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南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卷_第1頁
浙江省浙南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卷_第2頁
浙江省浙南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卷_第3頁
浙江省浙南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卷_第4頁
浙江省浙南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3學年第二學期浙南名校聯盟期中聯考高一語文學科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馮友蘭說;“哲學是舊說所謂道,藝術是舊說所謂技?!肚f子?養(yǎng)生主》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舊說論藝術之高者謂其技進乎道。技可進于道,此說我們以為是有根據的。”他闡釋說;“理是不可感者,亦是不可覺者。實際的事物,是可感者,可覺者。但藝術能以一種方法,以可覺者表示不可覺者,使人于覺此可覺者之時,亦仿佛見其不可覺者。藝術至此,即所謂技也而進乎道矣?!贝撕螅娞┨岢觥凹纪ê醯馈?,徐復觀提出“技中見道”。近來又有學者提出,莊子的真實主張是“技外見道”,“反對藝術”;“遺技合道”,“反對現世的技藝”。對于莊子的技道觀至今失于含混,而“技外見道”諸說的產生正表明需要正確詮釋莊子本義。在《莊子?養(yǎng)生主》中庖丁云:“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痹谂c感知、思意相對的意義上,“神遇”與“神欲”之“神”,有兩層要義:其一,作為技術主體的人與作為技術對象的物,建立了深刻而密切的關系,正是這種關系使技術活動實現為高度自然化的活動——“神遇”和“神欲行”實現的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活動;其二,技術的自然化,在超越感知和思意的有限性、限定性的同時,也將技術行為提升到造化自然的無限境界。庖丁解牛之所以展現出音樂舞蹈般的和諧美妙,而且他從中獲得高度的滿足和成就感,根本原因在于,對于庖丁,解牛的技術活動不止于謀生的功利行為,而是擴展和實現人生之道的途徑(“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因此,在莊子的道技哲學中“神”就是“與天為一”所實現的無限生機和創(chuàng)化力量。莊子對于技藝的肯定是立足于“知之至”即道(真)的體認的。他對庖丁之技的推崇,正在于庖丁將有限的技巧實現為無限的生命游化(“體道而游萬物間”)。“化”歸根到底就是“技”——大冶之技。莊子視天地為“大爐”、造化為“大冶”,人與萬物則是造化在天地間爐捶的產物。因此,莊子是將自然運行而生產人與萬物視作為創(chuàng)造性的技術活動,而自然(造化)則是“大匠”(“大冶”)。老子主張“大象無形”,因此也主張“大制不割”;莊子主張“未始有物”,因此則主張“刻雕眾形”。莊子認為學道者的“大宗師”,就是“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的大匠——造化。“此所游已”,造化之技與體道之游是同一的。老子是反對技藝的,“樸散則為器”;他主張放棄技藝,“復歸于樸”。(《老子·二十八章》)莊子放棄了老子的樸器觀,認同技藝通道,主張“雕琢復樸”。(《莊子?大宗師》)王弼注“樸散則為器”,亦將老子之“樸”字釋為“真”。“樸,真也。真散則百行出,殊類生,若器也。”鐘泰注“雕琢復樸”說“還其真也”。但是,老子之“真”,是本根之道,是先于人而超人的本體——“其中有精,其精甚真”,而莊子之“真”,是由“真人”定義的——“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因此,同樣言“樸”,若歸之于真,老子立足在人外之道,莊子立足在道中之人。其次,老子之“樸”,因為是自然本性,因此只需要抱守與復歸。莊子之“樸”,只有真人可實現,“雕琢復樸”,即“復樸”并非向老子式的終極原始的復歸,而是一個游于萬物、同于造化的創(chuàng)造歷程。老子之樸歸宗于一實然精微之道,莊子之真實行于人生當下游化之境——與造物者為人,游于一氣之化。老子守樸反技,故主張“絕圣棄知”;莊子崇真尚技,故主張“真人真知”。兩者分別的真義在此。莊子主張以造化為師、自然神遇。他認為有限的技藝可以借助于勤奮精專的訓練達到物我合一、化技為道的境界。這個境界可以概括為“以化為神”的技藝境界開辟了中國后世藝術創(chuàng)作與鑒賞的核心原則。后世論藝術所采用的基本觀念“神”“妙”“逸”“自然”,都出于莊子的“神”,并且歸于莊子的“化”。甚至可以說,中國藝術之“藝”,歸根到底,就是以莊子哲學精神為基始的技達于神、而形入于化,即“出神入化”——“此所游已”。——(肖鷹《莊子美學辨證——刻雕眾形:駁“技外見道”說》)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于莊子的技道觀,后世出現了“技進于道”“技通于道”“技中見道”“技外見道”等諸多闡釋,這表明需要正確詮釋莊子本義。B.解牛不再只是謀生手段而上升為實現人生之道的途徑,使得庖丁能夠在解牛過程中展現出音樂舞蹈之美并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C.作者認為,莊子之所以推崇庖丁之技,在于庖丁將有限的技巧與自然融合實現了體道之游與造化之技的同一。D.