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網絡布線”賽項競賽試題樣卷_第1頁
山東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網絡布線”賽項競賽試題樣卷_第2頁
山東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網絡布線”賽項競賽試題樣卷_第3頁
山東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網絡布線”賽項競賽試題樣卷_第4頁
山東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網絡布線”賽項競賽試題樣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注意事項(一)全部書面作品、電子版競賽作品、布線工程作品只能按競賽試卷(簡稱賽卷)所規(guī)定的命名規(guī)則命名,不得填寫指定內容之外的任何識別性標記。如果出現地區(qū)、校名、人名等其他任何與參賽隊有關的識別信息,一經發(fā)現,競賽試卷和作品作廢,比賽按零分處理,并且提請大賽組委會進行處罰。(二)競賽試卷、競賽作品、競賽工具、競賽器材及競賽材料等不得帶出競賽場地,一經發(fā)現,競賽作品作廢,比賽按零分處理,并且提請大賽組委會進行處罰。(三)進入競賽場地,禁止攜帶移動存儲設備、計算器、通訊工具、競賽材料、加工/施工工具及參考資料等。(四)進入競賽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需佩戴安全帽(網絡布線速度競賽階段除外)。(五)競賽所用工具、器材、耗材,在競賽開始前已全部發(fā)放到各個競賽賽位,保證充分滿足競賽需求。競賽開始前,請仔細核對材料確認單,并簽字確認(未簽字確認前禁止開始比賽)。競賽過程中,不再另行發(fā)放工具、器材、耗材。(六)請仔細閱讀本賽卷要求,按照賽卷規(guī)定要求/需求進行設備/器材配置、加工及調試。(七)競賽過程中,參賽隊要做到工作井然有序、不跨區(qū)操作、不喧嘩,競賽施工材料、加工廢料、施工模塊等分區(qū)有序存放。(八)競賽時間結束后,立即停止操作,所有參賽隊員離開賽位,并且站立于賽位之外。賽卷放在電腦旁邊,等待裁判員檢查和確認,確認后參賽隊必須立即離開競賽場地。(九)對設備上未標注端口編號的配線架,規(guī)定端口號均依次從左向右從小到大編號(左……1、2、3……n……右)。其中語音配線架線對編號定義:左上位置為1-25線對、左下位置為26-50線對、右上位置為51-75線對、右下位置為76-100線對。(十)本次競賽由速度競賽、工程項目施工和工程項目管理三部分組成,比賽時間180分鐘,滿分1000分。競賽所需的說明書等電子文檔均存放在賽位計算機桌面的“網絡布線素材”文件夾中;網絡布線速度競賽需提交的電子作品,請保存在計算機桌面的“速度競賽成果-n”文件夾下(n為賽位號);其余需要提交的所有電子作品,均保存在“其余競賽成果-n”文件夾下(n為賽位號)。(十一)競賽賽位平面布局圖圖1競賽賽位平面布局圖二、網絡布線速度競賽(45分鐘)(300分)本屆網絡布線賽項首先進行網絡布線速度競賽,時間為45分鐘。包括設計速度競賽、銅纜端接速度競賽和光纖熔接速度競賽三個模塊,由參賽隊的3名選手分別獨立完成,選手分工由各參賽隊自行決定。網絡布線速度競賽進行中,選手只能在圖1所示的速度競賽賽位進行網絡布線速度競賽,不得進行任何不相關操作,也不得離開速度競賽賽位,競賽過程中不允許相互交流。