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讀_第1頁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讀_第2頁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讀_第3頁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讀_第4頁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讀匯報人:

匯報時間:2023新版指南倡導更積極地篩查,更積極地抗病毒治療,主要更新包括:

(1)流行病學:更新數(shù)據(jù),將WHO2030目標寫入;

(2)預防:擴大篩查,母嬰阻斷;

(3)自然史:優(yōu)化分期,加入“不確定期”;

(4)實驗室檢測:高靈敏HBVDNA,新型標志物;

(5)適應證:擴大抗病毒治療,包括家族史、年齡、疾病進展風險;

(6)治療:優(yōu)勢人群臨床治愈,新藥的新進展;(7)特殊人群:新增低病毒血癥,加入靶向治療人群,強調對兒童特別是兒童免疫耐受期的患者進行治療。自然史分期命名及定義修訂

2022版命名參考EASL指南中的定義將4期重新命名,分別是HBeAg陽性慢性HBV感染(也稱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攜帶狀態(tài))、HBeAg陽性CHB(也稱免疫清除期、免疫活動期)、HBeAg陰性慢性HBV感染(也稱免疫控制期、非活動性HBsAg攜帶狀態(tài))、HBeAg陰性CHB(也稱再活動期)。既往命名用免疫學概念描述,但尚缺乏直接免疫學證據(jù)支持和免疫學指標界定。采用目前的病毒學、生化及組織學指標難以對所有患者明確分期,并非所有的HBV感染者都會序貫出現(xiàn)這4期。因此,2022版指南采用了新的命名方式。從乙肝5項刪減為3個病毒學標志物,同時調整ALT和HBVDNA的相關定義。一、流行病學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WHO報2019年全球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為3.8%,約有150萬新發(fā)HBV感染者,2.96億慢性感染者,82萬人死千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或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等相關疾病。受到HBV感染發(fā)生年齡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qū)HBV感染的流行強度差異較大。西太平洋地區(qū)為中流行區(qū),2019年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為5.9%,約有14萬新發(fā)HBV感染者,1.16億慢性感染者,47萬人死于HBV感染相關并發(fā)癥饑。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種3劑,按照0、1、6個月的程序,即接種第1劑疫苗后,在第1個月和第6個月時注射第2劑和第3劑。接種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新生兒接種部位為上臂外側三角肌或大腿前外側中部肌內(nèi)注射;兒童和成人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內(nèi)注射。預防成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劑量:對成人建議接種3劑20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或20μg重組中國倉鼠卵巢細胞乙型肝炎疫苗。對免疫功能低下或無應答者,應增加疫苗的接種劑量(如60μg)或劑次;對O、1,6個月程序無應答者可再接種l劑60μg或3劑20μg乙型肝炎疫苗,并千完成第2次接種程序后1-2個月時檢測血清抗-HBs。如仍無應答,可再接種1劑60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未感染過HBV的婦女在妊娠期間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安全的[17)。除按常規(guī)程序接種外,加速疫苗接種程序(0、1,2個月程序)已被證明是可行和有效的。預防一、流行病學推薦意見1:對HBsAg陰性母親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后12h內(nèi)盡早接種10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6個月時分別接種第2和第3劑乙型肝炎疫苗(A1)。危重癥新生兒,如超低體質量兒(<1000g)、嚴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應在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盡早接種第1劑乙型肝炎疫苗(A1)。推薦意見2:對HBsAg陽性或不詳母親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后12h內(nèi)盡早注射一劑次100IUHBIG,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0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6個月時分別接種第2和第3劑乙型肝炎疫苗(A1)。建議對HBsAg陽性或不詳母親所生兒童,于接種第3劑乙型肝炎疫苗后1~2個月時進行HBsAg和抗-HBs檢測。若HBsAg陰性、抗-HBs<10mIU/ml,可按0、1、6個月免疫程序再接種3劑乙型肝炎疫苗;若HBsAg陽性,為免疫失敗,應定期監(jiān)測(A1)。推薦意見3:HBsAg陽性或不詳母親的早產(chǎn)兒、低體質量兒(<2500g)也應在出生后12h內(nèi)盡早接種HBIG和第1劑乙型肝炎疫苗。早產(chǎn)兒或低體質量兒滿1月齡后,再按0、1、6個月程序完成3劑次乙型肝炎疫苗免疫(A1)。

