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月日
第一課時測量長度
教學目標:
1、初步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讓學生在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經(jīng)歷統(tǒng)一長度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jīng)歷
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課件,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別針、鉛筆、橡皮等。
一、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
1、同學們我們每天都上數(shù)學課,數(shù)學課上我們都經(jīng)常用到些什么?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課本、練習本、鉛筆、鉛筆盒等。
3、我們每天都用它,在熟悉不過了,可是你知道它們有多長嗎?咱們來量一量好嗎?
4、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二、測量統(tǒng)一長度
1、(1)我們先來量一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屏顯數(shù)學課本)你們認為該怎樣量呢?引導學
生用自己的身邊的物品來量。
2、同學們,別鎮(zhèn)、三角形、和小方塊,你們?nèi)芜x一種來量一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學生測量,
教師巡視指導。(2)全班交流、匯報測量結(jié)果
2、分組匯報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提問:為什么大家量的都是數(shù)學課本的寬,而結(jié)
果卻不一樣呢?4、小組討論匯報5、再次讓選用統(tǒng)一物品測量的學生展示測量結(jié)果。
6、小結(jié):要想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做標準進行測量。
三、測量不同的長度
(1)用你喜歡的方法量你喜歡的物品的長度。小組操作,教師巡視。
(2)全班匯報交流,提出質(zhì)疑。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匯報結(jié)果提出為題。
如:為什么數(shù)學課本的常識5個別針長、鉛筆盒是5把小刀長都是5但它們并不一樣長
呢?總結(jié):因為選用不同的物體做標準去量,他們的長度不同,
所以測量的結(jié)果和實際不服,應該選用統(tǒng)一物品計量單位去量。
(3)單項練習課本與鉛筆盒哪個更長一些,請同學們用小木塊測量一下。匯報測量結(jié)果
四、練習做一做第1題:提示學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東西
對準各自的豎線比一比。做一做第2題:用一個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測量。做一做第3題:
用正方體測量的過程讓學生在腦子里完成。
五、總結(jié):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二課時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教學目標:1、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的實際長
2、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用厘米量較短的物體。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刻度尺、圖釘、各種不同長度。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讓學生用小木塊來量一量一張紙條的長度。
2.讓學生用小木塊來量一量一張紙條的長度。
3.讓學生談自己在量的過程中的感受。
二、認識厘米(1)出示刻度尺,請小組內(nèi)先說說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識。
(2)全班進行交流,教師小結(jié)(主要讓學生知道尺上的1厘米)。
(3)讓學生量一量身邊的一些物體,說說那些物體的長是1厘米。(圖釘,某個手指等)
(4)用自己想的方法表示一下1厘米的實際長度。
三、用厘米量:1.小組合作,兩個小組的紙條,并討論量的方法。
2.全班交流,學生總結(jié)方法:量時要把持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在看紙條的右
對著幾,這張紙條的長度就是幾。3.請一名學生量黑板上的紙條,邊量邊說量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練習一第1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三課時_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目標:1、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道量比較長的物體要用米做單位,會用米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點: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教學難點: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教準備:多媒體課件、米尺、繩子、學生尺、等
教學過程:一、游戲?qū)?,引起認知沖突。請學生用厘米量黑板。
二、展開認識米1.提問:這樣測量你感覺怎樣?(麻煩)要想方便的測量就要認識另外
種尺子一一米尺。(1)介紹米尺
(2)展示米尺,告訴學生從1—100厘米著一段正好是“1米”。(3)建立表象
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獲蔣兩臂張開伸平庸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2.用米量。(1).用不同的方法測量1米的繩子長是多少厘米。匯報方法
(2).(得出1米就是100厘米)
三、實踐活動
1.測一測,你跳遠的距離是多少米?
四人一組,分組操作。
每人量一物,其他同學監(jiān)督幫助。
2.量一量:黑板長、寬,教室長、寬及教室門的高和寬。
四、學會解決實際問題:
小華用一根3米長的竹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米。水
深多少米
找一根繩子和一把米尺,去量一課樹干周圍有多長。想一
想,應該怎樣量?
五、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本領?1米到底有多長怎樣估
測物體的長度?
