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學設計_第1頁
《山行》教學設計_第2頁
《山行》教學設計_第3頁
《山行》教學設計_第4頁
《山行》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行》教學設計

《山行》教學設計1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溢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

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

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同學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

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同學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

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經(jīng)常

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

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

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同學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并通過詞義

理解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

《山行》是《古詩二首》這課中的第一首詩,也是同學在本冊中

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

教會同學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

基礎。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以下四個數(shù)學目標必需在教學中

得以貫徹:

一、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同學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智能目標)。

二、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

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

三、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同學的學習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三、四為技能目標)

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朗

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掌握方法”,“欣賞

意境”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同學有發(fā)展的余地。

針對教材,針對目標,《山行》這首詩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

的:

第一步: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同學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這樣

可為后續(xù)學習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2.簡介作者杜牧(著名詩人,最擅長寫景。),導入新課,

以吸引同學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確日標,嘗試學習。

明確學習目標,可讓同學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

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五年級的同學終究不

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

礎,根據(jù)同學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

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這樣可激

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這首詩的一、二兩句中生僻詞多,同學理解起來難度較大,

估計一般的班級能在“嘗試”中學懂的人不多。

第三步要采用“扶放”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

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同學進行“解字

詞,明詩意”的指導。

1.“扶”同學學習第一句。

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斜”、“寒山”這三個難

懂詞的意思。

注:“遠上”用“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法。

“斜”用”簡筆畫演示”法。

“寒山”用老師“介紹”法。

再幻燈出示訓練:“一條石頭小路O?!?/p>

指導同學串講句意。

最后總結(ji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p>

這樣“扶”著同學,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同學“如

何學”。

2.“半扶半放”引導同學學習第二句。

先指導同學看教學掛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

在白云的地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

再讓同學試著自身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放手”讓同學自學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

句的教學,同學掌握了學習方法,大多數(shù)同學能自身學懂。

這樣,讓同學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匯報,教師

了解反饋,和時糾正。

4.讓同學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欣賞意境是同學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

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guān)鍵。我采用兩種方對同

學進行意境欣賞的指導。

1.“緊扣詞句”。

讓同學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協(xié)

助同學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哪

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同學對古詩內(nèi)容

的印象。而且讓同學在品味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礎上再讓同學發(fā)明性地說說全詩的內(nèi)容,從認識上得

到提高。

第五步:指導誦讀詩句。

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同學一般都

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同

學“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同學:

1.同學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

美,怎樣才干讀得美呢?)

2.同學匯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1)帶著贊美與熱愛的感情夫讀。(確定基調(diào))

⑵讀出節(jié)奏感。

分辨重音區(qū)別語調(diào)劃分節(jié)奏

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

(范讀一->齊讀一->個別讀一->小組讀一->扮演角色讀)

第六步:總結(jié)方法,安排作業(yè)。

我這堂課的設計,突出“詞義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賞”這

兩個訓練點,以“學法指導”為主線,注重智力與技能的培養(yǎng),

發(fā)揮同學學習的主體性與參與性,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力求改

變古詩教學中“講詞意一->記內(nèi)容-->背中心”這種機械呆板

的舊模式,讓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山行》教學設計2

教材簡解:

杜牧的《山行》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

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jié)的楓林景色,

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云”、“楓林”等構(gòu)成

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在這首詩

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

境之美躍然紙上。我們可以在觀賞勝于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

時,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

目標預設:

知識與技能:了解詩句的含義,把握詩文基調(diào),有感情地朗

讀詩歌,做到熟能成誦。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培養(yǎng)學生豐富

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以分步解讀,入境悟情等方式通過品味語言、

描繪畫面來體會詩歌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悟秋天,發(fā)現(xiàn)欣賞自然之美,激發(fā)

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基于本人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將本課的重點難點定為:

1、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

表達能,體會詩的意境;

2、激發(fā)學生對秋天的欣賞美的欣賞,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之情。

媒體選擇和應用:

1、網(wǎng)上有關(guān)圖片的下載;

2、杜牧《長安秋望》,王維《山居秋暝》,李商隱《霜月》

古詩下載;

3、古箏曲《漁舟唱晚》。

設計理念: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

看來仍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

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

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感知力。

意境,即客觀事物和詩人思想感情的有機統(tǒng)一,它是詩的靈

魂,可以說,沒有意境就沒有了詩:“詩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

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誦秋詩。作者以豐富的想

象,生動的語言,將一幅絢麗的秋景圖展現(xiàn)于我們面前。教學中

我把握情與景的統(tǒng)一,引導學生走入詩境,感受詩情,以得到美

的感染,情的陶冶。

設計思路:

