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11文言文斷句
目錄
01易借陷阱(5大陷阱)
02舉一反三
【易錯點提颶一】不明句意
【易錯點提醒二】不顧語法
【易錯點提醒三】不抓標志
【易錯點提能四】不顧句式
【易錯點提醒五】不稟修辭
03易錯題通關(真題+模擬)
易錯陷阱L不明句意
【分析】
文言文斷句,不明句意最容易斷錯。不明句意,原因可能有三點:一是脫離前后語境,二
是關鍵實詞、虛詞含義不清,三是人物事件的前后因果關系沒有理順。
【避坑技巧】
1、找名(代)詞,和現代漢語一樣,名詞或代詞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1.斷句
時可以先找出名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等。2.也可以先找出代詞,如吾、
予、余、爾、汝、公、卿、君、若、其、彼、此等。需要注意的是:①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
出現時往往用全稱,以后再出現就只提名不提姓了。②這些名詞和代詞作主語,那么它的前面
就可能斷開;如果作賓語,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要斷開。
2、找虛詞,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
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應該斷句的地方。
①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凡、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
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
②句末語氣詞:也、矣、焉、耳、哉、而已(陳述句末尾)與(歟)、耶(邪)、乎(疑問句末尾),
哉、夫、兮(感嘆句末尾),上述這些句末語氣詞后可斷句。
易錯陷阱2:不顧語法
【分析】
依靠語法斷句,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古代雖沒有現代漢語語法規(guī)則,但名詞代詞作主語、
動詞形容詞作謂語、介詞短語作狀語等,這些規(guī)則是一致的。借助語法知識,能提高斷句的準
確性。
【避坑技巧】
1、分析謂語與它前后詞語之間的關系:謂語前是主語,謂語后是賓語;主、賓一般由名
詞或代詞充當,謂語由動詞或形容詞充當。
2、理清句子的表述結構。有些句子,表述時常常有一些明顯的形式結構,如總分、分總
等,由此切入,可以有效斷句。
易錯陷阱3:不抓標志
【分析】
古人文章的停頓,常常依靠文言虛詞或對話的曰、云等標志性詞語,有些考生沒有“抓標
志”的意識,出現錯誤;當然,也不能唯標志是從,不顧文意。
【避坑技巧】
1、找對話,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日”“云”“問”“言”等為標志,兩人對話,
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后就只"日",而把主語省略。
2、找虛詞。(見易錯陷阱1)
易錯陷阱4:不看句式
【分析】
文言文斷句時,要關注句式特點,不要把句子斷破。句中的固定結構以及判斷句、被動句、
倒裝句等都可以作為斷句的切入點。
【避坑技巧】
找句式,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為....…
所….”是典型的被動句式。還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何….….有”(宋何罪之有?)「如……
何”(如太行、王屋何?)等。
易錯陷阱5:不察修辭
【分析】
文言文中經常運用對偶、排比、頂真、反復等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不可忽視,有時可
以作為斷句的標志。
【避坑技巧】
找修辭,頂真、排比、對偶、反復是文言文中最常見的修辭方法。這一特點,又為斷句提供
了方便。例:故不積度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弩馬十
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對偶)
【易錯點提醒一】不明句意
【例1】(2023?江蘇鹽城?中考真題)班級開展"走近詩人劉禹錫"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劉禹錫,字夢得。貞元九年擢①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入為監(jiān)察御史。工文章,善五言
詩。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錫以名重一時,與之交,叔文每稱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
廷大議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錫及柳宗元與議禁中,所言必從。
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未至,貶朗州司馬。地居西南夷,上風蹩膻舉且殊俗無可與宣者。
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詠陶冶性情。元和十年,自武陵召還,宰相復欲置之郎署。而禹
錫作《游玄都觀詠看花君子詩》,語涉譏刺,執(zhí)政不多,被貶為播州刺史,后易連州。去京師
又十余年,連次數郡,又住夔州刺史。
禹錫晚年與少傅白居易友善,詩筆文章,時無在其右者。常唱和往來,夢得學為《西塞山
懷古》等詩,江南文士稱為佳作,雖名位不達,公卿大僚多與之交,會昌二年七月卒,贈戶部
尚書。
(選自《新唐書》《舊唐書》,有刪改)
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
【答案】1.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句子的意思可以準
確斷句。
該句意為:地方偏僻民風粗陋,滿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區(qū)的風俗,沒有可以交談的人。句中“土
風僻陋”寫的是當地的狀況,“舉目殊俗"與"無可與言者”是劉禹錫的感受。據此可斷句為:土風
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
【易錯點提醒二】不顧語法
【例2】(2023?江蘇宿遷?中考真題)
錢塘湖石記
錢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條,不列如下:
錢塘湖北有石函①,南有寬②。凡放水溉田,每減一寸,可溉十五余頃;每一復時③,可溉
五十余頃。先須別選軍吏二人,與本所由④田戶,據頃畝,定日時,量尺寸,節(jié)限而放之。
若歲旱,百姓請水,須令經州陳狀,刺史自便押帖⑤,即日與水。若待狀入司,符下縣,
縣帖鄉(xiāng),鄉(xiāng)差所由,動經旬日,雖得水,而旱田苗無所冬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
防如法,蓄泄及時,即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
自錢塘至鹽官界,應溉夾官河⑥田,須放湖入河,從河入田。港鐵便里法區(qū)須先反屈小
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數尺,水亦隨加,
