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考點23 鑒賞古代詩歌中的語言藝術(講義)_第1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考點23 鑒賞古代詩歌中的語言藝術(講義)_第2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考點23 鑒賞古代詩歌中的語言藝術(講義)_第3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考點23 鑒賞古代詩歌中的語言藝術(講義)_第4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考點23 鑒賞古代詩歌中的語言藝術(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閱讀考點23鑒賞古代詩歌中的語言藝術?考點講義一、考點解讀鑒賞詩歌的語言藝術即要求考生了解詩歌語言的特色,通過比較、聯想、想象等多種方法,領悟詩歌在語言風格、遣詞造句等方面的表達效果,體會字里行間作者的思想情感態(tài)度。從歷年的高考試題看,詩歌語言藝術的鑒賞包括語言風格、煉字、煉句。二、知識儲備語言風格何謂語言風格語言風格,是指詩人在長期創(chuàng)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是詩人的個人氣質與詩歌美學觀念在作品中的凝結,是恒定性的、區(qū)別于其他詩人的藝術特色。語言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人或同一詩人不同時期的作品往往表現出不同的語言風格。需要注意的是,詩歌的語言風格和詩詞的風格往往有一致的地方,但詩詞詩詞的風格范疇更廣,包括其作品思想內容、藝術手法和語言特色。(二)常見的語言風格1.平實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比翢o難解之處。2.含蓄雋永。詩詞的靈氣在于雋永,在于“字短情長”,字里行間總是留著啟人聯想、開人悟性的“空白”。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天各一方的夫妻間的掛念問候,其時其境其情,以及對歸家團聚且作長夜之談的憧憬,統(tǒng)統(tǒng)顯于言外,隱于空白。3.清新雅致。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寫景詩中,詩風比較亮麗,語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飽含著作者的喜悅之情。楊萬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弊屓诵蕾p到一種清新美。4.形象生動。詩歌的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奔仁窃~又是畫,有形有色地展現了赤壁的壯麗景色,氣勢雄偉,境界開闊。5.絢麗飄逸。說到絢麗飄逸,最典型的詩人當數李白。李白的詩大都寫得色彩繽紛、景象綺麗、變幻莫測,具有絢麗飄逸之美。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边@是很典型的一例。(三)其他的語言風格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練、沉郁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筆調婉約等。(四)常見設問方式1.這首詩(詞)的語言有什么特色?請簡要分析。2.這首詩(詞)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分析。3.這首詩(詞)的風格是××,請結合詩(詞)句具體分析。4.前人對這首詩(詞)的評價是××,你是否同意?請結合詩(詞)句簡要賞析。5.這首詩(詞)是如何體現××風格特點的?請簡要分析。(五)解題要領我們在鑒賞詩歌的語言風格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1.立足全詩。鑒賞語言風格不要局限于個別字詞特點,應立足全詩,全面解讀。2.遷移運用。一方面根據不同詩(詞)人的語言風格,或同一詩(詞)人不同時期因生活變遷、審美變化導致的風格變化,遷移運用相關風格術語;另一方面,聯系平時積累的各類古詩詞風格實例,體會所給詩歌的語言風格特點。3.聯系主旨。語言是內容的外化,內容是語言的靈魂,切忌脫離詩歌主旨而空談語言。4.多維角度。①要關注詩歌語言的格調、色彩、境界等角度。②要關注作者一貫的語言風格或特殊時期的風格變化。③要關注詩歌自身的語言風格。④要關注題干的提示。題干如果已經明確或者暗示了某種語言風格,我們只需從用詞、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詩歌是如何體現這種風格的即可。5.條理清晰?;卮鹪姼枵Z言風格,一般按照以下三個步驟:①運用語言風格相關術語概括語言風格特色。②結合詩歌中具體語句分析語言風格的表達效果,一般從手法、意象、意境特點等角度分析。③點明蘊藏在語言中的思想情感態(tài)度。答題模板:本詩的語言具有××的特點,通過××寫出了××(分析效果、作用),表達(或“抒發(fā)”)了詩人××的感情。煉字何謂煉字煉字,多指詩歌中那些經過推敲,用得準確、生動,能傳神地表現事物特征和情感等鮮明特色的字詞。以動詞、形容詞居多,有時也是副詞、數量詞或疊詞。需要注意的是古詩歌中一類特殊的煉字題——鑒賞“詩眼”題。所謂“詩眼”,即詩歌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tài)度,對突出形象、深化意境、表達主題起關鍵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詞。