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25/wKhkGWb9TVOAC2AhAALW39KZQlY618.jpg)
![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25/wKhkGWb9TVOAC2AhAALW39KZQlY6182.jpg)
![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25/wKhkGWb9TVOAC2AhAALW39KZQlY6183.jpg)
![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25/wKhkGWb9TVOAC2AhAALW39KZQlY6184.jpg)
![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2/25/wKhkGWb9TVOAC2AhAALW39KZQlY61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姓名______準考證號______
(在此卷上答題無效)
絕密★啟用前
安康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
本試卷共8頁。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在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就長達5000多年。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艱苦卓絕、革故鼎新,開創(chuàng)了以文治教化為主旨的文化傳統(tǒng),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tài)發(fā)展至今的偉大文明。早在兩三千年前,我國諸多典籍就記載了獨特的文化和文明概念?!吨芤住べF》說:“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書一舜典》曰:“睿哲文明,溫恭允塞?!碧拼追f達有言:“經(jīng)緯天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中華民族這種聯(lián)通天人、涵蓋天下、崇尚文德、愛好和平的文化和文明觀念,對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民族融合的大一統(tǒng)文明型國家。中華文化并非局限于中原地域的單一的漢民族文化,而是有機融合境內(nèi)各民族、各地域乃至境外多種異域文化而形成的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體系。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與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在爭鳴交鋒中彼此吸收借鑒,共同造就了我國文化發(fā)展史上的高峰。史伯提出?!昂蛯嵣铮瑒t不繼”,孔子主張“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倡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庸》講“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些精辟論述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多元一體、求同存異、守中致和等思想精髓和價值追求。
正是中華文化的開放包容,才使其飽受磨難但歷久彌新、生機勃勃,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tǒng)傳統(tǒng),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jīng)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tài)理念,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執(zhí)兩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法,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正因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塑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當代中國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支撐,我們必須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深刻把握中華文明具有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從而更有力地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在應時處變、開放包容中得到發(fā)展進步,并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走在世界前列。一方面,大量吸收融合外來文明成果,使中華文明集千古之智、采萬邦之長,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積極向外傳播文明成果,使中華文明澤被天下、光耀千秋。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萬國衣冠拜冕旒”到七下西洋睦遠邦,都彰顯了文化的交流融通。我國各族人民創(chuàng)作的詩經(jīng)、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作品,建造的萬里長城、大運河、布達拉宮、坎兒井等偉大工程,都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diào)的:“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fā)新的生命力。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fā)展史充分說明,無論是物種、技術(shù),還是資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fā)展、得以進步的。"
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得益于中華民族開放的姿態(tài)、包容的胸懷。從古代的佛教傳入、中學西傳、“伊儒會通”,到近代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在中外雙向交流互鑒中不斷豐富升華,并且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中國的造紙術(shù)、火藥、印刷術(shù)、指南針和學術(shù)思想傳到西方,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世界近現(xiàn)代的社會變革。正因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才“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我國有大量優(yōu)秀文明成果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的永恒魅力和世界意義。
(摘編自羅文東《以開放包容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獨特的文化和文明觀念,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成就了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也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B.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道家等流派在爭鳴交鋒中彼此吸收借鑒,產(chǎn)生了許多深刻的思想,實現(xiàn)了我國文化發(fā)展史上重大突破,形成了中華文明的高峰。
C.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既有治理思想,也有家國情懷,還有彼此交往之道等,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D.作者認為,中華文化的開放包容,使得中華文明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走在世界的前列,這種開放包容的精神集千古之智,歷久彌新,生機勃勃。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一項是()
A.中華民族以文治教化為主旨的文化傳統(tǒng),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tài)發(fā)展至今的偉大文明;也使中國成為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
B.中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民族融合的特性,客觀上決定了中華文化不能局限于單一的漢族文化,而要開放包容、有機融合各方文化。
C.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萬里羌人盡漢歌”,鄭和七下西洋,這些具有文化意義的史實,證明了開放包容、交流互鑒是文明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原因。
D.歐洲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世界近現(xiàn)代的社會變革,吸收借鑒了中華文明的卓越成果,說明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需要互相取長補短,擇善而從。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
A.《尚書·堯典》中說“欽明文思安安”,晉代檀道濟憧憬“文明之世”,唐睿宗選擇以“文明"為年號,清代李漁主張“辟草昧而致文明”。
B.魯迅說,漢唐雖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那時我們的祖先們對于別系的文化“抱有極恢廓的胸襟與極精嚴的抉擇,決不輕易地崇拜或輕易地唾棄"。
C.有人類學家把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過程,分為蒙昧期、野蠻期、文明期三個階段,并且把文明社會分為“古代文明社會和近代文明社會”。
D.有歷史學家提出:“‘文明’一詞天然含義……就是公民生活和社會關(guān)系的完善化,這就是在所有成員間進行最公正的力量和幸福的分配。"
4.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現(xiàn)實意義。
5.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強調(diào):“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要完成這一文化使命,我們應從哪些方面作出努力?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巖(節(jié)選)
楊益言羅廣斌
下了公共汽車,成瑤匆匆忙忙地向中山公園走去。她盡量沉住氣,有時又不自然地回頭四顧,怕背后跟著“尾巴”。
她不知道誰要找她,也不知道因為什么事。從在學校里接到秘密通知時起,進城的路上,她一直默念著約會的時間和地點,唯恐忘記了或者錯過了找她的人。她的情緒有些緊張,因為她對地下工作,還缺乏經(jīng)驗。
她走在公園里濃蔭遮蔽的林蔭道上,心里不住地告訴著自己:“假山后面,第三條石凳。記住,第三條!"前面就是假山了。她一條一條數(shù)過去,眼前不遠處,就是第三條石凳。
成瑤謹慎地看看,石凳上果然坐著個人,可是,報紙遮住了他的臉,能看到的,只是那身灰綢夾袍和黑呢便鞋。這個人是誰呢?成瑤四邊環(huán)顧著,看著沒有人注意自己,便走了過去。她正盤算著,對這個陌生人怎樣開口時,正好看報的人,放下了報紙,和成瑤打了個照面。
“??!李大哥!”成瑤高興地叫了一聲。找她的人,正是二哥的好朋友李敬原。
“瑤妹,你怎么這樣慌張?"李敬原遞了塊手絹給她,讓她揩揩汗。
“你不曉得,汽車擠得要死!”成瑤掠了掠額上的劉海,“差點還趕不上呢!"
李敬原微笑了一下,慢慢站起來,帶著成瑤離開林蔭路,在公園里散步。他默默地走著,過了好一陣也不講話。
成瑤自然不清楚李敬原的心境。她等了一陣,不見李大哥開口,心里難免有些納悶。既然從沙坪壩把她找來,為什么見了面卻不談話。成瑤張了張嘴,想要問他,又不知怎樣問起。這時李敬原似乎已看出她的急切心情,就低聲地頗有深意地問:
“成瑤,你相信自己是勇敢的嗎?”