即不啻足矣。脫或水不足,即更來臨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予在郡三年,仍①歲逢早,湖之利害,盡究其由??謥碚咭?,故書于石。長慶四年三月
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記。
(選自《白氏長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刪節(jié))
【注】①石函:石函橋、石函閘。②覺:覺決湖。③復時:一晝夜,即二十四小時。④所
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書面說明。⑥官河:文中指運河。⑦仍:連續(xù)。
請用"/"為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限三處)
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
[答案】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解答時,應根據句子意思來劃分句子節(jié)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
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本句的意思是:按照鹽鐵轉運使的老規(guī)矩,又必須首先量好河水的深淺,等農田灌溉完后,使
運河水位還原。故斷句為: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
【易錯點提醒三】不抓標志
【例3】(2023?江蘇南通?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獨游狼山記
[宋]劉奔①
白狼五山②,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蛻其上者日女仙山,有以闔廬曩軍其傍者
日軍山,有以形銳且中罅者,日劍脊,曰馬鞍。至臨以廟宇,則號寶塔山,有好事者,謂狼嘗
擾而居也。
元豐四年冬,奔巡田于山旁,至則求觀所謂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閣日棲
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日望江,皆森然給③豁,可蔭以休。亨是時,朝日初上,瞳嚨④如躍
金。排天決云,吞嚼淮吳。稻畦葭澤,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轉瞬之頃。于是忽疑從
樊籠⑤出,而思古人之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劍脊、馬鞍二山,游者笨至。軍山宜山茶花,號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蚰?/p>
嫗有自龍舒來者,年七十余,獨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蛟魄厥蓟?/p>
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單■余曰:“今之山附⑥,雖皆平陸,然前五十載,海也。其深蓋碇⑦絲千尋莫能測。”余
聞而吊焉。然五山當潮波撼一方,臨高而覺宇宙之博大,指陸而駭溟海之變化。故攬其勝,作
《獨游狼山記》。
(選自《名山勝概記》,有刪改)
[注釋]①劉算:宋代元豐年間進士。1081年途經狼山,寫下我國歷史上第一篇記狼五山之
勝的游記。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軍山、劍脊山、馬鞍山和寶塔山。③給(han):指山
谷空而大。④瞳隴:形容太陽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籠: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跑
(fu):山腳。⑦碇(ding):船停泊時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
或云秦始皇履是山
【答案】或云/秦始皇/履是山
【解析】此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朗讀停頓。作答時,應在把握語句大意的基礎上進行劃分,句
意為:有人說秦始皇走到這座山上。“或云"是主謂成分,“秦始皇履是山"為賓語,"秦始皇"為
其中的主語,故斷為:或云/秦始皇/履是山。
【易錯點提醒四】不看句式
【例4】(2023?江蘇淮安?中考真題)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優(yōu)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
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湊以棗脯。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欲以棺樟①大夫禮葬之。
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日:“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優(yōu)孟聞之,入殿門,仰天
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yōu)孟日:“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
葬之,??!請以人君禮葬之。”王曰:“何如?”對日:“臣請以雕玉為棺,文梓②為,發(fā)甲
卒為穿擴③,老弱瓜土,齊趙陪位于前,韓魏翼衛(wèi)其后,廟食太牢④,奉以萬戶之邑。諸侯里之,
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蓖踉唬骸肮讶酥^一至此乎?為之奈何?”優(yōu)孟日:“請為大王六
畜葬之。以瓏灶為槨,銅歷⑤為棺,赍⑥以姜棗,薦以木蘭,祭以糧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
腸?!庇谑峭跄耸挂择R屬⑦太官,無令天下久聞也。
(節(jié)選自《史記?滑稽列傳》,有改動)
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標一處)
馬者王之所愛也
【答案】馬者/王之所愛也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
句。
句意:馬是大王所喜愛的。“馬者王之所愛也”是一個判斷句式,故“馬者”與“王之所愛也”
要斷開,正確的斷句為:馬者/王之所愛也。
【易錯點提醒五】不察修辭
【例5】(2023?新疆?中考真題)烏魯木齊泉甘土沃,雖花草亦皆繁盛。江西蠟五色畢備,
朵若巨杯,瓣菽蕤如洋菊。虞美人花大如芍藥。大學士溫公以倉場侍郎出鎮(zhèn)時,階前虞美人一
叢,忽變異色,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似金星隱耀,雖畫設色不能及。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有刪改)
1.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
B.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
C.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
