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復習詩化小說(含答案)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復習---詩化小說
【考情分析】
詩化小說,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近年來在高考語文試題中逐漸受到重視。這種小說形式以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為特點,將小說的情節(jié)、人物和背景融入詩意的表達中,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既能感受到小說的故事性,又能品味到詩歌的藝術魅力。
在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復習中,詩化小說將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忌枰莆赵娀≌f的基本特點,如語言的音樂性、意象的豐富性、情感的細膩性等。同時,還需要學會如何分析詩化小說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人物塑造以及主題意蘊。
針對詩化小說的復習,建議考生多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詩化小說作品,如汪曾祺的《受戒》、廢名的《橋》等。這些作品不僅可以幫助考生熟悉詩化小說的寫作風格和技巧,還能提升考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此外,考生還需要注重練習和模擬題的訓練。通過大量的練習,考生可以熟悉詩化小說的題型和解題思路,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性。同時,模擬題的訓練也能幫助考生更好地應對考試中的變化和挑戰(zhàn)。
總之,詩化小說作為高考語文試題中的一個重要考點,需要考生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通過系統(tǒng)的復習和訓練,相信考生能夠熟練掌握詩化小說的特點和解題技巧,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知識梳理】
一、概念
詩化小說,一種追求詩美效果的小說。是小說和詩融合、滲透后出現(xiàn)的一種邊緣體裁。
它憑借詩的隱喻、象征和主情性,讓時間、心理變得交融渾然,情節(jié)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詩意美。
詩化小說具有詩的審美目標,它或表現(xiàn)為整體構思上寓于詩情,或表現(xiàn)為局部的描寫充滿詩意。它是作家經(jīng)過精心提煉而創(chuàng)造的某個獨特形象、細節(jié)、特定氛圍、場景的描寫,充滿濃郁的抒情氣息,凝聚豐蘊的哲理意味。這類小說不注重敘事功能,不以情節(jié)沖突來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視創(chuàng)造意境。
二、詩化小說特點
1.人物虛化:
甚至沒有主要人物,人物大多是普通人,并且被作者安排化入小說的情境氛圍里
①人物描寫的詩意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詩意
②注重細節(jié)描寫,善于從細微處表現(xiàn)人物心理,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意義,小說中的一言一行一物一件,都是有目的有價值的
2.情節(jié):
①淡化故事情節(jié),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風格
②敘事節(jié)奏緩慢,敘事信息密度?。ㄇ楣?jié)延緩,結構松散,作者不追求緊張、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
③別開生面的散文式結構
④筆觸細膩,用抒情筆調敘事
3.環(huán)境意境化:
景物描寫情景交融,使小說充滿了詩情畫意,營造意境的詩意美,著重展示的是一個純凈的審美世界
4.主旨:
①從小說的選材以小見大:雖都以宏大的時代為背景,但都不以情節(jié)取勝,摒棄宏大敘事,裁剪時代背景下的生活小場景,為小說的詩化提供了可能;
如:《百合花》沒有正面描寫戰(zhàn)爭的殘酷和慘烈
②小說的主題情感的詩意美:往往隱去或淡化生活苦難,展現(xiàn)人情美、人性美,表達對美好人性的向往。
5.讀者:
流露的詩意,給讀者以綿長的回味
6.語言風格(藝術手法):
①語言表達的抒情性,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②語言表達的含蓄美:
(1)多用象征、隱喻手法,具有暗示色彩;
(2)多用單音節(jié)詞和文言詞匯,字字如珠,極其傳神
③聽覺上的音韻美/視覺上的畫面美/句式、音韻、節(jié)奏等語言美:
(1)句式的音韻美:如四字短語;詩歌對稱和韻律之美
(2)疊詞的巧妙運用;
(3)關注“色彩"詞;
(4)詞語之間的超常搭配;
(5)各類修辭
④評價性表述:詩化語言,語言凝練簡省且富有詩意,純樸自然清新,簡潔質樸,又不乏典雅。
【方法指導】
詩化小說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高考語文試題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在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復習中,我們不僅要深入理解詩化小說的特點,還要能夠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具體的作品。通過大量的閱讀和練習,我們可以逐漸培養(yǎng)出對詩化小說的敏感度和鑒賞能力。