莊子崇真,認為它產生于真人之后,存在于人生當下游化之境,與造物者為人,游于一氣之化,故主張“真人真知”。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只有作為技術主體與作為技術對象的物建立深刻而密切的關系,才能實現“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一系列造化活動。B.“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的造化歸根到底也是“技”,只不過天地是容器,人與萬物是造化的技術對象。C.莊子和老子對于技道的真義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老子反對技,主張放棄技,而莊子崇尚技,立足在道中之人,主張真人真知。D.后世論藝術所采用的基本觀念“神”“妙”“逸”“自然”的核心原則是莊子所說的“以化為神”的技藝境界。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A.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老子·四十三章》)B.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莊子)C.凡神知之所知者,則知合于萬物之化,而能不止于物物間。(錢穆)D.可游汝心神于恬淡之域,合汝形氣于寂寞之鄉(xiāng),唯形與神,二皆虛靜(成玄英)4.請簡要梳理本文的駁論思路。5.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以《庖丁解牛》為論據為最后一段橫線處添加合理的論述內容。【答案】1.A2.D3.C4.①作者先引出所駁觀點“技外見道”。②然后結合《庖丁解牛》闡釋莊子所說的“技”“道”密不可分來駁斥。③再將莊子與老子的觀點進行對比,強化莊子“技可通道”思想。④最后得出莊子技道觀真正內涵是“出神入化”的境界。5.①《庖丁解?!分馀橛邢藜妓嚕邂以赂?,良庖歲更刀,而庖丁能“游刃有余”。②是經過了開始的所見無非牛,到三年后的未嘗見全牛,此為勤奮精專的訓練,使庖丁“進乎技矣”達到了“道”境界?!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對于莊子的技道觀,后世出現了‘技進于道’‘技通于道’‘技中見道’‘技外見道’等諸多闡釋”錯,根據“而‘技外見道’諸說的產生正表明需要正確詮釋莊子本義”可知,駁斥的內容只是“技外見道”等諸說,而非包含“技進于道”“技通于道”“技中見道”之說。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核心原則是莊子所說的‘以化為神’的技藝境界”錯,“以化為神”開辟了后世藝術創(chuàng)作與鑒賞的核心原則,而非它是核心原則;另“以化為神”是后世概括的,而非莊子所言。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第二段的觀點是技術在主體順應自然中上升到造化自然的境界。A.老子這句話是在說無為的效用。B.莊子表達的是生生不息辨證變化的觀點。C.錢穆的話在說神就是與天為一的創(chuàng)化力量,化技為道,符合第二段觀點。D.成玄英做的這個疏是解釋虛靜的關系而非技道。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根據“對于莊子的技道觀至今失于含混,而‘技外見道’諸說的產生正表明需要正確詮釋莊子本義”可知,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先引出所駁觀點“技外見道”;根據“在莊子的道技哲學中‘神’就是‘與天為一’所實現的無限生機和創(chuàng)化力量”可知,作者在第二自然段結合《庖丁解牛》闡釋莊子所說的“技”“道”密不可分來駁斥“技外見道”,強調“技”“道”密不可;根據“莊子對于技藝的肯定”可知,第三自然段表述的是莊子對技藝的肯定態(tài)度;根據“老子是反對技藝的,……他主張放棄技藝”可知,第四自然段是表述老子對技藝的否定態(tài)度,并將莊子與老子的觀點進行對比,強化莊子“技可通道”思想。根據“莊子主張以造化為師、自然神遇”可知,第五自然段是總結,最后得出莊子技道觀真正內涵是“出神入化”境界的結論。【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根據前文“他認為有限的技藝可以借助于勤奮精專的訓練達到物我合一、化技為道的境界”與后文“這個境界可以概括為‘以化為神’的技藝境界開辟了中國后世藝術創(chuàng)作與鑒賞的核心原則”可知,此空處應是以《庖丁解?!窞槔?,證明莊子所主張的“有限的技藝可以借助于勤奮精專的訓練達到物我合一、化技為道”的技道觀。由此學生可以將《庖丁解?!犯爬椤啊垛叶〗馀!分馀橛邢藜妓?,族庖月更刀,良庖歲更刀,而庖丁能‘游刃有余’”,來證明論述“有限的技藝可以借助于勤奮精專的訓練達到物我合一”;學生可以將《庖丁解牛》概括為“是經過了開始的所見無非牛,到三年后的未嘗見全牛,此為勤奮精專的訓練,使庖丁‘進乎技矣’達到了‘道’境界”,來證明論述“有限的技藝可以借助于勤奮精專的訓練達到最終的化技為道”。(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撕日歷的日子遲子建又是年終的時候了,我寫字臺上的臺歷一側高高隆起,而另一側卻薄如蟬翼,再輕輕翻幾下,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生活中沉沉謝幕了。厚厚的那一側是已逝的時光,由于有些日頁上記著一些人的名址和,以及偶來的一些所思所感,所以它比原來的厚度還厚,仿佛預示著已去歲月的沉重。