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天津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天津專用)(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中圖版(2019)必修一第1章-第2章第1節(jié)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6.難度系數(shù):0.75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于2023年9月11日宣布,在一顆距離地球120光年的行星K2-18b上,可能存在一片海洋,這也是該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完成下面小題。1.行星K2-18b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是(

)①太陽系②銀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可觀測宇宙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2.若行星K2-18b上真的存在生命,則其應該具備的條件不包括(

)A.適宜的溫度B.液態(tài)水C.較薄的大氣層D.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答案】1.B2.C【解析】1.根據(jù)材料信息“K2-18b距離地球120光年”可知,該行星不在太陽系范圍內,但一定處在銀河系范圍內(銀河系直徑約10萬光年),銀河系位于可觀測宇宙中,①錯誤,②④正確,河外星系與銀河系處于同一級別,該行星不在河外星系,③錯誤。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故選B。2.生命存在的條件包括適宜的溫度、液態(tài)水、較厚的大氣層并且存在適宜生命呼吸的空氣,以及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個。完成下面小題。3.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包括(

)①同向性

②同軸性

③近圓性

④共面性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4.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在運行時不會相撞,是因為它們(

)A.軌道在同一個面上B.軌道接近圓C.公轉方向相同D.軌道不交叉【答案】3.B4.D【解析】3.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運動共同特征時:方向同向性、軌道近圓性、軌道平面共面性,故選B。4.太陽系八顆行星運行時不會相撞的原因是它們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公轉的軌道不相交,D正確,公轉軌道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圓性,這些特征與在運行時會不會相撞無關。ABC錯誤。故選D。下圖為“太陽系局部圖”,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c星最有可能是(

)A.水星B.木星C.火星D.海王星6.圖示的a、b、c行星均屬于(

)A.巨行星B.類地行星C.遠日行星D.矮行星7.關于圖中行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表面平均溫度最高的是地球 B.距離太陽最近的是火星C.體積最大的是c星 D.質量最大的是d星【答案】5.C6.B7.D【解析】5.據(jù)圖可知c星位于八大行星公轉軌道由內向外的第四個軌道上,為火星。故ABD錯誤,C正確。6.據(jù)圖可知a、b、c星分別為水星、金星和火星,為類地行星。故ACD錯誤,B正確。7.行星表面溫度的能量來源主要是太陽輻射,離太陽越近溫度越高,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所以溫度最高的是水星,AB錯誤;質量和體積最大是巨行星中的木星;c是火星是類地行星,C錯誤;d是木星質量最大,D正確。綜上,ABC錯誤,D正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柳溝鄉(xiāng)(北緯35.70度,東經(jīng)102.79度),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約為10千米。據(jù)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8.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①圈層B.軟流層C.③圈層D.②圈層9.圖2中序號所在圈層(

