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習:選擇題_第1頁
新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習:選擇題_第2頁
新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習:選擇題_第3頁
新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習:選擇題_第4頁
新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習:選擇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度新教科版六年級上冊

期末專項復習選擇題訓練

一、選擇題

1.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氣象學家()提出的,并用搜集到的化石作為證據。

A.達爾文B.魏格納C.赫胥黎

2.在下面的輪軸裝置中,要將重物提起,在箭頭處用力最小的是o

3.有一臺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上面分別標注有“10X”和“100X”,那么,這臺顯微鏡的

最大放大倍數是()。

A.110倍B.1000倍C.100倍

4.關于細胞的錯誤說法是()o

A.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B.紅細胞負責運輸的二氧化碳

C.細胞能和病毒、細菌作戰(zhàn),保護我們的健康

5.放大鏡利用了光的()原理。

A.直線傳播B.反射C.折射

6.()是生物生命活動的最基本單位,生物都是由它組成的。

A,細胞B.器官C.組織

7.美洲大陸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物,為距今大約()年的尖狀器。

A.一萬年B.五千年C.一億年

8.地球按()的方向自轉。

A.自東向西B.自南向北C.自西向東

9.“自然選擇”是在()中首先提出來的。

A.達爾文《進化論》B.達爾文《物種起源》C.孟德爾《物種起源》

10.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中國遼寧等地發(fā)現了一系列帶羽毛的恐龍化石,這可以

作為()的證據。

A.鳥類起源于恐龍的觀點B.大陸漂移說C.生物進化論

3.有一臺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上面分別標注有“10X”和“100X”,那么,這臺顯微鏡的

最大放大倍數是()。

A.110倍B.1000倍C.100倍

4.關于細胞的錯誤說法是()o

A.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B.紅細胞負責運輸的二氧化碳

C.細胞能和病毒、細菌作戰(zhàn),保護我們的健康

5.放大鏡利用了光的()原理。

A.直線傳播B.反射C.折射

6.()是生物生命活動的最基本單位,生物都是由它組成的。

A.細胞B.器官C.組織

7.美洲大陸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物,為距今大約()年的尖狀器。

A.一萬年B.五千年C.一億年

8.地球按()的方向自轉。

A.自東向西B.自南向北C.自西向東

9.“自然選擇”是在()中首先提出來的。

A.達爾文《進化論》B.達爾文《物種起源》C.孟德爾《物種起源》

10.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中國遼寧等地發(fā)現了一系列帶羽毛的恐龍化石,這可以

作為()的證據。

A.鳥類起源于恐龍的觀點B.大陸漂移說C.生物進化論

11.下列現代生物中,身體形態(tài)與古代的魚龍相似的是()。

A.鯊魚B.鱷魚C.海豚

12.下圖是從始祖馬到現代馬的變化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始祖馬和現代馬大小差距很大,不是同一種生物

B.在5000萬年的進化過程中,馬的身軀增大了,趾由4個變?yōu)?個

C.馬的牙齒為了適應啃食草原上的草的需求發(fā)生了改變

13.指紋鎖和人臉識別是現代化科技的產物,實現它們功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o

A.計算機高超的識別功能

B.經濟基礎足夠豐富

C.變異現象使每個人的指紋和面部特征都獨一無二

14.下面的實例中,運用了風能的是()o

A.風車B.有軌電車C.交通指示燈

15.下列電磁鐵實驗方案可以改變電磁鐵的磁極的是()o

A.調換電池正負極的接線B.把鐵芯換成鋁筆C.增加線圈的繞線匝數

16.下列物品中,使用的是可再生性能源的是()o

太陽能熱水器風車煤氣灶水力發(fā)電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17.在建一個星座模型實驗時,手電筒從()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會在

屏幕上投下如下圖四個不同的影子。

A.四個不同高度B.四個不同距離C.四個不同角度D.兩個不同角度

18.火星與地球一樣,在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進行逆時針自轉,并且自轉軸始終保持

