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廣東省江門市高考語文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A/09/wKhkGWdCEQKAVQtfAAIMf1ZZ_ys560.jpg)
![2025屆廣東省江門市高考語文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A/09/wKhkGWdCEQKAVQtfAAIMf1ZZ_ys5602.jpg)
![2025屆廣東省江門市高考語文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A/09/wKhkGWdCEQKAVQtfAAIMf1ZZ_ys5603.jpg)
![2025屆廣東省江門市高考語文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A/09/wKhkGWdCEQKAVQtfAAIMf1ZZ_ys5604.jpg)
![2025屆廣東省江門市高考語文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A/09/wKhkGWdCEQKAVQtfAAIMf1ZZ_ys56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東省江門市高考語文三模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其實父親的口味重,和他半口假牙有關。,,,。。,即便是身邊最親的人。①且不時有雜物卡進假牙里,便會異常難受,但也少聽他抱怨。②不僅犧牲了原本無事的健康齒,還大片遮蓋了上頜③以前牙醫(yī)技術真有些暴橫,常為了安裝幾顆假牙④這和他晚年喜吃咸辣及糜爛的食物有關⑤他很少為自己的不舒服擾人,不到嚴重地步是不會讓人知道的⑥這讓味覺遲鈍許多,不是弄到胃口大壞,就是口味愈來愈重A.①②④③⑥⑤ B.①⑤④②⑥③C.③②⑥④①⑤ D.③⑥⑤④①②2、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昌谷北園新筍四首李賀其一籜落①長竿②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③歸臥嘆清貧。風吹千畝迎雨嘯,鳥重一枝入酒尊。[注]①籜(tu)落:筍殼落掉。②長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妒酚洝に抉R相如傳》記載“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看母筍是龍材”和《李憑篌引》中“空山凝云頹不流”皆屬側面描寫。B.“鳥重一枝入酒尊”句,言鳥棲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現(xiàn)出清冷孤寂的心境。C.兩首詩中都運用比喻,一狀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聲,生動形象,耐人尋味。D.相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歡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2.竹是詩歌常見意象,寄托詩人情志。兩首詩都寫到了竹子,請分別分析“新竹”與“古竹”這兩個意象,并簡要概括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成長啟示。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虞奕字純臣。第進士。崇寧,提舉河北西路常平,洺、相饑,徙之東路。入對,徽宗問行期,對曰:“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時還,則來歲耕桑皆廢矣。”帝悅。既而西部盜起,復徙提點刑獄。時朝廷將遣兵逐捕,奕條上方略,請罷勿用,而自計討賊,不閱月可定。轉運使張摶以為不可,宰相主摶策,數月不效,卒用奕議,悉降之。擢監(jiān)察御史。親祭北郊,燕人趙良嗣為秘書丞侍祠,奕白其長曰:“今親衛(wèi)不用三路人,而良嗣以外國降子,顧得預祠事,可乎?”長用其言,具以請,不報。陽武民傭于富家,其室美,富子欲私之,弗得,怒殺之,而賂其夫使勿言。事覺,府縣及大理鬻獄,奕受詔鞫訊,皆伏辜。自何承矩創(chuàng)邊地為塘濼,有定界。既中貴人典領,以屯田開拓為功,肆侵民田,民上訴,屢出使者按治,皆不敢與直。奕曲折上之,疏其五不可,詔罷屯田。加直秘閣、淮南轉運副使。入為開封少尹。故時大理、開封治獄,得請實蔽罪,其后率任情棄法,法益不用。奕言:“廷尉持天下平京師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萬國請自今非情法實不相當毋得輒請”從之。遷光祿卿、戶部侍郎。睦州亂,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鎮(zhèn)江府??芷?論勞增兩秩。還為戶部。內侍總領內藏,予奪專己,視戶部如僚屬。奕白宰相曰:“計臣不才,當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奔醋咱啦环Q職。詔徙奕工部。襲慶守張漴使郡人詣闕請登封,東平守王靚諫以京東歲兇多盜,不當請封。為政者不悅,將罪靚,奕言:“靚憂民愛君,所當獎激,奈何用為罪乎?”靚獲免。未幾卒,年六十,贈龍圖閣學士。(節(jié)選自《宋史·虞奕傳》)1.下列對文中加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廷尉持天下平/京師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萬國/請自今非情/法實不相當/毋得輒請/B.廷尉持天下平/京師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萬國/請自今非/情法實不相當/毋得輒請/C.廷尉持天下平/京師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萬國/請自今非情/法實不相當/毋得輒請/D.廷尉持天下平/京師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萬國/請自今非/情法實不相當/毋得輒請/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路是宋朝行政區(qū)劃名,河北路地處北宋北部,舊分東、西兩路,后并為一路。B.大理即大理寺,是宋代的司法機關,掌管刑事案件的審理,長官為大理寺卿。C.秩指年終考評根據功過確定的官員俸祿,文中指根據功過確定的官職級別。D.封指封禪,歷代帝王都把封禪作為國家祭祀大典,封指祭地,禪指祭天。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虞奕善用策略,剿滅賊寇。西部出現(xiàn)盜賊,朝廷派兵追捕無效,最終采用虞奕計謀,降服了盜賊;睦州出現(xiàn)叛亂,虞奕因平定賊寇有功而加官。B.虞奕忠于職守,盡心履職?;实垡ケ苯技漓?虞奕對秘書丞趙良嗣以降臣的身份陪同祭祀提出質疑,得到上級長官支持,此事得以上報朝廷。C.虞奕秉公執(zhí)法,據實斷案。陽武富家子對民妻欲行不軌,未遂而殺人,府縣及大理官員受賄后枉斷官司,虞奕接受詔命據實審案,涉案人員最終伏罪。D.虞奕仗義執(zhí)言,奏罷屯田。中貴人以屯田開荒邀功,侵占民田,激起民憤,虞奕不顧前來查處的使者阻攔,上疏反對屯田,朝廷最終取消屯田制。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時還,則來歲耕桑皆廢矣。(2)計臣不才,當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芬蘭一直較為注重開展培養(yǎng)學生生存技能的勞動教育。中小學生階段開設與勞動教育相關的課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技術課、紡織課和家庭經濟學課程。技術課和紡織課在小學三年級就開始開設。技術課上,學生學習使用鋸、刨子等工具,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木工制作。紡織課上,學生要學會使用縫紉機,學生在小學階段進行簡單的布藝制作,比如靠墊、手機包等;初中階段,設計相對復雜,計算機設計、制作等方式會被學生引入課堂制作。初中階段還開設有家庭經濟學課程。學生在課上學習烹飪、熨燙衣物等。一堂家庭經濟學課,學生準備、制作一頓美食并現(xiàn)場享用,其間還插空熨燙衣物。男女學生都積極投入其中,竭盡全力制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摘編自張永軍《他山之石》,《光明日報》2018年10月9日)材料二我國的勞動教育時廢時興,經歷了曲折發(fā)展的歷程。勞動教育缺位成為我國當前教育的嚴峻現(xiàn)實,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我國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xiàn)了一些學生不會勞動、輕視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xiàn)象。從學校來講,勞動與技術課程經常被占用,師資、場地、經費缺乏,勞動教育無計劃、無考核;有的把勞動當懲罰手段,勞動多教育少,忽視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培養(yǎng)。