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靜海一中2023-2024第一學期高三語文(12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考生注意: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36分)和第Ⅱ卷主觀題(114分)兩部分,共150分。其中學習習慣占8分(含3分卷面分)知識與技能學習能力(學法)內容分數(shù)紅樓夢作文60古詩文閱讀背誦散文閱讀新學法20舊學法6227525第I卷(選擇題共36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3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題。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的“湄”,到“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的“洲”,古往今來,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類同濕地有著密切聯(lián)系。濕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揮著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tài)功能,與人類生存發(fā)展呈現(xiàn)減少趨勢。很多濕地因保護管理不到位,甚至產生缺水、無水的情況,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也產生負面變化,許多生物失去生存環(huán)境。濕地成為了的問題。。近年來,受自然及人類活動影響,我國濕地面積總體上2022年6月,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為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障生態(tài)安全,加強濕地保護構建起法律屏障。中國是全球第二個對濕地保護進行專門立法的國家,在國際濕地保護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提升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穩(wěn)定性、持續(xù)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yǎng)生息”。濕地生態(tài)恢復是一個社會化、長期性的任務,保護濕地既非一隅一域之事,也非一時一事之功,濕地保護既要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恢復生態(tài)、重煥生機。,又要久久為功。相信濕地終會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休戚相關B.休戚相關C.息息相關D.息息相關蛻化退化退化蛻化急于星火急于星火迫在眉睫迫在眉睫吹糠見米行之有效吹糠見米行之有效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呷Z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頁共14頁A.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為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障生態(tài)安全,加強濕地保護構建起法律屏障。B.《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保障生態(tài)安全,加強濕地保護,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起法律屏障。C.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保障生態(tài)安全,加強濕地保護,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起法律屏障。D.《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為加強濕地保護,保障生態(tài)安全,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起法律屏障。3.下列與濕地與海洋相關的文學常識,對應正確的一項是()(易混易錯辨析)西周至ABCD隰則有泮以濕地有界喻愛情終結《詩經》屈原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駢賦春秋夕攬洲之宿莽借草木表達自己渴望得到重用戰(zhàn)國渺滄海之一粟以滄海之大喻宇宙無窮與人生短暫蘇軾北宋東漢借大海之寬容表達作者求賢若渴海不厭深曹操四言絕句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4-6題。(9分,每小題3分)材料一:文學翻譯是用另一種語言復制原作內容和形式,再現(xiàn)原作的藝術現(xiàn)實,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藝術實體。作為一種再創(chuàng)作的文學翻譯最重要的功能是滿足社會的美學要求,使譯文讀者能夠享受到和原文讀者相同的美學感受。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用本族語言的藝術形式,再現(xiàn)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語言的藝術美。藝術形象是文學作品的基本單位,文學作品就是由眾多的藝術形象組成的形象體系。任何小說都是以人物為中心的,一部小說的美感也是同人物性格的塑造分不開的。翻譯文學作品時,就要盡量把原文中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口氣表現(xiàn)出來,以讓讀者感知人物的性格。文學作品之所以感人,使人受到啟迪,獲得美的享受,不僅是它的人物形象具體可感,更重要的是包含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它體現(xiàn)的是作者的愛和恨,傳達了作者的作品態(tài)度。文學作品的語言手段不只是語言外內容的中介,而且是作品的美學手段,直接或間接地屬于文學作品的美學結構。我們在進行文學翻譯的時候既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又要注意語言的表現(xiàn)力,才不會影響原作美學價值的傳達。拿莎劇的翻譯為例。莎劇是戲劇,同時又是詩,而且基本上是用有格律的韻文行所組成,叫做戲劇詩,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2頁共14頁現(xiàn)今又叫詩劇。在翻譯它們時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節(jié)奏聲調之美。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選詞造句都有自己的特色。