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2711-2023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0/wKhkGWc1iEuAZuUyAAHHQM2sSDs357.jpg)
![DB14-T2711-2023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0/wKhkGWc1iEuAZuUyAAHHQM2sSDs3572.jpg)
![DB14-T2711-2023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0/wKhkGWc1iEuAZuUyAAHHQM2sSDs3573.jpg)
![DB14-T2711-2023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0/wKhkGWc1iEuAZuUyAAHHQM2sSDs3574.jpg)
![DB14-T2711-2023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7/30/wKhkGWc1iEuAZuUyAAHHQM2sSDs35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14/T2711—2023
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設施配套、工程施工與驗收、工程管理等
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以黃河水為灌溉水源的管道輸水灌溉工程,其他多泥沙灌溉水源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50265泵站設計標準
GB50288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標準
GB/T20203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
GB/T35580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
SL654水利水電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
SL/T269水利水電工程沉沙池設計規(guī)范
DB14/T1049.1-2020山西省用水定額第1部分:農業(yè)用水定額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
以黃河水為水源通過管道輸水灌溉的工程。
3.2沖沙水系數(shù)
為防止泥沙淤塞灌溉系統(tǒng)而進行管網沖洗的水量與管網引水量的比值。
3.3防淤設施
為防止泥沙淤塞管網系統(tǒng)而設計的沉沙設施、沖沙排沙設施、排沙管路等。
3.4蓄水利用系數(shù)
調蓄工程周年內流出水量與流入水量的比值。
3.5改水成數(shù)
灌溉水流到畦長(溝長)某處需要封口改水的比例數(shù)。
1
DB14/T2711—2023
4工程規(guī)劃
4.1一般規(guī)定
4.1.1應符合流域和當?shù)厮Y源開發(fā)利用、農田水利、農業(yè)發(fā)展、社會經濟等規(guī)劃要求,并與現(xiàn)狀灌
排設施、種植結構等基礎條件以及道路、林網、供電等規(guī)劃相協(xié)調。
4.1.2應收集項目區(qū)的水源、泥沙、土地資源、水文、氣象、土壤、作物、工程地質、灌溉試驗、能
源及設備等方面的基礎資料。
4.1.3灌溉水質應符合GB5084的有關規(guī)定。
4.1.4對于取水防沙效果不能滿足要求的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應增設泥沙處理設施。
4.1.5應根據GB50288和SL654確定工程等級和設計合理使用年限。
4.1.6應當進行技術經濟比選,選擇投資省、效益高、節(jié)水、節(jié)能及便于管理的方案。
4.1.7規(guī)劃內容應包括水源工程、管道系統(tǒng)工程、田間工程及防淤設施等。
4.2主要技術參數(shù)
4.2.1灌溉設計保證率應根據當?shù)刈匀粭l件和經濟條件確定,按GB50288的要求確定,且不應低于
50%。
