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8-2019年賓陽縣新賓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
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選經(jīng)典試題,有針對性的考點中的難點、重點、考點進行強化訓練,力口強記憶。
第1題:
第2題:
第3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題(13——15題,每小題2分,16題12分,
共18分)
于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順治十八年,授廣西羅城知縣。羅城居萬山中,盛瘴
彷,民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縣中居民僅六家,無城郭廨舍。成龍到官,召吏民
拊循之,申明保甲。盜發(fā)即時捕治,請於上官,僦實即處決,民安其居,盡力耕耘.
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請寬徭役,建學宮,創(chuàng)設(shè)養(yǎng)濟院,凡所當興罷者,次第
舉行,縣大治??偠奖R興祖等薦卓異??滴趿?,遷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亂后,州
中遺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龍請革宿弊,招民墾田,貸以牛種,期月戶增至千。
遷湖廣黃岡同知,駐岐亭,嘗微行村堡,周訪閭里情偽,遇盜及他疑獄,輒蹤跡得
之,民驚服。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吳三桂犯湖南,師方攻岳州,檄成龍造浮橋濟師,甫成,山水
發(fā),橋圮,坐奪官。十七年,遷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獲罪,株連數(shù)千人,獄成,
當駢戮。成龍白康親王杰書,言所連引多平民,宜省釋。王素重成龍,悉從其請。十
九年,擢直隸巡撫。宣化舊有水沖沙壓地千八百頃,前政金世德請除糧,未行,為民
累。成龍復疏請,從之。又以其地夏秋屢被災(zāi),請治賑。別疏劾青縣知縣趙履謙貪
墨,論如律。
二十年,入覲,召對,上褒為“清官第一”,復諭劾趙履謙甚當,成龍奏:“履謙過
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鄙显唬骸盀檎斨篌w,小聰小察不足尚。人貴始終一
節(jié),爾其勉旃!”旋賜帑金千、親乘良馬一,制詩褒寵,并命戶部遣官助成龍賑濟宣
化等處饑民。未幾,遷江南江西總督。成龍至江南,自奉簡陋,日惟以粗糊蔬食自
給。居數(shù)月,政化大行。勢家懼其不利,構(gòu)蜚語。明珠秉政,尤與忤。二十二年,副
都御史馬世濟督造漕船還京,劾成龍年衰,為中軍副將田萬侯所欺蔽。命成龍回奏,
成龍引咎乞嚴譴,詔留任,萬侯降調(diào)。
二十三年,命成龍兼攝兩巡撫事.未幾,卒於官。成龍歷官未嘗攜家屬,卒時,將
軍、都統(tǒng)及僚吏入視,惟笥中繡袍一襲、床頭鹽豉數(shù)器而已。民罷市聚哭,家繪像祀
之。賜祭葬,謚清端。內(nèi)閣學士錫住勘海疆還,上詢成龍在官狀,錫住奏甚清廉,但
因輕信,或為屬員欺罔。上曰:“于成龍督江南,或言其變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
始終廉潔,為百姓所稱。殆因素性鯉直,不肖挾仇讒害,造為此言耳。居官如成龍,
能有幾耶?”