D.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
【答案】B
【解析】考查文言文斷句。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
讀;同時也考慮修辭來輔助。語句"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的意思是:花
瓣深紅如丹砂一樣,花心則是濃綠得像是鸚鵡的綠色,映著太陽鮮亮有光澤。根據句意,判斷
為對偶。正確的句讀是:瓣深紅如丹砂/心則濃綠如鸚鵡/映日灼灼有光。故選B。
A組中考真題
(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題)
氣象萬千
?黃圖以
【甲】云霞霧露者,山川河岳熏蒸之氣也。氣結成云,云散為口;氣凝成霧,霧滯為口。
春氣溫煦,云如絮而霞如綺,自必晴明;霧若煙而露若膏,定然陰雨。夏氣炎烈,云有奇峰,
霞饒文錦,霧蒸潺暑①,露拂南風。愁氣壹夾云弄巧丹霞畦彩霧金風而露生旅“冬氣寒肅,云
輕霞薄,風日天美,霧凝露結,霜雪交榮。故謂云霞霧露之明厚相應春夏秋冬之令節(jié)。
【乙】夫風者,天地之呼吸氣也,無聲無形。興波濤而得形,依林木以為聲。雨者,天地
之熏蒸氣也。夏天當熱,涼則不晴;冬天應寒,暖則必申。霜者,天地之清涼氣也;雪者,天
地之嚴肅氣也。露凝而為口,雨結而成口。霜降于秋杪②,能驅煩暑而豁新涼;雪攀于臘中,
可殺諸毒而獲豐兆。
【注釋】①耨(ru)暑:潮濕悶熱之氣。②杪(mi3o):末尾。
L請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并()晦()雨()驟()
2.請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秋氣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霧含風而露生涼
3.請將恰當的選項填在【甲】文中畫橫線處()
A.之B.乎C.而D.也
4.請翻譯【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興波濤而得形,依林木以為聲。
5.請結合語境,在文中選擇恰當的單音節(jié)詞填入方框內。
6.你的朋友想在節(jié)日出門拍攝風光明媚的照片。請從文中摘取相關詞句,為他的出行整理天
氣觀測指南。
時間氣象氣溫
清明A____溫煦
元旦云輕霞薄B____
7.積累鏈接:請默寫許渾《咸陽城東樓》的第二聯。
【答案】1.都,一起昏暗下雨急2.秋氣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霧
含風而露生涼3.B4.(風)掀起波濤而獲得形貌,依托樹木而發(fā)出聲響。5.霞
露霜雪6.云如絮而陵如綺寒肅/寒7.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
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句意:微風和日光都很美好。并:者B,一起。
句意:所以說云霞霧露的明亮昏暗對應著春夏秋冬的節(jié)令?;蓿夯璋?。
句意:天氣暖那么必定要下雨。雨:下雨。
句意:雪急驟地落在寒冬臘月。驟:急。
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要根據句意和句子結構進行斷句。
句意:秋高氣爽,云朵出現各種形狀,霞光多彩,霧氣里含風,露水生出涼意。"秋氣高爽”總
寫秋的水氣,"云弄巧而霞吐彩霧含風而露生涼”是兩個并列的分句,故斷為:秋氣高爽/云弄
巧而霞吐彩/霧含風而露生涼
3.本題考查文言詞語。
“故謂云霞霧露之明晦相應春夏秋冬之令節(jié)",意思是:所以說云霞霧露的明亮昏暗對應
著春夏秋冬的節(jié)令。原句橫線處是介詞,"著”的意思,因此在用"乎"字來聯結;
故選Bo
4.本題考查翻譯語句的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重點詞:興,興起、揪起;而,表承接;形,形貌;依,依托;以,來。
5.本題考查詞語運用。
甲文中,根據“云霞霧露者,山川河岳熏蒸之氣也"可知"氣結成云,云散為口氣凝成霧,霧滯
為□"寫的是"云霞霧露”的相互轉化,因此兩個方框中分別填入"霞""霜";
乙文中,根據“霜者,天地之清涼氣也;雪者,天地之嚴肅氣也"可知,"露凝而為口,雨結而成
□”是寫霜和雪的成因,因此兩個方框中分別填入"霜""雪"。
6.本題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
根據清明節(jié)氣,氣溫溫煦的特點,可用甲文中“春氣溫煦,云如絮而霞如綺,自必晴明"的"云
如絮而霞如綺”來填空;
根據元旦的時間,氣象“云輕霞薄”可用甲文中“冬氣寒肅,云輕霞薄"的"寒"或"寒肅"來形容氣
溫。
7.本題考查古詩積累。
許渾《咸陽城東樓》的第二聯為“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注意"溪、閣"等字的正
確寫法。
【點睛】參考譯文:
【甲】云霞霧露,都是山川河岳中蒸騰到空中的水氣。水氣結成云,云散開成為霞;水氣
凝成霧,霧凝結為霜。春天水氣溫煦,云彩像棉絮而霞像織錦,天氣自然是晴朗明凈的;霧像
煙,露像湯膏,一定會陰天下雨。夏天水氣炎熱,云彩出現奇峰,霞光比文錦艷麗,霧氣蒸發(fā)
出潮濕悶熱之氣,南風吹拂會出現露水。秋高氣爽,云朵出現各種形狀,霞光多彩,霧氣里含
風,露水生出涼意。冬天水氣寒肅,云輕霞薄,微風和日光都很美好,霧凝露結,霜雪交替出
現。所以說云霞霧露的明亮昏暗對應著春夏秋冬的節(jié)令。
【乙】風,是天地之間流動的氣,無聲無形。(風)掀起波濤而獲得形貌,依托樹木而發(fā)
出聲響。雨,是天地之間熏蒸的水氣。夏天應炎當熱,天氣涼就不會出現晴天;冬天應當寒冷,
天氣暖那么必定要下雨。霜,是天地之間清涼氣所凝結而成的;雪,是天地間肅殺的水氣。露
凝結而成霜,雨凝結而成為雪。霜降于秋天的末尾,能驅除煩暑而帶來新涼;雪急驟地落在寒
冬臘月,可以殺死病毒而預兆著來年的豐收。
(2023?浙江金華?中考真題)[甲]
答黃魯直①
蘇軾
軾頓首再拜魯直教授長官足下。軾始見足下詩文于孫莘老②之坐上,聳然號之,以為非今
世之人也。莘老言:“此。之翥尚之于.可為小.揚其名。"軾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
即③人而人即之,將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稱揚為?”然觀其文以求其為人,必輕外物而自重者,
今之君子④莫能用也。其后漢李公擇于濟南,則見足下之詩文愈多,而得其為人尊詳,意其超
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與造物者游,非獨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雖如軾之放浪
自棄,與世闊疏⑤者,亦莫得而友也。今者辱⑥書詞累幅,執(zhí)禮恭甚,如見所畏者,何哉?軾方
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懼其不可得,豈意得此于足下乎?喜愧之懷,殆不可勝。然自入夏以來,
家人輩更臥病,忽忽至今,裁答甚緩,想未深訝也?!豆棚L》二首,托物引類,真得古詩人之
風,而軾非其人也。聊復次韻,以為一笑。秋暑,不審⑦起居何如?未由會見,萬萬以時自重。
(選自《蘇軾文集》)
【注釋】①元豐元年初,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黃魯直致信被貶徐州的蘇軾,并附《古風》二首。
蘇軾次韻奉和,并回了這封信。黃魯直,即黃庭堅。②(孫莘老〕蘇軾的朋友。下文的李公
擇,也是。③(即)靠近,這里是結交的意思。④〔君子)指當時的權貴。⑤(闊疏)疏遠。
⑥(辱)謙辭,意思是使對方受屈辱了。⑦(審)詳知。
[乙]
古風二首上蘇子瞻(其一)?