在復習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把握詩化小說的語言風格。詩化小說的語言往往具有抒情性、含蓄性和音樂性。我們要學會欣賞這種語言的美感,體會作者通過語言所傳達的情感和意境。同時,我們還要關注詩化小說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這些手法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豐富的情感,是我們理解作品主旨的關鍵。
除了對詩化小說的基本特點進行掌握外,我們還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通過多閱讀優(yōu)秀的詩化小說作品,我們可以拓寬視野,提高鑒賞水平。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寫作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在備考過程中,我們還要關注高考語文試題中可能出現(xiàn)的詩化小說題型。通過模擬題的訓練,我們可以熟悉題型特點,掌握解題技巧。同時,我們還可以借鑒歷年高考真題的解析方法,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
總之,詩化小說作為高考語文試題中的一個重要考點,需要我們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通過系統(tǒng)的復習和訓練,我們一定能夠熟練掌握詩化小說的特點和解題技巧,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一過程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解讀指導】
在深入解讀詩化小說的過程中,考生不僅要理解其表面形式,更要洞察其深層內涵。詩化小說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融合了詩與小說的精髓,以其獨特的語言魅力和審美追求,為讀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
首先,詩化小說的人物塑造往往呈現(xiàn)出一種虛化的特點。這些人物不再是傳統(tǒng)小說中那種鮮明、立體的形象,而是融入了更多的詩意元素,變得含蓄而富有韻味。這種人物塑造方式不僅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更多的想象和聯(lián)想,同時也為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藝術魅力。
其次,詩化小說的情節(jié)安排往往淡化了傳統(tǒng)的沖突和矛盾,更加注重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這種情節(jié)處理方式使得作品更加注重抒情和意境的營造,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一種寧靜而深邃的美感。
此外,詩化小說的語言風格也是其獨特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詩化的語言不僅富有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同時也更加凝練、簡潔,富有表現(xiàn)力。這種語言風格不僅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詩意,同時也為讀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
在解讀詩化小說的過程中,考生還需要注意其主題意蘊的挖掘。詩化小說往往通過細膩的筆觸和深邃的意境來傳達作者對于人生、愛情、自然等主題的獨特思考。這些主題意蘊不僅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內涵,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
總之,詩化小說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以其獨特的語言魅力、人物塑造和情節(jié)安排等方式,為讀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在解讀詩化小說的過程中,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其形式特點和主題意蘊,從而更好地欣賞和理解這一文學體裁的獨特魅力。
(一)明確線索,把握行文脈絡。
與傳統(tǒng)情節(jié)性小說相比,詩化小說不太講究故事的起承轉合與情節(jié)邏輯,不太追求情節(jié)的連續(xù)性、完整性,也不注重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而是側重將主觀情感融入到敘述內容之中,追求小說內在的詩意情致、情調和情緒的抒發(fā)與表達。因為詩是抒情的,而情感的變化卻又是流動而非線性的,這就使得詩化小說與傳統(tǒng)小說相比體現(xiàn)出明顯的“形散特征,行文結構看起來隨意散化,內容之間跳躍性強,表面看缺乏密切的有機關聯(lián),但其實,作品中有其內在的“神”來貫穿全文,即彌散于文本深處的情感與詩意。正是這些或顯或隱的“神"構成了小說文本的內在行文脈絡,將那些看似零碎、跳脫、散化的內容有機聚攏起來,呈現(xiàn)出類似于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
因而,要讀懂詩化小說,應抓住其“形散而神聚”的文體特征,由“形"聚“神”,在整體感知作品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文本內容之間的互文性關系,去抓住其內在的情感流動與詩意營構的脈絡。