推薦意見4:新生兒在出生12h內(nèi)接種了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陽性母親的哺乳(B1)。一、流行病學推薦意見5:對于未接種或未完成全程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的兒童,應及時進行補種。第1劑與第2劑間隔時間應≥28d,第2劑與第3劑間隔應≥60d(A1)。

推薦意見6:對3劑免疫程序無應答者,可再接種1劑60μg或3劑20μg乙型肝炎疫苗,并于完成第2次接種程序后1~2個月時檢測血清抗-HBs,如仍無應答,可再接種1劑60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A1)。

推薦意見7:意外暴露于HBV者可按照以下方法處理:(1)在傷口周圍輕輕擠壓,排出傷口中的血液,再對傷口用等滲鹽水沖洗,然后用消毒液處理(A1)。(2)應立即檢測HBsAg、HBVDNA,3~6個月后復查(A1)。(3)如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并有應答者,且已知抗-HBs陽性(抗-HBs≥10mIU/ml)者,可不再注射HBIG或乙型肝炎疫苗。如未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或雖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詳者,應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劑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個月和6個月后分別接種第2劑和第3劑乙型肝炎疫苗(20μg)(A1)。

推薦意見8:在不涉及入托、入學和入職的健康體格檢查或就醫(yī)時,應進行HBsAg篩查。對一般人群均應進行HBsAg篩查,特別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男男性行為者、靜脈藥癮者、HBV感染者的性伴侶和家庭接觸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抗腫瘤藥物、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

virus,HCV)藥物治療者等,以及孕婦和育齡期、備孕期女性(B1)。二、病原學HBV屬嗜肝DNA病毒科,其基因組為部分雙鏈環(huán)狀DNA,編碼HBsAg、HBcAg、HBeAg、病毒聚合酶和HBx蛋白。HBV的抵抗力較強,但65℃中10h、煮沸10min或高壓蒸汽均可滅活HBV。環(huán)氧乙烷、戊二醛、過氧乙酸和碘伏對HBV也有較好的滅活效果。HBV通過肝細胞膜上的鈉離子-?;悄懰?協(xié)同轉運蛋白(sodiumtaurocholatecotransportingpolypeptide,NTCP)作為受體進入肝細胞[18]。在細胞核內(nèi)以負鏈DNA為模板形成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cccDNA)。cccDNA難以徹底清除,是導致慢性感染的重要機制之一。以cccDNA為模板轉錄而成的前基因組RNA(pregenomeRNA,pgRNA)可釋放入外周血,血清HBVRNA被認為與肝細胞內(nèi)cccDNA轉錄活性有關。HBV可整合至宿主肝細胞基因組中,HBV整合被認為與HBsAg持續(xù)表達和HCC發(fā)生密切相關。HBV至少有9種(A型至I型)基因型和1種未定基因型(J型)。我國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為主。HBV基因型與疾病進展和干擾素α治療應答有關。HBV突變率較高,逆轉錄酶區(qū)的突變多與核苷(酸)類似物[nucleos(t)ideanalogues,NAs]耐藥有關,前S/S區(qū)、基本核心啟動子區(qū)、前C/C區(qū)的部分突變可能與發(fā)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和HCC有關。慢性HBV感染劃分為4個期HBeAg陽性慢性HBV感染(也稱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攜帶狀態(tài))HBeAg陽性CHB(也稱免疫清除期、免疫活動期)HBeAg陰性慢性HBV感染(也稱非活動期、免疫控制期、非活動性HBsAg攜帶狀態(tài))HBeAg陰性CHB(也稱再活動期)四|實驗室檢查|推薦意見9:對HBsAg陽性者,包括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療的CHB患者,應盡可能采用高靈敏且檢測線性范圍大的HBVDNA檢測方法(定量下限為10~20IU/ml)(A1)。血清生物化學檢測