黃魯直
江梅有佳實,托根桃李②場。桃李終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潔③,冰雪空自香。古來和鼎實,此物升廟廊久
歲月坐成晚,煙雨青已黃。得升桃李盤,以遠初見嘗。
終然不可口,擲置官道旁。但使本根在,棄捐果何傷。
(選自《黃庭堅詩集注》)
【注釋】①這是甲文所述《古風》二首之一。②(桃李)喻指當時的權貴。下文“桃李終不言”,
意思是蘇軾受到當時權貴的嫉恨、排斥。③(孤芳忌皎潔〕孤芳因皎潔而受到妒忌。④[古
來和鼎實,此物升廟廊〕梅子自古為有用之材,用以喻人,指人才應該成為國之棟梁。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聳然異之使內外異法也
B.其后迎李公擇于濟南以其境過清
C.而得其為人至詳香遠軍清
D.萬萬以時自重目非亭午夜分
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限斷2處)
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
10.甲文中說"然觀其文以求其為人,必輕外物而自重者",乙詩中哪兩句最能體現黃魯直"輕
外物而自重”?
11.請根據甲、乙兩文完成下表。
選文角度內容情感
甲—以“足下”稱魯直
乙以物喻人以"江梅"喻蘇軾
12.蘇軾在甲文中說“喜愧之懷,殆不可勝",請說說他“喜愧”的原因。
13.請從A、B兩項中佳羊:項,根據拼音寫出一個能用來評價蘇軾的字,并結合甲、乙兩文
或蘇軾的其它詩文加以解說。
A.zhen()B.chun()
14.蘇軾在《自評文》中講到他的文章“行于所當行",其實做事也是如此,要行在“當行"。下
列名著中人物的“獲取"行為是否"當行"?請任選一項,做出你的分析。
A.孫悟空從龍宮取走如意金箍棒(《西游記》)
B.祥子從軍營牽走駱駝(《駱駝祥子》)
【答案】8.C9.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10.但使本根在,棄捐果何傷
11.使用敬辭表現了他們之間的互相欣賞與敬重。12.蘇軾早先讀黃魯直詩文,
就想與他交往,收到魯直來信,喜不自勝。魯直在信中對蘇軾十分恭敬,蘇軾覺得很慚愧。
13.A.真貞B(tài).純淳醇
第一層:能圍繞其中一個字評價蘇軾,分析籠統(tǒng)。
示例一:蘇軾是個真性情的人,他真實、真誠,這從他寫給黃庭堅的信中可以看出。第
二層:能圍繞其中一個字評價蘇軾,結合詩文內容分析,合理準確
示例二:蘇軾是個真性情的人,他真實、真摯、真誠。當讀到黃庭堅給他寫的《古風》二首時,
"喜愧"之情真誠流露。蘇軾還解釋了回信遲緩的原因,這也是待人之誠
示例三:蘇軾是個心地純凈的人,他不因被貶而改變本心。黃庭堅在《古風》二首中贊他有江
梅之品,冰雪之質?!队洺刑焖乱褂巍分刑K軾筆下的景空明澄澈,恰如其人14.示例一:
孫悟空從龍官取走金箍棒當行。從目的看,孫悟空為了守護花果山,保護眾猴,因沒有稱心的
兵器才去東海龍宮告求;從獲取方式看,孫悟空是以緊鄰的身份告求,況且東海龍王也愿意送
給他金箍棒。此后,金箍棒成了孫悟空西天取經途中降妖伏魔的工具
示例二:孫悟空從龍宮取走金箍棒不當行。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寶物。孫悟空貿然去索
要兵器,對龍王提供的多件兵器均不稱心,還繼續(xù)索要。龍王心中害怕,無奈之下送給他金箍
棒。他要寶物時說會一一奉價,也沒有兌現。還有,金箍棒在某種程度上也助長了他的狂傲。
示例三:祥子從軍營牽走駱駝當行。祥子覺得駱駝與自己同是俘虜,因同情將其從軍營牽走,
一起出逃。另外,他牽走的駱駝是無主的,軍營的兵們在炮聲響起時逃走了,他等了很久,始
終無人來拉駱駝。還有,用駱駝?chuàng)Q的35塊現洋,讓他看到了買第二輛車的希望。
示例四:祥子從軍營牽走駱駝不當行。祥子從軍營出逃時牽走不屬于自己的駱駝,以安慰自己
失去車子的不平。他后來又用駱駝?chuàng)Q了35塊現洋,積攢屬于自己的財產。這個行為滋生了他
的利己思想。
【解析】8.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
A.對......感到驚訝/不同;
B.拜訪/過于;
C.更加/更加;
D.自己/如果;
故選C。
9.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
依據語境斷句??山柚鷺酥拘栽~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
常見虛詞的位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本句意思是:這個人,了解他的
人還不多,你可以給他宣揚一下?!按巳恕笔钦f話的對象,"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是
兩個獨立的主謂句。因此斷句為: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
10.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但使本根在,棄捐果何傷”意思是只要它的本根還在,果實被棄
又何妨!表現了黃庭堅看輕身外之物,注重自身品德的品質,即“必輕外物而自重者”。
11.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白阆隆笔桥f時交際用語,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梢娞K軾對
黃庭堅的欣賞與敬重?!敖酚屑褜?,托根桃李場"意思是江梅長有美好的果實,生長在桃李滋
生的場地。黃庭堅以"江梅"喻蘇軾,同樣表現了他對蘇軾的欣賞與敬重。
12.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拜Y始見足下詩文于孫莘老之坐上,聳然異之,以為非今世之人
也“寫蘇軾早先讀黃魯直詩文,就想與他交往;“今者辱書詞累幅,執(zhí)禮恭甚,如見所畏者,何
