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力(原卷版)
和敘導航
知識點1:力
1、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tài),包括使運動的物體靜止、使靜止的物體
運動、使物體速度的大小、方向發(fā)生改變;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3)力的單位:力的單位是生頓,簡稱生,符號是N。
(4)力的相互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
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響力的作用
效果。
3、力的圖示和示意圖:
(1)用帶有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圖;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
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
(2)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選取標度,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
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這種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圖示。
知識點2:彈力
1、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zhì)叫彈性;
(2)塑性:物體受力時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2、彈簧測力計:
(1)用途:測量力的大?。?/p>
(2)構(gòu)造:彈簧、指針、刻度盤;
(3)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跟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
3、彈簧測力計使用和讀數(shù):
(1)觀察量程、分度值;
(2)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
(3)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卡殼;
(4)測力時,要使彈簧中心的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針和外殼無摩擦,彈簧
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待示數(shù)穩(wěn)定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面垂直。
知識點3:重力
1、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蛆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號是G;
(2)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受地球的吸引;
(3)重力特指地球?qū)ξ矬w的吸引;
(4)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物體。
低有關,不同星球上g也不同,在地球上g=9.8N/kg)。
2、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作用點一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2)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3)重心的位置不一定總在物體上,如圓環(huán)的重心在圓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4)提高穩(wěn)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5)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
(6)重力的大?。和ǔ0阎亓Φ拇笮〗兄亓?
(7)重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
(8)g的含義: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g是常數(shù),地球緯度高低有關)
考點1力
【典例1】(2022?成都)甜水面是成都的傳統(tǒng)美食,制作的關鍵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條:用上
等面粉加鹽和水,揉勻后靜置半小時,用面杖搟成面皮,再切成適當寬度的面條,然后
兩手抓住面條用力拉長。關于上述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揉捏面團時,面團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
B.面團被搟制成面皮,力改變了面團的運動狀態(tài)
C.手推面杖來回運動,力改變了面杖的運動狀態(tài)
D.用手拉長面條,面條受力的同時,手也受到力
【典例2】(2022?北海二模)如圖所示,四個力中的一個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
同的是()
【典例3】(2021?淮安)如圖所示,在太空飛行的人造衛(wèi)星,A、B為衛(wèi)星上的兩個噴氣發(fā)
動機,根據(jù)表中指令的編碼可知,當衛(wèi)星收到編碼為“11011,10001”的信息并執(zhí)行指
令后,衛(wèi)星沿圖中速度v的方向做(填“勻速”、“加速”或“減速”)運動,這
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o
指令編碼
發(fā)動機A00100
發(fā)動機B11011
點火10001
熄火01110
【典例4】(2022?威海)用輕繩懸掛的鐵球自由擺動,請畫出擺動到如圖所示位置時,鐵球
的受力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典例5】(2022?南寧一模)竹蜻蜓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民間玩具。竹蜻蜓由兩部分組成,一是