網絡布線速度競賽為定時競速比賽,到達規(guī)定時間后,必須立即停止操作,不得再進行任何與網絡布線速度競賽相關的操作。設計速度競賽(45分鐘)(100分)圖24#樓宇建筑模型立體圖以圖2為網絡布線系統(tǒng)工程項目背景,按照賽卷要求和GB50311-2016《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要求為本項目建設設計相關資料文檔。具體要求如下:1.本項目為某園區(qū)4#樓宇(建筑物編號:4#)布線,信息點包含網絡信息點和語音信息點。項目名稱統(tǒng)一規(guī)定為“網絡布線工程”。2.4#樓宇為三層辦公樓,層高為3.3米,墻體厚度為0.24米,101、102、103…315為房間編號,房間區(qū)域內卡通人物代表房間的用途,其中1個人物表示領導辦公室;2-4個人物表示集體辦公室;6個人物表示會議室;8個人物表示教室。1至3人辦公室、設備間、電信間面積為28㎡(4米*7米),4人辦公室面積為42㎡(6米*7米,其中314房間除外),314房間面積為56㎡(8米*7米),會議室面積為56㎡(8米*7米),教室面積為84㎡(12米*7米),走廊寬度為3米。關于本項目安裝要求如下:1.辦公樓網絡從園區(qū)建筑群配線設備(CD,下文簡稱CD)接入,所有纜線到本樓宇建筑物配線設備(BD,下文簡稱BD)中轉,再分發(fā)到各樓層配線設備(FD,下文簡稱FD,第一層FD簡稱FD1,第二層FD簡稱FD2,第三層FD簡稱FD3),最后到各工作區(qū)信息點(TO,下文簡稱TO)。2.CD、BD、FD1之間為地下埋管布線,BD到FD2、FD3之間沿豎井裝置(垂直橋架)布線;FD1到本樓層各TO之間沿地面和墻面開槽埋管布線。FD2、FD3到本樓層各TO之間:走廊為吊裝水平橋架(100*80mm);室內在隔斷墻內預埋暗管(Φ20mm金屬管)布線,所有房間預埋暗管連接水平橋架。第二層、第三層水平橋架距地面高度為2.9米。3.領導辦公室按照2個語音、2個數據信息點配置;集體辦公室按照每人1個語音、1個數據信息點配置;設備間、電信間按照1個語音、1個數據信息點配置;會議室、教室按照2個數據信息點配置。會議室、教室使用單口信息插座,按照1個數據信息點配置,其余房間均使用雙口信息插座,按照1個語音、1個數據信息點配置。4.雙口信息插座信息點類型定義:正對信息插座,左側端口為數據信息點,右側端口為語音信息點。數據信息點與語音信息點均使用數據模塊安裝。設備間、管理間、領導辦公室信息插座安裝在房間的一邊,集體辦公室、會議室信息插座安裝在房間的兩邊,教室信息插座安裝在講臺的兩邊,距地面高度0.3米。5.CD到BD之間選用1根4芯單模室外光纜布線。BD到各FD之間分別選用1根4芯多模室內光纜和2根25對大對數電纜布線。FD到本樓層各TO之間選用超六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布線。6.107、207、307房間分別為各樓層電信間,每個電信間配置的機柜為32U標準機柜。機柜內網絡配線架編號依次為W1、W2……(從上到下,第一個網絡配線架編號為W1,第二個網絡配線架編號為W2,依此類推,下述語音配線架編號、光纖配線架編號等含義相同,不再復述);語音配線架編號依次為Y1、Y2……;光纖配線架編號依次為G1、G2……。每樓層信息插座編號按房間順序從小到大依次為01、02、03……n。7.