詩眼分為兩種類型:“句中眼”和“篇中眼”?!熬渲醒邸奔茨骋痪湓娭凶罹殏魃竦?,能使詩句生動形象以至“活”起來的一兩個關鍵字?!捌醒邸币话闶侵溉娭凶顬閭魃?,最能使全詩生動飛揚的關鍵詞或句子,“篇中眼”往往和鑒賞作者的思想感情綜合考查。(二)古代詩歌“煉字”分類:1.表現主旨的詞:如“塞上長城空自許”中的“空”字,直白地流露了詩人雖然有滿腔的報國熱忱,卻直到老仍報國無門的悵惘與悲憤,抒發(fā)了詩人的悲憤之情。2.以動襯靜的詞: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中的“喧”和“動”以動景襯靜景,使境界更為幽深,更好地表現了詩人恬靜的內心世界。3.以動寫靜的詞:如“云破月來花弄影”中的“破”字,將靜物“云彩”動態(tài)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明月沖破云層的動感。4.化動為靜的詞:如“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掛”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5.以實寫虛的詞: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既是寫出了杏花怒放的狀態(tài),也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光的珍惜之情。6.表示顏色的詞:如“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中的“紅”和“綠”,充分表現了春光漸漸消逝于初夏的來臨中的過程,暗示時序的轉換,青春不再。7.表示擬聲的詞:如“其聲嗚嗚然”,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音樂的急促和抽象無形的樂聲寫得生動傳神,具體實在,使人頓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逼真感受。8.疊詞: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連用七組疊詞。表達了詞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狀態(tài)。(三)常見設問方式1.某一聯中最精練傳神的是哪個字?請簡要賞析。2.某字歷來被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3.這首詩(詞)中的某字換成另一字好不好?請簡述理由。4.請對某句中某字的妙處加以賞析。5.某字另一版作某字,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么?6.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分析。7.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請簡要分析。8.本詩是怎樣以“××”統(tǒng)攝全篇或貫串全篇的?請結合全詩進行簡要賞析。(四)解題要領“煉字”題六角度從“描物”角度:分析該字在突出景物特點方面的作用。從“造境”角度:分析該字在營造意境氛圍方面的作用。從“寫人”角度:分析該字在表現人物形象特征方面的作用。從“抒情”角度:分析該字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從“藝術”角度:分析該字運用的技巧以及表達效果,如比喻、比擬、借代、雙關等手法。6.從“結構”角度:分析該字特別作用,如照應、過渡、對比、點出題旨等。需要注意的是“煉字”題雖然需要首先解釋該字(詞),但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要根據題干要求,把該字(詞)放到具體的詩歌之中,并結合全詩的結構、意境、情感,特別是主旨來分析該字(詞)的語法特點或表達技巧。答題模板:這個字的意思是××(或“運用了××手法”),具體形象、生動傳神地刻畫了××形象(或“景色”),烘托了××意境,表達了××情感。煉句(一)何謂“煉句”“煉句”即賞析句子,此題型綜合性很強,主要側重于從語言、表達技巧、情感、內容、形象等角度賞析,有時也可以等同于詞語賞析題、分析表達技巧題或句子情感分析題,但也不能完全等同,需要根據題干問法,具體詩歌具體分析。(二)分類語言特點句。有的句子倒裝,有錯位之美;有的句子對仗,有整飭之美。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欲窮千里目”是“目欲窮千里”的倒裝,為了與“更上一層樓”形成對仗和適應詩歌平仄要求而改變了語序。情感主旨句。首先弄懂句子的基本含義,進而把握其內容、情感內涵,這是賞析句子的前提。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意思是“人生如同一場朦朧的夢,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表達出作者的懷才不遇和無人相知的苦悶憂郁之情。3.表達技巧句。一般而言,高考選取的句子,都是在表達上有特色的句子。鑒賞時就要看出其在表達上的特別之處。辛棄疾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運用擬人手法,賦予青山以人神態(tài)和心理,將自己的情與青山相比,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寧愿落寞,決不與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潔之志。4.結構句。高考常選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處:首句往往有點題、開篇交代時間、地點、奠定基調的作用;中間句往往有轉折文意、承上啟下的作用;尾句往往卒章顯志,或以景結情。