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六國論》聯讀復習課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阿房宮賦》《六國論》聯讀復習課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阿房宮賦》《六國論》聯讀復習課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阿房宮賦》《六國論》聯讀復習課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阿房宮賦》《六國論》聯讀復習課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阿房宮賦》《六國論》聯讀復習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

杜牧阿房宮賦

重點字詞1.古今異義 鉤心斗角(古義:鉤心指廊腰,斗角指檐牙;今義:常用來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古義:天氣;今義:一個地區(qū)的氣象概況)韓、魏之經營(古義:搜集,保存,積蓄;今義:籌劃,計劃,組織)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古義:可惜;今義:對他人的不幸表示憐憫)2.詞類活用六王畢,四海一(一:數詞用作動詞,統(tǒng)一)驪山北構而西折(北:名詞作狀語,向北;西:名詞作狀語,向西)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名詞用作動詞,滅族)辭樓下殿,輦來于秦(輦:名詞作狀語,乘著輦車)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焦土:名詞用作動詞,變成焦土)燕、趙之收藏(收藏:動詞用作名詞,收藏的寶玉)后人哀之而不鑒之(哀:形容詞的為動用法,為……而悲哀;鑒:名詞用作意動,以……為鑒)3.名句默寫《阿房宮賦》中,用倒置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來比喻紛紛打開妝鏡的句子是

,

。描寫秦始皇喜愛繁花奢侈,連梁柱上突出的釘頭都比糧倉的米粒還要多的句子是

,

。4.句子翻譯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盤盤焉,囷囷焉縵立遠視,而望幸焉廊腰縵回縵立遠視使負棟之柱使六國各愛其人杳不知其所之也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相當于“然”助詞語氣助詞無花紋的絲織品,縈繞

久久地讓假使往,到它(指代秦的滅亡)一詞多義一旦統(tǒng)一、一致專一黃鶴一去不復返六王畢,四海一上食埃土,下應黃泉,用心一也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固知一死生為虛誕獨夫之心,日益驕固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根不固而求木之長頑固本來穩(wěn)固,牢固全把……看成一樣一詞多義愛其子,擇師而教之秦愛紛奢,人亦愛其家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喜愛愛護喜愛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秦以攻取之外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取妻如之何?留取丹心照汗青取出,提取攻取,攻下奪取同“娶”助詞,“著”一詞多義1.第③段劃線句以極其概括的語言寫出了秦滅亡過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楚人一炬”所指的事件是什么?這種寫法是否符合“賦”的主要特色?2.“滅六國者六國也”“使六國各愛其人”,這三個“六國”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意思?3.《新唐書·杜牧傳》評價杜牧“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請結合選段的議論談談你對這個評價的認識。4.課文是從哪幾個角度來鋪陳描述阿房宮的?這樣的描寫對于表達中心有何作用?思維提升1.指項羽火燒阿房宮,這種寫法不符合賦的主要特色,因為賦的主要特點在描寫事物時極盡鋪陳(詳細地敘述)夸張之能事,而劃線句卻以用凝練、概括的筆角觸來書寫。2.不相同。①②相同,指的是六個國家,③指的是六國的統(tǒng)治者。

3.選段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惫P鋒直指當時的統(tǒng)治者。作者杜牧借此告誡唐王朝,要“愛人民”,不要揮霍無度,勞民傷財,否則就要重蹈秦王朝的覆轍。選段最后的議論體現出杜牧“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的勇氣和膽量。4.第一段充分描繪出阿房宮建筑精致豪華、富麗堂皇,第二段鋪敘統(tǒng)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這兩段都表現了秦始皇的窮奢極欲,為下文論述天下興亡的道理作鋪墊。六國論蘇洵1.默寫《六國論》中表現列國先人艱苦開辟疆土的句子是作者明確齊國滅亡的原因是

,這也論證了

的觀點。2.翻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文言實詞積累——暴(10年3考)【教材梳理】(1)暴霜露,斬荊棘(《六國論》)________________(2)田不以禮,曰暴天物(《禮記》)(暴殄天物、自暴自棄)____(3)雖有槁暴,不復挺者(《勸學》)(一暴十寒)_______(4)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暴秦之欲無厭(《六國論》)暴戾恣睢(5)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____(暴風驟雨)____(6)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東南飛》)(暴跳如雷)(1)動詞,顯露;暴露;(2)動詞,糟蹋,損害;(3)動詞,曬;(4)形容詞,殘暴,強暴;(5)形容詞,突然,猛然;(6)形容詞,暴躁,急躁;[鏈接高考](1)(2023·北京卷)奸究不勝,則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顧炎武《日知錄》)形容詞,殘暴,暴虐(2)(2022·浙江卷)夫惟天下之罪惡暴著而不可掩,別白而不可解,不得已而用其刑。(《刑賞忠厚之至論》動詞,顯露;暴露(3)(2021·新高考卷II)禁諸將不使侵暴后趙之民。邊境之間,稍得休息。(《通鑒紀事本末·祖逖北伐》)動詞,糟蹋,損害

蘇轍六國論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嘗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睢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擋強虎豹之秦,彼得安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擋秦,而天下之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擋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

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拓展閱讀:蘇洵《六國論》與蘇轍《六國論》論證的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否相同?不同。蘇洵認為,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用土地賄賂秦國,這樣做不僅無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國力,同時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國。蘇轍認為,六國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沒能利用好韓、魏的屏障作用,他認為若韓、魏在其他四國的支持下將武力抗衡進行到底,六國最終的結果便不至于此。對比閱讀:《阿房宮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