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總論財務報告目標定稿版_第1頁
財務會計總論財務報告目標定稿版_第2頁
財務會計總論財務報告目標定稿版_第3頁
財務會計總論財務報告目標定稿版_第4頁
財務會計總論財務報告目標定稿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UAsystemofficeroom【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HUAsystemofficeroom【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財務會計總論財務報告目標第一章財務會計總論--財務報告目標〔基本要求〕(一)掌握會計要素概念及其確認條件(二)掌握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三)掌握會計計量屬性及其應用原則(四)熟悉財務報告目標(五)熟悉財務報告的構成(六)了解會計基本假設〔考試內容〕第一節(jié)財務報告目標我國財務報告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企業(yè)編制財務報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財務報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因此,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是財務報告的基本目標。(二)反映企業(yè)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在現代公司制下,企業(yè)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企業(yè)管理層是受委托入之托經營管理企業(yè)及其各項資產,負有受托責任,即企業(yè)管理層所經營管理的各項資產基本上均為投資者投入的資本(或者留存收益作為再投資)或者向債權人借入的資金所形成的,企業(yè)管理層有責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使用這些資產。因此,財務報告應當反映企業(yè)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以有助于評價企業(yè)的經營管理責任以及資源使用的有效性。第二節(jié)會計基本假設一、會計主體會計主體,是指企業(y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在會計主體假設下,企業(yè)應當對其本身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反映企業(yè)本身所從事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明確界定會計主體是開展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工作的重要前提。二、持續(xù)經營持續(xù)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yè)將會按當前的規(guī)模和狀態(tài)繼續(xù)經營下去,不會停業(yè),也不會大規(guī)模削減業(yè)務。在持續(xù)經營假設下,企業(y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xù)經營為前提。明確這一基本假設,就意味著會計主體將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資產,按照既定的合約條件清償債務,會計人員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選擇會計政策和估計方法。三、會計分期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yè)持續(xù)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期間劃分為若干連續(xù)的、長短相同的期間。在會計分期假設下,會計核算應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四、貨幣計量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進行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第三節(jié)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業(yè)應當以實際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二、相關性相關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yè)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五、實質重于形式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yè)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企業(yè)會計信息的省略或者錯報會影響使用者據此作出經濟決策的,該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應用需要依賴職業(yè)判斷,企業(yè)應當根據其所處環(huán)境和實際情況,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來判斷其重要性。七、謹慎性謹慎性要求企業(yè)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但是,謹慎性的應用并不允許企業(yè)設置秘密準備。八、及時性及時性要求企業(yè)對于已經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四節(jié)會計要素及其確認一、會計要素概念會計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特征所作的基本分類,分為反映企業(yè)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和反映企業(yè)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二、反映企業(yè)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及其確認反映企業(yè)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一)資產1.資產的定義資產,是指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根據資產的定義,資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預期在未來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2)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yè)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yè)所控制。(3)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yè)的潛力。2.資產的確認條件將一項資源確認為資產,需要符合資產的定義,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2)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3.資產項目在會計報表中的列示符合資產定義和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二)負債1.負債的定義負債,是指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的現時義務。根據負債的定義,負債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負債是企業(yè)承擔的現時義務;(2)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3)負債是由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2.負債的確認條件將一項義務確認為負債,需要符合負債的定義,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yè);(2)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3.負債項目在會計報表中的列示符合負債定義和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負債定義,但不符合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三)所有者權益1.所有者權益的定義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yè)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yè)資產的剩余索取權。2.所有者權益的來源構成所有者權益按其來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業(yè)的資本部分,它既包括構成企業(yè)注冊資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額,也包括投入資本超過注冊資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額,即資本溢價或者股本溢價。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fā)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業(yè)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損失是指由企業(yè)非日常活動所發(fā)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留存收益,是企業(yè)歷年實現的凈利潤留存于企業(yè)的部分,主要包括計提的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3.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條件由于所有者權益體現的是所有者在企業(yè)中的剩余權益,因此,所有者權益的確認主要依賴于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所有者權益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咀ⅰ?.利得是指由企業(yè)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分為:(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2.損失是指由企業(yè)非日常活動所發(fā)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分為:(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失;(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4.所有者權益項目在會計報表中的列示所有者權益金額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所有者權益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三、反映企業(yè)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及其確認反映企業(yè)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包括收入、費用和利潤。(一)收入1.