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測試試卷期中期末試卷詳解 (一)_第1頁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測試試卷期中期末試卷詳解 (一)_第2頁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測試試卷期中期末試卷詳解 (一)_第3頁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測試試卷期中期末試卷詳解 (一)_第4頁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測試試卷期中期末試卷詳解 (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單元測試試卷期中期末試卷

【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光與色彩測試達標試卷

一、填空題。

1.光從一個透明物體進入另一個透明物體時,傳播方向會在交界面上發(fā)

生,這種現(xiàn)象叫作

2,瀑布前和噴水池上空有很多彌漫的被陽光一照就會形

成O

3.在玩〃借助鏡子讀文字〃的游戲時,我發(fā)現(xiàn)鏡子中的文字是的。

4.成語〃珠光寶氣〃中的〃光〃是由于形成的;〃電光火石〃中的〃光〃

是光源。

5.鏡子可以改變光的,物體表面越光滑,反射效

果o

6.太陽光是由種單色光構成的,透過藍色濾光片,看到白色的衣

服是色的。

二、判斷題。

1.教室的墻刷成白色能更好地反射光。()

2.光碰到鏡面后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出去,形成反射光。()

3.光沿直線傳播與影子的形成沒有關系。()

4.在同種物質(zhì)中,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

5.用不銹鋼勺子的正反面照一照自己,形成的影像是一樣的.()

6.彩虹一般不會在空中出現(xiàn)很長時間。()

7.鏡子能反射陽光,其他物體都不能反射陽光。幽子。()

8.螢火蟲是生物光源的代表。麗雷〃食菇酷您類。()

9.我們之所以能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就是因為物體表面把一部分光反射到我們

的眼睛里。()

10.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可以分解成七種單色光。()

三、選擇題。

1.子萱制作了幾個彩色輪,旋轉(zhuǎn)后不能變成白色的是()o

A.紅、橙、黃、綠、藍、靛、紫B.黃、綠、藍C.紅,綠、藍

2.下列成語中,包含光的反射原理的是()o

A.杯弓蛇影B.如影隨形C.無影無蹤

3.〃猴子撈月〃這個寓言故事說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進水里

了,于是設法把它撈上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月亮是自然光源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C.水面的作用相當于平面鏡

5.下列物體中,沒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五官科醫(yī)生用的額鏡B.家用穿衣鏡C.眼鏡

6.潛望鏡的兩塊鏡片都是()。

A.平面鏡B.凹透鏡C.凸透鏡

7.下列方法中,()可以減少光的反射帶來的不便和危害.

A.多建高樓大廈,使用玻璃幕墻

B.家里裝修時,墻面盡量使用光滑的材料科

C.劇場的墻面使用粗糙的材料

8.下列物體中,反射效果最差的是()。

A.白色墻壁B.棕色木板C.黑板合大

9.潛望鏡常用于()0

,宇冼GEJ、

10.紅色的濾光紙可以讓()光通過。

A.紅B.綠C.藍

11.下面的情況中,不能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是()。

A.黑夜打開手電筒,看到光柱

B.看到陽光從樹葉的縫隙直射進樹林

C.利用太陽灶燒開水

12.醫(yī)生戴額鏡給病人檢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

A.光的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四、連線題。

請將下列現(xiàn)象與對應的解釋連線。

云開見日光的折射

鏡花水月光的色散

海市蜃樓光的反射

彩虹當空光沿直線傳播

五、畫圖題。

1.小華家臥室的結(jié)構如圖所示,由于室內(nèi)很暗,當陽光從陽臺射人時,請你想

辦法幫小華將陽光引到室內(nèi),照亮書桌。

2.下面是潛望鏡的原理圖,請你畫出沿水平方向射人鏡筒的光線的傳播路線。

六、綜合題。

1.光的反射現(xiàn)象在生活中有著重要應用。請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夜晚,我們可以通過光在水面發(fā)生的來判斷前方的路況。

⑵在有月光的夜晚,當我們迎著月光走時看到地面上()處是小水

坑。

A.較亮B.較暗C.亮度適中

(3)請畫出人迎著月亮走時,光線經(jīng)過水面反射的光路圖。

2.〃囊螢映雪〃描述了晉代兩個家貧而又刻苦讀書的人的故事。其中的〃囊螢〃是

指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

來照明讀書;〃映雪〃是指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亮來讀書。

(1)在〃囊螢映雪〃中,屬于自然光源的是()。

A.螢火蟲B.月亮C.雪

(2)〃映雪〃這個故事中,孫康利用的是()現(xiàn)象。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⑶類似的故事還有〃鑿壁偷光〃(圖3),講述的是西漢大文學家匡衡幼時鑿穿墻

壁利用鄰居家的燭光讀書,終成一代文學家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匡衡利用

的是()o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沿直線傳播

第一單元全練全測

一、1.彎折光的折射

2.小水滴彩虹

3.左右相反

4.光的反射自然

5.傳播路徑越好

6.七藍

二、1.V

2.V

3.X

4.V

5.X

6.V

7.X

8.V

9.V

10.V

三、1.B

2.A

3.C

4.A

5.C

6.A

7.C

8.C

9.C

10.A

11.C

12.B

2.