它有如一塊沉甸甸的磚頭,壓在青春的心頭,使青春慌張而疼痛。發(fā)明臺歷的人大約是個年輕人,歲月于他來講是漫長的,所以他讓日子在長方形的鐵托架上左右翻動,不吝惜時光的消逝,也不怕面對時光。當一年萬事大吉時,他會輕輕松松地把那摞用過的臺歷捆起,隨便扔到什么地方讓它蒙塵,因為日子還多的是呢。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看著那一摞摞用過的臺歷,會有種人生如夢的滄桑感。于是想到了撕日歷。小的時候,我家總是掛著一個日歷牌,媽媽叫它“陽歷牌”,我們稱它“月份牌”。那是個硬紙板裁成的長方形的彩牌,上面是嫦娥奔月的圖畫:深藍的天空,一輪無與倫比的圓月,一些隱約的白云以及裊娜奔月的嫦娥飄飛的裙裾。下面是掛日歷的地方,紙牌留著一雙細瞇的眼睛等著日歷背后尖尖的銅片插進去,完成與它親密的吻合。那時候我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撕日歷,早晨一睜開眼,便聽得見灶房的柴火噼啪作響,有煮粥或貼玉米餅子的香味飄來。這基本上是善于早起的父親弄好了一家人的早飯。我爬出被窩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而是赤腳踩著枕頭去撕釘在炕頭一側的月份牌。凡是黑體字的日子就隨手丟在地上,因為這樣的日子要去上學。而到了紅色字體的日子基本上都是星期天,我便捏著它回到被窩,親切地看著它,覺得上面的每一個字母都漂亮可愛,甚至覺得紙頁泛出一股不同尋常的香氣。于是就可以賴著被窩不起來,反正上課的鐘在這一天成了啞巴,可以無所顧忌地放縱自己。有時候父親就進來對炕上的人喊:“涼了涼了,起來了!”“涼了”不是指他,是指他做的飯。反正灶坑里有火,涼了再熱,于是仍然將頭縮進被窩,那張星期日的日歷就隨之跟了進去。父親是狡猾的,他這時惡作劇般地把院子中的狗放進睡房。狗沖著我的被窩就搖頭擺尾地撲來,兩只前爪搭著炕沿,溫情十足地嗚嗚叫著。你只好起來了。有時候我起來后去撕日歷,發(fā)現它已經被人先撕過了,于是就很生氣,覺得這一天的日子都會沒滋味,仿佛我不撕它就沒擁有它似的。撕去的日子有風雨雷電,也有陽光雨露和頻降的白雪。撕去的日子有歡欣愉悅,也有爭吵和悲傷。雖然那是清貧的時光,但因為有一個團圓的家,它無時不散發(fā)出溫馨氣息。被我撕掉的日子有時飄到窗外,隨風飛舞,落到雞舍的就被雞一轟而啄破,落到豬圈的就被豬給拱到糞里也成為糞。命運好的落在菜園里,被清新的空氣滋潤著,而最后也免不了被雨打濕,漚爛后成為泥土。有會過日子的人家不撕日歷,用一根橡皮筋勒住月份牌,將逝去的日子一一塞進去,高高吊起來,年終時拿下來就能派上用場。有時女人們用它給小孩子擦屁股,有時候老爺爺用它們來卷黃煙。可我們家因為有我那雙不安分的手,日子一個也留不下來,統(tǒng)統(tǒng)飛走了。每當白雪把家院和園田裝點得一派銀光閃閃的時候,月份牌上的日子就薄了,一年就要過去了。心中想著明年會長高一些,辮子會更長一些,穿的鞋子的尺碼又會大上號,便有由衷的快樂。新日子被整整齊齊地裝訂上去后,嫦娥仍然在日復一日地奔月,那硬紙牌是輕易不舍得換的。長大以后,家里仍然使用月份牌,只是我并不那么有興趣去撕它了,可見長大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待到上了師專,住在學生宿舍,根本沒日歷可看,可日子照樣過得一個不錯。也就是在那時期,商店里有臺歷賣了,于是大多數人家就不用月份牌了。我自然而然地結束了撕日歷的日子。我在哈爾濱生活的這幾年才算像模像樣過起了日子。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翻臺歷,由一側讓它到另一側。當兩側厚薄幾乎相等時,哈爾濱會進入最熱的一段日子,年終時我將用過的臺歷用線繩串起,然后放到抽屜里保存起來。臺歷上有些字句也分外有趣,如一九九三年二月十四日記載著“不慎打碎只花碗”;而二月二十八日則寫著“一夜未睡好,夢見戒指斷了,起床后發(fā)現下雪了”;八月二十八日是“天邊出現雙彩虹,苦瓜湯真好喝”!到了一九九四年的一月十九日,是臘月初八的日子,東北人喜歡這天煮“臘八粥”。我在這天的日歷上記著:“煮八寶粥。材料:大米、小米、綠豆、小楂子、葡萄干、核桃仁、大棗、花生”。三月三日寫著“武則天墓被萬人踐踏,只因為她踐踏了萬人”。而七月十一日是“德國隊以1:2敗給保加利亞隊。保加利亞用火樣的激情焚燒了陳舊的德國戰(zhàn)車”(好像引自一位體育記者之言)。臺歷有意無意成了我的簡易日記本,當然就更加有收藏價值了。不管多么不愿意面對逝去的日子,不管多么不愿意讓青春成為往事,可我必須坦然面對它。當我串起一九九五年的臺歷,將一九九六年散發(fā)著墨香氣的日子擺在鐵皮架上時,我仍然會在上面簡要抒寫一些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感的。如果能把幼時已撕去的日歷一一拾回,也許已故的父親就會復活,他又會放條狗進我的睡房催我起床,也許我家那個已經荒蕪了的院落又會變得綠意盈門。但日子永遠都是:過去了的就成為回憶。可它畢竟深深地留在了心底。當我年事已高將臺歷的日子看花了,翻臺歷的手哆嗦不已時,嫦娥肯定還在奔月。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描寫童年時撕日歷的場景時,運用多種感官描寫來展現早晨起床時的具體情境,可從中品味出作者對于童年時光的眷戀與懷念。B.“心中想著明年會長高一些,辮子會更長一些,穿的鞋子的尺碼又會大上號,便有由衷的快樂”部分運用心理描寫,體現出我在年少時期面對成長的歡欣。C.“被我撕掉的日子有時飄到窗外,隨風飛舞”,這里的“被我撕掉的日子”運用雙關手法,既指被我撕掉的日歷紙,也指我童年時所經歷的那些或開心或糟心的日子。D.