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DB41-T 810-2013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F/2F/wKhkGWcdgOmAbueKAACK9UWutgk588.jpg)
![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DB41-T 810-2013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F/2F/wKhkGWcdgOmAbueKAACK9UWutgk5882.jpg)
![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DB41-T 810-2013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F/2F/wKhkGWcdgOmAbueKAACK9UWutgk5883.jpg)
![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DB41-T 810-2013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F/2F/wKhkGWcdgOmAbueKAACK9UWutgk5884.jpg)
![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DB41-T 810-2013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F/2F/wKhkGWcdgOmAbueKAACK9UWutgk58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DB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810—2013
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
2013-06-04發(fā)布2013-07-01實施
河南省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局發(fā)布
DB41/T810—2013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南省畜牧局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鄭州市農(nóng)林科學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許喜蘭、王國杰、郭際、江艦艇、李艷玲、趙學召、石彥召。
I
DB41/T810—2013
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蜜蜂病蟲害的防治原則、預防要求、防治方法。
本標準適用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3095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
GB/T19168—2003蜜蜂病蟲害綜合防治規(guī)范
NY5027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zhì)
NY5134—2008無公害食品蜂蜜
NY5137—2002無公害食品蜂花粉
NY5139—2002無公害食品蜜蜂飼養(yǎng)管理準則
3防治原則
遵循“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按地形地貌特征選擇場址,制定蜂場衛(wèi)生管理制度,并嚴格
執(zhí)行。加強蜂場管理,定期對蜂箱、蜂具消毒,清理蜂場衛(wèi)生,防止病菌滋生,選用抗病蜂種,提高飼