收入的定義收入,是指企業(yè)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根據收入的定義,收入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收入應當是企業(yè)在日?;顒又行纬傻?;(2)收入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入,該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3)收入應當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2.收入的確認條件收入在確認時除了應當符合收入定義外,還應當滿足嚴格的確認條件。收入的確認至少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與收入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入企業(yè);(2)經濟利益流入企業(yè)的結果會導致企業(yè)資產的增加或者負債的減少;(3)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地計量。3.收入項目在會計報表中的列示符合收入定義和收入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二)費用1.費用的定義費用,是指企業(yè)在日?;顒又邪l(fā)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根據費用的定義,費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費用應當是企業(yè)在日常活動中發(fā)生的;(2)費用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該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3)費用應當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2.費用的確認條件費用的確認除了應當符合費用定義外,還應當滿足嚴格的確認條件,費用的確認至少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出企業(yè);(2)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3)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3.費用項目在會計報表中的列示符合費用定義和費用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三)利潤1.利潤的定義利潤,是指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反映的是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情況,是業(yè)績考核的重要指標。2.利潤的來源構成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其中,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反映的是企業(yè)日常活動的業(yè)績,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反映的是企業(yè)非日?;顒拥臉I(yè)績。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最終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發(fā)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3.利潤的確認條件利潤反映的是收入減去費用、利得減去損失后的凈額,因此,利潤的確認主要依萬賴于收入和費用以及利得和損失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金額的計量。4.利潤項目在會計報表中的列示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第五節(jié)會計計量會計計量基本要求和會計計量屬性的構成會計計量的含義企業(yè)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并列報于會計報表及其附注(又稱財務報表)時,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一)歷史成本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顒又袨閮斶€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三〕可變現凈值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fā)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量。(四)現值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xù)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五)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領計量。企業(yè)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并列報于財務報表時,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二、會計計量屬性的應用原則企業(yè)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在某些情況下,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實現財務報告目標,企業(yè)會計準則允許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如果這些金額無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計量的,則不允許采用其他計量屬性。第六節(jié)財務報告一、財務報告的構成財務報告,是指企業(yè)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y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二、財務報表的組成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及其附注。小企業(yè)編制的財務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yè)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利潤表是反映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附注是對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第二章貨幣資金依據:中級財務會計第二章(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內容:本章主要介紹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的核算。通過本章學習,能夠了解貨幣資金的性質與范圍,理解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庫存現金與銀行存款管理的主要內容,掌握庫存現金收支的核算、備用金的核算、庫存現金的清查方法、銀行存款收付的核算與核對方法以及其他貨幣資金的核算方法,一般了解銀行存款轉帳結算的種類和程序。第一節(jié)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第二節(jié)庫存現金第三節(jié)銀行存款第四節(jié)其他貨幣資金第三章應收款項內容:依據中級財務會計第三章應收及預付款項(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第三節(jié)應收及預付款項應收及預付款項是指企業(yè)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發(fā)生的各項債權,包括應收款項和預付款項。應收款項包括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等;預付款項則是指企業(yè)按照合同規(guī)定預付的款項,如預付賬款等。一、應收票據(一)應收票據的內容應收票據是指企業(yè)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商業(yè)匯票。商業(yè)匯票是一種由出票人簽發(fā)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商業(yè)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定日付款的匯票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計算,并在匯票上記載具體到期日;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按月計算,并在匯票上記載;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付款期限自承兌或拒絕承兌日起按月計算,并在匯票上記載。商業(yè)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匯票到期日起10日。符合條件的商業(yè)匯票的持票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業(yè)匯票連同貼現憑證向銀行申請貼現。根據承兌人不同,商業(yè)匯票分為商業(yè)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商業(yè)承兌匯票是指由付款人簽發(fā)并承兌,或由收款人簽發(fā)交由付款人承兌的匯票。商業(yè)承兌匯票的付款人收到開戶銀行的付款通知,應在當日通知銀行付款。付款人在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三日內(遇法定休假日順延)未通知銀行付款的,視同付款人承諾付款,銀行將于付款人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第四日(遇法定休假日順延)上午開始營業(yè)時,將票款劃給持票人。付款人提前收到由其承兌的商業(yè)匯票,應通知銀行于匯票到期日付款。銀行在辦理劃款時,付款人存款賬戶不足支付的,銀行應填制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書,連同商業(yè)承兌匯票郵寄持票人開戶銀行轉交持票人。銀行承兌匯票是指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存款人(這里也是出票人)簽發(fā),由承兌銀行承兌的票據。企業(yè)申請使用銀行承兌匯票時,應向其承兌銀行按票面金額的萬分之五交納手續(xù)費。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應于匯票到期前將票款足額交存其開戶銀行,承兌銀行應在匯票到期日或到期日后的見票當日支付票款。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于匯票到期前未能足額交存票款時,承兌銀行除憑票向持票人無條件付款外,對出票人尚未支付的匯票金額按照每天萬分之五計收利息。(二)應收票據的核算為了反映和監(jiān)督應收票據取得、票款收回等經濟業(yè)務,企業(yè)應當設置“應收票據”科目。1、取得應收票據應收票據取得的原因不同,其會計處理亦有所區(qū)別。因債務人抵償前欠貨款而取得的應收票據,借記“應收票據”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因企業(y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開出、承兌的商業(yè)匯票,借記“應收票據”科目,貸記“主營業(yè)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等科目。2、收回到期票款商業(yè)匯票到期收回款項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票據”科目。3、轉讓應收票據企業(yè)可以將自己持有的商業(yè)匯票背書轉讓。