竹柄,二是“翅膀”,如圖所示。玩時用雙手一搓竹柄,竹蜻蜓的“翅膀”旋轉(zhuǎn),將空氣
向下推,然后雙手一松,竹蜻蜓就飛向了天空,過一會落回地面。請用所學知識解釋竹
蜻蜓向上飛起和落回地面的原因。
考點2彈力
【典例6】(2022?東營)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重力B.測量前應該把指針調(diào)節(jié)到指“0”的位置上
C.測量前要確認指針和彈簧不被外殼卡住D.所測的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典例7](2022?汕尾二模)一個很薄的塑料袋裝滿水,將袋口扎緊后掛在彈簧測力計上,
穩(wěn)定后,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9N。若使該裝滿水的塑料袋全部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
的讀數(shù)將接近于()
A.ONB.3NC.6ND.9N
【典例8】(2022?增城區(qū)二模)如圖1,把輕質(zhì)彈簧(忽略彈簧重力)掛在鐵架臺上,并在
彈簧旁安裝刻度尺,在彈簧下端掛上鉤碼,測得彈簧的長度1與鉤碼對彈簧的拉力F之
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
(1)當彈簧未掛鉤碼時,F(xiàn)=N,彈簧的長度為cm=
(2)當彈簧的長度為6cm時,彈簧上所掛鉤碼重No
【典例9】(2021?杭州)小金同學為了制作彈簧測力計,對一根彈簧進行了探究:將彈簧的
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記錄彈簧的長度與它受到的拉力之間的關系。如表所示:
拉力(N)00.51.01.52.03.04.0
彈簧長度(cm)6.57.58.59.511.014.218.0
若用此彈簧制作彈簧測力計,請回答以下問題:
(1)從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稱量是No
(2)若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N,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cm。
(3)當該彈簧測力計懸掛75g的重物時,彈簧將伸長cm。
考點3重力
【典例10](2022?武威模擬)下列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1個雞蛋受到的重力大小約為INB.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
C.中學生的課桌的高度約為80dmD.初中生跑百米賽跑成績約為8s
【典例11](2022?大武口區(qū)模擬)如圖所示,2022年3月23日,“天宮課堂”授課時互動
提問環(huán)節(jié),地面上的同學提出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在空間站里流眼淚是什么樣的?”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空間站里流淚時不能用以下哪個成語來描述()
A.熱淚盈眶B.眼淚汪汪C.淚如雨下D.淚眼婆娑
【典例12】(2022?立山區(qū)一模)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時經(jīng)常用水平儀來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
水平,水平儀利用了的原理。圖甲所示即為一種簡易水平儀,圖
示情況說明墻面邊(選填“左”或“右”)偏低。圖乙所示為一種氣泡水平儀,
當儀器中空氣泡居中表示墻面水平,若空氣泡在A端,則表示A端的墻面偏(選
空氣泡
圖乙
【典例13】(2022?鹽城)在圖中畫出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典例14】(2022?蕭山區(qū)模擬)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中,課
堂上甲、乙兩位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所示,甲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所受重力大小,讀數(shù)時他讓鉤碼保持靜止
狀態(tài),根據(jù)知識可知,此時鉤碼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
等,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該同學可以得出結(jié)論:
鉤碼個數(shù)12345
質(zhì)量m/g50100150200250
重力G/N0.51.01.52.02.5
(2)乙同學則取了質(zhì)量不同的蘋果、小木塊、小鐵球各一個,并分別用天平和彈簧測力
計測出了它們的質(zhì)量和重力,來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你認為乙同學的
做法是否合理?答:O
A.不合理,因為他沒有用同種物質(zhì)的物體做實驗
B.不合理,因為他沒有使物體的質(zhì)量成倍變化
C.合理,因為他同樣可以得到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
D.合理,因為他的操作比甲同學更簡便
n雙通制珠
一、選擇題。
1.(2022?福建)如圖,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別在不同位置按圖示方向開門,最容易的是()
2.(2022?杭州二模)如圖所示,將一物體放在勻速向上運動的電梯上。下列對該物體受力
分析正確的是()
3.(2022?莘縣二模)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把鉤碼掛到彈簧秤的掛鉤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
A.此彈簧秤的量程為0?5N,示數(shù)為5.4N
B.鉤碼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其比值為定值
C.稱量時掛鉤和鉤碼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稱量時彈簧秤中的彈簧在拉力的作用下發(fā)生了形變
4.(2022?青島二模)下列圖象錯誤的是()
A.重力與質(zhì)量關系B.時間/min海波熔化
1二?溫度/P
n'--------?