六、1.(1)反射(2)A

(3)

2.(DA(2)B(3)C綜合解析:〃囊螢〃是把螢火蟲裝在布密中,用螢火蟲

尾部發(fā)出的光來讀書,螢火蟲是一種自然光源;映雪是利用雪反射的月光來讀

書,這利用了光的反射;〃鑿壁偷光〃是在墻壁上鑿出一個小洞,利用鄰居家的

燭光來讀書,利用的是光沿直線傳播。

【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熱傳遞測試達標試卷

一、填空題。

1.液體或氣體受熱,遇冷循環(huán)流動,使冷、熱液

體或氣體相互,這種傳熱方式叫作o

2.熱總是從較的一端傳向較的一端。通過直接接

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

傳熱方法叫作0

3.像太陽、篝火這樣直接向周圍發(fā)射熱的方式叫作o

4.冬天人們經(jīng)常捧著熱水袋暖手,這是利用的方式來傳遞熱量。

5.不需要依靠空氣、水等任何物質(zhì),就能傳遞熱量,即使在真空

中也能進行。

6.如圖,在一段銅絲上每隔一定的距離穿上一些小鋼珠,然后用酒精燈對其加

熱。號小鋼珠的溫度上升最快,號小鋼珠的溫度

二、判斷題。

1.冬天戴手套會感到暖和,這是因為手套給我們提供了熱量C()

2.熱傳導一般是在空氣中發(fā)生的一種傳熱方式。()

3.在豎直的金屬條中部加熱,熱量只會向一側(cè)傳遞。()

4.燃燒的香冒出的煙會向下飄。()

5.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木制的筷子,這是因為木頭不會導熱。()

6.暖氣片應該安裝在窗戶的上方,能加快空氣的對流。()

7.不同物體之間不會發(fā)生熱輻射。()

8.保溫盒既能保存熱的食物,又能保存冰塊。()

9.建筑物的外墻加巖棉板是為了保溫。()

10.太陽向地球傳遞熱量的方式是熱對流。()

三、選擇題。

1.冬天用電暖器取暖,熱空氣()。

A.向上運動B.向下運動C.無固定運動方向

2.炒菜鍋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膠或木頭做的,主要是為了()。熊,網(wǎng)

A.輕巧美觀

B.降低成本

C.減慢熱傳導,防止燙手

3.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沒有發(fā)生熱傳遞,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

A.質(zhì)量B.體積C.溫度

4.人站在陽光下會感到熱,是因為太陽利用()的方式傳遞了熱量。

A.熱輻射B.熱傳導C.熱對流

5.一般情況下,金屬傳導熱的本領比木頭()

A.差B.強C.一樣

6.冬天,在同一環(huán)境里用手觸摸木頭、大理石利塑料,會感到大理石更冷,這

是因為()?

A.大理石的溫度低

B.木頭和塑料是熱的良導體

C.大理石是熱的良導體

7.水在加熱時,變熱的水會在水壺里()。落8

A.上升B.下降C.不動

8.冬天天氣寒冷,小芳睡覺時蓋上了厚厚的棉被,會覺得暖和,其中的原理是

()。

A.棉被能防止熱量散發(fā)B.棉被能產(chǎn)生熱量左式陽

C.棉被既能產(chǎn)生熱量,又能防止熱量散發(fā)中亞()

9.熱輻射的輻射越強,溫度()。

A.越低B.不變C.越高

10.保溫材料能起到保溫作用是因為()。

A.這些材料能生熱

B.這些材料是熱的不良導體

C.這些材料完全不傳熱

11.小明簡要畫出冷水和冰水的熱傳遞過程,正確的是()0

12.〃石鍋飯〃是用石鍋作為做飯的容器,用石鍋做飯的好處是(A

A.石頭是熱的良導體,食物容易熟(S)

B.石頭散熱速度慢,容易保溫

C.石頭比較堅硬,不容易破

四、探究題。

1.下面是兩塊金屬片,A處是酒精燈的火源,B、C、D處表示蠟燭油。(排列字

(1)圖1中蠟燭油先后融化的順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圖2中蠟燭油先后融化的順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下圖所示的情形,回答相關問題。

(1)下列現(xiàn)象屬于熱傳導的是]

A.水壺溫度逐漸升高了

B.男孩站在煤爐旁邊感到熱起來了水壺As

C.站在煤爐上方的貓也感到熱了

(2)除了熱傳導,我還知道的熱傳遞方式有和如水壺

內(nèi)的水不斷翻滾,是利用的方式傳遞熱量。

(3)水壺中的水很快就燒開了,這是因為水壺是用熱的制成的。

五、綜合題。

1.探究小組設計制作保溫杯,他們需要在3個完全相同的金屬杯的外部各自包

裝一種材料,下面是他們的三份結(jié)構設計圖。

金屬杯X

c泡

設計圖1

(1)設計圖1中使用的包裝材料一泡沫塑料,屬于()。

A.熱的良導體B.熱的不良導體C.熱的絕緣體

⑵根據(jù)設計圖制成的保溫杯,裝入同樣多的冰塊后,冰塊最先融化的是

()。

A.設計圖B.設計圖C.設計圖

(3)比較三個保溫杯的保溫效果時,杯中熱水的水量和初始溫度的控制方法是

()。

A.水溫相同、水量相同B.水溫相同、水量不同

C.水溫不同、水量相同

⑷蓋上金屬杯蓋后,為什么保溫杯的保溫效果會提高?請簡要說明原因。

2.如圖所示,小明在一段鐵絲上每隔一定距離用蠟粘上一根火柴,將鐵絲固定

在鐵架臺上,火柴都向下懸掛,用酒精燈給鐵絲一端加熱,觀察哪端的火柴先

掉下來。

(1)小明實驗研究的問題是()o

A.金屬會熱脹冷熱嗎B.熱在金屬中是怎樣傳遞的

C.金屬和木頭哪個傳熱本領大

(2)實驗中選用蠟粘火柴的主要原因是()。

A.蠟遇火不會燃燒B.蠟是熱的不良導體C.蠟遇熱會熔化

⑶使用酒精燈加熱鐵絲時,鐵絲在火焰上的正確位置是()。

(4)實驗中鐵絲上火柴的主要作用是()o

A.火柴會燃燒,能幫助我們看清傳熱的方向

B.火柴掉下的次序,能幫助我們看清傳熱的方向

C.火柴的顏色會改變,能幫助我們看清傳熱的方向

(5)如果熱是從物體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我們應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A.四根火柴同時掉下來