基于以上理念,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思路:

一、情境導入,初體詩境。

二、分步解讀,入境悟情。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四、整體誦讀,體會詩韻。

五、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體詩境

1、談談秋天的印象。

2、出示圖畫或課件,配樂朗誦《山行》。

3、理解詩題,簡介作者。

【設計意圖:形象的感知比抽象的分析講解更容易激起學生

的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感知秋天,進而引入古詩,

通過圖片直觀感受,引發(fā)學生了解全詩的興趣?!?/p>

二、分步解讀,入境悟情。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

(1)運用不同手段理解“遠上”、“斜”、“寒山”這三

個難懂詞的意思。

“遠上”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理解;

“斜”教師用“簡筆畫”演示;

“寒山”讓學生查閱工具書或教師講解。(從該詞當中了解

古詩所寫的季節(jié))

(2)出示句式訓練:一條石頭小路。

教師引導學生講句意。

(3)總結(ji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講句意。

【設計意圖:緊扣重點詞,理解“遠上”、“斜”、“寒山”

相應詞語,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古詩的凝練與本詩意境。】

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圖或課件,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

在白云的地方。

相機突出“生處”這個詞義的難點。

(2)試著讓學生自己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放手”自學三、四句。

(1)根據(jù)學法指導,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

教師深入學生,了解反饋。

(2)匯報交流,教師對重點處點撥。

4、引導學生領(lǐng)會全詩的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突出“詞義句意理解”的訓練點,以“學法指

導”為主線,注重智力與技能的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

參與性,力求改變“講詞語——記內(nèi)容——背中心”這種機械呆

板的舊模式】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聽著音樂,隨著老師的描述,想象一下山林的景色,引

導學生把景物說具體。

2、面對這么多的景致你想做些什么呢?

(1)放聲朗讀這首詩。

(2)畫一幅畫。

【設計意圖:愛動、富于想象、形象性強是兒童的共同特性。

教學時對于繪畫基礎較好的學生,可指導學生根據(jù)詩意作想象性

繪畫(非技術(shù)性)。教學中應讓學生盡可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把自

己意象景色描繪出來。詩中之“畫”形象化、直觀化了,不但有

助于學生更好的入境、激情,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

造美的意識?!?/p>

(3)當導游介紹此處美景。

【設計意圖:能在課堂上完成的想法讓學生當堂即做,如朗

誦詩,不能當堂完成的可作為家庭作業(yè)布置給學生,從而滿足不

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給了學生自主選擇作業(yè)的權(quán)利】

四、整體誦讀,體會詩韻。

1、學生誦讀,怎樣才能讀得美?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讀出節(jié)奏美)

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范讀一一個別讀一一小組讀一

一齊讀)

【設計意圖:古詩是古代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瑰寶,它語言凝

練,意境深遠,適宜誦讀。采用不同形式的讀,既可以在讀的過

程中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又可使學生情感升華至對美好景物的熱

愛?!?/p>

五、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1、出示杜牧《長安秋望》,王維《山居秋暝》,李商隱《霜

月》。

2、學生自由誦讀。

【設計意圖:這幾首詩都與秋天有關(guān),學生通過自讀,領(lǐng)悟

古代詩人筆下秋天的千姿百態(tài)之美?!?/p>

《山行》教學設計3

【教學設想】

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語言精

練、意境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讀起來郎朗上口。本課教學目標的確

定牢記一個“實”字,遵循詩教規(guī)律,以人為本,關(guān)注生命,引

領(lǐng)學生一步一趨地進入詩的意境,走進詩人的生活。在教學中通

過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學習,整體讀、理解讀、想象讀、延伸讀、

布置選擇性作業(yè),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為學生營造一個美讀、

讀美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

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激發(fā)興趣。

1.你喜歡讀古詩,背古詩嗎?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

寶,用最凝練、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詩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詩,

四季皆入畫,你能從你了解的古詩中找出描寫四季的詩來背一背

嗎?(師根據(jù)學生背誦情況及時鼓勵,激發(fā)學生背誦的興趣)

2.(多媒體出示:連綿的群山,滿山火紅的楓葉)同學們,

說說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著馬車,順著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讓他

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千古名句。

3.(屏幕畫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學生帶入了如夢

如詩的境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山行》,從詩中去領(lǐng)略

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4.釋題:在山上行走。

5.簡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

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與李商隱齊名,稱“小李杜”。

杜牧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

杜”。

二、初讀詩歌,落實讀通。

1.教師范讀。

2.指名讀,結(jié)合讀指導讀準節(jié)奏,讀準字音。

3.說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并板書到黑板上。

(1)山行:在山上行走(誰在山上行走)