約25度傾斜角度,下列有關火星上觀察到的現象說法不正確的是。

A.有四季變化B.有晝夜交替現象C.太陽西升東落D.有極晝和極夜

現象

19.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下列觀察方法正確的是o

A.二GB.G石

.■口

C.廣0D.GG

■w

20.使用顯微鏡,無論怎樣對焦,都只能看到亮的光圈,這可能是由于=

A.反光鏡沒有調節(jié)好B.標本放歪了C.光線不足D.標本上灰層太

21.使用顯微鏡(如圖)。

顯微鏡A和C采用的鏡片是。

A.都是凸透鏡B.都是凹透鏡C.一面凸透鏡一面凹透

22.我們用小球代表月球、手電筒代表太陽來研究日食形成原因,這種實驗稱為

()。

A.觀察實驗B.對比實驗

C.經典實驗D.模擬實驗

23.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偉大著作是()。

A.《天體運行論》B.《八十天環(huán)游世界》C.《天論》

D.《日心說》

24.盤山公路是斜面的應用,關于修建盤山公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同一座山,斜坡修得越長越好B.同一座山,斜坡無論長短,一樣省力

C.同一座山,斜坡無論長短都能省力D.同一座山,斜坡越短越省力

25.印刷術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活字印刷四個步驟先后順序為()。

①檢字②拓?、鬯⒛芰乐?/p>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④②

26.自行車上,()是變形的輪軸。

A.剎車B.坐墊C.鏈條D.車把手

27.下列現象與晝夜交替有關的是()o

A.大雁遷徙B.小草枯萎C.刺猬冬眠D.貓頭鷹夜里捕

28.北京和烏魯木齊相對位置是:北京在東,烏魯木齊在()。

A.東B.南C.西D.北

29.放大鏡的()越大,放大的物體的倍數越大。

A.厚度B.鏡片C.凸度D.凹度

30.第一個發(fā)現細胞的科學家是()o

A.巴斯德B.簡?施旺麥丹C.列文虎克D.羅伯特?胡克

31.科學家受()的啟發(fā),研制出“蠅式氣味分析監(jiān)視儀”,將它安裝在宇宙飛船

的密封艙里,不僅可以凈化空氣,而且在空氣泄漏時能立即發(fā)出警報。

A.蒼蠅復眼B.蝴蝶翅膀C.蒼蠅觸角D.蝙蝠耳朵

32.中國古代用來觀測日影長度四季變化規(guī)律的天文儀器,它叫()。

A.日辱B.圭表C.天象儀D.渾天儀

33.科學興趣小組測得正午時學校操場旗桿影子最短的一天是年中的()。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4.風箏在空中飛,利用了()=

A.動能B.熱能C.風能

35.電視產生的聲音是通過()轉化而來。

A.機械能B.電能C.化學能

36.人類用的能源主要來自()。

A.石油B.煤C.太陽

37.()是我們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搖籃。

A.黃河B.海洋C.局)山D.平原

38.下列物品中,()工作的時候不需要電能。

A.風車B.節(jié)能燈C.電動車D.遙控器

39.很多樓道的電燈采用了聲控開關。聲音能控制開關,說明()。

A.聲音具有導電性B.電能可以轉換為聲能C.聲音具有能量

40.電冰箱工作需要()汽車運行需要()太陽能熱水器工作需要

(),風車轉動需要()。

①風能②光能③電能④化學能

A,③④②①B.①②③④C.③④②①D.④①②③

41.關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o

A.煤、石油、天然氣都屬于常見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B.能源是為人類提供能量的物質

C.能量是守恒的,不會發(fā)生能源危機

42.2003年10月15日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發(fā)射成功,首位航天員是