C.t勻速直線運動D.時間/min蠟油凝固
5.(2022?長沙模擬)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是國寶級文物,顯示了一
種勇往直前的豪情壯志,是中華民族偉大氣質(zhì)的象征。下列表示銅奔馬所受重力的示意
圖正確的是()
卷
4Lr
B.rG
毒
c.1GD.IG
二、填空題。
6.(2022?內(nèi)江)如圖所示,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那一只小船,結(jié)果兩只小船將向
(選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的。
7.(2022?信陽模擬)如圖為王亞平用攝像機拍攝航天員翟志剛和葉光富展示特制的“企鵝
眼”的情景,此時葉光富所成像是(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
“企鵝服”里面有很多彈性袋,通過改變彈性袋中彈性帶子的長度,可以改變彈力的—
(選填“大小”、“方向”或“作用點”)。
8.(2022?鎮(zhèn)江)(1)圖1中,鋁塊的長度為cm;
(2)圖2中,液體體積為mL;
(3)圖3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No
9.(2022?普寧市模擬)如圖所示是中國甲骨文中“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弦時,
弓弦被拉彎,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弓弦發(fā)生了(填“彈性”或“塑
性”)形變產(chǎn)生了彈力,受力物體是。
10.(2022?鐘樓區(qū)校級模擬)中國探月工程已經(jīng)取得巨大進展。毛澤東主席“可上九天攬月”
的愿望成為了現(xiàn)實。已知物體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約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
分之一,一名質(zhì)量為70kg的宇航員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1200N的重物,登上月球后,該
宇航員的質(zhì)量為kg,在月球表面他最多能舉起在地球上重N的重物。
三、作圖題。
11.(2022?鄂爾多斯)如圖,在商場一名重力為500N的旅客乘坐電動扶梯勻速上升,請畫
出該旅客所受重力示意圖。
12.(2022?梧州)如圖所示是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項目中的精彩瞬間。請
畫出她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圖中O點為重心)。
第七章力(解析版)
1'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tài),包括使運動的物體靜止、使靜止的物體
運動、使物體速度的大小、方向發(fā)生改變;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3)力的單位: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生,符號是N。
(4)力的相互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
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響力的作用
效果。
3、力的圖示和7F意圖:
(1)用帶有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圖;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
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
(2)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選取標度,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
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這種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醒。
知識點2:彈力
1、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zhì)叫彈性;
(2)塑性:物體受力時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2、彈簧測力計:
(1)用途:測量力的大小;
(2)構(gòu)造:彈簧、指針、刻度盤;
(3)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跟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
3、彈簧測力計使用和讀數(shù):
(1)觀察量程、分度值;
(2)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
(3)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卡殼;
(4)測力時,要使彈簧中心的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針和外殼無摩擦,彈簧
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待示數(shù)穩(wěn)定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面垂直。
知識點3:重力
1、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號是G;
(2)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受地球的吸引;
(3)重力特指地球?qū)ξ矬w的吸引;
(4)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物體。
低有關,不同星球上g也不同,在地球上g=9.8N/kg)。
2、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作用點一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2)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3)重心的位置不一定總在物體上,如圓環(huán)的重心在圓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4)提高穩(wěn)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5)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
(6)重力的大?。和ǔ0阎亓Φ拇笮〗兄亓?;
(7)重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
(8)g的含義: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g是常數(shù),地球緯度高低有關)
考點1力
【典例1】(2022?成都)甜水面是成都的傳統(tǒng)美食,制作的關鍵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條:用上
等面粉加鹽和水,揉勻后靜置半小時,用面杖搟成面皮,再切成適當寬度的面條,然后
兩手抓住面條用力拉長。關于上述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揉捏面團時,面團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
B.面團被搟制成面皮,力改變了面團的運動狀態(tài)
C.手推面杖來回運動,力改變了面杖的運動狀態(tài)
D.用手拉長面條,面條受力的同時,手也受到力
【答案】Bo
【解答】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任何一個物體,它一定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
力物體,所以揉捏面團時,面團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故A正確;
B、將面團搟成皮,面在力的作用下,形狀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
錯誤;
C、手推面杖來回運動,搟面杖在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tài)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搟面杖的
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
D、用手拉長面條時,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面條受手力的同時,手也受到
面條的力,故D正確。
故選:Bo