從家庭來講,體力勞動和生產勞動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視,家長往往只關心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只要學習好,什么都不用干。從社會來講,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的思想有所蔓延,體力勞動和生產勞動被淡化。好逸惡勞、看不起勞動、輕視勞動人民的現(xiàn)象客觀存在。(摘編自吳安春《培養(yǎng)勞動精神為孩子幸福奠基》)材料三:勞動教育關系國家命運、民族未來。我們需要從國家命運,民族未來的角度思考勞動教育體系的建構。目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已經出現(xiàn)劉易斯拐點,未來勞動年齡人口可能將不再增加。這一形勢,要求我國勞動人口人力資源的開發(fā)應該由過去主要依靠勞動年齡人口數量的增加轉變?yōu)橹饕揽縿趧幽挲g人員文化素質的提高。勞動教育不是一項簡單的教學任務,它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育規(guī)律,制定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漸進的學習體系,精心策劃、合理安排,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安排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受到適切的教育和鍛煉。勞動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重視和努力,需要全社會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實現(xiàn)勞動認知與勞動價值的回歸,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生活,收獲技能,學會與人交往,鍛煉各種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家長和學校需要積極配合,培育孩子的勞動觀念,社會要營造尊重勞動者的氛圍,形成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共同的價值觀。新課程改革以來,在設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課程平均每周1課時,這樣是搞不好勞動教育的。應結合各科教學,挖掘蘊含在各科中的勞動教育內容,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勞動教育經?;?、日常化。將勞動教育納入督導考核體系,加強督導督查。杜絕勞動課只反映在課表上,平時卻被語文、數學課或自由活動代替的現(xiàn)象發(fā)生;杜絕口頭上重視,行動上忽視的現(xiàn)象發(fā)生;克服場地緊張,工具不齊的難題。通過學校自身建設、拓展社會資源共建等方式,建立勞動基地、勞技教育中心、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教育基地等,使勞動教育逐漸走上常態(tài)化發(fā)展的軌道。(摘編自萬作芳《勞動教育要順應社會發(fā)展趨勢》)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芬蘭勞動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技能,比如開設跟勞動教育相關的技術課、紡織課和家庭經濟學課程。B.勞動教育關系國家命運、民族未來,但嚴峻的現(xiàn)實是我國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勞動教育長期缺位。C.對學校勞動教育進行督導考核,督導考核內容包括勞動課是否被其他課占用,師資、場地、工具、經費是否缺乏等。D.把勞動當成懲罰手段,這與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價值觀是格格不入的,不利于勞動精神的培養(yǎng)。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的思想,好逸惡勞、看不起勞動、輕視勞動人民的現(xiàn)象,都不利于中小學生勞動意識的形成。B.芬蘭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育規(guī)律,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安排不同層次的勞動教學內容,值得我們學習借鑒。C.許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忽視勞動習慣培養(yǎng),比如打掃衛(wèi)生、燒菜做飯、洗衣疊被等,缺乏勞動教育觀念。D.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缺位原因復雜,有學校方面的,也有家庭方面的,還有社會方面的,扭轉形勢需要幾代人的努力。3.搞好學校的勞動教育需要從哪幾個方面努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5、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各題。宿陜府北樓奉酬崔大夫二首陸暢其一樓壓黃河山滿坐,風清水涼誰忍臥。人定軍州禁漏傳,不妨秋月城頭過。其二一別朱門三四春,再來應笑尚風塵。昨宵唯有樓前月,識是謝公詩酒人。[注]①禁漏:漏刻發(fā)出的聲響。②謝公:南齊詩人謝跳,唐李白《秋登宣城眺北樓》詩:“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此詩中“謝公”應指崔大夫。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詩中,首句雄奇磅礴,“壓”字寫出北樓之高,“滿”字則寫出北樓上視野之開闊。B.前詩寫因為樓高,故而詩人覺得“風清水涼”、風景宜人,也正因如此,所以詩人才舍不得入睡。C.后詩中,“別”“笑”二字寫出詩人近幾年羈旅漂泊的生活狀態(tài),達觀里隱含著一些苦辛。D.兩首詩角度不同,前詩從時間切入,側重寫景;后詩從空間切入,側重寫人。2.兩首詩都寫了“月”,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__,盡西風,季鷹歸來?(《登建康賞心亭》)(2)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______。(《勸學》)(3)秦觀在《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表達越是收到朋友的問候,越是增添愁緒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中國哲學理解、應對世界的最高方法論原則是“以道觀之”。以道觀之是一種循道而行、重視存在并致力于形成統(tǒng)一性理解的整體性方法論原則。以道觀之之道,是具有“恒?!毙缘牡?。道的恒常性,即道之“誠”。所以以道觀之對道的重視,隱含著對誠的推崇。誠是中國哲學的重要概念。人們多以真、實、無偽、不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來解釋誠。但是,無論我們采取其中的哪一種解釋,都會發(fā)現(xiàn),這種解釋的涵,蓋性不太充分一一它或許能夠解釋作為名詞或形容詞的誠,卻難以解釋作為動詞的誠;它或許能夠解釋人道之誠,卻難以解釋天道之誠。如果我們尋求誠的最具涵蓋性的指謂,誠的諸多意義與運用,似乎可以統(tǒng)一于“一致”一作為名詞的誠,指的是一種一致關系;作為形容詞的誠,指的是一種一致屬性;作為動詞的誠,指的是趨向、達成一致的意向及活動。這種一致,從根本上說,是源于道的恒常。天道的運行具有一種恒常性、前后一致性,用《中庸》的話說,就是“無息”“不貳”。人之誠,是誠于天道,是向“天道”的恒常性靠攏。《中庸》認為“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睹献印芬舱J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人之思誠,就是要保持與天道的一致,因為天道是恒常的,所以,與天道保持一致的人,也具有一種恒常性,人的恒常性的具體表現(xiàn)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F(xiàn)代人多以誠實、誠信去理解誠,這種理解雖契合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卻常常剝離了誠的天道之維。這樣一來,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厚重之誠,就變成了一種單薄之誠。而過于單薄的誠,容易使我們陷入理論困境一離開天道之誠,我們面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真小人”時,常常會不知所措;離開天道之誠,我們面對孔子“言必信,行必果,砼砼然小人哉”的論斷時,就難以形成準確理解;離開天道之誠,我們在論證誠信之應然時,常常會訴諸淺薄的后果論……以道觀之所重之誠,是與天道的恒常相關聯(lián)的誠。