原作者在英語原文中運用的語言形式,是為了讓他的讀者得到一種形式上的審美享受,而我們的譯作則應通過譯者讓中國讀者也享受到同樣或相近的審美效果。思維方式、思維特征和思維風格是語言生成的哲學機制。作為從一種語言向另一種語言轉換的翻譯,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活動,而且還是一種思維活動。我們在翻譯實踐中遇到的許多困難,正是由于語言對思維的支配作用而造成的。思維的差異會給文學翻譯造成影響。如思維風格不同,句子中心各異,會影響譯文質量,破壞原文美感。英語習慣把要點在句首先說,而漢語習慣最后點出話語的信息中心。又如思維側重點不同,造成表達形式各異,進而影響譯文的自然、流暢。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在翻譯中如果我們忽視了這種由思維差異而造成的句式特點,那么我們的譯文會支離破碎,或會冗長板結。如果把“Marydidn’trememberhermotherwhodiedwhenshewastwoyearsold”譯成“瑪麗不記得她那在她兩歲時死去的母親了”,就有悖于漢語表達法。(摘編自云虹《文學作品的翻譯與審美》)材料二:杜甫被國人尊為“詩圣”,其詩歌被稱為“詩史”。杜詩的翻譯歷來受到國內外翻譯家的重視,國內目前翻譯杜詩最多的是許淵沖先生,而海外翻譯最多的是宇文所安①,他翻譯了杜詩全集。對二人的杜詩譯介也呈現(xiàn)兩種大相徑庭的觀點:一種對宇文所安翻譯杜詩全集的努力表示贊賞,認為其翻譯能較大程度地接近杜詩的原旨;另一種則稱頌許淵沖先生翻譯的都是杜詩的經典,譯出了杜詩的神韻。宇文所安與許淵沖的杜詩翻譯,哪一個更優(yōu)美和準確,是否有高下之分?他們的杜詩譯介是否存在誤讀?不同譯者對詩歌翻譯的韻律、節(jié)奏以及思想感情表達等方面,都遵循各自的原則。許淵沖認為翻譯是把一種語言化為另一種語言的藝術,他在翻譯詩歌時,采取“三美”原則。他認為翻譯不僅要忠實于詩歌原意,體現(xiàn)出音美和形美,更重要的是再現(xiàn)原文的意境美,比如象征意義、雙關意義等,也就是要注重“意美”。宇文所安在翻譯過程中力求流暢通順,采取直譯的方法,他說:“多數(shù)情況下,我寧取表面笨拙的譯文,以便讓英文讀者能看出一點中文原文的模樣。這種相對直譯的譯文自然僵硬有余,文雅不足?!睂嶋H上,直譯和“三美”原則并不是完全沖突的,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所融合,從而豐富譯詩的形式。許淵沖曾說:“如果把作者比作父親的話,那譯者就可以比作母親,那譯詩就是父母結合的產兒。產兒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像父親,也不會一點不留下母親的胎記。譯詩不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3頁共14頁可能百分百等于原詩,也不可能不留下作者再創(chuàng)造的痕跡?!迸c許淵沖不同,宇文所安以內容優(yōu)先,希望能呈現(xiàn)杜詩多樣的風格:“作為譯者,我確信這些作品的“中國性”會得以顯現(xiàn):我的任務是發(fā)現(xiàn)這個譜系差異的語言風格”。作為中國翻譯家,許淵沖雖然具有豐富的翻譯經驗,但為了追求詩歌的音美、形美、意美的極致效果,在翻譯過程中采取了創(chuàng)造性翻譯,有時為了傳達杜詩的意境美,并沒有很好地表達出具體詞句的原意。相比之下,宇文所安的翻譯策略是為呈現(xiàn)杜詩的完整性服務,在內容與韻律不能兼顧的情況下,忠實于內容,敘述出一個個邏輯合理、字詞對應、情節(jié)完整的故事,成為宇文所安杜詩英譯的顯著特色。翻譯并不是一項僅涉及語言能力再現(xiàn)的活動,而是實現(xiàn)不同文化交流的語言轉換實踐性活動。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總會按照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思維方式去解讀另一種文化,其過程必然伴隨著某種程度的文化過濾?!坝捎诮邮苤黧w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社會歷史背景、審美習慣等原因而造成接收者有意無意地對信息交流選擇、變形、偽裝、滲透、創(chuàng)新等作用,從而造成源交流信息內在內容、形式發(fā)生變異?!薄咀ⅰ竣儆钗乃?,原名StephenOwen,生于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美國著名漢學家,現(xiàn)任教于哈佛大學東亞系。(摘編自梅啟波《杜詩英譯的原則、策略與跨文化傳播的話語權》)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學翻譯實際上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用本族語言復制原作內容和形式,再現(xiàn)原作的藝術美感。B.為了再現(xiàn)莎士比亞詩劇語言的藝術美,翻譯者必須首先考慮的是語言的準確性和表現(xiàn)力。C.對于許淵沖和宇文所安的杜詩譯介,有評論從“優(yōu)美”和“準確”兩方面一一對其作出評價。D.相比起許淵沖的翻譯,宇文所安的翻譯更加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這是他譯作的優(yōu)點所在。5.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許淵沖的翻譯和宇文所安的翻譯,作者的態(tài)度是中立的,并沒有做優(yōu)劣之分。B.為了說明思維差異會給文學翻譯造成影響,材料一以中英文的翻譯進行了舉例。C.材料二引許淵沖和宇文所安的話來說明二者翻譯采取的不同策略,更具說服力。D.材料一側重于比較兩位譯者的翻譯原則與策略,材料二側重于思維差異對翻譯的影響。6.朱生豪與許淵沖在翻譯上有著相似的審美追求,極善于將莎劇與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相結合,力求用漢語來表達莎士比亞戲劇的詩意?!读_密歐和朱麗葉》中的最后一句話“Forneverwasastoryofmorewoe/ThanthisofJulietandherRomeo”的四種翻譯,最有可能屬于朱生豪譯本的一項是()A.人間的故事不能比這個更悲慘/像朱麗葉和她的羅密歐所受的災難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4頁共14頁B.沒有故事能令人黯然傷神/像朱麗葉與羅密歐這樣動人C.古往今來多少離合悲歡/誰曾見這樣的哀怨辛酸D.人間的故事,哪兒有這般的哀傷/比起朱麗葉和她的羅密歐這一雙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3題。飲泉亭記【明】劉基昔司馬氏有廉臣焉,曰吳君隱之,出刺廣州,過貪泉而飲之,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逼浜螅[之卒以廉終其身,而后世之稱廉者,亦必曰“吳刺史”焉。有元憲副吳君為廣西時,名其亭曰“飲泉”,慕刺史也,而憲副之廉,卒與刺史相先后。至正十四年,憲副之孫以時,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書“飲泉亭”三字,征予言。予舊見昔人論刺史飲泉事,或病其為矯心,甚不以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說,正人心,揚公論,皆當見而為之,又何可病而譏之哉?