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學設(shè)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8/38/wKhkGWcPq3KAKAEVAAFEVKfjv8k803.jpg)
![登高教學設(shè)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8/38/wKhkGWcPq3KAKAEVAAFEVKfjv8k8032.jpg)
![登高教學設(shè)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8/38/wKhkGWcPq3KAKAEVAAFEVKfjv8k8033.jpg)
![登高教學設(shè)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8/38/wKhkGWcPq3KAKAEVAAFEVKfjv8k8034.jpg)
![登高教學設(shè)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8/38/wKhkGWcPq3KAKAEVAAFEVKfjv8k803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登高教學設(shè)計
追尋“悲涼”
——《登高》教案
遼寧省錦州市鐵路高級中學衡曉芳
一、教案背景:
1、面向?qū)W生:高中一年級
學科:語文
2、課時:1課時
3、學生課前準備:
(1)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杜甫生平簡介》及《登高》寫作背景。
fr=qrlcid=218inde=2。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二、教學課題:
引導學生把握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走進詩人的情感,感受杜甫深沉的
痛苦和無盡的哀思。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
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
三、教材分析卷:
杜甫的詩歌廣闊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過程中的社會面貌,杜甫一生漂
泊,暮年時,心情最為慘痛,這首《登高》是杜甫56歲1時所做的一首詩歌。全
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常年漂泊、老病孤獨的復雜情感,慷慨激
越,動人心弦。
【教學重點】
對詩歌意境的把握,對詩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學難點】
1、對學生古詩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
2、走進詩人的情感,感受詩人深沉的痛苦和無盡的哀思。
【教具及教學輔助活動】
多媒體課件、《登高》視頻朗讀、網(wǎng)絡(luò)資《杜甫生平簡介》
四、教學方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初讀詩歌,整體感受詩歌呈現(xiàn)的意境,然后讓
學生展開想象,描繪畫面內(nèi)容。利用投影,展示《登高》畫面視頻,再次感受。通
過分析詩歌意象,品味詩人情感。在體會詩人情感之后,再次誦讀詩歌,深
刻理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到了唐代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
繁榮,詩人燦若星河,有一位詩人,他引領(lǐng)一個時代的詩風,他就是詩圣“杜
甫”,杜甫一生漂泊,暮年時,心情最為慘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56
歲時所做的一首詩歌《登高》,來一同領(lǐng)略他那詩風中的蒼涼。
(二)、品讀課文。
2師: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學習一首古詩,首先就是要進行朗讀,“讀書百
遍,其義自現(xiàn)”。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文本,品讀詩歌。
生(自由朗讀1分鐘左右)生:齊讀
師(評價):同學們讀得很流利,也很有節(jié)奏感。下面,請同學們思考:
1、說說讀這首詩時,你的感受是什么?
2、讀這首詩,你想到了哪些畫面?
3、你覺得作者意在表現(xiàn)什么樣的情感?
生:悲傷、憂愁、孤獨”
師:詩人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悲涼的情感?或者說詩人悲從何來?請同學們結(jié)
合課前查找的作者的人生際遇來談一談詩人的悲從何而來。
【百度搜索】
生:兩大方面:國家災(zāi)難,個人體弱多病。
師:通過剛才的分析-p,我們回顧一下第一遍讀這首詩歌的時候,雖然
讀得很流利,但好像缺少情感,缺少感染力。當我們初步感受了詩歌的情感,再來
讀這首詩時,肯定會有不同的感受,請同學們?nèi)谌胱髡咔楦?,再次朗讀一遍這首
詩。
生:聲情并茂再次朗讀。
師:請同學們聽一段視頻朗讀。
(展示一段名家的視頻朗讀,配合詩中的畫面)
【百度視頻】video/ShowArtle.asp?ArtleID=4784
3師:所以要想讀好一首詩,首先得理解作者,理解詩的內(nèi)涵,必須走進作
者的內(nèi)心中去。我們常說一句話叫“文如其人,言為心聲”,下面我們就來深入理
解分析、P這首詩。
師:這首詩的前兩聯(lián)寫景,描繪了哪些景?這些景有怎樣的特點?渲染了一
種什么樣的意境?