(二)關注敘述視角,把握敘述特色。
臺灣作家白先勇指出:“視角決定了文字的風格,決定了人物的個性,有時甚至決定了主題的意義。"不少詩化小說比較喜歡采用主觀性、抒情性比較鮮明的敘述視角,如“我”的視角、第三人稱有限視角、兒童視角、回憶視角等。這些敘述視角往往根據(jù)情感抒發(fā)、氛圍營造與詩意內涵的需要交織一起或靈活切換。
1.“我"的視角
《溜索》這篇小說寫了一處奇險的環(huán)境,一群過河的馬幫漢子,一次溜索的經(jīng)歷。小說處處通過“我”的見證和感受來展現(xiàn)馬幫漢子的勇敢無畏,但文中從頭至尾也沒有出現(xiàn)第一人稱“我"?!拔摇钡娜笔?,卻讓每位讀者都感受到自己就是那個“我”,這樣的敘述視角確實有其獨特之處。
《古渡頭》小說雖然是以“我”作為敘述者,但我"只是渡夫故事的傾聽者、共鳴者,作品主體通過對話的形式,讓渡夫以第一人稱敘述自己的故事,便于使敘述內容服務于渡夫情感抒發(fā)的需要,同時也節(jié)省了不必要的敘述交代,帶來了更多的審美空白與詩意想象空間,而作品最后渡夫任情高歌的情景,不僅僅有使情節(jié)產(chǎn)生突轉的戲劇效果,更增添了作品的詩意內涵,在詩化渡夫形象的同時也給作品帶來了哀而不傷的詩意之美。
2.第三人稱有限視角
《天囂》采用的是第三人稱有限視角的敘述方式。傳統(tǒng)小說偏愛全知視角,現(xiàn)代作家則喜歡采用有限視角。有限視角下讀者完全依靠敘述者的帶領才能進入故事,這樣敘述便于遮蔽意圖,隱藏環(huán)節(jié),更能調動讀者閱讀時的主觀能動性,也更能使讀者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體現(xiàn)了有別于傳統(tǒng)的美學追求。
3.兒童視角
《呼蘭河傳(節(jié)選)》則是采用兒童視角。兒童視角指的是小說借助于兒童的眼光或口吻來講述故事,故事的呈現(xiàn)過程具有鮮明的兒童思維的特征,小說的敘述調子、姿態(tài)、結構及心理意識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選定的兒童的敘事角度。由于兒童視角中不時地插入成人敘述者的聲音,因此文本就變成了一種復調式敘事。兩種敘事聲音雖然腔調不太一致,但二者卻能在現(xiàn)象與本質、情感與理性、現(xiàn)實與歷史等多個方面形成經(jīng)驗互補,猶如音樂中的重唱,由幾個演唱者各自按照分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樂曲,共同構建了文本蘊涵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從而擴大了小說的審美張力。
(三)分析“物象”,把握內在意蘊。
《溜索》中,鷹具有隱喻的功能,它不畏懼苦難,作為大自然的偵察兵,在馬幫漢子、牛們遇到危險而膽怯之時,它率先出擊,一頭“扎"進那“隱隱悶雷”。表現(xiàn)出其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敢于沖破束縛封鎖的精神。同時也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氛圍,為下文溜索的驚險做鋪墊也反映了邊地人民生活的樸素與頑強,更表現(xiàn)出溜索人們不顧一切的決心和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的愿望。阿城剝離了“鷹固有的兇猛、野性的動物性一面,直指“鷹的溫存、靈性的一面,而生存于同樣環(huán)境下的馬幫漢子們,也從它的身上吸取了與自然險境相抗衡的力量。
《秋雨》中的山茶花在日本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象征,因其凋落的姿態(tài)并非落英繽紛、輔滿一地,而是毅然決然墜落枝下,毫無貪生之念,成為日本人一種豁達的生死觀的體現(xiàn)。山茶花以及和服都體現(xiàn)在日本文化中,滲透在他們每個人的生命里,那樣一種對生死的豁達,更多的是一種生命的強勁與韌性。
《蓑衣》中的蓑衣草象征了小格和達子的人性美以及他們之間朦朧的愛意,象征了農(nóng)村青年對美好愛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而這柔軟、茂盛的蓑衣草,也使小說更具有畫面感和意境美,給人留下審美的空間與回味的余地,使小說充滿詩情畫意。
(四)分析人物,挖掘文章主題。
1.展現(xiàn)人性美、人情美,或者表現(xiàn)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劉慶邦認為:“一篇好的短篇小說,就如同一首詩"。他的農(nóng)村題材小說大都縈繞著詩意。他用純凈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理想的美化后的鄉(xiāng)村”。劉慶邦善于描繪女性形象,尤其是少女。他筆下的少女單純、善良,讓人聯(lián)想到沈從文筆下的翠翠、汪曾祺筆下的小英子。他筆下的故事遠離喧鬧的都市,帶有一種“古典美"的味道,在現(xiàn)代社會中,那種寧靜和諧的世界似乎成為了一種遺失的美好,常富有一種詩意而神圣的情感狀態(tài)。
《鞋》寫的是女孩守明的一段美好的愛情心理。作家用極其細膩的筆調描寫了這個懷春少女給未婚夫做鞋的心理過程,純真少女對愛情的向往,對心上人的思念在這一針一線納鞋底的動作中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將自己全部的生命與情感全部都寄托在了那個人身上,這也為小說后面悲劇性的結尾埋下了伏筆,雖然故事最終以悲劇結尾,但是少女守明那份圣潔、純真不摻雜任何雜質的純美愛情卻深深地打動了讀者,守明的形象也變得高大可敬起來。