六、布置作業(yè):練習一4、5題。第8、9題做在課本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四課時認識線段
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線段,會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線段的概念。
教具準備:尺子、課件等。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
1、同學們,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已經(jīng)學習了圖形的初步認識,你能說出我們學過的哪
圖形嗎?(隨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
2、我們在畫這些圖形的時候,他們的邊都是由線段組成的。告訴學生上面這些都是線段。
二.測量線段的長度
1.用尺子量一量課本第五頁上面線段的長度,并把兩德的結(jié)果些在書上。
2.線段與曲線的對比認識3.線段“直”的特征。
三、屏顯:
在這些圖形中哪些是線段?分組討論,通過剛才的討論,你多線段有哪些認識?
畫給定長度的線段:在紙上任意畫一條線段。
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教師巡視指導。課件出示線段的畫法。
四、指導線段的畫法
五、猜一猜游戲
課件出示同一條線段(橫著和豎著的)猜一猜哪條線段長一些?
引起學生的爭論,爭論后課件演示:把兩條線段重合比一比。
六、學生操作:
如果你不相信,你就做兩張同樣長的紙條式一式,要一張橫著,一張豎著看。
七、動手做一做
請同學們?nèi)芜x一條鐵絲,做成自己喜歡的圖形,并量出每條線段的長度。
誰能找出我們生活當中物體上的線段。
八、小結(jié):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線段的有關知識,你對線段有了哪些認識?
九、布置作業(yè):練習一第7、8、10題,填在書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實踐活動:升國旗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培養(yǎng)學
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會正確測量實物。測量方法。
教學過程:1、引導測量,2、激發(fā)興趣
十一長假小朋友們都做了些什么?玩得很開心吧。這節(jié)課我們就在課堂上玩,看誰玩
最好,又能學到本領。
我們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經(jīng)常聽小朋友說,咱們是大哥哥大姐姐了,為什么這么說啊。
我長大,我長高了,是吧!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給自己做一次小小的體檢。同學們做過體檢嗎?都有哪些項目?由于
們設備不是很齊,這節(jié)課咱們只能完成一些有關測量的體檢。首先我們得聘請的小醫(yī)生。
測量繩子。測量出一米并做上記號,2米,3米……
恭喜你們,你們都被錄取了。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都要測量哪些項目呢?請小朋友打開信
看一看。誰給大家說一說?那么怎樣測量呢?
我們就以身高為例子,回憶以下,醫(yī)生是怎么給你測身高的?那么今天我們有哪些工具?
我們可以怎樣測量?要注意些什么?
請小組討論,并組織匯報。必要時請學生上臺演示。一會我們測量盡量使小組的每個同
學都能測量一次,你有什么好辦法?小組開始測量身高并做好記錄。
請小組同學選擇你們感興趣的項目并進行討論,怎樣測量?由組長進行記錄,并派一名
同學匯報討論結(jié)果。
學生試說!小組同學對體檢表中各項進行測量。
3、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測量.
請小朋友們想一想,用我們手上的工具還可以測量什么?你想去測量什么?
小組同學合作測量,并做好記錄,你們是怎樣測量的。
4、拓展延伸
同學們,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大家,從你們家到學校是多遠?怎么測量呢?
我們自己身上有沒有測量工具?你打算怎樣測量?
5、作業(yè):測量你感興趣的物體長度并做好記錄。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二)月日
1.加法不進位加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
的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課件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
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fā)現(xiàn)。哪兩個班可以合乘
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
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jié)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三、練習,實踐應用
1、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算法并匯報。
2、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二課時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教學目標:
I、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I00以內(nèi)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
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能運用數(shù)學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100以內(nèi)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
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第8頁主題圖。問: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3。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2、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3、3、小結(jié)。今天學的內(nèi)容有什么特點?你能給這種算式取個名字嗎?板書課題:進
位加法。
4、完成練習二第3題學生看圖,了解題意,或是擺小棒幫助理解。再列豎式計算。
學生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
5、總結(jié)算法。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總結(jié):要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
個位加起也可以從十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學生匯報并說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觀察到的信息。學生匯報。
3、完成P13第4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訂正,指兩道題說說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梳理。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三課時進位加
教學目標:
1、鞏固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加深加法意義的理解,為退位減法的學習做準備。2、
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氣氛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引導學生在辨識的練習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shù)學學
習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提高學生的運算技
能。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練習,使學生比較熟練而準確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學習了關于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指名匯報。
2、總結(jié)得真不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會有更大的收
獲。
二、合作探索,鞏固知識。
1、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5題。教師巡視、指導。做完以后請小朋友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是怎
樣計算的。
2、名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名回
答。
3、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這些計算對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指名匯報,并說出錯誤應該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5、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仔細讀題,理解題意后完成填表。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
樣計算的。觀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指名匯報。學
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6、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8題。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現(xiàn)在它們正在為誰采的蘑
菇最多而吵鬧,你能幫幫它們嗎?