(節(jié)選自《清史稿?于成龍傳》)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次第舉行次第:按次序B.嘗微行村堡微行:微
服私訪
C.居數(shù)月居:居住D.明珠秉政,尤與忤忤:不和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于成龍“為官清廉”的一組是()
①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②成龍請革宿弊,招民墾田③自奉簡陋,日惟以粗粉蔬食自給
④上褒為‘‘清官第一”⑤居數(shù)月,政化大行⑥惟笥中綁袍一襲、床頭鹽豉數(shù)
器而已
A.①③④B.⑤C.②⑤⑥D(zhuǎn).③④⑥
1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處理岐亭盜賊一事的過程中,于成龍的魄力和計謀均得到了很好地表現(xiàn)。
B.于成龍任福建按察使時,曾為關(guān)押在牢獄里被判處斬首的數(shù)千名百姓求情。
C.馬世濟彈劾于成龍被中軍副將田萬侯欺騙蒙蔽。于成龍引咎請求嚴厲處罰,皇帝將
他降職。
D.于成龍做官時,不曾攜帶家屬,吃穿極其簡樸。去世時,任職地方的老百姓停止了
買賣,聚集痛哭,家家畫像來祭奠他。
16.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檄成龍造浮橋濟師,甫成,山水發(fā),橋圮,坐奪官
(2)或言其變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終廉潔,為百姓所稱。
(3)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第4題:(3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一7題。
湯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賊陷睢州,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九年,
成進士。斌出為潼關(guān)道副使??偙惖抡{(diào)湖南,將二萬人至關(guān)欲留,斌以計出之,至
洛陽嘩潰。十六年,調(diào)江西嶺北道。明將李玉廷率所部萬人據(jù)雪都山寨,約降,未及
期,而鄭成功犯江寧。斌策玉廷必變計,夜馳至南安設(shè)守。玉廷以兵至,見有備,卻
走;遣將追擊,獲玉廷。
康熙二十三年,江寧巡撫缺,方廷推,上曰:“今以道學名者,言行或相悖。朕聞湯
斌從孫奇逢學,有操守,可補江寧巡撫?!北笮?,諭曰:“居官以正風俗為先。江蘇
習尚華侈,其加意化導,非旦夕之事,必從容漸摩,使之改心易慮?!笔?,上南巡
至蘇州諭斌曰,向聞吳閶繁盛,今觀其風土尚虛華,安佚樂,逐末者多,力田者寡,
爾當使之去奢返樸,事事務(wù)本,庶幾可挽頹風。
淮、揚、徐三府被水,常州知府祖進朝以失察屬吏降調(diào),斌察其廉,奏留之。又疏薦
吳縣知縣劉滋、吳江知縣郭廉能最著,而征收錢糧未能十分全完,請予行取。下部皆
議駁,特旨允行。
斌令諸州縣立社學,修泰伯祠及宋范仲淹、明周順昌祠,禁婦女游觀。蘇州城西上方
山有五通神祠,幾數(shù)百年,遠近奔走如鷲。諺謂其山臼“肉山”,其下石湖口”酒
?!?。少婦病,巫輒言五通將娶為婦,往往瘵死。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
之,并飭諸州縣有類此者悉毀之,撤其材修學宮。教化大行,民皆悅服。
方明珠用事,國柱附之。布政使龔其旋坐貪,為御史陸隴其所劾,因國柱賄明珠得
緩;國柱更欲為斌言,以斌嚴正,不得發(fā)。及蠲江南賦,國柱使人語斌,謂皆明珠
力,江南人宜有以報之,索原,斌不應(yīng)。比大計,外吏輦金于明珠門者不絕,而斌屬
吏獨無。
二十五年,上為太子擇輔導臣,廷臣有舉斌者。詔曰:“自古帝王諭教太子,必簡和
平謹恪之臣,統(tǒng)率宮僚,專資輔翼。湯斌在講筵時,素行謹慎,朕所稔知。及簡任巡
撫,潔己率屬,實心任事。允宜拔擢,以風有位?!笔诙Y部尚書,管詹事府事。
二十六年十月,自通州勘貢木歸,一夕卒,年六十一。
(《清史稿》,有刪節(jié))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斌策玉廷必變計策劃B.江寧巡撫缺,方廷
推推舉
C.并飭諸州縣有類此者悉毀之告誡D.及蠲江南
賦減免
5.以下各組幾句中,全都表現(xiàn)湯斌廉潔剛正的一項是(3分)
①斌策玉廷必變計,夜馳至南安設(shè)守。②斌察其廉,奏留之。③索球,斌不應(yīng)
④而斌屬吏獨無⑤及蠲江南
賦。⑥潔己率屬,實心任事。
A.①③⑥B.③⑤⑥C.③④⑥D(zhuǎn).②④
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湯斌被派出做潼關(guān)道副使,總兵陳德調(diào)往湖南,率領(lǐng)兩萬人馬到潼關(guān)后想暫
駐,湯斌用計策成功地讓他離開,并且使其軍嘩變潰散。
B.淮安、揚州、徐州三府遭受水災(zāi),常州知府祖進朝因失察下屬官員而降職調(diào)
任,皇上知道湯斌很廉潔,于是將他留任。
C.湯斌命令各州縣建立社學,修泰伯祠及宋代范仲淹、明代周順昌祠,并告誡
各州縣毀掉類似五通神祠的祠堂,修建學宮。于是,教化普遍推行,百姓都心悅
誠服。
D.皇上為太子選擇輔導大臣,朝臣中有推薦湯斌的。但皇帝沒有同意,只是讓
湯斌為禮部尚書,管詹事府事。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爾當使之去奢返樸,事事務(wù)本,庶幾可挽頹風。(5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5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題:(9分,每小題3分)
唐子畏墓志并銘[明]祝允明
子畏死,余為歌詩,往哭之慟。將葬,其弟子重請為銘。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
銘之。
子畏性絕穎利,度越千士。世所謂穎者,數(shù)歲能為科舉文字,童髯中科第,一日四海
驚稱之。子畏不然,幼讀書,不識門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氣。不或友一
人,余訪之再,亦不答。一旦,以詩二章投余,杰特之志錚然。余亦報以詩,勸其少
加弘舒,言萬物轉(zhuǎn)高轉(zhuǎn)細,未聞華峰可建都聚力惟天極峻且無外,故為萬物宗。子畏
始肯可,久乃大契,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場屋久
其父德廣,賈業(yè)而士行,將用子畏起家,致舉業(yè),歸教子畏,子畏不得違父旨。德廣
常語人,此兒必成名,殆難成家乎?父沒,子畏猶落落。一日,余謂之曰:“子欲成
先志,當且事時業(yè);若必從己愿,便可褫桐幔?,燒科策。今徒籍名泮廬,目不接其冊
子,則取舍奈何?”子畏日:“諾。明年當大比,吾試捐一年力為之,若勿售,一擲
之耳?!奔绰駪簪萁^交往,亦不覓時輩講習,取前所治毛氏詩,與所謂四書者,討@
擬議,祗⑦求合時義。戊午,試應(yīng)天府,錄為第一人。己未,往會試。時傍郡有富子,
亦已舉于鄉(xiāng),師慕子畏,載與俱北。既入試,二場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與主