【典例2】(2022?北海二模)如圖所示,四個力中的一個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
同的是()
A
【答案】Ao
【解答】解:A、球拍對乒乓球的力改變了乒乓球的運動方向,即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
態(tài);
B、斧頭對木柴的力,使木柴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
C、手對彈簧的拉力,使彈簧變長,彈簧的形狀發(fā)生變化;
D、瓶子對海綿的力使海綿凹陷,海綿的形狀發(fā)生變化。
可見A項中的力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符合題意。
故選:Ao
【典例3](2021?淮安)如圖所示,在太空飛行的人造衛(wèi)星,A、B為衛(wèi)星上的兩個噴氣發(fā)
動機,根據(jù)表中指令的編碼可知,當衛(wèi)星收到編碼為“11011,10001”的信息并執(zhí)行指
令后,衛(wèi)星沿圖中速度v的方向做減速(填“勻速”、“加速”或“減速”)運動,
這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指令編碼
發(fā)動機A00100
發(fā)動機B11011
點火10001
熄火01110
【答案】減速;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由表格知:“11011,10001”的指令是發(fā)動機B點火。
由圖知,衛(wèi)星向右運動。發(fā)動機B點火后向右側(cè)噴出氣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噴
出的氣流對衛(wèi)星產(chǎn)生向左的反作用力,所以衛(wèi)星做減速運動,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故答案為:減速;運動狀態(tài)。
【典例4】(2022?威海)用輕繩懸掛的鐵球自由擺動,請畫出擺動到如圖所示位置時,鐵球
的受力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解答】解:鐵球懸掛在細繩下來回自由擺動,忽略空氣阻力,在圖示位置時,鐵球共
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過球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繩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圖所示:
【典例5】(2022?南寧一模)竹蜻蜓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民間玩具。竹蜻蜓由兩部分組成,一是
竹柄,二是“翅膀”,如圖所示。玩時用雙手一搓竹柄,竹蜻蜓的“翅膀”旋轉(zhuǎn),將空氣
向下推,然后雙手一松,竹蜻蜓就飛向了天空,過一會落回地面。請用所學知識解釋竹
蜻蜓向上飛起和落回地面的原因。
「‘翅膀”
竹柄
【解答】答: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竹蜻蜓的“翅膀”旋轉(zhuǎn),將空氣向下推,
竹蜻蜓對空氣有一個向下的力,同時空氣也會對竹蜻蜓有一個向上的推力,使竹蜻蜓飛
向天空;但由于竹蜻蜓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最終會落回地面。
考點2彈力
【典例6】(2022?東營)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重力B.測量前應該把指針調(diào)節(jié)到指“0”的位置上
C.測量前要確認指針和彈簧不被外殼卡住D.所測的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答案】A。
【解答】解:A、彈簧測力計不僅能測量重力,也可以在水平方向或者斜方向上拉動測力
計測量物體受到的拉力,故A錯誤;
B、測量前應該把指針調(diào)節(jié)到指“0”的位置上,如果指針沒有指到“0”的位置上,會導
致測量的結(jié)果不準確,故B正確;
C、測量前要確認指針和彈簧不被外殼卡住,否則會影響彈簧測力計的正常使用,故C
正確;
D、所測的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一旦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彈簧將不能恢復原
狀,會損壞彈簧測力計,故D正確。
故選:Ao
【典例7](2022?汕尾二模)一個很薄的塑料袋裝滿水,將袋口扎緊后掛在彈簧測力計上,
穩(wěn)定后,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9N。若使該裝滿水的塑料袋全部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
的讀數(shù)將接近于()
A.ONB.3NC.6ND.9N
【答案】A。
【解答】解:由題可知,塑料袋的體積和質(zhì)量均很小,則我們可以認為裝滿水后,水袋
整體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將水袋浸沒在水中,由浮沉條件可知,水袋受到的浮力接
近于水袋所示的重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接近于0。
故選:Ao
【典例8】(2022?增城區(qū)二模)如圖1,把輕質(zhì)彈簧(忽略彈簧重力)掛在鐵架臺上,并在
彈簧旁安裝刻度尺,在彈簧下端掛上鉤碼,測得彈簧的長度1與鉤碼對彈簧的拉力F之
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
(1)當彈簧未掛鉤碼時,F(xiàn)=0N,彈簧的長度為4cm。
(2)當彈簧的長度為6cm時,彈簧上所掛鉤碼重2No
【答案】⑴0;4;(2)2。
【解答】解:(1)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彈簧未掛鉤碼時F=0N,彈簧的長度為4cm,
因此彈簧的原長為4cm;此時伸長的長度為0cm;
(2)由圖中數(shù)據(jù)知,當彈簧的伸長達到6cm時,彈簧上所掛鉤碼重2N。
故答案為:(1)0;4;(2)2o
【典例9】(2021?杭州)小金同學為了制作彈簧測力計,對一根彈簧進行了探究:將彈簧的
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記錄彈簧的長度與它受到的拉力之間的關系。如表所示:
拉力(N)00.51.01.52.03.04.0
彈簧長度7cm)6.57.58.59.511.014.218.0
若用此彈簧制作彈簧測力計,請回答以下問題:
(1)從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稱量是1.5N,
(2)若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N,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0.2emo
(3)當該彈簧測力計懸掛75g的重物時,彈簧將伸長1.5cm。
【答案】(1)1.5;(2)0.2;(3)1.5o
【解答】解:(1)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當拉力為0時,彈簧原長為6.5cm,拉力在0?1.5N以
內(nèi),彈簧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故彈簧測力計的最大稱量是L5N;
(2)由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在。?1.5N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5N彈簧伸長1cm,即
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為0.5N/cm,若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N,
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0.2cm;
(3)當懸掛75g的重物時,彈簧受到的拉力F=G=mg=0.075kgX10N/kg=0.75N,此
時彈簧的伸長量41=J。。=1.5cm。
0.5N/cm
故答案為:(1)1.5;(2)0.2;(3)1.5o
考點3重力
【典例10】(2022?武威模擬)下列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1個雞蛋受到的重力大小約為INB.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
C.中學生的課桌的高度約為80dmD.初中生跑百米賽跑成績約為8s
【答案】Bo
【解答】解:A、1個雞蛋的質(zhì)量約50g=0.05kg,根據(jù)G=mg可得到一個雞蛋受到的重
力大約為0.5N,故A錯誤;
B、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6.2℃?37.3℃之間,故B正確;
C、中學生的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8dm,故C錯誤;
D、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的百米用時大約為10s,中學生跑完100m的時間約15s,故D錯誤。
故選:B?