一個言行不符、表里不一的人,我們當然不能以這樣的誠來形容之;而一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不遵行社會規(guī)范的“真小人”,我們也不能以這樣的誠來形容之;一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所遵行的社會規(guī)范有悖于萬物并育的天道的人,我們也不能用這樣的誠來形容之。以道觀之所推崇的誠,是有益于萬物并育\能夠因道之恒常而帶來確定性的誠。歷史地看,在中國哲學中,以道觀之并不是唯一的理解和應對世界的方法論原則,也不是始終占據主導地位的方法論原則。但是,在幾千年的人與人、族群與族群、人類與自然的沖突中,在意見與意見、價值與價值的碰撞中,在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經驗教訓的不斷總結中,以道觀之逐漸成為中國哲學最高的方道觀之所重之誠,是與天道的恒常相關聯(lián)的誠。一個言行不符、表里不一的人,我們當然不能以這樣的誠來形容之;而一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不遵行社會規(guī)范的“真小人”,我們也不能以這樣的誠來形容之;一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所遵行的社會規(guī)范有悖于萬物并育的天道的人,我們也不能用這樣的誠來形容之。以道觀之所推崇的誠,是有益于萬物并育\能夠因道之恒常而帶來確定性的誠。歷史地看,在中國哲學中,以道觀之并不是唯一的理解和應對世界的方法論原則,也不是始終占據主導地位的方法論原則。但是,在幾千年的人與人、族群與族群、人類與自然的沖突中,在意見與意見、價值與價值的碰撞中,在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經驗教訓的不斷總結中,以道觀之逐漸成為中國哲學最高的方法論原則。這一選擇,與以道觀之的價值之維密切相關?!巴ā薄捌降取薄罢\”等價值,是我們理解這一選擇的重要維度,也是我們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維度。(摘自劉靜芳發(fā)表于光明日報的《“以道觀之”的價值之維》)1.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道觀之”是中國哲學理解和應對世界的一種最高方法論原則。B.人們往往用真、實、無偽、言行一致等詮釋“誠”這一中國哲學的重要概念。C.恒常性、前后一致性以及“無息”“不貳”是天道運行凸顯的基本特性。D.“真小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卻不遵行社會規(guī)范,不是以道觀之所重之誠。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從中國哲學的角度立論,對“以道觀之”這一方法論原則進行了具體的闡釋。B.第四段摘錄《中庸》和《孟子》中的語句,對“天道”“人道”作了類比論證。C.文章圍繞道之“誠”,用與“道”相關的不同詞性,論述了誠的意義與運用。D.本文首尾段都強調以道觀之是中國哲學的最高方法論原則,突出了“道”的意義。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道觀之之道的“恒常性”,體現(xiàn)為“誠”,因此對道的重視隱含著對誠的推崇。B.無論道之“誠”富有再多的意義,它們似乎都能夠統(tǒng)一在“一致”這一關鍵點上。C.以道觀之是中國哲學最高的方法論原則,但不是始終占據主導地位的方法論原則。D.人之思誠應保持與“天道”一致,可見脫離了“人道”,天道的價值就無法體現(xiàn)。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詩歌是生活的審美超越郭國昌①古人云:“詩言志”。詩歌是表達人的內心情感的。盡管胡適、陳獨秀等人倡導“文學革命”時對古典詩歌進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們并沒有完全拋棄那些可以超越時代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詩歌觀念。即使在現(xiàn)代詩歌受到人們廣泛質疑的今天,“詩歌是人的內心情感的表達”的看法恐怕還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詩歌所表達的“內心情感”是從哪兒來的呢?艾青說:“生活是藝術所以生長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與情感必須在它的底層蔓延自己的根須?!敝灰_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②但這并不是說只要生活著就會有新的詩歌情緒發(fā)生。詩人不但要生活著,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廣度,更有深度。詩人的生活范圍不應當只局限在個人的小圈子里,而應該面向廣闊的社會生活,與普通大眾生活在一起,進入到他們的精神世界里去。胡風說:“詩歌是發(fā)自作者對于現(xiàn)實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義者才能夠成為藝術至上主義者?!逼鋵崳瑢τ谡嬲脑娙藖碚f,生活與藝術是統(tǒng)一的,詩歌的情緒蘊藏在身后的生活土壤中。詩人應當經常地詢問自己:“我被生活感動過嗎?”如果生活感動了詩人,這表明詩人是在以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著,是在真正體驗著普通大眾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動的世界里,詩人所獲得的詩歌情緒才會是真誠的,包含了人類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純粹是一種封閉孤獨的自我情緒的宣泄。③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產生的情緒和感受并不能全部進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因為,文學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一種審美選擇的過程,是一種情緒升華的過程。詩歌的創(chuàng)作需要飽滿的情感。讀郭沫若的詩,我們感受到的是詩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讀艾青的詩,我們感受到的是詩人面對民族抗爭的悲壯;讀穆旦的詩,我們感受到的是個體生命在艱難境遇中的痛苦。所以,進入詩歌中的情感必須是以真善美為核心的。像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現(xiàn)代詩人的詩歌之所以能夠感動讀者,就是因為他們作品中的情緒和感受是經過了詩人的審美超越的。④古人云:“在心為志,發(fā)口為言,言之美者為文,文之美者為詩?!痹姼鑴?chuàng)作中的審美超越也是一個語言的選擇過程?!拔逅摹毙挛膶W革命以后,口語化成為現(xiàn)代漢詩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向。然而,日??谡Z成為詩歌的語言,必須是經過詩人的審美加工的,是詩意化的口語。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闭窃娙送ㄟ^詩化的日常生活語言和意象的排列與組合,表達了自己獨特的人生體驗和情緒。托爾斯泰說過,一個高明的作家“并不在于知道他用什么語言寫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用什么語言寫什么?!碑斘覀兊脑娙艘仓肋@樣做的時候,現(xiàn)代漢詩的口語化也就不會成為一個廣受人們爭議的問題了。1.作者認為“詩歌是生活的審美超越”,以下說法不能體現(xiàn)“審美超越”的一項是()A.真正優(yōu)秀的詩歌包含了人類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不是自我情緒。B.生活與藝術是統(tǒng)一的,詩歌的情緒蘊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C.詩歌創(chuàng)作中獲得的感受,必須以真善美為核心進行選擇和升華。D.日常生活的口語必須經過詩人進行審美加工后才成為詩歌語言。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從詩歌與人的內心情感的關系入手,進而闡明情感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B.第②段引用胡風的話證明,真正的詩人,其情感都是來自對普通大眾人生的深刻體驗。C.第③段運用舉例論證,目的在于證明,詩歌的創(chuàng)作需要經過詩人審美超越的飽滿情感。D.文章論述層層深入,從情感的醞釀到語言的選擇,由表及里地論證了詩歌的創(chuàng)作過程。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胡適、陳獨秀等倡導“文學革命”,但沒有涉及“詩歌是人的內心情感的表達”這一觀點。B.詩人與普通大眾在一起生活,就能進入他們的精神世界,從而獲得感動和真誠的詩歌情緒。C.口語化是新文學革命后現(xiàn)代漢詩發(fā)展的重要趨向,卞之琳的《斷章》就是這種表達的典范。D.現(xiàn)代詩人知道“不需要用什么語言寫什么”,現(xiàn)代漢詩才能免遭質疑,才能快速發(fā)展提高。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熬冬江岸在冬季漫長的一天里,陳奶奶除了做兩頓飯,吃兩頓飯之外,就是把一窩雞放出來,給它們喂食。