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點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浙江省重點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浙江省重點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浙江省重點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浙江省重點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重點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某池塘中,某種成年魚生活在底層,取食多種底棲動物,而該種魚的幼體生活在水體上層,濾食浮游動物和浮游藻類。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種魚的幼體與浮游動物具有競爭和捕食關系B.該種魚的發(fā)育階段不同,其所處的營養(yǎng)級可能不同C.底棲動物和浮游動物分層現(xiàn)象屬于群落垂直結構D.該種成年魚及其幼體在水中的分布構成群落的垂直結構2.給予突觸a和突觸b的突觸前神經元以相同的電刺激,通過微電極分別測量突觸前、后兩神經元的膜電位,結果如圖,據(jù)此判斷不合理的是()A.靜息狀態(tài)下膜內電位比膜外低約70mVB.突觸a的突觸后神經元可能出現(xiàn)了Na+內流C.突觸b的突觸后神經元可能出現(xiàn)了Cl-內流D.突觸a、b的突觸后神經元均產生了興奮反應3.在人體內環(huán)境中可以發(fā)生的生理過程是A.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的結合B.合成生長激素、胰高血糖素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食物中的淀粉經消化分解成葡萄糖4.如圖表示胰液分泌調節(jié)的部分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物質A是神經遞質,胰腺是反射弧的一部分B.物質B是促胰液素,其經過血液運輸?shù)揭认侔l(fā)揮作用C.鹽酸可以直接作用于胰腺,促進胰腺分泌胰液D.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經和激素的共同調節(jié)5.下列各組物質中全是內環(huán)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紅蛋白、H+ B.過氧化氫酶、抗體、激素、H2OC.纖維蛋白原、Ca2+、膜上載體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6.下列有關動物激素的描述,正確的是A.機體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變的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質C.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D.促甲狀腺激素的受體分布在體內各種細胞上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圖1為某植物的葉肉細胞代謝的部分過程簡圖,①~⑦為相關生理過程;圖2表示該植物葉肉細胞在25℃、不同光照強度下CO2吸收速率[單位:mg/(小時·單位葉面積)]?;卮鹣铝袉栴}:(1)圖1中能合成ATP的生理過程為_____________(填序號),過程④發(fā)生的場所為_____________,該過程需要③提供_____________。(2)圖2中B點光照強度下,該植物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呼吸速率(填“大于”“等于”“小于”);C點后提高光合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將該種綠色植物的葉片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溫度條件下,分別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條件下的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結果如下圖。a.該植物葉片在20℃時呼吸速率是10℃時的___________倍。b.若將該植物葉片分別在圖示兩種溫度下,置于10k1x的光照下12h,然后12h黑暗,則此條件下葉片一天積累的有機物20℃時___________10℃時(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該植物葉片在10℃、5k1x的光照下,平均每小時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量是_____________mg。若將該植物葉片置于20℃、10k1x的光照下,每小時固定的CO2量是______________mg。8.(10分)圖甲表示燕麥幼苗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關系;圖乙表示將一株燕麥幼苗水平放置,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的生長情況。請回答:(1)1931年科學家從人尿液中分離出具有生長素效應的化學物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來的。(2)乙圖中b側生長素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a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____________mol/L。