【典例11](2022?大武口區(qū)模擬)如圖所示,2022年3月23日,“天宮課堂”授課時互動
提問環(huán)節(jié),地面上的同學提出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在空間站里流眼淚是什么樣的?”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空間站里流淚時不能用以下哪個成語來描述()
A.熱淚盈眶B.眼淚汪汪C.淚如雨下D.淚眼婆娑
【答案】Co
【解答】由于空間站處于失重狀態(tài),空間站里的物體不受重力影響,所以在空間站里流
淚時,淚水不會下落,故淚如雨下不符合。
故選:Co
【典例12】(2022?立山區(qū)一模)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時經(jīng)常用水平儀來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
水平,水平儀利用了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的原理。圖甲所示即為一種簡易水平儀,
圖示情況說明墻面右邊(選填“左”或“右”)偏低。圖乙所示為一種氣泡水平儀,
當儀器中空氣泡居中表示墻面水平,若空氣泡在A端,則表示A端的墻面偏高(選
填“高”或"低”)。
空氣泡B
I-].I_I.]一
I'I'1'I'1"
圖甲圖乙
【答案】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右;高。
【解答】解:
(1)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圖甲的水平儀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制成的,
因此重垂線錐體偏在水平儀中央刻度線的左方,說明此墻面的左邊高,右邊低。
(2)圖乙所示為一種氣泡水平儀,在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水平時,由于水向低處流,則
空氣泡會向高處移動,若空氣泡在A端,則說明A端的墻面高。
故答案為: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右;高。
【典例13】(2022?鹽城)在圖中畫出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解答】解:畫中人的重心已標出,根據(jù)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重心豎直向下畫有
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
【典例14】(2022?蕭山區(qū)模擬)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中,課
堂上甲、乙兩位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所示,甲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所受重力大小,讀數(shù)時他讓鉤碼保持靜止
狀態(tài),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此時鉤碼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該同學可以得出結(jié)論:
鉤碼個數(shù)12345
質(zhì)量m/g50100150200250
重力G/N0.51.01.52.02.5
(2)乙同學則取了質(zhì)量不同的蘋果、小木塊、小鐵球各一個,并分別用天平和彈簧測力
計測出了它們的質(zhì)量和重力,來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你認為乙同學的
做法是否合理?答:CO
A.不合理,因為他沒有用同種物質(zhì)的物體做實驗
B.不合理,因為他沒有使物體的質(zhì)量成倍變化
C.合理,因為他同樣可以得到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
D.合理,因為他的操作比甲同學更簡便
【答案】(1)二力平衡;(2)Co
【解答】解:
(1)當彈簧測力計和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物體受力平衡,由二力平衡知識知,即彈簧
秤向上的拉力與物體的重力相等,此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的大?。?/p>
(2)要探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必須改變物體的質(zhì)量,蘋果、小木塊、
小鐵球的材料不同,不影響探究結(jié)果。所以乙同學的做法合理,故選C。
故答案為:(1)二力平衡;(2)Co
□況由例株
1.(2022?福建)如圖,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別在不同位置按圖示方向開門,最容易的是()
【答案】Co
【解答】解: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知,力距離轉(zhuǎn)軸越遠越容易把門打開,四幅圖中,C、D兩圖
的力距離轉(zhuǎn)軸最遠,但D圖中力的作用線通過門的轉(zhuǎn)軸,無法將門打開,因此C圖中的
力最容易將門打開,故C正確。
故選:Co
2.(2022?杭州二模)如圖所示,將一物體放在勻速向上運動的電梯上。下列對該物體受力
分析正確的是()
【答案】A。
