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目錄
第七單元單元說明.............................................2
21文言文二則............................................4
22月光曲................................................9
23京劇趣談.............................................15
口語交際聊聊書法.......................................17
習作我的拿手好戲.......................................21
語文園地七..............................................25
第七單元單元說明
一、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走進藝術”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文言文
二則》《月光曲》《京劇趣談》三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
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
2.本單元重點:
(1)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背誦《伯牙鼓琴》。本單元的三篇課文中《文
言文二則》中選入了兩個故事:《伯牙鼓琴》和《書戴嵩畫?!?。兩篇故事一說音
樂藝術的高雅境界,一說名畫作品也有瑕疵,都與藝術相關?!对鹿馇分v了貝
多芬創(chuàng)作名曲的一個傳說,讓我們領略了大音樂家“音樂為大眾服務”的高尚情
懷?!毒﹦∪ふ劇芬晃姆帧榜R鞭”和“亮相”兩部分講了京劇的藝術特色。
(2)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每篇課文中都給我們留下了
充分想象的空間?!恫拦那佟分杏岵赖那俾曌岀娮悠谙氲搅烁呱搅魉?,我們
的耳邊仿佛也想起了那優(yōu)美的琴聲;《月光曲》中貝多芬在月光下彈奏的第二首
曲子讓窮兄妹倆看到了異常美麗逼真的景象?!毒﹦∪ふ劇分旭R鞭的運用和雙方
戰(zhàn)斗時的突然靜止與耍雜技場面帶給觀眾無限的想象空間。而這一切都是各種藝
術形式帶給大家的美感。
內容教學要點課時教學建議
21.文言文二則兩則文言文分別講的是俞2學生通過朗讀、
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故事、牧結合注釋、討論探究
童指出名畫錯誤的故事。重點等多種方式學習文言
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文,自學為主,教師指
課文,感受人物的心情,想象導為輔。
故事中描述的美好景象,體會
藝術之美,背誦《伯牙鼓琴》。
22.月光曲課文為我們講述了貝多芬21.引導學生朗讀
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傳說故事。重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點是學習第9自然段,想象描繪2.抓重點詞句,
的畫面,感受樂曲的美妙,背誦體會音樂描繪出的美
著一段。好畫面。
23*.京劇趣談課文講了“馬鞭”這一道具1引導分析第一部
在京劇表演中的運用,講了舞臺分,自主練習讀懂課
上雙方作戰(zhàn)時兩種表演手法的文;用學習第一部分
作用。重點是從描述中了解京劇的方法學習第二部
的藝術特色。分。
同學之間通過口語交際了1出示圖片,學生
解我國古代的著名書法家和他欣賞書法作品,引出
口語交際們的故事,學習欣賞名家作品,話題。學生交流后,教
談一談學習書法過程中的感受師總結指導。
和學習書法的好處。
習作寫出作文《我的拿手好戲》,1根據題目先思
要求句子通順,重點突出。考:什么是拿手好戲,
自己的拿手好戲是什
么,怎樣煉成的,先寫
什么,后寫什么,怎樣
做到詳略得當。列出
提綱,再寫作文。
交流做課堂筆記的方法;學1學生從學習和生
習一些與戲曲有關的詞語?,并說活實際出發(fā),學生先
語文園地出意思;學習運用合適的說明語談談自己的經驗和認
言說明事物;理解積累一些與藝識,然后在教師指導
術有關的詞語。下加深認識,增長新
知。
21文言文二則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lián)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上背誦
《伯牙鼓琴》。
2.初步運用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
詞匯,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文化藝術之美。
教學重難點
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詩句大意,感受藝術之美。
教學過程
一、縱情吟誦識知音
1.讀題解題
(1)讀好課題,強調“鼓”的讀音。
(2)齊讀課題。
(3)理解“鼓琴”“伯牙鼓琴”的意思,引導質疑。
2.初讀感知。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課文讀正確。
(2)聚焦難讀的句子,扎扎實實讀好課文。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
而志在流水,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p>
——讀好語氣詞“哉”“乎”,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jié)奏和韻味。
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理解“復”“足”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量。
(3)齊讀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三、高山流水遇知音
1.感受語言。
課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寫出了“伯牙鼓琴,錘子期聽之”呢?