(2)遠上:向山的遠處伸展。

(3)寒山:深秋時節(jié)的山(深秋季節(jié),天氣漸冷,山上草

木枯黃,給人一種涼意,故稱寒山,實指秋天的山)。

(4)斜:傾斜,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5)“白云生處”與“白云深處”的區(qū)別:

深:濃厚,濃有B。

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繚繞的地方,也說明那地方比

較高。)

(6)坐:因為。愛:真愛,留戀。

(7)霜葉:經(jīng)霜打過的楓葉。楓林晚:傍晚時候的楓樹林。

(8)紅于:比……更紅。一一與“紅如”區(qū)別。

4.結(jié)合畫面,討論交流疑難字詞。

三、嘗試學習,讀詩明意。

(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由朗讀,讀到郎朗上口為止。

2.請生朗讀,互相評價。

3.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釋及詞語手冊,合作互助,

逐字逐句理解詩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或?qū)懴聛怼?/p>

(二)師生合作,學第一句。

1.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斜”“寒山”這三個難懂

詞的意思。(“遠上”:用“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法?!靶薄保?/p>

用“簡筆畫演示”法。“寒山”:用學生“介紹”法。)

2.指導學生串講句意。注意調(diào)整說話順序。(首句“遠上寒

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

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jié);“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

“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

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3.總結(ji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三)小組交流,學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云

的地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并結(jié)合講解“生處”

的寫法。

2.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次句“白云

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一個“生”

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tài),也說明山很

高?!坝腥思摇比謺谷寺?lián)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

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

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四)獨立學習,理解三、四句。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

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

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

句是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

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

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

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

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

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

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

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

寒,經(jīng)得起風霜考驗。

(五)感情朗讀,學會背誦。

1.想象著詩歌意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指名朗讀。

3.聽錄音朗誦后再次練習美讀古詩,體會情感。

4.現(xiàn)在你就是詩人,請你來到畫面前高聲吟誦。

四、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讓學生通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這些詞讓你想到

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幫助學生描述。)

2.引導想象: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

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課件,感受楓林的絢麗。指導讀好后兩行。

五、誦讀詩句,體驗美感。

1.了解了整首詩的意思,你知道詩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

想感情嗎?那用心讀讀好嗎?(設計意圖:此時是在充分理解詩

的意思的基礎上,讓生朗讀,可以強化對詩的印象,也能逐步體

會大自然的美景。)

2.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讓學生再

來讀讀看,獲取體驗。

3.學生匯報,歸納方法:(1)帶著贊美與熱愛的感情去讀。

(2)劃分節(jié)奏、讀出節(jié)奏感。

4.多種形式,反復誦讀。

六、課外拓展,豐富積累。

1.出示古詩:(讓學生讀讀這兩首和秋天有關(guān)的古詩,簡單

談談自己知道了什么?)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

睛空一鶴排云去,便引詩情到碧宵。

臨平泊舟

(元)黃庚

客舟系纜柳陰旁,湖影侵篷夜色涼。

萬頃波光搖月碎,一天風露藕花香。

2.收集與秋天有關(guān)的優(yōu)美詞語、句子、片斷或詩。

《山行》教學設計4

甘溪中心校王維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理解內(nèi)容,想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有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一、揭題,指導書寫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叫一一贈劉景文。這節(jié)課,

我們要學習另外一首古詩一一山行。

2.簡介作者,并讓學生回顧杜牧寫過的古詩。

3.指導書寫:于、楓。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順。

2.指名讀詩。重點指導“生”“斜”。

3.齊讀全詩。

三、聽看想象,整體感知

1.詩人被這美麗的山景深深打動,看視頻情境動畫配詩歌朗

誦,邊聽邊看邊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學生自讀想象。

2.指名說看到了什么。

(相機板書: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

四、以畫為媒,研讀感悟

1.全班反饋,讀中悟詩。

根據(jù)學情,相機指導:

(1)指導朗讀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①指名學生交流研讀情況,提出問題。

②個人讀、學生練讀、師生共讀、齊讀相結(jié)合。重點體會“斜”

“生出”,理解詩意。

③教師引讀:白云人家,蜿蜒石徑,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

秋時節(jié)啊,詩人遠遠望去,感嘆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

處有人家”。

④邊吟誦邊想象配樂齊讀。

(2)指導朗讀第二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

花”。

大家都沉浸在濃濃的秋意之中啊!來,我們再來看看畫,讀

讀詩,還有什么問題嗎?