()。

A.費俊龍B.楊利偉C.聶海勝

43.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儲存起來。

A.化學能B.熱能C.光能

44.電磁鐵可以將電能轉化成()。

A.磁能B.熱能C.光能

45.電磁鐵中纏繞鐵芯的導線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就()o

A,越大B.越小C.沒有變化

46.沒有利用到輪軸的是()。

A.鑰匙B.螺絲刀C.錘子

47.纏繞電磁鐵線圈時,做法錯誤的是()o

A.沿一個方向向里繞

B.沿一個方向向外繞

C.一會里繞,一會外繞

48.下列磁鐵中,切斷電流后磁性消失的是()o

A.磁鐵B.電磁鐵C.環(huán)形磁鐵

49.下圖所示的簡單機械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o

A.機械能B.動能C.化學能

51.下列物體不是晶體的是(),

A.食鹽B.味精C.玻璃

52.貯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

A.熱能B.光能C.化學能D.機械能

53.下列方法中,能使圖中指南針偏轉角度增大的是()。

A.改變電池的連接方向B.兩節(jié)電池串聯C.兩節(jié)電池并聯

54.下列圖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羊角錘拔釘子B.開瓶器開酒瓶蓋C.鑲子夾

取物體

55.小電動機工作,把()。

A.動能轉化成電能B.熱能轉化成電能

C.電能轉化成動能D.電能轉化成磁能

56.用螺絲刀擰螺絲時,應用的機械原理是()o

A.斜面B.滑輪C.杠桿D,輪軸

57.用光學顯微鏡無法觀察到的是()o

A.硅藻B.變形蟲C.草履蟲D.新冠病毒

58.下圖是用顯微鏡觀察某生物裝片時的視野,若要使視野中的物體移動到中間,裝

片應向()移動。

A.左B.右C.上D.下

59.明明同學制作了一個電磁鐵,他先改變電磁鐵線圈的纏繞方向,再改變電磁鐵的

電流方向,其他條件不變,此時的電磁鐵()。

A.南北極改變,磁力大小不變B.南北極改變,磁力大小改變

C.南北極不變,磁力大小改變D.南北極不變,磁力大小也不變

60.下列物體不具有放大鏡功能的是()o

A.裝滿水的透明玻璃杯B.沒裝水的透明塑料袋

C.透明的玻璃球D.水珠

第H卷(非選擇題)

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

參考答案:

1.B魏格納是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陸漂移說的創(chuàng)始人。大陸漂移

說是由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并用搜集到的化石作為證據,所以B符合題意。

2.A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在輪上用力帶動軸運動

時省力,輪越大越省力。比較以上選項中三個輪軸,輪相對于軸較大的是A圖,故要將重

物提起,A選項的輪軸在箭頭處用力最小。

3.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x目鏡的放大倍數,這臺顯微鏡的目鏡放大倍數是

10x,物鏡的放大倍數是100x,那么這臺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是10x100=1000(倍)。故

B正確。

4.B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長、發(fā)育、繁

殖、遺傳等生命活動都是通過細胞進行。血液中的紅細胞好像是運輸兵,負責運輸人體吸

入的氧氣和產生的二氧化碳。人類的紅細胞是雙面凹的圓餅狀。細胞能和病毒、細菌作

戰(zhàn),保護我們的健康??梢夿符合題意。

5.C像放大鏡這樣邊緣薄、中間厚的透明鏡片,稱為凸透鏡,它有放大物體、會聚光線、

成像等作用。放大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虛像,放大鏡

就是根據該原理制成。

6.A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或在細胞參與下完成的,即

使病毒也只有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表現出生命活性。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

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7.A科學家研究發(fā)現,美洲大陸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物,為距今大約1萬年的尖狀器。從

人體形態(tài)上分析知道,美洲土著人在形態(tài)上與西伯利亞和其他東亞地區(qū)的黃種人非常一

致,所以A符合題意。

8.C地球自轉: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周期是

24小時,也就是一天,所以C符合題意。

9.B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20多年研究,終于寫成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在這部書