司有私,并連子畏。詔馳敕禮闈,令此主司不得閱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詔獄,逮主
司出,同訊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復辯,與同罰,黜掾于浙藩,歸而不往?;騽裆?/p>
貶,異時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跡,翩翩遠游。扁舟獨邁祝融、匡
廬、天臺、武夷,觀海于東南,浮洞庭、彭蠡。整頓歸,將復踏四方,得疾,久少愈,
稍治舊緒久
其奇趣時發(fā),或寄于畫,下筆輒追唐宋名匠。既復為人請乞,煩雜不休,遂亦不及精
諦。且已四方慕之,無貴賤富貧,日詣門征索文詞、詩畫。子畏隨應(yīng)之,而不必盡所
至,大率興寄遐邈,不以一時毀譽重輕為取
舍。
(節(jié)選自《明代散文選》)
【注釋】①屹屹:高聳出群的樣子。②都聚:都市。③場屋:指科舉考試的考場。④褫
(chi):剝奪。桐(Ian)幌(fu):襁衫和幔頭。桐衫為古代士人之物,明時為秀才
舉人的公服,幡頭是士人所戴的帽子。⑤璋(jin)戶:用泥土涂塞門窗。這里謂緊閉
家門。(fan)討:反復研討。⑦祗:只。⑧整:同“暫”。⑨舊緒:舊業(yè)。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沒,子畏猶落落落落:大方的樣子
B.取前所治毛氏詩治:研究
C.逮主司出,同訊于廷逮:等到
D.大率興寄遐邈率:大概,大略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數(shù)歲能為科舉文字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B.子畏不然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其父德廣,賈業(yè)而士行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
D.不以一時毀譽重輕為取舍亦足以暢敘幽情
13.下列語句中,全都表明唐子畏“個性卓異”的一項是:()
①殊不屑事場屋②褫襁蟆,燒科策
③若勿售,一擲之耳④抨于朝,言與主司有私
⑤不復辯,與同罰⑥放浪形跡,翩翩遠游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⑥D(zhuǎn)
.②④⑤
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4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試捐一年力為之,若勿售,一擲之耳。(4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已四方慕之,無貴賤富貧,日詣門征索文詞、詩畫。(4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題:閱讀課外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9分)
馬周字賓王,博州荏平人。少孤,家簍狹。嗜學,善《詩》、《春秋》。資曠邁,鄉(xiāng)人
以無細謹,薄之。武德中,補州助教,不治事。刺史達奚恕數(shù)咎讓,周乃去,客密
州。趙仁本高其才,厚以裝,使入關(guān)。留客汴,為浚義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舍
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至長安,舍中郎將常
何家。
貞觀五年,詔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學,周為條二十余事,皆當世所切,太宗
怪問何,何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忠孝人也?!钡奂凑僦?,間
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乃謁見,與語,帝大悅,詔直門下省。明年,拜監(jiān)察御史,
奉命稱職。帝以何得人,賜帛三百匹。
周善敷奏,機辯明銳,動中事會,裁處周密,時譽歸之。帝每日:“我暫不見周即思
之?!贬谋局^所親曰:“馬君論事,會文切理,無一言損益,聽之,令人忘倦。
蘇、張、終、賈正應(yīng)比耳。然蜀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倍磉w治書侍御史,
并知諫議大夫,檢校晉王府長史。十八年,遷中書令。時置太子司議郎,帝高其除。
周嘆曰:“恨吾資品妄高,不得歷此官?!钡壅鬟|,留輔太子定州。及還,攝吏部尚
書,進銀青光祿大夫。帝嘗以飛白書賜周曰:“鸞鳳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
在忠力?!?/p>
周病消渴連年,帝幸翠微宮,求勝地為構(gòu)第,每詔尚食具膳,上醫(yī)使者視護,躬為調(diào)
藥,太子問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吾
不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注】①尚食:官名、官署名,掌供奉皇帝膳食;此處指御廚。②上醫(yī)使者:御醫(yī)。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的是(3分)()
A.鄉(xiāng)人以無細謹,薄之?。狠p
視
B.刺史達奚恕數(shù)咎讓,周乃去,客密州讓:責怪
C.時置太子司議郎,帝高其除除:任命,授官
D.及還,攝吏部尚書攝:代理,兼
理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正面說明馬周有才能的一組是(3分)()
①悠然獨酌,眾異之②周為條二十余
事,皆當世所切
③周善敷奏,機辯明銳④馬君論事,會文切
理,無一言損益
⑤動中事會,裁處周密,時譽歸之⑥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
吾不為也
A.①④⑥B.③④⑤C.①②⑥D(zhuǎn).②③⑤
6.下列敘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馬周年輕時曾任州助教,雖不善處理人際關(guān)系,但得到趙仁本的賞識,于是被舉
薦到長安去任職。
B.馬周善于陳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處理問題周密,當時有很高的聲譽。岑文本
認為他論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聽之忘卻疲倦,并把他比作蘇秦、張儀、張
軍、賈誼。
C.馬周替中郎將常何寫了一篇切中時務(wù)的奏章,深得太宗贊賞,太宗于是下詔馬周
入值門下省,并賞賜他三百匹絲帛。
D.馬周患病多年,太宗經(jīng)常派御醫(yī)前往看護,并讓太子親自為他調(diào)藥。馬周感激涕
零,臨終反把所有奏章焚毀,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聲。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為浚義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5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病消渴連年,帝幸翠微宮,求勝地為構(gòu)第(5分)
