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光現(xiàn)象(練習)(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E/3D/wKhkGWcGzyaAY0a-AAFdrk9q52Q956.jpg)
![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光現(xiàn)象(練習)(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E/3D/wKhkGWcGzyaAY0a-AAFdrk9q52Q9562.jpg)
![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光現(xiàn)象(練習)(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E/3D/wKhkGWcGzyaAY0a-AAFdrk9q52Q9563.jpg)
![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光現(xiàn)象(練習)(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E/3D/wKhkGWcGzyaAY0a-AAFdrk9q52Q9564.jpg)
![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光現(xiàn)象(練習)(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E/3D/wKhkGWcGzyaAY0a-AAFdrk9q52Q956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2光現(xiàn)象(練習)(解析版)
目錄
■?考點過輻.............................2
考點01光的直線傳播及應(yīng)用...................................................2
考點02小孔成像.............................................................4
考點03光的反射及應(yīng)用.......................................................6
考點04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9
考點05平面鏡成像及應(yīng)用....................................................12
考點06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作圖............................................15
考點07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17
考點08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應(yīng)用(三種光現(xiàn)象辨析)................................21
考點09光的折射作圖........................................................26
考點10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28
考點11光的色散及應(yīng)用......................................................30
考點12物體的顏色、紅外線與紫外線..........................................31
感真題實戰(zhàn)練.............................32
同重難創(chuàng)新練38
■考點過關(guān)練
考點01光的直線傳播及應(yīng)用
1.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A.放映電影時的銀幕B.人的眼睛
C.激光筆D.反射陽光的平面鏡
【答案】Co
【解析】A.放映電影時的銀幕本身不能發(fā)光,可以反射光,所以其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題意;
B.人的眼睛不能發(fā)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題意;
C.激光筆本身能夠發(fā)光,是光源,故C符合題意;
D.反射陽光的平面鏡不能發(fā)光,不是光源,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2.炎炎夏日,在濃密的樹蔭下,透過樹葉間的狹小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些圓形的光斑,這些圓形光
斑是()。
A.樹葉反射的光斑B.圓形樹縫的光斑
C.太陽的實像D.太陽的虛像
【答案】C?
【解析】炎炎夏日,在濃密的樹蔭下,透過樹葉間的狹小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些圓形的光斑,這種
現(xiàn)象屬于小孔成像現(xiàn)象,光斑是由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陽的實像。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o
3.如圖所示是在東京奧運會上,為我國摘得首金的楊倩在10米氣步槍比賽時的情景,她在射擊瞄準時
利用了光的=子彈在槍膛內(nèi)運動的過程中做的是(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她帶
上耳塞的目的是防止噪聲進入o
【答案】直線傳播;變速;耳朵(人耳)。
【解析】[1]在東京奧運會上,為我國摘得首金的楊倩在10米氣步槍比賽時的情景,她在射擊瞄準時
目標、缺口、準星是三點一線,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
[2]子彈在槍膛內(nèi)運動的過程中速度變大,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3]她帶上耳塞的目的是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4.(2023?武漢)一塊儀容鏡如圖甲所示,放在某學(xué)校走廊的47處,儀容鏡靠墻而立,鏡面與墻壁
平行,在另一面墻壁上的。處懸掛一電鈴,如圖乙所示。為了總能看到電鈴?fù)ㄟ^儀容鏡所成的像。',小強
同學(xué)沿著走廊的ae直線走動,若將人和電鈴各自看作一個點,則小強同學(xué)所在的區(qū)間是()。
O'
A.AbB.beC.cdD.de
【答案】B。
【解析】電鈴?fù)ㄟ^平面鏡所成的像在。',根據(jù)光沿直線傳播,小強同學(xué)在的區(qū)間be可看到電鈴?fù)ㄟ^
儀容鏡所成的像。
故選B。
5.日密(gul)是古代的一種“時鐘”,利用太陽光下指針的影子指示不同的時刻(如圖)。請根據(jù)指
針的影子/⑹畫出此時太陽光的傳播方向(太陽光視為平行光)。
I"eTTTi
【解析】由于在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太陽光傳播的方向如圖所示:
6.正午時,小華在地面上鋪一張白紙,將刻有邊長為Iciii的等邊三角形小孔的紙板正對著太陽,保持
紙板與白紙的距離為30cm,觀察白紙上的光斑:
(1)接著小華用另一張卡片覆蓋在三角形孔上移動,大約遮住孔的一半時,觀察光斑變化情況,與沒
有遮擋時相比較白紙上光斑大小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光斑亮度(選
填“增強”、“不變”或“減弱”);
(2)沒有遮擋時,漸漸增大紙板與白紙的距離到2m左右時,此時光斑形狀是形,然后再
用卡片遮擋,減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紙上光斑大小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光斑亮度(選填“增強”、“不變”或“減弱”);
(3)晴天太陽透過樹葉縫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圓形光斑與上述原理相同,其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
是。
【答案】變?。徊蛔?;等邊三角形;不變;減弱;樹葉縫隙到地面距離不等。
【解析】(1)[1][2]太陽光是平行光源,開始時孔較大,白紙離孔的距離為30cm,太陽光通過三角形
的孔形成的是和孔形狀一致的等邊三角形光斑,不改變孔到白紙之間的距離,當遮住孔的一半時,平行的
太陽光通過孔形成與孔形狀相同的光斑,因此光斑變??;由于單位面積上太陽光的照射強度相同,透過小
孔形成的光斑亮度不變。
(2)[3][4][5]當沒有遮擋時,此時孔較大,漸漸增大紙板與白紙的距離到2m左右時,太陽光平行的
穿過邊長為1cm的等邊三角形的孔,白紙上的光斑為等邊三角形;繼續(xù)移動覆蓋的卡片,減小孔的大小,
達到小孔成像的條件時,白紙上光斑將變成圓形,此時成太陽的像,小孔成像的大小由物距和像距決定,
此時物距和像距都不變,因此所成像的圓斑大小不變;小孔變小,通過的光量減少,則光斑亮度減弱。
(3)[6]晴天太陽透過樹葉縫隙形成的圓形光斑與上述原理相同,其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樹葉
縫隙離地面的距離不等造成的。
考點02小孔成像
1.2000多年前,《墨經(jīng)》中就記載了如圖所示的小孔成像實驗,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種光現(xiàn)象形成的
A.光的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答案】Ao
【解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倒立的實像,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2.關(guān)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B.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實像;
C.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虛像;
D.小孔成的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
【答案】Ao
【解析】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故A正確;
BCD.小孔所成的像是光線的實際會聚成的,是倒立的實像,故BCD錯誤;
故選Ao
3.如圖所示,若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發(fā)現(xiàn)光線透過小孔在墻壁上形成像,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經(jīng)過調(diào)節(jié),像的大小可以等于物的大?。?/p>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
C.保持蠟燭和墻位置不變,將木板向靠近墻的方向移動,蠟燭在墻上的像會變大;
D.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虛像
【答案】A。
【解析】A.當像距等于物距時,成像大小等于物體大小,故A正確;
B.小孔成像實驗中,像的形狀與小孔無關(guān),小孔可以是任意形狀,故B錯誤;
C.保持蠟燭與墻位置不變,將木板靠近墻的方向移動,物距變大,像距變小,會導(dǎo)致成像變小,故C
錯誤;
D.蠟燭的光通過小孔所成的像是光實際會聚成的,可以被光屏(墻)所承接,因此是實像,故D錯誤。
故選Ao
4.如圖所示為“小孔成像”的示意圖:該現(xiàn)象可以用來解釋;小孔位置固定,將蠟燭和光屏位
置對調(diào),光屏上的像比原來(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光的直線傳播;變小。
【解析】[1]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線傳播造成的。
[2]由圖可見蠟燭距離小孔較近,在光屏上成的像比實際燭焰大;將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diào)后,燭焰距離
小孔比原來遠了,所以成的像也就變小了。
5.如圖所示,眼睛看到蠟燭46通過小孔在屏上成(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形成
原因是:。
【答案】倒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解析】[1][2]蠟燭發(fā)出的光通過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實像,這就是小孔成像。
它的成像原理是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4點發(fā)出的光會成像在光屏的下部,8點發(fā)出的光會成
像在光屏的上部,從而形成倒立的像。
6.小明用易拉罐制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甲所示,小明從實驗室借來用發(fā)光二極管制成的“F”
字樣光源,將“F”字樣光源、簡易針孔照相機按圖乙所示位置放好,小明觀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是圖丙
中的(填序號),這個像是(選填“實像”或“虛像”)。這種針孔照相機的是利用(選
填“光沿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來成像的。
F3f
①②③
甲乙丙
【答案】②;實像;光沿直線傳播。
【解析】[1][2]使用針孔照相機時,“F”字樣光源發(fā)出的光通過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
立的實像,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是圖丙中的②。
[3]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考點03光的反射及應(yīng)用
1.一束陽光與鏡面成75°角照射到平面鏡上,此時入射角為()。
A.75°B.25°C.35°D.15°
【答案】Do
