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7課內文言文《活板》-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考點知識盤點(原卷版)_第1頁
考點17課內文言文《活板》-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考點知識盤點(原卷版)_第2頁
考點17課內文言文《活板》-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考點知識盤點(原卷版)_第3頁
考點17課內文言文《活板》-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考點知識盤點(原卷版)_第4頁
考點17課內文言文《活板》-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考點知識盤點(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年七年級下冊課內文言文《活板》題自主過關(原卷版)072022-2023年八年級下冊字音字形自主過關2022-2023年七年級下冊課內文言文《活板》題自主過關(原卷版)(解析版)班級姓名過關情況(一)識記注釋[板]同“版”,用雕版。[尚]還。盛:大規(guī)模地。[為]做、使用。之:它,指“板印書籍”。[五經]儒學的經典,指《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漢后合稱《五經》。[已后]以后。已:同“以”。[典籍]重要的文獻書籍。布衣: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稱布衣。錢唇銅錢的邊緣。[印]印模,字模。具:準備好。[更](gēng)互:交替,輪流。[韻]指韻部,唐宋時,人們按照詩歌押韻的規(guī)律,把漢字分為206韻,后來又合并為106韻。木格:用木格。[奇字]寫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素]平時。旋:隨即、立即、

馬上、立刻。[不可取]:拿不下來。燔土:指火燒過的黏土字印。[燔]燒。[訖](qì)終了,完畢。[火]用火烤。拂:擦拭,撣去。[殊]極、絕。殊不:一點也不。[群]眾、諸。[從]次于最親的親屬,指堂房親屬。[群從]堂兄弟及侄子輩。得:得到。(二)識記譯句1.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2.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3.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4.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5.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6.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7.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8.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三)相關問題1.全文突出了活版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這個“活”字貫穿活版制作印刷的全過程,分別是哪些方面?

2.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體方法有哪兩條?用原文回答。

3.根椐說明內容,寫出活板印刷簡要的工作流程。

4.用文中詞句回答:

(1)用膠泥刻的字的特征是:。

(2)燒后的字印的特征是:。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是:。

5.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6.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7.說說“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的原因是什么。

8.用“燔土”做字印的優(yōu)點有哪些?

9.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說明順序是什么?文中介紹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個步驟,用自己的話分別把各個步驟的名稱填在下面的橫線上。

10.文章在介紹活板之前,先用第一節(jié)文字簡述雕版印刷的歷史有什么作用?

(四)真題檢測(一)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持就火煬之()(2)則以紙?zhí)?)(3)則第二板已具()(4)更互用之()(5)瞬息可就()(6)用訖再火令藥镕()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板已自布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訖再火令藥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對下列句子中“其”字所指代的內容解說正確的一項是()A.其法:用膠泥刻字(指代畢昇)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鐵板)C.則以一平板按其面(指鐵框)D.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指先設的鐵板)4.下列句子含有通假字一項是()A.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B.持就火煬之C.用訖再火令藥镕D.更互用之,瞬息可就5.下列加線字翻譯有誤的一項是()A.持就火煬之(動詞,接近、靠攏)B.第二板已具(準備好,齊備)C.更互用之(交替,輪換)D.瞬息可就(成就)6.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人/尚未/盛/為之B.乃/密布/字印C.若/止/印三/二本D.其印/為予群從/所得7.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A.活版的制作和印刷過程主要經歷刻字、排版、印刷和拆版四大工序。B.文章主要說明了活版印刷術的發(fā)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C.活版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體現(xiàn)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貯存重排等方面。D.活版的字模之所以用膠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為木料質地太軟,且不宜用“火煬”。(二)【甲】慶歷中,有布衣畢異,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翰蝗綮芡?,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疽摇糠材珶裏熌|而為之。取桐油、清油①、豬油煙為者,居十之一。取松煙為者,居十之九。凡造貴重墨者,國朝(本朝)推重徽郡②人?;蛞暂d油之艱,遣人僦(j)居(客居)荊、襄、辰、沅,就其賤值桐油點煙而歸。其墨他日登于紙上,日影橫射有紅光者,則以紫草汁浸染燈芯而燃炷(燒)者也。(選白《天工開物·丹青》)【注釋】清油:菜籽油。②徽郡:徽州府。今安徽徽州一帶。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詞。(1)臘和紙灰之類冒之冒:(2)凡墨燒煙凝質而為之質: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2)凡造貴重墨者,國朝推重徽都人。3.從活字印刷和制墨的方法來看,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令現(xiàn)代人贊嘆不己,我們學過的文言文當中還有哪些也是在表現(xiàn)古人杰出的技藝和才能的?請聯(lián)系其中的一篇課文,再結合現(xiàn)實的例子,談談你的感想。(三)【甲】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疽摇酷槪谏街孝?,處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長其尾②而銳其剽3,頭铦達④而尾掉繚⑤。無知無巧,善治衣裳。不盜不竊,穿洞而行。一往一來,結尾以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既以縫表。又以連里。既能合縱,又善連橫。無羽無翼,反復甚急。日夜合離,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飾帝王。功業(yè)甚博,不顯賢良。簪以為父⑦,管⑧以為母。用時則出,不用則藏。(選自《荀子·賦》,有刪改)【注釋】①生于山中:縫衣針用金屬制成,而礦石在山中,所以說“生于山中”。②尾:線。③剽:針尖。④铦達:銳利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