7、怎樣做才能解決它們的問題?指名匯報。
8、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10題。請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完成。教師巡視。指名匯報。
三、課堂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學生從知識、方法上進行總結(jié)。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2.減法第四課時不退位減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2、鼓勵
學生進行算法探索,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3、結(jié)合情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
義教育。
教學重點:學生進一步理解相同數(shù)位對齊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的
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主題圖。
2、分小組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
3、匯報: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扁了?
4、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會解答嗎?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L
仔細地觀察圖。怎么解決聰聰?shù)膯栴}。板書算式:56-22,思考計算方法,在練習本上試算。
小組交流算法。指名匯報。
2、小結(jié):先自己歸納,再得出: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開始減,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
二、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第19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選擇一道題與同桌交流算法。匯報結(jié)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完成練習三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匯報、訂正觀察兩道題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在小組內(nèi)交流
發(fā)現(xiàn)。
三、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學生先互相說說再回答:相同數(shù)位對
齊,從個位開始減,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
四、隨堂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五課時退位減
教學目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2、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的愛國這情。
教學重點:
掌握用筆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學難點:
能運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課件出示主題圖。聰聰還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決問題
的辦法。學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2。
A.結(jié)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思考計算方法。
B.分小組交流想法:個位上6減8不夠減怎么辦。
C.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豎式計算。
E.用擺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思考并匯報。
2、教學例3。
出示50-24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的算法。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
3、小結(jié)。先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分小組交流想法。并匯報: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減
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第19頁做一做第2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5題。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指名匯報
3、完成練習三第6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并說明錯誤的原因,及怎樣改正。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第24頁
第六課時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問題。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nèi)的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3.培養(yǎng)學
生的數(shù)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課件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匯報。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學例4
1、出示題目,仔細觀察、思考。分組討論。
2、學生探討解答的方法。學生回憶、遷移思考,或是擺學具幫助理解。
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3、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解答的思路。學生匯報。
(二)、完成第23頁做一做。觀察圖,在小組內(nèi)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
名說明解題思路。思考、提問,在小組內(nèi)交流問題。選擇一個提問
進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說出解答思路。
(三)小結(jié):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習的有什么區(qū)別和
聯(lián)系?指名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四第3題,選擇二題說說計算方法。2、完成練習四第1、2題學
生讀題,理解題意,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總結(jié)。
五、隨堂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七課時連加、連減
教學目標:
1、通過同學間的交流,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
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3、鞏固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教學難點:
靈活使用口算或加減法豎式等方法計算連加連減的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口答。7+6+58+9-1324-10-720+30+1017-3+4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繼續(xù)研究三個的加減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學例lo
(1)>課件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圖并了解信息。
(2)、課件出示表格。學生根據(jù)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問題。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想到的問題,
并解答出來。
(3)、怎樣求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算式28+34+23這道題怎樣計算
呢?學生試算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匯報,展示算法。比較各種豎式的區(qū)
別與聯(lián)系及優(yōu)劣。
2、教學例2。
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主題圖,了解信息。分小組交流從圖中發(fā)現(xiàn)的信息。思考解題方法。
在練習本上寫出連寫的豎式。學生,匯報,板演解答過程。
3、完成練習26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匯報、板演,并說明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完成27頁做一做。
2、完成29頁練習五第1、2題。
3、引導完成29頁練習五第3題。算好后學生說說計算方法。
學生在知識、方法上做一個回顧。學生自由說說。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八課時力口、減混合
教學目標:
I、使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方法。
2、發(fā)展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順序以及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的使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在乘坐公共汽車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與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說給同學聽一聽。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3。
(1)課件出示主題圖。了解信息,小組交流.