(1)ALT和AST: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細胞損傷程度。對于長期病毒抑制但仍有ALT升高者,應進一步分析其原因。(2)總膽紅素:與膽紅素生成、攝取、代謝和排泄有關,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肝細胞損傷、肝內(nèi)外膽管阻塞、膽紅素代謝異常和溶血。肝衰竭患者總膽紅素可>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1μmol/L。應注意鑒別其他原因所致膽紅素異常,特別是Gilbert綜合征引起的非結合膽紅素升高和Dubin-Johnson綜合征引起的結合膽紅素升高。

(3)血清白蛋白:反映肝臟合成功能,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可有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白蛋白水平同時也受到營養(yǎng)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此外,還應注意鑒別蛋白丟失所致的白蛋白水平降低,如腎病綜合征和蛋白丟失性腸病。

(4)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凝血酶原活動度(prothrombinactivity,PTA)及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反映肝臟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對判斷疾病進展及預后有重要價值。

(5)血清γ-谷氨酰轉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正常人血清中GGT主要來自肝臟,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病、膽管炎并肝內(nèi)外膽汁淤積時可顯著升高。

(6)血清堿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缺乏肝臟特異性,膽汁淤積刺激ALP合成,其升高是否為肝源性需參考GGT或ALP同工酶水平升高加以確認。

(7)甲胎蛋白及其異質體L3:是診斷HCC的重要指標。應注意甲胎蛋白升高的幅度、動態(tài)變化,以及其與ALT和AST的消長關系,并結合臨床表現(xiàn)和肝臟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70]。

(8)維生素K缺乏或拮抗劑-Ⅱ誘導蛋白(proteininducedbyvitaminKabsenceorantagonist-Ⅱ,PIVKA-Ⅱ):又名脫γ

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prothrombin,DCP),是診斷HCC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可與甲胎蛋白互為補充[71-72]。肝臟硬度值測定(liverstiffnessmeasurements,LSM):LSM主要包括基于超聲技術的瞬時彈性成像(transientelastography,TE)、點剪切波彈性成像(point

shearwaveelastography,p-SWE)和二維剪切波彈性成像(2Dshearwaveelastography,2D-SWE),以及磁共振彈性成像(magneticresonanceelastography,MRE)。MRE可更全面地評估肝纖維化程度,但由于其需要特殊人員、設備,價格較高,臨床未常規(guī)開展。

TE應用最為廣泛,能夠比較準確地識別進展期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但測定值受肝臟炎癥壞死、膽汁淤積和重度脂肪變等多種因素影響,TE結果判讀需結合患者ALT及膽紅素水平等指標。TE用于CHB肝纖維化分期診斷可參考《瞬時彈性成像技術診斷肝纖維化專家共識(2018年更新版)》。五|肝纖維化無創(chuàng)檢查技術|六|影像學檢查|

1.腹部超聲檢查:腹部超聲檢查的特點是無創(chuàng)、價廉、實時顯像,便于反復進行,為最常用的肝臟影像學檢查方法??梢杂^察肝臟和脾臟的大小、外形、實質回聲,并能測定門靜脈、脾靜脈和肝靜脈內(nèi)徑及血流情況,以及有無腹水及其嚴重程度,從而判斷有無肝硬化及門靜脈高壓;能有效發(fā)現(xiàn)肝內(nèi)占位性病變,對于監(jiān)測和發(fā)現(xiàn)早期HCC至關重要。超聲造影能更好地鑒別占位病變的性質。其局限性是圖像質量和檢查結果易受設備性能、患者胃腸道內(nèi)氣體和操作者技術水平等因素影響。

2.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tomography,CT):CT主要用于觀察肝臟形態(tài),了解有無肝硬化,發(fā)現(xiàn)占位性病變并鑒別其性質;動態(tài)增強多期CT掃描對HCC的診斷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e,MRI):MRI無放射性輻射,組織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是非常有效的肝臟影像學檢查。一般認為,動態(tài)增強多期MRI掃描及肝臟細胞特異性增強劑顯像對鑒別良、惡性肝內(nèi)占位性病變的能力優(yōu)于增強CT。七|病理學檢查|