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用于開篇,寫出了夔州典型的季節(jié)特征,渲染出蕭瑟的悲涼氣氛,為全詩定下感情基調。(三)常見設問方式1.分析某一詩句的含意。2.請簡要賞析這首詩(詞)的首句(承上啟下句或結句)。3.請對這首詩的某聯進行賞析。4.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某一詩句的妙處。(四)解題要領1.注意從內容、情感角度思考。弄懂所給句子的基本意思,進而把握住其內容、情感的內涵。2.注意從語言特點角度思考。有的句子長于煉字,有的句子倒裝、對仗、互文,根據句子的具體特點,具體分析。3.注意從表達技巧角度思考。一般首先從修辭手法角度思考,其次是表現手法,高考選取的句子往往在表達上有特殊之處,從這個角度說,“煉句”類鑒賞試題也是一種表達技巧題的暗考題。4.注意從位置角度思考。正所謂“句不離篇”,鑒賞詩句要立足全詩。句子處在詩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解答時要首先確定解題角度,然后根據每個角度的解題思路,聯系詩歌內容,具體作答。答題模板:這句詩運用了××的手法,寫出了××的景象(人物特點、物象特點等),表達(或“表現”)了作者××的情感(或“情操”)。三、典題導引例1.(一)語言風格2021年全國乙卷《鵲橋仙·贈鷺鷥》第15題15.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竣亠L格親切自然,淺近直白,通俗易懂。如“溪邊白鷺,來吾告汝”就像作者邊撫摸著鷺鷥邊同它談話,并且話中稱鷺鷥?yōu)椤叭辍薄熬?,親切自然。②語言詼諧風趣,多用口語,活動生動,充滿生活氣息。如“魚兒”“堪數”“剩有”“來”等,這些口語的運用,貼近生活,風趣生動?!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語言藝術的能力,題型是鑒賞語言風格。作答時抓住本詞的重點語句“來吾告汝”“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白沙遠浦,青泥別渚”“蝦跳鰍舞”,明確本詞并非辛詞一貫的沉雄豪邁,而是清新明快的詞風。明確本詞的語言特色后,結合詩中相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并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即可。例2.(二)煉字2020年天津卷《紀村事》第16題16.“數聲牛上笛”有人覺得“一聲”更佳,你同意嗎?請結合詩句說明理由?!敬鸢浮坎煌狻"佟皵德暋焙?。②“數聲”動靜結合,突顯了環(huán)境的優(yōu)美、牧童的悠閑快樂,營造出鄉(xiāng)村熱鬧、輕松、愉悅的氛圍。同意。①“一聲”好。②“一聲”以動襯靜,突顯了環(huán)境的寂靜清幽,營造出鄉(xiāng)村寧靜和諧的氛圍?!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語言藝術的能力,題型是“煉字”。此類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肯否均可。但作答時理由一定要充分。首先明確立場,觀點鮮明。然后解釋字詞意思,擴展到句中翻譯大體內容。最后結合詩人的情感分析表達效果,有修辭或者結構特色的話要點明。從不同意的角度分析,“數聲”,形容聲音大、熱鬧,給人動態(tài)感,動中突顯了環(huán)境的優(yōu)美、牧童的悠閑快樂,表現鄉(xiāng)村世界的熱鬧、快樂、幸福。從同意的角度分析,“一聲”表明聲音單純、肅靜,靜中顯示了環(huán)境的靜謐清幽,給人安寧祥和靜美的感受。例3.(三)煉句2017年高考課標Ⅰ卷第15題。15.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答案】①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用春蠶食葉描摹考場內考生落筆紙上的聲響,生動貼切;②以動襯靜,越發(fā)見出考場的莊嚴寂靜;③強化作者充滿希望的喜悅之情。【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語言藝術的能力,題型是“煉句”。此句可從藝術技巧角度分析,先點出其手法,運用了比喻和以動襯靜的藝術技巧,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以能聽見如此細微的聲音,襯托考場的安靜;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寫了考場上考生們緊張嚴肅答題的場景,也顯示出來考生才華橫溢,答題速度快。借此強化作者的喜悅之情。四、隨堂演練(一)閱讀下面詩歌,完成第1小題。(臨沂市2022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檢測試題)使東川·南秦雪[注]元稹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驄御史上南秦?!咀ⅰ看嗽娛窃”毁H到四川通州之時,途徑駱口驛所作。1.有人評價元稹的這首詩“辭淺意哀,極為扣人心扉”,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答案】①“辭淺”是指整首詩淺顯易懂,“臨寒食”“未有春”“才見”“已驚”“飛鳥不飛猿不動”等,都是口語入詩,簡單、樸實。②“意哀”是指全詩表達了路途兇險以及自己被貶到蜀的孤獨、哀愁和對前途未知的忐忑之情。③“扣人心扉”是指詩人赴蜀途中惡劣的環(huán)境牽動讀者,被貶的孤單寂寞讓人生發(fā)同情?!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語言藝術的能力,題型是鑒賞語言風格。