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20年04月自學考試00395科學、技術、社會試題答案_第1頁
全國2020年04月自學考試00395科學、技術、社會試題答案_第2頁
全國2020年04月自學考試00395科學、技術、社會試題答案_第3頁
全國2020年04月自學考試00395科學、技術、社會試題答案_第4頁
全國2020年04月自學考試00395科學、技術、社會試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科學·技術·社會課程代碼:00395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到出的備選項中只有-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技術在社會經濟系統(tǒng)中屬于的范疇是(A)1-29A.直接生產力 B.間接生產力C.第一生產力 D.第二生產力2.最早出現(xiàn)漢語“社會”一詞的古籍是在(C)1-31A.漢代 B.隋朝C.唐代 D.宋代3.英國數學家和哲學家B.羅素率先發(fā)起了(A)2-48A.和平運動 B.環(huán)境運動C.人權運動 D.婦女解放運動4.1964年資助哈佛大學建立“技術與社會”計劃的是(D)2-54A.甲骨文公司 B.惠普公司C.DEC公司 D.IBM公司5.創(chuàng)造了“零”的概念及其符號“0”的是(C)3-70A.古希臘數學家 B.古埃及數學家C.古印度數學家 D.古阿拉伯數學家6.科學技術一體化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當代科技革命,其本質上是一場(B)3-83A.科學革命 B.技術革命C.生產方式革命 D.學習方式革命7.起源最早的技術發(fā)展模式是(D)4-98A.綜合實踐模式 B.社會需求模式C.科學拉動模式 D.仿生學發(fā)展模式8.把科學對人類心靈的作用或科學對于理智所產生的影響稱為“不朽的榮譽”的著名科學家是(A)4-106A.愛因斯坦 B.居里夫人C.霍金 D.諾貝爾9.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B)5-114A.科學技術 B.勞動者C.勞動資料 D.勞動對象10.首先實現(xiàn)科學革命推動工業(yè)革命的國家是(C)5-123A.意大利 B.法國C.英國 D.德國11.社會生產是科學和技術發(fā)展的(D)6-132A.基本動力 B.無窮動力C.至高動力 D.根本動力12.科技發(fā)展的“遺傳基因”是(C)6-135A.政治 B.經濟C.文化 D.社會13.導致知識出現(xiàn)標準化特征的是(B)6-139A.知識理性 B.工具理性C.實踐理性 D.價值理性14.工程活動的主體是(A)7-153A.政府、企業(yè)、組織或工程共同體 B.科學家、科學共同體C.技術發(fā)明家 D.技術共同體15.以技術為核心的技術-科學-工程的技術時代是(C)7-154A.18世紀 B.19世紀C.20世紀 D.21世紀16.蘇聯(lián)列院向我國提交《黃河三門峽工程初步設計要點》的年份是(D)7-162A.1953年 B.1954年C.1955年 D.1956年17.美國在二戰(zhàn)期間制定的關于原子彈的計劃是(A)8-173A.曼哈頓計劃 B.星球大戰(zhàn)計劃C.阿波羅計劃 D.GPRA戰(zhàn)略計劃18.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基礎是(D)8-184A.環(huán)境 B.軍事C.創(chuàng)新 D.教育19.科學、技術與社會教育中的教師素質具有綜合性、社會性和(B)9-202A.封閉性 B.開放性C.個人性 D.專業(yè)性20.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科學技術社會功能的角度是(C)9-204A.學術發(fā)展的角度 B.經濟實用的角度C.倫理價值的角度 D.文化藝術的角度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21.對科學和技術進行社會批判的標志性人物和組織有(BCD)2-50A.海德格爾 B.馬爾庫塞C.哈貝馬斯 D.德國法蘭克福學派E.羅馬俱樂部22.以下哪些文明古國的科學知識中包含天文學知識?(ABCDE)3-69A.古代兩河流域和古埃及 B.古印度C.古代中國 D.古希臘E.古阿拉伯23.研究綱領結構中的助發(fā)現(xiàn)法包括(DE)4-92A.歸納助發(fā)現(xiàn)法 B.演繹助發(fā)現(xiàn)法C.分析助發(fā)現(xiàn)法 D.正面助發(fā)現(xiàn)法E.反面助發(fā)現(xiàn)法24.在研究中體現(xiàn)了辯證思維方式的代表人物有(ADE)5-127A.黑格爾 B.笛卡爾C.牛頓 D.馬克思E.恩格斯25.社會生產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提供(BD)6-131A.精神條件 B.物質條件C.思維方式 D.根本動力E.推廣動力26.以下對工程描述正確的有(CD)7-159A.工程能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滿足人的精神需要B.工程能塑造人文價值,滿足人的基本需要C.工程能塑造屬我世界,拓展類生存空間D.工程能打造生活樣式,成就人類文明E.工程能改變自然面貌,為人類獲取地球資源27.科學、技術與社會教育對傳統(tǒng)教育的超越表現(xiàn)在(ABE)9-196A.注重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 B.反對應試教育C.崇尚知識的價值 D.提倡愛的教育E.反對教育與生活脫節(jié)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28.科學是關于外部世界發(fā)展和人的精神活動規(guī)律的_____,也是人類追求世界客觀規(guī)律的精神活動及其智力結果的體現(xiàn)形式。1-25答:知識體系29.我國著名科學家錢三強認為,20世紀到下一個世紀是一個_____學科的時代。2-53答:交叉30.第一次科學革命的起點是由哥白尼提出的_____所引發(fā)的天文學革命。3-76答:日心說31.科學理性的核心是相信世界的客觀性、統(tǒng)一性、規(guī)律性和_____。4-106答:可知性32.生產力諸要素中的主導因素是_____。5-114答:科學技術33.技術成果最重要和最終的檢驗標準是_____。6-133答:生產實踐34.在《單向度的人》一書中提出科學技術發(fā)展導致人的生存異化觀點的作者是_____。2-50答:馬爾庫塞35.