“什么?"成瑤感到他問得奇怪,“我什么都不怕!”
“不,我說的勇敢,還意味著堅定、頑強和果決。我告訴你一件事。我們有這樣一個同志,他從來不怕困難,忠心耿耿,為革命工作,從不要求榮譽和酬勞;甚至連他最親近的人也不知道他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他擔負著秘密的任務,連他的親人也未必了解他的工作。后來,他不幸被捕了。當他被捕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黨和同志的安全。敵人眼看就要破門而入了,他卻神色不變地把約好的警號——一把掃帚,掛到窗口上去。他雖然被捕了,同志們卻因此脫險。你說,這種忘我的無畏精神,是不是勇敢的表現(xiàn)?這位同志是不是一個勇敢的人?"
李敬原的問話,引起了成瑤的擔心,因為她的好朋友孫明霞,昨天下午到未婚夫劉思揚那里去了,約好今天上午回校開小組會,可是她竟沒有回來,莫不是她遇到了危險?
因此她急切地問:“這個勇敢的同志,叫什么名字啊?”
“他就是你二哥。"李敬原注視著成瑤秀麗的眼睛,慢慢地說,“你二哥今天被捕了?!?/p>
“???"成瑤臉色一變,她不敢相信這件意外的事情。這個星期天,她留在學校里參加活動,沒有回家,完全不知道二哥被捕的消息!心里一陣絞痛,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對勇敢的人,淚水會玷污他的名字!”
“不,我沒有哭!"成瑤眼淚盈眶,可是她倔犟地抬起頭來說,“我是他的妹妹……我,我應該給他的名字增加光輝?!?/p>
“對。"李敬原的聲音帶著激動,“我們有這樣的同志和親人,應該感到自豪!”
接著,李敬原又告訴她:除她二哥以外,還有幾位同志同時被捕了。
“許大哥?小余?"成瑤反復念著熟悉的名字,不禁脫口說道,“這……太可怕了?!?/p>
“唔?你說什么?"
“不,不,我是說太,太可惜了。”成瑤心里陣陣緊縮,感到難忍的悸痛。“我并不怕,我只是難過,我心里痛苦……"
過了好一陣,成瑤才抑制著激動的心情,慢慢地說:“許大哥、二哥、小余,都是我的哥哥……不久以前,我對二哥的謹慎還不理解。李大哥,我現(xiàn)在才明白,你為什么冒著危險找我……”
“我找你,并不是冒險,而是對同志,對黨負責。"李敬原從容地把有關(guān)成崗的情況,告訴成瑤。他一邊談著話,一邊不動聲色地留意著周圍的環(huán)境,他像父親一樣,挽著成瑤的手臂,慢慢走著,輕輕耳語著……
他講的許多事情,對成瑤來說,全是初次聽到。不過他沒有提到在出事以前,黨已決定成崗不再辦《挺進報》,準備派他利用廠長身份,以及和總廠廠長的良好關(guān)系,去加強兵工廠的斗爭。
“你多么地了解他??!李大哥,你心里一定比我更難過?!?/p>
成瑤久久地默不作聲,她咬著自己蒼白的嘴唇,清楚莊重地說:“我心里多么羞愧?,F(xiàn)在我才知道,就是二哥,在印《挺進報》。"她抬起明潔的目光,宣誓般地訴說著:“不,我不能只是心里難過。我要像你……懂得深沉的愛和恨,我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我應該自己走路,也能夠自己走路了……《挺進報》不能停刊,李大哥,讓我來做這項工作?!?/p>
李敬原領(lǐng)著成瑤,又折向動物園。他沒有正面答復成瑤的要求,卻低聲說:“一個人的作用,也許是渺小的,但是當他把自己完全貢獻給革命的時候,他就顯示了一種高貴的品質(zhì)。"
成瑤默默地咀嚼著李敬原話里的含意。這句話,像一道甘泉,深深地注進她的心田;又像一道明朗的陽光,照亮她的靈魂,使她從沉重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感受到一種嚴格的要求和力量,也使她從今以后,在困難的環(huán)境里,永遠不忘這莊嚴的啟示。
沉默了一會,成瑤望著鬢發(fā)斑白的李敬原,低聲地問道:
“我們能和二哥他們通信嗎?”
“暫時不行。"李敬原說道,“等打聽到他們囚禁的地點,黨一定會和他們聯(lián)系上的!”
“李大哥!"成瑤輕輕叫了一聲,從她的聲音和目光里透出一種強烈的感情,一種期待的感情?!啊锻M報》……”
李敬原仍然沒有回答。雖然成瑤急切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他嚴峻的臉上,他仍然深思地緩緩走著,什么也沒有說。
“李大哥!"成瑤突然抓住深思中的李敬原的衣袖,使他終于轉(zhuǎn)向這年輕的姑娘。他再次看了看直視著他的那對急切的無畏的眼睛,涌塞在腦際的思路中斷了,卻又深深地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
“《挺進報》交給我辦吧,繼承二哥的工作,就是犧牲生命我也情愿!”
成瑤終于站住了,固執(zhí)地倔立在李敬原面前。她的眼眶里,凝著滾滾的淚珠,充滿著莊嚴的、自我獻身的激動。
在這時刻,李敬原外貌的平靜雖然掩蓋著內(nèi)心的感情,但他明顯地感到,這姑娘的一切,他已經(jīng)完全了解,并且深深地喜愛了。
“《挺進報》當然繼續(xù)發(fā)行。我們的斗爭更不會中斷!"李敬原說得滿懷信心,強烈地鼓舞著年輕姑娘的斗志,但他接著又說道:
“你二哥說過:一個人要么不參加革命,要參加革命就要不怕犧牲!你要記牢二哥的話。要成為和他一樣勇敢無畏的革命者。但是,革命的目的不是自我犧牲,而是消滅敵人,發(fā)展自己!”
李敬原突然嚴肅地問道:“你曾經(jīng)這樣想過嗎?"
“沒有?!背涩幪拱椎爻姓J??墒撬⒖逃终f:“在斗爭中,我可以學會斗爭!"