喂管理水平,維持強勢蜂群,提高蜂群抗病能力。蜂病一旦發(fā)生,應采取兩三種農(nóng)藥輪流交替使用等措
施進行綜合防治。
4預防要求
4.1蜂場選擇
4.1.1蜂場應選擇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溫度適宜、遠離噪聲、交通方便的地帶,應離鐵路、公路
主干道、大型公共場所500m以上。
4.1.2定地蜂場周圍5000m內(nèi),一年中應有面積大、主要蜜源三種以上蜜粉源植物和種類較多花期不
一的輔助蜜粉源植物。
4.1.3應避開藜蘆、夾竹桃、毛莨、杜鵑、苦皮藤、曼陀羅等有毒蜜、粉源植物。
4.1.4蜂場應選在遠離有污染的化工區(qū)、礦區(qū)、農(nóng)藥廠庫、垃圾處理場及經(jīng)常噴施農(nóng)藥的果園和菜地,
直線距離在3000m以上。
4.1.5蜂場應距離糖廠及生產(chǎn)含糖量高的食品工廠3000m以上。
4.1.6蜂場應避開路燈、誘蟲燈等強光源照射。
4.1.7蜂場附近應有供蜜蜂采集的水源,水質(zhì)應符合NY5027要求。
4.1.8蜂場周圍空氣質(zhì)量應符合GB3095中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功能區(qū)二類區(qū)要求。
1
DB41/T810—2013
4.2蜂場管理
4.2.1蜂場應保持清潔衛(wèi)生,及時鏟除蜂場內(nèi)的雜草,防止滋生害蟲和霉菌,在蜜蜂傳染病發(fā)生期間,
及時清理蜂尸和雜物,并將清掃物深埋或焚燒,地面撒生石灰消毒。
4.2.2飼喂蜂群的蜂蜜、糖漿、花粉或花粉代用品應經(jīng)滅菌處理。
4.2.3蜂箱和蜂具應定期進行消毒,及時淘汰霉變、被蟲蛀咬和傳染病發(fā)生后的巢脾。
4.2.4飼喂蜜蜂禁止使用病原體污染后的蜂蜜、蜂花粉喂蜂,蜂蜜、蜂花粉等飼料應符合NY5134-2008
和NY5137—2002要求。
4.2.5蜂場庫房墻壁和地面應易于消毒處理,產(chǎn)品和生產(chǎn)工具應分類擺放。
4.2.6蜂場應遠離疫病發(fā)生區(qū),且不從疫病發(fā)生區(qū)購蜂。
4.2.7對蜂群做全面檢查,清除箱底死蜂、蠟渣、霉變物,保持箱體清潔。
4.2.8建立蜜蜂飼養(yǎng)檔案,記錄完整養(yǎng)蜂日志。
4.2.9根據(jù)地域環(huán)境的不同,按照本規(guī)范要求制定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制度。
4.3飼養(yǎng)管理
4.3.1引進和選育抗病蜂種。
4.3.2多造新脾,淘汰老脾。提倡使用塑料巢礎(chǔ),有條件的一年更換一次巢脾,一個巢脾使用最好不
超過2年。
4.3.3夏、秋季蜜粉源較多時,采取強群平分、原箱分群、補強和合并交尾群、三群或多群分出一群
等人工強制分群,無王群介入產(chǎn)卵蜂王或處女王臺,同時適當調(diào)整蜜粉脾的數(shù)量,以達到快速繁殖的目
的。
4.3.4應選擇在春季三月中、下旬進行開繁、秋季斷仔應在8月底至9月初。
4.3.5繁殖越冬蜂應在9月中、下旬最后一個蜜源前期進行。
4.3.6蜜蜂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加強蜂場防疫消毒,確保飲用水清潔,大流蜜期應貯備部分蜂
蜜、花粉為蜂糧,轉(zhuǎn)地放蜂時應在蜂箱內(nèi)保持2張~3張蜜粉脾。
4.3.7根據(jù)蜂場所在地氣候特點進行箱內(nèi)或箱外保溫:冬季外界氣溫降到0℃以后,在蜂箱兩側(cè)填充
棉花或草類等保溫物,箱上用棉墊覆蓋,蜂箱周圍堆積雜草或麥稈,保持箱底溫度在0℃~4℃,相對
濕度75%左右,天氣回暖后,逐步去除保溫物;進入夏季后,室外溫度達到27.5℃后,蜂箱應放置在通
風陰涼處,搭涼棚、草苫等遮陰降溫,不定期對蜂箱四周進行灑水,蜂場內(nèi)放置充足的喂水裝置,飼喂
蜜蜂0.1%食鹽水。
4.3.8適時補飼或獎飼,要用優(yōu)質(zhì)的成熟蜂蜜和優(yōu)質(zhì)白糖配制的糖漿補飼或獎飼,低溫陰雨天氣要給
蜂群進行巢門喂水。
4.3.9密集群勢,保持強群繁殖。
4.3.10蜂箱內(nèi)應長期穩(wěn)定在6脾~7脾蜂,大于7脾可按照蜂群狀況2箱~3箱蜂分一箱蜂,小于