通過對這些未成年人形象的塑造,作者試圖傳達的是對當下社會生活的啟示,商品經(jīng)濟條件下傳統(tǒng)鄉(xiāng)村價值體系不免受到影響,在鄉(xiāng)村價值體系逐步解構的同時,新的價值體系尚未構建,這給作者帶來了困惑,也給成長中的未成年人帶來一些影響,但是這些人物形象身上始終保持著最純真人性。作家深刻地關注了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jīng)歷的身心變化過程,并期望通過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對人性美善的堅守而發(fā)出對人性之美的呼喚。
2.出于對城市工業(yè)文明的厭惡和批判。
城市工業(yè)文明是把雙刃劍,它在帶來物質財富的積累科學技術的進步的同時,也引起了眾多的問題,比如環(huán)境污染、資源枯竭、生態(tài)失衡等。對此,詩化小說作家都表現(xiàn)出了否定的態(tài)度。遲子建認為:“房屋越建越密,青色的水泥馬路在地球上像一群毒蛇一樣的四處游走,使許多林地的綠色永遠室息于他們身下。我們喝著經(jīng)過漂白的自來水,吃著經(jīng)過化肥催化而長成的飽滿卻無味的稻米,出門乘坐噴出惡臭尾氣的公共汽車。我們整天無精打采、茫然無從?!背鲇趯Τ鞘泄I(yè)文明的厭惡和批判,詩化小說作家在作品中著力倡導回歸大自然,以大自然的美、和諧、安寧與城市的喧器和嘈雜抗衡。《鋤》展現(xiàn)的就是現(xiàn)代文明對于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明的蠶食,讓人深思。
【例題分析】
例1:張承志《春天》以詩歌的形式寫小說,追求小說的詩意化和象征化,是本文鮮明的藝術特色。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答:(1)詩意化:①本文淡化情節(jié),散化結構。本文寫了青年馬倌喬瑪在暴風雪之夜為保護馬群而英勇殉職的故事,情節(jié)簡單。②突出了情感意蘊和哲理內涵。小說用宏大紛紜的場面描寫烘托出險惡和緊鑼密鼓的氛圍,使小說具有濃郁的主觀抒彩,并使人從中領悟“硬漢"人生價值”等哲理內涵。象征化:①小說運用象征手法:如春天象征人們對人生價值、人生理想的呼喚;馬的白色象征恐怖,黃色象征溫柔,鐵青色象征著意志力與戰(zhàn)斗力。②象征手法的運用,增強了文章意蘊,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例2:汪曾祺的很多小說接近散文,是散文化了的小說,《撿爛紙的老頭》便是其中之一,請簡析這篇小說的散文化特點。
答:①虛化人物。作者對撿爛紙的老頭的描寫刻畫著色淺淡,只抓住人物的外貌言行,寫了一個片段,人物并不立體、典型,很像散文作品中的人物。②淡化情節(jié)。這篇小說故事性不強,幾乎沒有沖突,小說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部分并不明顯。③散化結構。本文突破常規(guī)的寫法,沒有嚴謹?shù)慕Y構布局,開頭節(jié)奏舒緩,結尾收筆急促,中間部分轉折自然。結構安排自由靈活。④語言質樸而又散文化,接近口語。文中少有冗長而累贅的文學性描寫,多是簡簡單單的生活化語言。⑤營造散文化的意境。小說開頭對烤肉劉的飯館及顧客的描寫,營造了一個充溢著濃郁地域風彩的藝術境界,具有散文的抒情韻味。
例3:“散文化小說"是一種獨特的小說形式,請簡要概括《邊城》的散文化特點。
答:①淡化情節(jié)和結構,致力于表達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表現(xiàn)出濃郁的“形散而神不散”的鄉(xiāng)土情結。②強化環(huán)境,營造意境?!哆叧恰穼ψ匀画h(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如“吊腳樓、竹篁、端午節(jié)"等景致精心建構,以一種濃烈的“散文化”意境傾訴作者的生命體驗,建構出一個真、善、美和諧統(tǒng)一的“田園牧歌式"湘西風情畫卷。③蘊含音樂美和意象美的散文化語言。如“翠翠同黃狗躺在門前大巖石上蔭處看天上的白云。白日漸長,不知什么時節(jié),守在船頭的祖父睡著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黃狗也睡著了”,將動態(tài)意象與生命情感體驗“情景交融”,樸實本色一如湘西生活本身,營造出了典雅、清新的詩意美。④虛化人物?!哆叧恰分械娜宋镌谏⑽幕≌f中被弱化,不再刻意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
例4:李學輝《掛在山頂?shù)娘L》這篇小說具有“散文化”特征,請結合作品內容簡要分析。
答:①散化結構。小說記述了“我"與小螺號短暫的交往過程,沒有強烈的戲劇性沖突,情節(jié)結構松散;②虛化人物。小說沒有著意刻畫小螺號這一人物,只求神似,而不刻意挖掘他的心理深層結構;③注重環(huán)境描寫,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小說對小螺號的生活環(huán)境、寂寞而寧靜的生活的描寫,以及對小螺號境遇的人文關懷,使作品具有強烈的抒情性。
例5:有人稱沈從文小說《貴生》具有詩化風格,請根據(jù)全文分析其詩化風格的特點。
①營造詩畫意境,對彌漫著濃郁田園牧歌諧趣的邊地自然生活氛圍的著意渲染,以及湘西淳樸民風的描述,五爺每次送給貴生一些東西,貴生也會另外帶一些東西補償。②淡化情節(jié),濃郁的抒情性,小說中貴生對金鳳的愛意,最終沒有說出口,五爺娶了金鳳,人物之間沒有尖銳的矛盾沖突,淡遠的抒情筆法,使整個小說具有詩意(或者是留白色的結尾,淡化情節(jié)沖突)。③語言上簡潔明快,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以湘西地方話為基礎,經(jīng)過加工與提煉,少夸張,不鋪張,凝練簡潔,具有獨特的詩意美。④小說意象選取上,選取“桐子、栗子、桃樹、刺梨”等,都使得鄉(xiāng)村生活在細微和真切中體現(xiàn)一種詩意、古樸、純凈。
【類題舉隅】
石匠留下的歌
何立偉
從山外頭來了一個石匠,在水碾子坊前歇腳。他把背上的褡褳往地上一撂,褡褳里發(fā)出了金屬的沉悶的音響。側耳,聽了聽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聲,他大聲說:“碾子要鑿了哦!"