李敬原點點頭。終于把他的決定告訴了她。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成瑤因缺乏經(jīng)驗而內(nèi)心緊張,卻以汽車擁擠、怕耽誤約會而急匆匆趕來為借口掩飾。
B.當李敬原說到被捕入獄的革命同志時,成瑤因為擔心自己的朋友出事,表現(xiàn)得很急切。
C.雖然黨已決定不讓成崗辦《挺進報》,但是成崗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一直努力堅持著。
D.李敬原在與成瑤的交流中不斷考察她,而成瑤也在李敬原的話中逐漸明確前進的方向。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
A.本文幾乎沒有環(huán)境描寫,但在對成瑤和李敬原的描寫過程中,讀者能夠明顯感受到一種緊張的氣氛。
B.“這……太可怕了”,能看出成瑤內(nèi)心既害怕又難過復雜心理,準確地塑造了成長中的青年形象。
C.“瑤妹,你怎么這樣慌張?"為下文李敬原對成瑤的試探和對她的辦報請求產(chǎn)生猶豫都埋下了伏筆。
D.李敬原的話堅定剛毅,表現(xiàn)出一種崇高的革命品質(zhì),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激勵成瑤追求進步。
8.在兩人的對話過程中,成瑤有哪些心理變化?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9.請簡析小說情節(jié)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金主完顏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jié)度使,節(jié)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直勸京決策南向。
紹興三十二年,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命?”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安國于市。棄疾時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對延和殿。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棄疾不為迎合,持論勁直。作《九議》并《應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甚備。然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尋知潭州兼湖南安撫。盜連起湖湘,棄疾悉討平之。湖南控帶二廣,與溪峒蠻獠接連,草竊間作,豈惟風俗頑悍,抑武備空虛所致。遂奏疏曰:“田野之民,郡以聚斂害之,縣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盜賊以剽奪害之,民不為盜,去將安之?軍人則利于優(yōu)閑臥坐,奔走公門,茍圖衣食,以故教閱廢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舉,平居則奸民無所忌憚,緩急則卒伍不堪征行。欲望陛下深思致盜之由,講求弭盜之術(shù)。申飭州縣,以惠養(yǎng)黎元為意。另當別創(chuàng)一軍,以湖南飛虎為名,專聽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度,庶使夷獠知有軍威,望風懾服。"詔獎諭之,委以規(guī)畫。時樞府吏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軍成,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棹歌》。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紹定六年,贈光祿大夫。咸淳間,史館??敝x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
(《宋史·辛棄疾傳》有刪改)
10.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選出正確選項()
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A馬全福等徑趨金B(yǎng)營C安國方與金D將酣飲E即眾中縛之F以歸G金將H追之不及
A.ACEB.CEGC.CEHD.ACF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guān)的別名,文中“幼安”和本名“棄疾"的意思相同。
B.行在,即“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地方不定。亦指皇帝巡行所到之處。
C.雅,即平素、向來,與《出師表》中“察納雅言"的“雅”詞義相同。
D.始,意思是“才”,與《琵琶行并序》中“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始"詞義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棄疾性格耿介。直言勸說在淪陷區(qū)的義軍將領(lǐng)耿京歸順南宋朝廷;在和皇帝進行問答時,沒有絲毫逢迎,言論剛勁正直。
B.辛棄疾關(guān)注民生。他在擔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期間,平定盜亂,上疏陳述百姓為盜并非出自本心,實乃各方逼迫所致。
C.辛棄疾忠心國事。在耿京遇害之后,他單槍匹馬捉住兩個叛徒,并將他們獻出斬殺;后來還把飛虎軍打造成很厲害的隊伍。
D.辛棄疾文才卓著。和朱熹在武夷山游玩之后,他寫了《九曲棹歌》;他素來擅長寫詞,詞意悲壯,有《稼軒集》流傳于世。
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命?”
(2)時樞府吏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送別
李白
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jù)本詩內(nèi)容可知,詩人的友人即將乘船出發(fā),沿水路駛往三峽方向。
B.詩人表示友人將去的地方景色優(yōu)美,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
C.本詩最后兩句的表達方式,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曾使用。
D.詩中前后兩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將離別的友人,含義并無不同。
15.尾聯(lián)與《夢游天姥吟留別》結(jié)尾處“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兩句在抒情方式和表達效果上都有所不同,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認為自己能治理小國,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______,______"表明自己還不能以禮樂教化百姓。
(2)《桂枝香金陵懷古》中“______”寫水,“______"寫山,從總體上寫金陵的山川形勢,更給全詞描繪一個廣闊的背景。
(3)《登岳陽樓》中“______,______”兩句,寫詩人時時系念國家,在岳陽樓上感慨萬千、涕淚交流的情狀。
三、語言文字運用(21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試題。
能否將珍貴的文物置于掌中觀賞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與未曾展出的國寶親密接觸?……與過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館已經(jīng)發(fā)生了______的變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這些往日因時空限制而______的事情都已成為現(xiàn)實。“博物館+高科技"讓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為越來越多的人帶來不一樣的觀展體驗,讓他們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來“看不到的事物”。
故宮博物院舉辦的那場名為《清明上河圖3.0》的高科技互動展演藝術(shù)、用現(xiàn)代超高清數(shù)字技術(shù)和古代繪畫藝術(shù)的完美融合。觀眾們沿著張擇端的筆觸走進繁華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樓臺之間,泛舟于汴河之上,觀兩岸人來人往,看水鳥掠過船篷。沉浸其中,確有一種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fā)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館利用虛擬技術(shù)帶領(lǐng)觀眾“回到"婦好墓的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上下6層、深達7.5米的婦好墓葬______。此外還有一些博物館利用虛擬技術(shù),以數(shù)字化方式展現(xiàn)文物全貌。觀眾只需在屏幕上滑動手指,就可近距離、全角度觀賞文物,將靜置于展柜中、封存進倉庫里、消散在過往中的歷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觀察歲月留下的每一處細痕。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翻天覆地望其項背身臨其境一望無垠
B.滄海桑田不可企及設身處地一望無垠
C.翻天覆地不可企及身臨其境一覽無余
D.滄海桑田望其項背設身處地一覽無余
18.下列四處引號,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引號作用不同的一項是()
A.海倫學會了用手指“說話"。
B.媽媽“心臟”不好,不是“胃"不好。
C.人們都稱他是“菩薩”。
D.我們的“大蜻蜓"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仫w上了天空。(《放風箏》)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①:______改為______;
②:______改為______。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試題20~21題。
為什么松柏樹在嚴寒的冬天還能枝繁葉茂呢?這是因為松柏樹有能夠御寒的特質(zhì)。松柏樹原是寒帶和高山生長的樹木,因為①_____________,最終具備了強大的抗寒能力。松柏樹的葉一般都呈針形、線形或鱗片形,由于葉片面積小,能鎖住水分,因而水分不容易蒸發(fā)散失。同時,松柏樹葉片內(nèi)水分少,又含松脂,當氣溫降低時,可以很快地使細胞液濃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凍。所以,即使在冬季,松柏樹也不會因缺水而干枯,保證了樹木的生機永存。
其實,②_____________,每片樹葉達到一定的年齡就要脫落,松柏樹也不例外。它們的樹葉也是要衰落的,只不過松柏樹的葉子生命周期長,可生長3-5年,脫換時又是互相交替,③_____________,老葉才次第枯落,保持冬夏常青。