4.2.2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不應低于0.80,管道系統(tǒng)水利用系數(shù)不低于0.95,蓄水利用系數(shù)不應低于0.7。
4.2.3管道設計流速宜為1.3-1.8m/s,系統(tǒng)運行最低流速應大于0.8m/s。
4.2.4水源多年平均含沙量高于3kg/m3,應規(guī)劃建設沉沙池,且設計最小沉降粒徑不宜大于75μm,
大于等于設計最小沉降粒徑的泥沙沉降率宜取80%~85%。
4.2.5露地作物設計耗水強度應由當?shù)卦囼炠Y料確定;無試驗資料時,應依據氣象資料采用作物系數(shù)
法分作物分階段計算,從中選擇灌水臨界期內作物最大日需水量值。缺乏氣象資料時,可按表1選取。
表1設計耗水強度參考值表
露地作物設計耗水強度(mm/d)
糧、棉、油等植物4.0~6.0
杏、梨、桃、櫻桃、葡萄、蘋果、棗4.0~7.0
蔬菜、草本水果等4.0~5.0
注:參照DB14/T1049.1-2020,在晉北區(qū)(Ⅰ)取上限值,在晉中區(qū)(Ⅱ)取中間值,在晉東南區(qū)(Ⅲ)和晉南區(qū)
(Ⅳ)取下限值。
4.2.6灌水定額應根據當?shù)毓喔仍囼炠Y料確定,無資料地區(qū)可參考鄰近地區(qū)資料確定,按式(1)計算:
?=0.1??(?1??2)···································································(1)
式中:
m—設計凈灌水定額(mm);
?—計劃濕潤層土壤干容重(g/cm3);
h—土壤計劃濕潤層深度,參照試驗資料確定(cm);
?1—土壤適宜含水率上限(重量百分比);
?2—土壤適宜含水率下限(重量百分比)。
無資料地區(qū),計劃濕潤層可參考表2設置:
表2計劃濕潤層參考值表
2
DB14/T2711—2023
露地作物計劃濕潤層(cm)
糧、棉、油等植物40~60
杏、梨、桃、櫻桃、葡萄、蘋果、棗50~80
蔬菜、草本水果等20~40
4.3水沙平衡分析
4.3.1應分析引黃灌區(qū)水資源狀況、水資源配置以及水源泥沙處理情況,按照GB/T35580進行水資源
論證,合理確定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水源供水能力。
4.3.2應根據水源供水情況及用水情況,按需修建調蓄工程。
4.3.3應當根據來沙條件提出泥沙處理方案。
4.4水源工程布置
4.4.1從河道直接取水的水源工程應在河床較穩(wěn)定的位置設置取水口,從渠道或管道直接取水的水源
工程應結合已建分水工程或在非淤積段設置取水口。
4.4.2取水設施應保證水源穩(wěn)定、水流平緩,減少泥沙,并配置攔污及清污設施設備。
4.4.3應修建進水閘(閥),進水閘宜采用疊梁閘,減少取水含沙量。
4.4.4沉沙池地勢較高時需修建提水設施并采取減沙措施,沉沙池宜與調蓄工程進行一體化布置。
4.5管道系統(tǒng)布置
4.5.1管道輸水灌溉條件下畦田與灌水溝規(guī)格及適宜單寬流量,應根據當?shù)卦囼炠Y料確定;無資料地
區(qū)糧食、果樹等作物的畦溝灌水要素可參照表3和表4確定。
4.5.2計劃濕潤層深度較小的作物,畦長、溝長、單寬流量、入溝流量宜按表3和表4中數(shù)值的0.3-0.5
倍計算,根系越淺灌水要素取值越小。
表3畦田灌水要素表
田面坡度
土壤透0.0020.002-0.0050.005-0.01
水性單寬流量改水單寬流量改水單寬流量改水
畦長/m畦長/m畦長/m
/[L/(sm)]成數(shù)/[L/(sm)]成數(shù)/[L/(sm)]成數(shù)
強100-1507-100.95150-1805-80.93200-2505-60.9
中150-1807-80.9180-2205-70.88250-2804-60.85
弱180-2006-70.85220-2404-60.82280-3003-50.8
表4溝灌灌水要素表
溝底坡度
土壤透0.0020.002-0.0050.005-0.01
水性入溝流量改水入溝流量改水成入溝流量改水
溝長/m溝長/m溝長/m
/(L/s)成數(shù)/(L/s)數(shù)/(L/s)成數(shù)
強150-1804-60.9200-2503-50.88250-2802-40.85
3
DB14/T2711—2023
中180-2003-40.85250-2802-30.85280-3002-30.8
弱200-2202-30.8280-3002-30.8300-3501-20.8