譯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題:
第8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梁冀字伯卓。為人鶯肩豺目,洞精黨眄,口吟舌言,裁能書計。少為貴戚,逸游自
恣。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職暴恣,多非法,父商所親客洛陽令呂放,頗與商言及冀
之短,商以讓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殺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請以放弟
禹為洛陽令,使捕之,盡滅其宗親、賓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順帝乃拜冀為大將軍,弟侍中不疑為河南尹。及帝崩,沖帝始在襁褓,
太后臨朝,詔冀與太傅趙峻、太尉李固參錄尚書事。沖帝又崩,冀立質(zhì)帝。帝少而聰
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日:“此跋扈將軍也。”冀聞,深惡之,遂令左右進
鴆加煮餅,帝即日崩。復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喬,海內(nèi)嗟懼,語在《李固
傳》。
冀用壽①言,多斥奪諸梁在位者,外以謙讓,而實崇孫氏宗親。冒名而為侍中、卿、校
尉、郡守、長吏者十余人,皆貪叨兇淫,各遣私客籍屬縣富人,被以它罪,閉獄掠
拷,使出錢自贖,資物少者至于死徒。扶風人士孫奮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馬乘遺之,
從貸錢五千萬,奮以三千萬與之,冀大怒,乃告郡縣,認奮母為其守臧婢,云盜白珠
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奮兄弟,死于獄中,悉沒資財億七千余萬。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會公卿,共議其禮。于是有司奏冀入
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禮儀比蕭何……冀猶以所奏禮薄,意不悅。專擅威
柄,兇恣日積,機事大小,莫不咨決之。
不疑好經(jīng)書,善待士。冀陰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轉(zhuǎn)為光祿勛。又諷眾人共薦其子胤
為河南尹。不疑自恥兄弟有隙,遂讓位歸第,與弟蒙閉門自守。冀不欲令與賓客交
通,陰使人變服至門,記往來者。南郡太守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過謁不疑,
冀諷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陳授因小黃門徐璜,陳災(zāi)異日食之變,咎在大將軍,冀聞之,諷洛
陽令收考授,死于獄。帝由此發(fā)怒。收冀財貨,合三十余萬萬,以充王府,用減天下
稅租之半。散其苑囿,以業(yè)窮民。錄誅冀功者,封尚書令尹勛以下數(shù)十人。
(節(jié)選自《后漢書?梁統(tǒng)列傳》)
【注】①壽:人名。全名為孫壽,是梁冀的妻子。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裁能書計通“才”B.商以讓冀退讓
C.融自刺不殊死D.諷洛陽令收考授暗示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冀身為大將軍卻極為跋扈的一組是()(3分)
①少為貴戚,逸游自恣。②呂放頗與商言及冀之短,冀即遣人于道刺殺放。
③令左右進鴆加煮餅,帝即日崩。④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喬,海內(nèi)嗟懼。
⑤機事大小,莫不咨決之。⑥冀聞之,諷洛陽令收考授,死于獄。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zhuǎn).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梁冀殺了呂放之后,又殺了呂放的弟弟洛陽令呂禹和他們家的宗親、賓客百余
人。
B.扶風人士孫奮家境富裕卻很吝嗇,梁冀就贈送給他四匹馬,然后向他借錢五千
萬。
C.桓帝因為梁冀對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別的禮遇來顯示他的崇高地位,可
梁冀還覺
得禮遇不夠優(yōu)厚,很不高興。
D.朝廷沒收梁冀的全部財產(chǎn),共獲三十多億,用來充實國家府庫,因此減免了天
下百姓一
半的租稅。
7.把課內(nèi)文言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5分)
(2)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5分)
第9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
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
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
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
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
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
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
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選自《六國論》)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判:決定
B.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速:招致
C.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向:以前
D.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當:當……時候
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暴秦之欲無厭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舉匏尊以相屬
C.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D.趙嘗五戰(zhàn)于秦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選文引用古人的話,以“抱薪救火”為例證,說明以地事秦必然導致滅亡的嚴重后