各樓層按照房間和信息插座編號從小到大,數據信息點全部端接在網絡配線架W1、W2上,且從網絡配線架W1的1號口依次端接,語音信息點全部端接在網絡配線架W3、W4上,且從網絡配線架W3的1號口依次端接。根據以上描述,完成以下設計任務:信息點點數統(tǒng)計表編制(10分)使用Excel軟件,按照表1格式完成信息點點數統(tǒng)計表的編制。要求項目名稱正確、表格設計合理、信息點數量正確,編制人、審核人均填寫“工匠”,建筑物編號及日期說明完整,編制完成后將文件保存到“速度競賽成果-n”文件夾下,保存文件名為“信息點點數統(tǒng)計表.xls”。說明:圖2中,房間編號=樓層序號+本樓層房間序號。表1:信息點點數統(tǒng)計表信息點點數統(tǒng)計表項目名稱:建筑物編號:樓層序號信息點類別房間序號樓層信息點合計信息點合計0102……nn數據語音1層數據語音……數據語音N層數據語音信息點合計編制人簽字:審核人簽字:日期:年月日網絡布線系統(tǒng)圖設計(20分)使用Visio或者AutoCAD軟件,參照圖2完成CD-TO網絡布線系統(tǒng)圖的設計繪制。要求概念清晰、圖面布局合理、圖形正確、符號及纜線類型標記清楚、連接關系合理、說明完整、標題欄合理(包括項目名稱、建筑物編號、圖紙類別、編制人、審核人和日期,其中編制人、審核人均填寫“工匠”),設計圖以文件名“系統(tǒng)圖.vsd/系統(tǒng)圖.dwg”保存到“速度競賽成果-n”文件夾下,并生成一份JPEG格式文件。要求圖片顏色及圖片質量清晰易于分辨。信息點端口對應表編制(20分)使用Excel軟件,按照圖3和表2格式完成圖2辦公樓第三層信息點端口對應表的編制。要求嚴格按下述設計描述,項目名稱正確,表格設計合理,端口對應編號正確,相關含義說明正確完整,編制人、審核人均填寫“工匠”,建筑物編號及日期說明完整。編制完成后文件保存到“速度競賽成果-n”文件夾下,保存文件名為“信息點端口對應表.xls”。信息點端口編號編制規(guī)定如下:圖3信息點端口編號編制規(guī)定例如:第三層第1個數據信息點和語音信息點對應的信息點端口編號分別為:FD3-W1-01-01D-301、FD3-W3-01-01Y-301。表2:信息點端口對應表信息點端口對應表項目名稱:建筑物編號:序號信息點端口編號樓層機柜編號配線架編號配線架端口編號插座插口編號房間編號12編制人簽字:審核人簽字:日期:年月日網絡布線系統(tǒng)施工圖設計(30分)使用Visio或者AutoCAD軟件繪制圖2辦公樓第二層FD-TO的平面施工圖。要求施工圖中的文字、線條、尺寸、符號描述清晰完整。競賽設計需突出鏈路路由、信息點、電信間機柜設置等信息的描述,針對水平配線橋架僅需考慮橋架路由及合理的橋架固定支撐點標注。標題欄合理(包括項目名稱、圖紙類別、編制人、審核人和日期,其中編制人、審核人均填寫“工匠”)。設計圖以文件名“施工圖.vsd/施工圖.dwg”保存到“速度競賽成果-n”文件夾下,且生成一份JPEG格式文件。其他要求如下:(1)FD-TO布線路由、敷設規(guī)格正確,安裝方法標注正確;(2)配線設備和信息插座位置、規(guī)格正確,安裝方法標注正確;(3)纜線規(guī)格標注正確;(4)圖面布局合理、簡潔,位置尺寸標注清楚正確;(5)圖形符號規(guī)范,說明正確和清楚;(6)標題欄基本信息填寫完整。材料統(tǒng)計表編制(20分)使用Excel軟件,參照表3格式,完成圖2辦公樓第二層FD-TO的網絡布線系統(tǒng)材料統(tǒng)計表的編制。要求:材料名稱和規(guī)格/型號正確,數量符合實際并統(tǒng)計正確,輔料合適,編制人、審核人均填寫“工匠”,建筑物編號及日期說明完整。