4.5.3管道級數(shù)應根據系統(tǒng)灌溉面積(或流量)、經濟條件等因素確定。
4.5.4干管宜沿溝、渠、路布置或垂直于等高線布置。
4.5.5支管宜垂直于作物種植方向布置,支管間距應根據試驗資料確定,無試驗資料時,可按表3和
表4的畦長或溝長確定。
4.5.6應附設計管網及建筑物系統(tǒng)布置圖。
5工程設計
5.1一般規(guī)定
5.1.1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布置應有利于防止泥沙淤積、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保證運行穩(wěn)定性
和使用年限。
5.1.2所選的工程設施和設備應考慮攔污、沉沙和排沙,具有耐磨損、抗堵塞等性能,并符合國家現(xiàn)
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5.2水源工程
5.2.1提水泵站工程設計應符合GB50265規(guī)定。
5.2.2沉沙池工程設計應符合SL/T269中的相關要求。
5.2.3通過建設調蓄工程增加供水能力時,調蓄工程規(guī)模按下式計算:
1∑
=?(2)
(1)
式中:A—設計灌溉面積(hm2);
3
Vt—調蓄工程調蓄庫容(m);
T—設計灌水周期(d);
Ti—第??種作物設計灌水周期(d);
????—第??種作物的設計耗水強度(mm/d);
??—第??種作物的面積占比,%;
?—管道輸水灌溉工程灌溉的作物種類;
—設計水源日供水小時數(shù)(h/d);
3
—設計水源引水流量(m/h);
?—田間水利用系數(shù),不應低于0.80;
???—管道系統(tǒng)水利用系數(shù),不應低于0.95;
?—蓄水利用系數(shù),不應低于0.7;
?—沖沙水系數(shù),應根據試驗資料確定,若無試驗資料,取值范圍宜為0.02~0.05,系數(shù)取值隨
水源工程進水含沙量增大而增大。
5.2.4調蓄工程和沉沙池一體化設計時,調蓄沉沙池凈庫容計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a)設計凈庫容為調蓄庫容和死庫容之和;
b)死庫容應根據泵站吸水管直徑、淹沒深度、吸水管進口距池底的安全深度、淤積深度等參數(shù)
計算;
4
DB14/T2711—2023
c)淤積深度應根據引水含沙量、調蓄沉沙池設計處理含沙量、設計引水流量、設計清淤年限等
參數(shù)計算。
5.3設計流量
5.3.1灌溉系統(tǒng)的設計流量應由修正后的灌水率圖確定,或按式(3)計算:
1∑
=(3)
(1)
設計灌水周期按照下式確定:
TTmax(4)
m
i(5)
Tmaxmax
E
ci
式中:
3
Q0—管道輸水灌溉系統(tǒng)設計流量(m/h);
—管道輸水灌溉系統(tǒng)日工作小時數(shù)(h/d)。
應依據干支管布置、行政區(qū)劃分、作物類型、灌溉管理方式等情況,編制輪灌組和輪灌制度。
應依據輪灌組和輪灌制度確定的給水栓同時工作情況,按公式(6)和(7)計算樹狀管網中各級管
道設計流量:
畦灌Q=3.6nvqbl(6)
溝灌Q=3.6nvql(7)
QQ(8)
0
式中:
Q—某級管道的設計流量(m3/h);
3
Q0—灌溉系統(tǒng)設計流量(m/h);
n—該管道控制范圍內同時開啟的給水栓個數(shù);
v—一個給水栓開啟條件下同時灌水的畦田或溝道數(shù)量;
l—畦寬(m);
qb—畦田單寬流量[L/(s·m)];
ql—入溝流量(L/s)。
5.3.2各級管道和給水栓的流量,應在畦灌或溝灌灌水要素、管道布置、輪灌制度等確定以后經逐級
計算,并結合水泵工作點計算確定。
系統(tǒng)水力設計,應使同時工作各給水栓的流量,滿足式(9)要求:
QQmin0.80(9)
式中:
3
Qmin—同時工作各給水栓中的最小流量(m/h);
5
DB14/T2711—2023
3
Q0—灌溉系統(tǒng)設計流量(m/h)。
5.4設計水頭
5.4.1管道系統(tǒng)設計工作水頭,按公式(10)計算:
(10)
H0=Z-Z00+h+hhfj+hg
式中:
H0—管道系統(tǒng)設計工作水頭(m);
Z0—管道系統(tǒng)進口高程(m);
Z—管道系統(tǒng)最不利點地面高程(m);
h0—給水栓出口水平段中心線與地面的高差(m),不應低于出口處消能設施底板高程加0.3m;
hg—給水栓工作水頭(m),可按試驗或廠家提供的資料確定,不應低于0.3m;
管道系統(tǒng)進口到最不利點給水栓的管道沿程水頭損失();