背書是指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的票據行為。背書轉讓的,背書人應當承擔票據責任。企業(yè)將持有的商業(yè)匯票背書轉讓以取得所需物資時,按應計入取得物資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商業(yè)匯票的票面金額,貸記“應收票據”科目,如有差額,借記或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二、應收賬款(一)應收賬款的內容應收賬款是指企業(yè)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主要包括企業(y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應向有關債務人收取的價款及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包括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從購貨方或接受勞務方應收的合同或協(xié)議價款(應收的合同或協(xié)議價款不公允的除外)、增值稅銷項稅額,以及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二)應收賬款的核算為了反映應收賬款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企業(yè)應設置“應收賬款”科目,不單獨設置“預收賬款”科目的企業(yè),預收的賬款也在“應收賬款”科目核算。企業(yè)銷售商品等發(fā)生應收款項時,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主營業(yè)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等科目;收回應收賬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企業(yè)代購貨單位墊付包裝費、運雜費時,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墊費用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如果企業(yè)應收賬款改用應收票據結算,在收到承兌的商業(yè)匯票時,借記“應收票據”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三、預付賬款預付賬款是指企業(yè)按照合同規(guī)定預付的款項。預付賬款應當按實際預付的金額入賬。企業(yè)應當設置“預付賬款”科目,核算預付賬款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預付款項情況不多的企業(yè),可以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而直接通過“應付賬款”科目核算。預付賬款的核算包括預付款項和收到貨物兩個方面。1、企業(yè)根據購貨合同的規(guī)定向供應單位預付款項時,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2、企業(yè)收到所購物資,按應計入購入物資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當預付貨款小于采購貨物所需支付的款項時,應將不足部分補付,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當預付貨款大于采購貨物所需支付的款項時,對收回的多余款項應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四、其他應收款(一)其他應收款的內容其他應收款是指企業(yè)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其主要內容包括:1、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如因企業(yè)財產等遭受意外損失而應向有關保險公司收取的賠款等;2、應收的出租包裝物租金;3、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如為職工墊付的水電費、應由職工負擔的醫(yī)藥費、房租費等;4、存出保證金,如租入包裝物支付的押金;5、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二)其他應收款的核算其他應收款應當按實際發(fā)生的金額入賬。為了反映其他應收賬款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企業(yè)應當設置“其他應收款”科目進行核算。企業(yè)發(fā)生其他應收款時,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營業(yè)外收入”等科目;收回或轉銷其他應收款時,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五、應收款項減值(一)應收款項減值損失的確認企業(yè)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應收款項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應收款項發(fā)生減值的,應當將該應收款項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減值損失,計提壞賬準備。(二)計提壞賬準備的會計處理企業(yè)應當設置“壞賬準備”科目,核算應收款項的壞賬準備計提、轉銷等情況。企業(yè)當期計提的壞賬準備應當計入資產減值損失。壞賬準備可按以下公式計算: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應提壞賬準備金額-(或+)“壞賬準備”科目的貸方或借方余額企業(yè)計提壞賬準備時,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沖減多計提的壞賬準備時,借記“壞賬準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科目。企業(yè)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作為壞賬轉銷時,應當沖減已計提的壞賬準備。已確認并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后又收回的,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增加壞賬準備的賬面余額。企業(yè)發(fā)生壞賬損失時,借記“壞賬準備”科目,貸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已確認并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后又收回時,借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也可以按照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第四章存貨一、存貨概述(一)存貨的內容存貨是指企業(yè)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等。(二)存貨成本的確定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1、存貨的采購成本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其中,存貨的購買價款是指企業(yè)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fā)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guī)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存貨的相關稅費是指企業(yè)購買存貨發(fā)生的進口關稅、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以及相應的教育費附加等應計入存貨采購成本的稅費。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是指采購成本中除上述各項以外的可歸屬于存貨采購的費用,如在存貨采購過程中發(fā)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企業(yè)(商品流通)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fā)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進貨費用,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對于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于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企業(yè)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fā)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2、存貨的加工成本存貨的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貨的加工過程中發(fā)生的追加費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直接人工是指企業(yè)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發(fā)生的直接從事產品生產和勞務提供人員的職工薪酬。制造費用是指企業(yè)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fā)生的各項間接費用。3、存貨的其他成本存貨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所發(fā)生的其他支出。企業(yè)設計產品發(fā)生的設計費用通常應計入當期損益,但是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fā)生的、可直接確定的設計費用應計入存貨的成本。存貨的來源不同,其成本的構成內容也不同。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過購買而取得的存貨的成本由采購成本構成;產成品、在產品、半成品等自制或需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的成本由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所發(fā)生的其他支出構成。實務中具體按以下原則確定:(1)購入的存貨,其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fā)生的工、費支出和挑選整理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數量損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以及按規(guī)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和其他費用。(2)自制的存貨,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裝物、自制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及庫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的各項實際支出。(3)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費、裝卸費、保險費、委托加工的往返運輸費等費用以及按規(guī)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但是,下列費用不應計入存貨成本,而應在其發(fā)生時計入當期損益: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應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不應計入存貨成本。