【解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75°,則入射角為90°-75°=15°
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o
2.熱愛科學(xué)的小明在房間中安裝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給家里供電。當太陽在電池板后方時,利用一塊
平面鏡將太陽光反射到電池板上、若某時刻太陽光與平面鏡的夾角為60°(如圖所示),一束陽光經(jīng)鏡面
反射后照射到電池板上尸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電
A.反射角的大小為60°;
B.若鏡面豎直上移,則反射角將變大;
C.若鏡面水平左移,該束光線照到尸點上方;
D.若鏡面水平右移,該束光線依然照射尸點
【答案】Co
【解析】A.太陽光與平面鏡的夾角為60°,則入射角為90。-60。=3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反射角為30°,故A錯誤;
B.若鏡面豎直上移,入射角的大小不變,則反射角大小不變,故B錯誤;
CD.若鏡面水平左移,入射角不變,如圖所示:
太陽光平面鏡
.p
電池板孑q
』不
一H
去
多P
PH
PH
PP
該束光線照到戶點上方;同理,若鏡面水平右移,該束光線依然照射戶下方,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o
3.若要使圖中的反射光線射中墻上的目標,在激光筆不動的情況下,可將平面鏡()。
A.豎直向上移動B.豎直向下移動C.水平向左移動D.水平向右移動
【答案】Ao
【解析】A.將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則入射光線方向不變,入射點向右移動,則反射光線也
向右移動,光斑會向上移動,反射光線能射中墻上的目標,故A符合題意;
B.將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則入射光線方向不變,入射點向左邊移動,則反射光線也向左移
動,光斑會向下移動,反射光線不能射中墻上的目標,故B不符合題意;
C.將平面鏡水平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入射光線不變,則反射光線也不會改變,所以反射光線不能射中
墻上的目標,故C不符合題意;
D.將平面鏡水平向右移動一段距離,入射光線不變,則反射光線也不會改變,所以反射光線不能射中
墻上的目標,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4.如圖所示,是平行光照射到不同物體表面時發(fā)生反射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A.甲、乙均為鏡面反射;
B.甲、乙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乙為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甲圖反射光路具有可逆性,乙圖反射光路不可逆
【答案】Bo
【解析】ABC.甲圖中,平行光線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線還是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
反射;乙圖中,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鏡面反射
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C錯誤,B正確;
D.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甲乙反射光路均可逆,故D錯誤。
故選Bo
5.下列現(xiàn)象中會造成光污染的是()。
A.汽車車窗玻璃上貼防曬膜B.用塑料薄膜建造溫室大棚
C.晚上學(xué)習時用護眼臺燈D.城市建筑大面積安裝玻璃幕墻
【答案】D。
【解析】A.汽車車窗玻璃上貼太陽膜主要是防止太陽對人體的曬傷,不會造成光污染,故A不符合題
思;
B.利用塑料的透光功能,建大棚時能夠使大棚的溫度升高,不會造成光污染,故B不符合題意;
C.晚上的光線較暗,故用護眼臺燈可以起到對眼睛的保護作用,不會造成光污染,故C不符合題意;
D.當光照射在玻璃幕墻時,會發(fā)生鏡面反射,造成光污染,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6.在皮鞋擦過鞋油之后,還要用鞋刷或軟布反復(fù)擦幾下,越擦越亮,這是由于()。
A.反復(fù)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復(fù)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鏡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復(fù)擦可增加皮鞋反光性能,從而增加漫反射效果;
D.鞋油的顏色比皮革鮮艷,反復(fù)擦可增加皮鞋吸收陽光的能力,所以越擦越亮
【答案】Bo
【解析】因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塵,光射向鞋面后發(fā)生漫反射,這樣皮鞋就失去了光澤;涂上鞋
油后,鞋油的微小顆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細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勻,鞋面就變得十分光滑。
光射向鞋面后會發(fā)生鏡面反射,皮鞋看起來就更光亮更好看了。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o
7.如圖所示,一束光與液面的夾角為40°,則反射角的大小是;光束通過液面反射后在
光屏形成一亮點S,當光點由S移到£時,表示液面(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此時反射角(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50°;下降;不變。
【解析】[1]由圖可知,入射光線與液面之間的夾角為40°,則入射角為90°-40°=50°,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為50°。
[2]由于入射光線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發(fā)生的是鏡面反射,當水面發(fā)生變化時,則反射光線的方向
與原來的反射光線是平行的,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知,當反射到光屏上的光點由S,移到金時,表明液面從四下降到切。
[3]由于反射光線的方向與原來的反射光線是平行的,所以入射角不會變化,反射角也不會變化。
考點04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1.(2023?自貢)小王同學(xué)在家里將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沿放折疊的硬白紙板
笈W豎直的立在平面鏡上,以此來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通過測量他發(fā)現(xiàn)此時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50°夾角,