B.離酒精燈最遠的火柴先掉下來

C.離酒精燈最近的火柴先掉下來

第二單元全練全測

一、1.上升下降混合熱對流

2.熱冷熱傳導

3.熱輻射

4.熱傳導

5.熱輻射

6.261號和3號

二、

1.x

2.X

3.X

4.X

5.X

6.X

7.X

8.J解析:保溫盒的原理是減慢盒內(nèi)外的熱量交換,所以既可以用來保存熱的

食物,也可以用來保存冰塊。

9.V

10.X

*■、

1.A

2.C

3.C

4.A

5.B

6.C

7.A

8.A

9.C

10.B

11.A解析:熱量由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

12.B

四、1.(1)D-*C-*B

⑵CfD-B

2.(1)A解析:B項和C項都是利用熱輻射傳遞熱量。A項是煤爐用熱傳導的

方式直接把熱量傳遞給水壺。

⑵熱對流熱輻射熱對流解析:常見的熱傳遞有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三

種。固體傳遞熱量的方式一般是熱傳導,液體和氣體傳遞熱量的方式一般是熱

對流。

⑶良導體解析:熱的良導體傳遞熱量的能力強,水得到的熱量更多、更快,

所以更容易燒開。

五、1.(DB解析:泡沫塑料中有很多空氣,保溫效果好,是熱的不良導體。

(2)C解析:導熱能力越好,得到熱量越快,冰塊越先融化。

(3)八解析:對比實驗中只能改變要研究的一個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變。

(4)金屬杯蓋可以阻隔空氣的熱對流,減慢溫度下降的速度。

2.(1)B(2)C(3)C(4)B(5)C

【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三單元地球的表面和內(nèi)部測試達標試卷

一、填空題。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高原、

盆地等u

2.地球內(nèi)部運動有時能讓地形在瞬間發(fā)生較大的改變,就像和如圖

所示的現(xiàn)象可能是由引起的。

3.導致巖石變化的原因有的變化、的作用、

的作用等。

4.沙漠地區(qū)經(jīng)常出現(xiàn)石蘑菇,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作用的結(jié)果。[選

填〃太陽能〃'冰力〃或〃風力〃]

5.如圖所示,屋檐下面凹陷的坑是由_______沖擊的作用形成的。

二、判斷題。

1.地震利火山噴發(fā)是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

2.越往地球內(nèi)部,壓力越大,溫度卻越低。()

3.地球表面主要是由巖石、水、大氣等物質(zhì)構成。()

4.地震發(fā)生時靜悄悄沒有響聲。()

5.山上的巖石會慢慢碎裂,這是它受到風化作用的結(jié)果。()

6.氣溫變化也會對地表的變化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7.噴發(fā)過的火山就不會再噴發(fā)了。()

8.風可以使石頭越變越小、棱角逐漸被磨去。家變變可用。1)

9.大江大河的下游和人海口往往是丘陵。()

10.地震的危害性非常大,能在幾秒到十幾秒內(nèi)使城市變成廢墟。()

三、選擇題。

1.如右圖,地震經(jīng)常發(fā)生在()處。

A.甲B.乙C.丙

2.古人修棧道時,常用火燒巖石,待巖石溫度升得很高時,再澆以冷水,這樣

巖石便爆裂了,這是人們利用了()可使巖石爆裂的特征.

A.冷熱作用B.流水作用C.植物作用

3.小宇同學的家鄉(xiāng)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具有這種特點的地形是()0

A.高原B.山地C.盆地上

4.()可以使地形瞬間發(fā)生較大的變化。

A.巖石的風化作用B.火山噴發(fā)和地震C.河流的沉積作用

5.在我國東部,地形以()為主。

A.平原B.丘陵C.高原

6.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形成的。

A.板塊分離B.大陸板塊碰撞C.火山爆發(fā)

7.地震時,()最有可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A.躲在衛(wèi)生間B.站在空曠處C.躲在桌子下

8.產(chǎn)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o突主貨重量燃霧姍雕小決

A.地殼的運動B.地下的溫度太高C.人類的活動

9.河水的侵蝕作用會使()o

A.河道越來越寬,越來越淺B.河道越來越窄,越來越深

C.河道越來越寬,越來越深

10.下列不屬于科學家收集有關地球內(nèi)部信息的途徑的是()o

A.研究火山和地震B(yǎng).研究地熱和溫泉

C.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

11.在通常的地形圖或地球儀上,藍色表示()。

A.海洋B.陸地C.盆地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球大部分是陸地,小部分是海洋

B.地球的陸地主要分布在六大洲

C.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態(tài)的

四、實驗題。

圖2

圖1

(1)小輝先觀察了實驗中用到的幾塊巖石,然后用砂紙進行打磨(如圖1所

示)。打磨一段時間后,會產(chǎn)生很多細小的和,這說明大

風卷起的沙子能使大塊巖石表面破碎,形成和O

⑵如圖2所示,小輝將幾塊巖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劇烈搖晃后,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

象是o這是在模擬對巖石的影

響。

⑶除了以上因素之外,的變化也會使巖石發(fā)生破碎。

2.實驗小組做模擬地震發(fā)生的實驗:在紙箱上面畫出街道的圖形,在每個街道

的拐角處都用小木塊壘起來。請一名

同學在紙箱底部敲擊,使木塊倒塌。

⑴紙箱模擬的是,木塊模擬的

是O

(2)在紙箱底部敲擊模擬的是o

(3)實驗中,如何判斷地震的強弱?