hf—m
管道系統(tǒng)進口到最不利點給水栓的管道局部水頭損失()。
hj—m
對于地勢平緩的平原區(qū),最不利點一般為距離水源最遠的給水栓;對于地勢起伏不平或地勢較陡等
復雜地形的灌區(qū),應計算繪制各級管道工作壓力沿程變化曲線,通過多點計算比較確定管道系統(tǒng)設計工
作水頭。
5.4.2管網系統(tǒng)工作水頭計算存在自壓區(qū)和加壓區(qū)時,管道系統(tǒng)應進行分區(qū)設計。
5.5田間工程
5.5.1田間工程應進行專門的設計,并附1:1000或1:2000典型工程設計圖等。
5.5.2田間固定管道長度,宜為40m/hm2-110m/hm2。
5.5.3一般管道出水口應根據工程投資與水源情況,結合田間土地畦寬和畦長,防止泥沙堵塞,合理
選擇給水栓規(guī)格。
5.5.4管道給水栓灌溉面積應根據地形條件、投資水平、管理水平等情況布設,單口控制面積宜為
0.5-1.5hm2;田間建有防滲農渠或配備移動管道時,單口控制面積可擴大至3hm2。
5.6管材與管壓選擇
5.6.1應根據系統(tǒng)水力計算確定管材管徑,可根據壓力等級、投資水平、施工條件等要求參考表5選
取管道材質。
表5灌溉輸水管材選取表
管道直徑D(mm)管材材質
D≤250高密度聚乙烯管(PE)、聚氯乙烯管(UPVC)等
250<D≤1000鋼管、高密度聚乙烯管(PE)、球墨鑄鐵管等
D>1000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鋼管等
5.6.2管道沿程水頭損失和局部水頭損失應按照GB/T20203計算。
6設施配套
6.1管網系統(tǒng)
6.1.1干支管末端、低點、逆坡起點等位置應設置排沙(水)井和排沙(水)閥,檢查井宜與排沙(水)
井一體化設計。
6
DB14/T2711—2023
6.1.2支管及上游各級管道的首端應設控制閥,地埋管道的閥門處宜設閥門井。
6.1.3在各級管道首部最高處、管道起伏的高處、順坡管道上端閥門的下游、逆止閥的上游均應設進
排氣閥。進排氣閥計算應符合GB/T20203要求,進排氣閥通氣面積的折算直徑不應小于管道直徑的1/4。
6.1.4自壓灌溉管道系統(tǒng)應按照管道沿程工作壓力變化曲線確定減壓設施布設位置。
6.1.5應根據管理需求在管道上安裝量水設施。
6.1.6自動控制閥門宜采用電動閥。
6.1.7當管道與鐵路、公路、河渠等交叉時,應在充分考慮地形、地質條件以及安全、可靠和經濟性
的基礎上,合理確定交叉建筑物的位置、形式等。
6.2田間設施
6.2.1連接件及給水裝置
連接件及給水裝置設置應按GB/T20203執(zhí)行。
6.2.2田間配套
a)可建設防滲農渠或配備移動管道,減少田間輸水損失。
b)田間管網末端應設置排沙(水)井和排沙(水)閥。
c)排沙場所可利用田間廢棄坑塘或地勢低洼地帶設置。
7工程施工與驗收
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施工與驗收應依據GB/T20203執(zhí)行。
8工程管理
8.1運行管理
8.1.1宜建設管理信息化設施,提高灌溉系統(tǒng)運行效率。
8.1.2應建立防止管道淤積堵塞的運行、維護與管理制度。
8.1.3水源含沙量超出設計值時,宜采用避沙引水方式,減少泥沙輸入。
8.1.4應有專業(yè)化管理,保障灌溉工程效益正常發(fā)揮。
8.1.5應定期向用水戶了解灌溉系統(tǒng)運行情況和灌水效果,制定和完善管道輸水灌溉管護制度。
8.1.6應建立工程管理檔案,檔案應包含水源工程、管網工程、田間工程等分項工程的運行情況、問
題處置等內容,并按年度或灌溉季度向上級部門報告灌溉設施運行情況及效益。
8.2工程維護
8.2.1水源工程
a)應當定期清理攔污柵處漂浮物及淤泥。
b)應制訂科學合理、經濟的沉沙池泥沙處置方案,應定期清理調蓄池。
8.2.2管網工程管護
a)管道排沙時間根據灌溉分區(qū)規(guī)模、末端沉沙情況確定。
b)應當定期檢查排沙點的積沙情況,定期清理。
c)應當定期檢查進排氣閥的運行狀況,及時清理堵塞物。
d)應定期檢查閥門的啟閉情況,應及時清理閥體內部沉積的泥沙。
7
DB14/T2711—2023
8
ICS93.160
CCSP57
14
山西省地方標準
DB14/T2711—2023
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
2023-01-18發(fā)布2023-04-18實施