如圖所示,則()。
A.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40°;
B.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增大20°;
C.將紙板M加向后折疊,則反射光線會消失;
D.光在紙板上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答案】Bo
【解析】A.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50°夾角,則入射角為90°-50°=40°
根據(jù)光的反射規(guī)律可知,反射角為40°,則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90°-40°=50。
故A不符合題意;
B.入射角增大10°,則反射角也增大10°,那么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增大20°,故B符合題
思;
C.因為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將紙板M加向后折疊,在紙板上將看
不到反射光線,但反射光線不會消失,故C不符合題意;
D.為了能在各個方向都能觀察到光線,紙板表面比較粗糙,光在紙板上發(fā)生了漫反射,故D不符合題
后、O
故選Bo
2.(2023?貴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器材有:激光筆、可折轉(zhuǎn)光屏、平面鏡和噴霧器。
(1)將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如圖甲所示。激光筆的光束射向平面鏡上。點,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
(2)將折轉(zhuǎn)光屏垂直于平面鏡放置,讓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點,如圖乙所示。要呈現(xiàn)反射光,需將
右半屏向(選填"前”或“后”)折轉(zhuǎn)。
(3)保持入射點不變,多次改變?nèi)肷浞较?,在光屏上記錄每次實驗的光路aa'、bb'和c",如圖
丙所示。為了研究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現(xiàn)左、右半屏相對應(yīng)的光線關(guān)于轉(zhuǎn)軸對稱,可將此
對稱軸視為。同時根據(jù)光屏上的倍息可得結(jié)論,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
【答案】①2;②前;③.法線;④相等。
【解析】(1)[1]如圖甲所示,激光筆的光束射向平面鏡上。點,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這樣能顯示
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傳播路徑。
(2)[2]如圖乙,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了一個角度,由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則需
將右半屏向前折轉(zhuǎn)。
(3)[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光線與
入射光線關(guān)于法線對稱,如圖丙所示,發(fā)現(xiàn)左、右半屏相對應(yīng)的光線關(guān)于轉(zhuǎn)軸對稱,可將此對稱軸視為法
線所在位置。
[4]根據(jù)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結(jié)論,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相等。
3.小明利用圖中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1)為了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guān)系,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
(2)如圖甲所示,入射光線逐漸沿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改變?nèi)肷浣?,發(fā)現(xiàn)反射光線沿(選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zhuǎn),且反射角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
射角;
(3)由圖乙所示,小明將硬紙板B沿閭剪開并將上半部分向后折,實驗時,紙板B的上部分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說明: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
【答案】量角器;逆時針;等于;不能;在同一平面內(nèi)。
【解析】(1)[1]由于是為了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關(guān)系,所以這里需要用到量角器測量兩個角
的度數(shù)。
(2)[2][3]如圖甲所示,入射光線逐漸沿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入射角逐漸減小,反射角也逐漸減小,故
可以發(fā)現(xiàn)反射光線沿逆時針旋轉(zhuǎn),且反射角總等于入射角。
(3)[4][5]由圖乙可知將硬紙板B沿閥剪開并將上半部分向后折以后,實驗時紙板B的上部分看不
到反射光線,由這一現(xiàn)象可以看出: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
4.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同學(xué)們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
(1)為了完成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是量角器;
(2)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板叱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惻垂直于
鏡面;
(3)如圖所示,使一束光貼著紙板射向。點,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沿另一方向射出,圖中r是(選
填“入射”或“反射”)角;
(4)當入射角增大時,反射光線(選填“靠近”或“遠離”)平面鏡;
(5)如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o
次數(shù)123456
Z720°30°40°50°60°70°
Zr20°30°40°50°60°70°
【答案】反射;靠近;見解析。
【解析】(1)[1]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叫反射角,由圖可知/Z是