6脾應進行合并弱群,做到蜂多與脾,確保蜂群有充足的哺育力。
5防治方法
5.1隔離
5.1.1發(fā)現(xiàn)傳染病應立即將發(fā)病蜂群隔離及時隔斷病源,防止病害傳播蔓延。有病蜂群,徹底換箱換
脾,遷往蜂群活動區(qū)以外隔離治療,重病群或重病脾應考慮燒毀,并消毒與病群接觸過的蜂具、巢脾。
同時報告當?shù)貏游餀z疫部門。
2
DB41/T810—2013
5.1.2病群應選擇距蜂場3000m以外、不易散播病原體、消毒處理方便的地方隔離治療,管理病蜂的
蜂具及所產(chǎn)生的蜂產(chǎn)品等不得帶回健康蜂場。蜜蜂致病原屬國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的傳染病害或烈性傳染病,應
予以焚燒,然后進行深埋處理。
5.1.3疑似病群另選距蜂場3000m以上場地進行隔離觀察,也可預防性施藥。
5.1.4對于假定健康蜂群應進行觀察,必要時轉(zhuǎn)移到其它地方。
5.1.5隔離病群在沒有病蜂出現(xiàn)、隔離期超過該傳染病潛伏期兩倍以上的時間后,經(jīng)全面消毒,解除
隔離,如果經(jīng)過傳染后的蜂群十分衰弱、失去經(jīng)濟價值,又有帶菌(毒)危險的應該焚燒,然后進行深
埋處理。
5.2消毒
5.2.1機械消毒方法:清掃鏟刮、洗滌和通風等。
5.2.2物理消毒方法:日曬、烘燒、灼燒、煮沸等。
5.2.3化學消毒方法:參見附錄A。
5.2.4綜合消毒方法:機械消毒、物理消毒和化學藥劑消毒配合使用。
5.3傳染性病害的治療
5.3.1按NY5139-2002、GB/T19168-2003的要求使用藥物,嚴格控制藥品種類和劑量。
5.3.2大流蜜前一個月停止蜂群用藥。
5.3.3使用過藥物的蜂群,大流蜜初期應徹底清除巢內(nèi)存蜜。
5.3.4蜜蜂主要傳染病、原蟲病及常用藥物,參見附錄B中的表B.1、表B.2、表B.3。
5.4寄生螨的防治
5.4.1使用國家允許的殺螨劑螨撲、滅螨一號、速殺螨、螨凈等,最好幾種殺螨劑交替使用。
5.4.2采用化學防治并結(jié)合扣王斷子、割除雄蜂脾等生物學防治措施綜合治螨。
5.4.3為保證螨寄生率常年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即花期前螨寄生率為3%(不超過5%),每年用藥次
數(shù)1次~3次為宜。用藥應距離大流蜜期1個月。
5.4.4大、小蜂螨寄生率或寄生密度測定按式(1)和式(2)
有螨蜂數(shù)(或有螨蜂房數(shù))
寄生率(%)=×100?????????????(1)
檢查蜂數(shù)(或檢查蜂房數(shù))
大蜂螨總數(shù)
寄生密度[螨/蜂(房)]=
檢查蜂數(shù)(或檢查蜂房數(shù))????????(2)
5.4.5大蜂螨防治
5.4.5.1斷子期使用殺螨劑1號、絕螨精等水劑,按說明加溶劑稀釋,置于手動噴霧器中或兩罐霧化
器中噴霧治療。
5.4.5.2繁殖期施用螨撲(氟胺氰菊酯條、氟氯苯氰菊酯條)或?qū)⒊卜績?nèi)的螨與蜂體上的螨分離,分別
防治。
5.4.5.3建筑雄蜂巢脾,引誘蜂螨產(chǎn)卵,抽出雄蜂巢脾集中處理燒毀,以減少蜂螨寄生率。
5.4.6小蜂螨防治
3
DB41/T810—2013
5.4.6.1用升華硫粉均勻涂抹在封蓋子脾表面,每隔7d~10d1次,連續(xù)2次~3次,也可結(jié)合取蜜
進行治療小蜂螨。
5.4.6.2升華硫和殺螨劑加水混合,刷抹脾面治療小蜂螨。
5.4.6.3采用幽閉蜂王9d,或更換蜂王,在此期間應用藥物治療,可將蜂螨殺滅。
5.5非傳染性病害的防治
5.5.1遺傳因子或飼養(yǎng)條件破壞引起的病害。
5.5.1.1遺傳因子或飼養(yǎng)條件破壞引起的病害主要有:卵干枯病、僵死幼蟲病、佝僂病。
5.5.1.2防治方法:應及時更換或淘汰病群中的蜂王,選擇生活力強的蜂群培育蜂王;合并弱群,緊
縮巢脾,保持蜂脾相稱,早春作好蜂群內(nèi)外的保溫,盛夏保持巢內(nèi)通風,遮蔭;補充飼喂蛋白質(zhì)飼料,
增強群勢,提高抗逆能力,應用藥物治螨防病時,應嚴格控制用藥時間和藥量。
5.5.2有毒植物引起的蜜蜂中毒