哉?軾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懼其不可得,豈意得此于足下乎?"寫蘇軾收到魯直來信,喜不
自勝;黃庭堅給蘇軾的書信“執(zhí)禮恭甚,如見所畏者”,讓蘇軾覺得很慚愧。
13.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軾始見足下詩文于孫莘老之坐上,聳然異之,以為非今世之人也""意其超逸絕塵,獨立萬物
之表,馭風騎氣,以與造物者游,非獨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是蘇軾欣賞與敬重黃庭堅的真情
流露,"今者辱書詞累幅,執(zhí)禮恭甚,如見所畏者,何哉?軾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懼其不可
得,豈意得此于足下乎?喜愧之懷,殆不可勝”寫蘇軾當讀到黃庭堅給他寫的《古風》二首時,
"喜愧"之情真誠流露??梢娞K軾之真實、真摯、真誠。因此,可用“真"字評價蘇軾。
“江梅有佳實,托根桃李場"意思是江梅長有美好的果實,生長在桃李滋生的場地。“孤芳忌皎
潔,冰雪空自香"意思是高潔的江梅孤芳自賞,容易招致妒忌,它默默在冰雪中散發(fā)清香。黃
庭堅以“江梅〃喻蘇軾,贊他有江梅之品,冰雪之質。結合《記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積水空
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所寫的空明澄澈的月夜之景,可知,可用"純"字評價蘇軾。
14.本題考查理解名著。行于所當行意思是在該走的時候走,即所做之事是合理的。AB兩種
行為認為"當行"或"不當行"皆可,結合原著分析。
孫悟空從龍官取走金箍棒,如果認為當行,可從孫悟空是為了守護花果山,保護眾猴的目的和
他誠懇告求的方式以及孫悟空用金箍棒降妖除魔、保護師父西天取經的結果分析。如果認為不
當行,可從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時插下的定海神針以及老龍王是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將如意
金箍棒贈予了孫悟空的情節(jié)分析。
祥子從軍營牽走駱駝,如果認為當行,理由可為:1.駱駝并非是軍營之物;2.他和他的洋車、
衣服都被大兵搶走了,而后來他為了不被餓死也想逃走,恰逢趕上軍營混亂,考慮自己的洋車
損失才牽走了駱駝;3.他等了很久,始終無人來拉駱駝。如果認為不當行,理由可為:雖然是
為了彌補自己的損失,但是駱駝畢竟不屬于自己,這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
【點睛】參考譯文:
蘇軾這里再次叩頭拜見黃魯直教授。我第一次欣賞您的詩文,是在孫莘老家,當時不覺聳
肩驚訝,認為這不是當代人能夠寫出來的文章。孫莘老說:"這個人,了解他的人還不多,你
可以給他宣揚一下。"我笑著回答:"這人必定如純金美玉一般,就算他不去接觸別人,別人也
會主動接近他,哪里用我去宣揚呢?”看他的文章來揣度他的為人,必定是看輕身外之物,注
重自身品德之人,如今正直的君子沒有不被爭相起用的。這以后我與李公擇在濟南相會,見到
了更多您的詩文,對您的為人有了更加詳盡的了解,知道您風度超然脫俗,與眾不同,且品格
超拔,不受世俗的羈絆,不是得不到當今君子的賞識,也不像我這樣放浪形骸,與世俗格格不
入,交不到好的朋友。今日看到您的書信,禮數甚是恭敬,態(tài)度極是謙卑,好像是見到了一個
讓您害怕的人,這又何必呢?我一直想以書信與您結交,卻害怕唐突,不料得到您的書信,欣
喜之余不禁有些慚愧。只因自從入夏以來,家人不斷有人生病臥床,斷斷續(xù)續(xù)直到如今,所以
回信很是緩慢,希望您不要介意。您寄來的《古風》兩首詩,以物寄托深意,真是具備古代詩
人的風格,而我并不是您所推崇備至的人。我也作了次韻詩寄給您,見笑見笑。秋天的暑氣還
很重,不知您的生活如何?沒有機會見面,希望您保重身體,善自珍重。
(2023?四川宜賓?中考真題)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游岳陽樓記》節(jié)選
【明】袁中道
洞庭為沅湘等九水之委,當其涸時,如匹練耳;及春夏間,九水發(fā)而后有湖而岳陽樓
峙于江湖交會之間,朝朝暮暮,以窮其吞吐之變態(tài),此其所以奇也。樓之前,為君山,如一雀
尾坤,排當水面,林木可數。蓋從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
天沃日為奇。此樓得水稍訕,前見北岸,政須君山妖背,以文其陋。況江湖于此會,而無一山
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復何致。故樓之觀,得水而壯,得山而妍也。
游之旦風且清和洌乎于熨時有"、舫徒麥如蠅頭匆宇-著鵝溪練上。一取酒共酌,意致閑淡。亭
午風漸勁、湖水閏溝有聲。千帆結陣而來,亦甚雄快。日暮,炮車云生,猛風大起,湖浪奔騰,
雪山洶涌,震撼城幫。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陶然以悲,汝然不能自己也。昔滕子京以
慶帥左遷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樓為岳陽樓。既成,賓僚請大合樂落之,子京曰:“直須憑
欄大哭一番乃性!”范公“先憂后樂”之語,蓋亦有為而發(fā)。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
死犒生,邊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國議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誠不能無慨于心。第以束發(fā)登朝,
人為名諫議,出為名將帥,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為知己,不久報政最矣,有何可哭?