①思考:a.詩人坐在馬車上邊走邊看,為什么停車呢?

b.師生齊讀。

②學生交流個人感受,進一步體會“坐愛”、“紅于”、“晚”,

理解詩意。

③多種方式讀詩:指名讀、小組共讀、師生讀、兩人讀等。

④配樂齊讀

3.配樂背誦

(1)板書畫面。

石徑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白云繚繞的地方人家隱隱約約,

秋意綿綿啊,當那一片楓林躍入眼簾時,那比二月花還紅的楓葉

更讓詩人驚喜不已,他停車欣賞!留戀忘返!(指名讀)

(2)指名看畫面背誦詩。

(3)配樂齊誦。

教學反思: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在古詩教學中,

教師要在創(chuàng)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基礎上,以層

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

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

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在實際課堂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教

師在提問后就馬上叫學生回答,不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去討論。

如回答不出,教師或是不斷重復問題,或是忙著啟發(fā)。試想,在

這極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嗎?更何況是對古

詩文的體會、感悟。根據(jù)“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改變了單

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

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

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

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

2.教給學生多樣的感悟方法。

要使學生通過學古詩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從情感上、

思想意識上得到美的體驗,這就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去研

究,去感悟。(1)多層次的誦讀?!昂迷姴粎挵倩刈x”。古詩

節(jié)奏鮮明,音律和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朗讀和背誦的訓練指

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詩的

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2)要求學生質(zhì)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現(xiàn)代心理學也認為,疑是思

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在古詩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

的地方提出來,運用啟發(fā)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師生間的交

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山行》一詩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云、

石徑、楓林所構(gòu)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反

復朗讀;巧妙的采用繪畫方式,引導學生加深理解,起到了較好

的效果。

、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己結(jié)合文后的注釋,體會理解詩的大

體意思;在學生自學基礎上,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理解及不懂的地

方。對于古詩的意思只要求學生大體理解即可。在相互的交流中,

學生取長補短,加深了對古詩詩意的理解。

二、動手繪畫,加深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在學生初步交流理解

詩意后,引導學生根據(jù)詩意來畫簡筆畫,一座高山上有一條彎彎

曲曲的小路,(畫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伸向深秋時節(jié)的山

頭,在白云升騰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畫了幾座房

子)。然后有人經(jīng)過這里里,看到了滿山的經(jīng)霜打過的楓葉,比

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涂上一些深紅色的色彩表示楓樹),就這

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講,很容易地讓學生進入當時的意境。

三、反復朗讀,體會意境

古語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朗

讀對于古詩學習很是重要。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

如:自由讀、接讀、對讀等,反復朗讀古詩,從讀通讀懂,到學

生能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詩的意境。

《山行》教學設計5

一、學習目標

會認4個生字。會寫3個字。

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

能目標)。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

感受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4、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

學生的學習能力。5、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三、四為技

能目標)

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識字、寫字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

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三、教學方法

教法:引導自學、小組合作學法:自主、小組合作討論

四、教學時間

2課時,本課是第二課時

五、教學流程設計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這樣

可為后續(xù)學習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2.簡介作者杜牧

(著名詩人,最擅長寫景。),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明確日標,嘗試學習。

明確日標

三、“扶放”結(jié)合學習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

“斜”、“寒山”這三個難懂詞的意思。注:“遠上”用“聯(lián)

系實際,展開想象”法?!靶薄庇谩焙喒P畫演示”法。“寒山”

用老師“介紹”法。再幻燈出示訓練:“一條石頭小路()?!?/p>

指導學生串講句意。最后總結(ji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

意。”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先指導學生看

教學掛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云的地

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再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

教師點撥糾正。3.“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三、四句

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句的教學,學

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大多數(shù)同學能自己學懂。這樣,讓學生分

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匯報,教師了解反饋,及時糾正。

4.讓學生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四、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緊扣詞句”。讓學生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幫助

學生描述。)2.“想象漫游法”。提示:此時,你也來到了寒

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印

象。而且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說說全

詩的內(nèi)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

五、指導誦讀詩句。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

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2.學生匯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⑴帶著贊美與熱愛的感情夫讀。(確定基調(diào))(2)讀出節(jié)奏感。分

辨重音區(qū)別語調(diào)劃分節(jié)奏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范讀一齊