爹正在水碾子坊里掃谷子。提著高粱帚子出來,見是陌生客,忙取了紫竹煙筒遞過去。那石匠其時已將一根紙煙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似乎從他吸紙煙的派頭上,看出其人的不凡。
水碾子正要鑿槽咧。很快講定了工價。無爭無吵。各自一派讓得三分的氣度。
那石匠繞碾子轉了三圈,也并不發(fā)表闊論高談。從褡褳里取了錘鑿,水碾子坊里,就叮叮當當熱鬧了起來。四面的蒼蒼郁郁的山壑里,一時貯滿了這十分好聽的聲音。
先前這水碾子終日碾谷,其音清越,其韻悠揚,好比寨前的四妹子,不緊不慢,打出好聽的山歌來。后來,日日磨,日日磨,磨平了石槽,碾子就一聲一聲悶如沉雷了。
天熱起來,他就索性打起赤膊,鑿。他膀大腰圓,甩錘子的時候,上身的肌肉有規(guī)律地滾動。汗水使他寬闊的胸膛油著異彩。簡直那本身就是一鏨一鏨鑿出來的。像一尊石雕。
拿來了蒲扇,拿來了茶罐,拿來了切得極細極細的煙絲,爹吩咐:“你好生招呼石匠吧?!蔽艺f:“好。"爹放不下心,又吩咐:“這石匠一定見過世界,莫要讓他笑話我桃花寨的人不曉得禮數(shù)?!蔽艺f:“好。"
我就同他打扇,將釅茶斟得滿滿的,雙手穩(wěn)穩(wěn)遞與他。請他歇憩,請他喝茶。手上捏一把平日藏在柜里舍不得吸的,切得極細極細的煙絲。我想同他談講。只想他是見過世界的,那重重的山外頭是個什么模樣呢?
默默喝茶,默默吸煙,默默歇憩。從鼻孔里口角里噴出的煙云濃濃的,辣辣的,也是默默的。
但幾分鐘以后他又拿起了錘子。煙蒂在腳邊斷續(xù)著殘煙幾縷。山谷里,飛著鋼與石的回音。很長的一聲一聲。仿佛四山里萬人千人在鑿巖取石,你呼我應。
又歇憩的時候,我急切地同他說:“說個故事給我聽吧。說個故事!”
“故事?什么故事?"他放下了錘子。
真的,什么故事呢?竟不曉得這個世界有哪樣一些故事。
于是我說:“隨便你同我講點什么吧。反正我什么都不曉得。”
“等你長大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了,你就會什么都曉得的。用不著別人講。"他將那多繭的厚實的手掌放在我的腦殼上,“唉,你還細,你還不懂事。生活里頭有的是酸甜苦辣,你只能夠嘗,不能夠講。講不出。生活里頭沒有故事?!?/p>
好久了我才說:“那就打一個山歌吧。"
歉意地一笑,搖搖頭,他又去鑿那磨槽。
潔白的石礫在鏨子尖上跳躍,落在地上,落在他的褲褶縫里,如一層層雪粉。直到黃昏從山溝里溢了出來,才將那叮叮咚咚的錘聲淹沒掉。這時,那很大的碾槽,正鑿得如一朵剛剛綻放的山茶花。
掌燈吃夜飯時,他累了,倦了。爹招待他,用了好香的米酒,用了一條臘得透明的麂子腿。那麂子,還是去冬大雪封山時,爹在鷹嘴巖打的。好肥的麂子。爹舍不得吃,除非來了貴客。
爹問他這問他那。爹這人,就景仰見過世界的人。那石匠總是回答得很少,很有分寸。你總覺得他不肯說出來的東西必定深奧。他那紫紅的臉膛,深刻的皺紋,使你感覺到他是一部書,但誰也無法打開。爹只好死勁地敬酒。
“多謝。明日趕早,我還要行路?!薄巴倪呑??巖陀,還是檀木坡?"
“哪里有工夫做,就到哪里去。石匠嘛,走四方,吃四方?!?/p>
他笑了一下,笑得很淡。有雪白的牙齒。
起身,打一輪拱手。他晃晃地朝東廂房走去。
第二日天剛放明。爬起來我就要去找石匠。要問他見了世界的人,為什么不會講故事?
爹朝水閘走去,說:“這時候才起來,石匠他走了咧!"
我跑到高處,朝霧中的石板路望去,終于看見了他那朦朦朧朧的背影。其實無法說那是背影,整個的只是小小的一個黑點了。那黑點,在這迷蒙的天地之間,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就消失在霧之中了。他走了,同他來時一樣,同他吸煙鑿石時一樣,是默默的,無聲無嗅的。天和地,好大呵!