五、探究題。

1.下面是一條河長期變化的記錄圖。A、B、C、D、E、F、G、H是圖中河道兩岸

的不同地點。

(1)河道的這些變化主要是由侵蝕造成的。

⑵在C和D中,河岸泥沙不斷堆積的是;河岸泥沙不斷被侵蝕的

是0

(3)在A、B、E、F、G、H中,變化與C相似的是;變化與C相似的

是O

2.下面是幾種巖石與巖漿的關系。

(1)中充滿了熾熱的巖漿,巖漿不停地涌動會造成和火

山噴發(fā),火山噴發(fā)時,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后形成巖石,有的巖漿侵入地殼冷卻

形成巖石,這些巖石被統(tǒng)稱為。

(2)巖漿巖在哪些外力作用下最終變成了沉積巖?

(3)沉積巖在作用下會變成變質(zhì)巖,如頁巖會變成,石灰

巖會變成O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zhì)巖都可以重熔再生變成巖漿

B.巖漿巖需在外力作用下變成沉積巖,才有可能變成變質(zhì)巖

C.巖漿巖變成沉積巖和沉積巖變成變質(zhì)巖過程中所受到的主要作用類型是相同

第三單元全練全測.

一、1.平原山地丘陵

2.地震火山噴發(fā)地震

3.溫度風水

4.風力

5.水

二、1.V

2.X

3.V

4.X

5.V

6.V

7.X

8.V

9.X

10.V

三、

1.A

2.A

3.C

4.B

5.A

6.B

7.B

8.A

9.C

10.c

11.A

12.C

四、1.⑴沙土沙土

⑵瓶底出現(xiàn)巖石碎屑流水

⑶溫度

71

2.(1)地球樓房(2)發(fā)生地震

⑶根據(jù)樓房(小木塊)倒塌的情況,判斷地震的強弱。

五、L(1)流水(2)CD(3)B、F、GA、E、H

2.(1)地幔地震巖漿巖

⑵溫度的變化、風和水的作用。

⑶變質(zhì)板巖大理巖(4)A

【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環(huán)測試達標試卷

一、填空題。

1.露和霧一般出現(xiàn)在一天中的[填〃早晨〃或〃中午〃],它們屬于水的

[填〃液體〃或〃固體〃]形態(tài)。

2.霜和雪一般出現(xiàn)在[填〃冬季〃或〃夏季〃],它們屬于水的

[填〃氣體〃或〃固體〃]形態(tài)。

3.云是由水的[填“氣體〃或〃固體〃]形態(tài)變化而來的,它是在溫度

[填〃上升〃或〃下降〃]時形成的。

4.水在自然界不斷經(jīng)歷著三種形態(tài)的循環(huán)變化,促使水的三態(tài)變化的原因是的

變化。

5.落到地面上的雨水和雪水,是在的作用下匯人江河流向海洋的。

6.燒水時,水面上方的〃白汽〃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遇冷成的小

水珠。

二、判斷題。

L雨過天晴,地面上的積水變干是凝結(jié)現(xiàn)象°()

2.早晨草葉上出現(xiàn)露水是蒸發(fā)現(xiàn)象。()

3.霧是水蒸氣在低空遇冷凝結(jié)而成的小水珠。()

4.溫度的變化是促使水三態(tài)變化的原因。()

5.通常情況下,水在0℃以上的環(huán)境就會開始結(jié)成冰。然圖中()

6.冬夜,室內(nèi)的水蒸氣常在窗的玻璃上蒸發(fā)成冰晶。()

7.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棍結(jié)成了一層〃霜〃,這是凝結(jié)現(xiàn)象。1)

8.水蒸氣是無色的氣體。()

9.江面上水蒸氣含量充足,容易形成霧。()

10.雪花一般都是六角形的。1)

11.霧一般在傍晚出現(xiàn)。()

12.燒水時,水面上方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氣。()

三、選擇題。

1.下列自然現(xiàn)象形成的條件相同的是()。

A.霜和雪B.云和霜C.露和霜

2.一般在一天中的()能看到霧。

A.早晨B.中午C.傍晚

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水有三種形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

B.露是液態(tài)的水,霧是氣態(tài)的水,霜是固態(tài)的水這主要是為這解.A

C.水的三種形態(tài)可以互相轉(zhuǎn)化

4.人冬,雨落在樹木、高樓、山巖等物體上,立即結(jié)成了冰,這種雨在氣象學

上叫()o

A.冰雹B.雨夾雪主C.凍雨太

5.北方冬天玻璃上形成的小水滴是()而成的。

A.蒸發(fā)B.凝結(jié)C.沸騰

6.襦的形成不需要的是(郵)。果外育內(nèi)量庭貨

A.大量的水蒸氣B.小水滴不斷聚集C.對水蒸氣加熱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人穿手介聯(lián)

A.人們可以用干冰進行人工降水

B.衣服變干是因為水遇熱凝結(jié)成水蒸氣

C.水的三種形態(tài)之間的變化是不可逆的

8.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凝結(jié)的是()o

A.洗澡時,玻璃上出現(xiàn)的小水珠

B.煮飯時,打開鍋蓋冒出的霧氣輯

C.芳芳買的雪糕化了

9.地下水的來源主要是()。

A.地表徑流B.降水滲入C.海洋

10.關于降雨時,水物態(tài)變化過程,下列描述錯誤的是()o

A.水蒸氣-小水滴一聚集成云一直接降落

B.水蒸氣-小冰晶一聚集成云一降落過程中融化成雨滴

C.水蒸氣-小水滴一凝固一聚集成云一直接降落

11.下列降水過程同時存在液體降水和固體降水的是()。

A.凍雨B.雨夾雪C.冰雹

12.水在自然界中有各種形態(tài),不屬于固態(tài)水的是(兒

A.雨B.霜C.雪

13.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表附近遇冷凝結(jié)成小水滴,形成()。

A.云B.霧C.雨

14.冰雹多發(fā)生在()o

A.夏季B.秋季C.冬季

四、探究題。

閱讀材料,分析問題并作答。

一個寒冷的冬夜,XX路68號的住戶被盜了。第二天,警察來到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屋

內(nèi)的煤氣爐生著火,爐子上的一壺水早已燒干了,室內(nèi)熱氣騰騰。電燈依然亮

著,然而緊閉的窗戶卻只掩上了半邊的窗簾。在窗戶對面相隔20多米的公寓里

住著一個年輕人。他向警察提供線索說:〃昨晚11點,我從家里向?qū)γ嫱ィ?/p>

發(fā)現(xiàn)屋內(nèi)有個戴眼鏡的男子,估計他就是小偷?!ň煊昧鑵柕哪抗舛⒅贻p人

說:〃你在說謊,請跟我們走一趟吧!〃

1.警察是怎么知道這個年輕人在說謊的?