生:前兩聯(lián)共寫了八種景。有風、天、猿、渚、沙、鳥、落木和長江。特點
是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鳥、落木蕭蕭和長江滾滾。意境是沉郁悲涼
的。
師:根據(jù)前兩聯(lián)的景物描寫特點,再配上傅抱石作的《登高》這幅畫,
【百度搜索】
main.php?pFlag=showworksaid=A0000266wrkid=BRT000000080227
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描繪一下前兩聯(lián)展示的畫面內(nèi)容。
(1分鐘準備時間,組織語言,也可以寫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生(描繪):通過前兩聯(lián)的景物描寫,我們仿佛感受到在夔州長江邊上,急
風凜冽地吹,吹得萬木凋零,樹葉在天空中飄飄灑灑。漫山遍地滿是衰敗、枯黃的
樹葉。江水滾滾翻騰,急劇向前沖擊。凄冷的風中,有幾只孤鳥漫無目的的盤旋
著,遠處還不時傳來猿的哀鳴。詩人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蕭瑟的江峽秋景圖。
師:面對著這樣一幅蕭瑟的秋景圖,詩人是怎樣的心境呢?生:愁苦之情。
師:詩歌的后兩聯(lián)主要抒發(fā)詩人的愁苦之情,詩人是怎樣表達這
4種情感的呢?
生:詩人除了秋景之悲外,悲還體現(xiàn)在詩人的境遇之悲: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師:詩人的境遇之悲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
生:萬里悲秋常作客,詩人長年漂泊他鄉(xiāng),杜甫從49歲開始,一直到59歲
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飄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
師:如何理解尾聯(lián)中的“艱難”一詞?(聯(lián)系課文注解)生:艱難兼指國運
和自身命運。國家動亂(安史之亂),詩人漂泊在外,生活艱難,壯志難酬。這是
造成杜甫愁苦的根。
師:詩人自身處境艱難,還處處為國為民憂心,讓我們看到了詩人憂國憂民
的崇高品質(zhì)。
生:百年多病獨登臺,詩人年老了又身纏重病。
生:詩人孤身一人去登臺,倍感凄涼。
生:潦倒新停濁酒杯,詩人內(nèi)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
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終沒有遂愿,心中萬千愁緒無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師(總結(jié)):所以,整首詩以“悲”字為核心,是貫穿全詩的主線。詩人由內(nèi)
心傷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觸景生悲,有觸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
到倍增新悲。全詩起于“悲”而終于“悲”,悲景起筆,悲情落筆。唉!怎一個
“悲”字了得???
5師:對詩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們能否把這首詩朗讀得更好呢?
生:再次齊讀,大部分同學已能背誦。
師:根據(jù)這首詩的分析.P過程,請同學們概括詩歌鑒賞的方法。
生(小結(jié)):誦讀(整體感知)一一感受意象一一體會意境-------把握情
感
師(小結(jié)):全詩借登高所見蕭瑟、悲涼秋景,抒發(fā)作者長年飄泊、老病孤
愁的悲傷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結(jié)束語:古代知識分子大多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自
勉,而杜甫無論窮達,都心憂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稱為“詩圣”。讓我
們永遠銘記這些詩,這是杜甫老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
六、教學反思
本詩創(chuàng)作于杜甫晚年,系人生失意之作。詩人通過描繪登高所見秋江景色,
抒發(fā)了長年漂泊,老病孤愁,心系家國的復雜悲情,而學生正值青春年少,不能一
下子理解一個封建時代空懷濟世之志的垂暮老人的復雜悲情,故教學難點就在于引
導學生能充分體會詩人置身于什么樣的秋景之中,從而抒發(fā)一種怎樣的思想情
感。
在講解本課時,我首先采取啟發(fā)式教學,設(shè)置了這樣幾個問題:
(1)這首詩前兩聯(lián)共寫了幾種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2)這首詩前
兩聯(lián)寫景,后兩聯(lián)抒情,詩人抒發(fā)了一種怎樣的思想
6情感?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回答這兩個問題時,雖然能夠找出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
但在描繪景物特點時,理解的不深入,說的不全面,不能身臨其境,由此再回答詩
人當時的心境時,就不能體會詩人郁結(jié)心頭、無法疏解的愁悶。我發(fā)現(xiàn)學生之所以