嘩啦!——爹把水閘扯開了。蓄了一夜的溪水,撲過來,攀住染滿了青苔的木輪子,木輪子就滾動起來,吱吱呀呀地帶動了水磨。這清新的空氣里,就顫動著它那好聽的聲音了。
比先前還要好聽些!清越。悠揚。娓娓地,悄悄地,向你敘述著什么。長大后,我一直覺得,這水碾子的聲音,是那個默默的石匠留下的一支很長很長的歌,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選自《人民文學》1983年06期,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石匠所吸的“紙煙”與山里人用的“紫竹煙筒"、吸的“煙絲”,暗示著山外山內的生活有所不同。
B.故事發(fā)生的“桃花寨"少與外界聯(lián)系,作者以此命名可能是受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啟發(fā)。
C.“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不斷向石匠發(fā)問,但他總避而不答,使敘述存在大量空缺;小說意味被淡化。
D.作者筆法圓熟,善用語言、動作、細節(jié)等描寫,將石匠的精湛技藝、說話做事有分寸等特點巧妙地展現(xiàn)給讀者。
【答案】C【解析】C.石匠避而不答使敘述存在大量“空白"而非“空缺”,“留白"給了讀者想象的空間,小說意味未被淡化。
2.小說標題“石匠留下的歌”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答案】①水碾經(jīng)石匠的修理,發(fā)出的聲音由“悶如沉雷"到“清越”“悠揚”,這聲音是石匠留下的歌。②石匠是沉默少語的,但他的經(jīng)歷,他的故事都熔鑄在了自己的技藝中,好聽的水碾聲里,記錄著石匠的故事。③長大后,“我”漸漸理解了石匠當年的話,那個默默的石匠留下的歌是一個人對生活的領悟,是一個人的成長。這歌,這故事也屬于每一個成長的人。
3.何立偉的小說具有“詩性"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答案】①“我”所居住的“桃花寨"古樸迷離,似與世隔絕,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營造了意境的神秘美。②小說不以宏大主題和曲折情節(jié)取勝,娓娓道來,悠揚婉轉,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③小說主體以“我”的孩童視角寫作且情感豐沛,與詩歌的情韻美異曲同工。④文中善用疊詞、短句,言簡意豐,清新含蓄。
【鞏固練習】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破路
孫犁
黃昏時候,李佩鐘站在十字路口,送走那些出征的戰(zhàn)士。他們是第一次去作戰(zhàn),一個緊跟一個,急急地走著,舉手向女縣長告別。將軍高慶山在最后拉著一匹馬,沉靜地走著。李佩鐘望著他走盡了東大街,走出了東城門,才轉身回到了縣政府。夜晚,她一個人在這大院落里,在南窗臺點起一支紅蠟燭。她好像聽見了寒風里夜晚行軍的腳步,看見霜雪在他們的面前飛攪。想到騎在馬上的將軍也不會想到愛情,她振作自己,在一張紙上,描畫破路拆城的計劃。
她一個人在夜晚工作。在這樣的夜晚,有的母親正在拍哄著懷里的孩子;有的妻子,正把頭靠近她的丈夫。想到這些,很長時間,李佩鐘心里不能安定,拿起筆來又放下。她聽著院里的一棵老槐樹發(fā)出的冬天的風的響聲,她把想念引到那走在征途上的人們,她必定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眼望著蠟燭的火苗,女人的青春的一種苦惱,時時刻刻在心里騰起,她努力把它克服,像春雨打掉浮在天空的塵埃。
她在一張從學校帶出來的圖畫紙上,設計著農(nóng)民破路的圖樣。她用修得尖尖的鉛筆,細心地描畫,好像一個女學生在宿舍里抱著竹繃子做繡工。
現(xiàn)在是嚴冬臘月,冰雪封凍著平原,從她們這一代青年起,今后經(jīng)歷的冬天,都要是殘酷戰(zhàn)斗的季節(jié)。她想,不過幾天,農(nóng)民們就要抱著火熱的心腸,背著大鎬鐵鏟,破路拆城,用一切力量,阻止進犯的敵人。這是歷史的工程,她竟是一個設計人。在工作里,她忘記自己的痛苦,充滿了高尚的希望。
隔著五尺磚墻,縣政府的東鄰,是一個小印刷廠。半夜里,那架人搖的機器,正在嘩嘩地響動,工人們印刷著動員會編的抗日小報紙。李佩鐘想:等她把圖樣設計好,再加上一個說明,可以在小報上登載。
機器的響聲停止了,接著是工人們的嘈雜。不久,那個印刷廠的負責人,細高個子禿頭頂?shù)睦洗?,跳墻跑到她的屋里來?/p>
“你們出了什么事"李佩鐘停下工作轉身問,“半夜三更跑來做什么
“李同志,你這里該安一個崗,”禿頭老崔說,“這么大院子,一個人就不害怕"
“一忙,什么也就忘了?!崩钆彗娦χf。
“我是來問問你,有這么一件東西沒有"禿頭老崔用手比劃著,“我們那機器上有一塊呢子,老朽的不能用了,沒有它機器就不能轉動,報就出不來,宣傳工作就完不成任務,這是抗戰(zhàn)工作的重大損失!找這么一小塊呢子,要在北京天津,像爛紙一樣,到處可以撿到,可是在這個小小的縣城,其比討換金剛鉆還費勁,有錢哪里去買我想了半天,滿城里就許你有這個東西,因為你上過洋學!”
“什么呢子"他說了那么多,李佩鐘并沒有聽明白。
“就是做衣服用的那個毛呢!”禿頭老崔說。
“毛呢衣服可以不可以"李佩鐘說著站起來,從床底下扯出一個包袱打開,抖出一件大紅的毛呢外氅來。
“真算我走運!”禿頭老崔拍著巴掌說,“畫眉張變戲法,假神仙倒搬運,也來不了這么快!太好了。只是這不可惜了兒的嗎這是十成新的衣裳呀!就算是你大方,我也下不得手把它割成碎塊,去裏那油黑的滾子呀!你再找塊別的吧,最好是布頭布尾!"
