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nèi)外古詩鑒賞-2023年中考語文三輪復(fù)習(xí)專項模擬練(原卷版)_第1頁
課內(nèi)外古詩鑒賞-2023年中考語文三輪復(fù)習(xí)專項模擬練(原卷版)_第2頁
課內(nèi)外古詩鑒賞-2023年中考語文三輪復(fù)習(xí)專項模擬練(原卷版)_第3頁
課內(nèi)外古詩鑒賞-2023年中考語文三輪復(fù)習(xí)專項模擬練(原卷版)_第4頁
課內(nèi)外古詩鑒賞-2023年中考語文三輪復(fù)習(xí)專項模擬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8課內(nèi)外古詩鑒賞

(一)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列小題。

歲暮到家

[清]蔣士鈴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久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②。

K注]]①及辰:及時,正趕上時候。這里指過年之前能夠返家。②風(fēng)塵:這里指的是旅途的勞累苦辛。

1.頷聯(lián)中“”一句,化用詩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詩句,寫出了母親對兒子的憐愛:頸聯(lián)中運用

“”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母親噓寒問暖的感人形象。

2.尾聯(lián)中“愧”和“不敢嘆”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風(fēng)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fù)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萍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而鳥②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注】①此詩作于詩人被貶江州司馬期間。②鵬:一種鳥。

1、這首試從內(nèi)容上屬于,從體裁上屬于近體詩中的,這種詩一般要求

和頸聯(lián)的上下句是對仗的。

2、請從頷聯(lián)“亂”“平”中任選一字做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抒發(fā)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列小題。

村行

[宋]王禹倩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②,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養(yǎng)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注釋】①野興:指陶醉在山林美景中,怡然自得的樂趣。②晚籟:指秋聲?;[,大自然的聲響。③棠梨:

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葉喬木,木質(zhì)優(yōu)良,葉含紅色。④原樹:原野上的樹。

1,下列對詩歌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寫詩人在領(lǐng)略風(fēng)景的時候產(chǎn)生了思鄉(xiāng)的愁緒。

B.首聯(lián)在動態(tài)中寫景,交代了時、地、人、事。

C.頷聯(lián)寫景是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的?!坝新暋焙汀盁o語”寫出了山村傍晚的沉寂。

D.尾聯(lián),詩人村行的情緒由悠然轉(zhuǎn)入悵然,這也是他宦途失意心情的顯露。

2.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前六句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富有詩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圖,較好地體現(xiàn)了宋人“以畫入詩”的特點。

B.作此詩時,詩人正處于被貶謫期間,故而整首詩風(fēng)格沉悶,讀來讓人悵然不已。

C.詩歌頷聯(lián)對仗工整,寫出了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契合無間。

D.詩歌最后兩句由寫景轉(zhuǎn)入抒情,一問表明悶悶不樂的心情,一答表明悶悶不樂的原因。

(四)

長安夜雨

薛逢?

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

心關(guān)桂玉②天難曉,運落風(fēng)波夢亦驚。

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濕無聲。

當(dāng)年志氣俱消盡,白發(fā)新添四五莖。

【注】①薛逢,字陶臣,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屢忤權(quán)貴,仕途頗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貴的

柴米。

L請賞析詩歌頸聯(lián)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

2.尾聯(lián)中的“俱消盡”三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五)

如夢令

蘇軾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②深處。別后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①東坡:蘇軾被貶黃州,墾辟故營地數(shù)十畝,命名為東坡,耕其中。②玉堂:翰林院。此詞作

于蘇軾被貶黃州東坡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學(xué)士時。

閱讀上面的一首詞,回答問題。

(1)詞中的“別后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中的兩個“歸去”,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夢中作?

歐陽修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無奈客思家。

【注】①本詩約作于皇祐元年(1049),當(dāng)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

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jié)柬,斧已攔掉.回家后發(fā)現(xiàn)早已換了人間。

③酒闌:酒盡。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兩句寫秋夜夜深獨吹笛,寫亂花使詩人迷惑看不清道路,所表達的正是被貶后焦慮、失意之情。

B.第三句寫人世間容易變換。

C.第四句直寫思念家鄉(xiāng),表達的是詩人對無聊的官場的幻滅和厭倦,從而即便是酒醉、酒酣也想著返回家

鄉(xiāng)。

D.四句詩寫了秋夜、春宵、棋罷、酒闌四個不同的意境,這不符合“夢中作”的特點。

2.請說說“路暗迷人百種花”的“暗”字好在哪里。

(七)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李白

南湖②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注】①唐肅宗乾元二年秋,李白與被貶謫的李曄、賈至同游洞庭湖,作詩記游。②南湖:指洞庭湖。在

長江之南,故稱。③耐可:哪可,怎么能夠。

1.下列對詩歌題目停頓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B.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C.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D.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2.“月色”豈能“賒”?著此一字,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情韻?

