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A卷一學業(yè)水平達標驗收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都伴隨著能量變化
B.任何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xiàn)為熱量變化
C.伴有能量變化的物質變化都是化學變化
D.即使沒有物質的變化,也可能有能量的變化
解析:選A化學反應中均伴隨能量變化,一般表現(xiàn)為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A正確;
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不一定都表現(xiàn)為熱量變化,能量可能轉化為電能、光能等,B錯誤;
伴有能量變化的物質變化也可能是物理變化,如濃硫酸稀釋,C錯誤;物質的變化是能量變
化的基礎,有能量的變化一定有物質變化,D錯誤。
2.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A2(g)+3B2(g)2AB3(g),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1-1
A.F(A2)=0.05mol,L,s
-1
B.K(B2)=0.6mol?L~?s
-1-1
C.K(AB3)=0.5mol,L,s
D.缺乏依據(jù),無法比較
-1
解析:選C將各物質的反應速率均轉化為A的速率,則B項,F(xiàn)(A2)=0.2mol-L-s
-1-1
一',C項,r(A2)=0.25mol?L?s,故C項反應速率最快。
3.①②③④四種金屬片兩兩相連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組成原電池。①②相連時,外電路
電流從②流向①;①③相連時,③為正極;②④相連時,②上有氣泡逸出;③④相連時,③
的質量減少。據(jù)此判斷這四種金屬活動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
解析:選B①②相連時,外電路電流從②流向①,說明①為負極;①③相連時,①為
負極;②④相連時,②上有氣泡逸出,說明④為負極;③④相連時,③的質量減少,說明③
為負極。綜上所述可知,這四種金屬活動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①③④②。
4.下列電池不屬于化學電池的是()
ABCD
鉛酸蓄電池太陽能電池鋅鎬電池鍥鎘電池
,HI-CKi.au
4raN11JHl-caaATOMr,13J
解析:選B鉛酸蓄電池、鋅鎰電池、銀鎘電池都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屬于化學電
池;太陽能電池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不屬于化學電池,B符合題意。
5.下列關于反應速率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速率用于衡量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
B.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都為0
C.決定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應物的性質
D.增大反應物濃度,提高反應溫度都能增大反應速率
解析:選B化學反應速率是用來衡量化學反應進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A正確;可逆
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均不為0,B錯誤;反應物自身性質是決
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C正確;增大反應物濃度、升高溫度、使用催化劑等均能增大
反應速率,D正確。
6.如圖所示,有關化學反應和能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圖a圖b
A.圖a表示的是吸熱反應的能量變化
B.圖b中反應物比生成物穩(wěn)定
C.圖a可以表示氯化鏤固體與氫氧化釧晶體反應的能量變化
D.圖a不需要加熱就一定能發(fā)生,圖b一定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
解析:選BA項,圖a中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表示的是放熱反應的
能量變化,錯誤;B項,圖b中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則
反應物比生成物穩(wěn)定,正確;C項,圖a表示的是放熱反應,而氯化鏤固體與氫氧化鋼晶體
的反應是吸熱反應,錯誤;D項,反應條件與反應放熱還是吸熱沒有關系,錯誤。
7.目前,科學家提出了一種經(jīng)濟而且理想的獲得氫能源的循環(huán)體系(如圖)。關于此循環(huán)
體系,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陽能、
電能
H2OH2+O2
Vty
、>娶電處
燃料電池
A.燃料電池能夠使化學反應產(chǎn)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B.燃料電池中通入上的一極作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C.在此循環(huán)中發(fā)生了反應:2HQ2H2t+O2t
D.目前化學家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尋找合適的光照條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劑
解析:選C氫氧燃料電池的負極通入壓,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通入。2,發(fā)生還原反應,