讀一個別讀一小組讀一扮演角色讀

六、總結(jié)方法,布置作業(yè)。

《山行》說課稿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

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

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

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所以我們的教材從第二冊就

安排了古詩內(nèi)容的學習,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

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杜牧的《山

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

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

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

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

“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

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

“坐”、“遠上”“斜”、“生處”、“愛”等。如何行之有效

地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并通過詞義理解達到理解

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山行》是

《古詩二首》這課中的第一首詩,也是學生在本冊中接觸到的第

一首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

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根

據(jù)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以下四個教學目標必須在教學中得以貫

徹:

一、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智能目標)。

二、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

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

三、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三、四為技能目標)在

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朗讀和

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罢莆辗椒ā?,“欣賞意境”

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fā)展的余地。針對教材,針對

目標,《

山行》這首詩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步: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這樣

可為后續(xù)學習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2.簡介作者杜牧

(著名詩人,最擅長寫景。),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確日標,嘗試學習。

明確學習目標,可讓學生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

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

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jù)

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

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這樣可激發(fā)他們的

求知欲,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這首詩的一、二兩句中生僻詞多,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

估計一般的班級能在“嘗試”中學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采

用“扶放”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

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

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斜”、“寒山”這三個難

懂詞的意思。

注:“遠上”用“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法。

“斜”用”簡筆畫演示”法。

“寒山”用老師“介紹”法。

再幻燈出示訓練:“一條石頭小路()?!?/p>

123下一頁指導學生串講句意。

最后總結(ji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p>

這樣“扶”著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

何學”。

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先指導學生看教學掛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

在白云的地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再讓學生試

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

句的教學,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大多數(shù)同學能自己學懂。

這樣,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匯報,教師

了解反饋,及時糾正。

4.讓學生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

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guān)鍵。我采用兩種方對學

生進行意境欣賞的指導。

1.“緊扣詞句”。

讓學生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

幫助學生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哪

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

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nèi)容,從認識上

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導誦讀詩句。

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一般都

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

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

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匯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1)帶著贊美與熱愛的感情夫讀。(確定基調(diào))

(2)讀出節(jié)奏感。分辨重音區(qū)別語調(diào)劃分節(jié)奏

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

(范讀一齊讀一個別讀一小組讀一扮演角色讀)

第六步:總結(jié)方法,布置作業(yè)。

我這堂課的設計,突出“詞義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賞”這

兩個訓練點,以“學法指導”為主線,注重智力與技能的培養(yǎng),

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參與性,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力求改

變古詩教學中“講詞意一記內(nèi)容一背中心”這種機+械呆板的舊

模式,讓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山行》教后心得

特意選在深秋季節(jié),來學杜牧這首《山行》,也許也是自己

偏愛,總想在一個合適的季節(jié)來與學生共同品賞。

一、粗讀。

滿黑板連綿的群山,滿山火紅的楓葉,一首正楷的《山行》,

便把學生帶入了如夢如詩的境界??粗@樣的景致,學生仿佛一

下子明白了詩中的意思,用自己方式讀起詩來。

二、明義。

這首詩比較易懂,大部分詩句都能通過自己來讀懂,于是在

學生讀熟了詩以后,就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字詞,通過小組討論,

全班討論來解決。師結(jié)合板畫:“石徑斜”“白云生處”(體會

與“白云深處”的不同之處?!鞍自粕帯备袆痈校。椭鷮W

生理解。

三、升華。

如果此時此刻,你也與詩人一起來到了山腳下,哪些景物印

入了你的眼簾?當我們看到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這火紅的楓

葉,也許我們也會與詩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贊道:霜葉紅與二月花。

四、吟誦。

古人寫秋,大多寫秋的悲涼,凄美,而在這首詩中我們感受

的是作者對秋的深深愛戀之情。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過多

的分析、理解,只是適當?shù)攸c撥。學生用自己的話語,自己的朗

讀還學懂了課文。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大量的古詩需要

學生自己去學,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朗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山行》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意思,了解秋天紅葉的特點,體會詩人熱愛秋

天、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會背誦。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美的意境。

【教學難點】

體會詩美的意境,獲得審美的愉悅。

【教學方法】誦讀法。

【教學用具】小黑板。

【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生

思考,后交流。)因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們看到了一

個奇妙、美麗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jié),收

獲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山行》。

二、自主合作,讀詩明意

1、簡介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

陜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與李商隱齊名,稱“小李杜”。

杜牧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

杜”。

2、自由朗讀,讀到瑯瑯上口為止。

3、請生朗讀,互相評價。

4、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釋及詞語手冊,合作互助,

逐字逐句理解詩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或?qū)懴聛怼?/p>

5、小組匯報交流,點撥: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誰在山

上行走?)

