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三上綜合素質(zhì)評價二語文學科試卷及答案_第1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三上綜合素質(zhì)評價二語文學科試卷及答案_第2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三上綜合素質(zhì)評價二語文學科試卷及答案_第3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三上綜合素質(zhì)評價二語文學科試卷及答案_第4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三上綜合素質(zhì)評價二語文學科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度高三上綜合素質(zhì)評價二語文學科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一、文言文閱讀(60分)(一)文言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驪姬譖世子申生于晉獻公,公將殺之。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痹唬骸叭粍t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謂我欲弒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辭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伯氏茍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痹侔莼祝俗?。是以為恭世子也。(節(jié)選自《禮記·檀弓上》)材料二:楚有士申鳴者,在家而養(yǎng)其父,孝聞于楚國,王欲授之相,申鳴辭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鳴對曰:“舍父之孝子而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祿于國,立義于庭,汝樂吾無憂矣,吾欲汝之相也?!鄙犋Q曰:“諾?!彼烊氤跻蚴谥?。居三年,白公為亂,殺司馬子期,申鳴將往死之,父止之曰:“棄父而死,其可乎?”申鳴曰:“聞夫仕者身歸于君而祿歸于親今既去子事君得無死其難乎?”遂辭而往,因以兵圍之。白公謂石乞曰:“申鳴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圍我,吾為之奈何?”石乞曰:“申鳴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鳴聞之必來,因與之語?!卑坠唬骸吧??!眲t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鳴曰:“子與吾,吾與子分楚國;子不與吾,子父則死矣?!鄙犋Q流涕而應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聞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祿者畢其能;今吾已不得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殺白公,其父亦死,王賞之金百斤,申鳴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難,非忠臣也;定君之國,殺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兩立,行不可兩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殺也。(節(jié)選自《說苑·立節(jié)》)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聞夫A仕者B身歸C于君而祿歸D于親E今既去F子事君G得無H死其難乎?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愛,文中指吝惜,與《齊桓晉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為愛也”的“愛”意思相同。B.相,文中指擔任國相,與《赤壁賦》中“相與枕藉乎舟中”的“相”意思不相同。C.因,文中指于是,與《燭之武退秦師》中“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因”意思相同。D.與,文中指親附,與《師說》中“彼與彼年相若也”的“與”意思不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驪姬在晉獻公面前誣陷申生想要弒君,晉獻公因此想要殺了申生。申生對此堅持不解釋。B.申生覺得晉獻公年事已高,兒子年少,國家正處于多事之秋,于是懇求狐突出山謀劃。C.白公作亂時,申鳴的父親阻止他為楚王戰(zhàn)死沙場,認為不應該丟開父親,自己去犧牲。D.白公被申鳴領兵包圍時,向石乞問計應對,石乞建議他通過劫持申鳴父親尋求突圍之策。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2)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祿者畢其能。5.“孝”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請結合材料說說申生和申鳴對“盡孝”的理解有何不同?!敬鸢浮?.BEG