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爭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貪與廉自我作之豈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飲之者死,我乃奮其不畏之氣,冒而飲之,死非我能奪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強飲焉,是矯也,是無益而沽名也,則君子病而不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禮以立之,驅之以刀劍而不為不義屈,臨之以湯火而不為不義動,夫豈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人之好利與好名,皆蠱于物者也,有一焉,則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決非矯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篤也,故飲之以示人,使人知貪廉之由乎內,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內貪濁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謂植正道,遏邪說,正人心,揚公論,真足以啟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齊下矣。番禺在嶺嶠外,去天子最遠。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貪。貪相承習為故,民無所歸咎,而以泉當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嶠外之民始獲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與物皆受其賜。嗚呼,偉哉!以時尚氣節(jié),敢直言,見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祿位者,多不與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風也,是為記。(選自《誠意伯文集》卷六)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隱之卒以廉終其身B.或病其為矯心C.得以逞其貪卒:最終?。赫J為……是錯誤的逞:放任D.貪相承習為故故:緣故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5頁共14頁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易混易錯辨析)A.過貪泉而飲之B.人命之修短系乎天C.卒以廉終其身D.故吏于其地者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蚓無爪牙之利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不能喻之于懷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為爭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貪與廉/自我作之/豈外物所能易哉B.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爭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貪與廉/自我作之/豈外物所能易哉C.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爭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貪與廉/自我作之/豈外物所能易哉D.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爭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已/人心之貪與廉/自我作之/豈外物所能易哉10.下各組句子中,全都屬于贊揚吳刺史的一組是()①其后,隱之卒以廉終其身②而容有死之理而強飲焉③明而自信,篤也④有一焉,則其守不固⑤非惟嶠外之民始獲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⑥敢直言,見貪夫疾之如仇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⑥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段概述吳刺史飲貪泉、賦詩,廉潔終老,憲副吳君用“飲泉”給亭命名等事情,為下文議論張本。B.第②③段中作者批評一些人對吳刺史飲貪泉事的非議,認為吳刺史冒死飲泉,具有無所畏懼的勇氣,是大丈夫之所為,值得世人學習。C.末段指出以“貪”命名泉的原因,表達了百姓對貪官污吏的憎恨,并點明寫這篇記的緣由。D.本文議論深刻,且有針對性,駁斥小人“病其為矯心”的觀點,用“君子以身立教”,與貪廉乃“自我作之”為論據(jù),說明貪廉“由乎內”,語言質樸自然,記述清晰,議論深刻。第Ⅱ卷(主觀題共114分)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4分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6頁共14頁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規(guī)律方法提煉)(1)是矯也,是無益而沽名也,則君子病而不為之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驅之以刀劍而不為不義屈,臨之以湯火而不為不義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用“偉哉”概括吳隱之飲“貪泉”之事,你認為其“偉”在何處?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池口風雨留三日黃庭堅①孤城三日風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遠山長雙屬玉②,身閑心苦一舂鋤③。翁從旁舍來收網(wǎng),我適臨淵不羨魚。俯仰之間已陳跡,暮窗歸了讀殘書?!咀ⅰ竣俪乜冢旱孛癜不召F池。黃庭堅在做官赴任途中因風雨而留滯池口時寫下本詩。②屬玉:水鳥名。③舂鋤:水鳥名,即白鷺。(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本詩采用隨感錄式的寫法,觸物興懷,涉筆成趣,在尋常事物的形象中參以名理,頗具理趣,寫景淡雅而有風致。B.“身閑心苦一舂鋤”中這個“苦”字實際是詩人觸景生情,而又將情感投射于外物的結果。C.漁翁剛從屋舍來水邊收網(wǎng),這一極偶然的景象卻觸動了詩人對世事的感慨。他由網(wǎng)而聯(lián)想到魚,表達了努力仕進、不甘淡泊的心境。D.尾聯(lián)化用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钡磉_的情感卻和本句不同。