伯牙鼓琴,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鋪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
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
水?!?/p>
(1)理解句子意思,滲透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語言補充的古文
閱讀方法。
(2)聚焦“鼓”的意思,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
(3)運用詞語、詩句聯(lián)想的方式豐富語言,豐滿形象,指導朗讀。在此過程中
滲透''太山”“流水”的文化意味,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①讀著這個巍巍乎,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太山?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把這樣的
感覺讀出來。
②流水在古文里邊特指江河。我們會想到長江與黃河,你的腦中又跳出了哪些
詞或者詩句?
2.體驗“知音”。
(1)理解“善”和“志”,體味古今異義的語言現象。
(2)聚焦“善哉”,循序漸進地感受體味“知音”的內涵。
①理解鋒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志向、情懷的悅
納。
②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心的寂寞與孤獨。
③練筆感受伯牙得遇子期,會有怎樣的感慨。
④拓展閱讀《列子?湯問》中伯牙的原話,理解后借助成語體會“知音”的境
界。(3)師生配合朗讀、同桌互讀,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與快樂。在相互
配合朗讀的過程中直觀感知文本前四句語言“對仗工整、瑯瑯上口、情感扶搖
直上”的特點,為熟讀成誦打下基礎。
三、破琴絕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
從“子期死”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補充。
出示:“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
者。”
想象補充,感受人物形象:這時候,你又仿佛看見了一個怎樣的伯牙?
3.縱情朗讀。
指導讀出情感,讀出形象。
四、朗朗誦歌懷知音
1.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卻又痛失知音,使得這個故事
更加的蕩氣回腸。從此,人們不斷地在傳說和吟誦它!
2.熟讀成誦。
借助資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并誦讀全文。
五、板書設計
伯牙絕弦
巍巍乎若太山
湯湯乎若流水
第二課時
一、欣賞名畫,激趣導入。
1.多媒體出示幾幅名畫:《清明上河圖》《蒙娜麗莎》。
2.學生欣賞,談感受。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名畫有關的一則文言文《書戴嵩畫?!贰?/p>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梳理學法,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憑自己的理解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我們是怎樣學習《伯牙鼓琴》的?
一是要多讀課文;二要結合注釋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來讀懂全文;四要
明白一個道理或意境。
3.學生自學課文。
三、激勵測試,交流感悟。
出示測試題,各小組搶答積分,評出優(yōu)勝學習小組。
1.回答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好:所寶:曝:拊掌:云:奴:婢:
2.交流共議。
①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芬惠S,尤所愛,錦囊玉
軸,常以自隨。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寫什么?蜀中:四川。戴嵩牛:戴嵩畫的牛。
預設:四川有個姓杜的有德才的人收藏了幾百種書畫。
這位杜處士收藏了戴嵩的名畫《?!罚貏e喜歡,他用錦緞縫制了畫
套,用玉作畫軸,經常隨身帶著。
從課文哪兩個地方能看出杜處士特別喜歡戴嵩的《?!罚?/p>
補充講解戴嵩和《斗牛圖》,學生明確其地位和價值。
②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
搐
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
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牛,有什么反應?(拊掌大笑)一般人見了戴嵩畫的
牛會是什么表現?(驚嘆,夸贊戴嵩畫得好。)
牧童在笑什么?(他笑戴嵩畫錯了。)
牧童為什么認為戴嵩畫錯了?(斗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
腿中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搖著尾巴在斗。)
牧童怎么知道斗牛的樣子?(因為牧童經常觀察斗牛,熟悉斗牛的樣
子。)
你相信牧童的話嗎?為什么?(引發(fā)學生議論,引導學生深度分析牧童的
話。)
聽了牧童的話,杜處士有什么反應?先想象一下,再回答。(杜處士沒有
生氣,他笑了,認為牧童的話有道理。)
指導:我們要學習杜處士,遇到問題不要急躁,冷靜思考,認真分析。
③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
這句話中的“奴”“婢”分別指什么樣的人?(結合注釋理解)