如由于自然災害而發(fā)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由于這些費用的發(fā)生無助于使該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不應計入存貨成本,而應確認為當期損益。2、倉儲費用,指企業(yè)在存貨采購入庫后發(fā)生的儲存費用,應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應計入存貨成本。如某種酒類產品生產企業(yè)為使生產的酒達到規(guī)定的產品質量標準,而必須發(fā)生的倉儲費用,應計入酒的成本,而不應計入當期損益。3、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的其他支出,應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不得計入存貨成本。(三)發(fā)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日常工作中,企業(yè)發(fā)出的存貨,可以按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計劃成本核算。如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會計期末應調整為實際成本。在實際成本核算方式下,企業(yè)可以采用的發(fā)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企業(yè)應當根據各類存貨的實物流轉方式、企業(yè)管理的要求、存貨的性質等實際情況,合理地確定發(fā)出存貨成本的計算方法,以及當期發(fā)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對于性質和用途相同的存貨,應當采用相同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發(fā)出存貨的成本。1、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fā)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fā)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是把每一種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發(fā)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基礎。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fā)頻繁情況下,其發(fā)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這種方法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2、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fā)出(銷售或耗用)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動假設為前提,對發(fā)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后購入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fā)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fā)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fā)出成本和結存金額。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fā)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fā)業(yè)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wěn)定時,其工作量較大。在物價持續(xù)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fā)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yè)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yè)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fā)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之和)/(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本月發(fā)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fā)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fā)出存貨的實際成本采用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有利于簡化成本計算工作,但由于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fā)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因此不利于存貨成本的日常管理與控制。4、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fā)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本次發(fā)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fā)出存貨數量*本次發(fā)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采用移動平均法能夠使企業(yè)管理當局及時了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fā)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但由于每次收貨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價,計算工作量較大,對收發(fā)貨較頻繁的企業(yè)不適用。此外,商品流通企業(yè)發(fā)出存貨,通常還采用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核算法等方法進行核算。1、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據以計算發(fā)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這一方法是商品流通企業(yè),尤其是商業(yè)批發(fā)企業(yè)常用的計算本期商品銷售成本和期末庫存商品成本的方法。商品流通企業(yè)由于經營商品的品種繁多,如果分品種計算商品成本,工作量將大大增加,而且,一般來講,商品流通企業(yè)同類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這種存貨計價方法既能減輕工作量,也能滿足對存貨管理的需要。2、售價金額核算法。是指平時商品的購入、加工收回、銷售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和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并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企業(yè)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期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期的商品進銷差價。年度終了,應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對于從事商業(yè)零售業(yè)務的企業(yè)(如百貨公司、超市等),由于經營的商品種類、品種、規(guī)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價格標價,采用其他成本計算結轉方法均較困難,因此廣泛采用這一方法。二、原材料原材料是指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tài)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原材料的日常收發(fā)及結存,可以采用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核算。(一)采用實際成本核算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時,材料的收發(fā)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實際成本計價。使用的會計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資”等。購入材料時,由于采用的結算方式和采購地點不同,可能是付款與收到材料并驗收入庫同時完成,也可能二者在時間上不同步,核算時應當區(qū)分不同的情況進行處理。企業(yè)發(fā)出材料,應當根據“發(fā)料憑證匯總表”編制記賬憑證、登記入賬,并根據發(fā)出材料的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1、購入材料的核算由于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庫的時間與付款的時間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會計處理上也有所不同。(1)貨款已經支付或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同時材料已驗收入庫。對于發(fā)票賬單與材料同時到達的采購業(yè)務,企業(yè)在支付貨款或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材料驗收入庫后,應根據發(fā)票賬單等結算憑證確定的材料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按照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一般納稅人,下同),按照實際支付的款項或應付票據面值,貸記“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科目。(2)貨款已經支付或已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對于已經付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但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采購業(yè)務,應根據發(fā)票賬單等結算憑證,借記“在途物資”、“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科目;待材料到達、入庫后,再根據收料單,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在途物資”科目。(3)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經驗收入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fā)票賬單已到,按發(fā)票賬單所記載有關金額記賬;如果發(fā)票賬單未到也無法確定實際成本時,期末應按照暫估價值記賬,下期初做相反的會計分錄予以沖回,收到發(fā)票賬單后再按照實際金額記賬。即,對于材料已到達并已驗收入庫,但發(fā)票賬單等結算憑證未到,貨款尚未支付的采購業(yè)務,應于期末,按材料的暫估價值,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應付賬款——暫股應付帳款”科目。下期初做相反的會計分錄予以沖回,以便下期付款或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后,按正常程序,借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科目。(4)貨款已經預付,材料尚未驗收入庫。