(3)在認識到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后,農民會適時摘除棉花的頂芽,解除頂端優(yōu)勢,是因為去掉頂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抑制作用被解除,側芽萌動、加快生長。(4)①圖丙示中X表示赤霉素對生長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作用,這種作用很可能是通過降低該過程中酶活性實現(xiàn)的。②赤霉素與生長素表現(xiàn)出激素間相互作用類型中的________作用。③為了探究生長素適宜噴施的最適濃度,有必要進行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下面圖1為呼吸作用示意圖;圖2是溫度對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曲線;圖3為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不同濃度下的釋放速率。(1)圖1中,X代表的物質可能是___________,動物細胞可以進行的過程為____________填序號)。人體在劇烈運動時,肌肉處于暫時相對缺氧狀態(tài),產生的ATP沒有顯著增加,但葡萄糖的消耗量劇增,這是因為___________。(2)從圖2中可以看出,細胞呼吸的最適溫度是___________點對應的溫度。由C點對應的溫度恢復到最適溫度時細胞呼吸速率并未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3)圖3所示,在葡萄糖發(fā)酵過程中,酒精產生速率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_。試解釋E點出現(xiàn)的原因___________。如果在瓶中培養(yǎng)酵母菌時,測定出瓶中放出的體積與吸收的體積比為5:4,這是因為有___________(以比例表示)的酵母菌在進行曲線Ⅰ所示的呼吸類型(假設酵母菌進行兩種細胞呼吸的速率相等)。10.(10分)對燕麥胚芽鞘做如下圖所示處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錫箔遮??;③在尖端橫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橫向插入瓊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小塊;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濃度的生長素的瓊脂小塊,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都用單側光照射。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有單側光照射時,除1外彎向光源生長的有__________,不生長也不彎曲的有__________。(2)把裝置2放在勻速轉盤上,給予右側光照,它的生長情況是_____。(3)以上實驗說明,胚芽鞘具有向光性,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_____________,單側光的照射使生長素的分布不均勻,_______光的一側生長素分布較多,生長較_____,生長素這種運輸屬于________運輸。11.(15分)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運用傳統(tǒng)有性雜交(即用番茄、馬鈴薯雜交)自然狀態(tài)下不能得到雜種植株,原因是______。(2)在利用雜種細胞培育雜種植株的過程中,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其中過程②稱為______,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______,常用的促原生質體融合的融合劑為______,植物體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______。(3)已知番茄、馬鈴薯分別為四倍體、二倍體,則“番茄-馬鈴薯”屬于______倍體植株。(4)已知柴油樹種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細胞的代謝產物,可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來實現(xiàn)柴油的工業(yè)化生產。若利用此技術,將柴油樹細胞培養(yǎng)到______階段即可(填字母編號)。(5)若培育抗蟲棉,將抗蟲基因通過適當?shù)耐緩綄朊藁ㄊ芫?,然后進行組織培養(yǎng),該過程相當于______(填數(shù)字編號)。(6)人工種子是由發(fā)育到______過程(填字母編號)的結構包裹上人工種皮制備的。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D【解析】A.該種魚的幼體與浮游動物都生活在水的上層,具有競爭關系;根據(jù)“魚的幼體生活在水體上層,濾食浮游動物”可推出該種魚的幼體與浮游動物存在捕食關系,A正確;B.該種魚的發(fā)育階段不同,其食物結構有變化,所處的營養(yǎng)級也可能有變化,B正確;C.同一地方由于食物等原因而出現(xiàn)的分層現(xiàn)象屬于群落垂直結構,C正確;D.該種成年魚及其幼體是一個物種,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構成群落的垂直結構,僅僅是該物種的分布范圍,D錯誤;【定位】本題考查群落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的能力。