故B正確。原電池都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故A正確。推廣氫能的關鍵是尋找合適
的催化劑,利用太陽能分解水,故D正確。
8.在2N0?(紅棕色)MOK無色)的可逆反應中,下列狀態(tài)一定屬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弗0&和NOz的分子數(shù)比為1:2
B.NzOa和NOz的濃度相等
C.平衡體系的顏色不再改變
D.單位時間內有1molN2O4變?yōu)镹O2的同時,有1molNO2變?yōu)镹2O4
解析:選C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但N。和限分子數(shù)比不一定為1:2,
A錯誤;平衡時二者濃度也不一定相等,B錯誤;反應混合物顏色不再變化,說明NO?濃度
不變,即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正確;反應達到平衡時,單位時間內1molNQ&變?yōu)镹O?的
同時,應有2molNO,變?yōu)镹2O4,D錯誤。
9.如圖是鋅片和銅片在稀硫酸中所組成的原電池裝置,c、d為兩個電極。下列有關的
判斷不正確的是()
A.電池工作的過程中,d電極上產(chǎn)生氣泡
B.電池工作時,溶液中SO7向d移動
C.c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D.電池工作的過程中,溶液中SO廠濃度基本不變
解析:選BA項,由電流方向知,c電極為負極,d電極為正極,溶液中的『在正極
得電子生成氫氣,正確;B項,d是正極,溶液中的陽離子移向d電極,SO廠向c極移動,
錯誤;C項,c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正確;D項,電池工作過程中,溶液中SO廠濃度基
本不變,正確。
VQs
10.2S02(g)+02(g)式2s03(g)是制備硫酸的重要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催化劑V2O5不改變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
B.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反應速率一定增大
C.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將縮短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
D.在心、友時刻,SO3(g)的濃度分別是a、C2,則時間間隔心?友內,S()3(g)生成的平
均速率為三
L2-t\
解析:選D催化劑能同等程度改變正、逆反應速率,A錯誤;增大反應體系壓強的方
法有多種,當向反應體系中充入無關氣體時,壓強增大,但反應速率不變,B錯誤;降低溫
度減慢反應速率,達到平衡的時間增長,C錯誤;根據(jù)題中信息可知MSOJ=主=FU,
△t方2——t\
D正確。
1L某小組為研究原電池原理,設計如圖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和b不連接時,鐵片上會有壓產(chǎn)生
B.a和b用導線連接時,鐵片上發(fā)生的反應為Cu2++2e-=Cu
C.a和b用導線連接時,電子由a流向b
D.無論a和b是否連接,鐵片均會溶解,溶液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
解析:選Da、b不連接時,F(xiàn)e能與溶液中Cu"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Cu,A錯誤;導線
連接時構成原電池,F(xiàn)e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B錯誤;構成原電池時,電
子從負極流出經(jīng)導線流回正極,即從b極流向a極,C錯誤;無論a和b是否連接,均是Fe
溶解發(fā)生氧化反應,溶液由C/+逐漸變成F/+,即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D正確。
12.某興趣小組設計的簡易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該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浸有稀硫酸的濾紙
A.鋅片作正極
B.銅片上有氣泡產(chǎn)生
C.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電子由銅片經(jīng)導線流向鋅片
解析:選B根據(jù)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活潑金屬作負極,鋅比銅活潑,鋅片作負極,A
錯誤;銅片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2H++2葭=壓t,銅片上有氣泡冒出,B正確;該裝置
為原電池裝置,是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C錯誤;根據(jù)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電子從負
極經(jīng)導線流向正極,即電子從鋅片經(jīng)導線流向銅片,D錯誤。
13.一定溫度下,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兩種氣體并發(fā)生反應,反應中各物質
的物質的量的變化如圖所示,對該反應的推斷合理的是()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B+4D6A+2C
B.反應進行到1s時,F(xiàn)(A)=r(D)
C.反應進行到6s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0.05mol,L-1,s-1
D.反應進行到6s時,各物質的反應速率相等