本文以“日歷”為線索,以小見大,通過對小時候撕日歷與長大后用臺歷等細微小事的具體描寫,體現出作者對于曾經時光的懷念與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迷茫。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童年與當下,月份牌和臺歷的變化對比中,我成長的軌跡經歷被娓娓道來,作者圍繞“日歷”的敘述點明主旨,呼應文題。B.本文語言清新舒暢、樸實真摯,使用第一人稱展開敘述,用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生活,用深情的語言敘述情感,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真實、豐富與美好。C.文中反復出現“嫦娥奔月”的彩牌,象征著青少年時期我對外界的好奇與向往,結尾時再度出現也有對時光流逝的理性思考,升華主題。D.“它有如一塊沉甸甸的磚頭,壓在青春的心頭,使青春慌張而疼痛”一句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年輕人感受到的生活帶來的壓力負擔。8.在文中的后半部分,作者為什么要不厭其煩地列舉臺歷具體日期與所記錄的內容?9.遲子建曾評價自己的作品:“我的作品中,總有一縷星光(溫暖)跳蕩,只是它的底色還是蒼涼。”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答案】6.D7.C8.①以點帶面地寫出了在哈爾濱幾年生活的瑣碎與豐盈;②作者開始用臺歷記錄收藏日子,與上文撕日歷的日子形成對比;③既表達自己對當下生活的珍惜與熱愛,也暗示對逝去日子的懷念。9.①一縷星光(溫暖):童年時早起撕日歷的場景描寫,父親對我的關懷體貼,展現我童年時候與父母在一起時雖然清貧但是團圓溫馨的日子;②對臺歷上所記錄具體語句的敘述,展示在哈爾濱時平凡瑣碎但是充滿煙火氣,豐盈美好的平常生活。③蒼涼的底色:倒數第二段寫道“但日子永遠都是:過去了的就成為回憶”,時間在一日日的流逝,無法追回已逝的歲月,父親去世,故居破敗,童年的溫暖也成了永久的回不去的時光?!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迷茫”表述錯誤,作者長大后不再撕日歷而是使用臺歷,是作者長大之后生活方式與對待時光心態(tài)發(fā)生變化,“可我必須坦然面對它”,可以看出作者對待現實生活的態(tài)度是坦然與樂觀的,并不是對于現實生活的不滿與迷茫。故選D。【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文本藝術特色的能力。C.“象征著青少年時期我對外界的好奇與向往”表述錯誤。嫦娥奔月的彩排象征著的是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樂于幻想、無憂無慮的歡欣,圓月也象征著家庭團圓幸福,并不能從文中體會到年少時候的作者對于外界的好奇與向往。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的能力。“到了一九九四年的一月十九日,是臘月初八的日子”“煮八寶粥。材料:大米、小米、綠豆、小楂子、葡萄干、核桃仁、大棗、花生”,即以點帶面地寫出了在哈爾濱幾年生活的瑣碎與充實;“臺歷有意無意成了我的簡易日記本,當然就更加有收藏價值了”,即作者開始用臺歷記錄收藏日子,與上文撕日歷的日子形成對比;“不管多么不愿意面對逝去的日子,不管多么不愿意讓青春成為往事,可我必須坦然面對它。當我出起一九九五年的臺歷,將一九九六年散發(fā)著墨香氣的日子擺在鐵皮架上時,我仍然會在上面簡要抒寫一些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感的”,既寫出了自己對當下生活的珍惜與熱愛,也表達對逝去日子的懷念。【9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本內容、句子含義的能力。一縷星光(溫暖):“我爬出被窩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而是赤腳踩著枕頭去撕釘在炕頭一側的月份牌。凡是黑體字的日子就隨手丟在地上,因為這樣的日子要去上學。而到了紅色字體的日子基本上都是星期天,我便捏著它回到被窩,親切地看著它,覺得上面的每一個字母都漂亮可愛,甚至覺得紙頁泛出一股不同尋常的香氣”“臺歷上有些字句也分外有趣,如一九九三年二月十四日記載著……”感覺作品中總有一縷星光(溫暖)跳蕩,是因為作者的記憶中留存著童年生活的美好畫面,如家庭生活的美好溫馨,父親對我的關愛等。蒼涼:“但日子永遠都是:過去了的就成為回憶。”“如果能把幼時已撕去的日歷一一拾回,也許已故的父親就會復活,他又會放條狗進我的唾房催我起床,也許我家那個已經荒蕪了的院落又會變得綠意盈門”,父親去世,故居破敗,完整的家已不存在,童年的溫暖再也不會有,留給作者的是懷念,是悲傷與心痛。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觸龍說趙太后《戰(zhàn)國策》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于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碧蟛豢?,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左師觸龍言愿見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見太后?!碧笤唬骸袄蠇D恃輦而行?!痹唬骸叭帐筹嫷脽o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碧笤唬骸袄蠇D不能?!