2.C

3.A

4.(1)公子重耳對申生說:“您為什么不向父親說出心里的話呢?”(2)吃誰的飯就要為誰的事去犧牲,接受誰的俸祿就要竭盡所能為他做事。5.①申生的孝是一切尊重父親,為父親考慮勝過自己,對父親絕對服從。②申鳴的孝不是對父親觀點的絕對認同和接受,在忠孝兩難時,他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顧全大局?!窘馕觥俊緦дZ】這兩篇文言文都圍繞“孝”與“忠”的主題展開。第一篇講述了晉國世子申生在被誣陷后,寧愿自殺也不愿傷害父親晉獻公的心,體現(xiàn)了他對父親的孝順和對國家的忠誠。第二篇則描述了楚國士人申鳴在面對父親和君主的雙重責任時,最終選擇為君主盡忠,甚至在殺死叛亂者后自殺以示對父親的愧疚。這兩篇文章通過不同的情節(jié),深刻探討了在“孝”與“忠”之間的抉擇,展現(xiàn)了古代士人對倫理道德的堅守和矛盾。【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聽說做官的人,身體屬于君王俸祿歸于親人,如今既然已離開父親去侍奉君王,怎能不為國家的危難而死呢?“仕者”作下句主語,為表強調(diào),其后B處斷開。“身歸于君”和“祿歸于親”結構對稱,由表并列的連詞“而”相連,聯(lián)系緊密,不可斷開;“今既去子事君”中,“今”為表時間的狀語,居于句前,其前E處斷開?!叭プ邮戮边B動,“君”作“事”的賓語,且“得無……乎?”為固定句式,其前G處斷開。故選BEG?!?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百姓都認為大王吝嗇(一頭牛)。B.正確。句意:“相”,擔任國相。/和“與”連用指“互相、一起”。句意:我希望你做相。/(我與同伴)在船里互相枕著墊著睡去。C.錯誤。“因”,于是。/依靠。句意:楚王于是任命他為國相。/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D.正確?!芭c”,動詞,親附。/介詞,和。句意:你援助我。/他與你的年齡相似。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驪姬在晉獻公面前誣陷申生想要弒君”錯誤。從原文“驪姬譖申生于晉獻公,公將殺之”來看,驪姬是在晉獻公面前誹謗讒害公子申生,并沒有說他弒君。故選A。【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盍”,何不,為什么不;“言子之志于公”,狀語后置句,“于公言子之志”,向獻公表白您的心意;“志”,心聲,心意。(2)第一個“食”,吃;“死”,為動用法,為……而犧牲;“畢”,竭盡。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①材料一中申生在被驪姬誣陷,自己將被父親處死之時,依然不聽從重耳建議,怕父親傷心,不解釋,不出逃,寧可去死。由此可知,申生的孝是一切尊重父親,為父親考慮勝過自己,對父親絕對服從。②材料一中孝子申鳴聽從父親的吩咐去侍奉楚君,當楚國有難,就違背父命去解救楚君,在父親被劫持,自己盡忠與盡孝兩難之時,申鳴依然選擇了盡忠,可知申鳴的孝不是對父親觀點的絕對認同和接受,在忠孝兩難時,他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顧全大局。參考譯文:材料一:驪姬在晉獻公面前誹謗讒害太子申生,晉獻公將要殺了申生。公子重耳對申生說:“您為什么不向父親說出心里的話呢?”太子說:“不可,父親有驪姬才得安樂,這樣做會傷他的心?!敝囟终f:“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說:“不行!父親會說我想謀害他,天下哪里有沒有父親的國家!再說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別說:“我有罪,沒有考慮您的忠告,以至于一死,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雖然如此,但我的國君年紀大了,愛子年紀小,國家有許多憂患,您又不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如果您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我就受到您的恩惠,甘愿去死。”申生兩次跪拜行稽首禮,于是(自殺)身亡。因此,人們送他謚號稱“恭世子”。材料二:楚國有位讀書人叫申鳴,在家奉養(yǎng)自己的父親,他的孝順在楚國聞名,楚王想封他做國相,申鳴推辭不肯接受,他的父親說:“楚王想讓你做國相,你為何不接受???”申鳴回答道:“放棄做父親的孝子卻要去為君王做忠臣,這是什么道理?”他父親說:“如果能在國家享受俸祿,在朝堂上奉行大義,你快樂我就沒有憂愁啊,我希望你做相。”申鳴說:“好?!庇谑侨氤跤谑侨蚊麨閲?。過了三年,白公勝作亂,殺了司馬子期,申鳴也準備為國捐軀,他的父親制止他說:“丟下父親自己去死,難道可以嗎?”申鳴說:“聽說做官的人,身體屬于君王俸祿歸于親人,如今既然已離開父親去侍奉君王,怎能不為國家的危難而死呢?”于是辭別前往,趁機派兵包圍白公勝。白公勝對石乞說:“申鳴是天下的勇士,如今用兵包圍我,我該怎么辦呢?”石乞說:“申鳴是天下的大孝子,去用武力劫持他的父親,申鳴聽到這件事必然前來,你趁機與他談判。”白公勝說:“好。”于是就去捉拿了他的父親,用武力控制,告訴申鳴說:“你援助我,我和你瓜分楚國;你不援助我,你的父親就會死。”