由于冬天氣濕低,葉內(nèi)葉綠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能減弱葉內(nèi)的光合作用,使樹木的生理活動變得緩慢,這對于保證松柏樹安全過冬是非常有利的。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1.把下面的長句改寫成4個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俄羅斯科學家最近設計出一種外形為不透光的黑色管狀物,具有重量輕、能耗小、精確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和數(shù)字攝像、使航天器準確識別方向等功能迷你新型星際“指南針”。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秴问洗呵铩?/p>
千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蛾隋e論》(蘇軾)
傳世經(jīng)典中常蘊藏著豐富的處世哲學。面對既定目標,《呂氏春秋》認為應該因時更換、順勢調(diào)整,而蘇軾則認為應當執(zhí)著專一、堅持到底。
作為當代青年,你對此有怎樣的理解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見解與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姓名______準考證號______
(在此卷上答題無效)
絕密★啟用前
安康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解析版
本試卷共8頁。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在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就長達5000多年。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艱苦卓絕、革故鼎新,開創(chuàng)了以文治教化為主旨的文化傳統(tǒng),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tài)發(fā)展至今的偉大文明。早在兩三千年前,我國諸多典籍就記載了獨特的文化和文明概念?!吨芤住べF》說:“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書一舜典》曰:“睿哲文明,溫恭允塞?!碧拼追f達有言:“經(jīng)緯天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中華民族這種聯(lián)通天人、涵蓋天下、崇尚文德、愛好和平的文化和文明觀念,對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民族融合的大一統(tǒng)文明型國家。中華文化并非局限于中原地域的單一的漢民族文化,而是有機融合境內(nèi)各民族、各地域乃至境外多種異域文化而形成的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體系。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與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在爭鳴交鋒中彼此吸收借鑒,共同造就了我國文化發(fā)展史上的高峰。史伯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孔子主張“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倡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庸》講“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些精辟論述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多元一體、求同存異、守中致和等思想精髓和價值追求。
正是中華文化的開放包容,才使其飽受磨難但歷久彌新、生機勃勃,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tǒng)傳統(tǒng),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jīng)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tài)理念,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執(zhí)兩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法,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正因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塑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當代中國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支撐,我們必須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深刻把握中華文明具有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從而更有力地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在應時處變、開放包容中得到發(fā)展進步,并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走在世界前列。一方面,大量吸收融合外來文明成果,使中華文明集千古之智、采萬邦之長,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積極向外傳播文明成果,使中華文明澤被天下、光耀千秋。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萬國衣冠拜冕旒”到七下西洋睦遠邦,都彰顯了文化的交流融通。我國各族人民創(chuàng)作的詩經(jīng)、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作品,建造的萬里長城、大運河、布達拉宮、坎兒井等偉大工程,都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diào)的:“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fā)新的生命力。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fā)展史充分說明,無論是物種、技術(shù),還是資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fā)展、得以進步的。"
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得益于中華民族開放的姿態(tài)、包容的胸懷。從古代的佛教傳入、中學西傳、“伊儒會通”,到近代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在中外雙向交流互鑒中不斷豐富升華,并且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中國的造紙術(shù)、火藥、印刷術(shù)、指南針和學術(shù)思想傳到西方,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世界近現(xiàn)代的社會變革。正因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才“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我國有大量優(yōu)秀文明成果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的永恒魅力和世界意義。
(摘編自羅文東《以開放包容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獨特的文化和文明觀念,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成就了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也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B.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道家等流派在爭鳴交鋒中彼此吸收借鑒,產(chǎn)生了許多深刻的思想,實現(xiàn)了我國文化發(fā)展史上重大突破,形成了中華文明的高峰。
C.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既有治理思想,也有家國情懷,還有彼此的交往之道等,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D.作者認為,中華文化的開放包容,使得中華文明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走在世界的前列,這種開放包容的精神集千古之智,歷久彌新,生機勃勃。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華民族以文治教化為主旨的文化傳統(tǒng),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tài)發(fā)展至今的偉大文明;也使中國成為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
B.中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民族融合的特性,客觀上決定了中華文化不能局限于單一的漢族文化,而要開放包容、有機融合各方文化。
C.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萬里羌人盡漢歌”,鄭和七下西洋,這些具有文化意義史實,證明了開放包容、交流互鑒是文明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原因。
D.歐洲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世界近現(xiàn)代的社會變革,吸收借鑒了中華文明的卓越成果,說明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需要互相取長補短,擇善而從。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
A.《尚書·堯典》中說“欽明文思安安”,晉代檀道濟憧憬“文明之世”,唐睿宗選擇以“文明"為年號,清代李漁主張“辟草昧而致文明”。
B.魯迅說,漢唐雖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那時我們的祖先們對于別系的文化“抱有極恢廓的胸襟與極精嚴的抉擇,決不輕易地崇拜或輕易地唾棄"。