八|臨床診斷|

1.慢性HBV攜帶狀態(tài):患者多處于免疫耐受期,年齡較輕,HBVDNA定量水平(通常>2×10

7

IU/ml)較高,血清HBsAg水平(通常>1×10

4

IU/ml)較高、HBeAg陽性,但血清ALT和AST持續(xù)正常(1年內(nèi)連續(xù)隨訪3次,每次至少間隔3個月),肝臟組織病理學檢查無明顯炎癥壞死或纖維化。在未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的情況下,應結合年齡、病毒水平、HBsAg水平、肝纖維化無創(chuàng)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綜合判定。

2.HBeAg陽性CHB:患者血清HBsAg陽性、HBeAg陽性、HBVDNA陽性,伴有ALT持續(xù)或反復異?;蚋谓M織學檢查有明顯炎癥壞死,或肝組織學/無創(chuàng)指標提示有明顯纖維化(≥F2)。

八|臨床診斷|

3.非活動性HBsAg攜帶狀態(tài):患者血清HBsAg陽性、HBeAg陰性、抗-HBe陽性,HBVDNA陰性(未檢出),HBsAg<1000IU/ml,ALT和AST持續(xù)正常(1年內(nèi)連續(xù)隨訪3次以上,每次至少間隔3個月);影像學檢查無肝硬化征象,肝組織學檢查顯示組織活動指數(shù)(histological

activityindex,HAI)評分<4或根據(jù)其他半定量計分系統(tǒng)判定病變輕微。

4.HBeAg陰性CHB:患者血清HBsAg陽性、HBeAg持續(xù)陰性,多同時伴有抗-HBe陽性,HBVDNA陽性,伴有ALT持續(xù)或反復異?;蚋谓M織學檢查有明顯炎癥壞死,或肝組織學/無創(chuàng)指標提示有明顯纖維化(≥F2)。

5.隱匿性HBV感染(occulthepatitisBvirus

infection,OBI):患者血清HBsAg陰性,但血清和/或肝組織中HBVDNA陽性。在OBI患者中,80%可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陽性,稱為血清陽性OBI;但有1%~20%的OBI患者所有HBV血清學標志物均為陰性,故稱為血清陰性OBI。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復制,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臟纖維組織增生,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HCC和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時間。對于部分適合條件的患者,應追求臨床治愈(又稱功能性治愈)九|治療目標|十|抗病毒治療的適應證|推薦意見10:對于血清HBVDNA陽性,ALT持續(xù)異常(>ULN),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建議抗病毒治療(B1)。推薦意見11:對于血清HBVDNA陽性者,無論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建議抗病毒治療:(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家族史或HCC家族史(B1);(2)年齡>30歲(B1);(3)無創(chuàng)指標或肝組織學檢查,提示肝臟存在明顯炎癥(G≥2)或纖維化(F≥2)(B1);(4)HBV相關肝外表現(xiàn)(如HBV相關性腎小球腎炎等)(B1)。推薦意見12:臨床確診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無論其ALT和HBVDNA水平及HBeAg陽性與否,均建議抗病毒治療。同時應注意尋找并治療肝硬化的其他病因(如酒精、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或遺傳代謝性肝病等)(B1)。十|抗病毒治療的適應證|十一|NAs治療|

1.恩替卡韋(entecavir,ETV):ETV可強效抑制病毒復制、改善肝臟炎癥,長期治療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組織學病變,顯著降低肝硬化并發(fā)癥和HCC的發(fā)生率,降低肝臟相關和全因病死率

。在初治CHB患者中,ETV5年累積耐藥發(fā)生率為1.2%

。ETV安全性較好,在隨訪10年的全球多中心隊列研究中,僅0.2%應用ETV的患者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

2.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enofovirdisoproxilfumarate,TDF):TDF可強效抑制病毒復制,長期治療顯著改善肝臟組織學,降低HCC發(fā)生率。TDF耐藥率極低,在臨床研究中8年累積耐藥發(fā)生率為0。TDF安全性較好,在臨床試驗中不良反應低。但觀察性研究提示,使用TDF的患者,尤其對高齡或絕經(jīng)期患者,有新發(fā)或加重腎功能損傷及骨質疏松的風險