【解答】解:(1)將一物體放在勻速向上運動的電梯上,物體隨電梯一起做勻速直線運
動,相對于電梯之間沒有發(fā)生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
故BCD錯誤;
(2)將一物體放在勻速向上運動的電梯上,物體隨電梯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
狀態(tài),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
故選:Ao
3.(2022?莘縣二模)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把鉤碼掛到彈簧秤的掛鉤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
的是()
A.此彈簧秤的量程為0?5N,示數(shù)為5.4N
B.鉤碼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其比值為定值
C.稱量時掛鉤和鉤碼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稱量時彈簧秤中的彈簧在拉力的作用下發(fā)生了形變
【答案】Ao
【解答】解:A.由圖知,在彈簧秤上1N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2N,即彈簧
秤的分度值為0.2N.此時的示數(shù)為4.6N,故A錯誤;
B.鉤碼受到的重力與其質(zhì)量成正比,其比值為定值,故B正確;
C.稱量時掛鉤對鉤碼、鉤碼對掛鉤的作用力是相互的,故C正確;
D.彈簧秤的彈簧在拉力的作用下發(fā)生形變,故D正確。
故選:Ao
4.(2022?青島二模)下列圖象錯誤的是(
【答案】Bo
【解答】解:A、物體所受的重力6=0^,重力G與質(zhì)量m成正比,圖象應是過原點的
一條直線,圖象正確;故A正確;
B、海波是晶體,它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因此熔化過程中圖象應與橫軸平行,
圖象錯誤,故B錯誤;
C、由圖象可知,橫軸是時間,縱軸是速度。圖象是一條與橫軸平行的直線。說明物體做
勻速直線運動,圖象正確,故C正確;
D、蠟是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因此蠟油在凝固的過程中溫度逐漸降低,圖
象正確,故D正確。
故選:Bo
5.(2022?長沙模擬)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是國寶級文物,顯示了一
種勇往直前的豪情壯志,是中華民族偉大氣質(zhì)的象征。下列表示銅奔馬所受重力的示意
圖正確的是()
【答案】D。
【解答】解:從銅奔馬的重心開始,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并在線段末尾
標上字母G,即為其所受重力示意圖,由各選項圖可知,A圖方向錯誤,BC圖作用點錯
誤,D圖正確。
故選:Do
二、填空題。
6.(2022?內(nèi)江)如圖所示,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那一只小船,結(jié)果兩只小船將向
相反(選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相反;相互。
【解答】解:兩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原因是右邊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的一只小
船,給了左邊小船一個向左的作用力,左邊小船同時也給了他坐的船一個相反的作用力,
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兩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左邊的船向左運動,右邊的
船向右運動。
故答案為:相反;相互。
7.(2022?信陽模擬)如圖為王亞平用攝像機拍攝航天員翟志剛和葉光富展示特制的“企鵝
眼”的情景,此時葉光富所成像是縮?。ㄟx填“放大”、“等大”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程鋼筋焊接協(xié)議書
- 股東合作協(xié)議與章程制定指南
- 家電維修合同協(xié)議書
- 飯店經(jīng)營承包合同
- 建材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合同
- 圍墻施工合同圍墻合同
- 小區(qū)廣告牌合同書
- 金融中介服務費合同年
- 防盜門銷售合同協(xié)議書
- 交通運輸行業(yè)智能航運與港口方案
- 2023年上海中僑職業(yè)技術大學單招考試職業(yè)技能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兒科抗生素使用
- 中國教育公益領域發(fā)展報告
- 第2章第1節(jié)有機化學反應類型課件高二下學期化學魯科版選擇性必修3
- 綠化工程承包合同 綠化工程承包合同范本(二篇)
- 建筑財務出納年終總結(jié)PPT模板下載
- GB/T 9574-2001橡膠和塑料軟管及軟管組合件試驗壓力、爆破壓力與設計工作壓力的比率
- 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練習題(300道)
- 校本課程《竹之匠藝》
- 死因監(jiān)測(20141.3)課件
- 栽植土檢驗批質(zhì)量驗收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