不能深入理解、全面描繪景物特點,是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沒有將詩中凝固不動的
文字,轉(zhuǎn)換成活躍飛動的圖畫。這時我感覺需要相機調(diào)節(jié)教學步驟,充分發(fā)揮教師
引導、幫助作用。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我搜索了一幅傅抱石作的《登高》
main.php?pFlag=showworksaid=A0000266wrkid=BRT000000080227
詩意圖,所以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五分鐘準備時間,讓學生
結(jié)合詩的內(nèi)容,仔細觀察畫面,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繪詩中的畫
面。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景物特點,有身臨其境之感,而且能夠
充分體會詩人置身于這樣的秋景之中所抒發(fā)出的內(nèi)心的沉痛的愁苦之情。
《登高》教學設(shè)計
商洛中學王曉鵬
【學科】:
語文
【教材名稱】:
高中語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題】:《杜甫詩三首一登高》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熟讀成誦。
2、把握詩歌意象,品味意境,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
【學習重點】:整體感知,熟讀成誦。
【難點】:品味意境,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登高》演示文稿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思路】:
①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②知人論世,了解背景;
③朗讀吟誦,整體感知;
④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⑤披詞入情,體會感情;
⑥反復誦讀,當堂成誦。
-■、導入新課
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個秋天,重陽節(jié)前后。在夔州,長江邊上,秋風凜冽地
吹著,吹得萬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急劇地翻滾,孤鳥在空
中久久地盤旋,遠處不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有一位老人,衣衫襤褸,
步履蹣跚地朝山上走來,他已經(jīng)是渾身疾病,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聾”了,,,,
重陽節(jié),是登高祈求
長壽的日子。引導學生回憶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大屏展示),,,,
可是,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愁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時,國家正處在
戰(zhàn)亂之中,他遠離家鄉(xiāng),孤獨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面對萬里長江,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板書課題,大
屏幕出示課堂目標):
①把握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
②初步培養(yǎng)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
同時引導學生回顧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及步驟:
①知人論世,了解背景;
②朗讀吟誦,整體感受;
③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④披詞入情,體會感情。
說明:明確學習目標,鞏固已有知識,進入本文。
二、知人論世、了解背景
大屏幕顯示“走進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詩人,他的詩深刻地
反映了唐朝由興盛走向衰亡時期的社會面貌,激蕩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熾烈情
感和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被稱“詩史”。杜甫一生寫下了一千多首詩,其中
著名的有《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
行》、《春望》等。
杜甫詩風多變,但總體可以概括為沉郁頓挫。所有這一切確立了杜甫在三千
多年的中國文學史上至高無上的“詩圣”地位。
《登高》是杜甫詩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詩,寫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
的秋天,是詩人流寓夔州時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