)A.②是巖漿發(fā)源地B.④是最活躍的圈層C.⑤密度上下均一D.③是巖石圈層的一部分【答案】8.D9.D【解析】8.結合圖中信息可知,①是生物圈,②是地殼,③是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④是水圈,⑤是大氣圈。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次地震震源深度約為10千米,位于地殼,D正確,排除ABC。故選D。9.結合所學知識,軟流層是巖漿發(fā)源地,②是地殼,排除A;生物圈是最活躍的圈層,④是水圈,排除B;⑤是大氣圈,密度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排除C;③是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是巖石圈層的一部分,D正確。故選D。讀下列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0.下列關于圖中地球各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C圈層是由巖石構成的,故稱為巖石圈B.B所在的圈層是固態(tài)C.A圈層是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D.E圈層是巖漿的發(fā)源地11.結合地圖(右圖中A表示橫波、B表示縱波)判斷,下列關于上圖中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震波通過①②界面時,波速都有明顯的變化B.在左圖D、E兩圈層,既能檢測到橫波、又能檢測到縱波C.地震波通過①界面時,縱波速度增加、橫波速度降低D.地球的內部、外部圈層之間沒有物質和能量的交換【答案】10.C11.A【解析】10.根據(jù)圖中地球各圈層的高度和深度及相對位置判斷,圖中A、B、C、D、E分別表示大氣圈、水圈、地殼、地幔、地核(外核)。地殼(C圈層)只是巖石圈的一部分,巖石圈還包括軟流層以上的上地幔頂部,A錯誤;水圈(B圈層)中的水大多處于液態(tài),少部分以冰雪固態(tài)形式存在,B錯誤;大氣圈(A圈層)厚度可達幾千千米,厚度遠大于水圈和生物圈,大氣圈是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C正確;外核(E圈層)離地表太深,其物質很難上升至地表,一般認為巖漿的發(fā)源地是上地幔的軟流層,D錯誤。故選C。11.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左圖中①界面為莫霍界面,②界面為古登堡界面,右圖中A波傳播速度較慢,應為橫波,B波傳播速度較快,應為縱波。讀圖可知,地震波向下通過①莫霍界面波速明顯加快,地震波向下通過②古登堡界面時,橫波消失,縱波減速,A正確;讀圖可知,E圈層(外核)由于物質為液態(tài),橫波無法通過,不能檢測到橫波,只能檢測到減速后的縱波,B錯誤;據(jù)圖可知,地震波通過①界面時,橫波、縱波速度都增加,C錯誤;無論是地球內部還是外部圈層都在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D錯誤。故選A。地球各個圈層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共同形成一個整體。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下列關于①②③④四個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圈層不連續(xù)也不規(guī)則B.②圈層由干潔空氣、水汽、固體雜質等組成C.③圈層是巖石圈D.④圈層是厚度最大的圈層13.關于圖中各圈層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圈層物質進入②圈層主要依靠水汽輸送B.②圈層通過光合作用為③圈層提供氧氣等氣體C.③圈層有機物進入④圈層依靠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D.④圈層的礦物質進入①圈層的主要過程是風化【答案】12.B13.C【解析】12.依據(jù)圖示信息可以推知,①圈層為水圈,是由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A錯誤;②圈層為大氣圈,是由干潔空氣、水汽、固體雜質等組成,B正確;③圈層為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C錯誤;④圈層為巖石圈,是指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厚度最大的圈層是大氣圈,D錯誤。故選B。13.①圈層是水圈,物質進入大氣圈主要依靠蒸發(fā)和植物蒸騰,A錯誤;③圈層是生物圈,②圈層是大氣圈,生物圈通過光合作用為大氣圈提供氧氣等氣體,B錯誤;③圈層是生物圈,④圈層為巖石圈,生物圈通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從巖石圈中獲取無機物,將有機物釋放至巖石圈中,并改造巖石圈,C正確;④圈層為巖石圈,①圈層為水圈,巖石圈的礦物質主要通過侵蝕、搬運過程進入水圈,D錯誤。故選C。地質記錄中的斷代是指沉積巖層的地質記錄并不總是連續(xù)的。下圖為甲、乙兩地地層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4.地質年代劃分的主要依據(jù)有(

)A.生物演化B.地層深度C.巖石類型D.地形類型15.D巖層形成時代最可能是(

)A.二疊紀B.三疊紀C.侏羅紀D.白堊紀16.根據(jù)甲地巖層分布可推斷出乙地(

)A.V與X出現(xiàn)斷代B.X與Y出現(xiàn)斷代C.Y與Z出現(xiàn)斷代D.沒有出現(xiàn)斷代【答案】14.A15.B16.B【解析】14.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材料信息。地質年代主要是依據(jù)不同地層形成的化石類型和數(shù)量劃分的,通過生物的演化來劃分地質歷史年代,A正確。地層深度、巖石類型和地形類型無法作為地質年代劃分的依據(jù),BCD錯誤。故選A。15.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材料信息。根據(jù)圖片,D巖層中含有恐龍足跡化石,最可能形成于恐龍繁盛的中生代時期;而其下方的B巖層中含有貝類、菊石和魚類化石,形成于古生代時期;其上方的F巖層中含有恐龍和鳥類化石,形成于中生代晚期,因此位于中間的D巖層最可能形成于中生代早期的三疊紀時期,B正確,ACD錯誤。故選B。16.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材料信息。根據(jù)圖片,乙地V巖層侵入到X巖層內,無法推斷乙地V與X是否出現(xiàn)斷代,A錯誤。根據(jù)化石的類型,乙地W巖層與甲地B巖層形成于同一時期,因此乙地X與Y形成時期缺失了甲地的CDE中的一部分巖層,X與Y出現(xiàn)斷代,B正確,D錯誤。乙地Y地層與甲地F地層形成于同一時期,Z地層與G地層形成于同一時期,根據(jù)甲地巖層分布,乙地Y與Z沒有出現(xiàn)斷代,C錯誤。故選B。圖左為三眼恐龍蝦,圖右是地質年代簡圖,在2億年前三眼恐龍蝦就出現(xiàn)在地球上了,因為和恐龍共同度過一個地質年代而得名。完成下面小題.17.“恐龍時代”是地質歷史上的重要造煤時期,當時的主要成煤植物種類是()A.海生藻類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8.下列關于地球演化史的表述正確的是(