(八)

(二)閱讀《漁家傲》,回答問題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婉約派詞宗李清照所寫《漁家傲》,描寫的是夢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這樣的景象顯示出

作者性情中的一面。

2.閱讀畫線詩句,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兩句詩在你腦海中呈現(xiàn)的畫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三幅“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的書法作品,請選出你認為最符合本詩詞意境的一幅,結(jié)合書體特點簡

要寫出選擇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

(九)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10?11題。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此詩是詩人歸隱田園后寫的一首抒情小詩,其中“心遠”二字指詩人心中遠離草廬。

B.“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現(xiàn)了詩人悠閑自得、與世無爭的情懷。

C.“山氣日夕佳”一句在詩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緊承上句,點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飛鳥結(jié)伴歸林。

D.此詩融情于景,情景渾然一體,表現(xiàn)出一種平淡而質(zhì)樸的美。

2.“飛鳥相與還”描寫了什么樣的情景?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2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下列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臨碣石”中的“臨”,寫詩人登高觀滄海,起筆氣勢不凡。

B.“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用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描寫水波和山島。

C.詩中描寫了蕭瑟的秋風(fēng)、洶涌的波濤,營造悲涼傷感的意境。

D.本詩寓情于景,體現(xiàn)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業(yè)的豪邁情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描繪怎樣的景象?請簡要分析。

(十一)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苻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若菜,左右茗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請簡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以“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開頭,這樣寫具有什么樣的藝術(shù)效果?

答:

(十二)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2題。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一句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

2.請從煉字角度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壯”。

答:

(十三)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全詩緊緊圍繞詩題“望岳”中的字著筆,重在描寫望岳所見所感,以簡潔的詩句寫出了泰山的雄

偉氣勢,顯示出詩人

2.“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十四)

閱讀《兼葭》,完成1-3題。

兼葭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城。

兼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謂伊人,在水之濱。溯澗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扯。

1.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這些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fā)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章疊唱是《詩經(jīng)》典型的藝術(shù)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1?2題。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我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

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

凍死亦足!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風(fēng)吹破引發(fā)感慨而寫下的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

B.詩人對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進竹林的行為無可奈何,只好拄杖歸來,獨自嘆息。

C.布衾如鐵,屋漏床濕,雨腳如麻.長夜難眠,表現(xiàn)出詩人窮困苦痛的生活狀況。

D.這首詩最后一段運用敘述抒情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2.請對這首詩中加線的句子進行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

對下面這首元曲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A.這首元曲借憑吊潼關(guān)古跡,抒發(fā)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潼關(guān)的險要。

C.“望西都,意躊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

D.“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換代,人們才能擺脫痛苦的生活。

(十七)

閱讀下面兩首古代詩歌,完成12題。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下列對兩首古代詩歌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漁家傲?秋思》圍繞“異”字寫出了塞外的蕭瑟荒涼,體現(xiàn)了將士們生活的艱苦。

B.“小橋流水人家”呈現(xiàn)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使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凈沙?秋思》意在描繪一幅深秋晚景圖,人在其中起陪襯作用。

D.兩首詩歌,一首是宋詞,一首是元曲,都抒發(fā)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2.這兩首古代詩歌皆以“秋思”為題,請指出它們所表達的“秋思”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

古詩詞賞析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詞的上下片都用了一個“射”字,情感內(nèi)涵卻不盡相同。前者突出表現(xiàn)的是作者的,后

者抒發(fā)的是強烈的愛國情感。(2分)

11.詞中“又何妨!”一句反問語氣強烈,感情豐富。聯(lián)系上下句,說說該句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十九)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詩歌采用樂府古題“行路難”,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

B.詩人面對美酒佳肴卻“停杯投箸”“拔劍四顧”,透露出內(nèi)心的迷惘痛苦。

C.“閑來”兩句連用兩個歷史典故,表現(xiàn)詩人對乘舟垂釣悠閑生活的渴望。

D.詩人反復(fù)感嘆“行路難”,唱出了無窮憂慮、焦灼不安的心聲。

2.“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眱删浔憩F(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

古詩詞賞析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本詩表達了詩人的情感。

2.明代胡應(yīng)麟在《詩藪?內(nèi)編》里說,本詩頸聯(lián)“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你能從煉字上說說它妙在哪里

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

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下列最能體現(xiàn)塞下秋天季節(jié)特點的一項是

A.衡陽雁去B.四面邊聲C.長煙落日D.孤城緊閉

2.下列對詞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A.聞人思念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卻沒有辦法回去,"濁酒一杯",怎能排解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東漢大將竇憲燕然勒石記功而還的典故,這里用來表現(xiàn)將士們建功立業(yè)的壯志和決

心。

C.“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在悲愴的情調(diào)中,鮮明地表達了詞人對朝廷腐朽軟弱的控訴和批判。

D.全詞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感情真摯深沉,語言質(zhì)樸凝練,讀來真切感人。

3.下列詩句中與“羌管悠悠霜滿地”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B.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觀刈麥)

C.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二十二)

閱讀下面的宋詞,選出賞析有誤的一項()

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A.這是一首望月壞人之作,全詞情理交融,描寫虛實結(jié)合,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

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幾個詞語,寫出了詞人那種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糾結(jié)心理,表

現(xiàn)了詞人對現(xiàn)實的逃避。

C.“何事長向別時圓”,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無理的語氣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一切經(jīng)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達了美好祝愿,表現(xiàn)了作者的曠達和

智慧。

(二十三)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2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首聯(lián)中的“五津”是指蜀州岷江的五個渡口,詩人在長安是無法望見五津的,這里卻說“風(fēng)煙望五津”,

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離別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題。這首詩和大多數(shù)送別詩在情感基調(diào)上有何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