碧笾俳狻W髱煿唬骸袄铣假v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愿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wèi)王宮。沒死以聞?!碧笤唬骸熬粗Z。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碧笤唬骸罢煞蛞鄲蹜z其少子乎?”對曰:“甚于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痹唬骸熬^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痹唬骸拔ⅹ氌w,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薄按似浣叩溂吧恚h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庇谑菫殚L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子義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今三世A以前B至于趙之為趙C趙王之D子孫E侯者F其繼G有在者乎?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謝,意思為“道歉”,《鴻門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的“謝”與之意同。B.而,表承接關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舍瑟而作”的“而”用法與之同。C.微,意思為“不”,“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意思是“(如果)沒有”,二者不同。D.百乘,古時候一車四馬為一乘。春秋時,一輛兵車,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秦國大舉攻趙,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齊國一定要趙威后的小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才肯出兵。趙威后溺愛長安君,最初執(zhí)意不肯。B.古代諸侯的女兒嫁到別國,只有在被廢或亡國的情況下,才能返回本國。所以趙太后為燕后祈禱:一定別讓她回來。C.強敵壓境,趙太后又嚴厲拒諫的危急形勢下,觸龍因勢利導,以柔克剛,用“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說服趙太后。D.文末用“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作結,使首尾圓合,結構謹嚴,同時也增強了故事的悲劇色彩。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14.概括文本中觸龍的說話藝術?!敬鸢浮?0.BCF11.B12.D13.(1)越過別國來把遠地當做邊邑,您是知道它的難度的,哪里用得著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2)我最近特別不想吃東西,便自己勉強步行,每天走三四里,漸漸地增加了食欲14.①避其鋒芒,因勢利導。②關心問候,緩和氣氛。③大話家常,拉近距離。④投其所好,請君入甕。⑤曉之以理,循循善誘?!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從現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趙氏建立趙國的時候,趙王的子孫凡被封侯的,他們的子孫還有能繼承爵位的嗎?“今……至于……”意思是“從……到……”,當句子結構比較長的時候,“至于”前應該斷開,即在B處斷開;“趙之為趙”為主謂賓結構,意思完整,應該在C處斷開;“其繼”代詞,指的是“趙王之子孫侯者”,作后句的主語,在主語前F處斷開。故選BCF?!?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化常識和理解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A.正確。句意:到了太后面前道歉說。/第二天早晨不能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道歉。B.“而,表承接關系”錯誤。表修飾;/表承接。句意:我也是腳有毛病全靠坐車走動。/放下瑟站起來。C.正確。句意:不僅是趙國。/如果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D.正確。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增強了故事的悲劇色彩”錯誤,觸龍以國家利益為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趙太后同意長安君到齊國去作人質,齊國出兵援助趙國,對趙國是有利的,不是悲劇。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鄙”,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焉”,哪里;“陪”,增加。(2)“殊”,特別;“日”,每天;“少”,漸漸。