歌,曾被人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
全詩寫登高所覽之景,雄渾蒼莽;在闊大雄健的氣象之中,滲透著一股勃郁
之氣。通篇語言凝煉,聲調(diào)鏗鏘,氣韻流轉(zhuǎn),對仗工整。抒寫詩人內(nèi)心郁結(jié)不舒的
愛國情感和羈旅愁思,悲憤而不過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藝術(shù)上是很見功力的。
說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積累,介紹杜甫的有關(guān)情況以及《登高》的寫作背
景。這里突出學生對有關(guān)知識鞏固溫習。
三、朗讀吟誦,整體感知
1、師:給同學們一分鐘的時間,大家朗讀一下這首詞。
(學生自由朗讀)提問: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嗎?(學生回答)明
確:蕭索、凄清、蒼涼、宏闊。
(板書或下文解說)
2、請一位學生朗讀,教師點撥并范讀。
點撥:風急一一要讀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齒間顫抖著讀出這兩個字;天高一
一調(diào)子要很高并帶拖腔,沖上去,描繪得很遼遠,但內(nèi)心很孤單眇??;猿嘯哀一一
要有欲哭的調(diào)子;”,,讀鳥飛回一一要想,我杜甫孤獨漂泊,遠離家鄉(xiāng),我多么想回
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還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嗎?語調(diào)、表情、動作都要配合上。
天高一一要仰視,渚清、沙白一一要俯視,鳥飛回一一要遠望,向著家鄉(xiāng)看。所以
我們在讀的時候,要努力傳達出杜甫老人的那種沉郁頓挫的深層次的內(nèi)心感情。首
先心中要有具體實在的體驗。如讀“萬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著家鄉(xiāng),
“萬”、“悲”、“?!倍家刈x,如“萬”,開口要大,腔調(diào)要拖長,以描繪迢
遙萬里之狀;讀“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涼?!鞍倌甓嗖—毜桥_”,要深感自己老
病孤獨,孤苦伶仃,形單影只,無所依傍?!鞍佟?、“多”、“獨”都要重讀。如
“獨”字要讀得特別痛苦。一一只能郁結(jié)在詩的結(jié)尾,郁結(jié)在杜甫老人的心頭。我
們讀的時候,也應(yīng)該把這種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悶表達出來。
“艱難”要讀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別重,從牙縫間吐
出這兩個字,“繁霜鬢”又要稍緩,但聲音不能低。當讀“新停濁酒杯”時,要把
欲罷不能的情緒表達出來。
3、多媒體播放《登高》配樂誦讀。
要求:注意作品的節(jié)奏、韻律、讀音,并且注意體會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
想感情。
(學生跟讀)
4、學生齊讀。
說明:聽朗讀,反復吟誦,整體感受。培養(yǎng)學生對古代詩歌的朗讀吟誦以及
通過朗讀吟誦感悟詩歌情感的能力。
四、把握意象,探究意境(鑒賞)
【學法指導】教師作詩歌鑒賞技法指導:
(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語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詩句。
討論題:
1、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討論探究,教師點撥明確:
首聯(lián)和領(lǐng)聯(lián)描寫了“風”、“天”、“猿”、“渚”、“沙”、“鳥”、
“落木”、“長江”八種意象。
2、對這八種景物,詩人分別用什么詞描寫?
學生討論探究,教師點撥明確:
分別用“急”、“高”、“嘯哀”、“清”、“白”、“飛回”、“蕭
蕭”、“滾滾”來描寫。
3、你對那個意象感受最深?
學生討論探究,教師點撥明確:
例:時當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視,愈覺其迢迢無極,所以說“高”;夔
州一帶,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長嘯,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不絕,所以說
“哀”;深秋九月,潭寒澗肅,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說“清”;風霜高潔,
水落石出,所以說“白”。因為臺高,故愈覺其風大,所以說“急”;風大則水鳥
低飛盤旋,所以說“回”。“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
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
酬的感愴。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徘不盡,驅(qū)趕不絕,
4、這些意象共同營造了怎樣的意境?學生討論探究,教師點撥明確:
這些意象共同營造了一種蕭索凄清、蒼涼宏闊的意境。
