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國家出路的探索與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 學生版_第1頁
十二國家出路的探索與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 學生版_第2頁
十二國家出路的探索與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 學生版_第3頁
十二國家出路的探索與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 學生版_第4頁
十二國家出路的探索與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 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二國家出路的探索與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太平天國時期,貢生沈梓在日記中說:“徐撫軍(指曾任江蘇巡撫的徐有壬)合兩浙官員禁除賭匪,窮年累月而不得,而偽忠王以一土寇之號令一朝滅之而肅清?!眳墙肆邹乖谄淙沼浺卜Q:“長毛往來,市人不驚。”這說明 ()A.民眾對清政府統(tǒng)治的失望B.太平天國社會治理取得成效C.二人都認同太平天國政權D.太平天國重視發(fā)展商品經濟2.(2024·深圳模擬)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后,曾國藩組建團練武裝“湘軍”。湘軍以營為單位,先設官,然后由官回本鄉(xiāng)招兵,形成了士兵只服從將領、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的局面。這反映了 ()A.中國近代化進程受阻B.列強侵略戰(zhàn)爭加劇C.地方割據(jù)局面的形成D.中央權力逐漸下移【加固訓練】“假如沒有這場革命,清廷不會向西方學習,中國必然會在舊有軌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沒有這場革命,漢人士大夫還會繼續(xù)沉淪,不會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也就不會有后來的政治大變局?!薄斑@場革命” ()A.拉開了學習西方的序幕B.促進了中華民族新覺醒C.引起晚清政局的變化D.邁出近代化的第一步3.(2023·武漢模擬)清初,賞戴孔雀翎的人員,除了清廷規(guī)定的外,其他人“出于酬庸曠典,惟有功而蒙特恩者,始得賞戴”。到19世紀60年代,時人記載,“花翎紅頂,幾遍城市”,甚至“五品以上之官,皆得援例捐納”,造成對花翎“不復重視之矣”。這一變化 ()A.深受國內政治局勢影響B(tài).說明服飾失去了政治象征意義C.源于民眾物質生活改善D.反映出社會生活的近代化趨勢4.(2023·福州模擬)下表是某學者研究洋務派軍事企業(yè)的信息,由表可知,該學者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1867-1905年,共自造各種機器692臺,各種工具11萬多件福州船政局1883-1895年,共自造機器66臺。1872年制成拉軋機后造船所用的鐵梁、鐵龍骨等均能自造天津機器局“仿造康邦汽機,所省煤斤甚巨”A.注意發(fā)掘企業(yè)與工業(yè)革命的關系B.認為其擺脫了對外國人才的依賴C.比較關注洋務企業(yè)的生產效益D.關注到企業(yè)自主自強的民族意識5.(2024·江門模擬)19世紀70年代,清朝政府內部的一班御史文官和翰林學士,標榜風節(jié),“嚴義利之分”,內恤民愿,外爭國權,以經世匡時為己任,屢上封事,彈劾大臣,一時遂有“清流黨”之稱?!扒辶鼽h” ()A.并不全面否定洋務事業(yè)B.在當時清廷中居主導地位C.主導了清廷的內政外交D.遏制了晚清王朝吏治的腐敗【拔高訓練】1885年,李鴻章在批準輪船招商局的“用人章程”時明確規(guī)定,“專派大員一人,認真督辦,用人、理財悉聽調度”“會辦三四人,應由督辦察度商情,秉公保薦”。這說明輪船招商局()A.屬于純粹的商辦企業(yè)B.是輔佐洋務派的民用企業(yè)C.由政府配置人才資源D.能夠抵御外國的經濟侵略6.(2024·廣州模擬)1896年,梁啟超發(fā)表《古議院考》,提出“議院之名,古雖無之,若其意,則在昔哲王所恃以均天下也”,同時認為漢代有與議會相似的制度,“漢制議員之職有三:一曰諫大夫,二曰博士,三曰議郎”。這表明 ()A.梁啟超為變法尋找歷史依據(jù)B.中國漢朝制度尚有民主遺風C.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得到發(fā)展D.漢制為議會的實施提供基礎【拓展延伸】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1)中西融合: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結合,如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借助儒家思想宣傳西方資產階級學說。(2)救亡圖存:體現(xiàn)中國社會面臨崩潰和民族危機深重的現(xiàn)實,蘊含了救亡圖存、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強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軟弱性、妥協(xié)性的特點。(3)由理論到實踐:把維新思想轉變?yōu)榫S新變法運動,最終推動了戊戌變法的實現(xiàn)。7.19世紀末,嚴復指出:“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分之則并立,合之則兩亡?!边@一觀點旨在 ()A.反對中體西用B.推崇中國傳統(tǒng)文化C.抵制西學東漸D.倡導政治制度變革8.(2024·寧德模擬)《馬關條約》簽訂后,黃遵憲所著《日本國志》正式刊行。書中詳盡記載日本明治維新的相關內容,并提出個人對中學、西學關系的看法,認為“泰西之學,其源蓋出墨子。