5.5.2.1引起蜜蜂中毒的植物
引起蜜蜂中毒的植物見表1。
引起蜜蜂花粉、花蜜中毒的植物
植物名稱有毒成分
藜蘆、夾竹桃、毛莨、杜鵑、苦皮藤、曼陀羅生物堿、糖苷、毒蛋白、多肽、胺類、草酸鹽或多糖等。
甘露蜜糊精、無機鹽
棗花生物堿、鉀含量過高
5.5.2.2藜蘆、夾竹桃、毛莨、杜鵑、苦皮藤、曼陀羅中毒的防治
5.5.2.2.1選擇具有良好蜜粉源的場地放蜂,不要去有毒植物蜜源場地放蜂。
5.5.2.2.2發(fā)生花粉花蜜中毒,應及時地從發(fā)病蜂群取出有毒的蜜脾和粉脾,并喂以酸性飼料如米醋,
檸檬酸等蜜水或用姜半兩加水0.5kg煮沸后加糖250g喂蜂解毒。
5.5.2.2.3定地養(yǎng)蜂場應種植一些與有毒植物同時開花的蜜源植物,以避免蜜蜂去采集有毒的蜜粉源。
5.5.2.3甘露蜜中毒的防治
5.5.2.3.1外界蜜源結(jié)束后,應留足蜂群的越冬飼料。
5.5.2.3.2越冬蜂群應轉(zhuǎn)移至沒有松樹、柏樹的地方,避免蜜蜂采集甘露蜜。
5.5.2.3.3取出蜂箱內(nèi)已采集的甘露蜜,及時給蜂群補充新鮮蜂蜜。
5.5.2.3.4甘露蜜中毒后,應對蜜蜂采取藥物治療,氯霉素2片、四環(huán)素1片、復方維生素B20片、
食母生50片,將以上藥物研碎后加1kg蜜水,攪勻后喂蜂,每天1次~2次,連喂2d~3d。
5.5.2.4棗花中毒的防治
5.5.2.4.1棗花蜜采集期,每天在框梁和蜂路上灑一點2%淡鹽水,同時在蜂場內(nèi)增設喂水器,飼喂2%
淡鹽水。
4
DB41/T810—2013
5.5.2.4.2用甘草水或生姜水、蜂蜜配成蜜水,或在蜜水中加入0.1%的檸檬酸或醋酸,飼喂蜂群,可
減輕發(fā)病。
5.5.2.4.3進入棗花場地前,應及時對蜂群補充花粉。
5.5.3化學中毒的防治
5.5.3.1經(jīng)常了解蜂場所在地所施農(nóng)藥種類和施藥時間,對蜂群毒性大時,應盡早撤離;毒性較小時,
暫閉巢門1d~2d,同時打開蜂箱通氣窗。
5.5.3.2有機磷、有機氯農(nóng)藥中毒時,應在20%糖漿中加0.1%食用堿喂蜂。
5.5.3.3發(fā)現(xiàn)蜂群有中毒現(xiàn)象,及時從蜂箱中取出污染的蜜、粉脾,予以銷毀。
5.6天敵的防治
5.6.1大、小蠟螟
5.6.1.1應及時更新繁殖巢脾,造新脾,換老脾,舊脾及時化蠟。
5.6.1.2飼養(yǎng)強群,保持蜂多于脾,蜂不漏脾。
5.6.1.3蜂箱應擺成前高后低。
5.6.2胡蜂
5.6.2.1降低巢門高度至7mm以下、增加巢門寬度,防止胡蜂進巢。
5.6.2.2當發(fā)現(xiàn)有胡蜂危害時,可用薄板撲殺。
5.6.2.3將1g“毀巢靈”藥粉裝入帶蓋的廣口瓶內(nèi),用捕蟲網(wǎng)逮住胡蜂后,將其裝進瓶子,任其振翅
敷藥粉于身上,幾秒后放飛,帶藥歸巢,則起到毒殺其他個體的作用。已知胡蜂巢穴時,可在夜間用蘸
有敵敵畏等農(nóng)藥的布條工棉花塞入巢穴,殺死胡蜂。
5.6.3螞蟻
5.6.3.1蜂箱不放在枯草上,清除蜂場周圍的爛木和雜草。
5.6.3.2將蜂箱置于木樁上,在木樁周圍涂上凡士林、瀝青等黏性物,可防止螞蟻上蜂箱。
5.6.4蟾蜍
鏟除蜂場周圍的雜草,墊高蜂箱,使蟾蜍無法接近巢門捕捉蜜蜂。
5.6.5蜘蛛
5.6.5.1應及時清除蜂場附近蛛網(wǎng)。
5.6.5.2在嫩荊條多老荊條少的地方放蜂。
5
DB41/T810—2013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化學消毒藥物及使用方法
化學消毒藥物及使用方法見表A.1。
表A.1化學消毒藥物及使用方法
常用濃度(%)
名稱配制作用范圍使用方法備注
作用時間
0.4%作用10min用于細細菌
蜂箱和蜂具洗滌,巢脾浸泡;日用百貨店
菌污染物。芽孢
84消毒液水溶液金屬物品洗滌時間不宜過有售、避光
5%作用90min用于病毒病毒
長。貯存
污染物。真菌
蜂箱洗滌,巢脾和蜂具浸泡
細菌1h~2h,金屬物品洗滌時間
5%~10%作用芽孢不宜過長。
漂白粉水溶液—
30min~120min病毒水源消毒:1m3河水、井水加
真菌漂白粉6g~10g,30min后
可以飲用。
蜂箱洗滌,巢脾(2h)、蜂具
細菌
食用堿3%~5%水溶液作用和衣物浸泡30min~60min,