【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第二段起初趙太后知道觸龍要面見很是生氣,可觸龍“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一番問候之后趙太后臉色好了一些,可知,觸龍入殿后先不提讓長安君做人質的事,先關心問候,緩和氣氛,噓寒問暖,避其鋒芒,因勢利導,從身體情況、飲食起居問起,讓趙太后消除戒備情緒。由原文第三段左師公先假托為兒子謀求差事,然后以談“愛子”的話題與趙太后話家常,喚起趙太后共鳴,拉近心理距離,然后又說“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投其所好,讓趙太后意識到愛子要“計久長”。由原文第四段“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唬骸ⅹ氌w,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可知,觸龍知道太后愛子心切,想讓長安君能在趙國立足,便投其所好,請君入甕,循循善誘,曉之以理,讓趙太后心甘情愿地派長安君去做人質。參考譯文:趙太后剛剛掌權,秦國就加緊進攻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說:“一定要用長安君作為人質,才出兵?!壁w太后不同意,大臣們極力勸諫。太后明白地對身邊近臣說:“有再說讓長安君為人質的,我一定朝他臉上吐唾沫!”左師觸龍對太后侍臣說:希望拜見太后。太后怒氣沖沖地等著他。觸龍走入殿內就用快走的姿勢慢慢地走著小步,到了太后面前道歉說:“老臣的腳有毛病,不能快跑,很長時間沒能來拜見您了。我私下原諒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貴體有什么不適,所以想來看望您?!闭f:“我也是腳有毛病全靠坐車走動?!庇|龍說:“您每天的飲食該不會減少吧?”太后說:“就喝點粥罷了。”觸龍說:“老臣近來特別不想吃東西,還是強迫自己走走,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點食欲,身體也舒適些了。”太后說:“我做不到像您那樣。”太后的臉色稍微和緩了些。左師公說:“犬子舒祺,年齡最小,不成器;可是臣已衰老,私心又疼愛他,希望您能讓他補充黑衣衛(wèi)士的人數,來保衛(wèi)王宮。我冒著死罪來稟告太后!”太后說:“答應您!年齡多大了?”觸龍回答:“十五歲了。雖然還小,但想趁我未死之前來托付給您?!碧笳f:“男人也疼愛小兒子嗎?”觸龍回答:“比婦人愛得厲害些。”太后笑著說:“婦人更厲害。”觸龍回答:“老臣認為您疼愛燕后超過愛長安君。”太后說:“您錯了,不像疼愛長安君那樣厲害?!弊髱煿f:“父母愛子女,就要為他們考慮得長遠些。您送燕后出嫁時,她上了車還握著她的腳后跟為她哭泣,惦念、傷心她的遠嫁,這也夠傷心的了。送走以后,不是不想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您一定為她祈禱,祈禱說:‘千萬不要被趕回來啊’這難道不是從長遠考慮,希望她有子孫相繼為王嗎?”太后說:“是這樣?!弊髱煿f:“從現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趙氏建立趙國的時候,趙王的子孫凡被封侯的,他們的子孫還有能繼承爵位的嗎?”太后說:“沒有?!庇|龍又問:“不僅是趙國,其他諸侯國君封侯的子孫,還有后繼人在的嗎?”太后說:“我沒有聽說過。”觸龍說:“他們當中禍患來得早的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禍患來得晚的就降臨到子孫頭上。難道國君的子孫就一定不好嗎?根本的原因是他們地位高貴卻沒有功,俸祿優(yōu)厚卻沒有勞,而且擁有的貴重寶器太多了啊!現在您把長安君的地位提的很高,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給他,還給他很多貴重的寶器,卻不趁現在讓他有功于國,一旦您百年之后,長安君憑什么在趙國立身呢?老臣認為您為長安君考慮得太短淺,所以認為您對長安君的愛不如燕后?!碧笳f:“您說得對。任憑您指派他吧!”于是為長安君備車一百乘,到齊國去作人質。齊國才出兵。子義聽到這事說:“國君的孩子,可算是國君的親骨肉了,尚且還不能憑靠無功的尊位、沒有勞績的俸祿來守住金玉寶器,更何況是做臣子的呢!”(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江村即事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在一片絢麗的氛圍里,細膩地描畫了日常優(yōu)美的景物,敘寫了閑適溫馨的生活情趣,表出作者的滿足和欣然。B.“抱村流“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清江的可愛,同時也照應了“江村”的詩題。開頭兩句,就定下了全詩的氛圍,挈領了全詩的旨意。C.頸聯的“畫”字、“敲”字,字皆現成。且兩句皆用樸直的語氣,最能表達夫妻投老,相敬彌篤,稚子癡頑,不隔賢愚的意境。D.此詩本是寫閑適心境,但他寫著寫著,最后結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歡之情,使人有悵悵之感。16.比較本詩的頷聯和《登岳陽樓》的頷聯在意境和情感上有何不同。【答案】15.A16.①《登岳陽樓》的頷聯意境開闊宏偉,雄渾淵深;而本詩頷聯意境蕭散恬淡、幽雅渾樸。②《登岳陽樓》通過“坼”“日夜浮”表面寫出了江山壯闊,但暗含作者對個人沉浮的感慨和動蕩國事的擔憂。③本詩頷聯中用“自去自來”寫出了燕的自由,“相親相近”寫出鷗鳥的和諧親昵,傳達了作者暫得安寧后的愜意與滿足?!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A.