采用預付貨款的方式采購材料,應在預付材料價款時,按照實際預付金額,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已經預付貨款的材料驗收入庫,根據發(fā)票賬單等所列的價款、稅額等,借記“原材料”科目和“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預付款項不足,補付貨款,按補付金額,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付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2.發(fā)出材料的核算企業(yè)各生產單位及有關部門領用的材料具有種類多、業(yè)務頻繁等特點。為了簡化核算,可以在月末根據“領料單”或“限額領料單”中有關領料的單位、部門等加以歸類,編制“發(fā)料憑證匯總表”據以編制記賬憑證、登記入賬。發(fā)出材料實際成本的確定,可以由企業(yè)從上述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等方法中選擇。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材料采用實際成本核算時,“原材料”科目的借方、貸方及余額均以實際成本計價,不存在成本差異的計算與結轉問題。但采用實際成本核算,日常反映不出材料成本是節(jié)約還是超支,從而不能反映和考核物資采購業(yè)務的經營成果。因此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材料收發(fā)業(yè)務較少的企業(yè)。在實務工作中,對于材料收發(fā)業(yè)務較多并且計劃成本資料較為健全、準確的企業(yè),一般可以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收發(fā)的核算。(二)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是指材料的日常收發(fā)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計劃成本進行的方法。其特點是:收發(fā)憑證按材料的計劃成本計價,原材料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均按計劃成本登記,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月份終了,通過分配材料成本差異,將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應當盡可能接近實際成本,除特殊情況外,計劃成本在年度內不得隨意變更。1.基本核算程序采用計劃成本進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其基本的核算程序如下:(1)企業(yè)應先制定各種材料的計劃成本目錄,規(guī)定原材料的分類、各種原材料的名稱、規(guī)格、編號、計量單位和計劃單位成本。(2)平時收到材料時,應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出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填入收料單內,并按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額,作為“材料成本差異”分類登記。(3)平時領用、發(fā)出的材料,都按計劃成本計算,月份終了再將本月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進行分攤,隨同本月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記入有關賬戶,將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期(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2.科目設置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時材料的收發(fā)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計劃成本計價。使用的會計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購”、“材料成本差異”等。材料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月末,計算本月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并進行分攤,根據領用材料的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從而將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3.購入材料的核算在計劃成本法下,取得的材料先要通過“材料采購”科目進行核算,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核算。企業(yè)支付材料價款和運雜費等,按應計入材料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科目,按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可抵扣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期末,企業(yè)應將倉庫轉來的外購材料憑證,分別以下情況進行處理:(1)對于已經付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的收料憑證,應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分別匯總,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按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材料采購”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2)對于尚未收到發(fā)票賬單的收料憑證,應按計劃成本暫估入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下期初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借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貸記“原材料”科目。下期初收到發(fā)票賬單的收料憑證,借記“材料采購”科目,按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可抵扣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企業(yè)購入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4.發(fā)出材料的核算(1)結轉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月末,根據領料單等編制“發(fā)料憑證匯總表”,借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原材料”科目。(2)結轉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上述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應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結轉,將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借記或貸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或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期(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托外單位加工發(fā)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外,應使用當期的實際差異率;期初成本差異率與本期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公式如下: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三、庫存商品(一)庫存商品的內容庫存商品是指企業(yè)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guī)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庫存商品具體包括庫存產成品、外購商品、存放在門市部準備出售的商品、發(fā)出展覽的商品、寄存在外的商品、接受來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等。已完成銷售手續(xù)、但購買單位在月末未提取的產品,不應作為企業(yè)的庫存商品,而應作為代管商品處理,單獨設置代管商品備查簿進行登記。庫存商品可以采用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核算,其方法與原材料相似。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時,庫存商品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可單獨設置“產品成本差異”科目核算。為了反映和監(jiān)督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企業(yè)應當設置“庫存商品”科目。(二)庫存商品的核算1.驗收入庫商品的會計處理對于庫存商品采用實際成本核算的企業(yè),當庫存商品生產完成并驗收入庫時,應按實際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2.銷售商品的會計處理企業(yè)銷售商品、確認收入時,應結轉其銷售成本,借記“主營業(yè)務成本”等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企業(yè)購入的商品可以采用進價或售價核算。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售價和進價的差額,可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月末,應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將已銷商品的銷售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主營業(yè)務成本”科目。四、委托加工物資(一)委托加工物資的內容委托加工物資是指企業(yè)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各種材料、商品等物資。企業(yè)委托外單位加工物資的成本包括:1.加工中實際耗用物資的成本;2.支付的加工費用及應負擔的運雜費等;3.支付的稅金,包括委托加工物資所應負擔的消費稅(指屬于消費稅應稅范圍的加工物資)等。需要交納消費稅的委托加工物資,加工物資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應計入加工物資成本;如果收回的加工物資用于繼續(xù)加工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應先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按規(guī)定用以抵扣加工的消費品銷售后所負擔的消費稅。(二)委托加工物資的核算為了反映和監(jiān)督委托加工物資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企業(yè)應當設置“委托加工物資”科目。委托加工物資也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進行核算,其方法與庫存商品相似。1.發(fā)出物資的核算企業(yè)發(fā)給外單位加工物資時,根據發(fā)出物資的實際成本,借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貸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如果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還應同時結轉材料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貸記或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或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2.