里,達爾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自然選擇”的進化論的思想,說明物種是在不斷的變化之

中,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經典理

論。

10.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由羽毛的恐龍化石可以推測出鳥類起源于恐龍。

11.C魚龍是一種類似魚和海豚的大型海棲爬行動物。

答案第1頁,共6頁

12.A始祖馬和現代馬大小差距很大,是經過自然選擇不斷進化而來的,他們有共同的祖

先,是同一種生物。由圖可知在馬的進化過程中馬的身軀增大了,趾由4個變?yōu)?個。其

牙齒的進化也是由于對環(huán)境的適應而發(fā)生的改變。

13.C每個人的指紋和面部特征都是獨一無二的,這與變異現象密不可分。指紋鎖和人臉

識別是現代化科技的產物,實現它們功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變異現象,使每個人的指紋和

面部特征都獨一無二。人體指紋的唯一性和指紋鎖的指紋識別原理的復雜性讓指紋鎖具備

更高的安全性能,所以C符合題意。

14.A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運動的物體也有能量,叫動能。能

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學物質中,叫化學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風車

運用了風能;有軌電車、交通指示燈運用了電能。

15.A電磁鐵的南北極與線圈的纏繞方向和電流的方向有關,改變線圈的纏繞方向或電池

的正負極都可以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所以組一電磁鐵實驗方案可以改變電磁鐵的磁極的

是調換電池正負極的接線。

16.C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時間內從自然界中再次產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

時間內無法在自然界中再次產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分析圖片可知,太陽能熱水器、

風車、水力發(fā)電站,使用的是可再生性能源,①②④是正確的選項;③使用的是不可再生

能源。

17.C在“星座”模型實驗中,7個橡皮泥小球代表星星,屏幕代表宇宙,橡皮泥小球在屏幕

上的影子是星星形狀。橡皮泥小球掛在紙板上的位置不同,距離我們的遠近不同,從不同

的方位能看到不同的圖像。在建一個星座模型實驗時,手電筒從四個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

型,橡皮泥小球會在屏幕上投下如圖四個不同的影子。

18.C火星與地球一樣,在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進行逆時針自轉,并且自轉軸始終保持約

25度傾斜角度,結合地球上的現象判斷,火星上有四季變化、有晝夜交替現象、有極晝和

極夜現象,太陽是東升西落的。太陽西升東落的說法不正確。

19.D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是兩只眼睛都要睜開,標準姿勢是用左眼觀察,右眼右手做記

錄。

20.B顯微鏡的發(fā)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使用顯微

鏡,無論怎樣對焦,都只能看到亮的光圈,這可能是由于標本放歪了。

21.A光學顯微鏡的主要結構是鏡頭,包括目鏡和物鏡,是兩個凸透鏡。

22.D我們在研究日食形成原因時,用手電筒代表太陽,用小球代表月球,這樣的實驗方

答案第2頁,共6頁

法是模擬實驗。模擬實驗是在人為控制研究對象的條件下進行觀察,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

進行的實驗。模擬實驗是科學實驗的一種基本類型。D符合題意。

23.A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并在臨終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體運行

論》。他認為太陽處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靜止不動的。

24.C斜面可以省力,同一座山,并不是斜坡修得越長越好,斜坡的坡度適宜車輛通行即

可,故A錯誤;同一座山,斜坡長度越長越省力,斜坡越短,省力越小,故B錯誤;根據

以上分析可知,同一座山,斜坡越長越省力,故D錯誤。

25.B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改進著工具和技術,從而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印刷術帶來了記錄

信息和傳播信息的變革,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fā)明之一?;钭钟∷⑿g一般分為四個

步驟,其先后順序為①檢字、③刷墨、②拓印、④晾制。

26.D自行車的剎車利用了杠桿原理,故A錯誤;自行車坐墊利用了物體的彈性,緩沖作

用強,沒有利用輪軸原理,故B錯誤;鏈條是傳動裝置,與輪軸原理無關,故C錯誤;