C.有人類學家把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過程,分為蒙昧期、野蠻期、文明期三個階段,并且把文明社會分為“古代文明社會和近代文明社會”。
D.有歷史學家提出:“‘文明’一詞天然含義……就是公民生活和社會關(guān)系的完善化,這就是在所有成員間進行最公正的力量和幸福的分配。"
4.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現(xiàn)實意義。
5.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強調(diào):“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要完成這一文化使命,我們應從哪些方面作出努力?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1.D2.A
3.B4.①弘揚開放包容精神,體現(xiàn)中華文明的永恒魅力;②推動交融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5.示例:
①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特性,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②以開放的姿態(tài)、包容的胸懷吸收融合外來文明成果;③積極傳播中華文明成果,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中華文化的開放包容,使得中華文明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走在世界的前列”中“使得"強加關(guān)系,原文“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在應時處變、開放包容中得到發(fā)展進步,并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走在世界前列”,原文二者之間沒有因果關(guān)系。
故選D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
A.“中華民族以文治教化為主旨的文化傳統(tǒng)……也使中國成為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錯,原文先說“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再說“開創(chuàng)了以文治教化為主旨的文化傳統(tǒng),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tài)發(fā)展至今的偉大文明”,可見“中國成為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與“以文治教化為主旨的文化傳統(tǒng)"之間沒有關(guān)系。
故選A。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第二段觀點是中華文化有機融合境內(nèi)各民族、各地域乃至境外多種異域文化而形成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體系。
A.強調(diào)的“文明”;
B.體現(xiàn)的是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適合作論據(jù);
C.說的是“人類社會”,不是中華文化;
D.強調(diào)的是“文明”“公正"。
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正是中華文化的開放包容,才使其飽受磨難但歷久彌新、生機勃勃,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而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正是弘揚開放包容精神,體現(xiàn)中華文明的永恒魅力;
②“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得益于中華民族開放的姿態(tài)、包容的胸懷。從古代的佛教傳入、中學西傳、‘伊儒會通’,到近代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在中外雙向交流互鑒中不斷豐富升華,并且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正是推動交融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①由“正因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塑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當代中國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支撐,我們必須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深刻把握中華文明具有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從而更有力地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可知,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特性,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②由“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得益于中華民族開放的姿態(tài)、包容的胸懷。從古代的佛教傳入、中學西傳、‘伊儒會通’,到近代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在中外雙向交流互鑒中不斷豐富升華,并且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可知,以開放的姿態(tài)、包容的胸懷吸收融合外來文明成果;
③由“我國有大量優(yōu)秀文明成果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的永恒魅力和世界意義”可知,積極傳播中華文明成果,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巖(節(jié)選)
楊益言羅廣斌
下了公共汽車,成瑤匆匆忙忙地向中山公園走去。她盡量沉住氣,有時又不自然地回頭四顧,怕背后跟著“尾巴"。
她不知道誰要找她,也不知道因為什么事。從在學校里接到秘密通知時起,進城的路上,她一直默念著約會的時間和地點,唯恐忘記了或者錯過了找她的人。她的情緒有些緊張,因為她對地下工作,還缺乏經(jīng)驗。
她走在公園里濃蔭遮蔽的林蔭道上,心里不住地告訴著自己:“假山后面,第三條石凳。記住,第三條!”前面就是假山了。她一條一條數(shù)過去,眼前不遠處,就是第三條石凳。
成瑤謹慎地看看,石凳上果然坐著個人,可是,報紙遮住了他的臉,能看到的,只是那身灰綢夾袍和黑呢便鞋。這個人是誰呢?成瑤四邊環(huán)顧著,看著沒有人注意自己,便走了過去。她正盤算著,對這個陌生人怎樣開口時,正好看報的人,放下了報紙,和成瑤打了個照面。
“啊!李大哥!"成瑤高興地叫了一聲。找她的人,正是二哥的好朋友李敬原。
“瑤妹,你怎么這樣慌張?”李敬原遞了塊手絹給她,讓她揩揩汗。
“你不曉得,汽車擠得要死!"成瑤掠了掠額上的劉海,“差點還趕不上呢!”
李敬原微笑了一下,慢慢站起來,帶著成瑤離開林蔭路,在公園里散步。他默默地走著,過了好一陣也不講話。
成瑤自然不清楚李敬原的心境。她等了一陣,不見李大哥開口,心里難免有些納悶。既然從沙坪壩把她找來,為什么見了面卻不談話。成瑤張了張嘴,想要問他,又不知怎樣問起。這時李敬原似乎已看出她的急切心情,就低聲地頗有深意地問:
“成瑤,你相信自己是勇敢的嗎?"
“什么?”成瑤感到他問得奇怪,“我什么都不怕!"
“不,我說的勇敢,還意味著堅定、頑強和果決。我告訴你一件事。我們有這樣一個同志,他從來不怕困難,忠心耿耿,為革命工作,從不要求榮譽和酬勞;甚至連他最親近的人也不知道他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他擔負著秘密的任務,連他的親人也未必了解他的工作。后來,他不幸被捕了。當他被捕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黨和同志的安全。敵人眼看就要破門而入了,他卻神色不變地把約好的警號——一把掃帚,掛到窗口上去。他雖然被捕了,同志們卻因此脫險。你說,這種忘我的無畏精神,是不是勇敢的表現(xiàn)?這位同志是不是一個勇敢的人?”
李敬原的問話,引起了成瑤的擔心,因為她的好朋友孫明霞,昨天下午到未婚夫劉思揚那里去了,約好今天上午回校開小組會,可是她竟沒有回來,莫不是她遇到了危險?
因此她急切地問:“這個勇敢的同志,叫什么名字?。?
“他就是你二哥?!崩罹丛⒁曋涩幮沱惖难劬?,慢慢地說,“你二哥今天被捕了。"
“啊?”成瑤臉色一變,她不敢相信這件意外的事情。這個星期天,她留在學校里參加活動,沒有回家,完全不知道二哥被捕的消息!心里一陣絞痛,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對勇敢的人,淚水會玷污他的名字!"
“不,我沒有哭!”成瑤眼淚盈眶,可是她倔犟地抬起頭來說,“我是他的妹妹……我,我應該給他的名字增加光輝。"
“對?!崩罹丛穆曇魩е樱拔覀冇羞@樣的同志和親人,應該感到自豪!"
接著,李敬原又告訴她:除她二哥以外,還有幾位同志同時被捕了。
“許大哥?小余?”成瑤反復念著熟悉的名字,不禁脫口說道,“這……太可怕了。"
“唔?你說什么?”
“不,不,我是說太,太可惜了。"成瑤心里陣陣緊縮,感到難忍的悸痛?!拔也⒉慌拢抑皇请y過,我心里痛苦……”
過了好一陣,成瑤才抑制著激動的心情,慢慢地說:“許大哥、二哥、小余,都是我的哥哥……不久以前,我對二哥的謹慎還不理解。李大哥,我現(xiàn)在才明白,你為什么冒著危險找我……"
“我找你,并不是冒險,而是對同志,對黨負責?!崩罹丛瓘娜莸匕延嘘P(guān)成崗的情況,告訴成瑤。他一邊談著話,一邊不動聲色地留意著周圍的環(huán)境,他像父親一樣,挽著成瑤的手臂,慢慢走著,輕輕耳語著……
他講的許多事情,對成瑤來說,全是初次聽到。不過他沒有提到在出事以前,黨已決定成崗不再辦《挺進報》,準備派他利用廠長身份,以及和總廠廠長的良好關(guān)系,去加強兵工廠的斗爭。
“你多么地了解他??!李大哥,你心里一定比我更難過。"
成瑤久久地默不作聲,她咬著自己蒼白的嘴唇,清楚莊重地說:“我心里多么羞愧?,F(xiàn)在我才知道,就是二哥,在印《挺進報》。”她抬起明潔的目光,宣誓般地訴說著:“不,我不能只是心里難過。我要像你……懂得深沉的愛和恨,我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我應該自己走路,也能夠自己走路了……《挺進報》不能??畲蟾?,讓我來做這項工作。"
李敬原領(lǐng)著成瑤,又折向動物園。他沒有正面答復成瑤的要求,卻低聲說:“一個人的作用,也許是渺小的,但是當他把自己完全貢獻給革命的時候,他就顯示了一種高貴的品質(zhì)。”
成瑤默默地咀嚼著李敬原話里的含意。這句話,像一道甘泉,深深地注進她的心田;又像一道明朗的陽光,照亮她的靈魂,使她從沉重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感受到一種嚴格的要求和力量,也使她從今以后,在困難的環(huán)境里,永遠不忘這莊嚴的啟示。
沉默了一會,成瑤望著鬢發(fā)斑白的李敬原,低聲地問道:
“我們能和二哥他們通信嗎?"