水溶液病毒—
(Na2CO3)30min~120min。越冬室、倉庫墻壁、地面噴
真菌
灑。
1份生石灰加10%~20%水溶液粉刷越冬
細菌
水1份制成消室、工作室、倉庫墻壁和地
芽孢
石灰乳10%~20%水溶液。石灰,再加水面?,F(xiàn)配現(xiàn)用
病毒
配成10%~20%現(xiàn)配消石灰粉,撒布蜂場地
真菌
懸液。面。
細菌
真菌
36%水溶液作用蜂箱、巢脾、蜂具和浸泡4h
飽和食鹽水水溶液孢子蟲—
4h以上。以上。
阿米巴
巢蟲
每只蜂箱用80%~98%冰醋酸
蜂螨20mL~25mL,灑在布條上,
孢子蟲每個裝好欲消毒巢脾的繼箱
每箱20mL~
冰醋酸98%~80%熏蒸1d~5d阿米巴掛一片。將箱體摞好、糊好—
25mL
蠟螟的幼蟲和縫,蓋好箱蓋熏蒸24h。氣
卵溫低于18℃,要熏蒸3d~
5d。
6
DB41/T810—2013
表A.2化學消毒藥物及使用方法(續(xù))
常用濃度(%)
名稱配制作用范圍使用方法備注
作用時間
2%~4%福爾馬林水溶液噴灑
細菌
越冬室、工作室、倉庫墻壁
1份福爾馬林芽孢
2%~4%福爾馬林水溶和地面;也可1g/m3~3g/m3
福爾馬林加水9份~18病毒注意密閉
液。加熱熏蒸。
份。孢子蟲
4%福爾馬林水溶液浸泡蜂
阿米巴
箱、巢脾和蜂具12h。
福爾馬林和熱水加入容器,
每只繼箱用量:細菌放入摞好的箱體中,蜂箱間
福爾馬林芽孢用紙糊好,再加入高錳酸鉀
福爾馬林原液熏蒸15mL,熱水5mL病毒立即蓋好,密閉12h。注意密閉
和孢子蟲室內(nèi)消毒(每立方米):30mL
高錳酸鉀10g。阿米巴福爾馬林、30mL水和18g高
錳酸鉀。
5個蜂箱為一體,每個繼箱8由于該藥對
蜂螨張巢脾,巢箱中放一瓷容器。卵、蛹無效,
硫磺
粉劑熏蒸24h以上,螟蛾使用時,將燃燒的木炭放入每隔7d要
(燃燒時產(chǎn)—
2g/蜂箱~5g/蜂箱。巢蟲容器內(nèi),立即將硫磺撒在木重復一次。
生二氧化硫)
真菌炭上,密閉蜂箱,熏蒸12h連續(xù)重復
以上。2次~3次。
注1:根據(jù)消毒藥的類型與本蜂場的常見病、多發(fā)病選擇消毒藥。
注2:無論使用何種化學消毒劑,以浸泡和洗滌形式處理的,消毒過后用清水將藥品洗滌干凈,巢脾用分蜜機搖出
巢中水分;熏蒸消毒的蜂具等,應在流通空氣中放置72h以上。
注3:巢脾上如有花粉等存在,其消毒的浸泡時間,可視藥品作用時間而適當延長,以達到消毒確實的目的。
7
DB41/T810—2013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蜜蜂主要傳染病、原蟲病及常用藥物
蜜蜂主要傳染病、原蟲病及常用藥物見表B.1。
表B.1蜜蜂細菌性傳染病及其防治
類別病名病原危害常用藥物(10框蜂每次用量)
+
美洲幼蟲腐臭病幼蟲芽孢桿菌G封蓋后幼蟲死亡250mL1:1的糖水中加入紅霉素(或
幼蟲病用金霉素原粉)0.2g,噴霧或飼喂,
隔日一次,連用5次~7次為一療程。
歐洲幼蟲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G+2日~3日齡幼蟲死亡
-10g~40g菊花、大青葉或穿心蓮等
蜜蜂敗血病蜜蜂敗血桿菌G成蜂死亡解體
中草藥水煎,配成1kg1:1的糖水,
成蜂病
噴霧或飼喂,隔日一次,連用5次~
7次為一療程。
蜜蜂副傷寒副傷寒桿菌G-成蜂腹瀉、死亡
蜜蜂螺原體病和病毒病及其防治見表B.2。
表B.2蜜蜂螺原體病和病毒病及其防治
類別病名病原危害常用藥物(10框蜂每次用量)
250mL1:1的糖水中加入紅霉素0.2g
成蜂或25%糖水噴脾噴霧或飼喂,隔日一
蜜蜂螺原體病蜜蜂螺原體成蜂死亡
螺原體病次,連用5次~7次為一療程,生產(chǎn)
期間嚴格執(zhí)行休藥期1個月的規(guī)定。
幼蟲
囊狀幼蟲病囊狀幼蟲病毒封蓋后幼蟲死亡15g~50g貫眾、金銀花或板藍根等
病毒病
抗病毒的中草藥水煎,配成1kg1:1
的糖水,噴霧或飼喂,隔日一次,連
蛹病毒病蜜蜂蛹病蛹病毒蛹死亡用5次~7次為一療程。
慢性麻痹病慢性麻痹病病毒
急性麻痹病急性麻痹病病毒
成蜂病云翅病毒病云翅病毒病病毒成蜂死亡與囊狀幼蟲病和蜜蜂蛹病用藥相同
克什米爾病毒病克什米爾病毒病病
等毒
8
DB41/T810—2013