(板書)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各組派代表發(fā)言。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古詩自我探究和賞析,充分調(diào)動全體學生積極參
與,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初步培養(yǎng)學生賞析古代詩歌的意象和意境的能力。
五、披詞入情,體會感情
學生討論探究,品味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體會詩人的感情。
討論題:
1、宋人羅大經(jīng)說頸聯(lián)十四字含有八層意思,你能讀出幾層意思來?學生討論
探究,教師點撥明確:
宋人羅大經(jīng)評頸聯(lián)“十四字之間含八意:
“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凄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
年,齒暮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常作
客”,表明詩人多年漂泊不定的處境;“萬里”,說明夔州距離家鄉(xiāng)非常遙遠,是
從距離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從時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
前兩聯(lián)寫足秋意后,順勢帶出,并應(yīng)合著“登高”的節(jié)候。下句寫孤病之態(tài)。
“百年”,猶言一生;“百年多病”,遲暮之年百病纏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
“獨”字,寫出舉目無親的孤獨感;“登臺”二字是明點
題目,情才因景而生。這兩句詞意精煉,含意極為豐富,敘述自己遠離故
鄉(xiāng),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秋季獨自登高,不禁滿懷愁緒。
2、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濃厚的悲情,請聯(lián)系這兩聯(lián)及作者的身世談?wù)勂浔閬?/p>
自哪些方面。
學生討論探究,教師點撥明確:
詩人的“悲”情來自:
常年作客異鄉(xiāng)的羈旅之愁,晚年多病又孤獨無依之悲,白發(fā)日多而壯志未酬
之痛,潦倒不堪又護病斷飲之苦。
戰(zhàn)亂未已的國難家愁之恨。
3、讀到這兩句,你的心中會出現(xiàn)一個怎樣的形象?學生討論探究,教師點
撥明確:一個憂國傷時的愛國詩人。
說明:引導學生在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
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
六、課堂小結(jié)
杜甫一方面有著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廣闊胸襟,有著豐富的閱歷和廣博的知
識,另一方面又過著流離漂泊孤獨寂寞的生活,所以杜甫的詩一方面表現(xiàn)出憂國傷
時、悲涼凄苦的情懷,另一方面又有著雄渾壯闊的境界,因而形成杜詩憂憤深廣、
意境宏闊的獨特風格。
七、反復誦讀,加深體會(注意把握詩人憂國傷時、悲涼凄苦的情懷)
八、作業(yè):
1、背誦全詩。
2、反復朗讀這首詩,結(jié)合自己的領(lǐng)悟,展開想象,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散
文。
【板書設(shè)計】:
感情基調(diào)
蕭索凄清、蒼涼宏闊
寫景
抒情
風天猿
渚沙鳥
——孤獨哀傷
無邊落木
不盡長江
——韶光易逝
悲秋作客
多病登臺
——漂泊孤苦
苦恨霜鬢
新停酒杯
——,憂憤苦悶
【自我反思】
本節(jié)課整體上比較成功,突出體現(xiàn)新課改的精神,在詩歌教學中注重方法的
傳授而不是知識的灌輸,教學過程中注重調(diào)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
主體作用,教師只是引導者,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自我探究的習慣與能力。遺
憾在于課堂時間有限最后給學生活動的時間不夠!
《登高》教學設(shè)計
目標定位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2.初步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shù)特點。
4.感受詩人深沈的苦痛與憂思。
學習設(shè)想
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吟誦感受畫面的悲涼氣氛和詩人深
廣的憂思。
2.情景再現(xiàn)。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再現(xiàn)秋江廣闊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
形象,通過再創(chuàng)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shù)特點。
3.加強背誦指導。
學習時數(shù)
一課時
課前閱讀準備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