)A.地球初期發(fā)展階段的地球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氧氣、氮氣B.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在太古宙形成雛形C.三眼恐龍蝦生活的時代是中生代D.新生代是形成鐵礦的重要時代【答案】17.C18.C【解析】17.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恐龍時代屬于中生代。海生藻類和蕨類植物大量繁盛于古生代,A、B錯誤;裸子植物主要繁盛在中生代,與恐龍?zhí)幱谕粫r代,是當時主要的成煤植物,C正確;被子植物主要繁盛在新生代,D錯誤。故選C。18.地球初期發(fā)展階段的地球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氨氣,A錯誤;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在古生代中后期形成雛形,B錯誤;由材料“三眼恐龍蝦在2億年前三眼恐龍蝦就出現(xiàn)在地球上了”和“和恐龍共同度過一個地質年代”,可知三眼恐龍蝦生活的時代是中生代,C正確;鐵礦主要形成在太古代,D錯誤。故選C。下圖為2021年某機構發(fā)布的太陽周期黑子數(shù)進展圖(含預測),下表為部分地理現(xiàn)象預報指數(shù)表。完成下面小題。①短波收聽指數(shù)②信鴿飛行指數(shù)③空氣質量指數(shù)④極光指數(shù)指數(shù)(小→大)適宜收聽程度(適宜→不適宜)影響信鴿飛行程度(小→大)空氣質量(優(yōu)→差)極光可見范圍(小→大)19.圖中顯示(

)A.太陽活動的周期是20年B.日冕物質拋射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C.當前太陽活動處于高峰期D.2025年前后是太陽活動的高峰期20.當太陽活動處于高峰期時,表中指數(shù)明顯變大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9.D20.B【解析】19.太陽活動的周期大約是11年;太陽黑子和耀斑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當前(2023年)太陽活動不是處于高峰期;2025年前后太陽黑子數(shù)目達到最多,是太陽活動的高峰期。D正確,ABC錯誤。故選D。20.太陽活動劇烈時,會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和信鴿飛行,也會使極光發(fā)生次數(shù)增多,①短波收聽指數(shù)、②信鴿飛行指數(shù)、④極光指數(shù)均會增大,B項正確;太陽活動對空氣質量影響不大,ACD錯誤。故選B。下圖為太陽輻射量的緯度分布示意圖??赡芸傒椛淞渴强紤]了受大氣削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效總輻射量是考慮了大氣和云的削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1.影響可能總輻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氣云量B.大氣厚度C.緯度因素D.通過的大氣路徑22.云量最多的地區(qū)最可能位于(

)A.赤道地區(qū)B.北緯20°地區(qū)C.北緯40°地區(qū)D.北緯60°地區(qū)【答案】21.C22.A【解析】21.圖中顯示,可能總輻射量自低緯向高緯遞減,因此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應為緯度因素,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不同,導致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不同,C符合題意;材料信息表明,可能總輻射量不考慮大氣云量的影響,排除A;地球各地的大氣厚度差異不明顯,排除B;不同緯度地區(qū)太陽通過的大氣路徑不同,對太陽輻射量有一定的影響,但通過的大氣路徑不是主要影響因素,排除D。故選C。22.材料信息表明,可能總輻射量與有效總輻射量的差異主要在于是否考慮大氣中云量的影響,兩者的差值主要是云量多少所致。讀圖可知,赤道地區(qū)的可能總輻射量與有效總輻射量差值最大,說明赤道云量最多,云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世界奇觀平塘天坑群位于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西部與羅甸縣東部的交界處的“大貴州灘”中心地帶。平塘天坑群主要由三疊紀和二疊紀的碳酸鹽巖構成,以其規(guī)模數(shù)量大,天坑地貌發(fā)育完整,凹陷深邃,被地質專家稱為“天坑博物館”,極具科學考察和旅游價值。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3.下面四幅圖片中,地貌類型與平塘天坑群一致的是(