2.在《千字文》中有〃露結(jié)為霜〃這樣的說法,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說明自己的

理由。

五、探究題。分

下面是大自然中的水循環(huán)示意圖。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在輻射下,水經(jīng)過海洋、陸地蒸發(fā)及植物的,變成水

蒸氣,隨氣流而運動到大氣中。

2.大氣中的水蒸氣在高空遇冷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

形成()o

A.霧B.云C.露

3.不是所有的云都會產(chǎn)生降水,只有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上升氣流托

不住時,才會掉下來。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過程中融化,就成

了O冰晶在下落過程中沒有融化,就成了水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

地球表面,統(tǒng)稱O

4.雨水和融化的雪水,有的滲入土中成為,有的遷移或流到海洋

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

5.地球上的水在、、間不斷地循環(huán),總量保

持不變。

6.水蒸發(fā)的動力來自,降水的動力來自o

7.空氣中的水蒸氣絕大多數(shù)來自()o

A.江河湖海里水的蒸發(fā)

B.地表上層的水的蒸發(fā)

C.植物的蒸騰作用

8.水循環(huán)中,三種循環(huán)方式,攜帶水量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o

A.海陸間循環(huán)一海上內(nèi)循環(huán)一陸地內(nèi)循環(huán)

B.海上內(nèi)循環(huán)陸地內(nèi)循環(huán)一海陸間循環(huán)

C.海上內(nèi)循環(huán)-海陸間循環(huán)一-陸地內(nèi)循環(huán)

第四單元全練全測

、

1.早晨液體解析:霧是在夜間或清晨等較冷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jié)形

成的小水珠,顆粒很小,并附著在塵埃上形成的。露形成的原因與霧相同,只

是顆粒較大。

2.冬季固體解析:霜是在較冷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在物體上遇冷形成的小冰

晶。雪是在冬天較冷時,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雪花狀結(jié)晶。

3.氣體下降解析:云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高空遇冷而形成的小水珠或小冰

晶。

4.溫度

5.重力

6.凝結(jié)

二、LX解析:積水變干,是液態(tài)的水蒸發(fā)成氣態(tài)的水蒸氣了,這一現(xiàn)象是蒸

發(fā),而不是凝結(jié)。

2.X解析:露水是在夜間或清晨等較冷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jié)形成的小

水珠,這一現(xiàn)象是凝結(jié),不是蒸發(fā)。

3.V

4.V

5.X

6.X

7.X

8.V

9.V

10.V

11.X

12.X

*■、

1.A

2.A解析:霧一般在較冷的時候出現(xiàn),一天中早晨溫度最低。

3.B

4.C

5.B

6.C

7.A

8.C

9.B

10.C

11.B

12.A

13.B

14.A

四、L冬天,室內(nèi)熱氣騰騰,室外寒冷,室內(nèi)外溫差很大,因此室內(nèi)的水蒸氣

遇到冷的玻璃會凝結(jié)成小水珠,這樣從外面是無法看到室內(nèi)的情況的。

2.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放出熱量液化ifij成的小水珠,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

氣遇冷直接凝華成的固態(tài)小顆粒,霜不是由露變化來的,霜和露的前身都是水

蒸氣,所以〃露結(jié)為霜〃這樣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五、1.太陽蒸騰作用2.B3.雨雪降水

4.地下水循環(huán)5.陸地海洋大氣6.太陽重力7.A

8.C

【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五單元人體“司令部”測試達標試卷

一、填空題。*18分

1.聽到上課鈴后,同學們都回到了教室,從刺激與反應的方面看,上課鈴聲

是,同學們回到教室的動作是o

2.如圖所示,東東去打預防針,他覺得打針很疼,這是因為皮膚受到刺激后,

把信號傳遞給以后,就產(chǎn)生了疼痛的感覺。

3.被稱為人體的〃司令部〃,在人體活動中起著指揮中心的重要作用。

4.是低級神經(jīng)中樞,可完成簡單的反射活動,如膝跳反應。

5.如圖所示,把兩只手握成拳并攏,的大小和形狀基本與此相似。

6.是研究、開發(fā)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

及應用系統(tǒng)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7.通過玩〃翻轉(zhuǎn)打手〃游戲,如果你玩得很好,說明你的很快。

8.負責下達簡單的命令,并把來自感官的信息傳遞給大腦。

二、判斷題。

1.手碰到火后會立刻收回,這是大腦的本能反應。()

2.長時間的思考有助于保護大腦。()

3.人體的各種感覺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4.睡眠不足會使人的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

5.人腦的質(zhì)量約為140克。()

6.大腦的軟硬程度與豆腐差不多,顏色是紅色的。()

7.大腦的質(zhì)量約占人腦的50%o()

8.大腦負責管理人的情緒和運動。()

9.左腦控制上半身,右腦控制下半身。()

10.利用圖形表征是建立知識網(wǎng)絡的有效方法,如氣泡圖、概念圖、魚骨圖等。

()