至若予者,為毛錐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備國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鬢已皤,壯心日灰。
近來又遭知己骨肉之變,寒雁一影,飄零天末,是則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注】愀,音qiao
15.下列關于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繩頭細字/著鵝溪練上。
B.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
C.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
D.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練上。
16.下列關于加點文言詞語的理解,不正琥的一項是()
A.湖水祖汜有聲汩汩:水流聲
B.震撼城郢郭:外城
C.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快:快速
D.第以事發(fā)登朝束發(fā):年輕時
17.把文中兩個畫橫線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白話文。
(1)故樓之觀,得水而壯,得山而妍也。
(2)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法然不能自己也。
【答案】15.B16.C17.(1)所以樓的景象,有了水才雄壯,有了山才美麗。
(2)我開始環(huán)顧四周一片慘淡,放下筷子站立起來,十分傷感,痛哭流淚到無法自持了。
【解析】15.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我們出游的這一天,風和日麗,湖面像被熨燙過一樣平坦,時常有小船來來往往,像蠅
頭小字,附著在白練似的溪流上。"游之日"為狀語,后面停頓;“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是兩
個主謂短語,中間停頓;"時有小舫往來”表述完整,與后面停頓;“蠅頭細字"是"著鵝溪練上”
的主語,中間停頓。故斷句為: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鵝溪
練上;
故選Bo
1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C.句意:簡直要扶著欄桿大哭一場才覺得痛快??欤和纯?。
故選C。
17.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
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重點詞語:
(1)故:所以;觀:景象、氣勢;壯:雄壯;妍:美麗。
(2)予:我;箸:筷子;愀然:憂懼;法然:傷心流淚的樣子;已:控制,把持。
【點睛】參考譯文:
洞庭湖是沅江、湘江等九條河流匯集而成,(秋冬時節(jié))湖面因為寒冷凝結,如同一匹白
絹一般;等到春夏季節(jié),九條河流發(fā)水以后才有(眼前)的湖面……而岳陽樓聳立于江湖交匯
的地方,早早晚晚,看盡它變幻無窮的吞吐之態(tài),這是岳陽樓奇特的地方。樓前面是君山,像
一尊雀尾爐,劈開水面,正對著這座樓,山上的樹木清晰可數。從君山上的酒香亭、朗吟亭上
遠望洞庭湖,見到的水面最大,所以只因千里茫茫的一個大山谷里水面遠接天邊,日光沐浴其
中為奇妙。岳陽樓見到的水面稍窄,前面能看到長江北岸,正好必須以君山的妖媚來文飾它的
不足(丑陋),何況江湖在此交匯的氣勢,如果沒有一座山來包容,只是莽莽洪流,又有什么
意趣呢?所以樓的氣勢,有了水才雄壯,有了山才美麗。所以樓的景象,有了水才雄壯,有了
山才美麗。
我們出游的這一天,風和日麗,湖面像被熨燙過一樣平坦,時常有小船來來往往,像蠅頭
小字,附著在白練似的溪流上。舉酒同飲,意趣閑淡,中午時分,風漸漸大起來,湖水有汩汩
的聲音。很多船只排陣而來,景色雄壯讓人愉快。傍晚時分,狀如炮車般的云升騰起來,狂風
大作,湖面波浪奔騰,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洶涌起伏,震撼內城和外城。我這時環(huán)顧四周一片慘
淡,放下筷子站立起來,憂懼悲傷,傷心流淚而且不能自制了。從前滕子京被貶官到這里,因
不得志而心情憂郁,擴大原有城樓的規(guī)模而有了現在的岳陽樓。等到完工,賓客同僚請典禮大
樂慶祝落成。滕子京說:“簡直要扶著欄桿大哭一場才覺得痛快!"范仲淹"先憂后樂”的話,是
因為滕子京有作為而發(fā)的感慨。定州一役,滕子京增高城墻招摹士卒,告慰死者犒勞生者,邊
疆得以安寧。但后來執(zhí)掌法律的官員卻以耗費國家資財的罪名上書彈劾,以后朝廷如此用人,
(把滕子京貶官到岳州)怎么能不心生感慨呢。但是,他年紀輕輕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
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統(tǒng)領軍隊是知名的武將,年輕時就稍稍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又有范仲淹這
樣的名士做知心好友,(貶官)不久政績卓著至極,有什么值得哭的呢?而我,被詩文寫作束
縛,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沒有得到國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鬢發(fā)已經白了,往日的壯志已經心
灰意冷,近來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飄零天涯,這才真的值得哭啊,值
得大哭一場?。?/p>
B組最新模擬題
(2024?吉林松原?一模)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閻沒叔寬①諫受賄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于魏獻之,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日:“與子諫乎!吾主
以不賄聞于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倍顺?,而不退。
獻子將食,問誰于庭,日:“閻明、叔褒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嘆。既飽,獻
子問焉,日:“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間而三嘆,何也?”同辭對日:“吾
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中食而自咎也,目: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嘆。主
之既已食,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媵而已,是以三嘆。”獻子曰:“善?!蹦宿o梗陽
人。
【注釋】①閻沒叔寬:閻沒,閻明。叔寬,叔褒。兩人都是晉國大夫。②魘(/n):吃飽,
滿足。
1.“梗陽人有獄"中"獄"的意思是:_o
2.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
3.請簡要分析閻沒、叔寬二人的勸諫藝術。
【答案】1.訴訟事件、案件2.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3.閻沒、叔寬二人用吃飯
嘆氣的方式,委婉地勸諫了魏獻子,讓魏獻子知道了“吃飽了就該滿足”的道理,從而拒絕了梗
陽人的賄賂。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意思。
句意:有個梗陽人與別人打官司。獄:訴訟事件、案件。
2.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
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對于單句:句首關聯詞和語
氣詞(如:夫、蓋、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頓;幾個特殊的古今異義詞朗讀時必須分開;主語