(2)本詩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規(guī)律方法提煉)(2分)(3)本詩頸聯(lián)的用典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這種手法及蘊含的情感。(4分)15.補寫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7分)(1)________________,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2)固知一死生為虛誕,_____________。(王羲之《蘭亭集序》)(3)千巖萬轉路不定,______________。(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4)猥以微賤,當侍東宮,_____________。(李密《陳情表》)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7頁共14頁(5)在《過秦論》中賈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形象描繪了秦始皇為加強地理防務派遣得力的將領與士兵守衛(wèi)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形。(6)_________________,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原《離騷》)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20分聽海的心遲子建十一年前,在愛爾蘭的都柏林海灣,我遇見一對特殊的看海人。那該是一對母子吧。一個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著一個穿黑袍的老嫗,從一輛破爛不堪的轎車下來,緩緩走向海灘。中年男人彎著腰,耷拉著腦袋,步態(tài)疲沓;老嫗則努力昂著頭,將身體拔得直直的,緩緩而行,一幅莊嚴的姿態(tài)。待他們走到近前,我發(fā)現(xiàn)老嫗原來是盲人!海上波濤翻卷,鷗鳥盤旋,老嫗看不到這樣的景象,可她佇立海邊,與海水咫尺之遙,雙手抱拳,像個虔誠的教徒,祈禱似的望著大海。扶著她的男人,不時在她耳邊低語著什么,她也不時回應著什么。從他們駕駛的汽車和衣著來看,他們是生活中窮苦的人。但大自然從來都不摒棄貧者,它會向所有愛它的人敞開懷抱。在我眼里,一個人的身體里埋藏著好幾盞燈,照亮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聯(lián)系。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手,都是看不見的燈。眼睛是視覺之燈,耳朵是聽覺之燈,鼻子是嗅覺之燈,舌頭是味覺之燈,而手,是觸覺之燈。當一盞燈熄滅的時候,另外的燈,將會變得異常明亮!站在海邊的老嫗,她的視覺之燈熄滅了,但依賴聽覺,她依然能聽到大海的呼吸;依賴嗅覺,她仍能聞到大海的氣息;而她只要彎下腰來,掬一捧海灘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樣淘洗了歲月,她的觸覺之燈也依然是明亮的。我相信那個老嫗感受到的大海,在那個靜謐的午后,比我們所有人都要強烈,因為她有一顆蒼桑的聽海的心!看來世上沒有什么事物,能阻隔人與大自然最天然的親近感。我熱愛大自然,因為自童年起,它就像搖籃樣,與我緊緊相擁。在故鄉(xiāng)的冬天,雪花靠著寒流,一開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樹上,樹就成了花樹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紅腦門的山雀就充當畫師,在雪地留下妖嬈的圖畫了;而雪花落在屋頂上,屋頂就戴上一頂白絨帽了!在大雪紛飛的時令,我們喜歡偎在火爐旁,聽老人們講神話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個僧人走在夕陽里,突然就化作彩云了。而一條明澈的溪水,是一顆幽怨的少女的靈魂化成的。山川草木和人,生死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8頁共14頁轉換,難解難分!聽過這樣的故事,我往往不敢睡覺,怕一覺醒來,自己成了一棵樹,或是一條河。雖然樹能招來美麗的鳥兒,河流里有色彩絢麗的魚,但我更愛家人,更愛我家中院子的狗!當春風折斷了雪花的翅膀,冰封了一冬的河流就開了!雪化了,這樣的神話故事也就結束了。人們不必居于屋內,用故事打發(fā)長冬了。大家奔向森林,采集一切可食之物,野菜野果,木耳蘑菇,甚至花朵。一個在山里長大的孩子,在用腳翻閱大自然的日歷時,認知了自然。我們知道采花時怎樣避開馬蜂的襲擊,又不掃它的興;知道去河岸采臭李子時,怎樣用鐮刀頭敲擊鐵桶,趕走貪吃的熊;知道在遭遇蛇時,怎樣把它甩開;知道從山里歸來時,萬一身上被蜱蟲附著,怎樣用燒紅的煙頭把它們燙跑。熱愛大自然的人,一定會記得雷切爾.卡森的名字。她的不朽之作《寂靜的春天》,是這位偉大女性,滿懷悲憫地敲給這個越來越物質化的世界的晚鐘,她是環(huán)境保護的先驅者和實踐者。她的《驚奇之心》,像一座魔法小屋,吸引你走進,不忍離去。雷切爾.卡森曾說,假使她對仙女有影響力,她希望上帝賜給每個孩子以驚奇之心,而且終其一生都無法摧毀,能夠永遠有效對抗以后歲月中的倦怠和幻滅,擺脫一切虛偽的表象,不至于遠離我們內心的源泉。雷切爾·卡森離開這個世界整整半個世紀了,但她的作品帶來的潮汐,一直回蕩在我們耳畔,讓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看一眼頭頂?shù)脑铝?,讓我們能夠滿懷柔情,把一顆清晨的露珠當花朵來看待。看到她用樸素純凈的文字勾勒的那片緬因州的海,我驀然想起了在都柏林海灣相遇的那位看海的盲人老嫗,這兩個不同時空、不同地域的觀海者,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在我心中,她們同樣的清癯、內斂,同樣的驕傲和高貴!雷切爾·卡森是大自然的修士,把芬芳采集,播撒給世人。所以她的音容失明于這個世界了,但她作品的光輝,從未落入黑暗之中。我們在捧讀她著作的時候,依然能夠感受到,她那顆勃勃跳動的聽海的心!(選自《青年博覽》2017年第19期)16.文中加點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A.疲沓B.佇立C.蒼桑D.靜謐一幅老嫗(yù)祈禱(qǐ)清癯(qú)驀然(mò)咫尺(zhǐ)摒棄(bǐng)幽怨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4分)A.文章開頭對母子的動作、神態(tài)做了精細地描寫,以中年男人精神的萎靡來反襯盲人老嫗精神的昂揚,引發(fā)了讀者的好奇心,點明了文章的中心。B.文章說“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這一思想洋溢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9頁共14頁著“萬物有靈”的神秘氣息,給本文帶來了瑰麗的神話色彩,令人神往。C.文章看似散漫,其實匠心獨運。從都柏林的海灣到作者故鄉(xiāng)的雪原,再到那片緬因州的海,文筆酒脫自如,而精神貫通,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D.