申鳴流著眼淚回答他說:“當初我是父親的孝子,如今我是君王的忠臣;我聽說,吃誰的飯就要為誰的事去犧牲,接受誰的俸祿就要竭盡所能為他做事;如今我已不可能做父親的孝子了,而是君王的忠臣,我怎能保全自身呢?”申鳴拿起鼓槌擊鼓,最終殺了白公勝,他的父親也因此而死,楚王賞賜他百斤黃金,申鳴說:“吃君王的飯,躲避君王的禍難,不是忠臣;安定您的國家,殺死我的父親,不是孝子。名聲不能夠同時樹立,品行不能夠同時保全,像這樣活著,有什么顏面在天下立足呢?”于是自盡。(二)文言文閱讀1(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比顺贾藻垮繛殡y而諫其君者,非為身也,將欲以匡君之過,矯君之失也。君有過失者,危亡之萌也;見君之過失而不諫,是輕君之危亡也。夫輕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為也。三諫而不用則去,不去則亡身。亡身者,仁人所不為也。是故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諷諫。孔子曰:“吾其從諷諫矣乎!”夫不諫則危君,固諫則危身,與其危君寧危身。危身而終不用,則諫亦無功矣。智者度君權時調(diào)其緩急而處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國而國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昔陳靈公不聽泄冶之諫而殺之,曹羈三諫曹君不聽而去,《春秋》序義雖俱賢,而曹羈合禮。(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正諫》,有刪改)材料二:景公有馬,其圉人殺之,公怒,援戈將自擊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請為君數(shù)之,令知其罪而殺之?!惫唬骸爸Z?!标套优e戈而臨之曰:“汝為吾君養(yǎng)馬而殺之,而罪當死;汝使吾君以馬之故殺圉人,而罪又當死;汝使吾君以馬故殺人,聞于四鄰諸侯,汝罪又當死?!惫唬骸胺蜃俞屩?,夫子釋之!勿傷吾仁也?!本肮龝儽话l(fā),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①。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不朝。晏子入見。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發(fā),乘六馬以出正閨,刖跪擊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寡人以子大夫之賜,得率百姓以守宗廟,今見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猶可以齊于諸侯乎?”晏子對曰:“君無惡焉。臣聞之,下無直辭,上有隱君:民多諱言,君有驕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辭;君上好善,民無諱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直辭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賞之,以明君之好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惫υ唬骸翱珊??”晏子曰:“可?!庇谑橇铍竟虮顿Y無正,時朝無事。(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正諫》,有刪改)【注】①正閨:正門。6.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位置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智者度A君權時B調(diào)其緩C急而處D其宜E上不敢危F君G下不以危身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而,文中表轉折,“卻”,與《勸學》中“吾嘗跂而望矣”的“而”用法不同。B.殆,文中為“危險”,與《齊桓晉文之事》中“殆有甚焉”的“殆”意思相同。C.釋,“放開、放下”,與《庖丁解牛》中“庖丁釋刀對曰”的“釋”意思相同。D.宗廟,指古代帝王、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處所,為了區(qū)分親疏貴賤,天子立七廟。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王言行有過失,臣子應進行勸諫,因為君王出現(xiàn)過失,常常是國家危亡的先兆,若“三諫”仍不被采納可考慮離開。B.馬匹被殺后,齊景公怒不可遏,不問情由,操起長戈便要親自去刺殺兇手,其性格中暴躁沖動的一面由此可見一斑。C.刖跪未辨認出大白天披頭散發(fā),乘坐六馬之車,載著婦人出門的齊景公即為國君,于是將其趕回,景公因羞慚不上朝。D.語言上兩則材料各具特點,材料一以議論為主,理性典雅:材料二以記敘為主,自然生動,寥寥幾語,刖跪形象躍然紙上。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不諫則危君,固諫則危身,與其危君寧危身。(2)晏子舉戈而臨之曰:“汝為吾君養(yǎng)馬而殺之,而罪當死?!?0.國君有過失行為,刖跪敢于直言加以禁止。對此,晏子有怎么樣的看法?【答案】6.BEG