(2)課件出示應用題:車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來人28人,現(xiàn)在有多少人?
理解題意、獨立解答、小組交流、匯報板演。在練習本上寫連寫豎式。
2、練習。完成P28做一做。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指名說說計算過程。3、
小結(jié)。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怎樣進行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歸納、
總結(jié)。
2、發(fā)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4題,第8題分小組比賽完成。指名說說計算方法。2、完成練習五第
5、8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完成練習五第6題。觀察
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發(fā)現(xiàn)。獨立思考并說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生了什么知識?你又學會了什么?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教
師引導梳理。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32頁
第九課時力口、減法實際運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數(shù)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教學重點:
學生能結(jié)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教學難點:
探究加減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去過超市嗎?我們在買東西時有時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確,你只需要算出一個大概
的數(shù)就可以了。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4。想一想,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在我們?nèi)粘I钪杏心男┣闆r不需要進行精確
計算,只要計算出大致的結(jié)果就可以了。
(1)、課件出示主題圖。媽媽帶了100元錢夠不夠,需要精確計算嗎?
(2)、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學生匯報估算方法。觀察、比
較這些估算方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匯報,歸納。
(3)、精確計算一下這三樣東西一共要花多少錢,還剩多少錢,來檢驗一下自己的估算
結(jié)果是否合理。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檢驗以后學生匯報想法。
2、完成P31頁做一做。仔細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估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檢驗效果
1、完成P32練習六第1題學生分小組討論完成。學生匯報,并說明是怎樣進行判斷。
2、完成練習六第2題看圖理解題意,思考解題方法。學生匯報,并說明估算方法。
3、完成練習六第3題教師指導學生交流匯報。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引導梳理。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一課時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
畫角。
2、結(jié)合生活情景能辨認角。
教學重點: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教學準備:情景圖課件,剪刀、吸管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小朋友請你觀察這幅圖,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教師用線標出球場的角。再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這些都是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認識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龍頭等物品。請小朋友找找這些物品上的角,說說這些角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學生觀察物品尋找角。
2、制作角。
(1)、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一個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制作出一個角?
學生獨立思考制作角。
(2)、教師演示將角的兩條邊叉開、收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畫角。(1)、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也制作了角,現(xiàn)在我們來畫角。你認為角該怎么畫?
(2)、教師示范畫角,并說明: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頂點向不同的2畫兩條線,
就畫成了一個角。(3)、學生練習畫角。
請小朋友在練習本上畫角,畫好后與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畫的,畫角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總結(jié)畫角的方法。
三、回顧全課,總結(jié)提高。今天的這堂課你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以后我們要仔細觀察,生活中有許多的數(shù)學知識。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二課時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結(jié)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
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點:學生初步認識并會判斷直角。
教學難點: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出示活動角)這是什么圖形?角的大小與什么有
關系?教師演示轉(zhuǎn)動成直角,問:你們見過這樣的角嗎?