文章語言樸實,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起,娓娓道來,將詩性與智行有機結合,細膩而又張揚。E.作者認為,擁有一顆“驚奇之心”,能夠永遠有效對抗以后歲月中的倦怠和幻滅,擺脫一切虛偽的表象,不至于遠離我們內心的源泉。18.作者在文中為什么描繪童年“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生活?(4分)19.結合上下文,賞析文中劃橫線句子。(4分)20.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聽海的心”的意蘊。立足文本,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對“人與自然”的認識。(6分)五、語言表達與運用:本大題共3小題,共70分21.讀光明廣告公司創(chuàng)意春晚公益廣告《筷子篇》有關內容,根據(jù)文意補充設計,或描述生活或陳述見解。要求:句式大致相同,語意相關。(4分)筷子,是一個含蓄的中國人表達情感與愛很重要的工具。它所傳達的,是啟迪,是傳承,是明禮,是守望,是關愛,是感恩,是睦鄰……嬰兒時,長輩用筷子蘸各種味道來教你辨別酸甜苦辣,是一種啟迪;幼兒時,__________,__________;孩提時,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夾菜的筷子,是一種明禮;長大后,__________,__________;除夕夜,熱氣騰騰的飯桌上擺滿了筷子,是一種團圓。一雙筷子,承載中國數(shù)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國味。22.(微寫作)有紅學家評論《紅樓夢》用筆經濟,即借一個事件,刻畫多個人物形象。請結合《紅樓夢》中的一個情節(jié),談談用筆經濟是如何體現(xiàn)的。(6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作家蔣巍2019年10月從北京出發(fā),用十個月時間,輾轉五省七地,進行深入的田野調查,完成了30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國家溫度》。在第八屆魯迅文學獎頒獎禮上,蔣巍作為獲獎者代表發(fā)言,他說:“2019年秋天,當我?guī)弦槐K小臺燈,不斷翻山越嶺、進村入寨,走向全國扶貧攻堅的廣闊戰(zhàn)場時,我忘記了那年我72歲。兩年之后,當我繞了全國一圈、再去貴州傾聽大決戰(zhàn)的勝利吶喊時,我忘記了我已經74歲。今天,當我和所有獲獎作家列隊在這個輝煌夜晚時,我更不記得我的年齡了。請大家不要提醒我,因為我渴望并愿意不斷地出發(fā)。出發(fā),是一個作家最美的姿態(tài)……”青春洋溢的你,在逐夢路上是否也在不斷出發(fā),去追尋屬于青春的輝煌?請結合材料內容作文,寫寫你的感悟與思考。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0頁共14頁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靜海一中2023-2024第一學期高三語文(12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答案1.C2.D3.A【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靶萜菹嚓P”,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lián)。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跋⑾⑾嚓P”,呼吸也相互關聯(lián)。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文章強調濕地與人類關系密切,并沒有強調利害關系,選擇“息息相關”。“退化”,泛指事物由優(yōu)變劣,由好變壞?!巴懟?,蟲類蛻皮,借指事物向壞的方向發(fā)展,多指腐化墮落。語境強調濕地功能減退,應選“退化”?!凹庇谛腔稹?,流星的光從空中急閃而過。形容非常急促。“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勢十分緊迫。本文語境強調濕地退化的緊迫性,且與“問題”搭配,應選“迫在眉睫”?!靶兄行А保瑢嵭衅饋碛谐尚?;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有效用。“吹糠見米”,比喻見效快。語境強調要見效快,應選“吹糠見米”。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波浪線句子有兩處語?。阂弧ⅰ半S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成分殘缺,原句缺少主語,應刪去“隨著”;二、“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障生態(tài)安全,加強濕地保護”語序不當,三者之間有邏輯上的先后關系,“加強濕地保護”才能“保障生態(tài)安全”“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應改為“加強濕地保護,保障生態(tài)安全,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只有D項修改正確。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1頁共14頁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常識的能力。B.“表達自己渴望得到重用”錯,表達了作者美好高尚的品質;C.“駢賦”錯,《赤壁賦》是文賦;D.“四言絕句”錯,《短歌行》是樂府詩。故選A。4.A5.D6.C【解析】【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首先”錯誤。無中生有,文中舉了莎士比亞詩劇的翻譯來強調“我們在進行文學翻譯的時候既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又要注意語言的表現(xiàn)力”,但是并未提及先后。C.“從‘優(yōu)美’和‘準確’兩方面一一對其作出評價”錯誤。曲解文意,原文相關內容為“作為中國翻譯家,許淵沖雖然具有豐富的翻譯經驗,但為了追求詩歌的音美、形美、意美的極致效果,在翻譯過程中采取了創(chuàng)造性翻譯,有時為了傳達杜詩的意境美,并沒有很好地表達出具體詞句的原意。相比之下,宇文所安的翻譯策略是為呈現(xiàn)杜詩的完整性服務,在內容與韻律不能兼顧的情況下,忠實于內容,敘述出一個個邏輯合理、字詞對應、情節(jié)完整的故事,成為宇文所安杜詩英譯的顯著特色”,可見并沒有將這兩個方面一一進行對應評價。D.“這是他譯作的優(yōu)點所在”錯誤。曲解文意,原文為“忠實于內容,敘述出一個個邏輯合理、字詞對應、情節(jié)完整的故事,成為宇文所安杜詩英譯的顯著特色”,并未說這是他的優(yōu)點,而只是說是特色。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材料一側重于比較兩位譯者的翻譯原則與策略,材料二側重于思維差異對翻譯的影響”錯誤。說反了,材料一側重于思維差異對翻譯的影響,材料二側重于比較兩位譯者的翻譯原則與策略。