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鹽化肥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1.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下列關于鹽的用途說法錯誤的是()A.用碳酸鈉治療胃酸過多 B.碳酸氫鈉可用于焙制糕點C.用氯化鈉配制生理鹽水 D.亞硝酸鈉不能用于保鮮食品2.下列物質的名稱和主要成分不一致的是()A.純堿是碳酸氫鈉 B.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 D.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3.粗鹽提純的實驗中,不需要進行的操作是()A. B.C. D.4.下列有關“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去除的實驗”說法中正確的是()A.溶解:向10mL水中逐漸加入粗鹽至恰好形成飽和溶液B.過濾:為了加快過濾速度,應該用玻璃棒在漏斗中不斷攪拌C.蒸發(fā):待蒸發(fā)皿中水分完全蒸干才能停止加熱D.誤差分析:量取10mL水時仰視讀數(shù),會使精鹽產(chǎn)率偏低5.以下關于NaCl說法正確的是()A.NaCl由NaCl分子構成 B.NaCl的溶解度為36gC.NaCl固體是純凈物,NaCl溶液也是純凈物 D.NaCl可用于除積雪6.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可用來檢驗()A.碳酸鹽 B.鹽酸或鹽酸鹽 C.硫酸或硫酸鹽 D.銨鹽7.檢驗生石灰中是否有未分解的石灰石的較簡便的方法()A.取樣,向樣品中加稀鹽酸 B.取樣,高溫煅燒C.取樣,將樣品溶于水,再加酚猷試液 D.取樣,將樣品溶于水,再通CO28.下列有關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名不完全對應的是()A.NaOH氫氧化鈉燒堿 B.CaO氫氧化鈣生石灰C.Na2CO3碳酸鈉純堿 D.NaCl氯化鈉食鹽9.以下是四位同學對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進行探究后的描述,其中不正確的是()A.“純堿”其實不是堿,屬于鹽類B.可用純堿代替洗滌劑洗滌餐具表面的油污C.純堿既可從內陸湖中提純,又可用“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生產(chǎn)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檢驗純堿中是否混入了食鹽10.下列各組物質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OH、FeCl3.K2SO4 B.NaCl、HNO3.AgNO3C.NaCl、K2CO3.Ca(OH)2 D.KNO3.NaCl、Ba(OH)211.某一種或幾種物質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幾種離子:K+、Cl﹣、Ca2+、Ba2+、SO42﹣、CO32﹣.現(xiàn)取兩份100m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chǎn)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據(jù)上述實驗,以下推測正確的是()A.一定存在Cl﹣ 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C.一定存在K+ 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12.下列各組物質,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A.NaNO3HClNa2SO4 B.NaNO3NaClCuSO4C.NaClNa2SO4Na2CO3 D.NaOHBaCl2Na2SO413.下列生活中常見物質的主要成分,屬于鹽的是()A.醋 B.生石灰 C.純堿 D.燒堿14.現(xiàn)有鹽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過量某物質X,溶液的pH隨加入X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X是()A.石灰石 B.熟石灰 C.純堿 D.燒堿15.對化學反應A+B═C+D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A是稀硫酸,則生成物質中一定有水B.若C、D是鹽和水,則A、B不一定是酸和堿C.若A是可溶性堿,B是可溶性鹽,則C、D不可能是兩種沉淀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應,則C、D質量的總和一定等于20g16.Zn(OH)2是不溶干水的堿,ZnCl2可溶于水。由此推斷下列幾組物質組合,不能直接反應制取ZnCl2的是()A.鋅和稀鹽酸 B.氧化鋅和稀鹽酸C.氫氧化鋅和稀鹽酸 D.氫氧化鋅和氯化鉀溶液17.下列方法鑒別各組無色溶液,不能夠達到目的的是()選項待鑒別溶液試劑(均為溶液)ANaOH和H2SO4石蕊BHCl和NaCl酚酞CHCl和H2SO4BaCl2DNa2CO3和NaOHHCl二.實驗探究題(共6小題)18.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做了如圖兩個實驗:【實驗一】:把試管①②中靜置后的上層清液倒入潔凈的燒杯中,最后只得到藍色沉淀和無色溶液。(1)寫出混合后得到藍色沉淀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混合后所得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實驗二】:按照下列組合繼續(xù)驗證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組合序號①②③組合的溶液H2SO4.NaOHH2SO4.NaClH2SO4.Na2CO3(3)在組合①、②、③中,組合 無明顯現(xiàn)象,但它們的實質不同,為了證明實質不同,小夕在實驗過程中使用了酚酞試液。(4)實驗結束后把3個組合反應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顯無色?;旌虾笏萌芤褐腥苜|(除酚酞外)的組成可能有種情況(填數(shù)字)?!窘Y論】(5)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物中有 。19.小明為探究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做了如圖實驗:(1)實驗后液體顏色變紅的試管是 ;(2)反應后試管C的溶液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 ;(3)小明把D、E反應后的液體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小明分別對試管D、E反應時的反應物用量有如下描述,正確的是 。