充實,吳漢常常自己修理調(diào)整弓戟,視察兵卒戰(zhàn)馬,激勵振奮官兵?;噬蠒r常派人看看吳漢在做什么,(被派去的人)回來說(吳漢)正在修整作戰(zhàn)進攻的工具,皇上常常說:“吳公還能振奮人們的意志,穩(wěn)重得可以匹敵一個國家了?!狈鈪菨h做廣平侯。吳漢曾經(jīng)出兵征戰(zhàn),家人在他走后置買了田產(chǎn)。吳漢回來,責備他們說:“軍隊出征在外,官兵(費用)不足,為什么購買那么多田產(chǎn)宅業(yè)呢?”最后把田產(chǎn)宅業(yè)全分給了兄弟和外家。吳漢的爵位俸祿賞賜最尊貴顯要,然而(他)只修造內(nèi)宅,不另建巷第。妻子先他去世,只埋葬在一個小的墳墓,沒有設(shè)祠堂(供奉),恭敬節(jié)儉到這種地步。(吳漢)病重,皇上親自前來,問他想說什么。(他)回答說:“我愚笨,沒有什么見識,只希望(您)千萬不要大赦天下罷了?!币虿《?,(官員)上奏給他定謚號時說:“官員們商議應該為‘武’?!保ɑ噬希┫略t特意賜予(他)謚號為“忠侯”。二、歸因分析題(2023·新課標Ⅱ卷,節(jié)選)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太宗曰:“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戰(zhàn)斗,多是以小術(shù)而勝無術(shù),以片善而勝無善,斯安足以論兵法也?若謝玄之破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苻堅之不善也?!碧陬櫴坛紮z《謝玄傳》閱之,曰:“苻堅甚處是不善?”靖曰:“臣觀《苻堅載記》曰:‘秦諸軍皆潰敗,唯慕容垂一軍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此有以見秦師之亂。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碧谠唬骸氨蟹志?,各貴適宜。前代事跡,孰為善此者?”靖曰:“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吳漢討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來攻漢,尚出合擊,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碧谠唬骸叭?。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保ü?jié)選自《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將,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材料中,李靖認為淝水之戰(zhàn)苻堅失敗的原因有哪些?1.審準題干2.定向精讀3.規(guī)范表述參考答案:1.審準題干本題考査考生對文本信息的歸納提煉能力。要求考生從材料出發(fā),歸納出在李靖看來淝水之戰(zhàn)中苻堅失敗的原因。需從材料中找到李靖對淝水之戰(zhàn)中苻堅的評價語句,然后再分析李靖的觀點。2.定向精讀材料中,李靖針對淝水之戰(zhàn)評價了兩次,第一次點出苻堅失敗緣于“不善”,并進一步指出他的“不善”之處在于為慕容垂所陷害而不自知;第二次指出苻堅失敗的原因是用兵能合不能分。明白了李靖兩次評價的重點,即可順利答題。3.規(guī)范表述①外因:為慕容垂所陷害。②內(nèi)因:用兵能合不能分。參考譯文:唐太宗問:“古人臨陣時出奇兵,攻擊敵人意想不到之處,這是變化的方法嗎?”李靖答:“前代的戰(zhàn)斗,多是憑借小智謀戰(zhàn)勝沒有智謀的人,憑借微小長處戰(zhàn)勝沒有長處的人,這些人哪里能談?wù)摫兀咳缰x玄(在淝水)擊破苻堅,不是謝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堅不善于用兵的緣故?!碧铺诨剡^頭命侍臣挑選出《謝玄傳》來閱覽,說:“苻堅哪些地方處理得不好呢?”李靖答:“我看《苻堅載記》上說:‘(淝水之戰(zhàn))前秦各軍都潰敗了,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隊獨自得到保全。苻堅率領(lǐng)千余名殘兵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慕容垂殺掉苻堅,沒有實現(xiàn)?!瘡倪@里就可以看出秦軍的混亂。慕容垂一軍獨自得到保全,苻堅被慕容垂陷害就很明顯了。被人陷害卻還想戰(zhàn)勝敵人,不也是困難的嗎?所以我說沒有智謀,苻堅這一類人就是這樣?!碧铺趩枺骸败婈犛蟹直芯酆?,使用何法以適宜為貴。前代的事跡中,誰是擅長這一兵法的人?”李靖答:“苻堅統(tǒng)率百萬大軍卻在淝水戰(zhàn)敗,這是用兵能合卻不能分導致的。吳漢討伐公孫述,和副將劉尚分兵駐扎,相距二十里,公孫述來攻打吳漢,劉尚出兵合擊,大敗公孫述,這是用兵能分而又能合導致的?!碧铺谡f:“是的。這些得與失的事跡,足以作為萬代的借鑒?!睔w因分析題在近幾年高考題中所占比重比較大。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種結(jié)果或引起另一事情發(fā)生的條件。這類題重點考查考生讀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實真相和來龍去脈,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層意義的能力。解答時要據(jù)果索因,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準確理解題干中表示結(jié)果的詞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