這種角就是直角。
二、合作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3。(1)、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角?把你發(fā)現(xiàn)的這種角說給小組的同學
聽聽。(2)、教師板書畫一個直角。學生觀察教師畫的角。
(3)、你能制作一個直角嗎?想一想你準備怎樣制作,做好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認識你
作的直角。(4)、教師指名匯報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決定是否介紹用一
張紙折出一個直角:先將這張紙上下對折,再沿著折痕對折就可以得到一個直角。
2、教學例4。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
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小組討論交流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學生匯報,并驗證方法:在我們的三角板上有一個是直角。要知道一個角是不
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F(xiàn)在請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學生分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圍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匯報。
3、畫直角(1)、你還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是如何畫角的,然后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畫一個直角。畫好后
給小組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學生回憶畫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畫法再畫出直角,交流畫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畫直角并說說畫法。
畫直角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直角的畫法。
學生獨立畫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畫的。并匯報說明畫法。
四、課堂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三課時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緊密結(jié)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加深對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學難點: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課件、方格紙、正方體和長方體盒子、直尺、三角板等。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完成第42頁練習八的第2題。出示三角形和四邊形。觀察這兩個圖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名匯報。學生觀察圖形并思考。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認識角和直角。
二、合作探究
1、完成第42頁練習八第3。
要求觀察區(qū)分出題中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么?說說理由。
2、完成第42練習八第3題。
教師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這兩個角做成投影片,把他們重疊起來驗證。
學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從而驗證角的大小。
指名匯報并說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完成第42練習八第4題。
教師先讓學生直觀判斷,再用三角板來檢查題里的角是不是直角。學生先獨立直觀判斷,
再用三角板檢驗。指名匯報,并說明理由。
4、完成第42練習八第5題。
教師用釘子板或讓學生在點子圖上照樣子畫出兩個圖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檢驗
一下是否是直角。
學生活動。
5、完成第43練習八第6題。
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照教科書上的樣子畫。
觀察這兩個圖形,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兩個三角形,觀察圖形、思考、匯報。
指名匯報。
四、課堂總結(jié)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一課時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乘法的含義。
2、認識乘號、因數(shù)、會讀寫乘法算式。
教學重、難點: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時,用
乘法表示比較簡便,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戲呢,讓我們來看看吧。這是什么地方呀?
你最愛玩什么項目?二、認識乘法建立概念
1、出示插圖數(shù)一數(shù):摩天輪上共有幾人
2、分小組討論一下:怎樣數(shù)?怎樣算?
3、請分組匯報說說你們是怎樣算的?
板書:1)1+1+1+1+1+1+1+1+1+1+1+1+1+1+1+1+1+1.+1+1=2
有1+1+……+1+1=20幾個1相加?
V----Y----'
20個1相加
4、師小結(jié):像上面算法來算,你覺得怎樣
對呀,太麻煩了.為了更簡便地表示像這種有很多個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算式,今天
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板書:“乘法”
5、同學來觀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大家說得對,根據(jù)這些特點,我們把很多個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算式簡化,如在相同
加數(shù)和這加數(shù)的個數(shù)間寫上一個符號“X”,叫乘號。板書
1)1+1+...+1+1=20X1或1X20
''-v----J
2)4+4+4+44-4+4=5X4或4X5
、_______■>
3)2+2+2+2+2+2+2+2+2+2=2X10或10義2
4)6+6+6+6+6+6=6X6讀作:幾乘幾
6、小組活動,集體評價乘法算式和乘號的寫、讀。
3、歸納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了乘法,具體學了些什么?
四、隨堂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二課時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目標:使學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在乘法算式中的
位置。會正確地寫出乘法算式。
教具準備:課件,學生準備紅花、小圓形、梨和熊貓的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讓學生用紅花擺4個2,說出相同加數(shù)是什么?有幾個相同加數(shù)?
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并讀出2乘以4,表示4個2相加。
2、教師讓學生用小圓形擺,自己想擺成幾個幾都可以。
有幾個相同加數(shù)?讀出乘法算式。
二、新課
1.教學例2。
教師擺出一幅有5個氣球的圖,說明這是1個5,
再陸續(xù)擺出三幅同樣的圖,并且先后問現(xiàn)在是幾個5?
出四幅氣球圖后,讓學生說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教師板書:5+5+5=15
5X3=15
教師應該對照連加算式結(jié)合著乘法的含義簡單地加以說明:
5乘以3表示3個5連加;
相同的加數(shù)是5,5就是因數(shù)。有3個5相加,或者說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是3,3也是因
數(shù),5乘3得15,15是積。
然后再讓學生說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教師拿出如右圖的卡片。
練習時,先出示4+4+4+4+4+4+4+4+4=36,
讓學生讀加法算式,說出相用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相同加數(shù)。
然后讓學生看著加法算式說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X9=36,讀出乘法算式,說出乘
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的卡片,應制成不同內(nèi)容的多張卡片,以便反復練習。)
三、鞏固練習
做課本第47頁上“做一做”的練習。
做練習九第3?8題。
第3題,可由學生獨立完成。
第4題,先讓學生把圖看清楚,每堆有幾只熊貓?一共有幾個幾只?再按照書上的要
求填數(shù)。
四、小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三課時5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的:
1、學生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記住一5的乘法口訣。
2、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3,過乘法口訣的學習,訓練學生觀察、比較和歸納的努力
教具、學具準備:在長條紙上畫5個格,5根小棒,學生每人準備25根小棒。
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
1.大家齊背1?4的乘法口訣。
2.師生對口令。教師說口訣的前半句,學生回答后半句。
二三()二二()一三()四四()
一四()二四()二四()三三()
二、新課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訣
今天我們學習5的乘法口決,教師邊說邊在黑板上寫出課題“5的乘法口
訣”。11、教師出示主題圖并提問。你們看,小麗和她的伙伴有在擺小棒了,
他們在拼什么呢?