A.試管D:氫氧化鈣溶液一定過量 B.試管D:稀鹽酸可能不足C.試管E:碳酸鈉一定過量 D.試管E:稀鹽酸一定過量20.實驗室現(xiàn)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氫銨樣品,為測定其中碳酸氫銨的質量分數(shù),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該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B、C中所裝藥品均足量,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已知:NH3能被酸溶液吸收。部分實驗步驟如下:Ⅰ.打開彈簧夾,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Ⅱ.關閉彈簧夾,給碳酸氫銨樣品加熱;Ⅲ.當樣品反應完全,…,再停止加熱,直到玻璃管冷卻;Ⅳ.實驗完畢,測得裝置B、C中藥品的質量分別增加了m1.m2。請回答下列問題:(1)氨氣溶于水顯(填“酸性”、“中性”或“堿性”)。NH4HCO3屬于(選填“氮肥”“磷肥”“鉀肥”或“復合肥”),該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裝置B中盛放的液體是 。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裝置D的作用是 。(3)步驟Ⅲ中,當樣品反應完全時的現(xiàn)象是 ,停止加熱前應進行的操作是 。(4)該樣品中碳酸氫銨的質量分數(shù)的表達式為 (用m1.m2的代數(shù)式表示)。
第四單元鹽化肥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1.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下列關于鹽的用途說法錯誤的是()A.用碳酸鈉治療胃酸過多 B.碳酸氫鈉可用于焙制糕點C.用氯化鈉配制生理鹽水 D.亞硝酸鈉不能用于保鮮食品【答案】A【解析】解:A.碳酸氫鈉能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所以常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而不是使用碳酸鈉,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碳酸氫鈉受熱會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且能與酸性物質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常用于焙制糕點,選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C.生理鹽水是0.9%的氯化鈉溶液,所以可用氯化鈉配制生理鹽水,選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D.亞硝酸鈉有毒,不能用于食品保鮮,選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2.下列物質的名稱和主要成分不一致的是()A.純堿是碳酸氫鈉 B.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 D.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答案】A【解析】解:A.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符合題意;B.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不合題意;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不合題意;D.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不合題意。故選:A。3.粗鹽提純的實驗中,不需要進行的操作是()A. B.C. D.【答案】D【解析】解: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粗鹽提純是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食鹽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fā)(食鹽從溶液中分離出來而得到食鹽的過程)。A、粗鹽提純的實驗中,需要進行溶解,故選項錯誤。B、粗鹽提純的實驗中,需要進行過濾,故選項錯誤。C、粗鹽提純的實驗中,需要進行蒸發(fā),故選項錯誤。D、粗鹽提純的實驗中,不需要進行蒸餾,故選項正確。故選:D。4.下列有關“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去除的實驗”說法中正確的是()A.溶解:向10mL水中逐漸加入粗鹽至恰好形成飽和溶液B.過濾:為了加快過濾速度,應該用玻璃棒在漏斗中不斷攪拌C.蒸發(fā):待蒸發(fā)皿中水分完全蒸干才能停止加熱D.誤差分析:量取10mL水時仰視讀數(shù),會使精鹽產(chǎn)率偏低【答案】A【解析】解:A、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向10mL水中逐漸加入粗鹽至恰好形成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B、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不斷攪拌,以防止損壞濾紙,故選項說法錯誤。C、蒸發(fā)時,待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液體蒸干,故選項說法錯誤。D、量取10mL水時仰視讀數(shù),讀數(shù)偏小,實際量取的水大于10mL,溶解的氯化鈉的質量偏多,會使精鹽產(chǎn)率偏高,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5.以下關于NaCl說法正確的是()A.NaCl由NaCl分子構成 B.NaCl的溶解度為36gC.NaCl固體是純凈物,NaCl溶液也是純凈物 D.NaCl可用于除積雪【答案】D【解析】解:A.NaCl為離子化合物,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故錯誤;B.根據(jù)溶解度的定義,溶解度與溫度有關,需要添加對應的溫度,故錯誤;C.溶液均屬于混合物,NaCl溶液屬于混合物,故錯誤;D.NaCl可用于除積雪,故正確。故選:D。6.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可用來檢驗()A.碳酸鹽 B.鹽酸或鹽酸鹽 C.硫酸或硫酸鹽 D.銨鹽【答案】A【解析】解:碳酸鹽中含有碳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是:將該碳酸鹽少許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化合物中含有碳酸根離子,說明該化合物是碳酸鹽。