2、D【解析】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在未受到刺激時,神經纖維處于靜息狀態(tài),此時神經細胞外的Na+濃度比膜內要高,K+濃度比膜內低,而神經細胞膜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靜息時,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由于細胞膜內外這種特異的離子分布特點,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內負外正,這稱為靜息電位。當神經纖維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Na+內流,這個部位的膜兩側出現(xiàn)暫時性的電位變化,表現(xiàn)為內正外負的興奮狀態(tài),此時的膜電位稱為動作電位,而鄰近的未興奮部位仍然是內負外正。在興奮部位和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fā)生電荷移動,這樣就形成了局部電流。這種局部電流又刺激相近的未興奮部位發(fā)生同樣的電位變化,如此進行下去,將興奮向前傳導,后方又恢復為靜息電位。【詳解】A、靜息狀態(tài)下,膜外為正電位,膜內為負電位,兩個突觸靜息電位都是70mv,因此靜息狀態(tài)下膜內電位比膜外低約70mv,A不符合題意;B、觀察突觸a的圖,其突觸后電位由-70mv變?yōu)?60mv,在此過程中,膜電位的絕對值變小,說明發(fā)生了陽(Na+)離子內流,B不符合題意;C、觀察突觸b的圖,其突觸后電位由-70mv變?yōu)?80mv,在此過程中,膜電位的絕對值變大,說明發(fā)生了陰(Cl-)離子內流,C不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雖然突觸a的突觸后神經元電位上升,突觸b的突觸后神經元電位下降,但膜上電位都仍然是外正內負,沒有形成局部電流,因此突觸后神經元均未興奮,D符合題意。故選D。3、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內環(huán)境的有關內容?!驹斀狻靠贵w與相應的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的結合可以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A正確;合成生長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在細胞內的核糖體上,B錯誤;丙酮酸的氧化分解是在細胞內的線粒體中,C錯誤;食物中的淀粉經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是在消化道中,D錯誤。故選A。4、C【解析】1.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①通過體液進行運輸;②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③作為信使傳遞信息;④微量和高效。

反射弧的組成與功能:感受器(感覺神經末梢的特殊結構)→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驹斀狻緼、神經系統(tǒng)釋放的物質A是神經遞質,胰腺屬于效應器的一部分,因此是反射弧的一部分,A正確;B、鹽酸刺激小腸黏膜釋放的物質B是促胰液素,其需要經過血液運輸?shù)揭认俨拍艽龠M胰腺分泌胰液,B正確;C、鹽酸刺激的部位是小腸黏膜,不能直接作用于胰腺,C錯誤;D、據(jù)圖分析,胰腺分泌胰液的過程既有神經調節(jié),也有激素調節(jié),D正確。故選C5、D【解析】內環(huán)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約90%,蛋白質,無機鹽,激素以及血液運送的物質(如氧氣、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質類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膽紅素和氨氣等)?!驹斀狻緼、O2、CO2、H+可以存在于內環(huán)境中,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中,不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A錯誤;B、過氧化氫酶在細胞內,不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抗體由漿細胞產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激素、H2O可以存在于內環(huán)境中,B錯誤;C、纖維蛋白原是血漿中的一種蛋白質、Ca2+屬于內環(huán)境中的無機鹽離子,膜上載體存在于細胞膜上,不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C錯誤;D、Na+、HPO42-等無機鹽離子,葡萄糖和氨基酸是營養(yǎng)物質,都屬于內環(huán)境中的物質,D正確。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內環(huán)境知識,考生識記內環(huán)境的組成成分是解題的關鍵。6、B【解析】受內外因素影響,機體中激素的分泌量是變化的,A項錯誤;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點,其活性受溫度、pH等因素影響,B項正確;性激素屬于脂質類,C項錯誤;促甲狀腺激素的受體分布在甲狀腺細胞上,D項錯誤。【點睛】酶和激素的幾個易混點:(1)化學本質: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少數(shù)酶是RNA;激素有多肽、蛋白質(如胰島素)、固醇類(如性激素)或氨基酸的衍生物(如甲狀腺激素)等。(2)產生細胞:活細胞(人和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除外)都能產生酶,但激素只能由內分泌腺細胞或下丘腦細胞產生。