故選D。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2頁共14頁【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題設置不辨翻譯水平的高下,而辨翻譯風格的不同。譯作體現(xiàn)了翻譯者的思維方式、思維特征和思維風格等,題干說朱生豪極善于將莎劇與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相結合。A.改自曹禺的譯本,原譯本是“人間的故事不能比這個更悲慘/像幽麗葉和她的柔密歐所受的災難”。B.為梁實秋的譯本。C.“離合悲歡”和“哀怨辛酸”在內容和聲韻上構成對應,“古往今來”和“誰曾見”也具備文言的典雅風格。D.為方平的譯本。ABD中這三位翻譯家的翻譯雖然都在尾字押韻,但表述更為直接,著重形譯。故選C。7.D8.D9.B10.C11.B12.(1)這就是矯情,這是沒有好處而沽名釣譽(的行為),那么君子就會指責并且不去做這樣的事。(2)用刀劍逼迫卻不被不義之行所屈服,面對如滾水似火焰一樣的險境而不被不義之行所撼動。13.①不矯情,不沽名釣譽;②深知道義,明智自信,忠心實意;③讓嶺外之民蒙受天子的恩惠;④讓泉水得以洗清它的冤屈?!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D.故:舊例。句意;貪婪互相沿襲,成為慣例。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表承接,可不譯;表目的,來。句意:經過貪泉飲水。/登記了官吏百姓的姓名,封閉了府庫,來等待將軍到來。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3頁共14頁B.助詞,的;助詞,起到定語后置的作用。句意:一個人的壽命長短是上天決定的。/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C.介詞,憑借;副詞,才。句意:吳隱之最終憑借其廉潔自律而終其一生。/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D.都是介詞,在。句意:所以在那個地方做官的人。/不能在內心明白。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一個人的壽命長短是上天決定的,不可以憑借人力爭取就能得到的,然而做惡事或善事,卻是由自己決定的。人心的貪婪與清廉,是從自己內心產生的,難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變的嗎?“系乎天”是狀語后置句,不能斷開,排除AC;“行事之否臧”是偏正結構,不能斷開,排除D。故選B?!?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②“而容有死之理而強飲焉”是作者對飲貪泉水一事的評論,與吳刺史無關;④“有一焉,則其守不固”是作者對于“人之好名與好利”的議論;⑥“敢直言,見貪夫疾之如仇”是對憲副之孫吳以時品行的贊揚。這三個句子都不屬于“贊揚吳刺史”的內容。故選C?!?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吳刺史冒死飲泉”這一說法于原文無據(jù)。文中第一段只提到吳刺史“過貪泉而飲之”。后文中的“向使有泉焉,曰飲之者死,我乃奮其不畏之氣,冒而飲之,死非我能奪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強飲焉,是矯也”是作者批評一些人對吳刺史飲貪泉事的非議的話,并不是說吳刺史冒死飲貪泉水。故選B。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4頁共14頁【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矯也”,判斷句,這就是矯情;“無益”,沒有好處;“病”,指責。(2)“驅之以刀劍”,狀語后置句,以刀劍驅之,用刀劍逼迫;“不為不義屈”,被動句,不被不義之行所屈服;“而”,都表轉折,“卻”。【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若刺史,吾知其決非矯以沽名者也”可知,不矯情,不沽名釣譽;②由“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篤也”可知,深知道義,明智自信,忠心實意;③由“刺史此行,非惟嶠外之民始獲沾天子之惠”可知,讓嶺外之民蒙受天子的恩惠;④由“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可知,讓泉水得以洗清它的冤屈。參考譯文:從前西晉有一個廉潔的官員,名叫吳隱之,出任廣州刺史,經過貪泉飲水,賦詩說:“古人說此水,飲一杯值千金。如果讓伯夷、叔齊來飲,應當是始終不變心的?!焙髞?,吳隱之最終憑借其廉潔自律而終其一生。后人稱道廉潔之士時,也一定會稱(他)為“吳刺史”。元代憲副吳君任職廣西時,把(貪泉邊)的亭子命名為“飲泉”,是欽慕吳刺史的(緣故);而憲副的廉潔,最終可與吳刺史相提并論。至正十四年,憲副的孫子吳以時,拿著以前的征士京兆杜伯原所寫的“飲泉亭”三個字,來征求我的意見(向我求取文章)。我過去看過前人談論吳刺史飲泉的事,有人指責他矯情(或“故作姿態(tài)”,“掩飾真心”),很不認為他的行為是對的。君子用自身的行為來樹立榜樣,能用來培植正道,遏制邪說,匡正人心,弘揚公道的,(大家)都應當看到并且學習,又怎么可以指責并譏諷他呢?一個人的壽命長短是上天決定的,不可以憑借人力爭取就能得到的,然而做惡事或善事,卻是由自己決定的。人心的貪婪與清廉,是從自己內心產生的,難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變的嗎?假如那里有(一口)泉水,說是喝了的人會死,我卻奮發(fā)那種無所畏懼的勇氣,冒死飲用。死亡不是我能決定的,而懷抱必死的念頭而勉強飲用,這就是矯情,這是沒有好處而沽名釣譽(的行為),那么君子就會指責并且不去做這樣的事。大丈夫的心胸,要用仁義充實,要用禮儀確立,用刀劍逼迫卻不被不義之行所屈服,面對如湯似火一樣的險境而不被不義之行所撼動,那難道是一勺水所能惑亂和改變的嗎?人們喜好名利,都是被外物所蠱惑,(只要)在這二者之中有一樣,那么他的操守就不能穩(wěn)固,因而外物就能夠改變他了。像吳刺史這樣的人,我知道他決不是矯情來沽名釣譽的人。只因為他深知道義,明智而自信,忠心實意,所以(他)飲了泉水來昭示世人,讓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5頁共14頁人知道貪婪與廉潔都是發(fā)自內心的,而不是借助外物的(力量)的,讓那些表面上追求名聲然而內心貪婪污濁的人,不能用借口來減輕自己的罪過,這就是所說的扶植正道,遏制邪說,匡正人心,弘揚公道,真的是能夠使愚頑的人開啟心智,使懦弱的人變得自立,他的功績不在伯夷、叔齊之下啊。番禺在嶺嶠之外,距離天子最遠。所以在那個地方做官的人,能夠放縱貪婪之心。貪婪互相沿襲,成為慣例,百姓沒有可以歸罪的對象,于是讓泉水承擔(這個罪名),(喝了貪泉之水的人會變貪)這是怨恨激憤的人的說法。吳刺史這種行為,不只是使嶺外之民開始蒙受天子的恩惠,而且也讓泉水得以洗清它的冤屈。百姓,是上天的子民;泉水,是蒼天的賜物。一個刺史的職位如果能有合適的人(來擔任),那么百姓與萬物都蒙受恩賜。啊,真是偉大??!吳以時崇尚高尚的氣節(jié),敢于直言,看見貪婪之人嫉恨如仇人。所以凡是有俸祿爵位的人,大多不能與他相互投合。我很是敬重他有祖輩的風范,因此寫了這篇記。