大雪應該是在半夜時分開始下的,早晨起來的時候,陳奶奶打開大門,站在自家廊檐上,看見黃泥灣宛如一只小小的船,淹沒在漫天飛舞的白雪之中,都分不清哪是房子哪是樹了。從早到晚,她開門望了好幾次,大雪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她怕滑倒,便一天也沒出門。這樣的天氣,即便把雞放出來,它們也無法去野外覓食,只能龜縮在廊檐上,還會在地上屙一堆堆雞屎。)陳奶奶懶得放它們出來??斓缴挝绲臅r候,雞群在雞塒里亂撲騰,一只只腦袋都貼在竹編的雞塒門上,尖嘴從門縫里露出來。顯然,它們已經餓壞了。她只好把它們放出來,在廊檐上多撒了幾把稻谷。傍晚。陳奶奶又在廊檐上撒了幾把稻谷。幾只雞應該都吃飽了,魚貫進入雞塒。陳奶奶堵了雞塒的門,卻發(fā)現(xiàn)廊檐上還有一-只雞在啄食。她咕咕喚了兩聲,那只雞非但沒有向她走來,反而怯生生地往后退,退幾步之后,又笨拙地跳下廊檐,跳到白雪皚皚的院子里。在白花花的積雪反襯下,院子里亮光光的,她看清楚了,這是一只麻褐色的鳥兒,比她的雞小了許多。這個小可憐,恐怕是大雪封山,無處覓食,餓極了,才落到院子里偷食吃。陳奶奶躡手躡腳地進了家,輕輕關上門。她從門縫里往外看,那只鳥兒又飛到廊檐上,尋覓吃的。雞群幾乎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鳥兒好不容易才從地縫里啄食一粒兩粒被雞們遺落的稻谷。她看了一會兒,急忙從谷倉里抓了一把稻谷,輕輕拉開門,將稻谷撒在鳥兒面前。鳥兒嚇得慌忙飛到了院子里。過了片刻,它又飛到廊檐上,盡情地啄食起來。第二天晌午,雪停了,天氣卻變得分外寒冷。陳奶奶出來喂雞,不禁哆嗦一下,又哆嗦一下。她揚手撒了一把稻谷,雞們一下子朝稻谷撒落的地方撲去。她突然發(fā)現(xiàn)雞群里多了一只黑褐色的鳥兒。這下,她徹底看清楚了,這是一只斑鳩。斑鳩的羽毛稀拉拉的,有些潮濕凌亂。它擠在雞群中間,依然怯生生的,躲在雞的身旁,不時啄上一口。顯然,這是一只蒼老的斑鳩,一只在野外無法覓得足夠食物的老斑鳩。這天晌午,陳奶奶比平時多撒了好幾把稻谷。雞們都吃飽了四散走開,只有老斑鳩還在啄食。這會兒,它不再那么矜持了,啄食的速度明顯加快。.從此以后,每天早晨,每天傍晚,這只老斑鳩總會適時出現(xiàn)在廊檐上,和雞群一起進食。陳奶奶懷疑它沒有飛遠,可能就躲在她家旁邊的山坡上,守望著她的小院。否則,它怎么可能那么準時地不請自到呢?有一次,它不知怎么來晚了,陳奶奶隱隱約約有些失落。等它出現(xiàn)的時候,雞群已經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陳奶奶趕緊又撒了一把稻谷。這一次,它沒有驚慌逃走,而是和一只喂了很久的雞一樣鎮(zhèn)定地站立著,開始進食。每天除了給自己做兩頓飯,給雞喂食之外,陳奶奶又多了一件事情,就是給這只老斑鳩喂食。轉眼要過年了。兒子開車回村里來接她,要把她接到竹園鎮(zhèn)和他們一起過年。陳奶奶撿了一筐雞蛋,讓兒子帶給孫子孫女吃,她卻不愿意離開村子。兒子說,娘,平時您說在鎮(zhèn)上住不慣,要留在村子里,我也依您了。過年您再不去鎮(zhèn)上,自己一個人怎么過呢?陳奶奶說,我走了,沒人給它喂食,它會餓死的。還像去年一樣,我把雞也逮走,您就放心吧。我說的不是雞。它像我一樣,七老八十了,不中用了。我一走,怕它熬不過這個冬天。我哪里也不去,我得陪著它,幫它把冬天熬過去。陳奶奶說著,嘆息了一聲。這一聲嘆息,讓兒子實在琢磨不透。兒子追問,娘,您說吧,到底是啥?咱們帶它一起走。一只老斑鳩,你帶不走它,我也撇不下它。別管我了,你走吧,你們自己好好過年吧。有它陪我過年,挺好。兒子半天無語,不知怎么勸慰娘。和一只老斑鳩一起過年,娘真是越老越糊涂了。(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第一段既寫出了陳奶奶的基本生活景況,又渲染了環(huán)境,說明雪大,為下文老斑鳩的出現(xiàn)做了鋪墊。B.作者觀察細致,對老斑鳩初次在院子里進食的過程描繪得神形兼?zhèn)?,寫出老斑鳩驚慌、謹慎和試探的形象。C.文中說“陳奶奶隱隱約約有些失落”,寫出了陳奶奶對老斑鳩的掛念,也表明了陳奶奶心地善良和生活孤獨。D.小說娓娓道來,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敘事,后面陳奶奶和兒子的對話,表明作者對陳奶奶兒子的不滿和諷刺。2.小說為什么以“熬冬”為標題?請簡要說明。3.小說結尾寫陳奶奶“和一只老斑鳩一起過年”,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柴禹錫,字玄圭,大名人。少時,有客見之曰:“子質不凡,若輔以經術,必致將相。”禹錫由是留心問學。時太宗居晉邸,以善應對,獲給事焉。太平興國初,授供奉官。三年,改翰林副使,遷如京使,仍掌翰林司。每夜直,上以藩府舊僚,多召訪外事。遷宣徽北院使,賜第寶積坊。告秦王廷美陰謀,擢樞密副使。逾年,轉南院使。服勞既久,益加勤敏。雍熙中,議廣宮城。禹錫有別業(yè)在表識中,請以易官邸,上因是薄之。又與宰相宋琪厚善。會廣州徐休復密奏轉運王延范不軌狀,且言倚附大臣,無敢動搖者。上因訪琪及禹錫曰:“延范何如人?”延范與琪妻為疏屬甚言其忠勤禹錫亦傍贊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悅禹錫又為琪請盧多遜故第上益惡其朋比,坐琪以詼諧罷相,不欲顯言之也,下詔切責禹錫,以驍衛(wèi)大將軍出知滄州。在任勤于政治,部民詣濱州列狀以聞。改涪州觀察使,徙澶、鎮(zhèn)二州駐泊部署,俄知潞州,州民乞留三載,詔獎之。徙知永興軍府,再召為宣徽北院使、知樞密院事。至道初,制受鎮(zhèn)寧軍節(jié)度、知涇州。入謝日,上謂曰:“由宣徽罷者不過防御使爾,今委卿旌節(jié),兼之重鎮(zhèn),可謂優(yōu)異矣?!庇礤a流涕哽咽而已。咸平中,移知貝州。是歲,契丹兵奄至城下,禹錫內嚴備御,寇尋引去。明年,徙陜州。景德初,子宗慶選尚,召禹錫歸闕,令公主就第謁見,行舅姑禮,固辭不許。頃之,還鎮(zhèn)。未幾,卒,年六十二,贈太尉。(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二十七》,有刪減)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延范與琪妻為疏/屬甚言其忠勤/禹錫亦傍贊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悅/禹錫又為琪請盧多遜故第/B.延范與琪妻為疏屬/甚言其忠勤/禹錫亦傍贊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悅/禹錫又為琪請/盧多遜故第/C.延范與琪妻為疏屬/甚言其忠勤/禹錫亦傍贊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悅/禹錫又為琪請盧多遜故第/D.延范與琪妻為疏/屬甚言其忠勤/禹錫亦傍贊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悅/禹錫又為琪請/盧多遜故第/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翰林司為官署名,掌管茶茗湯果,以供皇帝宴飲需要,職責與蘇軾供職的翰林院相同。B.旌節(jié),指古代使者所持的節(jié)杖,以為憑信,后借以泛指信符,唐代也借指節(jié)度使、軍權。C.選尚,被選中與公主匹配。尚,仰攀婚姻,古代特指娶公主為妻,又稱“尚主”“尚公主”。D.舅姑,稱謂,古代也用于婦女稱丈夫的父母,即公公婆婆,公公稱為“舅”,婆婆稱為“姑”。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柴禹錫氣度非凡,好學上進。他年輕時就表現(xiàn)出不凡的氣質,受人點撥后虛心學習,終于逐步走上了政壇,不斷得到提拔。B.柴禹錫忠于朝廷,頗有政績。他敢于告發(fā)秦王搞陰謀;無論轉任南院使,還是出任滄州知府,都能勤勉執(zhí)政,深得百姓擁戴。C.柴禹錫被疑朋黨,遭到疏離。徐休復密告王延范依附柴禹錫干非法之事,柴禹錫又幫宰相替王延范說情,因而被皇上疏遠。D.柴禹錫懂得感恩,注重禮節(jié)。他得知皇上不計前嫌讓他擔任重鎮(zhèn)節(jié)度使時感激涕零,公主要給自己行家禮時堅決予以謝絕。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每夜直,上以藩府舊僚,多召訪外事。(2)是歲,契丹兵奄至城下,禹錫內嚴備御,寇尋引去。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馬世奇,字君常,無錫人。世奇幼穎異,嗜學,有文名。登崇禎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十一年,帝遣詞臣分諭諸藩。世奇使山東、湖廣、江西諸王府,所至卻饋遺。還,進左諭德。父憂歸。久之還朝,進左庶子。帝數召廷臣問御寇策。世奇言:“闖、獻二賊,除獻易,除闖難。人心畏獻而附闖,非附闖也,苦兵也。今欲收人心,惟敕督撫鎮(zhèn)將嚴束部伍,使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則亂可弭。”帝善其言,為下詔申飭。時寇警日亟,每召對,諸大臣無能畫一策。世奇歸邸,輒太息泣下,曰:“事不可為矣?!笔吣耆?,城陷。世奇方早食,投箸起,問帝安在,東宮二王安在?;蜓缘垡殉龀牵蜓员?,或又言東宮二王被執(zhí)。世奇曰:“嗟乎,吾不死安之!”其仆曰:“如太夫人何?”世奇曰:“正恐辱太夫人耳?!睂⒆越浂椙笆榔嬗犜蝗粢晕宜缹⑥o我去耶對曰聞主人盡節(jié)我二人來從死耳世奇曰:“有是哉!”二妾并自經。世奇端坐,引帛自力縊乃死。先是,兵部主事成德將死,貽書世奇,以慷慨從容二義質焉。