2、指導學生操作,讓我們和他們一起來擺學具好嗎?
1)請大家用小棒擺出一把小傘,你擺一把小傘用了幾根小棒?就是幾個5?
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1X5=55X1=5)
2)再擺出一個
3、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做解答。大家看到這,我們用小棒擺出的兩個,
誰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請你來解決好嗎?
板書:5+5102X5=105X2=10
4、教學口訣“二五一1”剛才兩個算式都表示有2個5,而他們的結(jié)果有都是
10所以就用一句口訣來表示。一起讀口訣。那么1X5=55X1=5
口訣怎樣編?試一試一五得五
了乘法的含義,并為編制相關的乘法口訣,打下了基礎。
教學其余口訣。
1)引導學生擺放第三個。
2)問:這時有多少根小棒?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算式?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10+5153X5=155X3=15
3)引導學生編口訣據(jù)這個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嗎?
4)用相同的的辦法教學最后兩句口訣。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15+5204X5=205X4=20四五二十
-------?
20+5255X5=25五五二十五
5、引導學生記憶5的乘法口訣。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5的乘法口訣,你們看5的口訣共有幾句?
怎樣才能更好更快的記住這些口訣呢?你有什么好辦法?把你的好辦法給你的同
桌說一說。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四課時:2、3、4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2、3、4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記住2、3、4的乘法
口訣。2、初步會計算4以內(nèi)的兩個數(shù)相乘
教學重點、難點:1是使學生熟記2、3、4乘法口訣,能夠比較熟地進行乘
法計算。2、進一步明確乘法口訣的含義和來源,溝通與加法的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小棒16根,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組織復習5的乘法口訣。
1、開火車,對口令,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2、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對口令活動。
二、自主探究2、3、4、的乘法口訣
1、教學例2
教師讓學生先看課本插圖:小聰和小娟他們種的向日葵已經(jīng)發(fā)芽了這下可高
興了!多可愛的小苗啊!你發(fā)現(xiàn)每棵幼苗上面有幾片小葉?
引導學生寫出乘法算式編制口訣。1棵幼苗上有2片葉子,根據(jù)學生回
答
教師板書?!?X1=21X2=2。教師指著黑板上的算式問:“1個2得數(shù)是
2,我們可以說成‘一二得二‘。”并板書:“一二得二”
我們可以說成‘二二得四‘。”并板書:“二二得四4X5=205X4=20
四五二十。
2、教學例3
出示例3的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每行有多少棵向日葵?可以說成
幾個3?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幼苗,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編制一句什么樣
的口訣?
板書:一三得三。如果有2行你會列出乘法算式嗎?口訣是什么?如果有3
行呢?2)引導學生對2和3的乘法口訣進行記憶。引導學生歸納出口訣;“二
三得六”。
教師讓學生再擺一個三角形,引導學生自己想,自己寫,最后歸納出口
訣:“三三得九”。
3、教學例4。
4、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方法跟3的乘法口訣類
5、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得到相應的乘法算式和結(jié)果。
板書:1X4=44X1=42X4=84X2=83X4=124X3=124X4=16
2)引導學生編制乘法口訣。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四、小結(jié)作業(yè)
教師總結(jié)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回家背誦2、3、4的乘法口訣。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五課時:2、3、4的乘法口訣練習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熟悉2、3、4乘法口訣,初步記住2、3、4的乘法口訣,初步會計算4以內(nèi)
的兩個數(shù)相乘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熟記2、3、4的乘法口訣,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乘法計算。
2、進一步明確乘法口訣的含義和來源,溝通與加法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對口令
2、背一背
二三()五五()四五()
二四()1—1-()二二()
三四()三五()二五()
四四()—>一()一四()
3、填一填
5義3二★?X5=10?X5=25
■X2=104X?=201X5=
△義5=15☆X5=20?=25
5X*=30
4、算一算
1)兩個因數(shù)都是5,它們的積是多少?