反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它是反射角。
(2)[2]當入射角增大時,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線遠離法線,就靠近平面鏡。
(3)[3]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平面鏡〃水平放置,白色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F
兩部分組成,可繞豎直接縫加翻折。
(1)如圖,將一束光貼著紙板£沿/。射到鏡面上。點,紙板尸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接著將紙板尸
繞陰向后翻折,則紙板戶上(能/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束,由此得到結(jié)論: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
法線ON;
(2)小明在測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時只記錄了一組數(shù)據(jù)(如表),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他(能/不
能)得出關(guān)于光反射時反射角與入射角關(guān)系的結(jié)論,理由是。
實驗序號入射角a反射角B
①50°50°
【答案】不能;在同一平面內(nèi);不能;一次實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解析】(1)口][2]在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向后翻折,讓光線仍貼著紙板沿4。方向射向鏡面,此時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由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構(gòu)成的平面與平面鏡垂直,故不能看到反射
光線;由此得到的結(jié)論是: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加在同一平面內(nèi)。
(2)[3][4]一次實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guān)系的普遍規(guī)律,應(yīng)當改變?nèi)肷?/p>
角進行多次實驗。故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小明不能得出關(guān)于光反射時反射角與入射角關(guān)系的結(jié)論。
考點05平面鏡成像及應(yīng)用
1.(2023?山西)一只白鶴靜立在平靜的水中,在岸邊可以看到白鶴的兩個“影”一一影子和倒影,
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白鶴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B.白鶴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白鶴飛離水面時,它的倒影會變小;
D.白鶴在水中的倒影是實像
【答案】Ao
【解析】A.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故A正確;
BD.白鶴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BD錯誤;
C.白鶴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像和物體大小相等,白鶴的大小不變,像的大小不變,即它的
倒影不變,故C錯誤。
故選Ao
2.(2023?湘潭)如圖所示,白鷺平行于水面飛行,距水面2m。水中的“白鷺”是(選
填“實”或“虛”)像,它距空中的白鷺fflo
【答案】①虛;②4.
【解析】[1]水中看到的“白鷺”是白鷺的倒影,類似于平面鏡成像,由光反射形成的虛像。
[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距和像距相等,此時水中形成的像距水面2m,則像與空中白鷺的距離
為2m+2m=4m0
3.小明同學(xué)坐在平靜的湖邊,看到“云在水中漂,魚在云上游”。天上的白云與映在湖里的白云,距
水面的距離(選填“相同”或“不同”);看到水中的白云在向東移動,則天上的白云在向(選
填“東”或“西”)移動:看到的水中魚和水中云,是魚和云所成的像,關(guān)于這兩個像,下列判斷正確的
是(選填字母)。
A.都是實像
B.都是虛像
C.魚是實像,云是虛像
【答案】相同;東;Bo
【解析】小亮看到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
點可知,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故天上的白云與映在湖里的白云距水面的距離相同;
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物與像關(guān)于鏡面對稱,當水中的白云在向東移動時,則天上的白云在向東移
動;
看到的水中魚,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水中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所以這兩個像都是虛
像,故選B。
故答案為:相同;東;Bo
4.(2023?江西)學(xué)校在教學(xué)樓大廳設(shè)有儀容鏡,便于師生自覺規(guī)范儀容儀表。某同學(xué)在儀容鏡中所
成的像是(選填“實像”或“虛像”),與他在小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①虛像;②不變。
【解析】[1][2]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某同學(xué)在儀容鏡中所成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成的像
是虛像,與他在小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相比,人的大小不變,像的大小不變。
5.(2023?連云港)一束光與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靜的水面上,則反射角為°,若入射
角增大10°,則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夾角為°。遠遠望云,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水面上飛翔,若它距
水面6m,它的像距水面的距離是m,當它向水面俯沖的過程中,像的大?。ㄟx填“變大”“不
變”或“變小”)。
【答案】①60;②140;③6;④不變。
【解析】[1]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30°,則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即入射角是
90°-30°=60°
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
[2]當入射角增大10°,因此反射角也增大10°,即反射角為變?yōu)?0°+10。=70°