“絢麗的氛圍”錯誤,應該是寧靜的氛圍。故選A。【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意境、評價作者情感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意境上:《登岳陽樓》寫洞庭水,境界廣闊、氣魄宏大。一是極寫水面的寬闊,二是極寫水的力量。能夠割裂大地,能夠浮動乾坤,這是極寫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動東西之龐大,則顯示出湖水的寬闊?!督寮词隆访枥L了一幅寧靜和諧的自然景象,充滿了田園生活的悠閑與平和,意境蕭散恬淡、幽雅渾樸。情感上:《登岳陽樓》由于詩人心中牽掛著國事民事,才牽腸掛肚。所以當他看到廣闊無垠洞庭湖水時,也會想到仿佛大地裂開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動。如果將洞庭湖水比作整個國家,那么那一點孤舟就是詩人杜甫自己。這里是象征,這鮮明對照的諧調之中,既包含著詩人對自己終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體現了詩人將自己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詩人站在岳陽樓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國家,想到自己,萬種感慨,縈繞心頭?!督寮词隆分校嘧訜o憂無慮,隨性而來,隨性而去,不受任何外界干擾,水中的鷗鳥相互親近、和諧共處,傳達了詩人戰(zhàn)亂中暫得安寧后,對自然和諧共處的向往,以及對簡樸生活的喜愛,也表達了詩人渴望逃離塵世的喧囂,尋求一種與自然合一、心靈得到安寧的生活狀態(tài)。(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表示對于一個夾在大國之間又“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國”,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變勇敢且懂規(guī)矩。(2)《桂枝香·金陵懷古》中,詞人登高望遠,用比喻手法寫出金陵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3)“扁舟”是古詩文常用的意象,形成了獨特的扁舟情結。比如“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加之以師旅②.因之以饑饉③.千里澄江似練④.翠峰如簇⑤.誰家今夜扁舟子⑥.何處相思明月樓(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饉”“簇”“鑒”“頃”“著”“匏樽”。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共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中有畫、畫中有文、圖文并茂,渾然一體……作為連環(huán)畫的代稱,A,將紛繁復雜的歷史勾勒成線條,把晦澀難懂的文言轉譯成白話,集中于方寸之間,人物喜怒哀樂一看即知,故事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兒時望塵莫及的大塊頭名著瞬間變得通俗易懂,文學佳作、歷史典故、英雄傳記盡收其中。生動鮮活的配圖、言簡意賅的文字、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讓動人心弦的故事在掌心間拉開序幕,如同一幕幕悲歡離合的大戲,于咫尺間吟唱出人世間的真善美,成為人們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糧。小人書是孩子們的掌中寶、心頭好,B。魯迅先生在《連環(huán)圖畫瑣談》中給予高度評價,“倘要啟蒙,實在也是一種利器?!泵┒茉陬}為《連環(huán)圖畫小說》的文章也曾稱之為“最厲害最普遍的‘民眾教育’工具”??v觀文壇,不少著作等身的文章大家都將小人書視作自己文化啟蒙的起點。鐵凝說:“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小人書是我最初的文化啟蒙和文明啟蒙之一。”梁曉聲則說,“小人書是我能咀嚼文學之前的‘代乳品’?!卞X理群更直言,“小人書造就了這么一代人。”一頁頁精彩的連環(huán)畫,在時代的放映架上周而復始地上映,也在接續(xù)傳承中繪出了新的篇章。從筆尖到云端,觸屏數字連環(huán)畫、立體打卡裝置進一步豐富了小人書的載體,原汁原味重現藝術經典的同時,實現了高清快捷的數字閱讀體驗。①然而,要讓盛放著幾代人共同記憶的連環(huán)畫連通當下,②不能只靠AI繪畫等技術流,③還需創(chuàng)作者們緊扣時代脈搏,④基于深挖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這一富礦的基礎上,⑤反映新時代的社會風貌,勾勒描繪當下火熱生活。⑥我們相信,不僅小人書停留在昔日的美好回憶中,⑦還可以走向更大的市場、擺上更多讀者的案頭。(選自人民日報評論)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19.文中第三段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8.A小人書是方寸藝術集錦B也是一代人的啟蒙書19.④改為“在深挖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這一富礦的基礎上”;⑤改為“勾勒描繪當下火熱生活,反映新時代的社會風貌”;⑥改為“小人書不僅停留在昔日的美好回憶中”。