句子的大意是“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女傭。”并且
說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
故事已經結束了,作者為什么要寫上這句話?(這是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
啟示,他想把他的啟示告訴我們,也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四、再讀課文,體會道理。
1.朗誦課文,看哪組能讀出古文韻味。
2.通過這篇古文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不要迷信權威;要勤于觀察;要正
確對待不同意見;遇到問題要冷靜分析。)
五、作業(yè)超市。(自選三項完成)
1.練習有感情背誦課文。
2.你還知道與課文類似的事情嗎?寫給大家看。
3.以表演的形式復述課文內容,看哪組理解得好。
4.推薦幾篇文言文自學,《精衛(wèi)填?!贰杜佈a天》等。
22月光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月光曲》創(chuàng)作的經過,理解貝多芬
是個同情、熱愛人民的音樂家。熟讀直至背誦第九自然段,感受音樂的美妙。
2.學習掌握9個生字,理解“幽靜、駐足、傾聽、純熟、激動、安詳、陶醉”
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繼續(xù)練習標畫重點詞句,練習品詞品句。
教學重點:
1.了解《月光曲》創(chuàng)作的經過,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熱愛人民的音樂家。
2.熟讀直至背誦第九自然段,感受音樂的美妙。
教學難點:
1.理解“幽靜、駐足、傾聽、純熟、激動、安詳、陶醉”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
思。
2.了解《月光曲》創(chuàng)作的經過,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熱愛人民的音樂家。
教學準備:
1.貝多芬的資料。
2.奏鳴曲《月光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俗話說:水是故鄉(xiāng)甜,月是故鄉(xiāng)明。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那皎潔的月
光總能引起人們無限的情思。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就曾寫下一首和月光有關的古
詩一《靜夜思》,你們能把它朗誦出來嗎?
聽了你們的誦讀,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這樣的畫面:月光如水,輕輕
地灑在床前;詩人站在窗前思念著遠方的親人。
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一篇和月光有關的課文一一《月光曲》。(教師板
書,學生回答)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步感知,學習新課
在二百多年前,德國有位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過許多著名的樂曲,
《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那么,這首《月光曲》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來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95頁,
齊讀第一自然段,并說說從第一自然段當中你知道了什么訊息。
學生交流有關貝多芬的資料,教師相機補充,并進行小結。
貝多芬資料: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
-波恩,是偉大的德國作曲家、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稱為“樂
圣”。十歲舉行首次公開演奏會,十二歲開始作曲,畢生追求“自由、平等、
博愛”的理想。主要作品有交響曲9部、鋼琴奏鳴曲32首、鋼琴協(xié)奏曲5部,
小提琴協(xié)奏曲1部,弦樂四重奏16部。
貝多芬曾說過:“我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做到這一點,
我將是多么幸福!”那么,他是不是真的這樣做的呢?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第
二、三自然段。
1、學習2-3自然段
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朗讀段落,并拿起你們的筆,寫出你們的問題。(教師
提示朗讀要求:一是把音讀準;二是讀得流利;三是不斷地誦讀,直到明白為
止。)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交流問題,教師補充說明。
(1)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當時的環(huán)境怎么樣?(結合上下文理解“幽靜”的
意思)
(2)抓住“斷斷續(xù)續(xù)”來理解:你從這個詞語中了解到什么?
(3)“斷斷續(xù)續(xù)”的琴聲吸引了貝多芬“駐足傾聽”,卻聽到了兄妹倆的對
話。有沒有同學愿意扮演兩個兄妹進行分角色朗讀?
其余學生思考:你從兩兄妹的對話中感受到什么?
(4)駐足傾聽的貝多芬聽到了兄妹倆的對話,心中會有什么想法?
(5)教師板書:聽曲
2、學習第4-6自然段
(1)聽了兄妹倆的對話,貝多芬是怎樣做的呢?(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
(2)貝多芬要做什么?(教師板書:演奏)
(3)他為什么要為盲姑娘彈奏一曲呢?
(4)盲姑娘聽完以后,心情怎樣?(激動)
她是如何評價貝多芬的演奏的?(指導朗讀。)
為什么她能如此地斷定演奏者就是貝多芬本人?(彈奏純熟,感情深厚)這說
明了什么?