世奇曰:“勉哉元升。吾人見危授命,吾不為其難,誰為其難者!與君攜手黃泉,預訂斯盟,無忘息壤①矣?!笔榔嫘揞U廣顙,揚眉大耳,砥名行,居館閣有聲,好推獎后進。為人廉,父死,蘇州推官倪長圩以贖鍰②三千助喪。世奇辭曰:“蘇饑,留此可用振?!敝苎尤逶傧?,世奇同郡遠嫌,除服不赴都。及還朝,延儒已賜死,親昵者率避去,世奇經紀其喪。其好義如此。贈禮部右侍郎,謚文忠。(節(jié)選自《明史·馬世奇?zhèn)鳌?,有刪改)[注]①息壤:文中指誓言。②贖鍰(huán):罰金。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將自經/二妾盛飾前/世奇訝曰/若以我死將辭/我去耶/對曰/聞主人盡節(jié)我二人/來從死耳B.將自經/二妾盛飾前/世奇訝曰/若以我死/將辭我去耶/對曰/聞主人盡節(jié)我二人/來從死耳C.將自經/二妾盛飾前/世奇訝曰/若以我死/將辭我去耶/對曰/聞主人盡節(jié)/我二人來從死耳D.將自經/二妾盛飾前/世奇訝曰/若以我死將辭/我去耶/對曰/聞主人盡節(jié)/我二人來從死耳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東宮可以指太子所居之宮,后來又借指太子,這與后宮可以借指妃嬪是同理。B.古時對人死的稱呼因嚴格的等級制度而有所區(qū)別,帝王或重臣死稱為“崩”。C.除服是古代喪禮儀式之一,也稱“除喪”,即守孝期滿,除去喪服。D.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等職事,主管官員稱為禮部尚書。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馬世奇潔身自好,為人清廉。他被皇上派遣到各地巡視,拒絕各位藩王的饋贈;當蘇州推官倪長圩用罰金幫助他辦喪事時,他予以推辭。B.馬世奇建言獻策,為國擔憂。他為皇上分析時局,提出抵御賊寇的策略;當形勢日益緊急,大臣們無能為力時,他總是嘆息流淚,內心憂慮。C.馬世奇忠君愛國,慷慨赴難。在國家處于危亡之際,他與成德相約為了國家共赴黃泉;京城陷落,皇帝生死未卜,他以自殺來表忠心。D.馬世奇品行高尚,講求大義。他嚴格要求自己,喜歡推舉獎勵后輩;周延儒被賜死,親近的人大多回避,他不顧與周延需有嫌隙,為其料理喪事。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惟敕督撫鎮(zhèn)將嚴束部伍,使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則亂可弭。(2)先是,兵部主事成德將死,貽書世奇,以慷慨從容二義質焉。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材料一:一位加油站工作人員說:我工資不高,但我勤儉持家,孝順長輩,呵護小孩,我們小家過得幸福美滿;這談不上對祖國有多大貢獻,但是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都熱愛我們的祖國,就像熱愛我們的母親一樣。材料二:1937年7月28日,南開大學、南開中學遭日軍轟炸,正在江西某空軍基地緊張備戰(zhàn)的張錫祜得知消息后,給父親張伯苓(南開大學、南開中學的創(chuàng)辦者)寫信道:“去年十月間大人于四川致兒之手諭,其中有引《孝經》句‘陣中無勇非孝也’……望大人讀此之后不以兒之生死為念!”12天后,張錫祜以身殉國。得知噩耗,張伯苓怔了許久后說:“吾早以此子許國,今日之事,自在意中,求仁得仁,復何慟為!”上述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發(fā)言稿用于班會上交流。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1、C【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的連貫能力。連貫的題目應注意時空順序、邏輯順序、陳述對象一致、句子結構對稱等問題。答題時先確定某幾組句子肯定是挨著的,據此排除其它選項,然后總體審查。由首句“和他半口假牙有關”可知,后面是解說假牙的來歷,因此要先從牙醫(yī)講起,第一空應填③;然后再寫牙醫(yī)裝牙的情況,應填②;然后再來分析父親的狀況,故第三空要填⑥;再概括父親口味重的原因,接下來故填④;最后一空由“即便是身邊最親的人”可知要填⑤,因此第五空填①。故選C。2、1.D2.①新竹拔節(jié)千尺、脫卻塵泥,寄托了作者的凌云之志;②古竹梢可拂云、挺拔堅韌,表現(xiàn)出作者對自身處境的感嘆;③啟示我們即使遭遇坎坷,也不能泯滅凌云之志?!窘馕觥?/p>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D項,“作者更喜歡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錯,第一首寫新竹晶潔如玉,生機勃勃,茁壯挺拔,要掙脫殼籜的束縛,要向上生長,若容許它盡情生長,一夜之間拔節(jié)挺長千尺,表達作者對它的喜愛;第二首寫古竹矯天挺拔,梢可拂云,老竹葉堅硬而挺,相互碰撞,聲音清脆,表達對古竹的喜愛;作者并沒有對新竹與古竹進行比較,“作者更喜歡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于文無據。故選D。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中的意象,同時考查個性化解讀的能力。詩中意象傾注了詩人的思想,包孕著詩人的情感,分析詩歌意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第一首,“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寫筍的生長愿望,進一步刻畫筍的內美,這兩句的意思是,假如容許它盡情生長,一夜之間拔節(jié)挺長千尺,它自然會脫卻塵泥而直插青云之上,這里就表達了新竹沖上九霄的豪情壯志,它不甘心于埋沒園泥之中的現(xiàn)狀,詩人把新竹刻畫得具有這般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內心,是托物詠志,表達詩人雖然命途多舛,遭遇坎坷,但是沒有泯滅雄心壯志,希望會實現(xiàn)自己的拔地上青云的志愿。第二首,詩的開頭兩句“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歸臥嘆清貧”,意為老竹雖老,仍矯天挺拔,梢可拂云,而自己年紀并不大老,卻只能像家居茂陵時的司馬相如一樣,甘守清貧,可表現(xiàn)出作者對自身處境的感嘆。談成長啟示時,要結合新竹和古竹的形象特點及作者的生活經歷、志趣感情,可寫“我們即使遭遇坎坷,也不能泯滅凌云之志”?!军c睛】綜合考查對詩歌的鑒賞能力的題目,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內容、情感、主題的鑒賞。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領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現(xiàn)手法。3、1.C2.D3.D4.(1)我退下后就立刻出發(fā),假如流散的百姓不能按時回鄉(xiāng),那么來年的農耕桑種就全部荒廢。(2)考慮到我才能不足,應當離開職位而換上有才能的人,不可讓別的人侵占了這個職守?!窘馕觥?.此題考核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句中“諸夏本”的意思是“國家的表率”,不要斷開;“非情”的意思是“禁止任情”,不要斷開。故選C。2.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題中D項,應該是祭天為封,祭地為禪。故選D。3.這是一道考核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題中D項,朝廷派出的使者并未阻攔虞奕上疏,只是他們調查后都不敢對此直言。虞奕親自把事情的曲折經過向朝廷匯報,上疏說明五條反對意見,朝廷才下令取消屯田。故選D。4.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題目,答題時注意直譯,重點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此題注意,退:退下后;行:出發(fā);以時:按時;則,假如,連詞;耕桑:農耕桑種;計:考慮;易:換;侵:侵占;其:這,代詞?!军c睛】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的考核,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參考譯文:虞奕字純臣。進士及第。崇寧時期,為河北西路常平提舉,洺、相地區(qū)發(fā)生饑荒,他被調往河北東路。入宮對答,徽宗問他出發(fā)日期,回答道:“我退下后就立刻出發(fā),假如流散的百姓不能按時回鄉(xiāng),那么來年的農耕桑種就全部荒廢。”皇帝很高興。不久西部出現(xiàn)盜賊,他又調任提點刑獄。當時朝廷準備派兵追捕,虞奕逐條呈上策略,請求不要用兵,而要自己設定計謀討伐盜賊,認為不過一個月就可平定。轉運使張摶以為不可行,宰相同意張摶的策略,但好幾個月沒有成效,最終采用了虞奕的建議,全部降服了盜賊。被提拔為監(jiān)察御史?;实塾H自去北郊祭祀,燕人趙良嗣擔任秘書丞陪同祭祀,虞奕稟報自己的長官:“如今親近衛(wèi)兵不用三路人,而趙良嗣以外國降臣的身份,反而得以參預郊祠的事情,可以嗎?”長官采納了他的建議,詳盡地把這個情況向朝廷請示,沒有得到回復。陽武有個平民在一個富豪家做傭工,這個平民的妻子貌美,富家的兒子想占有她,沒有得逞,惱羞成怒地殺了她,又賄賂她的丈夫讓他不要說出去。