7.B

8.C9.(1)不進諫就會危及君王安危,堅持進諫又危害自身性命,與其危害君王,不如使自身受損。(2)晏子舉起長戈對著養(yǎng)馬人說:“你替我們國君養(yǎng)馬卻殺死了它,你的罪應當死?!?0.晏子認為刖跪直言勸諫景公是為了糾正景公的過失,刖跪的勸諫是正確的,刖跪的行為是景公擁有良臣的體現(xiàn),是景公的福氣,應該給予獎勵和禮遇,以顯示君主樂于接受批評?!窘馕觥俊緦дZ】這兩篇文章節(jié)選自劉向的《說苑·正諫》,通過兩個歷史故事闡述勸諫的重要性和智慧。材料一集中討論各種諫言的策略與效果,強調(diào)智者需在不危君與不危身之間找到平衡。材料二則通過晏子與刖跪的真實案例,展示了直言勸諫對一個君主長久治理的積極作用。兩個故事相輔相成,既有理論論述,也有生動事例,展示了作者對于勸諫的深思熟慮及獨到見解?!?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智慧的人揣度君王的心思權衡時機,掌握事情的緩急而處理適宜,對上不危及君王,對下也不危害自身?!爸钦叨染龣鄷r”中“智者”作主語,“度君”“權時”兩個并列動賓短語作謂語部分,所以“時”后B處應斷開;“緩急”為并列成分作“調(diào)”的賓語,不斷開;“處其宜”也是動賓結構,不斷開;“而”表順承,聯(lián)結兩個短語,中間不斷開,所以“宜”后E處應斷開;“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是對稱結構,所以“君”后G處應斷開。故選BEG?!?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和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岸?,表轉折,卻;/表修飾。句意:看見君主有過失卻不勸諫。/我曾經(jīng)踮起腳遠望。B.“意思相同”錯?!按保kU;/大概,恐怕。句意:對自己來說又不會造成自身生命危險。/大概比這還嚴重。C.正確?!搬尅保际欠砰_,放下的意思。句意:先生放了他。/庖丁放下刀回答說。D.正確。故選B。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刖跪未辨認出……齊景公即為國君”錯,原文中并未提及刖跪未辨認出齊景公的身份,而是他因為齊景公的行為不符合國君的禮儀規(guī)范,所以進行了阻止,并直言不諱地說“爾非吾君也”,表達他對齊景公行為的批評和不滿。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保箘佑梅?,使……受損;“固”,堅持;“與其……寧……”,與其……不如……。(2)“臨”,面對,對;第二個“而”表示轉折,卻,但;第三個“而”,同“爾”,你的;“當”,判處?!?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由“晏子對曰:‘君無惡焉。臣聞之,下無直辭,上有隱君:民多諱言,君有驕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辭;君上好善,民無諱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直辭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賞之,以明君之好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可知,晏子認為,刖跪的直言相諫對國君是有益的。他提到,明君在位時,下屬敢于直言,民眾無所諱言,表明氣氛良好,君臣關系融洽。因此,刖跪的行為是景公擁有良臣的體現(xiàn),是景公的福氣,應該給予獎勵和禮遇,以顯示君主樂于接受批評。參考譯文:材料一:《周易》上說:“王室的臣子忠貞正直,不是為了自身的緣故。”臣子忠貞正直地迎著困難去勸諫他的君主的原因,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想要糾正君主的過錯,改正君主的失誤。君主出現(xiàn)過失,那是國家危亡的先兆;看見君主有過失卻不勸諫,這是忽視君主的危亡。忽視君主的危亡,是忠臣不忍為之的。如果進諫三次仍不被采納就要離開,不離開就會斷送性命。斷送性命的行為,是有德行的人不會做的事。所以進諫的方法有五種:一是直言進諫,二是和顏悅色、低聲下氣進諫,三是忠心耿耿進諫,四是魯莽剛直進諫,五是委婉進諫??鬃诱f:“我還是比較贊成以委婉的態(tài)度進諫?。 辈贿M諫就會危及君王安危,堅持進諫又危害自身性命,與其危害君王,不如使自身受損。自身遭受危害而進諫始終沒有被采用,那么所諫之言也就沒什么用處了。智慧的人揣度君王的心思權衡時機,掌握事情的緩急而處理適宜,對上不危及君王,對下也不危害自身。所以(這樣進諫)對國家來說,可使國家不受危害,對自己來說,又不會造成自身生命危險。從前陳靈公不聽泄冶的勸諫并將其殺死,曹羈三次勸諫曹君,曹君都未采納,于是他便離開了,《春秋》評論要義雖然他們都稱得上賢能,但曹羈的方法更符合禮。(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正諫》,有刪改)材料二:齊景公有匹馬,他的馬夫殺死了它,齊景公大怒,操起長戈要親自去殺馬夫。晏子說:“這樣會使他不知道自己的罪過就死了,我請求替您數(shù)說他的罪過,讓他知道自己的罪過再殺死他。”齊景公說:“好吧。”晏子舉起長戈對馬夫說:“你替我們國君養(yǎng)馬卻殺死了馬,你的罪該判以死刑;你讓我們國君因為馬的緣故而殺養(yǎng)馬人,你的罪又該判以死刑;你使我們國君因為馬的緣故而殺人,傳到四方鄰國諸侯,你的罪又該判以死刑?!饼R景公說:“先生放了他,先生放了他!不要因此傷害了我仁愛的名聲啊。”