支付加工費、運雜費等的核算企業(yè)向受托加工單位支付加工費、運雜費等時,借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需要交納消費稅的委托加工物資,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借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收回后用于直接銷售的)或“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收回后用于繼續(xù)加工的),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3.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核算企業(yè)收回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物資和剩余的物資,按加工收回物資的實際成本和剩余物資的實際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五、周轉材料周轉材料是指企業(yè)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tài)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一)包裝物包裝物是指為了包裝本企業(yè)商品而儲備的各種包裝容器,如桶、箱、瓶、壇、袋等。其核算內容包括:1.生產過程中用于包裝產品作為產品組成部分的包裝物;2.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3.隨同商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4.出租或出借給購買單位使用的包裝物。為了反映和監(jiān)督包裝物的增減變化及其價值損耗、結存等情況,企業(yè)應當設置“周轉材料——包裝物”科目進行核算。對于生產領用包裝物,應根據領用包裝物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材料成本差異”等科目。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應于包裝物發(fā)出時,按其實際成本計入銷售費用。隨同商品出售且單獨計價的包裝物,一方面應反映其銷售收入,計入其他業(yè)務收入;另一方面應反映其實際銷售成本,計入其他業(yè)務成本。(二)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各種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等。它與固定資產一樣,也屬于勞動資料,但其單位價值較低,或使用期限較短、容易損壞。鑒于這些特點,低值易耗品通常被視同存貨,作為流動資產進行核算和管理,一般劃分為一般工具、專用工具、替換設備、管理用具、勞動保護用品、其他用具等。為了反映和監(jiān)督低值易耗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企業(yè)應當設置“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借方登記低值易耗品的增加,貸方登記低值易耗品的減少,期末余額在借方,通常反映企業(yè)期末結存低值易耗品的金額。(三)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攤銷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方法有一次轉攤法和五五攤銷法。1.一次轉銷法。它是指在領用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時,將其價值一次、全部計入有關資產成本或者當期損益的一種攤銷方法,主要適用于價值較低或極易損壞的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攤銷。一次轉銷的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領用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報廢時,應按報廢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等科目。2.五五攤銷法。它是指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在領用時先攤銷其賬面價值的一半,在報廢時再攤銷其賬面價值的另一半。即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分兩次各按50%進行攤銷。五五攤銷法通常既適用于價值較低、使用期限較短的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也適用于每期領用數量和報廢數量大致相等的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攤銷法的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領用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在用”、“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在庫”、“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科目;攤銷時應按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攤銷”、“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科目。報廢時應補提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攤銷”、“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科目;同時,按報廢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等科目;并轉銷全部已提攤銷額,借記“周轉材料——包裝物——攤銷”、“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在用”、“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科目。六、存貨清查存貨清查是指通過對存貨的實地盤點,確定存貨的實有數量,并與賬面結存數核對,從而確定存貨實存數與賬面結存數是否相符的一種專門方法。由于存貨種類繁多、收發(fā)頻繁,在日常收發(fā)過程中可能發(fā)生計量錯誤、計算錯誤、自然損耗,還可能發(fā)生損壞變質以及貪污、盜竊等情況,造成賬實不符,形成存貨的盤盈盤虧。對于存貨的盤盈盤虧,應填寫存貨盤點(報告如實存賬存對比表),及時查明原因,按照規(guī)定程序報批處理。為了反映企業(yè)在財產清查中查明的各種存貨的盤盈、盤虧和毀損情況,企業(yè)應當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1.存貨盤盈的核算企業(yè)發(fā)生存貨盤盈時,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在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2.存貨盤虧及毀損的核算企業(yè)發(fā)生存貨盤虧及毀損時,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貸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在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應作如下會計處理:對于入庫的殘料價值,記入“原材料”等科目;對于應由保險公司和過失人的賠款,記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扣除殘料價值和應由保險公司、過失人賠款后的凈損失,屬于一般經營損失的部分,記入“管理費用”科目,屬于非常損失的部分,記入“營業(yè)外支出”科目。七、存貨減值(一)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和轉回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其中,成本是指期末存貨的實際成本,如企業(yè)在存貨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計劃成本法、售價金額核算法等簡化核算方法,則成本為經調整后的實際成本??勺儸F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fā)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勺儸F凈值的特征表現為存貨的預計未來凈現金流量,而不是存貨的售價或合同價。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二)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企業(yè)應當設置“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核算存貨的存貨跌價準備。當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時,企業(yè)應當按照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差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轉回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時,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科目企業(yè)結轉存貨銷售成本時,對于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主營業(yè)務成本”、“其他業(yè)務成本”等科目。第五章長期股權投資第一節(jié)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非企業(yè)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除企業(yè)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一)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企業(yè)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fā)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應收項目處理。(二)以發(fā)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fā)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三)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xié)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xié)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四)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參照本書“第八章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有關規(guī)定處理。(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且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支付的相關稅費+支付的補價-收到的補價-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yè)實質