事情被發(fā)覺后,府縣長官以及大理寺官員又在審理案件時受賄,虞奕接受詔命再審案件,涉案的人員都伏罪了。自何承矩首創(chuàng)在邊地設立池溝,國境有了定界?;鹿僦鞴苓叿篮螅鸵酝吞镩_荒邀功,肆意侵占民田,百姓上訴,朝廷多次派出使者調查處治,這些使者都不敢據實處理。虞奕把事情的曲折經過向朝廷匯報,上疏說明五條反對意見,朝廷下令取消屯田。加官為直秘閣、淮南轉運副使。朝廷召他回京擔任開封少尹。過去大理寺、開封府審理案件,能夠憑實證判罪,后來就都聽憑私情而不依法律,法律更加被拋棄不用。虞奕進言說:“廷尉維持天下的公平,京師是國家的表率,法律尚且不能執(zhí)行,憑什么做萬國的示范。請求從現(xiàn)在起禁止任情,如果判罪跟證據不相符的,不得立即上報?!背⑼饬怂慕ㄗh。遷任光祿卿、戶部侍郎。睦州出現(xiàn)叛亂,虞奕以龍圖閣直學士的身份擔任鎮(zhèn)江知府。賊寇平定后,論功勞升官兩級。還京后擔任戶部侍郎。內侍官總領宮內庫房,予取予奪專執(zhí)己見,把戶部視如僚屬。虞奕稟告宰相:“考慮到臣下沒有才能,應當離開職位而換上有才能的人,不可讓別人侵占了這個職守?!本妥晕覐椲啦环Q職。詔命把虞奕調任工部。襲慶太守張漴派郡里的人到皇宮來請求皇帝登山封禪,東平太守王靚上諫,認為京東荒年多盜,不應當請求封禪。當權的人不高興,準備治罪王靚,虞奕說:“王靚憂民愛君,理所當然應當獎勵,為什么要對他治罪呢?”王靚獲得免罪。不久虞奕去世,享年六十歲,追贈為龍圖閣學士。4、1.B2.D3.①多方努力形成全社會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②教育主管部門精心策劃,制定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循序漸進的學習體系。③學校單獨設課并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④政府管理部門將勞動教育納入督導考核體系,加強督導督查。⑤家校積極配合,共同培育孩子的勞動觀念?!窘馕觥?/p>
1.本題考查對非連續(xù)性新聞材料內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認真閱讀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內容,辨析其中的異同點。之后瀏覽選項,將選項內容與原文進行分析比較。B項,曲解文意,“勞動教育長期缺位”錯誤。原文是說“我國的勞動教育時廢時興”“勞動教育缺位成為我國當前教育的嚴峻現(xiàn)實”,而非“長期缺位”。故選B。2.本題考查對非連續(xù)性新聞材料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要逐個分析選項,分別找出選項中的關鍵詞,然后依據選項中的關鍵詞在原文中確定有效的答題區(qū)間,注意有時答題區(qū)間并非一個??忌?、準確地比較選項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D項,無中生有,“扭轉形勢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錯誤。文中說“從學校來講……從家庭來講……從社會來講……”“勞動教育關系國家命運、民族未來。我們需要從國家命運,民族未來的角度思考勞動教育體系的建構”,但并未提及扭轉形勢需要多久。故選D。3.本題考查材料內容的篩選、歸納和分析的綜合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認真分析題干,明確題干問什么,我們要答什么。其次要回歸文本,逐段分析,全面歸納,切不可憑自己的整體理解答題。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處,有時材料出處的標題可以幫助我們歸納材料的主要內容,甚至標題就是材料的主要內容。依據“勞動教育不是一項簡單的教學任務,它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育規(guī)律,制定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漸進的學習體系,精心策劃、合理安排,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安排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受到適切的教育和鍛煉”可概括為:教育主管部門要精心策劃,制定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循序漸進的學習體系。依據“勞動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重視和努力,需要全社會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實現(xiàn)勞動認知與勞動價值的回歸,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生活,收獲技能,學會與人交往,鍛煉各種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可概括為:搞好學校的勞動教育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全社會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依據“家長和學校需要積極配合,培育孩子的勞動觀念”可概括為:家校積極配合,共同培育孩子的勞動觀念。依據“將勞動教育納入督導考核體系,加強督導督查”可概括為:政府管理部門將勞動教育納入督導考核體系,加強督導督查。依據“新課程改革以來,在設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課程平均每周1課時,這樣是搞不好勞動教育的。應結合各科教學,挖掘蘊含在各科中的勞動教育內容,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勞動教育經?;?、日?;笨筛爬椋簩W校單獨設課并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军c睛】非連續(xù)性新聞材料閱讀的可參考以下技巧:1.關注材料的標題出處。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關系。3.客觀題要了解設誤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縮小、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混淆時態(tài)、偷換概念、因果混亂。4.主觀題要遵循審題干、定范圍、選要點、巧歸納的步驟。5、1.B2.①前詩以景結情,寫秋月從城頭經過,渲染出清涼幽靜的氛圍,襯托出詩人欣賞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悅;②后詩采用擬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識得“我”是與“謝公”一同吟詩品酒之人,既稱許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懷才不遇的郁悶?!窘馕觥?.本題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B項,“因為樓高,故而詩人覺得‘風清水涼’也正因如此,所以詩人才難以入眠”因果倒置,“風清水涼誰忍臥”,難以入眠不是因為天涼,而是因為景美,不忍心睡覺。故選B。2.本題考核分析文中的意象的作用的能力。意象是能夠表意的物象,分析意象題首先把握詩歌中運用了什么“象”,根據平時的積累和文本內容具體其所表達的“意”,也就是情感。本題要求分析文中“月”這一意象的作用,答題時注意結合詩句分析其在手法和情感表達上的作用。第一首“秋月城頭過”寫秋月從城頭經過,結合上文“誰忍臥”可知是渲染出清涼幽靜的氛圍,以景結情,襯托出詩人欣賞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悅;第二首“識是謝公詩酒人”。由“識”可見是“擬人”手法,唯有明月識得“我”是與“謝公”一同吟詩品酒之人,寫出既崔大夫的高雅,結合前面的“一別朱門三四春,再來應笑尚風塵”可知此句借“月”又委婉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懷才不遇的郁悶?!军c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6、休說鱸魚堪膾金就礪則利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lián)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qū)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本題要注意如下字詞:鱸、堪、膾、礪、驛、砌。7、1.C2.B3.D【解析】