故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可用來檢驗碳酸鹽。故選:A。7.檢驗生石灰中是否有未分解的石灰石的較簡便的方法()A.取樣,向樣品中加稀鹽酸 B.取樣,高溫煅燒C.取樣,將樣品溶于水,再加酚猷試液 D.取樣,將樣品溶于水,再通CO2【答案】A【解析】解:碳酸鹽中含有碳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是:將該碳酸鹽少許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物質中含有碳酸根離子,說明該物質中含有碳酸鹽。故檢驗生石灰中是否有未分解的石灰石的較簡便的方法是取樣,向樣品中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說明生石灰中是否有未分解的石灰石。故選:A。8.下列有關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名不完全對應的是()A.NaOH氫氧化鈉燒堿 B.CaO氫氧化鈣生石灰C.Na2CO3碳酸鈉純堿 D.NaCl氯化鈉食鹽【答案】B【解析】解:A.氫氧化鈉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其化學為NaOH,其化學式、名稱、俗名完全對應。B.氧化鈣俗稱生石灰,其化學式為CaO,其化學式、名稱、俗名不完全對應。C.碳酸鈉俗稱純堿,物質的化學式為Na2CO3.化學式、名稱、俗名完全對應。D.氯化鈉的俗稱是食鹽,其化學式為NaCl,其化學式、名稱、俗名完全對應。故選:B。9.以下是四位同學對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進行探究后的描述,其中不正確的是()A.“純堿”其實不是堿,屬于鹽類B.可用純堿代替洗滌劑洗滌餐具表面的油污C.純堿既可從內陸湖中提純,又可用“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生產(chǎn)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檢驗純堿中是否混入了食鹽【答案】D【解析】解:A、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純堿”其實不是堿,屬于鹽類,故選項說法正確。B、碳酸鈉水溶液顯堿性,可用純堿代替洗滌劑洗滌餐具表面的油污,故選項說法正確。C、純堿既可從內陸湖中提純,又可用“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生產(chǎn),故選項說法正確。D、食鹽、純堿均易溶于水,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檢驗純堿中是否混入了食鹽,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10.下列各組物質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OH、FeCl3.K2SO4 B.NaCl、HNO3.AgNO3C.NaCl、K2CO3.Ca(OH)2 D.KNO3.NaCl、Ba(OH)2【答案】D【解析】解:A、氯化鐵和氫氧化鈉能結合產(chǎn)生氫氧化鐵沉淀,則不能大量共存,故錯誤;B、硝酸銀和氯化鈉能結合產(chǎn)生氯化銀沉淀,則不能大量共存,故錯誤;C、碳酸鉀和氫氧化鈣能結合產(chǎn)生碳酸鈣沉淀,則不能大量共存,故錯誤;D、因該組物質溶于水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結合生成水、氣體、沉淀,則物質能夠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故正確;故選:D。11.某一種或幾種物質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幾種離子:K+、Cl﹣、Ca2+、Ba2+、SO42﹣、CO32﹣.現(xiàn)取兩份100m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chǎn)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據(jù)上述實驗,以下推測正確的是()A.一定存在Cl﹣ 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C.一定存在K+ 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答案】C【解析】解: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chǎn)生,由于銀離子能與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產(chǎn)生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Cl﹣或是碳酸根離子或者硫酸根離子;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說明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鋇和碳酸鋇,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時,硫酸鋇不能溶解,而碳酸鋇溶解,因此溶液中含有SO42﹣、CO32﹣;溶液中含有SO42﹣、CO32﹣,則一定不含有Ca2+、Ba2+,因為鈣離子、鋇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不能共存;由于一定含有碳酸根離子,故氯離子不一定存在;根據(jù)溶液不顯電性,溶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故溶液中一定含有鉀離子。根據(jù)上述實驗,溶液中一定沒有Ca2+、Ba2+,可能含有Cl﹣,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是CO32﹣、SO42﹣、K+。故選:C。12.下列各組物質,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A.NaNO3HClNa2SO4 B.NaNO3NaClCuSO4C.NaClNa2SO4Na2CO3 D.NaOHBaCl2Na2SO4【答案】A【解析】解:pH為1的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間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結合生成水、氣體或沉淀,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離子均為無色,故選項正確;B、三者之間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結合生成水、氣體或沉淀,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由于CuSO4溶液顯藍色。