(5)貝多芬聽到盲姑娘這樣說,心情起了什么變化?(深深打動如大海的波
濤)(與窮人的心意相通,對生活和音樂的熱愛,使他與兄妹間產生強烈的感
情共鳴)
于是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指導學生朗讀)
3、學習第7T0自然段
正在這時候,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景色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月光照進窗
子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的清幽。)(教師指導朗讀)
這一切使貝多芬覺得心中充滿了溫馨和祝福,也激起了他創(chuàng)作的熱情。
(教師板書:創(chuàng)作)
那么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什么曲子?究竟這首曲子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請同學
們自讀課文,找出描寫《月光曲》內容的語句。
學生瀏覽課文查找有關內容。
匯報查找結果,教師出示相應語段。
(1)這首曲子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明確這首曲子描繪的是月光下大
海的景色。)
(2)你是從哪些語句知道的?(從第九、十自然段中找出有關語句:月
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
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
浪。月亮在烏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接一個朝岸邊涌過
來……風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無比安詳和美麗。)
(3)教師出示上面兩段文字,提問:這兩段文字向我們展示了幾幅畫
面?
(4)學生自讀這兩段話后進行四人小組討論。
(5)師生交流找出如下四個畫面:
畫面一: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
間灑滿了銀光。(引導學生簡要概括后教師板書:月亮升起)
畫面二: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薄云。(教師板書:
月亮升高)
畫面三: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月亮在烏云中穿
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接一個朝岸邊涌過來……(教師板書:風起
浪涌)
畫面四:風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無比安詳和美麗。(教師板
書:風平浪靜)
(6)隨著樂曲的旋律,月光照耀下的海面這樣變化著。你能不能通過你
的讀把這個變化表現出來呢?放開聲音,各自練一遍,把海面上的四次變化用
不同的語調讀出來。開始。
(7)學生各自讀練習讀課文。
(8)指名學生分畫面朗讀課文,說說自己讀課文的體會,引導學生感受
樂曲旋律的變化。
①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
了銀光。
評議朗讀,體會句意。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薄云。
③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月亮在烏云中穿行,被月
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接一個朝岸邊涌過來……
指名讀,提問:此時你感受到了什么?(此處描寫的是波濤洶涌的海
面,曲子的旋律是激昂的,所以語調應該快速而有力?!昂鋈弧闭f明時間很
快,所以應讀得快,“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來”也要讀得快,而且有勁。教
師板書:激昂)
④風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無比安詳和美麗。
指名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此時海面已經風平浪靜,樂曲將要結束,所以語調要柔和、緩慢。
教師板書:舒緩)
(9)教師:《月光曲》的旋律真是這樣的嗎?讓我們再一次去欣賞這
首曲子。
(10)配樂朗誦這兩段文字。學生小聲地練習自讀。
(11)教師:月光下的大海千變萬化,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發(fā)生
了嗎?(不是,是聯(lián)想)誰的聯(lián)想?(皮鞋匠和妹妹的聯(lián)想)
(12)教師:你從哪兒看出這是他們的聯(lián)想?
(13)出示句子比較: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
她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
①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一句多了一個“仿佛也看到了“,兩
句話的意思不一樣。)
②為什么要加上“仿佛也看到了”?(因為景象不是真實的,是妹妹
的想象,同時妹妹是個盲人,她看不見。)
③教師與學生采用接讀的方式體會破折號的作用。
(師)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一(生)在月光照耀
下的波濤洶涌的大?!ㄆ普厶柡竺娴牟糠质菍η懊娌糠终归_的聯(lián)想和想
象)
④練習用“仿佛”造句。
看著那一輪明月,我仿佛O
(14)全班朗讀。
4、學習第11自然段
這美妙的《月光曲》使兄妹倆深深地“陶醉”了,(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
以致于貝多芬已悄悄地離開了,他們還不知道。貝多芬為什么不辭而別?(教
師板書:譜曲)
當兄妹倆從音樂中清醒過來后,會交談些什么?(請兩個學生扮演兄妹進行角
色會話)
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傳說”與第一自然段的“傳說”起了什么作用?(首尾呼
應)
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月光曲》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來的?