)A.B.C.D.24.“大貴州灘”帽筒朱砂博物館中陳列著三疊紀時期完美、完整的“貴州龍”、“海百合”化石。下列關于這一地質時期的說法正確的是(

)A.蕨類植物繁盛B.出現(xiàn)三葉蟲C.裸子植物繁盛D.哺乳類動物繁盛【答案】23.B24.C【解析】23.結合所學知識,天坑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種類型,由流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作用形成,A圖是沙丘,是在風力堆積作用下形成,A錯誤;B圖是石林,由流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作用下形成,B正確;C圖為海岸地貌的海蝕柱、海蝕崖,由海水侵蝕形成,C錯誤;D圖為雅丹地貌,在風力侵蝕作用下形成,D錯誤。故選B。24.本題涉及地球的演化歷史,三葉蟲和蕨類植物繁盛出現(xiàn)在古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出現(xiàn)在中生代,哺乳類動物繁盛出現(xiàn)在新生代。題目中“三疊紀”時期屬于中生代,C正確,排除ABD。故選C。第Ⅱ卷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每空一分,共10分)材料:宜居帶是指一顆供至周圍適宜生命存在的理想?yún)^(qū)域。(1)太陽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宜居帶的行星是和;從圖中可以看出宜居帶行星與太陽適中,所以溫度適宜。(2)太陽大氣層③是層,該層太陽活動類型主要是,其到達地球高緯地區(qū)上空經(jīng)常出現(xiàn)絢麗多彩的。(3)海洋地殼平均厚度是千米。(4)巖石圈范圍是指和全部和的頂部(填寫圖3中文字)?!敬鸢浮浚靠找环郑?1)地球火星距離(2)日冕太陽風極光(3)6(4)甲乙丙【解析】(1)太陽系八大行星離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圖中顯示,位于宜居帶的行星是第三顆和第四顆行星,即地球和火星;從圖中可以看出宜居帶行星與太陽距離適中,獲取的太陽輻射能量適中,所以表面溫度適宜。(2)太陽大氣由里及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圖中顯示,太陽大氣層③是最外的一層,應為日冕層。日冕層太陽活動類型主要是太陽風,其到達地球后,受到地球磁場影響,向極地地區(qū)運動,在高緯地區(qū)與高層大氣碰撞,出現(xiàn)絢麗多彩的極光。(3)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海洋地殼平均厚度是6千米。(4)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巖石圈是指軟流層之上的地球內部圈層,其范圍是指地殼全部和上地幔的頂部,圖中甲乙為地殼,丙為地幔,所以包括甲乙的全部和丙的頂部。26.左圖為“地震波與地球圈層關系圖”,右圖為“地理模式圖”。根據(jù)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每空一分,共20分)(1)圖中地球內部圈層的主要劃分依據(jù)是。左圖中兩個不連續(xù)面A為,位于地下(陸地以下)地下千米處。B為,位于地下千米處。經(jīng)過A,縱波和橫波速度都。(2)若右圖中模式圖表示地球的內部圈層,陰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線①②之間為,曲線③代表的界面是對應左圖中的(填不連續(xù)面字母)。(3)若右圖中模式圖表示太陽系,曲線①②③④為行星軌道,陰影部分為小行星帶,那么曲線①為的公轉軌道,曲線④為的公轉軌道。(填行星名稱)(4)若右圖中模式圖表示地層結構,陰影部分表示的地層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該地層的地質年代最有可能是代,當時動物大量盛行,從成礦角度來看是重要的時期。(5)若右圖中模式圖表示太陽大氣層的結構,陰影部分表示色球層,該層存在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是,它會干擾地球的,導致通信的中斷;曲線③④之間的太陽大氣層為層,該層出現(xiàn)的太陽活動是,它是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曲線①②之間為層,該層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磁場,使南北兩極上空出現(xiàn)現(xiàn)象?!敬鸢浮浚靠找环?,共20分)(1)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不同莫霍面39-41古登堡面2900明顯加快(2)地殼B(3)土星地球(4)中生爬行成煤(5)耀斑電離層無線電短波光球層太陽黑子日冕極光【解析】(1)根據(jù)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不同,從而劃分出地球內部圈層。讀圖可知,A界面是大致位于地下33km處,地震波在通過A界面時橫波和縱波波速明顯加快,為莫霍界面;B界面是大致位于地下2900km處,地震波在過B界面后橫波消失,縱波減慢,為古登堡界面。(2)地球內部圈層由地表向深處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圖中陰影部分是地幔,曲線①②之間位于地幔之上,是地殼。曲線③代表的界面是地幔之下的古登堡界面,與圖1中的B界面對應。(3)若右圖中模式圖表示太陽系,曲線①②③④為行星軌道,陰影部分為小行星帶,那么曲線①為土星的公轉軌道,曲線④為地球的公轉軌道。(4)若右圖中模式圖表示地層結構,陰影部分表示的地層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則該地層的地質年代最有可能被稱為裸子植物時代的中生代,該時期以恐龍為代表的的爬行動物繁盛。該時期氣候溫暖濕潤,森林茂密,是地質歷史時期重要的成煤期之一。(5)太陽的大氣層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若陰影部分表示色球層,該層存在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是耀斑,它會干擾地球的電離層,導致線電短波通信的中斷;曲線③④之間的太陽大氣層為光球層,該層出現(xiàn)的太陽活動是太陽黑子,它是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曲線①②之間為日冕層,該層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磁場,使南北兩極上空出現(xiàn)極光現(xiàn)象。27.讀“我國東部區(qū)域圖”,回答下列問題,A.B兩圖分別是②③兩地的景觀圖。(共10分,除標注外每空一分)(1)B地的地貌名稱是:,形成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