齊景公大白天披頭散發(fā),乘著六匹馬駕的車,載著婦人,馳出王宮正門。(守門的)刖跪打景公的馬并使其返回,(刖跪)說:“你不是我們的國君?!本肮邞M而不上朝。晏子進宮請見。景公說:“先前我有過錯。披散著頭發(fā),駕六馬之車馳出正門,刖跪打馬并把車子趕了回來,說:‘你不是我們的國君。’我依靠大夫您的恩惠輔助,得以率領百姓敬守宗廟。如今我被刖跪羞辱了,使國家蒙受恥辱,我還能夠與諸侯們齊名嗎?”晏子回答道:“國君不要記恨憎惡這件事。我聽說,臣下不能忠諫直言,上面就會有昏庸不明的君王;民眾多忌諱直言,君王就會有驕縱的行為。古時候,賢明的君王在上,下面就會有直言忠諫;國君好善,百姓就不再諱言?,F(xiàn)在國君有過失行為,刖跪敢于直言加以禁止,這是國君的福分啊,所以臣前來慶賀。我請求君王獎賞他,借此來表明國君好善的美德;禮遇他,借此來表明國君接受諫言的態(tài)度。”景公笑道:“(這樣)可以嗎?”晏子答:“可以?!庇谑窍铝钯p賜給刖跪加倍的財產(chǎn)并免去賦稅,一時朝中安定無事。(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正諫》,有刪改)(三)文言文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哀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壽也?!惫唬骸盀橹魏??”孔子曰:“省力役,薄賦斂,則民富矣: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惫唬骸肮讶擞蟹蜃又裕治釃氁?。”孔子曰:“《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从凶痈欢改肛氄咭?。”衛(wèi)靈公問于孔子曰:“有語寡人曰:‘有國家者,計之于廟堂之上,則政治矣?!稳纾俊笨鬃釉唬骸捌淇梢?。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知得之己者,則知得之人。所謂不出環(huán)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及己之謂也?!笨鬃右娝尉?,君問孔子曰:“吾欲使長有國而列都得之,吾欲使民無惑,吾欲使士竭力,吾欲使日月當時,吾欲使圣人自來,吾欲使官府治理。為之奈何?”孔子對曰:“千乘之君,問丘者多矣,而未有若主君之問問之悉也,然主君所欲者,盡可得也。丘聞之,鄰國相親,則長有國;君惠臣忠,則列都得之;不殺無辜,無釋罪人,則民不惑;士益之祿,則皆竭力;尊天敬鬼,則日月當時;崇道貴德,則圣人自來;任能黜否,則官府治理?!彼尉唬骸吧圃眨∝M不然乎?寡人不佞,不足以致之也?!笨鬃釉唬骸按耸路请y,唯欲行之云耳?!保ü?jié)選自《孔子家語·賢君》)材料二:圣人見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濕制火。故曰: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于人而不能使人愛。是以知仁義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所謂義者,為人臣忠,為人子孝,少長有禮,男女有別;非其義也,餓不茍食,死不茍生。此乃有法之常也。圣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節(jié)選自《商君書·畫策》)11.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仁者A能仁B于人C而不能使D人仁E義者能F愛于人G而不能使H人愛。1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急,形容詞用作名詞,與《燭之武退秦師》“共其乏困”中“乏困”用法相同。B.之,文中是代詞、他,與《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中“之”用法不同。C.善,文中意為“好”,與《庖丁解?!贰吧频抖刂敝小吧啤庇梅ㄏ嗤?。D.茍,隨便、茍且,與《齊桓晉文之事》“茍無恒心”中“茍”含義不同。1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面對魯哀公的問詢,孔子的建議是讓民眾富裕且長壽。魯哀公卻因為國家貧窮而不想做,孔子順勢指出,百姓富裕了,國家也會富裕。B.孔子對衛(wèi)靈公的問題,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否定,而是委婉說出了自己的諫言:單純在朝堂上策劃是治理不好國家的,還要愛人和懂得反省。C.作為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君,宋國君主對治國的事問得比任何人都詳細。針對宋國國君的謙虛,孔子鼓勵他說,只要想做就都可以做到。D.材料二以利用高低地勢控制水流和用易燃物品的干濕來控制火來設喻,形象地指出,圣人治理百姓,就應當明白政治的準則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1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省力役,薄賦斂,則民富矣;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2)圣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15.兩則材料都涉及為政問題,它們的觀點有何不同?請概括作答。【答案】11.CEG