解析:選C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A〃(A):A/7(B):A/7(C):A/7(D)=1.2mol:0.6mol:0.8mol:0.4mol=6:3:4:2,
即化學方程式為3B+4c6A+2D,A錯誤;根據(jù)該反應可知y(A):y(D)=3:1,B錯誤;
反應進行到6s時,r(B)=().mol-f1-s-1,C正確;反應中各物質的反應
2LX6s05
速率之比始終等于計量數(shù)之比,D錯誤。
14.甲:在試管中加入1g粉末狀大理石,加入4moi?廣1鹽酸20mL(過量);乙:在
試管中加入2g顆粒狀大理石,加入4mol?L-鹽酸20mL(過量);下列C0?生成體積(折
算成標準狀況)KC02)同反應時間t的關系曲線圖合理的是()
OIOtOtOt
ABCD
解析:選D甲、乙試管中大理石的狀態(tài)和質量不同,甲中1g粉末狀的大理石,乙中
2g顆粒狀的大理石,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甲比乙快,產(chǎn)生氣體的量乙是甲的2倍,因此甲曲線
比乙曲線斜率大,乙曲線比甲曲線氣體體積大,甲比乙先反應完,分析比較可知D項正確。
15.根據(jù)如圖所示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能[1molC(g)、2molH、1molO
1molC(s)>1molH2O(g)
反應過程
A.反應C(s)+壓0(g)=C0(g)+壓(g),能量增加(6—a)kJ?mol-1
B.該反應過程反應物斷鍵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鍵放出的能量
C.1molC(s)和1molH2(l)反應生成1molCO(g)和1molH?(g)吸收的熱量為131.3
kJ
D.1molC(g)、2molH、1mol0轉變成1molCO(g)和1mol壓(g)放出的熱量為a
kJ
解析:選C由圖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s)+
H20(g)=C0(g)+H2(g)△〃=(6—a)kJ?D101.T,A項正確;該反應過程反應物斷鍵吸收的
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鍵放出的能量,B項正確;根據(jù)圖像可知1molC(s)和1mol壓0(g)反應
生成1molCO(g)和1mol壓(g)吸收的熱量為131.3kJ,而1molH2(l)變?yōu)?molHQ(g)
時要吸收熱量,因此1molC(s)和1mol壓0(1)反應生成1molCO(g)和1mol電(g)吸收
的熱量大于131.3kJ,C項錯誤;由圖可知,1molC(g)、2molH、1mol0轉變成1mol
CO(g)和1mol壓(g)放出的熱量為akJ,D項正確。
16.某化學小組對生石灰與水反應是顯著放熱反應進行了實驗探究,在除了用手觸摸試
管壁感覺發(fā)熱外,還設計了下列幾個可行性方案。
(1)甲方案:將溫度計與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試管用橡皮筋捆綁在一起,放入有水的小燒
杯中,用膠頭滴管向小試管中緩緩滴入水,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2)乙方案:將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試管插入帶有支管的試管中,支管接①(U形管),用
膠頭滴管向小試管中緩緩滴入水,①中看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該反應放熱。
(3)丙方案:盛放有生石灰且?guī)еЧ艿脑嚬苤校Ч芙拥膶Ч苤惺⑦m量無水硫酸銅粉末,
導管中看到的現(xiàn)象是,說明反應放熱,原因是
解析:(1)甲方案:膠頭滴管向小試管中緩緩滴入水,生石灰可以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
鈣,會看到小試管中固體變成乳狀,同時有大量水蒸氣產(chǎn)生,溫度計溫度上升。(2)乙方案:
①生石灰可以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會產(chǎn)生大量的熱,導致帶支管的試管中氣壓增大,
所以會看到U形管左邊水柱下降,右邊水柱上升。(3)丙方案: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了熱量,
使水蒸發(fā),無水硫酸銅與水反應生成了藍色硫酸銅晶體,證明了該反應放熱。
答案:(1)小試管中固體變成乳狀同時有大量水蒸氣產(chǎn)生溫度計溫度上升
(2)U形管左邊水柱下降,右邊水柱上升
(3)無水硫酸銅粉末變藍色水和生石灰反應放出熱量,使水蒸發(fā)
17.恒溫恒容下,將2molA氣體和4molB氣體通入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
應:2A(g)+B(g)AC(g)+2D(s),2min達平衡,測得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為1.2mol,
C的濃度為0.8mol,L'o
(1)從開始反應至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C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2)x=0
(3)A的轉化率與B的轉化率之比為。
(4)下列各項可作為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的是o
A.壓強不再變化
B.氣體密度不再變化
C.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D.A的消耗速率與B的消耗速率之比為2:1
解析:(1)根據(jù)2min達平衡時C的濃度增加0.8mol-L-1,可知y(C)=51/
2min
=0.4mol?L_1?min,
(2)根據(jù)三段式法2A(g)+B(g)K(g)+2D(s)
起始/mol24
轉化/mol0.80.42LX0.8mol?L-1
平衡/mol1.23.61.6
即△/?(A):A(C)=0.8mol:1.6mol=2:x,角軍得x=4。
(3)A的轉化率與B的轉化率之比=竽::1?