出示句子:假如貝多芬,他就不會創(chuàng)作出《月光
曲》。
②如貝多芬不會作曲,音樂記憶力不強,他就不會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
②假如貝多芬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就不會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
總結:從聽兄妹倆的對話,聽盲姑娘彈琴,激發(fā)了貝多芬的創(chuàng)作靈感,非凡的
音樂天賦和才能使他創(chuàng)作出了《月光曲》。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貝多芬是
個偉大的藝術家。
四、布置作業(yè)
1、摘錄文中的好詞佳句
2、和同學一起朗讀第九自然段,再次感受《月光曲》,直到成誦。
五、板書設計
月光曲
創(chuàng)作(7-10)(結束)譜曲(11)
彈奏(4-6)(高潮)月亮升起一月亮升高一風起浪涌一風平浪靜
聽曲(2-3)(發(fā)展)平靜一稍快一激昂一舒緩(發(fā)生)
23京劇趣談
1.學習本課中“馳騁、尷尬、虛擬”等幾個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京劇表演的特點及運用的說明方法。
3.想象京劇的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喜歡京劇嗎?說一說你喜歡的京劇名段吧。
2.教師板書課題點明“趣談”?!叭ふ劇笔鞘裁匆馑??
3.“京劇趣談”是什么意思?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抓住學生的質疑,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學習課文后我們就明白
了。
二、自學生字,讀順課文。
1.讀課文,在文中畫出新詞及不理解的詞。不理解的詞可在小組解決,也可查字
典解決。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詞語。
2.鞏固練習,教師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檢查學生理解詞語的情況。
3.再讀一遍課文??纯催€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畫出來,提出來和同學
們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
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4.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讀書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京劇的哪幾種藝術特色?
(一是利用虛擬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韻,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帶給人無限的
想象空間。)
四、重點講讀,體會寫法。
1.老師導語引入:作為戲曲表演,要在舞臺上展示各種生活場景。但是,舞臺的
空間總是有限的。要表現騎馬的一個場景,應該怎樣來實現呢?
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這個問題。
2.用虛擬的馬鞭來表現騎馬,成功嗎?
學生匯報,教師點撥指導:演員用馬鞭來表演騎馬很成功。主要表現在:
(1)騎馬人特定和優(yōu)美的姿態(tài)能鮮明地表現出來。
(2)馬鞭拿在手里,演員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種動作,表示出各種意義。
3.京劇中有些虛擬的道具一樣感覺可使用,為了說明這個事實,作者舉出了哪
兩個例子?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
五、出示要求,自主學習。
1.出示學習要求:自讀《亮相》一部分課文,看看作者講出了京劇的什么藝術特
色。想象自己是一位解說員,要向外賓們介紹京劇的這種藝術特色,想一想,你
準備從哪些方面按什么順序來講呢?
2.提示學生注意講出以下兩點:
(1)雙方交戰(zhàn)正激烈時,演員的動作忽然停止。此時無聲勝有聲。
(2)雙方交戰(zhàn),一方敗陣逃走,另一方不去追,反而在原地耍“雜技”,凸顯人
物英雄氣概。
3.學生當解說員,模擬場景練習解說。
4.思考討論:作者在介紹各種京劇藝術特色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口語交際聊聊書法
授課
課題課型口語交際課時
聊聊書法時間1
教學
1.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了解古代著名書法家和名家作品。
目標
2.在交際過程中感受書法的藝術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
了解古代著名書法家的一些情況。
重點
教學
難點感受書法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
準
備課件(書法家及書法作品圖片)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一、出示圖片導入
1.出示圖片
學生欣賞風格多
【課件2】一組古代書法家作品圖。
樣的書法作品,聽老師
2.教師談話:書法是中國古典藝術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
講書法藝術的魅力,會
導入國文字書寫中,沒有任何其他文字的書寫,像漢字的書寫
產生民族自豪感,快速
(一樣,最終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并且源遠流長,
)分鐘進入到書法藝術的情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
境中,積極參與到口語
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
交際中去。
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釋讀了中國的傳
統(tǒng)文化內涵。
3.今天我們口語交際的主題就是:聊聊書法(板書)
二、認識書法名家
1.小組內同學自由發(fā)言,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古代書法家以
新課及他們的故事。
教學
2.誰知道王羲之,能和大家說一說嗎?