(3)作用:酶的作用是催化生物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激素的作用是調節(jié)(促進或抑制)生命活動。(4)作用部位:酶在細胞內外均能發(fā)揮作用,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激素要隨著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较鄳陌屑毎虬衅鞴?,調節(jié)其生理過程。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1).③⑤⑥(2).葉綠體基質(3).ATP和[H](4).等于(5).適當增加CO2濃度、適當提高溫度等(6).2(7).大于(8).3.5(9).8.25【解析】1、圖1中:①表示自由擴散,②表示主動運輸,③水的光解,④暗反應,⑤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⑥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⑦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2、圖2中:A點只有呼吸作用,B點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驹斀狻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中產生ATP,故圖1中的相關生理過程中,能產生ATP的是③水的光解、⑤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⑥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無氧呼吸第二階段不產生ATP;過程④為暗反應,場所為葉綠體基質,暗反應需要光反應提供的[H]和ATP。(2)圖2中B點光照強度下,該植物既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釋放二氧化碳,故此時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C點為植物的光飽和點,此時光照強度不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故C點后提高光合速率的措施有適當增加CO2濃度、適當提高溫度等。(3)a.葉片在黑暗中氧氣的吸收量即為呼吸速率,據(jù)圖可知:該植物葉片在20℃時呼吸速率是10℃時的2倍。b.該植物在10℃時進行12h10klx的光照共釋放氧氣為4×12=48mg,12h的黑暗消耗氧氣為0.5×12=6mg,因此24h釋放的氧氣量為48-6=42mg;同理計算,20℃時氧氣的釋放總量為5×12-1×12=48mg,因此20℃時釋放的氧氣多于10℃時,故積累的有機物也是20℃時多。c.在10℃、5klx的光照強度下平均每小時光合作用所產生的O2量是(6+1)÷2=3.5mg;在20℃、10klx光照下,經過2h,產生的氧氣凈量為10,加上呼吸消耗氧氣為2,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時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是6mg,根據(jù)光合作用反應式可知,每小時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約是6×44÷32=8.25mg?!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以及物質變化,進而確定圖中各個數(shù)字代表的生理過程的名稱,準確判斷題圖字母含義是解題關鍵。8、(1)①.吲哚乙酸##IAA②.色氨酸(2)①.促進②.大于10-8(3)側芽附近的生長素來源受阻,濃度降低(4)①.抑制②.協(xié)同③.預實驗④.為正式實驗摸索條件(或確定正式實驗的濃度范圍),檢驗實驗設計的可行性【解析】1、分析甲圖:圖示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生長的影響,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生長素促進根、芽生長的最適宜濃度分別是10-10mol/L、10-8mol/L。2、分析乙圖:將一株燕麥幼苗水平放置,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響,a點的生長素濃度高于b點?!拘?詳解】1931年科學家從人體尿液中分離出具有生長素效應的化學物質吲哚乙酸(IAA),它是由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來的?!拘?詳解】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響,a點的生長素濃度高于b點。b側促進生長,a側抑制生長,根向地生長。a側的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大于10-8mol/L?!拘?詳解】頂端優(yōu)勢指頂芽(生長素濃度低)優(yōu)先生長,側芽(生長素濃度高)生長受抑制的現(xiàn)象。故在認識到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后,農民會適時摘除棉花的頂芽,解除頂端優(yōu)勢,是因為去掉頂芽后,側芽附近的生長素來源受阻,濃度降低,于是抑制作用被解除,側芽萌動、加快生長。【小問4詳解】①赤霉素是通過促進生長素的合成、抑制生長素的分解從而促進細胞伸長的。故圖丙中X表示赤霉素對生長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②生長素能促進細胞伸長,赤霉素可通過影響生長素的含量促進細胞伸長,故赤霉素與生長素表現(xiàn)出激素間相互作用類型中的協(xié)同作用。