(4)反應前后氣體總體積不同,當壓強不再變化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A正確;反應有固
體生成,當氣體密度不變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B正確;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同,當氣體的平均
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C正確;A和B的消耗速率均表示正反應速率,
不能由此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D錯誤。
答案:(1)0.4mol-r1-min-1(2)4(3)4:1(4)ABC
18.如圖所示的過程是目前直接利用太陽能的研究熱點,人們把通過人工光化學手段合
成燃料的過程叫做人工光合作用。
熱量
燃料燃燒產(chǎn)物
CH4、CH3OH.CC>2、H2O>
NH3……N2---
太陽能
(i)在如圖構想的物質和能量循環(huán)中太陽能最終轉化為能。
(2)人工光合作用的途徑之一就是在催化劑和光照條件下,將CO?和H2轉化為CHsOH,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0?(g)+4H2他),雅,2cH30H(g)+302(g)。
一定條件下,在2L密閉容器中進行上述反應,測得/7(CH30H)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0123456
HCH3OH)
0.0000.0400.0700.0900.1000.1000.100
/mol
①用CH30H表示0?3min內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②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KI(H20)=2F?(C02)
b.Z2(CH3OH):〃(0D=2:3
c.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
d.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3)用人工光合作用得到的甲醇、氧氣和稀硫酸制作燃料電池,則甲醇應通入該燃料電
池的極(填“正”或“負”),通入氧氣的一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解析:(1)據(jù)圖可知,太陽能首先轉化為化學能,然后化學能轉化為熱能。(2)①。?3min
0.09mol
_2L
內甲醇的物質的量變化0.090mol,則r=-~:=0.015mol,L-1"min-'o②a項,/正
3mm
(比0)=2-逆(CO》,可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b項,無論是否達
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之比都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即〃(CH2H):〃(0z)=2:3,
故錯誤;c項,因容器的容積以及氣體的總質量不變,則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不能用于判
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錯誤;d項,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相等,容器內壓強保持不
變,可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3)反應中甲醇被氧化,應為電池的負極,正極發(fā)生還
原反應,氧氣被還原生成水,電極反應為02+4『+4葭=2乂0。
答案:(1)熱
⑵①0.015mol,L-1,min-1②ad
+
⑶負02+4H+4e-=2H20
B卷一選考等級考試檢測
1.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實驗室用HQ分解制加入MnO?后,反應速率明顯加快
B.在金屬鈉與足量水反應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應速率
C.2so2+O22s反應中,SO?不能全部轉化為S03
D.實驗室用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制取C0”用碳酸鈣粉末比用塊狀碳酸鈣反應要快
解析:選BA項,使用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B項,水的量的多少不影響鈉與水的
反應速率;C項,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到底;D項,增大固體物質的表面積能加快化學反應速
率。
2.化學能與熱能、電能等能相互轉化。關于化學能與其他能量相互轉化的說法正確的
是()
A.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
B.鋁熱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比生成物的總能量低
C.圖I所示的裝置能將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p>
D.圖II所示的反應為吸熱反應
解析:選A舊化學鍵斷裂吸收能量,新化學鍵形成放出能量,所以化學反應中能量變
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A項正確;鋁熱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反應物的總能
量比生成物的總能量高,B項錯誤;圖I所示的裝置中沒有形成閉合回路,不能構成原電池,
因此不能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C項錯誤;圖II所示的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
總能量,為放熱反應,D項錯誤。
3.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2A(g)+B(g)C(g)+D(g)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正觸)=2/正(8)
C.2y正(A)=ya;(B)
D.反應混合物中A、B、C、D的質量分數(shù)不再發(fā)生變化
解析:選DA項,B是反應物,C是生成物,在任何情況下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
率相等,因此不能判斷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錯誤;B項,/正(A)=2yiE(B)中,y都表示
正反應方向,不能判斷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錯誤;C項,當/正(A)=22⑻時反應達平
衡狀態(tài),而2y正(A)=丫逆①)表示的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錯誤;D項,反應混合物中A、
B、C、D的質量分數(shù)不再發(fā)生變化,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正確。
4.已知:①1mol也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1molL蒸氣中
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151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I原子形成1molHI分子時釋放299
kJ的能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L蒸氣比民分子穩(wěn)定
B.2molHI(g)發(fā)生分解反應吸收11kJ熱量
C.HI與NaOH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D.0.5molD(g)與0.5molL(g)完全反應釋放出5.5kJ熱量
解析:選A分子共價鍵斷裂時吸收的熱量比L蒸氣分子共價鍵斷裂時吸收的熱量多,
出分子比L蒸氣穩(wěn)定,A選項錯誤。選項B,設反應為2Hl(g)=Hz(g)+L(g),則吸收的熱
量=2£田一1)一£(H—H)一£(1—1)=2molX299kJ?molX436kJ?