。在拉米夫定耐藥、阿德福韋酯(adefovirdipivoxil,ADV)耐藥、ETV耐藥或多藥耐藥患者中,TDF的病毒學應答率仍高達70%~98%,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病毒學應答率逐漸升高。十一|NAs治療|十二|干擾素α治療|推薦意見13:HBeAg陽性CHB患者首選NAs(ETV、TDF、TAF或TMF)治療(A1)。大多數(shù)患者需要長期用藥,最好至HBsAg消失再停藥。如因各種原因希望停藥,治療1年HBVDNA低于檢測下限、ALT復常和HBeAg血清學轉換,再鞏固治療至少3年(每隔6個月復查1次)仍保持不變,且HBsAg<100IU/ml,可嘗試停藥,但應嚴密監(jiān)測,延長療程可減少復發(fā)(B2)。推薦意見14:HBeAg陽性CHB患者也可采用Peg-IFN-α

治療。治療24周時,若HBVDNA下降<2log10IU/ml且HBsAg定量仍>2×104IU/ml,建議停用Peg-IFN-α治療,改為NAs治療(A1)。Peg-IFN-α有效患者療程為48周,可以根據(jù)病情需要延長療程,但不宜超過96周(B1)。推薦意見15:HBeAg陰性CHB患者首選NAs(ETV、TDF、TAF或TMF)治療(A1)。建議HBsAg消失和/或出現(xiàn)抗-HBs,且HBVDNA檢測不到,鞏固治療6個月仍檢測不到者,可停藥隨訪(B1)。十二|干擾素α治療|推薦意見16:HBeAg陰性CHB患者也可采用Peg-IFN-α

