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試題及答案(六)_第1頁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試題及答案(六)_第2頁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試題及答案(六)_第3頁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試題及答案(六)_第4頁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試題及答案(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試題及答案

第九章營養(yǎng)狀況的評估及生物化學監(jiān)測習題

一、A型題

1.EAR是下列哪個名詞的英文縮寫

A平均需要量

B推薦攝入量

C適宜攝入量

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E推薦每日膳食中營養(yǎng)素供給量

2.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功能不包括下列那一個

A促進傷口愈合

B提高免疫功能

C減少人體能量代謝

D防止周圍神經(jīng)病變

E和肌肉功能有關

3.腸外營養(yǎng)的適應癥下列哪個不是

A營養(yǎng)不良

B急性胰腺炎

C嚴重感染

D休克

E圍手術期

4.PN常見的并發(fā)癥不包括哪個

A氣胸

B穿刺部位感染

C導管性感染

D低血糖性休克

E高滲性昏迷

5.血清ALB是評價蛋白質(zhì)營養(yǎng)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長期蛋白質(zhì)攝入不足時下

降。其正常參考濃度為

A30-35g/L

B25-3()g/L

C<25g/L

D35?55g/L

E55g/L

6.推薦每日膳食中營養(yǎng)素供給量的英文縮寫是

AEAR

BRNI

CAI

DRDA

EUL

7.某平原地區(qū)成年女性lib為lOOg/L,她可以初步診斷為

A輕度貧血

B中度貧血

C重度貧血

D嚴重貧血

E正常

8.將急性時相反應蛋白ai-酸性糖蛋白(a1-acidglycoprotein,a「

AGP)、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與ALB、TTR相結合進行分

析,有助于鑒別營養(yǎng)不良和應激狀態(tài),稱為PINI下列哪個評價標準是錯的

A正常參考范圍<1

B1?10輕度營養(yǎng)缺乏

C11?20中度營養(yǎng)缺乏

D21?30重度營養(yǎng)缺乏

E21?35重度營養(yǎng)缺乏

9.小兒佝僂病是那種元素缺乏

A汞

B硒

C鋅

D鈣

E碘

10.下列哪項不屬于水溶性維生素

AVitB,

BVitB2

CVitB12

DVitC

EVitE

二、B型題:

共用答案(1-5題)

A核黃素

BVitC

C鐵

DVitA

E尼克酸

1.皮炎可由缺乏引起

2.夜盲可由缺乏引起

3.品紅色舌可由缺乏引起

4.牙齦出血可由缺乏引起

5.指甲反甲可由缺乏引起

共用答案(6—10題)

A9—29ummol/L

B7-18ummol/L

C13-31ummol/L

D9-22ummol/L

E18—45uminol/L

6.新生兒血清鐵

7.嬰兒血清鐵

8.兒童血清鐵

9.成年男性血清鐵

10.成年女性血清鐵

三、X型題:

1.基礎代謝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列哪幾個是對的

A體表面積

B性別

C年齡

D激素

E環(huán)境溫度和勞動強度

2.評價營養(yǎng)失調(diào)狀況的常用的血清蛋白指標有那些

A轉(zhuǎn)鐵蛋白(transferrin,TFN)

B脂蛋白

C白蛋白

D甲狀腺素結合前白蛋白

E視黃醇結合蛋白

3.基礎代謝的測量條件是哪幾個

A周圍環(huán)境溫度恒定(18?25C)

B人處于饑餓(進食后12?14小時)

C清醒

D靜臥

E全身肌肉盡量松弛

4.營養(yǎng)素包括下列那幾個

A維生素

B糖類

C蛋白質(zhì)

D水

E礦物質(zhì)