三、選擇題。

1.人們經(jīng)常用〃眼疾手快〃形容一個人反應很快,這主要是因為這個人(A)。

A.反應時間短B.視力很好C.肌肉發(fā)達四

2.李奶奶患上了腦血栓,右邊的身體癱瘓,這是因為她的()發(fā)生了栓塞。

A.左腦B.右腦C.小腦

3.觀察右圖,我們會感覺a、b兩條直線不平行,這是一種()現(xiàn)象。

4.下列關于人的大腦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大腦的表面有許多溝回食8動線雄舞齡出

B.人的左、右腦的作用是一樣的

C.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

5.俏俏的數(shù)學很好,書寫的文字也非常漂亮,她的()可能比較發(fā)達。

A.左腦B.右腦C.脊髓

6.人的起跑反應時間有快有慢,沒有經(jīng)過專門訓練的人,反應時間通常在

0.22.3秒,那么訓練有素的運動員的反應時間會是()。

A.「2秒B.0.T0.2秒C.0.51秒

7.作曲家能譜出優(yōu)美的樂曲,畫家能畫出美麗的圖畫,這說明大腦具有

()。

A.記憶功能B.識別功能C.創(chuàng)造功能

8.人的大腦分工不同,()分管音樂、繪畫、情感、技藝等。

A.左腦B.右腦C.小腦

9.大腦的表面凸凹不平,和()的表面相似。

A.核桃仁B.杏仁C.花生

10.下列做法中,()是正確的。

A.白天睡覺,晚上熬夜學習,睡眠不足

B.喜愛腦力勞動,不愛體育運動

C.鍛煉身體,保持充足睡眠,營養(yǎng)均衡

11.下列屬于人工智能的是()o

A.鍵盤B.鼠標C.電子手環(huán)

四、連線題。

請將下列功能與對應管理的左、右腦連線。

音樂繪畫

數(shù)學左腦書寫

邏輯右腦情感

語言技藝

五、探究題。*14分

1.觀察下面兩幅圖片,它們中間的圓的大小一樣嗎?是什么原因可能讓你做出錯

誤的判斷?

六、排序題。

奇思在路口準備過馬路時,看到紅燈亮起,便止步等待,信號是如何傳遞的?

請?zhí)顚懗稣_的傳遞順序。

A.奇思停下腳步

B.傳入神經(jīng)將視覺信號傳遞給大腦

C.傳出神經(jīng)將停止信號從脊髓傳遞給腿腳

D.大腦發(fā)出〃停止〃的指令并傳遞給脊髓

E.眼睛看到紅燈亮起

()一()一()一()一(

七、材料分析。*18分

睡眠對大腦的影響

睡眠是一種重要的生理現(xiàn)象,但目前對睡眠發(fā)生的原理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人

和高等動物都有周期性進入睡眠的需要,通過睡眠可以使人消除疲勞,使腦功

能和體力得到恢夏,因此唾眠具有保護作用。唾眠機能有了障礙,常會導致中

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尤其是大腦皮質(zhì)活動失常。人需要的睡眠時間隨年齡、身體和工

作情況而不同。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9小時,老年人一般每天需要5~6小

時,兒童一般每天需要12~14小時,新生兒一般每天需要18~20小時。睡眠

時,許多生理功能發(fā)生了變億,如感覺功能減退、骨骼張性減弱、血壓下降、

心率減慢、瞳孔縮小、尿量減少、呼吸變慢、體溫下降、發(fā)汗功能增強,還會

伴隨腦電波的變化。

1.睡眠可以消除、恢復和<.

2.小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一般是()小時。

A.7~9B.12~14C.18~20

3.睡眠機能有了障礙,會有哪些影響?

第五單元全練全測

一、1.刺激反應

2.大腦

3.大腦

4.脊髓

5.大腦

6.人工智能

7.反應

8.脊髓

二、1.X解析:本能反應不需要經(jīng)過大腦。

2.X解析:長時間思考會讓大腦更疲勞。

3.X解析:人體的各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后,人會產(chǎn)生各種感覺,由此而引發(fā)

的后續(xù)動作才是反應。

4.V

5.X

6.X解析:大腦的顏色是淡粉色的。

7.X

8.V

9.X

10.V

三、

1.A

2.A

3.C

4.B

5.A

6.B

7.C

8.B

9.A

10.C

11.C

四、

五、1.一樣。大腦在處理視覺信號時也會出現(xiàn)失誤,做出錯誤的判斷。

2.

六、EBDCA

七、1.疲勞腦功能體力2.B

3.睡眠機能有了障礙,常會導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尤其是大腦皮質(zhì)活動失常。

【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中測試達標試卷

一、填空題。

1.光源根據(jù)來源可分為和o

2.光在空氣中是沿傳播的,傳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約千

米。

3.烤箱的主要傳熱方式是。

4.熱水瓶的瓶塞是軟木做的,從導熱性上看,軟木是熱的;雙層內(nèi)

膽是玻璃做的,中間被抽成真空,這是為了熱量的散失。

5.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附近的地形大多是。

6.由于受水、大氣、氣溫等作用,巖石破碎,這種現(xiàn)象叫作o

二、判斷題。

1.小小的螢火蟲發(fā)出的光很微弱,所以不是光源。()

2.只有白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3.樹林中,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個〃光斑”,這些〃光斑〃是由

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4.篝火向外傳遞熱量的主要方式是熱輻射。()

5.塑料是熱的良導體。()

6.熱傳導和熱對流不能同時發(fā)生。()

7.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nèi),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核運動有關。()

8.地震是目前人類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之一。()

9.風不能對巖石起任何作用。()