編制完成后文件保存到“速度競賽成果-n”文件夾下,保存文件名為“材料統(tǒng)計表.xls”。表3:材料統(tǒng)計表材料統(tǒng)計表項目名稱:建筑物編號:序號材料名稱材料規(guī)格/型號單位數量12編制人簽字:審核人簽字:日期:年月日【特別說明】設計速度競賽結束前,參賽隊員需將本賽位計算機桌面的“速度競賽成果-n”文件夾復制到競賽現場提供的1#U盤中。設計速度競賽時間結束后,必須立即停止操作,并將1#U盤放在設計速度競賽工作臺桌面上。裁判只依據U盤中指定文件夾的內容進行評分,未提交U盤或未按要求保存者不得分。銅纜端接速度競賽(45分鐘)(100分)競賽準備準備階段時間計算在比賽時間內。競賽準備內容和方法如下:(1)檢查競賽材料的數量和質量。準備和檢查超五類水晶頭62個,超五類模塊60個,根據選手需要和本競賽要求(見下文)裁剪數量合適、長度適中的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保證數量正確和質量合格,并且在臺面擺放到順手位置。(2)檢查工具。準備和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測線器等,并且在臺面擺放到順手位置。(3)根據需要制作1根長度適中的RJ45水晶頭-RJ45水晶頭跳線作為測試跳線,一端插入測線器,擺放在后續(xù)測試比較合適的位置。銅纜端接速度競賽按圖4所示,制作300毫米長的RJ45模塊—RJ45水晶頭跳線,并且串聯在一起。最終評價鏈接的數量和質量。要保證所有鏈接的節(jié)點都能夠導通,按照符合鏈接標準,質量合格的節(jié)點計算完成的數量。同時評判端接的外觀質量、操作規(guī)范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具體要求如下:圖4銅纜端接速度競賽串聯圖(1)首先制作RJ45模塊-RJ45水晶頭跳線,并且插入準備階段制作的RJ45水晶頭-RJ45水晶頭跳線,然后再制作RJ45模塊-RJ45水晶頭跳線,按此循環(huán)制作,邊做邊串聯和測試。(2)必須保證每根跳線合格,不合格跳線不得串聯,多根跳線串聯后通斷測試合格,允許選手使用測線器進行測試。(3)必須保證線序正確,水晶頭按照T568B線序壓接,模塊按照色標規(guī)定的T568B線序制作。(4)要求全部跳線剝除護套長度合適,剪掉撕拉線,水晶頭護套壓接到位,模塊剪掉線頭、壓接到位、蓋好壓蓋?!咎貏e說明】銅纜端接速度競賽時間結束后,必須立即停止操作,分別將主測線器和遠端測試端連接到整條鏈路兩端,測線器保持開通且指示燈一側向上,連同銅纜端接速度競賽作品一起存放在藍色收納箱里,并將收納箱擺放在銅纜速度競賽賽位的椅子上,測線器的指示狀態(tài)作為整條鏈路連通性的評分依據。然后將銅纜速度競賽工作臺移動到布線安裝區(qū)域,作為施工操作臺使用。光纖熔接速度競賽(45分鐘)(100分)競賽準備準備階段時間計算在比賽時間內。競賽準備內容和方法如下:(1)準備5米長24芯單模室內光纜2根,如圖5所示用尼龍扎帶和粘扣固定在臺面,同時考慮熔接機和工具等位置,方便快速操作。圖5光纜在臺面固定方式(2)光纜開纜,剝去光纜兩端外皮800毫米。(3)在光纜的一端熔接1條SC尾纖,并且連接紅光光源,如圖6所示。準備酒精和無塵紙等器材。光纖熔接速度競賽要求將兩根光纜環(huán)形接續(xù),將光纜按照光纖的色譜順序,依次熔接,連接串成一條通路。如圖6所示,將熔接好的光纖整齊放在臺面,不要放在熔接機托盤中。在保證通斷測試合格的前提下,記錄熔接點的個數。