“別的沒有,就只這件?!崩钆彗娦χf,“你就是這么婆婆媽媽的,既是用著它,就算沒糟蹋,有什么可惜的再說,放著我也不穿,還不是叫蟲兒咬了快拿去吧,別假張支了!"
她把衣服扔在禿頭老崔的懷里。
禿頭老崔趕緊接住,還翻過來翻過去用手摸著,贊嘆地說:“真是抗日高于一切,這身衣裳,拿到北京,也能換五袋洋面!”
李佩鐘說:“這個時候,你還是面兒面兒的,別叫面兒糊涂了你的心。這是我結婚那年做的,結過婚不順當,也就沒穿過,抗戰(zhàn)了,大家全是粗布棉衣,誰還穿這個!我是拿來夜晚壓風的。"那我回頭給你送一條棉被來?!倍d頭老崔說,“用不了這么多,有一個袖子也就夠了,太可惜!"
“你扯去一個袖子,我留著它還做什么用全拿去吧,你放著使個長遠!”
李佩鐘說著,就又去畫她的圖樣。
“你這樣熱心,我也就不能再說什么了。"禿頭老崔懷抱著大衣恭敬地說,“我要代表我們工廠,代表抗日小報廣大的讀者群眾,向你致謝:因為李同志的模范行為,我們的機器就又轉動起來了?!?/p>
禿頭老崔走了以后,李佩鐘的圖樣畫成了,她計劃:在全縣縱橫的車行大道兩旁,每隔五尺,創(chuàng)一個壕坑,五尺寬,三尺深。她想,這樣就可以使敵人的汽車寸步難行。
她放下鉛筆,細心地看著自己的工作成績,蠟燭燒過了一半,火苗跳動。她閉著眼睛休息了一下,身上感到一種像被親人撫慰般的輕輕的舒快。睜開眼睛,從窗紙的小破口,她看見有一個很大的流星斜過天空墜落了,像瀉下了一攤水銀,照著全院明亮。
(節(jié)選自孫犁《風云初記》)
【注】李佩鐘念過師范,后為封建家庭所迫,嫁給了地主的兒子田耀武,她內心極痛苦,于是就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投身革命,從地主的兒媳婦、鄉(xiāng)紳的女兒成長為革命的中堅力量。選文中她主要抓抗日動員會工作。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佩鐘送走出征的戰(zhàn)士后,想象出征士兵夜晚行軍的情形,想到將軍高慶山,想到別人家的溫馨,內心感到苦惱。
B.現(xiàn)在是冰雪封凍的嚴冬臘月,她們這一代青年今后的冬天“都要是殘酷戰(zhàn)斗的季節(jié)",這暗示了抗日斗爭工作的艱巨。
C.想到自己是破路拆城這一歷史工程的設計人,李佩鐘“忘記自己的痛苦”,這說明她已經(jīng)完全擺脫了情感上的糾結。
D.禿頭老崔向李佩鐘討要一小塊毛呢,卻拿到了整件大衣,老崔對毛呢大衣的喜愛和贊嘆,以側面體現(xiàn)了李佩鐘的大局觀。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以“破路"為題,并以此為線索,圍繞這一中心事件講述故事,情節(jié)緊湊,形象鮮明。
B.“像春雨打掉浮在天空的塵?!边\用子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現(xiàn)出李佩鐘克服苦惱的決心。
C.“貢獻毛呢大衣"這一部分,主要通過對話完成;對話語言充滿了個性色彩,富于鄉(xiāng)土氣息。
D.文中沒有描寫前線的硝煙戰(zhàn)場,而是通過后方抗戰(zhàn)的生活片段來體現(xiàn)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
3.孫犁的《風云初記》富有鮮明的“詩化小說”特色,請結合選文最后一段簡要賞析其詩意美。(4分)
4.有人評價說:“女性形象一直是孫犁小說的描寫重點,作者深入她們豐富、復雜的感情世界,從她們命運的變化中反映時代的風云變幻。"請結合小說對李佩鐘形象的塑造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光榮(節(jié)選)
孫犁
大家知道,滹沱河在山里受著約束,晝夜不停地號叫,到平原,就今年向南一滾,明年往北一沖,自由自在地奔流。
河兩岸的居民,年年受害,就南北打起堤來,兩條堤中間全是河灘荒地,到了五六月間,河里沒水,河灘上長起一層水柳、紅荊和深深的蘆草。常常發(fā)水,柴禾很缺,這一帶的男女青年孩子們,一到這個時候,就在炎炎的熱天,背上一個草筐,拿上一把鐮刀,散在河灘上,在日光草影里,割那長長的蘆草,一低一仰,像一群群放牧的牛羊。
“七七”事變那一年,河灘上的蘆草長得很好,五月底,那蘆草已經(jīng)能遮住那些孩子們的各色各樣的頭巾。那時候,東西北三面都有了炮聲,漸漸東南面和西南面也響起炮來,證明敵人已經(jīng)打過去了,這里已經(jīng)亡了國。國民黨的軍隊和官員,整天整夜從這條渡口往南逃,還不斷騷擾搶劫老百姓。
是從這時候激起了人們保家自衛(wèi)的思想,北邊,高陽、肅寧已經(jīng)有人民自衛(wèi)軍的組織。那時候,是一聲雷響,風雨齊來,自衛(wèi)的組織,比什么都傳流得快,今天這村成立了大隊部,明天那村也就安上了大鍋。青年們把所有的槍枝,把村中埋藏的、地主看家的、巡警局里抓賭的槍枝,都弄了出來,背在肩上。
槍,成了最重要的、最必需的、人們最喜愛的物件。漸漸人們想起來:卡住這些逃跑的軍隊,留下他們的槍枝。這意思很明白: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大敵壓境,你們不說打仗,反倒逃跑,好,留下槍枝,交給我們,看我們的吧!