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是70°+70°=140°
[3]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已知小鳥距水面6m,小鳥的像到水面的距
離也是6mo
[4]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鳥向下俯沖還是向上飛,像和小鳥等
大,所以若小鳥向下俯沖的過程中,該“倒影”的大小不變。
6.檢查視力時,要求視力表與人的眼睛距離為5m,房間兩面平行墻的距離為3m,兩面墻上分別掛有平
面鏡和視力表,則被檢查者應(yīng)坐在鏡子前m處,這時視力表的像到鏡面的距離視力表到鏡面
的距離(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2;等于。
【解析】[1]由題意可知,視力表與人的眼睛距離為5m,根據(jù)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即視力表的像距離人
的眼睛的距離是5m,房間兩面平行墻的距離為3m,即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3m,所以,被檢查者應(yīng)
坐在鏡子前5m-3m=2m
[2]根據(jù)平面鏡的成像特點,物距和相距是相等的,所以,視力表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等于視力表到鏡面
的距離。
考點06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作圖
1.如圖所示,M是蘋果上的一點,N是人眼的位置,請畫出M點在平面鏡中的像M及某點發(fā)出的一條光線
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經(jīng)過N點的光路圖。
【解析】作出M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M的像點;連接NM'交平面鏡于點0,0點就是入射點,0N
即為反射光線,連接M0即為入射光線,如下圖所示:
【解析】先過入射點垂直平面鏡作出法線,再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另一側(cè)畫出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60°,所以入射角為90。-60。=30。
反射角也為30°。如圖所示:
3.如圖所示,要將一束太陽光反射到室內(nèi)的8點,請正確地畫出平面鏡,并標出反射角八(保留
作圖痕跡)
【解析】先作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再過反射點垂直法線作出平面鏡,反射
角為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所示:
4.如圖,S為光源,畫出①光線a的反射光線;②S在平面鏡中的像。
【解析】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S',即為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S和入射點。并延長,S'。即為
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5.如圖,A為暗室中的點光源,B為不透光薄板,B與上方水平放置的平面鏡左邊緣對齊,請畫出B
薄板右側(cè)水平地面被光照亮的區(qū)域左右邊界的光路圖(只考慮直接經(jīng)平面鏡到達地面光線)。
平面鏡
B
A*
地面
【解析】先作出點光源/關(guān)于平面鏡的像點;連接力與平面鏡的左端,交平面鏡于點C的入射光線,
作出入射光線4c和反射光線龍;連接A與擋光板的最上邊緣,交平面鏡于點〃的入射光線,作出入射光線
和反射光線始則水平地面被光照亮的區(qū)域為明如圖所示:
6.(2023?濱州)請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乙中作出物體4?在平面鏡中的像4",保留作圖
痕跡。
A
B
【解析】分別作出48兩點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夕,連接/、B'即為物體"的像,如圖所
//
//
-JB,
考點07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1.如圖所示,小明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桌面上
墊一張白紙,再將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放在白紙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為了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應(yīng)將蠟燭B也點燃;
B.玻璃板可以與紙面不垂直;
C.選擇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方便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
D.用一塊不透明的木板擋在玻璃板和像之間,像會被遮擋
【答案】Co
【解析】A、實驗中若將另一側(cè)的蠟燭點燃,結(jié)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玻璃板前后對比不明顯,后面蠟
燭A的像不容易觀察,效果不明顯,故A錯誤;
B、為了使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與紙面垂直,故B錯誤;
C、選擇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方便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故C正確;
D、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不是實際光線照到像點,所以鏡子背
面放什么物體都不會影響成像;所以如果用一塊不透明的木板擋在像的前面,是不會影響成像的,故D錯誤。
故選:Co
2.(2023?吉林)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
(2)實驗中應(yīng)將玻璃板與水平桌面_______;
(3)選用兩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目的是得到像和物的的關(guān)系。
【答案】①位置;②垂直;③大小。
【解析】(1)[1]玻璃板可以進行光的反射,也可以透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
位置。
(2)[2]平面鏡中像與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為了方便找像,實驗中應(yīng)將玻璃板與水平桌面垂直。
(3)[3]選用兩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一根用于成像,一根用于與像作比較,目的是得到像和
物的大小的關(guān)系。
3.(2023?南通)如圖所示,小明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他將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在