蜜蜂真菌病和原蟲病及其防治見表B.3。
表B.3蜜蜂真菌病和原蟲病及其防治
類別病名病原危害常用藥物(10框蜂每次用量)
白堊病蜂球囊菌幼蟲呈石灰質(zhì)狀
幼蟲
幼蟲呈石子狀,成蜂死大黃蘇打片1片溶于250mL1:1的
真菌病黃曲霉病黃曲霉菌
亡糖水中,噴霧或飼喂,隔日一次,連
蜂王用5次~7次為一療程。
蜂王卵巢黑變病黑色素沉積真菌蜂王生殖系統(tǒng)變黑
真菌病
孢子蟲病蜜蜂微孢子蟲成蜂下痢死亡250mL糖漿中加入1mL食醋,噴霧或
成蜂
飼喂,2d~3d一次,連用4次~5次
原蟲病
阿米巴原蟲病馬氏管變形蟲成蜂下痢死亡為一療程。
9
DB41/T810—2013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南省畜牧局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鄭州市農(nóng)林科學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許喜蘭、王國杰、郭際、江艦艇、李艷玲、趙學召、石彥召。
I
DB41/T810—2013
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蜜蜂病蟲害的防治原則、預防要求、防治方法。
本標準適用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3095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
GB/T19168—2003蜜蜂病蟲害綜合防治規(guī)范
NY5027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zhì)
NY5134—2008無公害食品蜂蜜
NY5137—2002無公害食品蜂花粉
NY5139—2002無公害食品蜜蜂飼養(yǎng)管理準則
3防治原則
遵循“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按地形地貌特征選擇場址,制定蜂場衛(wèi)生管理制度,并嚴格
執(zhí)行。加強蜂場管理,定期對蜂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山西省三晉聯(lián)盟名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歷史試卷
- 2025年互聯(lián)網(wǎng)商品交易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養(yǎng)老護理雇傭合同標準
- 2025年倉儲合同風險控制策略制定
- 2025年倉儲物流服務協(xié)議文本
- 2025年企業(yè)股份制改革協(xié)議合同范本
- 2025年兒童鞋類行業(yè)供需合同樣本
- 2025年船底防污漆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事業(yè)單位合同采購范例
- 2025年錳氧化物項目提案報告模范
- 接地電阻的計算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應用題100題及答案
- 2024年4月重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南京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操作流程及方法1
- 云計算部門KPI設計
-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2023全解
- 醫(yī)療器械經(jīng)營基礎(chǔ)知識培訓合規(guī)指南
- 建設銀行對賬單英文翻譯模板【英國簽證】
- 課堂-可以這么有聲有色
- 人教版-體育-九年級全一冊-教案:《籃球》繞桿運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