-I
molX151kJ?mol=llkjo選項C,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選項D,根據(jù)選項B的計算可
知正確。
5.在密閉容器里,通入amolA(g)和bmolB(g),發(fā)生反應A(g)+B(g)=2C(g),
當改變下列條件時,反應速率不變的是()
A.降低溫度
B.保持容器的體積不變,增加A(g)的物質的量
C.保持容器的壓強不變,充入氧氣
D.保持容器的體積不變,充入氫氣
解析:選DA項,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小,故錯誤;B項,保持容器的體積不變,
增加A(g)的物質的量,即增大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增大,故錯誤;C項,保持容器的壓強
不變,充入氨氣,容器的體積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故錯誤;D項,加
入氫氣,容器的體積不變,則反應物的濃度不變,所以反應速率不變,故正確。
6.如圖為某課外小組自制的氫氧燃料電池,a、b均為石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0\
乩小c02
a-三差三三差
KOH溶液
A.a電極是負極,該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
B.總反應方程式為2H2+02=2H20
+
C.b極反應是02+4H+4e-=4H20
D.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綠色能源
解析:選C通入H?的電極為負極,通入02的電極為正極,即a極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
應,A正確;總反應式為2H2+。2=2慶0,B正確;在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KOH溶液為電解
質溶液,電極反應式為。2+2壓0+4屋=40H,C錯誤;該電池能量轉化率高,且無污染,
屬于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綠色能源,D正確。
7.下列各組反應(表中物質均為反應物)在反應剛開始時,放出壓的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
選金屬(粉末狀)及反應
酸的濃度及體積
項其物質的量/mol溫度/℃
AMg0.16mol,硝酸10mL60
BMg0.13mol,「1鹽酸10mL60
CFe0.13mol,「i鹽酸10mL60
DMg0.13mol,硫酸10mL60
解析:選D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應物的性質,鎂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鐵,
所以C項放出氫氣的反應速率最小。A項,Mg與HN03反應不會產(chǎn)生氫氣,B、D兩項中只需
比較c(H+)的大小即可,而鹽酸為一元強酸,硫酸為二元強酸,故相同濃度的鹽酸與硫酸,
硫酸中的c(H+)大于鹽酸中的c(H+),D項符合題意。
8.將修mL1.00mol?L-HC1溶液和松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
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匕+K=50m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mL
A.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為22℃
B.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能轉化為熱能
C.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1.0mol-L-1
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解析:選B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當加入鹽酸5niL、NaOH溶液45mL時,反應后溫度為22℃,
故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低于22℃,A錯誤;中和反應為放熱反應,B正確;加入HC1溶液30mL
時反應放熱最多,此時酸堿正好完全中和,c(NaOH)=LOmol?:以30mL+20mL=l.5
mol?L-1,C錯誤;有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放熱反應,如H?還原CuO為吸熱反應,D錯誤。
9.反應C(s)+HzO(g)CO(g)+Hz(g)在一可變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的
改變對其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的是()
①增加C的量
②將容器的體積減小一半
③保持體積不變,充入氮氣使體系的壓強增大
④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氮氣使體系的體積增大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析:選CC為固態(tài)物質,增加其用量對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①正確;容器體積減
小,則混合物中各組分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②錯誤;充入氮氣使體系的壓強增大,容
器體積不變,混合物中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變,③正確;保持壓強不變,
充入氮氣使體系的體積增大,混合物中各組分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④錯誤。
10.Mg-HzOz電池是一種化學電源,以Mg和石墨為電極,海水為電解質溶液,示意圖如
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石墨電極是該電池的正極
B.石墨電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
C.Mg電極的電極反應式:Mg—2e-=Mg2+
D.電池工作時,電子從Mg電極經(jīng)導線流向石墨電極,再由石墨電極經(jīng)電解質溶液流向
Mg電極