同時評判熔接點外觀質量,操作規(guī)范,戴護目鏡等勞動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圖6光纖熔接速度競賽連接圖具體操作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如下:(1)使用熔接機熔接光纖,及時清潔熔接機,保證熔接合格。(2)每個熔接點必須安裝1個熱收縮保護管,調整加熱時間正確,套管收縮合格并且居中。(3)必須去除光纖外皮和樹脂層,每芯光纖至少清潔3次。(4)光纖剝線鉗每次使用后必須及時清潔,去除剝線鉗刀口上面粘留的樹脂或雜物。(5)正確使用和清潔光纖切割刀。(6)選手只能使用競賽規(guī)定的設備和器材,不允許自己創(chuàng)建任何特殊夾具。(7)競速結束后,請保持圖6中紅光筆的連接狀態(tài),關閉紅光光源。三、網絡布線系統(tǒng)工程項目施工(650分)網絡布線工程施工安裝在網絡布線實訓裝置進行,如圖1所示。每個競賽隊1個賽位,競賽賽位寬度約為2.6米,深度約5.3米。競賽操作不得跨區(qū)作業(yè)、跨區(qū)走動及跨區(qū)放置材料。競賽過程中,不得對仿真墻體、模擬CD機架裝置、模擬BD機架裝置進行位置移動操作,具體鏈路施工路由要求,請按賽卷題目要求及圖7網絡布線工程安裝鏈路俯視圖、圖8競賽操作仿真墻正(平)面展開圖、圖9模擬CD、BD機架裝置設備安裝位置圖中描述的位置進行。具體要求如下:(1)圖8中11、12…29為信息插座編號。(2)針對雙口信息插座統(tǒng)一規(guī)定:面對信息面板,左側端口為數據信息點,右側端口為語音信息點,數據信息點與語音信息點均使用數據模塊端接。(3)網絡跳線全部按照T568B標準線序端接。所有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跳線端接在語音配線架5對連接模塊上統(tǒng)一按照線序(白藍、藍、白橙、橙、白綠、綠、白棕、棕)端接,所有RJ11水晶頭按照線序(白綠、藍、白藍、綠)制作。所有25對大對數電纜按照主次線序(主色依次為:白、紅、黑、黃、紫;次/輔色依次為:藍、橙、綠、棕、灰)端接。(4)FD機柜內放置設備/器材(由上至下)為:網絡配線架W1、網絡配線架W2、語音配線架Y1、光纖配線架G1。圖7網絡布線工程安裝鏈路俯視圖圖8競賽操作仿真墻正(平)面展開圖21/23圖9模擬CD、BD機架裝置設備安裝位置圖測試鏈路端接(40分)在CD機架裝置上完成4個回路測試鏈路的布線和模塊端接,路由按照“圖10跳線測試鏈路端接路由與位置示意圖”所示,每個回路鏈路有3根跳線組成(每回路3根跳線結構如圖10側視圖所示,圖中的X表示1-4,表示第1至第4條鏈路),端/壓接4組線束。要求鏈路端接正確,每段跳線長度適中,端接處拆開線對長度適中,端接位置線序正確,剪掉多余牽引線,線標正確(纜線兩端使用扎帶式標簽進行標簽標識,如第1條鏈路3根跳線兩端均標識為“W1-1”、“W1-2”、“W1-3”)。端接語音配線架Y1時,每根雙絞線電纜使用1個5對連接塊端接,端接在藍、橙、綠、棕色標的對應端口。圖10跳線測試鏈路端接路由與位置示意圖復雜鏈路端接(60分)在BD機架裝置上完成6個回路復雜鏈路的布線和模塊端接,路由按照“圖11壓線測試鏈路端接路由與位置示意圖”所示,每個回路有3根跳線組成(每回路3根跳線結構如圖11側視圖所示,圖中的X表示1-6,表示第1至第6條鏈路),端/壓接6組線束。