⑵遠上:向山的遠處伸展。

⑶寒山:深秋時節(jié)的山林。寒山:深秋季節(jié),天氣漸冷,山

上草木枯黃,給人一種涼意,故稱寒山,實指秋天的山。

⑷斜:在這首詩中應讀xie,意思仍當傾斜解釋,這里有曲

折不直的意思。

(5)白云生處與白云深處的區(qū)別:深:濃厚,濃郁。生:生出,

存在。(指有白云繚繞的地方,也說明那地方比較高。)

⑹坐:因為。愛:真愛,留戀的意思。

⑺霜葉:經(jīng)霜打過的楓葉。楓林晚:傍晚時候的楓樹林。

⑻紅于:比……更紅與“紅如”區(qū)別。

6、理解詩意:

⑴學生根據(jù)理解講解詩句內(nèi)容。

⑵教師點撥:

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

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昂弊贮c明深秋季節(jié);“遠”字

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

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次句“白云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

光。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

態(tài),也說明山很高?!坝腥思摇比謺谷寺?lián)想到炊煙裊裊,雞

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

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

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

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

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①點明前兩句是

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傍晚之景。②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

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③詩人流連忘返,

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

④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于二

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

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

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

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能耐寒,

經(jīng)得起風霜考驗。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了解的整首詩的意思,現(xiàn)在知道詩人想寫什么了嗎?那

再來用心讀讀好嗎?

2、評價:你覺得詩中哪些詞語寫得特別好?讀讀,你仿佛

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想象漫游:此時,你也隨杜牧來到了山腳下,哪些景物

映入了你的眼簾?有何感想?

4、朗讀:此時是在充分理解詩的意思的基礎上,讓生朗讀,

可以強化對詩的印象,也能逐步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四、作業(yè)布置畫一幅秋色圖。

《山行》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山行》一詩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

時節(jié)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云”、

“楓林”等構(gòu)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

之情。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

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我們可以在觀賞勝于二月春花

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所以這是一首秋

的贊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進

大自然的愿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理解詩句中

“遠上”、“斜”、“生處”、“坐”、“愛”、“于”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3、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濃濃秋色和詩

人抒發(fā)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并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

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設計理念:

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語言精

練、意境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本課教學目標的確

定牢記一個“實”字,遵循詩教規(guī)律,以人為本,關(guān)注生命,引

領(lǐng)學生一步一趨地進入詩的意境,走進詩人的生活。在教學中通

過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學習,整體讀、理解讀、想象讀、延伸讀、

布置選擇性作業(yè),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為學生營造一個美讀、

讀美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

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整體讀一一感知美

1、激情導入

有人說“秋”是美的,秋高氣爽,晴空萬里;有人說“秋”

是蕭瑟的,秋風吹起,落葉飄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對相同

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樣的呢?

2、今天,讓我們走進唐朝著名詩人杜牧的詩中,感受杜牧

眼中的秋天。

3、師配樂讀

4、揭題解題

板書:行,誰能用“行”字組一個詞語。

板書:山行,讀題,說說知道了什么。

5、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作者?

6、深秋的一天,杜牧乘著馬車,順著山路而上,山上美景

讓他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句。一

一播放音樂,引導學生自讀,讀到瑯瑯上口為止。

【設計意圖】教學伊始,結(jié)合季節(jié)特征,選擇悅耳的音樂,

配樂朗讀,意境更唯美。讓學生介紹作者是考察學生課前搜集信

息的能力,課外鼓勵學生大量搜集資料,閱讀資料,使學生對離

我們生活較遠的古詩和詩人有更多的了解,拓寬語文學習的空

間,培養(yǎng)了學生有效利用語文資源的意識。再次配樂地朗讀,關(guān)

注學困生,要求人人熟讀,為理解打下基礎。

、理解讀一一領(lǐng)略美

(一)“扶”學第一句。

1、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斜”、“寒山”這三

個難懂詞的意思。

(“遠上”:用“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法?!靶薄保河谩昂?/p>

筆畫演示”法。“寒山”:用學生“介紹”法。)

2、指導學生串講句意。注意調(diào)整說話順序。

3、總結(ji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p>

【設計意圖】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一

環(huán)節(jié)中“扶”著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

學”。在總結(jié)學習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小結(jié)出學習古詩的方法,培養(yǎng)

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半扶半放”學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云

的地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并結(jié)合講解“生處”

的寫法。

2、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設計意圖】“生處”這個詞最容易寫錯。在教學中通過想

象重現(xiàn)詩中畫面,對“生”與“深”的區(qū)分在賞畫品詩中明晰。

(三)“放手”合作學習三、四句。

在學習小組中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做上記錄,

請教老師和同學。

【設計意圖】三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

一定的基礎,先引導學生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

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這首詩的一、二兩句中生僻詞多,

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估計在“嘗試”中學懂的人不多,所以

要采用“扶放”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

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這樣就是送

給學生一把打開知識門戶的鑰匙!