③為了探究生長素適宜噴施的最適濃度,需要進行預實驗,其目的是為正式實驗摸索條件(或確定正式實驗的濃度范圍),檢驗實驗設計的可行性?!军c睛】識記生長素的作用,能結合曲線圖,明確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及不同生長素濃度的效應;正確判斷圖乙中不同點的生長素濃度的大小。9、(1).丙酮酸(2).①②③④(3).葡萄糖分解不徹底,能量沒有完全釋放(4).B(5).高溫使酶的結構發(fā)生了改變(6).逐漸減少(7).此時無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還較弱(8).3/7【解析】1、分析圖1:圖1是呼吸作用示意圖,①表示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②表示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⑤表示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無氧呼吸,X代表丙酮酸,Y代表酒精和二氧化碳。2、分析圖2:圖2是溫度與呼吸速率之間的關系的曲線,根據(jù)曲線變化可知,AB段說明表示在一定的范圍內隨溫度升高,細胞呼吸的速率升高;B點時細胞呼吸速率最高,此時對應的溫度是細胞呼吸的最適宜溫度;BC段超過最適溫度后隨著溫度升高細胞呼吸速率降低,說明溫度過高使部分酶失活。3、分析圖3:圖3表示氧濃度與細胞呼吸速率之間的關系,曲線Ⅰ在氧濃度較低時細胞呼吸速率較高,說明曲線Ⅰ該代表無氧呼吸;曲線Ⅱ隨氧氣濃度的升高,細胞呼吸速率增強,所以Ⅱ表示細胞的有氧呼吸?!驹斀狻浚?)分析圖1可知:物質X應該代表呼吸作用的中間產物丙酮酸;動物細胞可以進行有氧呼吸的全部過程和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過程,即①②③④;人體在劇烈運動的時候氧氣供應不足,此時細胞主要進行的是無氧呼吸,葡萄糖分解不徹底,能量沒有完全釋放,產生的ATP較少。(2)分析圖2可知:二氧化碳釋放量最大時對應的溫度為最適溫度,即B點;酶的作用條件溫和,由C點對應的溫度恢復到最適溫度時細胞呼吸速率并未增加,原因是高溫使酶的結構發(fā)生了改變,該過程是不可逆的。(3)圖3的橫坐標為氧氣濃度,縱坐標為二氧化碳釋放量,而細胞在進行無氧呼吸時才產生酒精,無氧呼吸會隨著氧氣濃度的增加而逐漸下降,對應曲線Ⅰ,因此可推測酒精產生速率的變化趨勢逐漸減少;曲線Ⅱ隨著氧氣濃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加,后續(xù)保持不變,可推測曲線Ⅱ對應的是有氧呼吸曲線,因此DEF所在曲線應該為總呼吸曲線,出現(xiàn)E點的原因應為此時無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還較弱,因此總呼吸速率最低;在有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消耗量:氧氣吸收量:二氧化碳產生量=1:6:6,在無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消耗量:二氧化碳產生量=1:2,由于瓶中放出CO2的體積與吸收O2的體積比為5:4,所以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2/3,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1/2,因此進行無氧呼吸的酵母菌所占比例為:1/2÷(2/3+1/2)=3/7?!军c睛】本題考查細胞呼吸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及物質變化,把握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反應式,能夠利用反應式的關系進行計算,這是該題考查的重點;同時要求學生能夠正確識圖分析,判斷圖1中的生理過程及其發(fā)生的場所,能夠分析圖2和3中曲線的變化情況,判斷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和細胞呼吸的類型,這是突破該題的關鍵。10、(1)①.2、4②.3、5、8(2)直立生長(3)①.尖端②.背③.快④.橫向【解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錫鉑能遮住光,云母片能阻礙生長素的運輸,瓊脂片不阻礙生長素的運輸。由于①放在暗盒里,沒有光照,所以燕麥胚芽鞘直立生長;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錫鉑遮住,而尖端部位是感受單側光的刺激,所以在單側光照射下能彎向光源生長;③在尖端橫向插入云母片,阻礙了生長素的運輸,所以燕麥胚芽鞘不能生長;④在尖端橫向插入瓊脂片,而瓊脂片不阻礙生長素的運輸,所以在單側光照射下能彎向光源生長;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不能合成生長素,所以燕麥胚芽鞘不能生長;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小塊,瓊脂小塊中的生長素能擴散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但由于沒有尖端,不能感受單側光的刺激,所以燕麥胚芽鞘直立生長;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濃度的生長素的瓊脂小塊并置于在暗盒里,瓊脂小塊中的生長素能擴散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所以燕麥胚芽鞘直立生長;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由于不能合成生長素,所以燕麥胚芽鞘不能生長。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的基礎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