故選項錯誤;C、碳酸鈉能夠和氫離子結合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D、由于H+與OH﹣結合生成水,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產(chǎn)生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故選:A。13.下列生活中常見物質的主要成分,屬于鹽的是()A.醋 B.生石灰 C.純堿 D.燒堿【答案】C【解析】解:A、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屬于酸。故選項錯誤;B、生石灰是由鈣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氧化物。故選項錯誤;C、純堿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選項正確;D、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屬于堿。故選項錯誤。故選:C。14.現(xiàn)有鹽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過量某物質X,溶液的pH隨加入X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X是()A.石灰石 B.熟石灰 C.純堿 D.燒堿【答案】C【解析】解:A、向HCl與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石灰石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曲線不會有pH大于7一段,故選項錯誤。B、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熟石灰時,熟石灰會與鹽酸反應使pH值增大,但不會與氯化鈣反應,曲線不會有水平一段,故選項錯誤。C、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純堿時,碳酸鈉先和鹽酸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酸性減弱,pH升高,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顯中性;繼續(xù)加入碳酸鈉時,碳酸鈉又和氯化鈣反應碳酸鈣沉淀和顯中性的氯化鈉,在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的過程中溶液的pH不變,當氯化鈣完全反應后,再加入碳酸鈉時,溶液的pH又升高,故選項正確。D、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燒堿時,燒堿會與鹽酸反應使pH值增大,但不會與氯化鈣反應,曲線不會有水平一段,故選項錯誤。故選:C。15.對化學反應A+B═C+D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A是稀硫酸,則生成物質中一定有水B.若C、D是鹽和水,則A、B不一定是酸和堿C.若A是可溶性堿,B是可溶性鹽,則C、D不可能是兩種沉淀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應,則C、D質量的總和一定等于20g【答案】B【解析】解:A、若A是稀硫酸,生成物質中不一定有水,如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選項說法錯誤。B、若C、D是鹽和水,則A、B不一定是酸和堿,如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的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C、若A是可溶性堿,B是可溶性鹽,則C、D可能是兩種沉淀,如氫氧化鋇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鋇沉淀,故選項說法錯誤。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應,A或B中的一種可能有剩余,則C、D質量的總和不一定等于20g,可能是小于20g,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16.Zn(OH)2是不溶干水的堿,ZnCl2可溶于水。由此推斷下列幾組物質組合,不能直接反應制取ZnCl2的是()A.鋅和稀鹽酸 B.氧化鋅和稀鹽酸C.氫氧化鋅和稀鹽酸 D.氫氧化鋅和氯化鉀溶液【答案】D【解析】解:A、鋅的位置排在氫之前,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故選項錯誤。B、金屬氧化物能與酸反應,氧化鋅和稀鹽酸生成氯化鋅和水,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鋅和稀鹽酸生成氯化鋅和水,故選項錯誤。D、氫氧化鋅難溶于水,不能與氯化鉀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正確。故選:D。17.下列方法鑒別各組無色溶液,不能夠達到目的的是()選項待鑒別溶液試劑(均為溶液)ANaOH和H2SO4石蕊BHCl和NaCl酚酞CHCl和H2SO4BaCl2DNa2CO3和NaOHHCl【答案】B【解析】解:A、NaOH和H2SO4分別顯堿性、酸性,分別能使石蕊溶液顯藍色、紅色,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B、HCl和NaCl分別顯酸性、中性,分別能使酚酞顯無色、無色,不能鑒別,故選項正確。C、H2SO4能與BaCl2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鹽酸不能,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D、HCl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NaOH與HCl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但無明顯現(xiàn)象,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故選:B。二.實驗探究題(共6小題)18.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做了如圖兩個實驗:【實驗一】:把試管①②中靜置后的上層清液倒入潔凈的燒杯中,最后只得到藍色沉淀和無色溶液。(1)寫出混合后得到藍色沉淀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混合后所得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緦嶒灦浚喊凑障铝薪M合繼續(xù)驗證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組合序號①②③組合的溶液H2SO4.NaOHH2SO4.NaClH2SO4.Na2CO3(3)在組合①、②、③中,組合 無明顯現(xiàn)象,但它們的實質不同,為了證明實質不同,小夕在實驗過程中使用了酚酞試液。