治療。治療12周時,若HBVDNA下降<2log10IU/ml,或HBsAg定量下降<1log10IU/ml,建議停用Peg-IFN-α治療,改為NAs治療(B1)。有效者療程為48周,可以根據(jù)病情需要延長療程,但不宜超過96周(B1)。推薦意見17:在一些符合條件的患者中,如:NAs治療后HBVDNA定量<檢測下限、HBeAg陰轉,且HBsAg<1500IU/ml時,結合患者意愿可考慮加用Peg-IFN-α治療,以追求臨床治愈。治療24周后,若HBsAg<200IU/ml或下降>1log10IU/ml,建議繼續(xù)NAs聯(lián)合Peg-IFN-α治療至48~96周;治療24周后,若HBsAg仍≥200IU/ml,可考慮停用Peg-IFN-α,繼續(xù)NAs治療(B2)。推薦意見18: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推薦采用ETV、TDF、TAF進行長期抗病毒治療;如果采用Peg-IFN-α治療,需密切監(jiān)測相關不良反應(A1)。推薦意見19: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推薦采用ETV或TDF長期治療,禁用Peg-IFN-α治療(A1),若必要可以應用TAF治療(B1)。十三|其他治療|抗HBV治療可降低CHB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低HBV相關HCC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是慢性HBV感染者最重要的治療措施。此外,還有抗炎、抗氧化、保肝、抗纖維化、調節(jié)免疫等治療。1.抗炎、抗氧化、保肝治療:HBV感染后導致肝細胞炎癥壞死是疾病進展的重要病理生理過程。甘草酸制劑、水飛薊素制劑、多不飽和卵磷脂制劑和雙環(huán)醇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護肝細胞等作用,有望減輕肝臟炎癥損傷。對肝組織炎癥明顯或ALT水平明顯升高的患者,可以酌情使用,但不宜多種聯(lián)合。2.抗纖維化治療:多個抗纖維化中藥方劑如安絡化纖丸、復方鱉甲軟肝片、扶正化瘀片,在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中均顯示一定的抗纖維化作用[154-157],對明顯纖維化或肝硬化患者可以酌情選用。十四|慢性HBV感染者的監(jiān)測和隨訪管理|(一)慢性HBV攜帶狀態(tài)和非活動性HBsAg攜帶狀態(tài)患者的管理建議每6~12個月進行血常規(guī)、生物化學、病毒學和LSM等檢查,必要時進行肝活組織檢查。每6個月檢測甲胎蛋白及腹部超聲篩查HCC。若符合抗病毒治療指征,及時啟動治療。(二)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的監(jiān)測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的定期監(jiān)測是為了監(jiān)測抗病毒治療的療效、用藥依從性、耐藥情況和不良反應,以及HCC發(fā)生。十五|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療|推薦意見20(應答不佳和低病毒血癥):CHB患者應用ETV、TDF、TAF或TMF治療48周,HBVDNA可檢出者(HBVDNA>20IU/ml),排除依從性和檢測誤差后,可調整NAs治療(應用ETV者換用TDF或TAF,應用TDF或TAF者換用ETV,或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B1)。也可以聯(lián)合Peg-IFN-α治療(B1)。推薦意見21(應答不佳和低病毒血癥):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應用ETV、TDF或TAF治療24周,若HBVDNA仍可檢出(HBVDNA>20IU/ml),排除依從性和檢測誤差后,建議調整NAs治療(應用ETV者換用TDF或TAF,應用TDF或TAF者換用ETV,或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C2)。推薦意見22(化療及靶免):所有接受化學治療、靶向藥物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開始治療前均應常規(guī)篩查HBsAg、抗-HBc和/或HBVDNA(A1)。對于HBsAg和/或HBVDNA陽性者,在開始化學治療、靶向藥物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前至少1周、特殊情況可同時應用ETV、TDF或TAF抗病毒治療(A1)。對于HBsAg陰性、抗-HBc陽性患者,若使用B淋巴細胞單克隆抗體或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或伴進展期肝纖維化/肝硬化,建議應用ETV、TDF或TAF抗病毒治療(B1)。十五|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療|推薦意見23(妊娠):慢性HBV感染者準備近期妊娠,或妊娠期間有抗病毒指征時,在充分溝通并知情同意后,可以使用TDF治療(B1)。如合并腎功能不全,可考慮使用TAF治療(B2)。推薦意見24(妊娠):抗病毒治療期間意外妊娠的患者,若使用TDF治療,建議繼續(xù)妊娠;若使用ETV,可不終止妊娠,建議換用TDF治療(B1)。若應用干擾素治療,建議向孕婦和家屬充分告知風險,由其決定是否繼續(xù)妊娠。若繼續(xù)妊娠,應停用干擾素,換用TDF治療(C2)。推薦意見25(妊娠):妊娠中晚期HBVDNA定量>2×105IU/ml,在充分溝通并知情同意的基礎上,于妊娠第24~28周開始應用TDF抗病毒治療(A1)。建議HBeAg陽性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母親于產(chǎn)后可考慮即刻或1~3個月時停藥,停藥后應至少每3個月檢測肝臟生物化學和HBVDNA等指標,直至產(chǎn)后6個月,發(fā)生肝炎活動者應立即啟動抗病毒治療(A2);HBeAg陽性或陰性CHB母親,在充分溝通和知情同意的基礎上,產(chǎn)后可繼續(xù)治療。應用TDF治療者,母乳喂養(yǎng)不是禁忌證(C2)。十五|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療|推薦意見26(兒童):對于進展期肝病或肝硬化患兒,無論年齡大小均應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但需考慮長期治療的安全性及耐藥性問題。1歲及以上兒童可考慮普通干擾素α治療,2歲及以上兒童可選用ETV或TDF治療,5歲及以上兒童可選用Peg-IFN-α-2a,12歲及以上兒童可選用TAF治療(A1)。更新要點:兒童(進展期)部分新增“無論年齡大小均”描述,強調進展期肝病或肝硬化患兒應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推薦意見27(兒童):免疫耐受期患兒(ALT<ULN)需進行肝組織學評估,對于肝臟組織學分級G≥1的患兒應該抗病毒治療(B1);而對于年齡1~7歲的免疫耐受期患兒,即使缺少肝組織學檢測證據(jù),也可考慮抗病毒治療。使用抗病毒藥物和方案參照兒童進展期CHB。啟動治療前需與監(jiān)護人充分溝通,獲得知情同意(C1)。更新要點:兒童(免疫耐受期)的推薦意見為新增內(nèi)容。基于國內(nèi)循證醫(yī)學證據(jù)進行修訂。十五|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療|特殊人群:慢性腎病、腎功能不全推薦意見28: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