先是在村里設好圈套,卡一個班或是小隊逃兵的槍;那常常是先擺下酒宴,送上洋錢,然后動手。后來,有些勇敢的人,赤手空拳,站在大道邊上就卡住了槍枝。那辦法就簡單了。這渡口上原有一只大船,現(xiàn)在河里沒水,翻過船底,曬在河灘上。船主名叫尹廷玉,是個五十多的老頭子,他有一個兒子剛剛十五歲,名叫原生,河里有水的時候,幫父親弄弄船,看過飛機,割蘆葦草。
這一天,割滿了草筐,天也晚了,剛剛要殺緊繩子往回里走,他聽得背后有人叫了他一聲?!霸?
他回頭一看,是村西頭的一個姑娘,叫秀梅的,穿著一件短袖破白褂,拖著一雙破花鞋,提著小鐮跑過來,跑到原生跟前,一扯原生的袖子,就用鐮刀往東一指,東面是深深一片蘆葦,正叫晚風吹得搖擺。
“什么?”原生問。秀梅低聲說:“那道邊有一個逃兵,拿著一枝槍。
原生問:“就是一個人?"
“就是一個?!毙忝反瓪庖бё齑?,“嶄新的一枝大槍。"
“人們全回去了沒有?”原生周圍一看,想集合一些同伴,可是太陽已經(jīng)下山,天邊只有一抹紅云,看來河灘里是冷冷清清的沒有一個人了。
“你一個人還不行嗎?"秀梅仰著頭問。
原生看見了這女孩子的兩只大眼睛里放射著光芒,就緊握他那鐮刀,撥動葦草往東邊去了。秀梅看了看自己那一把彎彎的明亮的小鐮,跟在后邊,低聲說:“去吧,我?guī)椭恪!薄澳悴挥脕怼?原生說。
原生從那個逃兵身后過去,那逃兵已經(jīng)疲累得很,正低著頭包裹腳上的燎泡,槍枝放在一邊。原生一腳把他踢趴,拿起槍枝,回頭就跑,秀梅也就跟著跑起來,遮在頭上的小小的白布手巾也飄落下來,丟在后面。
到了村邊,兩個人才站下來喘喘氣,秀梅說:“我們也有一枝槍了,明天你就去當游擊隊!”
原生說:“也有你的一份呢,咱兩個伙著吧!"
秀梅一撇嘴說:“你當是一個雀蟲蛋哩,兩個人伙著!你拿著去當兵吧,我要那個有什么用?”
原生說:“對,我就去當兵。你聽見人家唱了沒:男的去當游擊隊,女的參加婦救會。咱們一塊去吧!"
“我不和你一塊去,叫你媳婦小五和你一塊去吧!”秀梅笑一笑,就舞動小鐮回家了。走了幾步回頭說:“我把草筐和手巾丟了,吃了飯,你得和我拿去,要不爹要罵我哩!"原生答應了。原生從此就成了人民軍隊的戰(zhàn)士,背著這枝槍打仗,后來也許換成“三八”,現(xiàn)在也許換成“美國自動步"了。
他登上自家的渡船,同伙伴們開走的時候,原生也不過望著那抱著小弟弟站在堤岸柳樹下面的秀梅和一群男女孩子們,嘻嘻笑了一陣。這不像離別,又不像是歡送。
從這開始,這個十五歲的青年人,就在平原上夜晚行軍,黎明作戰(zhàn);在阜平大黑山下砂石灘上艱苦練兵,在孟平聽那滹沱河清冷的急促的號叫;在五臺雪夜的山林放哨;在黃昏的塞外,迎著晚風歌唱了。他那個卡槍的伙伴秀梅,也真的在村里當了干部。村里參軍的青年很多,她差不多忘記了那個小小的原生。戰(zh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活染伸展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旋轉式自動旋蓋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對氯苯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全不銹鋼傳遞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集裝箱拉網(wǎng)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薄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智能巡更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手柄篩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56%磷化鋁袋裝粉劑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保理融資合同范本4篇
- 灰壩施工組織設計
- 韓國《寄生蟲》電影鑒賞解讀
- 三對三籃球賽記錄表
- 礦山電工知識點講解
- 物業(yè)公司服務質量檢查流程
- 中國心胸外科的歷史和現(xiàn)狀
- 人教版9年級全一冊英語單詞表
- 三門峽水利工程案例分析工程倫理
- “1+X”證書制度試點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全名錄
-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第三版)》第八章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調控論
- 水土保持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