10.喜馬拉雅山脈至今仍然在長高,這是由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

三、選擇題。

1.下列屬于光源的是(

A.太陽B.月亮C.未點燃的蠟燭

2.小孔成像的現(xiàn)象是()發(fā)現(xiàn)的。

A.孔子B.老子C.墨子

3.下列現(xiàn)象是由光沿直線傳播造成的是()o米

A.日食B.水面倒影C.彩虹

4.下列方法中,()可以減少光的反射帶來的不便和危害,FA

A.多建高樓大廈,使用玻璃幕墻八來果哎

B.家里裝修時,墻面盡量使用光滑的材料主貸氮烘口

C.劇場的墻面使用粗糙的材料

5.不需要直接接觸就能傳遞熱量的方式是()。

A.熱傳導B.熱對流C.熱輻射

6.把木頭杯蓋換成()杯蓋,保溫效果會更好。

A.陶瓷B.金屬C.泡沫塑料

7.下列選項中用來加快熱傳遞的是()。

A.熱水瓶的瓶膽B(tài).電熨斗的金屬底面C.冬天蓋的棉被

8.下列選項中,()是因為熱傳遞讓物體溫度升高的。

A.雙手接觸并反復摩擦感到熱

B.曬太陽感到熱

C.將橡皮在桌子上快速滑動,與桌面接觸處會發(fā)熱

9.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o

A.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包圍

B.在地形圖上,不同顏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

C.中國的西部多平原,東部多高原

10.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時,導游告訴他,當?shù)厣襟w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貝殼化

石,小明的以下推理中合理的是()o

A.遠古人類曾把貝殼帶上高原

B.這里曾發(fā)生了海陸變遷的地形變化

C.貝殼原來生活在高山上,后來環(huán)境巨變,才退到水中生活

11.許多科學家認為,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0。

A.板塊碰撞B.火山爆發(fā)C.板塊拉張

12.地震是一種會帶來巨大災害的自然現(xiàn)象,地震發(fā)生時,下列做法中不適合的

是()。

A.如果在一樓,就迅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

B.如果來不及離開房間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堅固的家具下

C.地震發(fā)生時,快速跑到窗邊,打開窗戶大聲呼救

四、圖示題。

請在下圖中對應位置填上相應顏色的名稱。

五、實驗題。

1.光的研究。

(1)光是怎樣傳播的?小明為了驗證自己對光的傳播路線的猜想,把3張同一位

置打孔的卡紙和一張沒有打孔的卡紙(屏)排成整齊的一列,卡紙之間間隔10厘

米,第一次用手電筒照射,使光進人小孔,第二次,把第二張卡紙向右移動5

厘米,同樣用手電筒照射。

①要保證實驗順利完成,卡紙中小孔高度必須。

②請在圖1中用箭頭分別畫出第一次實驗和第二次實驗中光前進的路線。

③這個實驗說明光是____二以的形式傳播的0

(2)小明用手電筒照射鏡子,當光碰到鏡面后改變了傳播方向,這種現(xiàn)象叫

(3)請在圖2中用箭頭畫出改變后的光的傳播路線。

2.〃探究巖石變化的原因〃實驗中,我們將燒熱的小巖石立即放人冷水中,反復

做多次。

(1)我們這樣做是在模擬對巖石的作用。

⑵實驗所需要的器材有:小巖石、、冷水、燒杯、火

柴、護目鏡等。

(3)實驗結(jié)束后,全班有好幾個小組發(fā)現(xiàn)他們的小巖石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

對此最合理的解釋是o

A.這幾個小組實驗失敗了

B.該因素一定不會引起巖石的變化

C.該因素可能會引起巖石的變化,只是短時間內(nèi)不易察覺

(4)除了該因素,還有水、大氣和動植物等因素也會引起巖石的變化,這種現(xiàn)象

叫;我們能預測如果繼續(xù)變化下去,那么巖石最終會變

成。

3.根據(jù)實驗完成下面各題。

(1)如下圖所示,用蠟在鐵絲上粘上五根火柴,用酒精燈在左端給鐵絲加熱,請

你寫出火柴先后落下的順序。

(2)如下圖所示,用蠟在鐵絲上粘上六根火柴,用酒精燈在中間給鐵絲加熱,

請你寫出火柴先后落下的順序。

期中綜合全練全測

一、1.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2.直線30萬

3.熱輻射

4.不良導體減緩

5.平原

6.風化

1.X

2.X

3.V

4.V

5.X

6.X

7.X

8.V

9.X

10.V

三、

1.A

2.C

3.A

4.C

5.C

6.C

7.B

8.B

9.C

10.B

11.A

12.C

四、

五、L(1)①相同

2.(1)溫度的變化(2)酒精燈鉗子

(3)C(4)風化土壤

3.(1)ABCDE

(2)A和B最先落下,其次是C和D,最后是E和F。

【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1測試達標試卷

一、填空題。

1.小金特別喜歡玩手影游戲,經(jīng)常給其他小朋友表演,手影游戲利用的科學原

理是O

2.鐵、塑料、銅、木頭四種材料中,屬于熱的良導體的有屬于熱的不良導體的

有o我們一般選用導熱性能[填〃好〃或〃差〃]的材料作為

保溫材料。

3.由于受水、風、氣溫等因素的作用,巖石破碎,使大自然中形成許多美麗的

景觀,這些都是巖石的改變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的。

4.霧和露都是遇冷凝結(jié)成的小水滴。

5.人體的高級神經(jīng)中樞是,低級神經(jīng)中樞是o

二、判斷題。

1.反射光線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2.我們看到的彩虹是太陽光被分解后形成的。()

3.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就一定會發(fā)生熱的傳遞現(xiàn)象。()

4.把冰塊放入泡沫塑料箱中會融化得更快。()

5.地球表面是非常平坦的。()

6.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

7.植物的蒸騰作用對水循環(huán)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8.雨夾雪就是凍雨。()

9.本能反應不受大腦控制。()

10.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人工智能產(chǎn)物。()