果。
B.選文以齊、燕、趙三國滅亡的進程,具體論證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的道
理。
C.這兩段文字體現(xiàn)了蘇洵文風特點:行文縱橫恣肆,氣勢逼人;語言樸素簡勁,富有
表現(xiàn)力。
D.兩段文字均采用對比論證及事實論證的方法,論證文章中心論點,發(fā)人深思,令人
警醒。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第10題:
第11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H?15題。(共22分)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xiāng)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里中社,平為宰①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日:“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陳
涉起而王陳,立魏咎為魏王,陳平從少年往事魏王咎于臨濟。說魏王不聽,人或讒
之,陳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漢。
其后,楚急攻,圍漢王于滎陽城。久之,漢王患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
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jié)好禮者多歸之。至于行功爵邑,重
之,士亦以此不附。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頤之臣亞父、鐘離昧、周殷之屬,不過
數(shù)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問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
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漢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
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味等為項王
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成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意不
信鐘離昧等。項王既疑之,使使至漢。漢王為太牢具,舉進。見楚使,佯驚日:“吾
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復持去,更以惡草具進楚使。楚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
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不肯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請骸骨歸!”未至彭城,疽發(fā)背而
死。
——節(jié)選自(《史記?陳丞相世家》)
注:①宰:主持割肉的人。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是()
A.久之,漢王患
之患:擔憂
B.至于行功爵邑,重之爵:封
爵
C.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捐:捐獻
D.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恣:任憑,聽任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
是()
A.①善,陳孺子之為宰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倍德也
B.①陳涉起而王陳,立魏咎為魏王②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
而匕首見
C.①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②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
坐,殺之
D.①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②馳走。平明,漢軍乃覺
之
1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陳平的離間奇謀的一組
)
①士之廉節(jié)好禮者多歸之②行反間,間其
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④宣言……咸
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
⑤佯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⑥未至彭城,疽發(fā)背而死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
1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是()
A.陳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謀。劉邦滎陽被圍,他利用楚軍中存在的可以導致混亂的因
素,行反間計,使得項羽懷疑剛直忠誠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軍。
B.劉邦能夠用賢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陳平的反間計,讓陳平便宜從事;又依計
而行,故意降低規(guī)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項羽疑心。
C.項羽聽信讒言,猜忌多疑。這樣的的性格弱點,使得他無法招致天下正直有節(jié)的人
才,也使他生疑中計,貽誤了戰(zhàn)機。
D.亞父頗有謀略、性情剛直。他欲急攻滎陽,體現(xiàn)了正確的戰(zhàn)略主張;但他又任氣使
性,面對項羽的生疑,他忿而離去,最終使敵方的計謀得逞。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陳平從少年往事魏王咎于臨濟。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項王軍壁城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國之欺至.我同漢軍3而皆是欽,項王乃大俅口;“漢皆已符
是乎?是何莢1人之多也I”項王則在起,飲悵中.有美人名友,常幸從,駛巧名瓊,常騎之.于是項壬乃悲歌
愫慨,自為譜目,”力撥山令氣差世!時不利今雄不道!舜不逆令可去付!虞合虞合奈若何!”歌教闋,美人和
之.項王注it行下,左右皆注,莫能仰視.