1.此題考查學生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或文章主旨的語句,闡釋或歸納文中的主要內容。解答是應先從原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閱讀區(qū)間,然后與選項的表述仔細比對,看是否一致;同時還要了解錯誤表述設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張冠李戴、無中生有、混淆時態(tài)、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C項,“恒常性、前后一致性以及‘無息’‘不貳’”并列表述錯誤,原文第四段為“天道的運行具有一種恒常性、前后一致性,用《中庸》的話說,就是‘無息’‘不貳’”,“無息”“不貳”就是恒常性、前后一致性。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論證的分析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結構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B項,“類比論證”錯,引用《中庸》和《孟子》中的相關語句來對“天道”“人道”進行論證,是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故選B。3.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分析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此種歸納內容要點和分析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題目,解答時應先根據選項確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并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D項,“可見脫離了‘人道’,天道的價值就無法體現(xiàn)”錯,于文無據,原文第四段為“人之思誠,就是要保持與天道的一致,因為天道是恒常的,所以,與天道保持一致的人,也具有一種恒常性,人的恒常性的具體表現(xiàn)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故選D?!军c睛】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設誤類型:(1)無中生有。把文章里沒有的內容加進答案中去。(特別提醒:關注未然與已然、原因與結果、先與后、夸大與縮小、部分與全體的區(qū)別)(2)主次顛倒。把次要的說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張冠李戴。即偷換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卻說成是這件事。(4)因果顛倒?;蛘甙岩蛘f成果,或者把果說成因,這一點最具有干擾性,需要認真甄別。8、1.B2.D3.C【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作者認為‘詩歌是生活的審美超越’,以下說法不能體現(xiàn)‘審美超越’的一項”,要求選出的是“不能體現(xiàn)‘審美超越’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到文中找到“審美超越”的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辨析。本題中,關于“詩歌是生活的審美超越”的論述在文章的第三、四兩段中出現(xiàn),主要觀點是“但這并不是說只要生活著就會有新的詩歌情緒發(fā)生。詩人不但要生活著,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廣度,更有深度。詩人的生活范圍不應當只局限在個人的小圈子里,而應該面向廣闊的社會生活,與普通大眾生活在一起,進入到他們的精神世界里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產生的情緒和感受并不能全部進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因為,文學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一種審美選擇的過程,是一種情緒升華的過程”“就是因為他們作品中的情緒和感受是經過了詩人的審美超越的”,可知B項,“詩歌的情緒蘊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算不上超越,只是論述生活與藝術的關系。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對論點、論據、論證以及論證結構等的把握,同時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D項,“由表及里地論證了詩歌的創(chuàng)作過程”錯,根據文章的標題和論述的重點,可知本文論述的是“詩歌是生活的審美超越”。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這是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lián)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lián)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本題中,A項,“但沒有涉及”錯,原文是“并沒有完全拋棄”。原文是“盡管胡適、陳獨秀等人倡導‘文學革命’時對古典詩歌進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們并沒有完全拋棄那些可以超越時代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詩歌觀念”。B項,“就能進入他們的精神世界,從而獲得感動和真誠的詩歌情緒”錯,說法太絕對。原文是“而應該面向廣闊的社會生活,與普通大眾生活在一起,進入到他們的精神世界里去”,原文是“應該”,選項換成了“就能”,原文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D項,“現(xiàn)代漢詩才能免遭質疑,才能快速發(fā)展提高”錯。原文是“不會成為一個廣受人們爭議的問題”,“快速發(fā)展提高”文中無據。故選C?!军c睛】做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最值得我們優(yōu)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xiàn)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比對關系,(句間、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對句間關系,則要求考生不只是單純地篩選信息,更應在篩選的基礎上關注信息間的聯(lián)系。因此,比對分句間的邏輯關系是比對的重點內容。比對關系分兩步: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包括句子),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重點抓關聯(lián)詞),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但以因果關系居多。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尤其看因果關系,是否有強加、倒置不當。比對依據和結論,看推斷是否成立。推斷題選項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斷形式,原因結果或條件結論同時出現(xiàn);有的只是一個判斷句。對完整推斷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條件文中是否有依據,二看所述結果(結論)文中是否有依據,三看原因或條件與結果或結論之間是否有合理的邏輯關系。對只是一個判斷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現(xiàn)成的結論,二看結論(既然是推斷想象,“這個結論”文中往往沒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觀事實與邏輯事理。9、1.D2.①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環(huán)境——冬天和基本內容——生命的煎熬。②既指陳奶奶年事已高可能過去不了這個寒冬,也指沒有覓食能力的老斑鳩難以熬過這個冬天。③寄托了作者對陳奶奶這樣的空巢(留守)老人的擔憂。3.①表現(xiàn)了陳奶奶善良、熱心,擔心老斑鳩會餓死。②表明陳奶奶這樣的空巢(留守)老人與老斑鳩樣同命相憐;③突出主題,寫出空巢(留守)老人的孤獨和不被理解的處境?!窘馕觥?/p>