5.常用于評價肥胖病的體格測量指標有

ABMI

BWC

C腰臀比

D每天進食脂肪量

E皮褶厚度測量

6.BMI是反映體型、胖瘦程度較敏感的指標,并且與上臂圍、皮褶厚度等營養(yǎng)指

標有較好的相關性,我國的標準下列哪些是對的

ABMI18.5?23.9為正常

BG8.5為體重過低

C24.0?27.9為超重

D228為肥胖

E230為肥胖

7.維生素缺乏引起各種疾病,下列那些對應是正確的

A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眼干燥癥(干眼?。?/p>

B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僂病

C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出血癥

D維生素B?缺乏病引起的腳氣病

E煙酸和色氨酸聯(lián)合缺乏引起的癩皮病;

8.下列關于水溶性維生素的正常值那些是對的

AVitCNIOmg

B核黃素>1300ug

C硫胺素lOOug

DVitC3?lOmg

E煙酸3.0~3.9mg

9.臨床營養(yǎng)學是臨床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研究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

A在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中,營養(yǎng)因素所起作用

B在疾病狀態(tài)下,營養(yǎng)素代謝紊亂所造成的后果、

C各種疾病對營養(yǎng)素的需求和供給方法。

D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營養(yǎng)價值

E膳食營養(yǎng)的構成

10.測量皮褶厚度可衡量皮下脂肪的消耗狀況,是評價個體營養(yǎng)狀況和肥胖程度較

好的指標。下列評價標準哪些是對的

A正常參考范圍為男8.3mm,女15.3mm

B正常范圍的80%?90%輕度體脂消耗

C正常范圍的60%?80%中度體脂消耗

D〈正常范圍的60%重度體脂消耗

E〈正常范圍的50%重度體脂消耗

四、名詞解釋:

1.基礎代謝率2.要素飲食3.肥胖病4.營養(yǎng)狀況的實驗室檢查

五問答題:

1.營養(yǎng)狀況的臨床評估通常有哪項方法。

2.蛋白質(zhì)-能量營養(yǎng)不良常見病因

3.營養(yǎng)狀況評價常用的實驗室檢查方法

4.腸外營養(yǎng)適應癥:

第九章營養(yǎng)狀況的評估及生物化學監(jiān)測習題答案

—A型題

1-5ACDCD6-10DAEDE

二B型題

1-5EDABC6-10EBDCA

三X型題

1.ABCDE2.ACDE3.ABCDE4.ABCDE5.ABCE6.ABCDE7.

ABCDE

8.ABE9.ABC10.ABCD

四名詞解釋

1.基礎代謝率:指單位時間內(nèi)人體每體表面積所消耗的基礎代謝能。

2.要素飲食:指經(jīng)腸胃吸收,從自然食物中提取的營養(yǎng)要素,如氨基酸,葡萄糖,

脂肪,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維生素組成的混合物。

3.肥胖病: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導致體內(nèi)脂肪聚集過多達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

種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它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fā)性肥胖。

4.營養(yǎng)狀況的實驗室檢查:是指借助生化,生理實驗手段,發(fā)現(xiàn)人體臨床營養(yǎng)不足

癥,營養(yǎng)儲備水平低下或過營養(yǎng)狀況,以便較早掌握營養(yǎng)失調(diào)征兆和變化動態(tài),及

時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五問答題

1.營養(yǎng)狀況的臨床評估通常有哪項方法。

答:營養(yǎng)狀況的臨床評估方法通常包括:①病史和營養(yǎng)史調(diào)查;②體格測量;③臨

床檢查;④實驗室檢測。其中實驗室檢測是營養(yǎng)狀況評價的主要方法,是臨床診

斷和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技術平臺。

2.蛋白質(zhì)-能量營養(yǎng)不良常見病因

答(1)營養(yǎng)素攝入量不足低蛋白質(zhì)、低能量膳食和食物短缺是引起PEM的常

見病因。

(2)營養(yǎng)素吸收障礙胃腸道疾病和胃腸切除是引起營養(yǎng)素吸收障礙的重要原

因。

(3)營養(yǎng)素丟失增加如腹瀉、嘔吐、腸屢、慢性失血、開放性創(chuàng)傷等。

(4)營養(yǎng)素消耗增加如高熱、大面積燒傷、外科大手術、骨折、敗血癥及惡

性腫瘤等使蛋白質(zhì)-能量代謝大大增加。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常伴有PEM,如糖