解析:選D電池工作時,電解質溶液中是陰陽離子的定向移動,故D不正確。
11.在一定溫度下,將1molA和2molB放入容積為5L的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A(s)+2B(g)C(g)+2D(g)o5min后達到平衡,測得容器內B的濃度減少了0.2mol?L
t,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5min內該反應用C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2mol-L-1-min-1
B.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50%
C.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33.3%
D.初始時的壓強與平衡時的壓強比為4:5
解析:選C5min內容器內B減少0.2mol?L,則生成C為0.1mol?「,即r(C)
=0.1mol,L-1-i-5min=0.02mol,L"1,min-1,A正確;反應消耗B為0.2mol?L~X5L
=1mol,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粵X100%=50%,B正確;平衡時消耗1molB,生成0.5
2mol
molC和1同D,A是固態(tài)’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shù)為黑E而義10°%=4。%,
C錯誤;由于A是固態(tài),初始與平衡時的壓強比為^~~7=4:5,D正確。
1mol+0.5mol+1mol
12.鉛酸蓄電池的兩極分別為Pb、PbOz,電解質溶液為硫酸,放電時的反應為Pb+PbOz
+2壓S04=2PbS04+2H。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Pb為正極被氧化
B.S0廠只向PbOz處移動
C.Pb電極質量減少
D.電解質溶液的pH不斷增大
解析:選D由鉛酸蓄電池的總反應PbO?+2壓S04+Pb=2PbS0&+2H20可知,Pb為負極,
發(fā)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被氧化,故A錯誤;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硫酸根向
負極Pb極移動,故B錯誤;Pb作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Pb",結合硫酸根離子生成硫酸鉛
附著在Pb電極上,所以Pb電極質量增加,故C錯誤;由鉛酸蓄電池的總反應可知,硫酸被
消耗,pH不斷增大,故D正確。
13.某實驗探究小組研究320K時NQs的分解反應:2N2O54N02+02o如圖的坐標曲線
是該小組根據(jù)所給表格中的實驗探究數(shù)據(jù)繪制的。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t/min01234
-1
C(N2O5)/(mol?L)0.1600.1140.0800.0560.040
-1
c(02)/(mol?L)00.0230.0400.0520.060
A.曲線I是N2O5的變化曲線
B.曲線n是。的變化曲線
C.N2O5的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D.的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解析:選C結合表格中N2O5和的最初濃度值可知曲線I、II分別是。2、NQs的變化
曲線,A、B兩項錯誤;利用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無論是用N2O5,還是用&得出的反應速
率都隨反應時間的增多而減小,而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多,N2O5的濃度減小,的濃度增大,
故C項正確,D項錯誤。
14.據(jù)最近媒體報道,化學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可充電鋅-空氣電池,這種電池的電解
質溶液為K0H溶液,儲電量是鋰電池的五倍,而且更安全、更環(huán)保,其反應原理為2Zn+0z
放由
+4K0H+2H2。冬工2K2Zn(0H)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電時,負極反應式為Zn+2e—+401T=Zn(0H)2I
B.放電時,電路中通過4mol電子,消耗22.4L氧氣
C.充電時,電解質溶液中濃度逐漸增大
D.充電時,電解質溶液中K+向正極移動,且發(fā)生氧化反應
解析:選C放電時,負極反應式為Zn+401r—2e-=Zn(OH)r,選項A錯誤;放電時,
電路中通過4moi電子,則消耗標準狀況下22.4L氧氣,選項B錯誤;充電時,電解池陰
極反應為Zn(0H)『+2e-=Zn+40H,電解質溶液中c(0『)逐漸增大,選項C正確;充電
時陽離子向陰極移動,即充電時,電解質溶液中K+向陰極移動,選項D錯誤。
15.一定條件下,將3molA氣體和1molB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
發(fā)生反應:3A(g)+B(g)C(g)+2D(s)?2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生成D的物質的量隨
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時,該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
B.2min后,加壓會使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變慢
C.反應過程中A和B的轉化率之比為3:1
D.開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3mol-L-1-min-1
解析:選D產(chǎn)物D為固體,因此容器體積恒定時,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則混
合氣體的質量一定不再改變,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A項錯誤;若縮小體積增大壓強,正、
逆反應速率均加快;若容器體積不變,充入與反應無關的氣體,雖然容器總壓強增大,但體
系內各物質濃度不變,正、逆反應速率均不變,B項錯誤;
3A(g)+B(g)C(g)+2D(s)
起始/mol3100
轉化/mol1.20.40.40.8
平衡/mol1.80.60.40.8
A的轉化率為與2mol,,,j..、.,0.4mol.