2)擺一個?需要根小棒,擺這樣的3個?要多少呢?
5、想一想。
二R表示5,'II表示(),
二、列式計算
a2乘3得幾?
b3個4是多少?
C5個3的積是多少?
D兩個因數(shù)都是4,積是多少?
e一個因數(shù)是4,另一個因數(shù)是3,積是多少?
三、課堂隨練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六課時乘加和乘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3、能夠正確地進行乘加或乘減運算,并通過計算幫助自己記憶乘法口訣。
4、進一步學會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地進行乘加或乘減的運算。
教學難點: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池塘邊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豐收了,你們看一棵棵的玉米多
二、合作探究,學習乘加和乘減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小朋友從畫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導提出數(shù)學問題,解決問題,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這個問題你會解決嗎?
想一想可以怎樣列式?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3+3+3+33X44X3
3)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這時小熊也來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來干什么呢?它搬
走了一棵玉米,還剩幾棵玉米呢?你會解決嗎?
4)引導學生列出乘加或乘減的算式。剛才有人用12減1,而12又是從哪里得
來的?既然12是剛才用3X4、4X3或3+3+3+3算出來的。那么如果把這兩次的
計算寫成一個算式,你會寫嗎?
請大家在小組內(nèi)商量商量,然后試一試。小朋友真能干,不僅列出了含有加減
法的算式,,還列出了含有乘減法的算式。你們知道這樣的算式應該先做什么?再
做什么嗎?
請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這樣的算式外,還可以怎樣列式來解決?小組繼續(xù)討論。
口的算式有又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教師小結(jié)。乘加或乘減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減法。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七課時6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6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記住6的乘法口訣。
2、能夠正確而比較熟練的運用6的乘法口訣。
教學重點、難點:能夠正確而比較熟練的運用6的乘法口訣。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學生每人準備36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寫出乘法算式(1)5個3是多少?(2)4乘以5是多少?
二、新課。今天我們學習6的乘法口訣,教師邊說邊在黑板上
寫出課題“6的乘法口訣”。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完成下表
魚1234
(條)
(
個)
2、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1)請你說說每一列是什么意思?分別表示有幾
個幾?2)根據(jù)這個表你能夠列出哪些乘法算式?教師隨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1
X6=66X1=62X6=126X2=123X6=186X3=18
你能編一句乘法口訣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口訣
教師在前面寫的乘法算式和口訣的右邊板書:
“1X6=66X1=6一六得六
2X6=126X2=12二六十二”。
讓學生打開教科書第61頁,在自己一的書上把例7中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
填完全。教師讓學生填完以后。指定一名學生讀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同時,
教師接著板書:
3X6=186X3=18三六十八
4X6=246X4=24四六二十四
5X6=306X5=30五六三十
6義6=36六六三十六
教師指著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6的乘法口訣,讓學生齊讀一遍。
教師在教室內(nèi)掛的乘法口訣表上添上6的乘法口訣,并讓學生讀一遍。請你
看一下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六六三十六只有一個算式?
三、隨堂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八課時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1?6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熟悉口訣、熟記口訣。
2、通過復習有關用口訣解決問題的內(nèi)容鞏固學生對乘法意義
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整理1?6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熟悉口訣、熟記口訣。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1?6的乘法口訣,并且還學習了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和大家一塊對這部分知識進行一個整理和復習。
二、整理復習單元相關的知識
1、出示1?6的乘法口訣卡我們先來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老師出示卡片
學生算出得數(shù)
2、引導學生說出這些算式都用了哪些口訣?