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14/T2711—2023
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設施配套、工程施工與驗收、工程管理等
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以黃河水為灌溉水源的管道輸水灌溉工程,其他多泥沙灌溉水源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50265泵站設計標準
GB50288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標準
GB/T20203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
GB/T35580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
SL654水利水電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
SL/T269水利水電工程沉沙池設計規(guī)范
DB14/T1049.1-2020山西省用水定額第1部分:農業(yè)用水定額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引黃灌區(qū)管道輸水灌溉工程
以黃河水為水源通過管道輸水灌溉的工程。
3.2沖沙水系數(shù)
為防止泥沙淤塞灌溉系統(tǒng)而進行管網沖洗的水量與管網引水量的比值。
3.3防淤設施
為防止泥沙淤塞管網系統(tǒng)而設計的沉沙設施、沖沙排沙設施、排沙管路等。
3.4蓄水利用系數(shù)
調蓄工程周年內流出水量與流入水量的比值。
3.5改水成數(shù)
灌溉水流到畦長(溝長)某處需要封口改水的比例數(shù)。
1
DB14/T2711—2023
4工程規(guī)劃
4.1一般規(guī)定
4.1.1應符合流域和當?shù)厮Y源開發(fā)利用、農田水利、農業(yè)發(fā)展、社會經濟等規(guī)劃要求,并與現(xiàn)狀灌
排設施、種植結構等基礎條件以及道路、林網、供電等規(guī)劃相協(xié)調。
4.1.2應收集項目區(qū)的水源、泥沙、土地資源、水文、氣象、土壤、作物、工程地質、灌溉試驗、能
源及設備等方面的基礎資料。
4.1.3灌溉水質應符合GB5084的有關規(guī)定。
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區(qū)域配送營業(yè)代理協(xié)議書樣本
- 2025年高精度數(shù)字電壓表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企業(yè)員工培訓與發(fā)展協(xié)議文本
- 2025年移動通信設備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海綿項目申請報告模稿
- 2025年工程項目安全施工策劃協(xié)議書
- 2025年資金注入及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茶樓員工合同范例
- 推動交易便捷化的電子協(xié)議設計
- 2025年標準微小企業(yè)勞動合同書
- 酒店員工獎懲管理規(guī)章制度
- 河北省縣市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醫(yī)療機構名單目錄地址2415家
- 視頻號精細化運營培訓課件
- 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試驗檢測記錄表
- 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論文任務書 土木工程專業(yè)電大畢業(yè)論文
- (完整版)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
- 電力電子技術全套課件
- 編外人員錄用審批表
- 倪海廈《天紀》講義
- 建設年飼養(yǎng)240萬只蛋雛雞培育基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黃金太陽漆黑的黎明金手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