玻璃板后移動棋子B,直至與A的像重合。
(1)選擇與A完全相同的棋子B,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關(guān)系。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是為
了便于比較;
(2)改變自己的位置,觀察棋子A的像。當他遠離玻璃板時,像的大小將0當他向右移
動時,像的位置相對于玻璃板將(選填“向左”、“向右”或“不變”);
(3)移走棋子B,將一張白紙豎直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白紙上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
能”)看到棋子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像。
【答案】①大??;②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關(guān)系;③不變;④不變;⑤不能;⑥虛。
【解析】(1)[1]在實驗中,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利用等效替代法,選擇與A完全相同的棋
子B,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guān)系。
[2]實驗中方格紙便于確定物和像的位置,其目的是為了比較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的大小關(guān)系。
(2)[3]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所以當他遠離平
面鏡觀察棋子A時,棋子A的大小不變,故棋子A的像的大小不變。
[4]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當他向右移動時,棋子A的位置不變,故棋子A的像的位
置不變。
(3)[5][6]移走棋子B,將一張白紙豎直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白紙上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
原因是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白紙)上。
4.為完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小芳選擇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4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2)當把蠟燭放在力點時,在8位置觀察到了它的像。若在6和玻璃板之間放上一個與玻璃板等大的
黑色不透明紙板,從玻璃板前方(選填“仍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
像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3)移去蠟燭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A的像(選填“實像”或
“虛像”);
(4)如圖所示,僅將玻璃板由圖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時,蠟燭A的成像情況是
(選題字母代號);
A.蠟燭成像仍在方處
B.蠟燭成像在6處右側(cè)
C.蠟燭無法通過玻璃板成像
(5)若將玻璃板繞底邊向蠟燭A一側(cè)傾斜,如圖所示,則此時蠟燭A的像大小變化情況是(選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蠟燭A的像應(yīng)是(選填"AJ“AJ或“As”)。
【答案】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仍能;反射;虛像;A;不變;A?。
【解析】(1)[1]玻璃板有透光性,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既能成像,故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2][3]因為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所以在像和玻璃板之間放一個不透明的紙板不
會影響玻璃板的成像,從玻璃板前方仍能觀察到蠟燭的像。
(3)[4]移去蠟燭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塊光屏,所成的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
像。
(4)[5]因為像與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如圖所示,平面鏡所在的對稱面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故A符合
題意,BC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5)[6][7]根據(jù)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如圖所示,
蠟燭A的像應(yīng)是A?。
5.如圖所示是小麗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裝置。
薄玻璃板
(1)小麗選取兩支等大的蠟燭,為了便于比較關(guān)系,將玻璃板前面的蠟燭點燃,在玻璃板后面
將未點燃的蠟燭放到看到像的位置,發(fā)現(xiàn)它們完全重合,即后面蠟燭的位置就是點燃蠟燭的像的位置,這
種方法叫法;
(2)小麗把點燃的蠟燭放到距離玻璃板8cm位置時,測量出后面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也是8cm,由此
得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小麗測量結(jié)束后,立馬得出結(jié)論,這樣做的不足之處是:;
(3)將蠟燭靠近玻璃板時,蠟燭所成的像將(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
(4)將物理課本放在像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課本上沒有承接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像。
【答案】像與物的大??;等效替代;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實驗中只做了一次實驗便得出結(jié)
論,不具普遍性;不變;虛。
【解析】(1)[1][2]實驗時要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在鏡前看上去
與鏡前的蠟燭在鏡中成的像完全重合,故選取兩支等大的蠟燭,為了便于比較大小關(guān)系;采用的研究方法
是等效替代法。
(2)[3][4]由數(shù)據(jù)知,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實驗中只做了一次實驗便得出結(jié)論,不具普遍