14.【答案】(1)C(2)長江邊上,孤城一座,風吹雨打,已經三日,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的質樸恬靜的小城生活圖景。(3)頸聯(lián)詩人由網(wǎng)聯(lián)想到魚,于是反用“臨淵羨魚,不如遇而結網(wǎng)”的成語,原意是不能光有愿望而不去實踐,作者卻一反其意,以臨淵而不羨魚,表達他對榮利既不動心,更不汲汲以求,自甘貧賤,安于淡泊的思想感情?!窘馕觥俊驹斀狻浚?)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和鑒賞詩詞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題,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細致把握詩歌主要內容,從詩歌的結構內容方面進行具體分析,重點把握詩歌的表達意蘊進行綜合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等。表現(xiàn)手法包括對比、襯托、象征、用典等。C項,“表達了努力仕進,不甘淡泊的心境。”有誤,由“我適臨淵不羨魚”“暮窗歸了讀殘書”可知,他羨慕的是“臨淵”而不是“魚”,羨慕的是“退隱”而不是“仕進”,表現(xiàn)了黃庭堅不求仕進、自甘淡泊的心境。故選C。(2)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了解首聯(lián)描繪了哪些意象,有何特點,然后再運用一兩個雙音節(jié)詞概括整體的畫面特點,注意對畫面的描繪語言要生動形象。秋風瑟瑟,孤城形單,細雨綿綿,三日不斷。首聯(lián)通過選取孤城、風雨、人家、菜蔬等意象,描繪出一幅質樸恬靜的孤城風雨圖。(3)本題考查鑒賞詩詞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要明確詩中運用的手法,然后結合手法理解詩句含義,揭示作者的意圖。本詩頸聯(lián)“我適臨淵不羨魚”化用了《漢書·董仲舒?zhèn)鳌分械摹芭R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的典故,原句意思是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網(wǎng)。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實干,就無濟于事。結合上句“翁從旁舍來收網(wǎng)”可知,此處作者從生活瑣事中激發(fā)聯(lián)想,反用其意,他羨慕的是“臨淵”而不是“魚”,羨慕的是“退隱”而不是“仕進”,表現(xiàn)了黃庭堅甘于淡泊、不求仕進。16.D17.DE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6頁共14頁18.內容上,描寫了自己童年親身經歷的大自然生動美好的景物;在字里行間,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讓讀者置身其中,使文章更加真實生動。結構上,承上啟下,承上文盲人老嫗的故事,展現(xiàn)了人與世界的密切聯(lián)系,啟下文雷切爾對熱愛自然的深刻認識?!?9.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方法,用“燈”來比喻人感悟自然的各種身體感官,揭示出人與自然水乳交融的親密關系,任何事物都無法阻斷的人與自然的天然的親近感。20.(1)“聽海的心”的意蘊:人要用心感悟自然滿懷柔情對待自然,才能夠抗衡塵世生活的倦怠和幻滅,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默契與和諧。(2)“聽海的心”有力揭示了散文的主旨,人只有用心感悟自然,聆聽自然的脈動,才能抗衡塵世生活的倦怠和幻滅,從而為人類的前行提供不竭的動力。同時也暗含著作者對物質至上的現(xiàn)代文明的痛苦反思,表現(xiàn)出作者重構人類精神家園的美好愿望?!窘馕觥俊?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并正確書寫現(xiàn)代常用規(guī)范漢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確地讀寫詞語,首先應注意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其次要適當拓寬閱讀面,多積累詞語,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平時要多查閱工具書,不斷積累與鞏固。這樣在讀寫的過程中就可以避免讀錯、寫錯了。“一幅”和“一副”的區(qū)別:1、幅,原意是指幅面,作量詞用時,主要用于布帛、紙張、圖畫等有一定面積的東西。2、副,作量詞用時,一是用于成組成套的東西。一副,是漢語詞語,漢語量詞的一種,常用在成對或成套的器物、人或動物的軀體、內臟、容貌、面部表情、姿勢、言語、文章、手段、本領等名詞之前,表示數(shù)量一。A項,“一幅”字形錯,應該為“一副”;B項,“祈禱(qǐ)”字音錯,應該為“qí”;C項,“滄?!弊中五e,應該為“滄?!?;故選D?!?7題詳解】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題干的選擇要求,如本題“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兩項”,要求選出“不正確的兩項”,立足考查“內容和藝術特色”,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D項,“文章語言華麗,……細膩而又張揚”錯誤,從文中來看,文章的語言應是清新淡雅的,并不以華麗為重;且“細膩而又張揚”一說錯誤,應該是“細膩而又深沉”。E項,“作者認為,擁有一顆‘驚奇之心’,能夠永遠有效對抗以后歲月中的倦怠和幻滅,擺脫一切虛偽的表象,不至于遠離我們內心的源泉”錯誤。原文說“熱愛大自然的人,一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7頁共14頁定會記得雷切爾.卡森的名字?!摹扼@奇之心》,……雷切爾.卡森曾說,假使她對仙女有影響力,她希望上帝賜給每個孩子以驚奇之心,而且終其一生都無法摧毀,能夠永遠有效對抗以后歲月中的倦怠和幻滅,擺脫一切虛偽的表象,不至于遠離我們內心的源泉”??梢姄碛幸活w“驚奇之心”不是作者認為,是雷切爾·卡森認為。故選DE。【18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分析相關段落或語句作用的能力。答題方法為:首先概括相關段落的大意,其次明確和上下文、題目、主旨的關系,然后說出情感作用,最后點明語言修辭效果。題干為:作者在文中為什么描繪童年的“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生活?首先找到答題區(qū)間,即相關文字:我熱愛大自然,因為自童年起,它就像搖籃樣,與我緊緊相擁。在故鄉(xiāng)的冬天,雪花靠著寒流,一開就是一冬!……在大雪紛飛的時令,我們喜歡偎在火爐旁,聽老人們講神話故事。故事中……知道在遭遇蛇時,怎樣把它甩開;知道從山里歸來時,萬一身上被蜱蟲附著,怎樣用燒紅的煙頭把它們燙跑。內容上,描寫了作者回憶中在童年時候親身經歷的美好生活,和有關大自然的風景、事物;主旨上,在言談話語間,流淌著“我”熱愛自然和生活,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喚起相關的美好記憶,富有畫面感和感染力。