尿病、肝病、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

(5)其他使用某些藥物或物理治療,如化療、放療。

3.營養(yǎng)狀況評價常用的實驗室檢查方法

答:營養(yǎng)狀況評價常用的實驗室檢查方法主要包括:①檢測血液中營養(yǎng)成分或

其標志物;②檢測尿液中排除的營養(yǎng)成分或其代謝產(chǎn)物;③檢測與營養(yǎng)素有關

的血液成分或酶活性;④檢測血液、尿液中由于營養(yǎng)素不足而出現(xiàn)的異常代謝

產(chǎn)物;⑤進行負荷、飽和及同位素實驗。

4.腸外營養(yǎng)適應癥:

答:適用于以下患者:①營養(yǎng)不良;②消化器官或胃腸道疾病導致的胃腸功能

紊亂和障礙,如急性胰腺炎,腸梗阻,短腸綜合癥等;③高分解代謝狀態(tài),如嚴重

感染,燒傷等;④圍手術期;⑤抗腫瘤治療期間;⑥低體重新生兒;⑦5?7天以

上不能正常進食者。

第十章肝膽疾病的生物化學檢驗

一、A型題:

1.黃疸的發(fā)生機制不包括()

A.葡萄糖醛酸基轉(zhuǎn)移酶活性低下

B.紅細胞破壞增多

C.膽紅素的排泄增多

D.膽道阻塞

E.Y蛋白和z蛋白的遺傳缺陷

2.急性黃疸性肝炎可出現(xiàn)的實驗結果是()

A.血中結合膽紅素和未結合膽紅素均增多

B.尿三膽試驗均陽性

C.血清總膽紅素升高,一分鐘膽紅素減少

D.糞便顏色變深

E.血中結合膽紅素顯著增加,而未結合膽紅素微增

3.不屬于肝纖維化診斷指標的是()

A.透明質(zhì)酸

B.IV型膠原

c.ni型膠原前肽

D.層粘蛋白(LN)

E.干擾素

4.可在傳染性肝炎臨床癥狀出現(xiàn)之前就急劇升高的血清酣是()

A.乳酸脫氫能

B.肌酸激酶

C.堿性磷酸酶

D.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

E.y谷氨酰轉(zhuǎn)移酶

5.膽汁酸主要是下列何者的代謝產(chǎn)物(由哪種化合物生成)()

A.蛋白質(zhì)

B.脂肪酸

C.膽固醇

D.葡萄糖

E.核酸

6.下列哪項不是引起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原因()

A.紅細胞溶解致膽紅素產(chǎn)生過多

B.肝細胞內(nèi)接膽紅素UDP-葡萄糖醛酸基轉(zhuǎn)移酶活性不高

C.新生兒肝細胞Y蛋白缺乏致膽紅素攝取能力低下

D.先天性紅細胞膜遺傳性缺陷

E.母乳中含有孕二醇,對葡萄糖醛酸基轉(zhuǎn)移前有抑制作用

7.膽紅素是由下列何者直接轉(zhuǎn)變而來()

A.口卜琳(porphyrin)

B.尿膽原(urobilinogen)

C.血紅蛋白(laemoglobin)

D.膽綠素(Ifiliverdin)

E.球蛋白(40bulin)

8.肝細胞對膽紅素的轉(zhuǎn)化主要發(fā)生在()

A.微粒體

B.線粒體

C.滑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

D.粗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

E.溶酶體

9.不屬于肝硬化診斷指標的是()

A.MAO

B.IV型膠原

C.透明質(zhì)酸

D.層粘蛋白(LN)

E.干擾素

10.膽紅素與血漿蛋白質(zhì)結合的優(yōu)點是()

A.增加其溶解度便于隨尿液排出

B.使它易于進入細胞內(nèi)儲存

C.限制它自由地進入細胞內(nèi),以免引起細胞中毒

D.便于隨膽汁排出體外

E.改變其生物活性

11.用于診斷骨疾病的血清酶是()

A.乳酸脫氫酶

B.肌酸激酶

C.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酣

D.堿性磷酸酶

E.y谷氨酰轉(zhuǎn)移酶

12.鑒別黃疸是否因肝癌引起時,首先應考慮測定下列哪一指標

A.A/G

B.AFP

C.Y-GT?