三、選擇題。

1.夜晚,我們能在燈光下讀書、寫字,是利用了光的()0

A.直線傳播原理B.反射原理C.折射原理

2.潛水艇里的潛望鏡是利用()工作的。

A.光的折射原理B.光傳播速度快的原理C.光的反射原

3.手影的現(xiàn)象是利用了()原理。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線傳播

4.在地球內(nèi)部,越往深處(

A.溫度越高,壓力越大

B.溫度越高,壓力越小

C.溫度越低,壓力越大

5.小李通過實驗認為:流水能改變巖石的模樣。下列最能支持他的證據(jù)的是

()。

A.巖石加熱后放入水中會裂開

B.經(jīng)常有水的巖石上面會長出青苔

C.巖石放進裝有水的瓶中搖晃,會有細碎的顆粒出現(xiàn)

6.在太行山一帶的山脈中發(fā)現(xiàn)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從而推斷出這個地帶在

很早以前是()o

A.湖泊B.平原C.海洋

7.燒開水時,壺壁與水之間的熱傳遞方式主要是()-

A.熱傳導B.熱對流C.熱輻射

8.下列都屬于熱的良導體的一組是()。

A.鐵鍋、木質(zhì)鍋鏟B.瓷碗、不銹鋼筷子C.空氣、水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o

A.太陽向地球傳遞熱量的方式是熱對流咸

B.液體和氣體只能依靠熱對流來傳遞熱量

C.金屬材料一般都是熱的良導體

10.露經(jīng)常在()形成。

A.傍晚或夜間B.中午C.下午

11.形成露時的氣溫(

A.比形成霜時的要高B.比形成霜時的要低C.與形成霜

時相同

12.在造霜實驗中,在冰水中加鹽是為了()o

A.讓水盡快結(jié)冰B.制造更低的溫度C.增加水蒸氣含量

13.一個大腦功能正常的人,某個部位癱瘓,而其他部位正常,造成那個部位癱

瘓的可能原因是()O

A.大腦所傳出的信息始終繞過癱瘓部位

B.癱瘓部位的神經(jīng)壞掉了

C.癱瘓部位沒有信息反饋給大腦

14.下圖中的兩個圓柱大小相同,圓柱的高與直徑相比,()。

A.高比直徑大

B.高比直徑小

C.高與直徑相等

15.我們用積木能擺出各種形狀的物體,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具有()o

A.記憶功能B.創(chuàng)造功能C.識別功能

四、實驗題。

1.利用多個平面鏡,設計一個能看見自己后腦勺的后視鏡,畫出設計圖。

2.我們常用熱水瓶來儲存燒開的熱水,它的構造如圖所示,最外面是一層薄的

塑料外殼,里面有一個內(nèi)膽,由兩層玻璃組成,玻璃層中間是真空的。

(1)熱水瓶能較好地保溫,主要是因為()o

A.塑料材料傳熱能力好B.內(nèi)膽真空,保溫效果好

C.外殼堅硬,熱量不易散失

⑵陳平口渴了,現(xiàn)有同樣大小、形狀、顏色、厚薄的三種杯子,要想熱水涼得

最快,應該把熱水倒入()。

A.鐵杯B.塑料杯C.瓷杯

⑶我推測軟木塞是()o

A.熱的不良導體B.熱的良導體C.無法推測

五、綜合題。

星期黃,爸爸、媽媽帶小鷗去參觀地質(zhì)博物館。

1.早晨陽光明媚,小歐知道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小鷗覺得頭發(fā)

都被太陽曬熱了,這種熱傳遞的方式

是O

2.小鷗一家駕車出發(fā),爸爸提醒小鷗要系好安全帶,這是保護()系統(tǒng)的方

法之一。

A.循環(huán)B.呼吸C.神經(jīng)

3.爸爸駕車時,經(jīng)常利用后視鏡觀察后方的車輛情況。后視鏡利用的是()

O

A.光沿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4.到了博物館后,小鷗聽講解員講解:科學家根據(jù)探測結(jié)果,把地球內(nèi)部分成

了三個不同的圈層。其中,

薄薄的主要由各種巖石組成;地幔位于和之

間,是的發(fā)源地。

5.小鷗還在科技館用VR眼鏡感受了模擬地震發(fā)生時的場景。在VR虛擬的世界

中,小鷗感覺自己站在一幢大樓的窗邊,樓層很高,樓下的人和物體看起來都

很小。忽然,小鷗感覺到整個大樓在搖晃,此時小鷗應該()。

A.立刻跑出門去,乘坐電梯逃生

B.馬上躲進衛(wèi)生間靠近水源的角落,用枕頭等物體護住頭部

C.跑到陽臺上,等待救援

6.VR是虛擬的環(huán)境,小鷗卻感到像真實發(fā)生的一樣,身體做出反應。這是因為

他的眼睛和身體受到了某些信號的,大腦存儲和這些信

息,通過把指令傳遞給運動器官,使身體做出反應。

7.體驗結(jié)束后,小鷗緊張得出汗,爸爸給小鷗買了一個冰淇淋。小鷗發(fā)現(xiàn)冰淇

淋的外包裝上有很多小水珠,這是因為()。

A.冰淇淋的包裝漏水

B.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冰淇淋外包裝凝結(jié)成小水珠

C.手上的汗沾到了外包裝上

8.冰淇淋雖然吃起來很涼,但是手拿著下邊的蛋托卻一點都不涼,這是因為蛋

托是熱的_________導體。

9.參嬴結(jié)束后,小歐一家駕車返程。爸爸在駕車過程中,街道旁大廈玻璃幕墻

將太陽光進車廂,小鷗覺得很刺眼,根據(jù)所學的光源知識,小鷗判

斷玻璃幕墻光源。

10.小鷗從車窗向外看去,發(fā)現(xiàn)天上有幾朵白云,像棉花一樣,非常漂亮。媽媽

告訴小鷗,云實際上是受熱上升后遇冷形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