其謂人人有自主權利,則墨子之尚同也。其謂愛鄰如己,則墨子之兼愛也”。據(jù)此可知,作者刊行該書的主要意圖是 ()A.否定儒學正統(tǒng),挽救民族危亡B.深入學習西方,推進變法維新C.照搬日本變法,實現(xiàn)國家富強D.堅守中體西用,應對內部危機9.(2024·廣州模擬)甲午戰(zhàn)爭后的十年里,梁啟超等人為“中國”一詞注入國民、民族、國家等新內涵,并引入新式“歷史”概念,將“中國”置于“世界”和“歷史”交織而成的新型時空結構。他們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為變法營造輿論氛圍B.號召人民反抗外來壓迫C.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D.激發(fā)國人救亡圖存意識10.下表所示為某位學者的觀點。他試圖集中說明維新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維新派 ()第一,康有為的本意是借助孔子的力量推行維新變法,然而,儒學在當時為士大夫們安身立命的學問,康有為這種廢古倡今(借今文經學反對古文經學)的說法,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恐慌,這又使維新派喪失了很多力量第二,《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兩本書未經嚴密考證,內容牽強附會,難以獲得當時民眾的廣泛認同第三,當時占據(jù)主流的儒學,實際上是僵化了的理學思想,其中含有濃厚的封建主義色彩,是統(tǒng)治者用來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A.改革操之過急B.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C.宣傳動員不力D.缺乏完整的組織體系11.(2023·中山模擬)教案是指近代中國民眾采取暴力行動反對外國教會傳教的事件。從1896年到1900年,全國共發(fā)生教案近150起,相當于前20年發(fā)生的教案數(shù)量總和,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 ()A.清政府失去統(tǒng)治合法性B.義和團運動已深入人心C.國人民族民主意識覺醒D.中外民族矛盾尖銳激化12.(2024·邯鄲模擬)義和團運動期間,《清議報》發(fā)表了一系列的專文:“……有志者乘其(義和團運動)機而導之以國民之義務……那么可望20世紀之中國將‘張自由之旗鼓’‘奪回自由之民權’‘掃專制之頹風’‘開共和之善政’。”由此可知,義和團運動 ()A.改良了中國政治體制B.有利于民主思想發(fā)展C.提倡民主與自由思想D.挽救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拔高訓練】義和團運動反推了“開民智”時代的到來,推動了全民動員的民族抗爭運動的興起,繼而興起了抵制洋貨等運動,新知識群體、傳統(tǒng)紳士等知識精英,常常直接訴諸群眾力量的態(tài)度,既體現(xiàn)了“社會啟蒙”的成功,也反映了當時“民間社會”勢力的茁壯。材料旨在說明 ()A.民族群體意識的覺醒B.資本主義快速發(fā)展C.反帝愛國運動的興起D.民族危機不斷加深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題,共24分。13.(12分)(2023·惠陽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晚清時期的郭劉之辯光緒元年(1875年),清政府向各方征集興辦洋務“求強”的意見、方法與謀略。時任地方官員的郭嵩燾積極響應,把自己的主張和觀點寫成《條陳海防事宜》上奏,同時把奏折給同僚劉錫鴻看,請他評論。劉錫鴻也把此事記錄了下來。“嵩燾竊謂西洋立國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賈。造船、制器,相輔以益其強,又末中之一節(jié)也。故欲先通商賈之氣……(洋人)以保護商賈為心,故能資商賈之力以養(yǎng)兵……蓋洋人皆有保護商賈之心,而于地方官多所捍格,此即因其意之所向而利導之者也?!且試掖笳?商賈無不與聞者?!薄誀c《條議海防事宜》折“洋人之商賈與聞政,官商相保衛(wèi),資商力以養(yǎng)兵,非其法較中國為善也,情形迥不侔也。洋人所謂國主,無異鄉(xiāng)里中之首事;所謂官,無異鄉(xiāng)里中之富室大家。國主由公眾舉,畀以一定分祿,承辦一國之事,而不能專斷其事,遇事則集富室大家及一國之眾而公議之。……中國天下為家,已更數(shù)千載,政令統(tǒng)于一尊,財富歸諸一人,尊卑貴賤禮制殊嚴,士農工商品流各別。渙汗(帝王的圣旨、號令)頒而八方罔不承聽,矧(況且)其在逐末之人何得妄參國是……夷狄之道未可施諸中國也。中國制治必須朝廷操利權。利不足操朝廷之權,然后可冀效誠于商賈;使富商大賈視官宦如帝天,偶一盼睞便以為至榮極寵,斯匍匐以獻其財力而惟恐不納矣?!薄獎㈠a鴻《論時事書偶筆》(1)比較兩人的觀點,其具體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分)(2)綜合上述材料,從作者視角和史料價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郭劉之辯?(8分)14.(12分)維新派效法西方,將“人”視為改造社會的關鍵,通過教育提高國民素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維新派的教育思想思想出處小學是學生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應少做課多游戲,“以養(yǎng)身健樂為主”。中學生身體稚弱,除養(yǎng)體外可重點學習禮樂,“禮以固其肌膚之會,筋骸之節(jié)……樂以涵養(yǎng)其性情,調和其氣血,節(jié)文其身體,發(fā)越其神思?!贝髮W“亦重體操,以行血氣而強筋骸”康有為《大同書》尚武精神是“急務”,認為“體操而外,凡擊劍、馳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