D.AST

E.ALP

13.膽汁酸主要是下列何者的代謝產(chǎn)物(由哪種化合物生成)()

A.蛋白質(zhì)

B.甘油三酯

C.膽固醇

D.葡萄糖

E.核酸

14.膽道梗阻性病變時,、血清膽汁酸改變正確的是()

A.CA和CDCA濃度增加,但以CDCA為主,CA/CDCA<1

B.CA和CDCA濃度增加,但以CA為主,CA/CDCA>1

C.CA和CDCA濃度增加,但以CA為主,CA/CDCA<1

D.CA和CDCA濃度增加,但以CDCA為主,CA/CDCA>1

E.CA和CDCA濃度減少,但以CDCA為主,CA/CDCA>1

15.肝細胞病變時。下列何種蛋白合成不減少()

A.白蛋白

B.a球蛋白

C.Y球蛋白

D.纖維蛋白原

E.凝血酶原

16.體內(nèi)生物轉(zhuǎn)化作用最強的器官是()

A.腎臟

B.胃腸道

C.肝臟

D.心臟

E.胰腺

17.正常人血清中的膽紅素主要是()

A.結合膽紅素

B.未結合膽紅素

C.與珠蛋白結合的膽紅素

D.游離膽紅素

E.8膽紅素

18.反映肝細胞受損、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醮是:

A.GGT

B.ALT

C.MAO

D.CHE

E.ALP

19.膽紅素是由下列何者直接轉(zhuǎn)變而來()

A.葉咻

B.尿膽原

C.血紅蛋白

D.膽綠素

E.球蛋白

20.使血紅素在微粒體中轉(zhuǎn)變?yōu)槟懢G素的酶是()

A.膽綠素還原能

B.加單氧酶

C.膽綠素氧化酶

D.細胞色素氧化酸

E.過氧化物酣

二、B型題:

A.ALT

B.ASTm

C.ALP

D.LCAT

E.MAO

F.AFP

1.反映急性肝細胞損傷最敏感的酶學指標是()

2.反映肝臟合成能力的酶學指標是()

3.反應肝纖維化的酶是()

4.反應肝癌的監(jiān)測指標是()

5.反應肝硬化的醐是()

三、X型題:

1.肝臟功能實驗室檢查項目組合應遵循的原則是()

A.實驗結果能說明肝臟的主要功能和損傷情況

B.實驗方法簡便

C.方法易于標準化

D.項目越多越好

E.病人痛苦小,經(jīng)濟負擔輕

2.所謂直接膽紅素是指()

A.與白蛋白結合的膽紅素

B.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膽紅素

C.與重氮試劑直接反應的膽紅素

D.用加速劑催化后發(fā)生重氮反應的膽紅素

E.與肝細胞內(nèi)Y或Z蛋白結合的膽紅素

3.血清堿性磷酸酶和膽紅素明顯升高,而轉(zhuǎn)氨酶僅輕度高可見于()

A.胰頭癌

B.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

C.黃疸性肝炎

D.原發(fā)性肝癌

E.肝膿腫

4.反映肝臟合成能力的血清酶是()

A.ALT

B.y-GT

C.MAO

D.LCAT

E.ChE

5.以肝臟合成能力為基礎的實驗室檢查項目有()

A.血清膽紅素測定

B.血凝血酉每原時間檢測

C.血氨測定

D.血清膽汁酸測定

E.血清蛋白質(zhì)測定

6.肝臟在蛋白質(zhì)代謝中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

A.能合成和分泌除Y球蛋白外的幾乎所有血漿蛋白質(zhì)

B.轉(zhuǎn)化和分解支鏈氨基酸

C.合成尿素以解氨毒

D.肝臟具有較強的蛋白質(zhì)儲備能力

E.糖原合成作用

7.Theprimaryconjugatedbileacidsincludes()