出身于鞏縣(今河南),唐代現(xiàn)實詩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
亂”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遺,后棄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稱浣花草堂,
一度任劍南節(jié)度參軍,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勝轉(zhuǎn)
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代表作〉、組詩“三吏”“三別”。
2.寫作背景
〉這一首詩,向來傳為名作。前人對他的地位評價極高,楊倫稱之為“杜集七
言律詩第一”,胡應(yīng)麟更把它喻為“古今七言律第一”。這首詩寫于大歷二年
(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沒來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
的梓州。在梓州,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覺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發(fā)了“青
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念頭,但未能實現(xiàn)。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嚴武辭世,他在
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況愈下,只好離開了經(jīng)營五六年的成都
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們,卻因病魔纏身在云安呆了幾個月才到夔州。如果
不是當?shù)囟级桨孛盏恼疹?,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個年頭,可能還得四處漂泊。
就在這三個年頭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難,身體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這首詩是
在極度困苦的情況下寫成的。
[美文欣賞]浣花溪畔落沙鷗
有這么一位詩人,他有豪情萬丈,志在報國,他渴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
俗淳”,
他“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然而蒼天弄人,他一生數(shù)起數(shù)落,郁郁不
得志,在友人庇護下,于蜀中浣花溪畔看盡群鷗翻飛。
這就是你嗎?一代詩圣,壯志凌云的杜甫。
你少年好學,漫游吳越,遍覽齊趙,過著“裘馬輕狂”的生活,真是“讀萬
卷書,行萬里路”。已過而立,進京趕考,終因小人阻撓而功名難就。長安十年,
困頓潦倒,三次獻賦,一片至誠。安史之亂,兵荒馬亂,仍未能消除熱情,只身一
人,迢迢千里,奔赴靈武,只為能在新即位的肅宗之前一展才華。拜得左拾遺之
職,是你的宿愿,也是你的執(zhí)著,然而你為人耿直,重情重義,便是你遭人攻擊的
一個致命弱點。當房管獲罪,被貶入獄時,你急疏肅宗,竭力相救,于是,你冒犯
龍顏,你觸怒小人,直至被貶為華州司馬參軍,是你的,你的無奈。
遭遇的坎坷至此,便只能揮別朝廷,經(jīng)秦入蜀,在蜀地找一片屬于自己無奈
的天空。
成都草堂中,你似乎找到人生的快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
來”,在浣花溪的潺潺流水中,你送走了五載春秋。你不再需要四處覓封侯,不再
需要提防小人?!袄掀蕻嫾垶槠寰?,稚子敲針作釣鉤”,其樂融融,不亦樂乎?嚴
武之死,將這恬淡寧靜生活終結(jié)。
告別浣花溪,你開始新的漂泊。一葉孤舟,載著孤寂的你,別蜀出峽,漂泊
于長江之上?!凹毑菸L岸,危橘獨夜舟”。月夜,你一人站在船頭上,眺望遠
方,你是否想起了浣花溪畔的日子,你是否記起了家人,你是否記起了嚴武君?回
首往日,你還有雄心壯志,吟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嗎?在唐朝由興盛急
遽走向衰敗的時代,你崇高的政治理想,偉大的才情抱負,終究還是被碰得頭破血
流。你飽嘗現(xiàn)實社會的冷酷,悲嘆自己命運的多舛,真可謂“飄飄何所似,天地一
沙鷗”。
是的,你一生就像沙鷗,四處游蕩,有家難回,骨肉分離,仕途坎坷,屢被
貶黜。你沒有李白那樣灑脫,能“斗酒十千恣歡謔”;你也永遠不會豪邁的宣告,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因此,你只能沉郁,你只能壓抑,只能在
儒家忠君思想的禁錮下,一面同情百姓的疾苦,又常常為帝王辯護,你的人生就是
在這樣的痛苦矛盾中磨礪著。
當你拖著病體獨自登上江邊的高處時,九九重陽,一派蕭條,“無邊落木蕭
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大氣磅礴,更是悲涼沉郁。當你再逢李龜年時,江南風
景依舊,但已是物事人非?!罢墙虾蔑L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無盡滄桑無盡
凄苦全在其中,
一生的落魄潦倒,最后的孤單飄蕩,最終只能在江湘舟中默無聲息地終結(jié)。
你走了,告別了人世間的冷酷辛酸,這對于你,是一種釋然嗎?