(四)、請一個學生把整首詩的意思串起來講一遍。

【設計意圖】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對詩的理解感悟,不同

讀者,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都存在著差異,不同的學生,課

堂上允許學生存在這種差異,尊重學生獨特的心理體驗,不求統(tǒng)

一,鼓勵學生做學習的探究者。

三、反復讀一一品味美

(一)想象意境

1、師:整首詩向我們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是全詩沒有一

個“秋”字,請同學們反復朗讀品味詩中的語言,你覺得哪些詞

句寫得特別好?

2、學生自由朗讀,然后談談自己的看法。

3、是啊,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山行》是一幅色彩鮮艷,

意境深遠的畫,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

4、各種形式朗讀古詩。

【設計意圖】意境優(yōu)美是古詩的特點,想象是古詩的主要表

現(xiàn)形式,在想象的漫游中引導學生走進古詩,受到美的熏陶和感

染,也為有感情朗讀打下基礎。

(二)體會情感

1、我們常說,詩以言志。詩中的色彩,描寫的景物都和詩

人當時的心境有關(guān)系,心情好的時候,筆下的景物都詩那么有生

氣,那么明麗;悲傷憂愁不得志的時候,筆下就顯得蕭瑟灰暗。

所以了解詩人寫詩的背景,就能更深的體會詩人的情感,更好地

讀懂一首詩。

2、多媒體出示《山行》的寫作背景。學生自由朗讀

3、讀了這些資料,你能體會作者當時的情感嗎?用心讀讀

好。

4、再次多種形式朗讀,配樂讀。

【設計意圖】情感是古詩的生命,通過了解背景體會詩人的

情感,進而使古詩的學習進入了更深的境界。理解一次比一次更

深,學生也一次次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情感達到了高潮。

(三)朗讀比賽。

1、播放一組組楓樹林圖片:此時,你也隨杜牧來到了山腳

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簾?

2、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的美呢?比一比,

賽一賽,誰最有杜牧的氣質(zhì)。

【設計意圖】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

提高,是古詩教學的關(guān)鍵。學生一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

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

度的朗讀古詩,有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范讀,配樂朗讀

等,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印象,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延伸讀一一升華美

1、總結(jié)學法:剛才我們先了解作者,又理解詩的意思,然

后展開想象感受了詩的意境,還通過了解詩人寫詩的背景,體會

了詩人的情感,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下面的兩首詩,《秋

詞》和《臨平泊舟》,可以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2、匯報學習成果。

3、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山行》,拓展學習了

兩首詩,我想同學們一定掌握了古詩學習的方法吧!

學生總結(jié),并板書:理解詩意想象詩境體會情感

【設計意圖】學生趣味正濃時,教學不應戛然而止,教師應

趁著這股東風,幫助學生學習與課文相關(guān)的知識,擴大課堂知識

的容量,教會學生學以致用。對于這兩首詩的理解感悟也不求人

人深入,旨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五、選擇作業(yè)一一表現(xiàn)美

讓我們走進作業(yè)超市,學了這首詩,你想選擇什么作業(yè)呢?

1、寫一寫:想象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色,寫下來。

2、畫一畫:把這首詩描繪的景色用多彩的畫筆表現(xiàn)出來。

3、找一找:收集杜牧的其它詩作或搜集與秋天有關(guān)的優(yōu)美

句段和詩詞,與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把尋美、賞美有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提升

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而選擇性作業(yè),

給學生一個選擇的機會,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多元智能

發(fā)展。

《山行》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讀懂詩句,理解內(nèi)容,想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有感情朗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講故事,讓學生在了解古詩大意的基礎上感受詩人作詩

時的情景。

(二)介紹《山行》詩人。

二、初讀古詩,感受古詩內(nèi)容。

(一)配樂范讀古詩,讓學生在老師的范讀中感受古詩的韻

味。

(二)學生自由讀詩。

1、認真讀詩,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學生用課外知識交流對杜牧的認識,加

深記憶,更方便的理解詩意。

(3)交流: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深處……

(學生發(fā)現(xiàn)交流,在結(jié)合學生質(zhì)疑,解讀古詩詞魚。)