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作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需要
著重強調的地方,一般要停頓;"也"用在句中時表停頓語氣,朗讀時應作停頓;省略句中句內
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頓;并列短語間要略作停頓;總領性詞語后面要停頓。如果是幾個句子
的組合,則要在句與句間要停頓。
"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意思是“食物剛送上來的時候,擔心不夠吃,因此嘆息“,于是可知,
“饋之始至懼其不足"與"故吧"構成因果關系,需要停頓;而“饋之始至"是"懼其不足''的時間狀
語,放在句首,需要停頓。
故正確的停頓是: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
3.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從“獻子將食,問誰于庭……比已食,三嘆。既飽,獻子問焉,……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
懼其不足,故嘆”可知,魏獻子準備吃飯時,問誰還在庭院里,然后讓閻明、叔褒陪自己一起
進食。兩人在吃飯期間,先后嘆息了三次,誘導魏獻子問起這件事。然后趁機解釋:“吾小人
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嘆。主
之既已食,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虐而已,是以三嘆。“委婉地勸諫了魏獻子,讓魏
獻子知道了“吃飽了就該滿足''的道理,從而拒絕了梗陽人的賄賂。
【點睛】參考譯文:
有個梗陽人與別人打官司,眼看就要敗訟,于是就向魏獻子奉送賄賂準備買個人情,魏獻子打
算答應這件事。他的下屬閻沒對叔寬說:“我與你一同去勸諫他吧!我們的主人一向以不受賄
賂而聞名于諸侯,現在因為梗陽人行賄而損害了名聲,那是萬萬不可以的。"兩人拜見魏獻子
之后,就留在那里沒走。
魏獻子準備吃飯時,問誰還在庭院里,侍從回答說:“閻明、叔褒在。"魏獻子叫他倆進來,讓
他們陪自己一起進食。兩人在吃飯期間,先后嘆息了三次。飽食以后,魏獻子問起這件事,說:
“人們常說:‘只有進食才可以忘記憂愁。'你們在吃一頓飯的時間里嘆息了三次,是什么原因呢?"
兩人異口同聲地答道:"我們都是小人,貪心不足。食物剛送上來的時候,擔心不夠吃,因此
嘆息。吃到一半之時,卻又私下在心里責備自己說:主人賜給我們食物,哪有不夠吃的道理呢?
所以再次嘆息。等到您吃完飯了,我們告誡自己,但愿我們小人的胃口,也像君子的心思一樣,
只要吃飽也就知足了。因此第三次嘆息。"魏獻子說:"講得好。"于是拒絕了梗陽人的賄賂。
4.(2024?山東濟南?一模)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徐禎卿,字昌谷,吳縣人。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自為諸生,已工詩歌。與
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①、楊循吉②,由是知名。舉弘治十八年進士。孝宗遣中使問禎卿與
華亭陸深名,深逐得館選③,而禎卿以貌寢不與。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四貶國力博士。一.
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其為讀,喜白居易、劉禹錫。
既登第,與李夢陽、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趨漢、魏、盛唐,然故習猶在,夢陽譏其守而
未化。
禎卿體灌④神清,詩熔煉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
(節(jié)選自《明史》)
【注釋】①沈周:明代繪畫大師,吳門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②楊循言:與下文中的李夢陽、何景
明、陸深同為明代文學家。③館選:被選任館職,即入職翰林院。④瘦(qu):瘦。
⑴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畫兩處)
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
⑵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與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楊循吉,由是知名。
⑶徐禎卿"詩熔煉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結合選文內容說說他是如
何達到這一成就的。
【答案】(1)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
⑵與同鄉(xiāng)唐寅友善,唐寅向沈周、楊循吉介紹了禎卿的才學,禎卿由此知名于世。
⑶從"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可以看出他天資聰穎;從“與里人唐寅善”"與李夢陽、何景明
游"可以看出他善與名士交游;從"其為讀,喜白居易、劉禹錫"悔其少作,改而趨漢、魏、盛
唐"可以看出他飽讀詩書,博采眾長。所以他的詩熔煉精警,名滿士林。
【詳解】(1)本題考查句子的斷句。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根據句意進行分
析。
句意為:授大理左寺副,因過失而被囚,貶為國子博士。"授大理左寺副"是一個完整的動賓結
構,其中“授”是動詞,表示授予或任命,"大理左寺副"是賓語,表示被授予或任命的職位?!白?/p>
失囚”是一個獨立的子句,其中“坐”是動詞,表示因為某種原因而受到處罰,“失囚”是原因,表
示因為丟失囚犯而受到處罰。這個子句描述了主人公因為某種錯誤或過失而受到的處罰?!百H
國子博士”又是一個完整的動賓結構,其中"貶"是動詞,表示降職或貶官,“國子博士”是賓語,
表示被降職或貶官后的職位。
故斷為: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
(2)本題考查文中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
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
達句順。
句中重點詞有:善,友善;言之:向……介紹;由是,由此。
(3)本題考查文本內容的理解。閱讀全文,疏通文意,可知徐禎卿的成才原因主要是“資穎特,
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即天資聰穎;“寅言之沈周、楊循吉,由是知名",即與名人交往;
“其為讀,喜白居易、劉禹錫。既登第,與李夢陽、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趨漢、魏、盛
唐",則表現他飽讀詩書,受名家的影響,并能博采眾長。
【點睛】參考譯文:徐禎卿,字昌谷,吳縣人。天資特別聰敏,家未藏一書,但他卻無所不通。
自入學成為生員之后,已工于詩歌,與同鄉(xiāng)唐寅友善,寅向沈周、楊循吉介紹了禎卿的才學,
禎卿由此知名于世。弘治十八年(1505)中進士,孝宗帝派人問禎卿與華亭陸深的才學,陸深
因此而被選任館職,而禎卿因為容貌丑陋沒有入職。授大理左寺副,因過失而被囚,貶為國子
博士。禎卿年少時與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齊名,號稱"吳中四才子〃。其做詩,喜效法白居易、
劉禹錫。登進士后,與李夢陽、何景明交游,悔其少年時之作,改而學漢、魏、盛唐的風格,
然舊習仍在,夢陽譏笑他"守而未化"。禎卿,身體瘦弱,而思想明晰,其詩精練,為吳中詩人
之冠,年壽雖不久,但名揚于知識界。
(2023?浙江衢州?模擬預測)三人一行要通過對資料的查閱,完成老師布置的“探究西湖孤山”
的任務。
“錢塘之勝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三人收集了有關孤山的古詩文資料,請你閱讀這些資料,
跟著他們到孤山一探究竟吧!