“暫時不行?!崩罹丛f道,“等打聽到他們囚禁的地點,黨一定會和他們聯(lián)系上的!"
“李大哥!”成瑤輕輕叫了一聲,從她的聲音和目光里透出一種強烈的感情,一種期待的感情。“《挺進報》……"
李敬原仍然沒有回答。雖然成瑤急切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他嚴峻的臉上,他仍然深思地緩緩走著,什么也沒有說。
“李大哥!”成瑤突然抓住深思中的李敬原的衣袖,使他終于轉(zhuǎn)向這年輕的姑娘。他再次看了看直視著他的那對急切的無畏的眼睛,涌塞在腦際的思路中斷了,卻又深深地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
“《挺進報》交給我辦吧,繼承二哥的工作,就是犧牲生命我也情愿!"
成瑤終于站住了,固執(zhí)地倔立在李敬原面前。她的眼眶里,凝著滾滾的淚珠,充滿著莊嚴的、自我獻身的激動。
在這時刻,李敬原外貌的平靜雖然掩蓋著內(nèi)心的感情,但他明顯地感到,這姑娘的一切,他已經(jīng)完全了解,并且深深地喜愛了。
“《挺進報》當然繼續(xù)發(fā)行。我們的斗爭更不會中斷!”李敬原說得滿懷信心,強烈地鼓舞著年輕姑娘的斗志,但他接著又說道:
“你二哥說過:一個人要么不參加革命,要參加革命就要不怕犧牲!你要記牢二哥的話。要成為和他一樣勇敢無畏的革命者。但是,革命的目的不是自我犧牲,而是消滅敵人,發(fā)展自己!"
李敬原突然嚴肅地問道:“你曾經(jīng)這樣想過嗎?”
“沒有。"成瑤坦白地承認??墒撬⒖逃终f:“在斗爭中,我可以學會斗爭!”
李敬原點點頭。終于把他的決定告訴了她。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成瑤因為缺乏經(jīng)驗而內(nèi)心緊張,卻以汽車擁擠、怕耽誤約會而急匆匆趕來為借口掩飾。
B.當李敬原說到被捕入獄的革命同志時,成瑤因為擔心自己的朋友出事,表現(xiàn)得很急切。
C.雖然黨已決定不讓成崗辦《挺進報》,但是成崗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一直努力堅持著。
D.李敬原在與成瑤的交流中不斷考察她,而成瑤也在李敬原的話中逐漸明確前進的方向。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
A.本文幾乎沒有環(huán)境描寫,但在對成瑤和李敬原的描寫過程中,讀者能夠明顯感受到一種緊張的氣氛。
B.“這……太可怕了”,能看出成瑤內(nèi)心既害怕又難過的復雜心理,準確地塑造了成長中的青年形象。
C.“瑤妹,你怎么這樣慌張?”為下文李敬原對成瑤的試探和對她的辦報請求產(chǎn)生猶豫都埋下了伏筆。
D.李敬原的話堅定剛毅,表現(xiàn)出一種崇高的革命品質(zhì),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激勵成瑤追求進步。
8.在兩人的對話過程中,成瑤有哪些心理變化?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9.請簡析小說情節(jié)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答案】6.C7.B
8.①納悶、急切。不知道李敬原為何要找她,她很納悶,急切地想知道。
②悲痛、哀傷。知道二哥等人被捕時,她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悲痛。
③堅定、執(zhí)著。她慢慢地理解了李敬原的話,更深刻地認識到革命的偉大意義,從而非常強烈地表達了投身革命的熱情。
9.①情節(jié)緊張、急促。表現(xiàn)了社會環(huán)境恐怖,也表現(xiàn)了李敬原等地下工作者的身份。
②情節(jié)起伏變化,懸念迭起。增強了小說的戲劇性、可讀性。
③以對話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讓讀者更容易沉浸于故事情境中,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C.“一直努力堅持著"錯,根據(jù)原文“出事以前,黨已決定成崗不再辦《挺進報》,準備派他利用廠長身分,以及和總廠廠長的良好關(guān)系,去加強兵工廠的斗爭”的描述,應該是還沒有來得及通知他,并非是他自己要堅持。
故選C。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B.“既害怕又難過復雜心理"錯,當聽到被捕的都是親人的時候,成瑤是一時接受不了,她沒有預想到會是這樣,所以在脫口而出的這句話中有痛心,也有擔心,但并沒有害怕和退縮。
故選B。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①根據(jù)“成瑤自然不清楚李敬原的心境。她等了一陣,不見李大哥開口,心里難免有些納悶”“因此她急切地問:‘這個勇敢的同志,叫什么名字?。俊?可知,成瑤不知道李敬原為何要找她,她很納悶,急切地想知道李敬原找她的原因,此時她的內(nèi)心是納悶、急切的。
②根據(jù)“心里一陣絞痛,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成瑤心里陣陣緊縮,感到難忍的悸痛"可知,成瑤得知二哥等人被捕,她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悲痛,此時她的內(nèi)心是悲痛、哀傷的。
③根據(jù)“她咬著自己蒼白的嘴唇,清楚莊重地說”“使她從沉重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感受到一種嚴格的要求和力量,也使她從今以后,在困難的環(huán)境里,永遠不忘這莊嚴的啟示"可知,成瑤在慢慢地理解了李敬原的話的話后,她更深刻地認識到革命的偉大意義,從而更加堅定了她投身革命的意志,此時她的內(nèi)心是堅定、執(zhí)著的。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
①“成瑤匆匆忙忙地向中山公園走去。她盡量沉住氣,有時又不自然地回頭四顧,怕背后跟著‘尾巴’”,這是成瑤與李敬原接頭時對成瑤行為的描寫,從成瑤“匆匆忙忙"盡量沉住氣”“不自然地回頭四顧"這一系列的動作上可以看出當時社社會環(huán)境的恐怖,情節(jié)緊張、急促。
“她的情緒有些緊張,因為她對地下工作,還缺乏經(jīng)驗”可知,也表現(xiàn)了李敬原等地下工作者的身份。
②成瑤以為接頭的人是個陌生人,見了面后發(fā)現(xiàn)是自己認識的李敬原李大哥;與李敬原見面后聽聞自己的二哥與一些革命同志被捕,又意外得悉上級決定停辦《挺進報》;成瑤決定繼承二哥的事業(yè),將《挺進報》辦下去;本文懸念迭起,情節(jié)有多處起伏變化,使小說的戲劇性、可讀性得以增強。
③小說所節(jié)選的部分,基本上是成瑤與李敬原的對話內(nèi)容。“成瑤,你相信自己是勇敢的嗎?"引出李敬原告知成瑤她二哥和一些同事被捕的消息及《挺進報》停辦的通知,“不,我不能只是心里難過。我要像你……懂得深沉的愛和恨,我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我應該自己走路,也能夠自己走路了……《挺進報》不能停刊,李大哥,讓我來做這項工作。”引出成瑤決定繼續(xù)二哥的事業(yè)將《挺進報》辦下去的情節(jié),在人物的對話中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讓讀者更容易沉浸于故事情境中,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金主完顏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jié)度使,節(jié)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直勸京決策南向。
紹興三十二年,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命?"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安國于市。棄疾時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對延和殿。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棄疾不為迎合,持論勁直。作《九議》并《應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甚備。然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尋知潭州兼湖南安撫。盜連起湖湘,棄疾悉討平之。湖南控帶二廣,與溪峒蠻獠接連,草竊間作,豈惟風俗頑悍,抑武備空虛所致。遂奏疏曰:“田野之民,郡以聚斂害之,縣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盜賊以剽奪害之,民不為盜,去將安之?軍人則利于優(yōu)閑臥坐,奔走公門,茍圖衣食,以故教閱廢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舉,平居則奸民無所忌憚,緩急則卒伍不堪征行。欲望陛下深思致盜之由,講求弭盜之術(shù)。申飭州縣,以惠養(yǎng)黎元為意。另當別創(chuàng)一軍,以湖南飛虎為名,專聽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度,庶使夷獠知有軍威,望風懾服?!痹t獎諭之,委以規(guī)畫。時樞府吏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軍成,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棹歌》。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紹定六年,贈光祿大夫。咸淳間,史館??敝x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