12.C13.A

14.(1)減少勞役,減輕賦稅,民眾就會富裕;敦促禮儀教化,遠離罪惡疾病,民眾就會長壽。(2)圣明的帝王不重視道義而重視法律,而且法律必定要平明,君主的命令一定要貫徹執(zhí)行,那就可以了。15.材料一強調(diào)國君要實行仁政,既要愛百姓,也要與鄰國和睦相處等;材料二則強調(diào)以法律治理國家?!窘馕觥俊緦дZ】這篇閱讀文章以對話形式展示了孔子和商鞅對于治國理念的見解??鬃訌娬{(diào)“仁政”,主張通過減少役使和輕徭薄賦,使百姓富裕長壽,崇尚禮教和道德感化,認為治國需以德服人。商鞅則強調(diào)法治的重要性,認為以法律和制度為基礎更能有效治理天下,主張通過明確法律和嚴格執(zhí)行令法來實現(xiàn)政治目標。兩者分別代表儒家和法家治國思想的精髓。文章通過對比,展現(xiàn)了古代不同治國理念的智慧?!?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講求仁慈的人能夠?qū)e人仁慈,卻不能使別人仁慈;講求道義的人能夠愛別人,卻不能使別人相愛?!傲x者能愛于人”和“仁者能仁于人”句式對稱,“而不能使人仁”與“而不能使人愛”句式對稱,各自獨立成句,故在CEG處斷開。故在CEG處斷句。【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急”,形容詞用作名詞,急迫的事。/“乏困”,形容詞用作名詞,缺乏的東西。句意:治理國家最急迫的事。/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B.正確?!爸?,代詞,他;/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翻譯。句意: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C.“用法相同”錯。“善”,形容詞,好;/通“繕”,動詞,擦拭。句意:好啊。/把刀擦拭干凈收藏起來。D.正確。“茍”,隨便、茍且;/假如。句意:就是餓死也不能茍且吃飯。/假如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魯哀公卻因為國家貧窮而不想做”錯,原文是“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國貧矣”,意思是我想按您的話去做,又擔心國家會貧窮,而不是因為國家貧窮而不想做。故選A?!?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省”,減少;“薄”,減輕;“敦”,敦促;“遠”,遠離。(2)“貴”,重視;“明”,嚴明;“行”,貫徹執(zhí)行?!?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鄰國相親,則長有國;君惠臣忠,則列都得之;不殺無辜,無釋罪人,則民不惑;士益之祿,則皆竭力;尊天敬鬼,則日月當時;崇道貴德,則圣人自來;任能黜否,則官府治理”,“相親”就是和睦相處,“君惠臣忠”國君仁愛,臣子盡忠,強調(diào)國君要做到仁愛,既要愛百姓,也要與鄰國和睦相處等。由材料二“圣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可知,材料二則強調(diào)以法律治理國家。參考譯文:材料一:魯哀公向孔子詢問治理國家的事,孔子回答說:“治理國家最急迫的事,沒有比讓民眾富裕和長壽更重要的了?!濒敯Чf:“怎么能做到呢?”孔子說:“減少勞役,減輕賦稅,民眾就會富裕;敦促禮儀教化,遠離罪惡疾病,民眾就會長壽?!濒敯Чf:“我想按您的話去做,又擔心我的國家會貧窮啊?!笨鬃诱f:“《詩經(jīng)》上說:‘平易近人的君子,是民眾的父母?!瘺]有兒女富裕而父母卻貧窮的。”衛(wèi)靈公問孔子說:“有人告訴我說:‘擁有國家的君主,在朝堂上策劃好國家大事,國家就會得到治理?!J為怎么樣?”孔子說:“大概可以吧。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厭惡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厭惡他;知道自身的好惡,也就知道別人的好惡。所說的不走出自己的屋子而能夠了解天下大事,說的就是推己及人。”孔子拜見宋國國君,宋國國君問孔子:“我想長期擁有國土,而且很多都邑都想治理好,我想使民眾不困惑,我想使士人盡心竭力,我想使日月正常運行,我想使圣人自己前來,我想使官府得到治理。該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說:“擁有千輛戰(zhàn)車的君主,問我這個問題的很多,但都沒有像您這樣問得詳細的。然而您想要得到的都可以得到。我聽說,和鄰國和睦相處,就能長期擁有國土;國君仁愛,臣子盡忠,眾多的都邑都能治理好;不殺害無辜的人,不釋放有罪的人,民眾就不會迷惑;增加士人的俸祿,他們就會盡心竭力;尊奉天道,敬事鬼神,日月就會正常運行;崇尚道,尊崇德,圣人就會自己前來;任用有才能的人,罷免無能之輩,官府就能得到治理。”宋國國君說:“說得好?。‰y道不是這樣嗎?寡人沒有才能,不足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孔子說:“此事并不難,只要想做就可以達到,如此而已?!保ü?jié)選自《孔子家語·賢君》)材料二:圣人能發(fā)現(xiàn)社會本當如此發(fā)展的政治準則,明白社會一定那樣發(fā)展的規(guī)律,所以他統(tǒng)治民眾,就像利用高低的地勢控制水流一樣,又像用易燃物品的干濕來控制火一樣。所以說,講求仁慈的人能夠?qū)e人仁慈,卻不能使別人仁慈;講求道義的人能夠愛別人,卻不能使別人相愛。因此,懂得仁慈、道義的人不足以治理天下。圣人有一定讓天下人信任的品德,又具有讓天下人不能不信任的辦法。這里所說的道義,是說作為臣子定要有忠心,做兒子一定有孝心,長幼之間有禮節(jié),男女之間要有別;如果不合乎道義,就是餓死也不能茍且吃飯,死了也不能茍且偷生。這些不過是有法律國家的平常之事。圣明的帝王不重視道義而重視法律,而且法律必定要嚴明,君主的命令一定要貫徹執(zhí)行,那就可以了。(節(jié)選自《商君書·畫策》)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讀書陸游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①蠅頭二萬言。讀書辛棄疾是非得失兩茫茫,閑把遺書細較量。掩卷古人堪笑處,起來摩腹步長廊?!咀ⅰ竣僬n:按規(guī)定的內(nèi)容和分量學習。16.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陸詩前兩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讀書的目的,后兩句描寫了燈下讀書的情景。B.辛詩首句感慨是非難分、得失難明,這可能與作者在現(xiàn)實中屢屢碰壁有關。C.辛詩三四句寫詩人讀書時的反應,體現(xiàn)了詩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特點。D.兩首詩語言都淺顯平易,描寫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細節(jié),但淺中有深意。17.讀書目的往往對讀書行為有影響,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這一現(xiàn)象?!敬鸢浮?6.C