27.D根據對生物節(jié)律的認識,貓頭鷹是夜行性動物,捉老鼠在夜間進行,其生活習性受

到晝夜交替的影響。原因是貓頭鷹的眼睛在夜晚具有較強的夜視功能,而老鼠在夜間的視

力較差。大雁遷徙、小草枯萎、刺猬冬眠與晝夜交替無關。

28.C根據對地球自轉方向的認識,北京、烏魯木齊的相對位置是:北京在東、烏魯木齊

在西,所以北京比烏魯木齊早迎來黎明。

29.C放大鏡是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jié)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片的

直徑沒有關系,和鏡片的凸度有關。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物體的倍數越大。

30.D細胞是由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于1665年發(fā)現的。當時他用自制的光學顯微鏡觀

察軟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后發(fā)現一格一格的小空間,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第一個發(fā)現

細胞的科學家是羅伯特?胡克。

31.C人類模仿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創(chuàng)造出各種人造物。這些做法逐漸發(fā)展為一門從自然

中學習,進而應用到工程技術中的學科一仿生學?!跋壥綒馕斗治霰O(jiān)視儀”是人類模仿蒼

蠅的觸角研制的。

32.B圭表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天文儀器之一,是用來判定季節(jié)的。圭表分為“圭”和“表”兩

部分,圭是有刻度的平面,置于南北方向;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垂直立于圭的南

端,用來度量正午的日影長度。

33.B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

短。從6月1日到6月21日(夏至日),太陽高度越來越高,日照時間變長,夏至時日照時

答案第3頁,共6頁

間最長。故正午時學校操場旗桿影子最短的一天是年中的夏至。

34.C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運動的物體也有能量,叫動能。能

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學物質中,叫化學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

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風箏在空中飛,利用了風能。

35.B在一定條件下,不同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量

在轉化過程中總量保持不變。電能可以轉化成光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聲能,電視

產生的聲音是通過電能轉化而來。

36.C石油、天然氣是幾億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經過長期、復雜的變化形成的,它們所具

有的能量來自于億萬前的太陽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37.B我們居住的地球,有高山、平原,但更多的地方被海水覆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

資源的寶庫,它為生命的誕生進化與繁衍提供了條件。

38.A聲能、光能、電能、熱能、磁能、機械能、、風能、化學能等都是能量。風車利用了

風能;節(jié)能燈、電動車、遙控器利用了電能。

39.C能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我們可以觀察到它產生的效果。能量可以使物體運動

或是發(fā)生變化。聲音不能導電,A錯誤。電能可以轉換為聲能,但聲控開關是把聲能轉換

為電能。B錯誤。

40.C③④②①,故選C

41.C能源是能夠提供能量的資源,通常指熱能、電能、光能、機械能、化學能等。煤、

石油、天然氣都屬于常見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量雖然是守恒的,但是能源卻是不斷

減少的,所以我們要珍惜能源。

42.B2003年10月15日,我國“神舟5號”載人飛船首次發(fā)射成功,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

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2005年10月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十二日搭乘“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

43.A植物通過葉子里所含的葉綠體,依靠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

氣和養(yǎng)料,就是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起來。

44.A電能生磁,磁也能生電,由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當導線中有電流通過

時,導線的周圍會產生磁性。它是一種將電能轉化為磁能的裝置。

45.A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三個因素有關:電流大小、線圈匝數多少、有無鐵芯。電流越

強,電磁鐵的磁性越強;當電流相同時,電磁鐵的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電磁鐵內有

鐵芯比無鐵芯磁性強。電磁鐵中纏繞鐵芯的導線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就越大。

答案第4頁,共6頁

46.C由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鑰匙、螺絲刀應用了輪軸;錘子是

應用了杠桿原理。

47.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