(《宋史·辛棄疾傳》有刪改)
10.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選出正確選項()
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A馬全福等徑趨金B(yǎng)營C安國方與金D將酣飲E即眾中縛之F以歸G金將H追之不及
A.ACEB.CEGC.CEHD.ACF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guān)的別名,文中“幼安"和本名“棄疾”的意思相同。
B.行在,即“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地方不定。亦指皇帝巡行所到之處。
C.雅,即平素、向來,與《出師表》中“察納雅言”“雅"詞義相同。
D.始,意思是“才”,與《琵琶行并序》中“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始”詞義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棄疾性格耿介。直言勸說在淪陷區(qū)的義軍將領(lǐng)耿京歸順南宋朝廷;在和皇帝進行問答時,沒有絲毫逢迎,言論剛勁正直。
B.辛棄疾關(guān)注民生。他在擔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期間,平定盜亂,上疏陳述百姓為盜并非出自本心,實乃各方逼迫所致。
C.辛棄疾忠心國事。在耿京遇害之后,他單槍匹馬捉住兩個叛徒,并將他們獻出斬殺;后來還把飛虎軍打造成很厲害的隊伍。
D.辛棄疾文才卓著。和朱熹在武夷山游玩之后,他寫了《九曲棹歌》;他素來擅長寫詞,詞意悲壯,有《稼軒集》流傳于世。
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命?"
(2)時樞府吏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
【答案】10.B11.C
12.C13.(1)與眾人謀劃道:“我因主帥歸順朝廷的事前來,沒想到發(fā)生變故,拿什么復命呢?”
(2)有不喜歡如此做的樞密院官吏,多次從中阻撓,辛棄疾卻做得更盡力,終于沒半途而廢(被廢止)。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與海州統(tǒng)制王世隆以及忠義人馬全福等人約定,直奔金營,張安國正與金兵將領(lǐng)暢飲,辛棄疾等人就從眾人中將他捆綁了回來,金兵將領(lǐng)沒能追上。
“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中“王世隆”與“忠義人馬全福"是由“及”連接的并列短語,作“徑趨金營"的主語,“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句意完整,應獨立成句,故應在C處斷開;
“安國方與金將酣飲"中,“安國”是人名,作“方與金將酣飲"的主語,為完整的主謂結(jié)構(gòu),故應在E處斷開;
“即眾中縛之以歸”作省略的主語“辛棄疾等"的整體謂語;且“金將”作下文的主語,故應在G處斷開。
故選B。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及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A.正確。
B.正確。
C.“詞義相同"錯?!把拧保剿?、向來。/正確的。句意:辛棄疾一向擅長作詞。/采納正確的言論。
D.正確?!笆肌?,都是“才”的意思。句意:文章寫成聲音才停止。/千呼萬喚她才緩緩走出來。
故選C。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他單槍匹馬捉住兩個叛徒"錯。從文中第二段“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可知,只抓住了一個叛徒,即張安國。且由“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可知,他不是單槍匹馬捉住叛徒的。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謀”,謀劃;“緣”,因為;“期”,想到;“何以復命”,賓語前置句,正確語序為“以何復命”。
(2)“樂”,喜歡;“沮撓”,阻撓;“卒”,最終;“奪”,改變。
參考譯文:
辛棄疾,字幼安,是山東歷城人。金主完顏亮死后,中原豪杰紛紛起義。耿京在山東聚集人馬,號稱天平節(jié)度使,調(diào)配管轄山東、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軍馬,辛棄疾在耿京手下做掌書記,就直言勸說耿京作南歸宋朝的決斷。
紹興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棄疾帶奏表歸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勞軍,召見了他,嘉獎了他,授他承務郎天平節(jié)度使掌書記的官職,同時用節(jié)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張安國、邵進已殺耿京降金了,辛棄疾回到海州,與眾人謀劃道:“我因主帥歸順朝廷的事前來,沒想到發(fā)生變故,拿什么復命呢?"于是邀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直奔金營,(此時)張安國正與金將飲酒興濃,就當著眾人將他捆綁起來帶走,金將沒追上他們,辛棄疾將張安國獻給朝廷。(朝廷)在鬧市中將張安國斬首。當時辛棄疾二十三歲。
干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干道六年,孝宗召見大臣們在延和殿對策。當時虞允文掌管國事,孝宗帝在恢復中原問題上態(tài)度堅決,辛棄疾不迎合君王,所持的觀點強勁而直接。(辛棄疾)寫了《九議》和《應問》三篇,《美芹十論》獻給朝廷,論述(敵我)不利和有利的條件,形勢的變化發(fā)展,戰(zhàn)術(shù)的長處短處,地形的有利有害,極為詳細。因為朝廷和金國講和剛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議不能實行。
不久,辛棄疾擔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湖湘地區(qū)盜賊四起,辛棄疾都討伐平定了他們。又因為湖南連著兩廣,和夷獠等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相接,草寇作亂之事時有發(fā)生,哪里只是因為民風剽悍,還有武備空虛的因素導致。于是他就向朝廷上奏折說:“普通百姓,深受州郡課重稅來搜刮(民財)的傷害,縣里定額征購物資的傷害,官吏巧取豪奪的傷害,豪強的兼并土地的傷害,盜賊的劫掠的傷害,不反抗起來成為強盜,又能如何呢?士卒則以優(yōu)閑自得,坐臥在大營里為利,他們奔走于權(quán)勢之家,茍且偷生,所以軍隊中教閱廢弛,逃亡者不追究,冒名頂替者也不查問。平時奸民們毫無忌憚,遇有戰(zhàn)事士卒不堪一擊。希望陛下認真考慮導致盜賊起事的原因,講求平盜之術(shù)。告誡州縣,以仁愛百姓為本。此外還應當再另建一軍,以湖南飛虎為軍名,專由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動,這樣,可使夷獠知我軍武威,而望風懾服?!毕略t嘉獎他還委派他籌劃。當時,有不喜歡如此做的樞密院官吏,多次從中阻撓,辛棄疾卻做得更盡力,終于沒半途而廢(被廢止)。飛虎軍建成,雄鎮(zhèn)一方,是長江沿岸各軍之冠。
辛棄疾曾和朱熹游歷武夷山,做賦《九曲棹歌》。辛棄疾一向擅長作詞,詞風悲壯激烈,有《稼軒集》流傳于世。紹定六年,贈為光祿大夫。咸淳年間,史館??敝x枋得路過辛棄疾墓旁的廟宇,聽到有急促的聲音在堂上大呼,好像在鳴發(fā)心中的不平,從傍晚到半夜一直不停。枋得拿著蠟燭寫文章,準備天亮祭祀辛棄疾,文章寫成聲音才停止。
(《宋史·辛棄疾傳》有刪改)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送別
李白
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jù)本詩內(nèi)容可知,詩人的友人即將乘船出發(fā),沿水路駛往三峽方向。
B.詩人表示友人將去的地方景色優(yōu)美,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
C.本詩最后兩句的表達方式,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曾使用。
D.詩中前后兩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將離別的友人,含義并無不同。