結構上,承上啟下過渡銜接,承接上文盲人老嫗的故事,展現(xiàn)了人與世界的密切聯(lián)系,“看來世上沒有什么事物,能阻隔人與大自然最天然的親近感”引出下文雷切爾對熱愛自然的深刻認識?!毙揶o效果上,使用白描和細節(jié)描寫,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兼用,生動形象、親切可愛,語言優(yōu)美,可讀性強,充分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和吸引力?!?9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賞析重要句子含義的能力。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句子主要有情感句、哲理句、意蘊句、修辭句、銜接句等,分析含義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詞語,然后在結合語段的內容進行分析,同時要注意句子的類型。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1)從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入手(2)從分析句子的結構入手(3)從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4)從分析其表達意圖入手(5)從分析修辭手法入手。本題運用方法(3)(4)(5)即可做出答案。要做好此題首先要回歸原文,擴展語境,即結合上下文來豐富答案,上下文是對畫線句的提示或加深理解的參考。關注相關段落的開頭,即中心句有助于理解情感態(tài)度和寫作用意。題干為:結合上下文,賞析文中劃橫線句子。找到答題區(qū)域:在我眼里,一個人的身體里埋藏著好幾盞燈,照亮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聯(lián)系。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手,都是看不見的燈。眼睛是視覺之燈,耳朵是高三語文(6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試卷第18頁共14頁聽覺之燈,鼻子是嗅覺之燈,舌頭是味覺之燈,而手,是觸覺之燈。當一盞燈熄滅的時候,另外的燈,將會變得異常明亮!手法上:采用比喻或暗喻(“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手,都是看不見的燈”)、排比(“眼睛是視覺之燈,耳朵是聽覺之燈,鼻子是嗅覺之燈,舌頭是味覺之燈,而手,是觸覺之燈”)的修辭方法。內容上,用“燈”來比喻人感悟自然的各種身體感官,排比展示,酣暢淋漓?!霸谖已劾?,一個人的身體里埋藏著好幾盞燈,照亮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聯(lián)系”,從手法來看,這句話使用比喻的修辭,是一個比喻句,“燈”是喻體,考生要注意句中“燈”的含義,從后面可知,作者用“燈”來比喻人感悟燭照自然的各種身體感官。主旨情感上,從老婦的表現(xiàn)來看,作者以“燈”為喻形象揭示出人與自然息息相關休戚與共水乳交融的親密關系,任何事物都無法阻斷的人與自然的天然的親近感。說明人只有擁有一顆滄桑的聽海的心,自然才會向我們敞開它的懷抱,從而展示它全部的瑰麗和神奇【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結構,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的能力。解答標題作用類題目,一般從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標題本身,點明寫作對象,分析標題本身的語言特點,多體現(xiàn)為使用某種修辭手法的標題;分析標題本身的意境特點。然后分析情節(jié)結構方面,統(tǒng)領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節(jié),是文章的線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節(jié),或見證記錄了什么事件的發(fā)展變化,或寫了什么與這個物象有關的經歷。接著是內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標題表達某種態(tài)度,標題是文中主人公某種精神品質的載體,標題比喻或象征某種形象,標題揭示了某種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種主旨,升華了主題。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達效果方面,設置懸念,激發(fā)閱讀興趣,渲染營造了某種氛圍,標題與文中某個內容相呼應,或與文中什么內容形成對比。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文章以‘聽海的心’為標題,有何作用”,這是針對文章的標題設題,是考查標題的作用,考生先要明確標題的內涵和特點,然后注意從標題與結構、形象和主旨等的關系角度分析。(1)結構形式上,“聽海的心”構成全文的行文線索,將母子、童年的“我”、美國環(huán)保先驅蕾切爾?卡森有機串聯(lián)起來,從而使文章首尾呼應,收放自如,一氣呵成。(2)人物形象上,“聽海的心”將“兩個不同時空、不同地域的觀海者”連接起來,塑造了盲人老嫗和蕾切爾?卡森這兩位女性形象,展現(xiàn)出“她們同樣的清癯、內斂,同樣的驕傲和高貴”,給讀者留下了十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3)從主題上看,“聽海的心”揭示了散文的主旨,從文中來看,“聽海”即是指感悟自然、聆聽自然,“聽海的心”說明人只有用心感悟自然,聆聽自然的脈動,才能抗衡塵世生活的倦怠和幻滅,從而為人類的前行提供不竭的動力,這其中也暗含著作者對物質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精裝修造價知識培訓課件
- 造價咨詢服務框架協(xié)議二零二五年
- 店鋪質押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版三方房屋互換協(xié)議書范例
- 高考重復考試題目及答案
- 墊資裝修工程合同文本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范文股權轉讓協(xié)議文檔
- 土地轉包合同二零二五年
- 裝修工人員工勞動合同二零二五年
- 車輛質押合同二零二五年
- 檔案移交清單
- 《陳情表》原文及翻譯注釋
- T∕ZZB 2763-2022 汽車用底盤橫向穩(wěn)定桿
- 減速機生產工藝流程圖
- 網(wǎng)絡直播行業(yè)稅收檢查指引
- SAPERP_委外業(yè)務操作手冊_v1.0
- 2022年上海公務員考試信息管理類專業(yè)真題
- 山東物業(yè)服務星級標準對照表x
- 噴塑車間員工培訓課件
- 醫(yī)療廢物管理工作督查記錄表常用
- 主要安全設施一覽表20160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