(4)實驗結束后把3個組合反應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顯無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質(除酚酞外)的組成可能有種情況(填數(shù)字)。【結論】(5)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物中有 ?!敬鸢浮浚?)CuCl2+2NaOH=Cu(OH)2↓+2NaCl;(2)NaCl、Na2SO4;NaOH;(3)①、②;(4)2;(5)沉淀、氣體、水?!窘馕觥拷猓海?)把試管①②中靜置后的上層清液倒入潔凈的燒杯中,最后只得到藍色沉淀和無色溶液,說明第①個試管中反應后氫氧化鈉一定有剩余,即第①個試管反應后溶質是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第②個試管中氯化鋇不能剩余,否則會產(chǎn)生白色沉淀,硫酸銅可能剩余,也可能不剩余,所以第②個試管中一定含有氯化銅,所以混合后得到藍色沉淀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即:CuCl2+2NaOH=Cu(OH)2↓+2NaCl;(2)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氫氧化鈉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可能剩余,所以混合后所得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Na2SO4和NaCl;可能含有的溶質是NaOH;(3)①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反應現(xiàn)象不明顯,②沒有發(fā)生反應;(4)溶液無色,說明一定不顯堿性,一定不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由于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應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鈉,在第②個組合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鈉和其它物質不反應,所以溶質中還一定含有氯化鈉,硫酸可能過量,可能恰好完全反應,所以除酚酞外溶質的組成可能是:Na2SO4和NaCl或Na2SO4.NaCl、H2SO4;(5)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19.小明為探究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做了如圖實驗:(1)實驗后液體顏色變紅的試管是 ;(2)反應后試管C的溶液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 ;(3)小明把D、E反應后的液體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小明分別對試管D、E反應時的反應物用量有如下描述,正確的是 。A.試管D:氫氧化鈣溶液一定過量 B.試管D:稀鹽酸可能不足C.試管E:碳酸鈉一定過量 D.試管E:稀鹽酸一定過量【答案】(1)A;(2)Fe3+;(3)BC?!窘馕觥拷猓海?)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yōu)榧t色,則A試管溶液變?yōu)榧t色,堿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而氫氧化銅為不溶性堿,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故填:A;(2)C試管中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后試管C的溶液中溶質一定有氯化鐵,則C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Fe3+,故填:Fe3+;(3)分析D、E試管的反應原理可知,D試管反應后的溶質一定有氯化鈣,可能含有Ca(OH)2,或HCl,E試管反應后的溶質一定有NaCl,可能含有Na2CO3,或HCl,把D、E反應后的液體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為CaCO3,則說明E試管反應后的溶質為NaCl和Na2CO3,D試管溶液中的溶質為CaCl2,或CaCl2和Ca(OH)2;A.試管D:氫氧化鈣溶液可能過量,故A錯誤;B.試管D:D試管溶液中的溶質為CaCl2,或CaCl2和Ca(OH)2,則稀鹽酸可能不足,故B正確;C.試管E:E試管反應后的溶質為NaCl和Na2CO3,則碳酸鈉一定過量,故C正確;D.試管E:E試管反應后的溶質為NaCl和Na2CO3.則稀鹽酸一定不過量,故D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上網(wǎng)課學習心得體會(3篇)
- 課題申報參考: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下高校輔導員數(shù)字素養(yǎng)測評及提升路徑研究
- 2025年度個人商鋪長期租賃合同標的物詳細清單3篇
- 2025年度個人肖像權授權使用協(xié)議書個人肖像權體育賽事推廣授權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設施改造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假離婚法律風險評估及解決方案合同3篇
- 2025年度無人機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8篇
- 2025版木工預制構件生產(chǎn)與安裝合同范本4篇
- 個人合同擔保書(2024年樣本):教育貸款擔保2篇
- 2025年個人挖機租賃合同續(xù)簽協(xié)議4篇
- 2025水利云播五大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基礎預防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中藥飲片驗收培訓
- 手術室??谱o士工作總結匯報
- DB34T 1831-2013 油菜收獲與秸稈粉碎機械化聯(lián)合作業(yè)技術規(guī)范
- 創(chuàng)傷處理理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培訓課件
- 抖音認證承諾函
- 高等數(shù)學(第二版)
- 四合一體系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ICD-9-CM-3手術與操作國家臨床版亞目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