15.尾聯(lián)與《夢游天姥吟留別》結(jié)尾處“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兩句在抒情方式和表達效果上都有所不同,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
【答案】14.B15.本詩尾聯(lián)以景結(jié)情,詩人以消失不見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長江之景作結(jié),抒發(fā)了詩人離愁別緒的傷感之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詩人的傲氣和不屈,流露著對權(quán)貴的蔑視。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鑒賞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
B.“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錯,結(jié)合“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分析,只是說即將去的那里的風景一直為世人所傳頌,友人到了一定會很喜歡。詩中“稱"意思是“稱贊”,不是“相稱”,且詩中并沒有談到友人的風采。
故選B。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抒情方式和表達效果的能力。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句意:遠眺你的船帆已經(jīng)看不見了,只有日暮下的長江獨自流淌。結(jié)句以景結(jié)情,以消失不見的船帆和“空自流"的日暮長江之景作結(jié),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襯托出離愁別緒的濃重。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意: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quán)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詩人在結(jié)句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quán)貴,多少人埋沒無聞!李白在這里所表示的決絕態(tài)度,是向封建統(tǒng)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表現(xiàn)了詩人的傲氣和不屈。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認為自己能治理小國,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______,______"表明自己還不能以禮樂教化百姓。
(2)《桂枝香金陵懷古》中“______”寫水,“______"寫山,從總體上寫金陵的山川形勢,更給全詞描繪一個廣闊的背景。
(3)《登岳陽樓》中“______,______”兩句,寫詩人時時系念國家,在岳陽樓上感慨萬千、涕淚交流的情狀。
【答案】①.如其禮樂②.以俟君子③.千里澄江似練④.翠峰如簇⑤.戎馬關(guān)山北⑥.憑軒涕泗流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的字有:俟、練、簇、戎、涕泗。
三、語言文字運用(21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試題。
能否將珍貴的文物置于掌中觀賞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與未曾展出的國寶親密接觸?……與過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館已經(jīng)發(fā)生了______的變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這些往日因時空限制而______的事情都已成為現(xiàn)實。“博物館+高科技"讓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為越來越多的人帶來不一樣的觀展體驗,讓他們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來“看不到的事物”。
故宮博物院舉辦的那場名為《清明上河圖3.0》的高科技互動展演藝術(shù)、用現(xiàn)代超高清數(shù)字技術(shù)和古代繪畫藝術(shù)的完美融合。觀眾們沿著張擇端的筆觸走進繁華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樓臺之間,泛舟于汴河之上,觀兩岸人來人往,看水鳥掠過船篷。沉浸其中,確有一種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fā)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館利用虛擬技術(shù)帶領(lǐng)觀眾“回到"婦好墓的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上下6層、深達7.5米的婦好墓葬______。此外還有一些博物館利用虛擬技術(shù),以數(shù)字化方式展現(xiàn)文物全貌。觀眾只需在屏幕上滑動手指,就可近距離、全角度觀賞文物,將靜置于展柜中、封存進倉庫里、消散在過往中的歷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觀察歲月留下的每一處細痕。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翻天覆地望其項背身臨其境一望無垠
B.滄海桑田不可企及設身處地一望無垠
C.翻天覆地不可企及身臨其境一覽無余
D.滄海桑田望其項背設身處地一覽無余
18.下列四處引號,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引號作用不同的一項是()
A.海倫學會了用手指“說話"。
B.媽媽“心臟”不好,不是“胃"不好。
C.人們都稱他是“菩薩”。
D.我們的“大蜻蜓"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仫w上了天空。(《放風箏》)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①:______改為______;
②:______改為______。
【答案】17.C18.B
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項目施工合同交底及變更管理
- 2025年地暖市場調(diào)查報告
- 2025年熱轉(zhuǎn)印紙布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文化產(chǎn)品交易居間服務協(xié)議書
- 2025年中國汽車起重機市場規(guī)?,F(xiàn)狀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2025年度化妝品行業(yè)展會贊助與參展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醫(yī)療設備公司并購重組服務升級協(xié)議
- 提升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體育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 2025年進出口貿(mào)易代理市場分析報告
- 2025年度駕校場地租賃及駕駛員培訓服務一體化合同
- 質(zhì)保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國卷新課標1高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4新版《藥品管理法》培訓課件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含答案)
- 《陸上風電場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規(guī)定及費用標準》(NB-T 31011-2019)
- 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復查、復核、聽證程序課件
- 【北京】施工現(xiàn)場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管理圖集
- 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教案(全冊)
- 第二講共振理論、有機酸堿理論
- 研究性學習課題——有趣對聯(lián)
- 電鍍工業(yè)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用于立項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