17.①陸詩:詩人讀書的目的是為天下黎民百姓謀福祉,所以寧可不要“五畝園”,即使年老眼花,也要堅持讀書。②辛詩:為解是非得失迷茫,所以仔細比照揣摩前人留下的書籍,讀到古人可笑之處便掩卷起身,在長廊中摩腹行走思量。【解析】【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和賞析藝術特色的能力。C.“體現(xiàn)了詩人的恃才傲物、目空一切”錯誤,體現(xiàn)的是作者對自己人生遭遇的激憤和思考。故選C?!?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先看陸詩。根據(jù)“讀書本意在元元”可知,陸游認為讀書的目的是為天下黎民百姓謀福祉,“歸志寧無五畝園”“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體現(xiàn)了他讀書的行為,意思是歸鄉(xiāng)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讀上萬的文字。據(jù)此可知,他寧可不要“五畝園”,即使年老眼花,也要堅持讀書。再看辛詩?!笆欠堑檬擅C#e把遺書細較量”,意思是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難明,自己把平時無用的卷冊書籍拿來仔細評讀。這兩句是說辛棄疾正是對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書中去尋找答案。由此可知,辛棄疾認為讀書的目的是為解是非得失迷茫。三四句寫讀到古人有趣的情節(jié)時,詩人會大笑,笑過之后,站起來揉揉肚子,到長廊下散散步,回味思考。據(jù)此可知,詩人讀書的行為體現(xiàn)在仔細比照揣摩前人留下的書籍,讀到古人可笑之處便掩卷起身,在長廊中摩腹行走思量。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每題1分)1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記述,當年南朝宋文帝劉義隆草率北伐,希望能夠“_______”,但結果卻是“________”。(2)韓愈的《師說》不僅有嚴密的論證思路,而且有簡潔生動的語言表達,文中“_______,_______”就凝練地概括了士大夫不愿從師的荒謬心態(tài)。(3)在唐詩中,作者常借“飛鳥”傳情達意,讀來意趣橫生。諸如《夢游天姥吟留別》“________”一句中,它是只有在夢境才能看到的神奇之鳥;《登高》“_______”一句中,它低回盤旋,仿佛作者漂泊無助的身影。(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公西華比冉有更謙虛,從“________,_______”兩句可以看出。(5)同樣是描寫赤壁附近的長江水,蘇軾在《赤壁賦》中用“_______”一句描寫月出之后霧氣籠罩江水的景象,而《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一句,蘇軾則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出江水的洶涌。(6)《登泰山記》中的“________,_______”兩句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出了日觀峰以西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紅白錯雜,都似彎腰俯首,顯得矮小?!敬鸢浮?/p>

①.封狼居胥

②.贏得倉皇北顧

③.位卑則足羞

④.官盛則近諛

⑤.虎鼓瑟兮鸞回車

⑥.渚清沙白鳥飛回

⑦.非曰能之

⑧.愿學焉

⑨.白露橫江

⑩.卷起千堆雪

?.絳皓駁色

?.而皆若僂【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胥”“倉皇”“諛”“瑟”“鸞”“僂”。四、語言文字運用(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從古至今,圖書館作為收藏保管書籍及其他紙質(zhì)文獻資料的重要建筑,被視為知識的寶庫和文明的殿堂。圖書館門口延伸至主入口的“知識的階梯”,讓前來求知的人們難免多費些腿腳,望“階”興嘆。其實,抬高的入口加上費膝蓋的臺階,并非是建筑設計師們的刻意刁難。為了館內(nèi)空間的合理配置,一些圖書館選擇將內(nèi)部業(yè)務房間設在底層,利用架高的主層,將內(nèi)部工作空間與一般讀者使用的空間隔離開,實現(xiàn)不同使用人群的分離,避免相互干擾。有的圖書館會選擇將密閉書庫放在建筑的下部,處于半密閉或者全密閉的狀態(tài),這樣做有利于書庫防塵,同時傳熱和散熱少,室內(nèi)微環(huán)境較為穩(wěn)定、涼爽、干燥。①不僅圖書館能滿足特定的需求,它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②作為文化建筑的一種,圖書館往往是一個城市、社區(qū)、學校的文化窗口。③階梯搭配主樓體的設計從視覺上產(chǎn)生莊重感,可以增加圖書館的象征性功能。④許多高等院校往往將莊嚴肅穆、氣勢雄偉的圖書館放在校園突出的位置,借助特定的建筑設計,成為校園的地標?!皶接新非跒閺健?,來都來了,爬個五六七八九十級臺階問題也不大吧!19.材料中第三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0.請簡析畫橫線句中6個數(shù)字連用的表達效果。21.文中“望‘階’興嘆”一詞是“望洋興嘆”的仿詞,你認為仿得好不好,為什么?【答案】19.①將“不僅”移至“圖書館”后