3、句子的理解:

(1)指導朗讀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①指名學生交流研讀情況:

根據(jù)學生指出的“小徑太直、人家位置錯誤”的畫面問題,

相機操作。

[小徑由直變曲、人家移至白云生處。]

②個人讀、學生練讀、師生共讀、齊讀相結(jié)合。

重點體會“斜”“生出”。

③教師引讀:白云人家,蜿蜒石徑,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

秋時節(jié)啊,詩人遠遠望去,感嘆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

處有人家”。

④邊吟誦邊想象配樂齊讀。

(2)指導朗讀第二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濃濃的秋意之中啊!來,我們再來看看畫,讀

讀詩,還有什么問題嗎?

①根據(jù)學生指出的“人物馬車不見”的畫面問題,相機操

作。

[多媒體演示:馬車出現(xiàn)。]

a、詩人坐在馬車上邊走邊看,為什么停車呢?

b、根據(jù)學生感受,相機操作:楓葉變紅。詩人沒有想到,

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紅紅的楓林,他停車就是因為愛這美

麗的楓林!

c、師生齊讀。

②引導學生角色換位體驗:你就是詩人,你看到什么?想到

什么?

③學生交流個人感受,進一步體會“坐愛”、“紅于”、

“晚”。

④練讀,讀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種方式讀詩:指名讀、小組共讀、師生讀、兩人讀等。

⑥配樂齊讀

a、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已是深秋時節(jié)的山

頭。

b、山上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

c、因為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

d、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

4、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

(自己說、同桌說、指名說)

(四)看楓葉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想像,練習說話。

從同學們的表情中和驚嘆中,能看出你們很喜歡這美麗的楓

葉,假如你來到了這片美麗的楓樹林,你會怎么樣呢?

假如我來到了這片美麗的楓樹林,我會忍不住吟誦起這首詩

的后兩句

三、作業(yè)

1、背誦《山行》,并能說說意思。

2、默寫古詩。

《山行》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智能目標: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

言表達能力。

2、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

意境。

3、技能目標:

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有感情地朗

讀和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感受文字美。

2、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的意境,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說話訓練,進入秋景

同學們,你能以秋天為內(nèi)容,說一句或幾句描寫秋天景色的

句子嗎?

(生說話練習)

二、故事導入,揭示課題,介紹杜牧,岳麓山

1、下面請同學們先聽一則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誰?

故事發(fā)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時期,有一位文

學家,他從小就有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學習,認真

創(chuàng)作,25歲就考上了進士。他的詩立意新奇,優(yōu)美雋永,骨氣

雄勁,在當時文壇別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是位文

武全才。但當時,動蕩不定的社會環(huán)境,使他有志難伸。他在長

安做過幾年官,但沒有實權(quán),長期在江南求職,最后還到我們湖

州做過刺史,相當于市長。對江南美景獨有鐘情,寫下了許多詩

篇。在江南如詩如畫的美景前,回想起自己雖文武全才,卻無人

領(lǐng)會,所以他的詩大部分較為低沉,但一首詩除外,這首詩以它

幽美清新的風格傳唱千古。這首詩就是——,這位詩人就是一一

2、山行是什么意思?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長沙的岳麓山。(課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長沙市區(qū)湘江西岸,屬南岳衡山山脈的一

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愛晚亭環(huán)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

時節(jié),這里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特色:岳麓山腳下,是我

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楓峽

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詩“停車坐愛楓林晚”為命名來

由的愛晚亭。亭的周圍到處生長著一人抱不住的楓樹,盤根錯節(jié),

一片連一片。每到深秋,楓葉流丹,紅舞秋山。岳麓山景區(qū)秀如

琢玉,山上遍布名勝古跡,自西漢以來,歷代都有遺跡可覓,以

愛晚亭、岳麓書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為有名。愛晚亭環(huán)亭全

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jié),這里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讓我們

一起跟隨詩人去湖南長沙的岳麓山觀賞紅葉似火的楓葉吧。

二、感受情境,理解詩意

1、(課件:山行)讓我們一起來跟著朗讀,自由朗讀古詩,

個別朗讀。

2、學生根據(jù)注釋,理解詩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準

備提問。

3、小小組交流詩意。

4、檢查自學效果:

誰愿意來檢查大家的自學情況呢?如:

我想請問——同學,……回答正確的同學有權(quán)請后面的同學

回答他提出的問題。

5、預設問題:

⑴詩人首先遠遠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徑。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徑?“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⑵接著詩人又看到了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