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支付的相關稅費+支付的補價-收到的補價-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五)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參照本書“第十一章債務重組”有關規(guī)定確定。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其公允價值入賬。

第二節(jié)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xù)計量一、長期股權投資后續(xù)計量原則長期股權投資應當分別不同情況采用成本法或權益法確定期末賬面余額。二、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一)成本法的適用范圍成本法,是指投資按成本計價的方法。下列情況下,企業(yè)應運用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1.投資企業(yè)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刂?,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yè)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該企業(yè)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投資企業(yè)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被投資單位為其子公司,投資企業(yè)應當將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投資企業(yè)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2.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所共有的控制,僅在與該項經濟活動相關的重要財務和經營決策需要分享控制權的投資方一致同意時存在。投資企業(yè)與其他方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資單位為其合營企業(yè)。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yè)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并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投資企業(yè)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被投資單位為其聯(lián)營企業(yè)。企業(yè)在確定能否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時,應當考慮投資企業(yè)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當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zhí)行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1)投資企業(yè)在當前情況下,根據已持有股份及現行可實施潛在表決權轉換后的綜合持股水平,有能力對另外一個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決策施加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的,不應當對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而應采用權益法核算。(2)在考慮現行被投資單位發(fā)行在外可執(zhí)行潛在表決權的影響時,不應考慮企業(yè)管理層對潛在表決權的持有意圖及企業(yè)在轉換潛在表決權時的財務承受能力,但應注重潛在表決權的經濟實質。(3)考慮現行可執(zhí)行的潛在表決權在轉換為實際表決權后能否對被投資單位形成控制或重大影響時,應綜合考慮本企業(yè)及其他企業(yè)持有的被投資單位潛在表決權的影響。(4)考慮現行可執(zhí)行被投資單位潛在表決權的影響僅為確定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能力,而不是用于確定投資企業(yè)享有或承擔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在確定了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能力后,如果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響的,應按照權益法核算,但在按照權益法確認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時,應以現行實際持股比例為基礎計算確定,不考慮可執(zhí)行潛在表決權的影響。(二)成本法核算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量。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yè)確認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yè)在取得投資當年自被投資單位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以后年度,被投資單位累計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投資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計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yè)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部分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在成本法下,關于現金股利的處理涉及到三個賬戶,即“應收股利”賬戶、“投資收益”賬戶和“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在實際進行賬務處理時,可先確定應記入“應收股利”賬戶和“長期股權投資”賬戶的金額,然后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定應記入“投資收益”賬戶金額。當被投資企業(yè)宣告現金股利時,投資企業(yè)按應得部分借記“應收股利”賬戶?!伴L期股權投資”賬戶金額的確定比較復雜,具體作法是:當投資后應收股利的累積數大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時,其差額即為累積沖減投資成本的金額,然后再根據前期已累積沖減的投資成本調整本期應沖減或恢復的投資成本;當投資后應收股利的累積數小于或等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時,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復的投資成本,則首先將尚未恢復數額全額恢復,然后再確認投資收益。“應收股利”科目和“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發(fā)生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1)“應收股利”科目發(fā)生額=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投資持股比例