(
)分鐘(王羲之,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引導學生說一說
圣”之稱?,樋づR沂(今山東臨沂)人,后遷會稽山陰(今王羲之的故事,目的是
浙江紹興),他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廣采眾長,讓學生了解王羲之,因
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代表作《蘭亭序》為王羲之在中國書法
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界有著十分重要的地
稱為“二王”。)位。說起書法不能不知
(王羲之的故事:據說有一次,王羲之路過山陰城的一道王羲之。
座橋。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
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么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
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
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
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么樣?”老婆婆不認識
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王羲之
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
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
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
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
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管竹扇馬上就
賣完了)。
3.誰還知道其他書法家,到講臺前來給大家說他一說。(板
書:王羲之柳公權)
出示名家作品,
三、欣賞書法作品
讓學生領略風格不同
1.出示古代名家書法作品。
【課件3、4]歐陽修、柳公權、顏真卿、趙孟^的作品。的書法藝術特色,感
學生欣賞,說一說自己欣賞后的體會。悟中華書法藝術的博
四、交流學習感受大精深。
1.你學習過書法嗎?把你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同學們交
流一下。
2.指名書法好的同學談自己的學習感受。
示例1.學書法,如果真的投入當中的話,你可以感受
出示談學習感受
很多的樂趣。我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后過渡到隸書,
的示例,目的是讓有
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體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
的筆畫是非常優(yōu)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而楷書是挺拔些還沒有練書法的同
有力,有氣勢的。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學從這個方面懂得一
卿的楷書,因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些練習書法的技巧,
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注意起筆、
頓筆、提筆和收筆,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掌握進一步喜歡書法,增
了。進了解,提高鑒賞能
示例2.我覺得學好書法,也得有一定的審美要求,寫力。
出來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風格中不斷超越自
我。在書法學習和創(chuàng)作中,追求美的風格,看一幅書法作
品美不美,既要看每個字的形體結構,也要看整幅作品中
是否有變化,結體、點劃不雷同,肥瘦適當,肥而能秀,
瘦而能腴,風姿瀟灑,達情盡性,神采飛揚。由于每個人
愛好和審美觀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
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講,
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
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板書:感受樂趣超越自我)
五、暢談學書益處
1.學生小組內自由發(fā)言,談一談自己感受到的學習書法的
好處。
2.教師總結:
(1)培養(yǎng)耐力和自信心
(2)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協(xié)調性
(3)提高人的整體能力
(4)提高個人修養(yǎng)與文化素質
六、總結交際要領
1.學生討論,本次交際活動要注意什么?
課堂小
結及拓2.教師總結,出示:【課件5】
展延伸。有條理地表達,如可以分點說明。
(
對感興趣的話題深入交談。
)分鐘
3.課后搜集一些名家書法作品圖片帶到學校,和同學互相
交流。
法
聊聊書
板書
公權
之柳
設計王羲
自我
超越
樂趣
感受
思
教學反
以分幾
,如可
表達
理地
有條
學習
中,
過程
交際
生在
是學
二:一
目的有
交際的
口語
本次
懂
別人聽
談,讓
入交
可深
話題
趣的
感興
自己
;對
說明
次來
開層
地分
清楚
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洛陽市嵩縣三上數學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數學三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新疆石河子市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尼木縣三上數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灤平縣三上數學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江達縣三上數學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行政管理新時代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瓶冃гu估技巧與試題答案
- 2025年護士政策變動試題及答案
- 公共管理實踐中的政策調整的試題及答案
-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家排好隊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開工報告規(guī)范文本樣板
- 老年人口腔功能的衰退與對策
- (完整版)建筑工程技術說專業(yè)、專業(yè)剖析
- 肝硬化護理查房個案介紹ppt
- 食堂巡查記錄表
- 內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
- GB/T 42466-2023生物樣本庫多能干細胞管理技術規(guī)范
- 2023年大唐集團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
- 冠寓運營管理手冊
- 學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