于是頂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的從老八酉全人,耳咨淡■國南出.馳走.半期,漢軍乃竟之,令藥杵灌
要以五千前it之.項王波淮,藥能腐者百余人耳.項王五用債,迷失遒.問一田父,田父綸目“左*.左,
乃陷左學中.以故漢迨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星東城,乃浦二十八騎.漢騎it者數(shù)千人.項至自度不痔
脫.謂其蔚E);“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盛有天下.然今平
用于此,此天之士我,非戰(zhàn)之圣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宓三勝之,為諸君港段,新將,刈旗,令
詩若知天亡或,加戰(zhàn)之罪也」
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shù)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
將?!绷钏拿骝T馳下,期山東為三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
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
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
尉,殺數(shù)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
-JL.日o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
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憐而
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
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
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日:“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
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直夜?jié)铣?,馳走直夜:當夜。
B.左,乃陷大澤中大澤:大河。
C.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潰圍:突圍。
D.烏江亭長船待船:攏船靠岸。
11.以下句子,全都體現(xiàn)項王“英勇豪邁”的一組是()(3分)
A.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B.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C.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
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
D.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扎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
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
歌謠,項羽大驚失色,慷慨悲歌。
B.項羽走到陰陵時,迷路了,向一農(nóng)夫問路,老農(nóng)對他說:“往左拐?!表?/p>
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漢軍追上了。項羽又率兵向東
走,到了東城的時候,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了,而追擊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
項羽估計自己不能脫身了。
C.在東城快戰(zhàn)中項羽把他的隨從分為四隊,朝著四個方向。漢軍層層包圍他
們,但項羽還是斬殺了漢軍一員大將。
D.烏江亭長勸項羽東渡烏江,可是項羽認為自己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不肯渡
江,并且把自己的寶馬送給了烏江亭長。
13.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5分)
(2)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5分)
第13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4-7題(15分)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
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
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
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繾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
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鄭以
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
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
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
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p>
4.下列加點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夜繾而出繾: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
B.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增加
C.共其乏困共:供給
D.夫晉,何厭之有厭:厭煩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夫晉,何厭之有B.以其無禮于晉
C.佚之狐言于鄭伯D.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6.對燭之武勸說秦伯退兵,分析正確的一組是()
①.晉國貪得無厭,時時圖謀擴張領(lǐng)土。
②.晉國經(jīng)常背信棄義,不足信賴,秦不應(yīng)與之共事。
③晉楚兩國有相互勾結(jié)以排擠秦國之勢。
④秦晉滅鄭,有利于晉,不利于秦。
⑤鄭國朝秦暮楚必將亡國,只有跟隨秦國,鄭國才有出路。
⑥秦鄭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晉。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
②③⑥
7.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夫晉,何厭之有?