大科學是體制化了的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與現(xiàn)代工程的組織管理方式的_____。7-154答:現(xiàn)代科學36.加強了美國信息產業(yè)基礎設施建設的龐大計劃的名稱是_____。8-173答:信息高速公路37.傳統(tǒng)科學教育基本上都是忽視學科之間聯(lián)系的_____教育。9-197答:分學科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38.STS1-34答:STS是關于科學、技術與社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個領域。探求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互動機制的綜合性的研究領域。39.科學共同體4-104答:科學家是科學的主體,科學家的互相聯(lián)系所構成的群體,稱為科學共同體。40.社會管理的信息化4-108答: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成果,使社會生產和社會組織程度越來越有序化的過程。41.生活方式5-123答:生活方式是以人們生活活動的形式和行為特征表現(xiàn)出來的體系。按《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的界定,生活方式是指“不同的個人、群體或全體社會成員在一定的社會條件的制約和價值觀念指導下所形成的滿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動形式與行為特征的體系。42.生態(tài)文明8-190答:生態(tài)文明是指人類在對自然充分認識與尊重的基礎上,在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并實現(xiàn)人類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過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總和,這意味著一種人類與自然相互交融的狀態(tài)。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43.STS的學科化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2-55答:(1)研究和教育的制度化(2)STS課程的開發(fā)(3)博士學位的出現(xiàn)(4)學術交流渠道的形成44.第三次技術革命在哪幾大領域出現(xiàn)了創(chuàng)新高潮?3-80答:(1)原子能技術方面的創(chuàng)新高潮(2)航空航天領域方面的創(chuàng)新高潮(3)分子生物學領域方面的創(chuàng)新高潮(4)微電腦技術方面的創(chuàng)新高潮(5)以信息電子科技為主導的智能方面的創(chuàng)新高潮45.科學技術對社會勞動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5-118答:科學技術對社會勞動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1)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社會勞動力大量地由農業(yè)相工業(yè)部門向服務、通訊、交通、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和管理部門轉移;(2)體力勞動者的數量不斷下降,腦力勞動者的數量不斷增加;(3)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迅速提高。46.馬爾庫塞認為工業(yè)社會是一個極權主義社會,它具體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6-139答:(1)政治方面。(2)生活方面。(3)文化方面。(4)思想方面。47.探索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的差異有哪些?9-214答:實踐課程是目前推行科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形式是理科課程中的實驗課。一、探索性實驗(1)告訴學生如何進行探索(探索步驟)(2)不告訴學生答案(事先未知答案)(3)努力探索答案(重在過程)(4)依據學生本人收集的信息(數據)和解釋的程度予以評價二、驗證性實驗(1)告訴學生如何進行實驗(實驗步驟)(2)告訴學生答案(事先已知答案)(3)努力獲取預定答案(重在結果)(4)依據學生實驗結果接近預定答案的程度予以評價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8小題10分,第49小題11分,共21分。48.舉例說明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1-35答:當代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中,科學是基礎,技術是核心,社會是方向。說技術是核心,就是說要以它為中心來展現(xiàn)各種各樣的STS關系。(1)在技術——科學的關系中,技術的發(fā)展要以科學為基礎,離開了當代的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復雜性系統(tǒng)科學,就談不上高技術的發(fā)展,但技術又足這一關系中的核心,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科學研究將主要適應和滿足技術發(fā)展的需要,科學的突破也將有待和依賴于技術的突破。例如,對干細胞全能性認識的科學發(fā)現(xiàn)就是克隆技術這一高技術的突破性成就的結果。(2)在技術——社會關系中,社會價值決定了技術發(fā)展的方向,在技術——人和技術——自然的關系中,也要適應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價值導向,但是,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離開了以科學作為基礎的高技術發(fā)展是不可能的。以科學作為基礎的高技術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原動力。(3)科學——社會關系也要依賴于技術這個中介,特別是科學的生產力功能的發(fā)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