要求鏈路端/壓接正確,每段跳線長度適中,端接處拆開線對長度適中,端接位置線序正確,剪掉多余牽引線,線標正確(纜線兩端使用扎帶式標簽進行標簽標識,如第1條鏈路3根纜線兩端均標識為“Y1-1”、“Y1-2”、“Y1-3”)。端接語音配線架Y1時,每根雙絞線電纜使用1個5對連接塊端接,端接在藍、橙、綠、棕色標的對應端口。圖11壓線測試鏈路端接路由與位置示意圖光纖鏈路長度測試(30分)在CD機架裝置上完成3個光纖鏈路的制作和測試。制作3根單芯皮線光纜跳線,長度分別為5米、6米、7米,兩端分別制作SC冷接頭,并使用扎帶式標簽進行標簽標識,5米光纜跳線兩端均標識為“of1”,6米光纜跳線兩端均標識為“of2”,7米光纜跳線兩端均標識為“of3”。將制作好的5米光纜跳線的兩端分別接入光纖配線架G1的1號和6號進線端口;6米光纜跳線的兩端分別接入光纖配線架G1的2號和7號進線端口;7米光纜跳線的兩端分別接入光纖配線架G1的3號和8號進線端口。并將3根光纜跳線余長盤在光纖配線架G1內。按照圖12所示方法,分別測試3個光纖鏈路的長度。將2根30米長測試補償單模光纖跳線的一端分別連接在光纖配線架G1的1號和6號出線端口,將6號出線端口測試補償單模光纖跳線的另一端插入光纖配線端接實驗儀OTDR測試端口,進行第1個光纖鏈路長度測試;將2根30米長測試補償單模光纖跳線的一端分別連接在光纖配線架G1的2號和7號出線端口,將7號出線端口測試補償單模光纖跳線的另一端插入光纖配線端接實驗儀OTDR測試端口,進行第2個光纖鏈路長度測試;將2根30米長測試補償單模光纖跳線的一端分別連接在光纖配線架G1的3號和8號出線端口,將8號出線端口測試補償單模光纖跳線的另一端插入光纖配線端接實驗儀OTDR測試端口,進行第3個光纖鏈路長度測試。將2#U盤插入光纖配線端接實驗儀,保存3個光纖鏈路的測試報告,測試報告文件名分別為:5米光纖鏈路為“of1”,6米光纖鏈路為“of2”,7米光纖鏈路為“of3”。每個光纖鏈路只能有一個測試報告,裁判只依據2#U盤中保存的測試報告進行評分。圖12光纖鏈路長度測試原理圖CD-BD建筑群子系統(tǒng)布線安裝(60分)按照圖7、圖8、圖9所示,完成建筑群子系統(tǒng)布線安裝,包括:線管的安裝,纜線布放、端接、鏈路標識。要求:主干鏈路路由正確,預留纜線長度適中,端接端口對應合理,端接位置符合下述要求。1.完成CD-BD線管安裝。線管采用沿地面敷設方式安裝,使用Φ50PVC線管及配件(成品彎頭等)接入CD與BD機架內,并將線管用管卡固定在CD與BD機架底座上。線管內布放2根單芯皮線光纜和1根25對大對數電纜。2.2根單芯皮線光纜的一端穿入BD機架光纖配線架G1,制作光纖SC冷壓接頭接在光纖配線架G1的1-2號進線端口,另一端穿入CD機架光纖配線架G2,制作光纖SC冷壓接頭接在光纖配線架G2的1-2號進線端口。端口對應關系為:BD機架光纖配線架G1的1號進線端口-CD機架光纖配線架G2的1號進線端口,BD機架光纖配線架G1的2號進線端口-CD機架光纖配線架G2的2號進線端口。3.1根25對大對數電纜一端穿入BD機架,端接在語音配線架Y2的1-25線對(配線架左上位置),另一端穿入CD機架,端接在語音配線架Y2的1-25線對(配線架左上位置)。并正確安裝各頂層的5對連接模塊。4.CD-BD之間所有鏈路使用扎帶式標簽進行標識,兩端均需設置標識。第一根光纜鏈路標識為“C-B-G1”、第二根光纜鏈路標識為“C-B-G2”,從CD機架光纖配線架G2的1號進線端口依次標識。大對數鏈路標識為“C-B-Y1”。BD-FD干線子系統(tǒng)布線安裝(160分)按照圖7、圖8、圖9所示,完成干線子系統(tǒng)布線安裝,包括:FD機柜、網絡配線架、光纖配線架、語音配線架、線管的安裝,纜線布放、端接、鏈路標識。