(2)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14題:、文言文閱讀(共39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題。(22分)
灌將軍夫者,潁陰人也。夫父張孟,嘗為潁陰侯灌嬰舍人,得幸,因進至二千石,后
以灌氏姓為灌孟。吳楚反時,潁陰侯灌何為將軍,屬太尉,請灌孟為校尉。夫以千人
與父俱。灌孟年老,潁陰侯強請之,郁郁不得意,故戰(zhàn)常陷堅,遂死吳軍中。軍法,
父子俱從軍,有死事,得與喪歸。灌夫不肯隨喪歸,奮曰:“愿取吳王若將軍頭,以
報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軍中壯士所善愿從者數(shù)十人,及出壁門,莫敢
前。獨二人及從奴十數(shù)騎馳入?yún)擒姡羺菍Ⅶ庀?,所殺傷?shù)十人。不得前,復馳還,
走入漢壁,其奴皆亡,獨與一騎歸。夫身中大創(chuàng)十余,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夫
創(chuàng)少疹,又復請將軍曰:“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睂④妷蚜x之,恐亡夫,乃
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吳已破,灌夫以此名聞天下。
潁陰侯言之上,上以夫為中郎將。數(shù)月,坐法去。后家居長安,長安中諸公莫弗稱
之。孝景時,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為淮陽乃天下屯勁兵處,故徙夫為淮
陽太守。建元元年,入為太仆。二年,夫與長樂衛(wèi)尉竇甫飲,輕重不得,夫醉,搏
甫。甫,竇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誅夫,徙為燕相。數(shù)歲,坐法去官,家居長安。
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貴戚諸有勢在己之右,不欲加禮,必陵之;諸士在己
之左,尤益敬。稠人廣眾,薦寵下輩。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學好任俠重然諾所與交通者無非豪桀大猾其家累數(shù)千萬食客日數(shù)十百人宗族
賓客廣占陂池田園橫于潁川。潁川兒乃歌之曰:“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
族?!?/p>
灌夫家居雖富,然失勢,卿相侍中賓客益稀。及魏其侯失勢,亦欲倚灌夫引批生平慕
之后棄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為名高。兩人相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
得歡甚,無厭,恨相知晚也。
(節(jié)選自《史記?魏其武安
侯列傳》。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故徙夫為淮陽太守徙:降職
B.不欲加禮,必陵之陵:通“凌”,侵侮
C.士亦以此多之多:稱贊
D.潁水濁,灌氏族族:被滅族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潁陰侯灌何為將軍慎勿為婦死,貴賤輕何薄
B.貴戚諸有勢在己之右帝高陽之苗裔兮
C.走入漢壁,其奴皆亡靜女其孌
D.灌夫以此名聞天下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7.下列各組句子中,表明灌夫“為人剛直”的一組是()(3分)
①不好面諛②其奴皆亡,獨與一騎歸③貴戚諸有勢在己之右,不欲加禮,必陵
之④兩人相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⑤稠人廣眾,薦
寵下輩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
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報父仇,灌夫披甲戴胄,拿著長戟,招募軍中與他友好又愿意隨他同去的壯
士數(shù)十人出戰(zhàn)。等到走出軍營的大門,就沒有人敢前進了。
B.司馬遷對灌夫的戰(zhàn)功和他那種鰻直倔強的性格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同時對其放
縱宗族賓客橫行于潁川的行為也進行了批判。
C.灌夫與吳軍的戰(zhàn)斗非常慘烈,隨他同去的奴仆全部戰(zhàn)死,灌夫自己身上就有十
余處重傷,幸虧當時有極為貴重的好藥,才保住了灌夫的性命。
D.灌夫有次和竇太后的弟弟竇甫一起飲酒,灌夫喝醉后出手打了竇甫,結(jié)果被竇
太后免了官,讓灌夫閑居在長安家中。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列文段斷句。(4分)
夫不喜文學好任俠重然諾所與交通者無非豪桀大猾其家累
數(shù)千萬食客日數(shù)十百人宗族賓客廣占陂池田園橫于潁川。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3分)
②諸士在己之左,尤益敬。(3
分)
第15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7題。
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高祖為沛公,以噲為舍人。項羽在戲下,欲攻沛公。
沛公從百余騎因項伯見項羽,謝無有閉關(guān)事。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樊噲在營外,
聞事急,乃持鐵盾入營。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彘肩。噲既飲酒,拔劍切肉
食,盡之。項羽曰:“能復飲乎?”噲曰:“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
咸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
疑大王也?!表椨鹨嘁蛩煲?,無誅沛公心矣。是日微噲入營譙讓項羽,沛公事幾殆。
項羽既死,漢王為帝,以噲堅守戰(zhàn)有功,益食八百戶。楚王韓信反,噲從至
陳,取信,定楚。更賜爵列侯,與諸侯剖符,世世勿絕,食舞陽。以將軍從高祖攻反
韓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與絳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戶。因擊陳獴與曼丘臣
軍,戰(zhàn)襄國,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縣,殘東垣,遷左丞相。噲以呂后女
弟呂嬰為婦,故其比諸將最親。
先鯨布反時,高祖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群臣絳、灌莫敢
入。十余日,噲乃排網(wǎng)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噲流涕日:“始陛下與臣
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
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盧
縮反,高帝使噲以相國擊燕。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于呂氏,即上一日晏駕①,
則噲欲以兵盡誅戚氏、趙王之屬。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
噲。陳平畏呂后,執(zhí)噲詣長安。至則高祖已崩,呂后釋噲,使復爵邑。孝惠六年,樊
噲卒,謚為武侯。
太史公曰:“吾適豐沛,問其遺老,觀故蕭、曹、樊噲、滕公之家,異哉所
聞!方其鼓刀屠狗賣絡(luò)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垂名漢廷,德流子孫哉?”