學習步驟
一、聽示范朗讀,初步感知詩歌誦讀的基本方法。
1.理性的把握
要想讀好一首詩或一篇文章,首先得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nèi)涵,必須走
進作者的內(nèi)心中去。我們常說一句話,叫做“文如其人,言為心聲”,講的就是這
個道理。你就把你自己當成作者,化身為其人,就當這首詩或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
寫的。在讀這首詩時你就要真這樣想,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個老病孤獨的杜甫。
我就站在長江邊上,衣衫襤樓,蓬頭垢面,登高望遠,懷想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牽掛
祖國,同時更凄涼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這一輩子。
所以,讀好一首詩,理解一一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謂理解,就是理
性的把握。
(板書:理性的把握)這應(yīng)是誦讀好的一個前提。
2.感性的表現(xiàn)
好的誦讀,能夠感染聽者,對深化詩歌的意蘊起到極大的作用。好的誦讀包
括這幾個條件:形象而動情的語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關(guān)鍵的。讀者應(yīng)力圖造
成一種氛圍,用這來“沖擊”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
(板書:形象的語言描述)
其它還有語調(diào)、表情、動作、音樂等。
如本詩,語調(diào)低沉、憂傷;朗誦到“潦倒新停濁酒杯”時,可以有一個端起
杯來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的動作。
諸多因素綜合到一塊,就形成了一種境界,文學上叫做“意境”。本詩的意
境就是“凄楚,悲涼,悲傷,憂傷,痛苦,孤獨””的。
實際上,誦讀者的語言、語調(diào)、表情、動作,再加上音樂,這就是一種“暗
示”,聽眾在不自覺中接受了這種“暗示”,不自覺中啟動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覺
中調(diào)動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進入了誦讀者所設(shè)定的(實際是杜甫的語言所設(shè)定
的)特定情境。這些都是感性,是感性的表現(xiàn)。
(板書:感性的表現(xiàn))
這是一篇飽蘊情感的文學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現(xiàn);要
做到理性與感性相結(jié)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
現(xiàn)。
我們就以這兩條為準則進入到這首詩中去。
二、賞析文本
1.鑒賞首聯(lián)——“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這首詩首聯(lián)共寫了六種景物:風、天、猿、渚、沙、鳥。分別用“急”
“高”“嘯哀”“清”“白”“飛回”來描寫。十四字寫六種景,極為凝練。
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體的,又有心靈的。但更主要是心靈的。
天高,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
飛鳥,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鳥。因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
一只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還可以是一只跟鳥群失散的
鳥。賞析時要敢于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詩給我們留下的空白??傊@
是不是一只歡樂的鳥呢,是一只孤獨痛苦的鳥。
我們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歡樂的鳥,而且只能認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這
是因為我們都是根據(jù)杜甫此時此刻的處境去想象的。此時杜甫孤單地一個人在外漂
泊。
詩人王維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鳥鳴山更幽”。它們有什么不同嗎?王維
筆下的鳥是悠閑自在的鳥。王維特別向往幽靜的大自然。鳥就是王維的化身。
我們也要化身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風中,面對清渚、白沙、孤鳥,誦讀
一下這兩句。“風急”一一要讀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齒間顫抖著讀出這兩個字;
“天高”一一調(diào)子要很高并帶拖腔,沖上去,描繪得很遼遠,但內(nèi)心很孤單渺??;
“猿嘯哀”一一要有欲哭的調(diào)子;”讀“鳥飛回”一一要想,我杜甫孤獨漂泊,遠
離家鄉(xiāng),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還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嗎?
語調(diào)、表情、動作都要配合上?!疤旄摺币灰灰鲆暎邃?、沙白一一要俯
視,“鳥飛回”一一要遠望,向著家鄉(xiāng)看。
對老師的示范,既要聽,又要看。
(師生共讀)
2.鑒賞頷聯(lián)------“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頜聯(lián)只寫了兩種景物落木、長江。由落木,想到了樹,由樹及人,還是要聯(lián)
系杜甫的此時此境來聯(lián)想。杜甫看到落葉飄零,肯定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
已老了。人已經(jīng)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暫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
年,卒于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767年,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
的。
如果說“落木蕭蕭”是有生命短暫之感的話,那么,“不盡長江”呢?