X100%=-40%,B的轉化率為:———X100%-40%,二者N比為
mol1mol
1:1,C項錯誤;F(A)=-?°\-=0.3mol,L-1?min-1,D項正確。
2LX2mm
16.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學小組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他們只利用
Cu、Fe、Mg和不同濃度的硫酸(0.5mol?L-1>2mol,L-1>18.4mol?設計實驗方案
來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甲同學研究的實驗報告如下表:
實驗步驟現(xiàn)象結論
①分別取等體積的2mol-L-
反應速率:Mg>Fe,Cu不反金屬的性質越活潑,反應速率
’的硫酸于試管中;
應越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中實驗步驟②為。
(2)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要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還需控制的實驗
條件是
乙同學為了更精確地研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定量實驗。
(3)乙同學在實驗中應該測定的數(shù)據(jù)是
(4)乙同學完成該實驗應選用的實驗藥品是;該實驗中不選用某濃度
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同學是探究幾種不同金屬本身的性質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固體表面積
的大小對化學反應速率有影響,因此要選用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2)要達到甲同學的實
驗目的,需保證在相同的溫度下進行該實驗。(3)乙同學是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利用圖示裝置完成實驗,在實驗中應測定一定時間內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或產(chǎn)生一定體積的氣
體所需時間)。(4)乙同學完成該實驗需要用到的金屬是Mg或Fe,用到0.5mol?L'硫酸和
2mol?廣,硫酸;該實驗中不能選用18.4mol?硫酸,因為Mg與18.4mol?硫酸反
應生成S0?(有刺激性氣味),F(xiàn)e在18.4mol?硫酸中鈍化,無法得出實驗結論等。
答案:(1)分別投入大小、形狀相同的Cu、Fe、Mg
(2)研究金屬(或反應物)本身的性質與反應速率的關系溫度相同
(3)一定時間內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或產(chǎn)生一定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
(4)Mg(或Fe)、0.5mol,L-1硫酸、2mol,L^1硫酸常溫下Mg與18.4mol,L-1硫酸
反應生成S02,Fe在18.4mol?硫酸中鈍化
17.如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不同條件下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電極a為A1,電極b為Cu,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2)當電極a為A1,電極b為Mg,電解質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時,該電池的正極為
(填“a”或"b”)。當反應中收集到標準狀況下224mL氣體時,消耗的電極質量
為go若電解質為稀硫酸溶液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⑶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將燃料和氧化劑(如0》反應所產(chǎn)生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
能。現(xiàn)設計一燃料電池,以電極a為正極,電極b為負極,甲烷為燃料,采用氫氧化鈉溶液
為電解液,則甲烷應通入極(填"a”或"b”,下同),電子從極流出,a
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解析:(1)此時A1為負極,Cu為正極,正極是酎被還原放出上,電極反應式為2『+
2e-=H2to
(2)NaOH溶液為電解質溶液時,a(Al)為負極,b(Mg)為正極,根據(jù)2Al+2NaOH+
2H2O=2NaAlO2+3H2t和生成標準狀況下224mLH2,可求出消耗Al的質量為0.18go若電
解質溶液為硫酸時,Mg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Mg—2院=Mg2+。(3)燃料電池中CH,等燃料
氣體從負極(b)通入,氧化劑(如00從正極(a)通入,電子從負極(b)流出并流回正極(a);堿
性條件下正極反應式為0z+4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書店門面臨時出租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旅行社員工聘用合同
- 稅務顧問服務協(xié)議合同
- 二零二五版洗車場地租賃協(xié)議合同
- 2024年度四川省護師類之婦產(chǎn)護理主管護師押題練習試題B卷含答案
- 2025年醫(yī)用放射治療設備項目發(fā)展計劃
- 五年級英語學期目標達成計劃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學術交流計劃
- 青少年心理輔導職責
- 康家灘小學食堂管理優(yōu)化計劃
- 北京市順義一中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題2
- 2025屆安徽省合肥市42中學數(shù)學九年級第一學期開學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重度哮喘診斷與處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政府公共關系-形考作業(yè)2-國開(GD)-參考資料
- 《心系國防 強國有我》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第一課國防教育主題班會
- 中廣核線上測評題庫
- 油氣開發(fā)全過程(勘探+鉆井+壓裂+集輸)
- 聯(lián)合偉世: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發(fā)展報告
- 山東省濟南市中區(qū)2024屆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
- 第九課 中望3D-鈑金設計 (1)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