(甲)
山園小梅
[北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①,不須檀板②共金尊。
(乙)
《水經注》日:水黑日盧,不流曰奴,山不連陵日孤。梅花嶼介于兩湖之間,四面巖巒,
一無所麗,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徼③焉沖照,亭觀繡峙,兩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
山麓多梅,為林和靖④放鶴之地。林逋隱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賜號和靖處士。常畜雙鶴,
豢之樊中,每泛小艇,游湖中諸寺,有客來,童子開樊放鶴縱入云霄盤旋良久逋必棹艇遇⑤歸,
蓋以鶴起為客至之驗也。臨終留絕句日:“湖外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
稿,猶喜曾無封禪書?!?/p>
(節(jié)選自張岱《西湖夢尋?孤山》)
(丙)
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淡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蛑^:”何不錄以示后
世?”逋日:“吾方晦跡⑥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
所傳尚三百余篇。
(節(jié)選自《宋史?林逋傳》)
【注釋】①狎(xia):玩賞,親近,②檀(抬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樂時用
以打拍子,這里泛指樂器。③同"皎",明亮。④林和靖,林逋,字君復,北宋詩人,下文的
林處士是其別稱。⑤遺(chuan):迅速。⑥晦跡:隱居。
5.給畫線句用"/"進行斷句,斷3處,并翻譯句子內容。
童子開樊放鶴縱入云霄盤旋良久逋必棹艇遺歸
6.“孤山”位于杭州鬧市,其名常令游客疑惑不解。讀了張岱的《孤山》后,請你為游客解說"孤
山〃得名的緣由。
7.根據語境,請為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虛詞作批注,并體會其表達的語氣和情感。
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乎!
8.詩的頷聯化用南唐詩人江為的詩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只是變更了兩個
字,便成點睛傳世之筆,請你賞析其中的妙處。
9.陶淵明采菊,"悠然見南山";周敦頤愛蓮,"同予者何人";林逋詠梅,“與姓氏具香"。請你
對陶淵明或周敦頤其中一人的了解,結合林逋,探究古代文人鐘情于梅、蓮、菊等植物的原因。
【答案】5.童子開樊放鶴/縱入云霄/盤旋良久/逋必棹艇遺歸
書童就打開籠子放鶴出來,鶴沖入云霄,旋繞著飛很久,林逋看到后就掉轉船頭馬上回家
6.梅花嶼在里湖和外湖之間,四面的巖石和山巒沒有依靠、附著的,與《水經注》中的“山
不連陵曰孤"相符合,因此叫孤山。7.乎:句末語氣詞,表感嘆。林逋用不屑的語氣,表
達了自己對名利的看法,表現了他淡泊名利、遺世獨立的高潔志趣。8.(1)“疏"、"暗"
的模糊隱約,讓人產生朦朧的美感,豐富了詩的內涵,(2)營造了一個靜謐清幽,令人神往
的意境。(3)從視覺角度寫梅、影、月、水,又從嗅覺角度寫梅香,二者巧妙結合,繪出了
一幅絕妙的溪邊月下梅花圖。9.陶淵明“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山”,像菊花一樣不與百花在春天爭艷,秋天獨開,淡泊名利,清高自許,閑適恬淡;
周敦頤"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希望像蓮花那樣做一個潔身自好的君子;
梅花"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在寒冷清涼的冬天散發(fā)幽香,孤傲冷冽,與林逋“隱
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乎!"一樣;
古代文人鐘情于梅蓮菊等植物,是因為這些植物身上都體現著文人的高潔雅趣,傲骨風格,因
此為文人贊許。
【解析】5.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和翻譯?!?/p>
(1)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
這個句子的大意是:書童就打開籠子放鶴出來,鶴沖入云霄,旋繞著飛很久,林逋看到后就掉
轉船頭馬上回家。在語法結構上,“童子開樊放鶴”是一個完整的動作描述,表示童子正在打開
籠子放出鶴,因此在這個動作之后應該進行斷句。接著,“縱入云霄”描述了鶴飛翔的狀態(tài),表
示鶴飛得很高,進入云霄,所以在這個描述之后也應該進行斷句。最后,“盤旋良久”描述了鶴
飛翔的時間,表示鶴在空中盤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動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大全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光伏發(fā)電屋頂租賃合同
- 樓房使用權買賣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全托生學習管理制度
- 車間環(huán)保設施管理制度
- 車間班組管理制度文庫
- 保養(yǎng)店消防管理制度
- 豆制品廠退貨管理制度
- 酒店收銀崗位管理制度
- 輔助設備維修管理制度
- 廣東省歷年中考作文題(2000-2023)
- 古代漢語-形考任務1-3-國開-參考資料
- 工業(yè)廢水處理技術作業(yè)指導書
- 2025年中國航天日知識競賽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體檢中心質量控制指南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下冊 Unit 6 What's Anne doing第2課時教學實錄 湘少版
- 嚴守八項規(guī)定發(fā)言稿
- 2025-2030中國三相UPS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研究報告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課件(圖文)
- 煤礦崗位標準化作業(yè)流程
- 全國網信系統(tǒng)網絡安全協調指揮技術系統(tǒng)建設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