應(yīng)該是時間的無窮,是歷史長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覺?!按蠼瓥|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卑堰@聯(lián)上下兩句的意思,聯(lián)系起來總結(jié)一下,是互相對比著寫
的,也有襯托,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或者反過來說,歷史和
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叭说纳?,指的是個人的生命。人生倏
忽百年,萬古長青。朗誦?你就是杜甫,面對蕭蕭落木,你應(yīng)該是什么心情?讀這
句你應(yīng)該想什么?你心里的這兩句,心里想一一我老了;我怎么這么快、轉(zhuǎn)眼間就
老了呢?(試讀,很沉郁)
第二句,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有些無可奈何。還有一種很宏
大的氣勢。但同時,作為一個現(xiàn)實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說,他不
僅僅是無可奈何,也不是對生命的短暫想不通,更不是想違背自然規(guī)律而祈求,他
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這是一種必然規(guī)律。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
蕩、胸襟開闊。讀的時候,大家應(yīng)該把這種豁達、坦蕩,那種氣魄讀出來。應(yīng)該讀
得昂揚一些。站在長江岸邊面對洶涌的波濤,目光遠望,音調(diào)略高。尤其“滾滾”
二字應(yīng)該讀出磅礴的氣勢。待到這里,已經(jīng)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時應(yīng)
該高昂一■些。
(全體讀)
小結(jié):從畫面上,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有著不同,首聯(lián)是一個一個局部景的連綴,頷
聯(lián)就是一個整體的大景。用電影鏡頭來比方一下,首聯(lián)是一系列鏡頭的組合,頷聯(lián)
就是江和樹的一個大場景。
前者有鏡頭組接、切換,俯仰天地;后者是長鏡頭,大筆揮灑,一氣呵成。
如果說前兩聯(lián)是寫景的話,那么后兩聯(lián)就是抒情。
3.賞析頸聯(lián)------“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做客”和現(xiàn)在的“做客”不同,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鄉(xiāng)的意思。杜甫
這里是漂泊他鄉(xiāng)、流浪他鄉(xiāng)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時是在戰(zhàn)亂的年代。是長久的,
不斷的?!俺!弊隹?。杜甫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
在外漂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什么叫登臺呢(根據(jù)過去學過的詩解釋
一下,生集體背王維詩《九月九回憶山東兄弟》)?登臺,是九九重陽節(jié)的一種習
俗。古人為什么登臺?是為了祈求長壽。登臺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獨
自一人,登臺的地點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鄉(xiāng),而杜甫呢?是在離家萬里的他鄉(xiāng),悲
涼的秋天。做客并登臺,已是兩層“愁”,是雙倍的愁。想想看,再這樣層層疊加
上去已是六層了。
再往深處想,杜甫登臺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著多病的身體,這樣又是八層愁苦。
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努力傳達出杜甫老人那種沈郁頓挫的深層次的內(nèi)心感
情。首先心中要有具體實在的體驗。如讀“萬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著家
鄉(xiāng),“萬”“悲”“?!倍家刈x,如“萬”,開口要大,腔調(diào)要拖長,以描繪迢
遙萬里之狀;讀“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涼?!鞍倌甓嗖—毜桥_”,要深感自己
老病孤獨,孤苦伶什,形單影只,無所依傍?!鞍佟薄岸唷薄蔼殹倍家刈x,其中
“獨”字要讀得特別痛苦。
(生齊讀、單讀)
4.賞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2-2023學年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qū)四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Unit-4-My-home-Part-A-教案設(shè)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人教PEP版
- 2025年產(chǎn)品營銷協(xié)議(2篇)
- 2025年個人果園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產(chǎn)品供應(yīng)與銷售代合同(三篇)
- 2025年買房書面合同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5年個人租房的合同常用版(4篇)
- 2025年產(chǎn)品委托銷售合同經(jīng)典版(三篇)
- 2025年個人工程合作協(xié)議范文(2篇)
- 農(nóng)業(yè)項目股權(quán)投資居間合同
- 2025年初中語文:春晚觀后感三篇
- Unit 7 第3課時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導學案)-【上好課】2022-2023學年八年級英語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新目標Go For It!)
- 2025年上半年長沙市公安局招考警務(wù)輔助人員(500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教育強國建設(shè)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解讀講座
- 2025河北邯鄲世紀建設(shè)投資集團招聘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3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慈溪高一期末數(shù)學試卷
- 預(yù)算績效評價管理機構(gòu)入圍投標文件(技術(shù)方案)
- 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與相關(guān)事故案例培訓課件
- 2024年度節(jié)后復工建筑施工安全培訓交底
- 變更戶主情況登記表
- 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