性,應(yīng)改變蠟燭A的位置,多做幾次實驗進行分析。
(3)[5]當把蠟燭靠近玻璃板時,由于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相同,蠟燭A的大小不變,所以蠟燭在玻
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將不變。
(4)[6]取走蠟燭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物理課本,課本上不能接收到A的像,說明蠟燭A經(jīng)平面鏡
所成的像是虛像。
考點08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應(yīng)用(三種光現(xiàn)象辨析)
1.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水兩種介質(zhì)中傳播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如是界面B.4?的右邊是水
C.入射角等于60。D.折射角等于30。
【答案】B。
【解析】A.由圖可知佇90°-60°=30°
已知,可知/664/£〃佇3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關(guān)于法線對稱,所以第為法線,/刀為界面,故A錯誤;
BCD.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cè),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所以影為入
射光線,龍為反射光線,/為折射光線,入射角/a后30°,折射角彼90°-30°=60°
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則/〃的左側(cè)是空氣,右側(cè)是水,故B正確,CD錯誤。
故選B。
2.人站在岸上看到水底的“鵝卵石”的光路圖正確的()。
【答案】Ao
【解析】BD.鵝卵石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時,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
線遠離法線,向水面偏折,人逆著折射光線看去,看到“鵝卵石”的位置升高了。圖中光從空氣射入水中,
光的傳播方向錯誤,故BD錯誤;
C.圖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錯誤;
A.該圖中,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中,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正確。
故選Ao
3.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光斑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如果將入射光線適當順時針偏轉(zhuǎn)一個角度,杯底光斑會適當左移;
C.如果光線垂直水面入射,折射角為90°;
D.如果往杯中再繼續(xù)加水,入射光線保持不變,杯底的光斑會向左移動
【答案】Bo
【解析】A.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知,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錯誤;
B.如果將入射光線適當順時針偏轉(zhuǎn)一個角度,此時的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杯底光斑會適當左移,故B正確;
C.光線垂直水面入射,光的傳播方向不變,此時的折射角為0°,故C錯誤;
D、當杯子內(nèi)逐漸加水時,光的折射程度不變,但是水面上升,入射點會向右移動,所以光斑將向右移
動,故D錯誤。
故選Bo
4.(2023?丹東)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是()。
B.“彎折”的筷子
水中的倒影
【答案】Bo
【解析】AC.日遇上的影子、屏上的皮影,都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C不符合題意;
B.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筷子在水面處看起來變折了,這是由于筷子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
傳播方向發(fā)生了偏折,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彎折,是由于光的折
射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
D.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5.(2023?煙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中的情境能用
光的折射原理解釋的是()。
A.起舞弄清影B.潭清疑水淺C.風吹草低見牛羊D.樓臺倒影入池塘
【答案】Bo
【解析】A.起舞弄清影中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潭清疑水淺,人從岸上看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按揭手房買賣協(xié)議書
- 灰土擠密樁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年南寧貨運從業(yè)資格試題答案大全
- 2025年青海貨運從業(yè)資格試題題庫
- 2025年鶴崗b2貨運資格證模擬考試
- 電工承包簡單合同(2篇)
- 2024-2025學(xué)年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6天安門廣場教案1蘇教版
- 浙教版數(shù)學(xué)七年級上冊《2.1 有理數(shù)的加法》聽評課記錄
- 七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8 Choosing presents Unit 3 Language in use說課稿 (新版)外研版
- 2024-2025學(xué)年高中物理課時分層作業(yè)2庫侖定律含解析教科版選修3-1
- 勇者斗惡龍9(DQ9)全任務(wù)攻略
- 經(jīng)顱磁刺激的基礎(chǔ)知識及臨床應(yīng)用參考教學(xué)課件
- 小學(xué)語文人教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群文閱讀“神話故事之人物形象”PPT
- 鄉(xiāng)村振興匯報課件
- 紅色記憶模板課件
- ISO 31000-2018 風險管理標準-中文版
- 油氣藏類型、典型的相圖特征和識別實例
- 麗聲三葉草分級讀物第四級A Friend for Little White Rabbit課件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chǔ)設(shè)施工程專業(yè)人員配備標準
- 三年級下冊脫式計算題
- 建筑消防設(shè)施基礎(chǔ)知識PPT通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