要求:主干鏈路路由正確,預留纜線長度適中,端接端口對應合理,端接位置符合下述要求。1.完成FD1、FD2機柜安裝及配線架安裝。2.完成BD-FD線管安裝,線管采用沿地面和墻面敷設方式安裝,使用Φ50PVC線管及配件(成品彎頭、三通等)接入BD機架與FD機柜內,并將線管用管卡固定在BD機架底座和仿真墻上。線管內布放4根單芯皮線光纜、2根25對大對數電纜和6根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分別穿入FD1、FD2機柜內(各FD機柜布線類型、數量相同,每個FD機柜進線分別為:2根單芯皮線光纜、1根25對大對數電纜、3根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要求此間所有纜線從該管路中布放。3.4根單芯皮線光纜的一端穿入BD機架光纖配線架G1,制作光纖SC冷壓接頭接在光纖配線架G1的3-6號進線端口,相對應的另一端分別制作光纖SC冷壓接頭接入FD1、FD2機柜內光纖配線架G1的1-2號進線端口。端口對應關系為:BD機架光纖配線架G1的3號進線端口-FD1機柜光纖配線架G1的1號進線端口,BD機架光纖配線架G1的4號進線端口-FD1機柜光纖配線架G1的2號進線端口,BD機架光纖配線架G1的5號進線端口-FD2機柜光纖配線架G1的1號進線端口,BD機架光纖配線架G1的6號進線端口-FD2機柜光纖配線架G1的2號進線端口。4.2根25對大對數電纜端接方式為:第1根一端端接在BD機架語音配線架Y2的26-50線對(配線架左下位置),另一端端接在FD1機柜內語音配線架Y1的1-25線對(配線架左上位置);第2根一端端接在BD機架語音配線架Y2的51-75線對(配線架右上位置),另一端端接在FD2機柜內語音配線架Y1的1-25線對(配線架左上位置)。并正確安裝各頂層的5對連接模塊。5.制作3根長度適中的銅纜跳線。其中:第1根一端端接在BD機架語音配線架Y2的26-29線對(配線架左下位置)5對連接模塊上層,另一端制作RJ11水晶頭接入程控交換機的1號分機端口;第2根一端端接在BD機架語音配線架Y2的30-33線對(配線架左下位置)5對連接模塊上層,另一端制作RJ11水晶頭,接入程控交換機的2號分機端口;第3根一端端接在BD機架語音配線架Y2的34-37線對(配線架左下位置)5對連接模塊上層,另一端制作RJ11水晶頭,接入程控交換機的3號分機端口;具體如圖13所示。圖13程控交換機跳線接線示意圖6.如圖14所示,完成BD機架智能布線管理系統(tǒng)跳線安裝。圖中紅色線條代表智能網絡跳線、綠色線條代表普通網絡跳線。6根智能網絡跳線使用定制成品跳線,一端接在智能網絡配線架S1的1-6號RJ45端口,另一端接在智能網絡配線架S2的1-6號RJ45端口,端口一一對應。制作6根長度適中的普通網絡跳線,一端端接在智能網絡配線架S1的1-6號模塊上,另一端接入交換機1-6號LAN口。制作1根長度適中的普通網絡跳線,一端接入智能管理單元管理端口(如圖14所示),另一端接入交換機7號LAN口。制作2根長度適中的網絡跳線,一端接在智能管理單元1-2號口,另一端分別接在智能網絡配線架S1、S2的監(jiān)控端口,端口一一對應(如圖14所示)。S1、S2為模塊式智能網絡配線架,必須使用配套模塊進行端接。圖14智能布線管理系統(tǒng)拓撲圖7.6根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的一端分別端接在BD機架智能網絡配線架S2的1-6號模塊上,相對應的另一端分別端接在FD1、FD2機柜內網絡配線架W1的7-9號端/壓接模塊上。