(2)“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發(fā)生額=(投資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持股比例-投資企業(yè)已沖減的投資成本

或:

“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發(fā)生額=(應收股利的累積數-投資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投資企業(yè)已沖減的投資成本

應用上述公式計算時,若計算結果為正數,則為本期應沖減的投資成本,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貸方反映;若計算結果為負數,則為本期應恢復的投資成本,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借方反映,但恢復數不能大于原沖減數。

【例】A企業(yè)2007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C公司10%的股份,并準備長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C公司于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現金股利100000元,C公司2007年實現凈利潤400000元。

2007年5月2日宣告發(fā)放現金股利時,投資企業(yè)按投資持股比例計算的份額應沖減投資成本。

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1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10000

(1)若2008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300000元

應收股利=300000×10%=30000(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10000+30000=40000(元)

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0+400000×10%=40000(元)

因應收股利累積數等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所以應將原沖減的投資成本10000元恢復。

或:“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發(fā)生額=(40000-40000)-10000=-10000(元),應恢復投資成本10000元。

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30000

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10000

貸:投資收益40000

(2)若C公司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450000元

應收股利=450000×10%=45000(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10000+45000=55000(元)

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0+400000×10%=40000(元)

累計沖減投資成本的金額為15000元(55000-40000),因已累積沖減投資成本10000元,所以本期應沖減投資成本5000元。

或:“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發(fā)生額=(55000-40000)-10000=5000(元),應沖減投資成本5000元。

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45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5000

投資收益40000

(3)若C公司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360000元

應收股利=360000×10%=36000(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10000+36000=46000(元)

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0+400000×10%=40000(元)

累計沖減投資成本的金額為6000元(46000-40000),因已累積沖減投資成本10000元,所以本期應恢復投資成本4000元。

或:“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發(fā)生額=(46000-40000)-10000=-4000(元),應恢復投資成本4000元。

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36000

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4000

貸:投資收益40000

(4)若2008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200000元

應收股利=200000×10%=20000(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10000+20000=30000(元)

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0+400000×10%=40000(元)

因應收股利累積數小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所以應將原沖減的投資成本10000元恢復。注意這里只能恢復投資成本10000元。

或:“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發(fā)生額=(30000-40000)-10000=-20000(元),因原沖減的投資成本只有10000元,所以本期應恢復投資成本10000元,不能盲目代公式恢復投資成本20000元。

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20000

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10000

貸:投資收益30000三、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權益法(一)權益法的適用范圍(1)對聯(lián)營企業(yè)投資

重大影響的確定:考慮潛在表決權

(2)對合營企業(yè)投資權益法,是指投資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后,在投資持有期間根據投資企業(yè)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二)權益法核算科目設置:

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成本)(投資時)

(損益調整)(投資后)

(所有者權益其他變動)(投資后)

企業(yè)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應當分別下列情況進行處理:

(1)“成本”明細科目的會計處理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應按其差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成本)”科目,貸記“營業(yè)外收入”科目。

【例】A公司以1000萬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權,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

①如A公司能夠對B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則A公司應進行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1000

貸:銀行存款等1000

注:商譽100萬元(1000-3000×30%)體現在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中。

②如投資時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3500萬元,則A公司應進行的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1000

貸:銀行存款1000

成本=3500×30%=105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50

貸:營業(yè)外收入50

(2)“損益調整”明細科目的會計處理

被投資單位發(fā)生盈利: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被投資單位發(fā)生虧損: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損益調整)

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損益調整)1.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2.投資企業(yè)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yè)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比如,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相對于被投資單位已計提的折舊額、攤銷額之間存在差額的,應按其差額對被投資單位凈損益進行調整,并按調整后的凈損益和持股比例計算確認投資損益。在進行有關調整時,應當考慮具有重要性的項目。

【例】某投資企業(yè)于2007年1月1日取得對聯(lián)營企業(yè)30%的股權,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的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為600萬元,賬面價值為300萬元,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被投資單位2007年度利潤表中凈利潤為300萬元,其中被投資單位當期利潤表中已按其賬面價值計算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為30萬元,按照取得投資時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確定的折舊費用為60萬元,不考慮所得稅影響,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利潤計算確定的投資收益應為90(300×30%)萬元。按該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的凈利潤為270(300-30)萬元,投資企業(yè)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認的當期投資收益應為81(270×3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損益與持股比例計算確認投資損益,但應當在附注中說明這一事實及其原因。

1)無法可靠確定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

2)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較?。?/p>

3)其他原因導致無法對被投資單位凈損益進行調整。3.投資企業(yè)確認被投資單位發(fā)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yè)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通常是指長期性的應收項目,如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債權,該債權沒有明確的清收計劃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期間不準備收回的,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的凈投資。企業(yè)存在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項目以及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情況下,在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fā)生的虧損時,應當按照以下順序進行處理:(1)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2)如果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足以沖減的,應當以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賬面價值為限繼續(xù)確認投資損失,沖減長期權益的賬面價值。(3)在進行上述處理后,按照投資合同或協(xié)議約定企業(yè)仍承擔額外義務的,應按預計承擔的義務確認預計負債,計入當期投資損失。被投資單位以后期間實現盈利的,投資企業(yè)在扣除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后,應按與上述順序相反的順序處理,減記已確認預計負債的賬面余額、恢復其他長期權益以及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認投資收益。4.投資企業(yè)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yè)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投資企業(y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并據以確認投資損益。投資企業(yè)的投資損益,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凈損益進行調整后加以確定。在進行有關調整時,應當考慮重要性項目。如果無法可靠確定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或者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較小,以及其他原因導致無法對被投資單位凈損益進行調整,可以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損益與持股比例計算確認投資損益,但應在附注中說明這一事實及其原因。5.投資企業(yè)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企業(yè)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