【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A處,結合前文“作為連環(huán)畫的代稱”,以及全文核心話題,可知要填“小人書”;結合后文“紛繁復雜的歷史勾勒成線條,把晦澀難懂的文言轉譯成白話,集中于方寸之間,人物喜怒哀樂一看即知,故事前因后果一目了然……”的描述,可概括小人書的特點為“方寸藝術集錦”。故此處可填寫:小人書是方寸藝術集錦。B處,結合前句找到“是”,聯系出關聯詞“是……,也是……”;再看后文部分,被魯迅、茅盾鐵凝、梁曉聲等大家視小人書為“文化啟蒙的起點”,綜上分析,此處可填寫:也是一代人的啟蒙書。【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語病:序號④,“基于……基礎上”,句式雜糅,把“基于”改為“在”。正確表述為:在深挖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這一富礦的基礎上;序號⑤,“反映新時代的社會風貌,勾勒描繪當下火熱生活”,語序不當,顛倒順序,正確表述為:勾勒描繪當下火熱生活,反映新時代的社會風貌”;序號⑥,語序不當,“不僅小人書”關聯詞位置不當,應改為“小人書不僅”。正確表述為:小人書不僅停留在昔日的美好回憶中。(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共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據說是風把黃土搬來,成了那一片縱橫幾千公里的高原,水又在漫長的年月里把它們切割得破碎。六九年初去的時候,浩浩蕩蕩幾十輛卡車,揚起幾里滾滾黃塵,“哼……哼……”地在高原上爬。人蜷在車棚里顛。不久看見了窯洞,一排排很革命的樣子,大伙都慨嘆。一會兒又見了羊群,攔羊老漢披著老羊皮襖,大家又都從心里崇敬,沖老漢招手,老漢卻只顧了他的羊群。然后又看見了戴白羊肚手巾的人群擁在塬畔上,木然且疑惑地看我們的車隊,我們又沖人家招手,人家仍舊木然且疑惑地站著。塬地平坦而開闊,就象平原,一望無際。忽然,汽車仿佛開到了大地的盡頭,平平的塬地斧砍刀劈般塌下去一大片深谷,往下看頭暈目眩。深谷中也有人間,炊煙裊裊,犬吠雞鳴,牲靈和趕牲靈的人小得如螞蟻在爬。越往北走這樣的深谷越多,越大,漸漸不見了平地,全是起伏不斷的山梁。然后到了延安。然后發(fā)現寶塔山并不“巍巍”,延河又因在冬天不能“滾滾流”。然后遇見有人朝我們伸來飯碗,被帶隊的縣干部吼開。我心里的詩意遭了挫折。李卓在牙間“咝——”了一聲,歪著腦袋想了半天。20.下面與文中畫波浪線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B.將幾層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橫木做成“三福云”。C.“落木千山天遠大”充分說明了這個空闊,這是到了斬斷柔情的時候了。D.這位“鯉魚科學家”就會講述一個真正令它們驚詫不已的傳奇故事。21.分析加點的多個“然后”的語言效果。22.劃橫線句與“不久看見了一排排整齊井然的窯洞”相比,在表達效果上有何好處。【答案】20.A21.①交代我到達延安進入高原丘陵地區(qū)的所見。②加快了敘述節(jié)奏,說明我欣賞風景的興致逐漸消失。③為下文“心里的詩意遭到了挫折”做鋪墊。22.①“很革命的樣子”運用擬人的手法。將窯洞當作革命者形象來寫,寫出窯洞的“井然整齊”,同時也突出窯洞的革命記憶。②將“很革命的樣子”單獨拎出用逗號隔開,強調這些窯洞見證了中國革命的發(fā)展和成熟,孕育了中國革命精神,象征了中國革命的力量?!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標點符號的能力。例句中的引號表示強調。A.表示強調。B.表示特殊含義。C.表示直接引用。D.表示特定稱謂。故選A。【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詞語效果的能力。詞語的表達效果需要結合句子的語境進行分析。第一個“然后”,“然后到了延安”是寫作者經過深谷、平地、山梁等,終于到達了延安,進入了丘陵地區(qū),要寫作者眼前所見。第二個“然后”,“然后發(fā)現寶塔山并不‘巍巍’,延河又因在冬天不能‘滾滾流’”寫作者眼前所見之景,寶塔山不夠巍峨,延河不流淌,兩個短句緊密相連,寫景色不美,作者興致逐漸消失。第三個“然后”,“然后遇見有人朝我們伸來飯碗,被帶隊的縣干部吼開”寫作者遇見了有人要飯,但是縣干部卻毫無憐憫之心,于是“我心里的詩意遭了挫折”?!?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賞析句子表達效果,首先要分析原句和改句的不同之處,然后分析不同之處的修辭手法、用詞、句式特點、語言風格等。原句與改句相比,原句是兩個短句,改句是一個長句,改句將“一排排很革命的樣子”作為定語放在了句中?!耙慌排拧边\用數量短語,既寫出窯洞很多,又寫出窯洞很整齊,井然有序。原句中,“很革命的樣子”運用擬人修辭,將窯洞賦予人的形象特征,強化窯洞形象,突出窯洞的革命記憶?。定語后置,強調這些窯洞就像一位位革命者,這些窯洞屹立至今,見證了中國革命,蘊含著中國革命的精神和力量。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①觀往以知來?!读凶印ふf符》②過去的事情是無法挽回的。聰明人對現在與未來的事唯恐應付不暇,對既往的事豈能再去計較?!喔畚艺驹诮裉煸O想過去又幻想未來,過去和未來在今天隨意交叉,因而過去和未來都刮著現在的風?!疯F生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