端口對應關系為:BD機架智能網絡配線架S2的1號模塊-FD1機柜網絡配線架W1的7號端/壓接模塊;BD機架智能網絡配線架S2的2號模塊-FD1機柜網絡配線架W1的8號端/壓接模塊;BD機架智能網絡配線架S2的3號模塊-FD1機柜網絡配線架W1的9號端/壓接模塊;BD機架智能網絡配線架S2的4號模塊-FD2機柜網絡配線架W1的7號端/壓接模塊;BD機架智能網絡配線架S2的5號模塊-FD2機柜網絡配線架W1的8號端/壓接模塊;BD機架智能網絡配線架S2的6號模塊-FD2機柜網絡配線架W1的9號端/壓接模塊。8.BD-FD之間所有鏈路使用扎帶式標簽進行標識,兩端均需設置標識。第一根光纜鏈路標識為“B-F-G1”、第二根光纜鏈路標識為“B-F-G2”……第四根為“B-F-G4”,以此類推,從BD機架光纖配線架G1的3號進線端口依次標識。第一根大對數鏈路標識為“B-F-Y1”、第二根大對數鏈路標識為“B-F-Y2”,從BD機架語音配線架Y2的26-50線對依次標識。第一根雙絞線鏈路標識為“B-F-D1”、第二根雙絞線鏈路標識為“B-F-D2”……第六根為“B-F-D6”,以此類推,從BD機架智能網絡配線架S2的1號模塊依次標識。配線子系統(tǒng)布線安裝(300分)按照圖8所示,完成底盒、模塊、面板、線槽/線管、電話分機、網絡攝像機、無線AP的安裝、纜線布放以及端接。要求:安裝位置正確、剝線長度適中、線序和端接正確,預留纜線長度適中,剪掉多余牽引線。具體要求如下:1.完成FD1、FD2配線子系統(tǒng)PVC線槽/線管安裝及布線。39x18PVC和20x10PVC線槽自制直角、陰角安裝和布線,39x18PVC線槽與20x10PVC線槽聯接配件均通過線槽切割拼接完成。Φ20PVC冷彎管使用管卡和直接頭,并自制彎頭安裝和布線。2.完成數據信息點鏈路端接。數據信息點鏈路全部使用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一端制作數據模塊(無線AP為RJ45水晶頭)并安裝在面板上,另一端穿入本樓層FD機柜中,端接在FD機柜內網絡配線架W2的端/壓接模塊上。所有數據信息點按照信息插座編號從小到大的順序從網絡配線架W2的1號端/壓接模塊開始依次端接。3.制作6根長度適合的網絡跳線,前3根分別連接FD1機柜內網絡配線架W1和網絡配線架W2的7-9號RJ45端口,端口號一一對應。后3根分別連接FD2機柜內網絡配線架W1和網絡配線架W2的7-9號RJ45端口,端口號一一對應。4.完成語音信息點鏈路端接。語音信息點鏈路全部使用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一端制作數據模塊并安裝在面板上,另一端穿入本樓層FD機柜中,端接在FD機柜內網絡配線架W2的端/壓接模塊上。所有語音信息點按照信息插座編號從小到大的順序從網絡配線架W2的10號端/壓接模塊開始依次端接。5.制作3根長度適合的銅纜跳線。其中:第1根一端端接在FD1機柜內語音配線架Y1的1-4線對(配線架左上位置)5對連接模塊上層,另一端制作RJ45水晶頭,接入FD1機柜內網絡配線架W2的10號RJ45端口;第2根一端端接在FD1機柜內語音配線架Y1的5-8線對(配線架左上位置)5對連接模塊上層,另一端制作RJ45水晶頭,接入FD1機柜內網絡配線架W2的11號RJ45端口;第3根一端端接在FD1機柜內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