根據題目中的“辭淺意哀”可知,本題的答題內容主要在賞析用字用詞的語言風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兩方面。“扣人心扉”的理解要結合注釋“元稹被貶”和詩中所寫“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赴蜀途中環(huán)境的惡劣,來體味詩人的孤獨寂寞,從而引發(fā)讀者的同情,產生情感共鳴。本詩語言平實淺顯的風格,可從詩句中“春深未有春”“見”“云似蓋”“雪如塵”“飛鳥”“不動”等我們常見的字詞和通順的語法關系中看出。詩中唯一的生僻字可能是“驄”,但根據我們以往所學及該字的偏旁,也能很快判斷出這是馬的意思。對詩歌“意哀”的分析,我們應當從其中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中去進行,如“寒盡”“未有春”“飛鳥不飛猿不動”等意象和字詞,均能體現作者悲涼的心境。此外,根據詩歌注釋中對元稹被貶到四川這一寫作背景的分析,我們更能體察詩人的“意哀”之情。(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2小題。(常州市2022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涼思李商隱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永懷當此節(jié),倚立自移時。北斗①兼春②遠,南陵③寓使④遲。天涯占夢⑤數,疑誤有新知。【注】①北斗:詩中借指皇帝居處,即長安。②兼春:兼年,兩年。③南陵:唐時屬池州,今安徽南陵縣。④寓使:送信的使者。⑤占夢:占卜夢境。2.前人說尾聯中“數”“疑”兩字用得貼切、奇妙。請簡要賞析?!敬鸢浮俊皵怠保啻?;“疑”,懷疑。詩人緬懷長安而不得歸,尋找新的出路又沒有結果,故屢屢借夢境占卜吉兇;托去南陵傳信的使者,又遲遲不帶回期待的消息,于是猜疑對方有了新結識的朋友而不念舊交了?!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語言藝術的能力,題型是鑒“煉字”。這兩個詞語都和人物形象有關,所以可以從對人物形象作用方面考慮,作者借多次占卜夢境吉兇,寫出了詩人歸不得和無出路的無奈,借猜疑對方的行為寫出了內心的彷徨。(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3小題。(2022屆菏澤高三期末語文試題)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司空曙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孤燈寒照,濕竹暗浮煙。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①。[注]①共傳:互相舉杯。3.詩歌的頸聯有何妙處?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竣龠\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方法,以“孤燈”“寒雨”“濕竹”和“浮煙”營造出凄涼的意境,渲染了話別時的傷感氣氛,表達詩人內心的悲涼。②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虛實相間,避實就虛。相逢已難,又要離別,其間千言萬語,不是片時所能說完的,故詩人以“孤燈”“寒雨”“濕竹”和“浮煙”等凄涼的實景來渲染彼此離別時的無限傷感、凄涼之情?!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語言藝術的能力,題型是“煉句”。本詩可以從手法角度鑒賞,可先對景物描寫的頸聯,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在內容上進行解釋,然后思考景物描寫的角度為借景抒情和虛實結合,再答出所襯托的詩人心情,注意景物描寫所渲染的氣氛與詩人的心情是同樣的基調。考點23鑒賞古代詩歌中的語言藝術解析版?題組訓練一、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第1題。(廣東省高州三中202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題紅葉唐·韓氏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行宮唐·元稹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韓詩委婉含蓄,元詩平白如話,請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寫宮女的心事和命運。二、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第2題。(甘肅省蘭州一中202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墨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寒菊鄭思肖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2.在《寒菊》一詩的“寧可枝頭抱香死〞這句中,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為傳神?請簡述理由。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3題。(海南省??谑兴闹?021-2022學年高三月考)浣溪沙·去荊州張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