3、出示空白的乘法口訣表,老師把有關1的乘法口訣全部擺在
第一列的位置。
1)組織小組進行匯報。哪個小組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排列的結(jié)果?并說一說
你們?yōu)槭裁匆@樣排列?
2)引導觀察乘法口訣表的跑列規(guī)律。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張乘法口訣表,看看
他有怎樣的排列規(guī)律?
3)引導學生從各個方向朗讀乘法口訣表加深記憶。
4)引導學生從各個方向背誦乘法口訣表加深記憶。
4、復習用乘法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65頁第2題,引導學生明確題目的意義思,說一說主題圖的含義。
2)讓學生先獨立進行解答。
3)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解答方法和理由。
三、學習效果測評
1口算練習,組織完成66頁第1、2題
2補充練習想一想算一算
(1)有16名學生,每條船限坐5人,3條船能坐下嗎?
(2)公園的門票每張3元,小紅20元買5張夠嗎?
四、隨堂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一課時~觀察物體
教學目標:1.學生經(jīng)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位置關系和交換的過程,初
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1、感受數(shù)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實物,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
事。教師講故事。講完后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
子……他們說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學
生交流。教師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二、激發(fā)興趣,合作求知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說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fā)給你們一個獎品,趕
快打開看看吧。(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獎品,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說說。
2、學生觀察交流1.全班交流匯報。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說一說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3、各小組輪流說一說,說完之后,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
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組中說一說。
5、引導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頁上的恐龍圖:這是小亮、小紅、小明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獎品的部
分。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并說說理由。
三、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說一說從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
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xiàn)最好,好在哪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五單元第二課時~可能是什么圖形
教學目標:
1、認識鏡面對稱現(xiàn)象,了解鏡面對稱的性質(zhì)。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鏡面對稱的性質(zhì)。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主題圖(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天鵝那美麗的身影),創(chuàng)設情
境。
2、揭示學習的內(nèi)容。
這些現(xiàn)象你們見過嗎?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和鏡子有關的數(shù)學知識。
二、小組合作,學習鏡面對稱
1、組織游戲活動一一照鏡子。
1)、講明游戲要求:兩個學生為一組,一人拿鏡子,一人照鏡子。照鏡子的學生
做兩個動作(身體向前靠、身體向后移。)做完之后交換,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說一說。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誰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說給全班同學聽?
2、看鏡子寫時間
教師出示P71思考題第二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鐘面上的是什么時間,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然后全班
交流。
三、拓展延伸,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思考題第一題。
2、拓展性練習。
四、課堂總結(jié)
五、隨堂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月日
第六單元~第一課時七的乘法口決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2、初步掌握7的乘
法口訣,能運用7的乘法口訣正確進行計算。3、使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得的較大
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1、使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訣,能運用7的口訣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熟記7的乘法口訣,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意義。
教學準備:每小組準備7套七巧板。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師:我們知道一個星期有7天,那么要算出2個星期有多少天?3個星期
有多少天?5個星期有……要算出幾個星期有多少天?怎樣算最簡便呢?如果學
習了7的乘法口訣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來。(板書課題:7的乘法口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據(jù)學習2~6的乘法口訣的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跨文化商務溝通》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大數(shù)據(jù)分析與可視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音樂學院《GIS應用開發(f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臨汾霍州三中重點中學2025年新中考數(shù)學試題一輪復習專題跟蹤檢測試題含解析
-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2025年中考全真模擬(三)語文試題含解析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幼兒園教育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水工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及鋼結(jié)構(gòu)》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教育培訓場地租賃合同書
- 合伙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辦公室硬裝裝修協(xié)議書模板
- 上海市工業(yè)技術(shù)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真題2022
- 2023年高考地理(上海卷)-含答案
- 小熊寶寶繪本03-午飯【經(jīng)典繪本】
- 特種設備磁粉檢測MT三級閉卷真題及答案
-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四季秋海棠
- (完整)關于高壓線下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 國際學術(shù)交流英語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反三角函數(shù)正課
- 高考標準化考場建設的方案
-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材料)專業(yè)中級職稱理論考試題庫(匯總版)
- GB/T 38942-2020壓力管道規(guī)范公用管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