A.cholyglycine

B.cholytaurine

C.chenodeoxycholytaurine

D.chenedeoxycholyglycine

Edeoxycholyglycine

8.Whichvalueofthefollowingtestswouldbeabnormalinpatientwith

carcinomaoftheliver()

A.y-glutamyltransferase

B.conjugatedbilirubin

C.alkalinephosphatase

D.monoamineoxidase

9.Thefollowingsoccurinhaemolyticjaundice

A.palestools()

B.excessurinaryurobihnogen

C.shortenedredcelllifespan

D-increasedreticulocytecount

E,anunconjugatedhyperbilirubinaemia

10.有關甲胎蛋白(AFP)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A.主要在胎兒肝臟中合成

B.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中明顯升高

C.惡性畸胎瘤患者羊水中升高

D.健康成人肝細胞也大量合成

E.慢性活動性肝炎等患者血中也呈中等度升高。

四、名詞解釋:

1.黃疸

2.肝硬化

3.急性肝炎

4.肝性腦病

5.急性肝功能衰竭

五、問答題:

1.試述膽汁酸檢測的臨床意義。

2.黃疸的形成機制有哪些?

3.簡述肝功能實驗項目的選擇原則與組合?

第十章肝膽疾病的生物化學檢驗答案

一、A型題:

1.C2.A3.E4.D5.C6.D7.D8.C9.E10.C11.D12.B13.C

14.B15.C16.C17.B18.B19.D20.B

二、B型題:

l.A2.D3.E4.F5.E

三、X型題:

1.ABCE2.BC3.AB4.DE5.BD6.ACD7.ABCD8.ABCE

9.BCDE10.ABC

四、名詞解釋:

1.血清中膽紅素濃度超過34.2口mol/L(2mg/dl)時,可出現(xiàn)鞏膜、皮膚及粘膜

的黃染,臨床上稱其為黃疸;若血清膽紅素濃度超過參考值(17.1umol/L),但

未超過34.2Umol/L,肉眼未見組織黃染,臨床上稱其為隱性黃疸。鞏膜、粘膜或

皮膚中含有較多的彈性蛋白,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因而,鞏膜、粘膜或皮膚

易被黃染。黃疸的程度與血漿膽紅素濃度有關。

2.是各種原因所致的肝臟慢性、進行性的彌漫性改變。其特點是一種病因或數(shù)種

病因反復、長期損傷肝細胞,導致肝細胞變性和壞死。廣泛的肝細胞變性壞死后,

肝內(nèi)結締組織再生,出現(xiàn)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同時肝內(nèi)肝細胞再生,形成再生結

節(jié),正常肝小葉結構和血管形成遭到破壞,形成假小葉。經(jīng)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肝臟逐漸發(fā)生變形,質(zhì)地變硬,臨床上稱這一生理病理改變?yōu)楦斡不?/p>

3.分為急性黃疸型肝炎和急性無黃疸型肝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多見于甲型肝炎和

戊型肝炎,病程的階段性較為明顯。急性無黃疸型肝炎是一種輕型肝炎,可發(fā)生任

一型病毒性肝炎中,由于無黃疸不易被發(fā)現(xiàn),因而成為重要的傳染源。引起急性

肝炎的因素常見的有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中毒(藥物及化學毒物)和乙醇等

4.肝性腦病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調(diào)綜合

征,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肝性腦病常由于嚴重肝臟疾病

而引起的。以晚期肝硬化最為常見,也包括門-體靜脈分流術后,亦可見于重型病

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晚期等。

5.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由于各種致病因素作用于機體而導致肝細胞在短時間內(nèi)

大量壞死或肝功能嚴重損害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群。

五、問答題:

1.空腹血清TBA測定①空腹血清TBA測定主要用于肝細胞損害的診斷,其靈

敏度和特異性均高于其他指標。②膽道梗阻(如膽石癥、膽道腫瘤)等肝內(nèi)、肝

外膽管阻塞時膽汁酸排泄受阻,血清TBA增高。③門脈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