【注】:①晏駕,指古代帝王死的諱稱。
4、對下列句子中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謝無有閉關(guān)事謝:告訴
B.暴師霸上暴師:使軍隊暴露。
C.顧獨與一宦者絕乎顧:難道
D.問其遺老遺老:前朝的舊臣民。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樊噲勇猛的一組是()
①乃持鐵盾入營②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
③世世勿絕,食舞陽④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縣
⑤噲乃排闊直入⑥高帝使噲以相國擊燕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zhuǎn).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樊噲和高祖劉邦是同鄉(xiāng),一開始依靠屠狗謀生,后來做了沛公的侍從,跟從沛公去
赴項羽設(shè)下的鴻門宴,他手持鐵盾守在營外,以備不測。
B.樊噲為了保護劉邦,私聞鴻門宴,面對項羽的威脅,他不僅用喝酒吃肉的方式展示
了自己的勇猛,還義正辭嚴地批評項羽不該聽信小人的挑撥離間。
C.劉邦當了皇帝以后,樊噲憑借戰(zhàn)功,多次增加封邑,又憑借戰(zhàn)功,官至左丞相。后
來娶了呂后的妹妹,因此和其他的將領(lǐng)相比他和皇帝的關(guān)系最親近。
I).樊噲在高祖病重時,因為擔憂國家的命運而傷心流淚,他慷慨激昂地說了一番話,
高祖就笑著坐了起來。后來盧綃造反,他憑借相國的身份率兵攻打。
7、翻譯文中畫線句子(10分)
(1)是日微噲入營譙讓項羽,沛公事幾殆。(5分)
(2)即上一日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戚氏、趙王之屬。(5分)
第16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題目。
甲文: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
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毕嗳缏?,不肯
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
匿。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
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
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毕嗳?/p>
S:“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鴛,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
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
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
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弊湎嗯c歡,為刎頸之交。
乙文: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
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
矣!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且相如素賤人(素:向來)
B.相如引車避匿(引:掉轉(zhuǎn))
C.顧吾念之(顧:回頭看)
D.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為先)
2.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徒以吾兩人在也以其無禮于晉
B.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相如因持璧卻立
C.徒以口舌為勞于是秦王不釋,為
一擊缶耳
D.不知將軍寬之至此均之二策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吾羞,不忍為之下。B.宣言曰:“我見
相如,必辱之?!?/p>
C.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D.叱秦王左右
4.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1)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2)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消防設(shè)施金屬制品檢驗與試驗考核試卷
- 2025年高考英語二輪復習詞匯知識 專題01 聽力詞匯(練習)(解析版)
- 2025年高考英語二輪復習專題02冠詞和代詞(講義)(原卷版)
- 汽車制造智能駕駛技術(shù)考核試卷
- 月子飲食健康知識分享
-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chǔ)土壓力計算49課件
- 初一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教學設(shè)計
- 2023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3單元 圓柱與圓錐 1圓柱第1課時 圓柱的認識(1)教學設(shè)計 新人教版
- 第二課《高效聽講有妙招》教學設(shè)計-山東教育出版社《學會學習》活動手冊七年級下冊
- 2024年屆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12單元 化學與生活 12.3 有機合成材料教學設(shè)計 (新版)新人教版
- JGJT23-2011表B 泵送混凝土測區(qū)強度換算表
- 臨汾市人民醫(yī)院骨科重點??茀R報
- 上海市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修訂稿
- 申根簽證申請表
- 國防動員教案
- 2023年公務(wù)員體檢表
- GB/T 9115-2010對焊鋼制管法蘭
- GB/T 30059-2013熱交換器用耐蝕合金無縫管
- GB/T 21118-2007小麥粉饅頭
- 初中數(shù)學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
- 邏輯門電路-公開課教學設(shè)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