④“成為”前加“使其”

20.6個數(shù)字連用,體現(xiàn)臺階之多,有拾級而上的畫面感(節(jié)奏感),有親切詼諧的意味。21.示例一:仿得好。巧妙借用原詞的意義,契合文中情境:給人新鮮活潑的感覺。示例二:仿得不好。原詞中的“望洋”為聯(lián)綿詞,本義為仰視的樣子。而“望階”是動賓短語,仿詞是對原詞的錯誤解讀。【解析】【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不僅圖書館”語序不當,前后句子主語一致,關聯(lián)詞語放在主語后面,將“不僅”移至“圖書館”后④“成為校園的地標”偷換主語,“成為”前加“使其”。【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6個數(shù)字連用,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圖書館臺階的多和高,讀來有拾級而上的畫面感和節(jié)奏感,突出了讀者在攀登臺階時的辛苦和不易,同時也表達了對閱讀的迫切性,對知識的渴求和追求,身是累的,但心是愉悅和向往的,有親切詼諧的意味?!?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使用修辭手法及理解詞語語境義的能力。本題是開放性試題,結合詞語含義及語境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仿得好?!巴笈d嘆”意思是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此處巧妙借用原詞的意義,契合語境圖書館臺階高費腿腳的情境,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讀者面對臺階時的感受,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表現(xiàn)力,給人新鮮活潑的感覺。仿得不好。原詞中的“望洋”為聯(lián)綿詞,不可分開理解,本義為仰視的樣子。而“望階”是動賓短語,望著臺階,仿詞是對原詞的錯誤解讀,容易造成成語的以訛傳訛,是不規(guī)范用語。五、書寫專練(4分)22.請將下面的內(nèi)容(含標點符號)抄寫在答題卷的方框內(nèi),要求準確規(guī)范、整潔美觀。從古至今,圖書館作為收藏保管書籍及其他紙質(zhì)文獻資料重要建筑,被視為知識的寶庫和文明的殿堂。圖書館門口延伸至主入口的“知識的階梯”,讓前來求知的人們難免多費些腿腳,望“階”興嘆。其實,抬高的入口加上費膝蓋的臺階,并非是建筑設計師們的刻意刁難。六、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雕塑家吳為山曾這樣說:“什么是雕塑?雕的過程是一個減的過程,是做減法,從外向里慢減,減去那些不應該存在的東西;塑的過程就是加法,不斷從里面向外加,是一種加法,加上屬于精神本體的東西。所以雕塑是加法、減法的一個組合?!蔽覀兊膶W習、生活也是雕塑的過程,減去不應該存在的虛浮之塵,加上屬于精神本體的東西。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敬鸢浮坷模簻p其浮華,加其精髓波茲曼曾言:“我們終將毀于我們所熱愛的東西。”誠哉斯言,隨波逐流地活著,只會將自己推向毀滅的地獄。要我說,減其浮華,加其精髓,留得靈魂一縷香。

浮華乃人生累贅,棄之顯人生大智。何為減其浮華?它是蓋茨比于戴西空虛扭曲靈魂中所見真諦;是畫魂潘玉良拋開世俗偏見孤獨追求美的境界;是理查德·帕克之死背后關于人性的啟示。學會減法吧,減去那些看似閃閃發(fā)光的頭銜,減去那些讓虛榮心膨脹的稱贊,減去那些自以為是的高傲。少了外在的包袱,輕裝上陣,難道不好嗎?得其風骨,增其內(nèi)涵,充實精神與靈魂!生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我們,似乎都自認為掌握了加法的真諦,每天不加選擇地將一切信息放進大腦,可這些真的能使我們更充實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從不盲目學習網(wǎng)絡語言,來增加自己的負擔,因為純凈的經(jīng)典文化早已融入我的思想。楊絳先生譯過一句西方哲言:“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边@種合理地置身事外的態(tài)度是我們應學習的,不爭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