1.本題考查學生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綜合分析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點)分析,思想情感賞析,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結合題干的選擇要求:到底選正確還是選錯誤;其次,要明確題目的考查點,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比較。D項,曲解文意。“表明作者對陳奶奶兒子的不滿和諷刺”的說法不當,結合原文可知:陳奶奶對自己的兒子可能有失望,但看不出不滿,更談不上諷刺。因為“兒子開車回村里來接她,要把她接到竹園鎮(zhèn)和他們一起過年”說明做兒子的還是有孝心的,只是他并不真正懂娘的內心,因此陳奶奶對兒子只是有些許失望。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本標題作用的能力。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解答時注意結合文本內容,由表及里的分析。一般標題的作用可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分析:(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小說主要事件;(3)點明時間地點,創(chuàng)設故事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氛圍;(4)貫穿全文,起線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義;(6)揭示小說主旨,深化主題;(7)寄托作者情感;(8)展開情節(jié),前后呼應;(9)對比諷刺,強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11)從給讀者的感情來說,還有吸引讀者的興趣,引發(fā)閱讀的沖動的作用。題干要求簡要說明,小說為什么以“熬冬”為標題?做這種題,我們要細讀文本,再結合內容,從表面上、實質上兩個角度去分析標題的含義?!鞍径边@個標題,交代了寫作的時令,是寒冬,又比喻生命的尾聲;而一個“熬”字,寫出了生命的煎熬。這里的“熬冬”表面是指老斑鳩過不了這個冬天,其實是指年事已高的陳奶奶難以熬過這個寒冷的冬天。這篇小說寄寓了作者對空巢老人的悲憫情懷,也希望普天下的子女能?;丶铱纯茨赀~的老爸老媽,以此為題有著深遠的啟示意義。3.本題考查把握文本(小說)的重要語段(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①對上下文情節(jié)的作用。②對刻畫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對表現(xiàn)主題的作用。④給讀者的感受,即站在讀者的位置上考慮情節(jié)的作用。尾句(段)的作用主要是前后照應、卒章顯志、總結全文、深化主旨、啟發(fā)人思索、言有盡而意無窮。題干要求簡要分析,小說結尾寫陳奶奶“和一只老斑鳩一起過年”,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這道題在回答的時候,首先要結合文本思考:陳奶奶為什么要“和一只老斑鳩一起過年”,因為這只老斑鳩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正在“熬冬”;而陳奶奶何嘗不是在“熬冬”呢?這表現(xiàn)了陳奶奶的善良和同病相憐的悲憫情懷,同時呼應了標題,更揭示了小說的主題:對于空巢老人,多一些理解和關愛??傊?,從人物形象的塑造,結構上標題的呼應;主題上的揭示等角度作答?!军c睛】如何把握文學類作品的主旨1、從重點語段上找突破;(1)抓標題與文體;(2)抓“文眼”;(3)抓對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議論、抒情性的句、段;2、從寫作材料(題材)上看作者用什么來表達感情,以此來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過對所寫景物的分析去體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過對所寫之物的分析去體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過對所寫之事的分析去體味作者的感情;3、從寫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發(fā)展上來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10、1.C2.A3.C4.(1)每次值夜班,太宗因為他是自己當藩王時的舊臣,常常召他咨詢外界的事情。(2)這一年,契丹部隊突然攻到城下,柴禹錫在城內加強防備,嚴防死守,敵人不久領兵退去。【解析】
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文言斷句能力是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斷句時首先要仔細閱讀文段,把握語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種標志詞及語法特點斷句。句子的翻譯是:王延范與宋琪的妻子是遠親,宋琪極言王延范的忠勤,柴禹錫也從旁稱贊王延范?;噬蠎岩伤麄兿嗷ス唇Y,心里不高興。柴禹錫又替宋琪請求索要盧多遜舊宅?!笆琛迸c“屬”是修飾關系,構成偏正短語,不能斷開,排除AD;“請”與“盧多遜故第”是動賓關系,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項。故選C。2.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A項,“職責與蘇軾供職的翰林院相同”錯誤,翰林院與翰林司不同,翰林院是文學供奉宮廷的官署。長官為掌院學士,屬官有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統(tǒng)稱翰林。故選A。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C項,“徐休復密告王延范依附柴禹錫干非法之事”曲解文意。從文章來看,徐休復所密告王延范所依附的高官應該是宰相,而不是柴禹錫,因為王延范與宰相的妻子是親戚。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語句翻譯能力。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做到字字落實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得分點:(1)直,值班;訪,咨詢。(2)是,這;奄,突然;尋,不久。【點睛】文言文翻譯常見問題:一是翻譯不周全,一是語序混亂,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譯時要注意。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傲簟?,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皠h”,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把a”,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皳Q”,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罢{”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參考譯文:柴禹錫,字玄圭,是大名人。他年輕時,有位客人看見他后說:“你氣質不凡,如果輔以經術,一定能官至將相?!辈裼礤a從此留心學問。當時宋太宗(趙光義)居晉王府,因為善于應對,得到給事一職。太平興國初年(976),授任供奉官。太平興國三年,改任翰林副使,升任如京使,仍然掌管翰林司。每次值夜班,太宗因為他是自己當藩王時的舊臣,常常召他咨詢外界的事情。柴禹錫后升任宣徽北院使,賜給寶積坊的住宅。柴禹錫因告發(fā)秦王趙廷美的陰謀,被提升為樞密副使。過了一年,轉任南院使。任職既久,柴禹錫越發(fā)勤勉機敏。雍熙年間,朝廷討論擴建宮城之事。柴禹錫有產業(yè)在護城范圍內,他請求用住宅交換官邸,皇上因此看不起他。他又與宰相宋琪關系特別好。正好廣州徐休復密奏轉運使王延范不法之狀,并且說他倚附大臣,無人敢處理他?;噬铣脵C向宋琪及柴禹錫咨詢,問:“王延范這個人怎么樣?”王延范與宋琪的妻子是遠親,宋琪極言王延范的忠勤,柴禹錫也從旁稱贊王延范?;噬蠎岩伤麄兿嗷ス唇Y,心里不高興。柴禹錫又替宋琪請求索要盧多遜舊宅,皇上更加厭惡他們朋比結黨。宋琪因為言辭不莊重而被罷相,皇上不想明說他的過錯,下詔嚴厲斥責柴禹錫,讓他以驍衛(wèi)大將軍身份出任滄州知州。柴禹錫在任期間勤于政事,州里百姓到濱州列舉他的政狀上報皇上。改任涪州觀察使,又調任澶、鎮(zhèn)二州駐泊部署。不久,任潞州知州,州民請求讓他留任三年,朝廷下令褒獎他,改任永興軍府知軍,再次召入朝廷擔任宣徽北院使、知樞密院事。至道初年(995),授任鎮(zhèn)寧軍節(jié)度、涇州知州。入宮謝恩那天,皇上對他說:“從宣徽院免職的人不過是防御使罷了,現(xiàn)在給你旌節(jié),加上又是重鎮(zhèn),可說是優(yōu)待異常了?!辈裼礤a感激得哭泣流涕說不出話來。咸平年間,移任貝州知州。這一年,契丹部隊突然攻到城下,柴禹錫在城內加強防備,嚴防死守,敵人不久領兵退去。第二年,柴禹錫改任陜州知州。景德初年(1004),他的兒子柴宗慶被選中與公主結婚,真宗召令柴禹錫歸京,令公主到他家拜見他,行公公媳婦之禮,柴禹錫堅決謝絕不同意。不久,柴禹錫回到任地。不久,柴禹錫去世,終年六十二歲,被追贈太尉。11、1.C2.B3.D4.①只有命令總督巡撫鎮(zhèn)將嚴格約束隊伍,使士兵不虐待百姓,百姓不為士兵所苦,那么叛亂就可以消除。②在此之前,兵部主事成德將要赴死,寫信給馬世奇,以慷慨從容兩條大義相約。【解析】
1.試題分析:文言文斷句首先要理解該段的大致意思,根據文意來斷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標志詞來判斷,會事半功倍,題目中所給的一段的意思為:將要上吊自殺,二妾盛裝來到面前。馬世奇驚訝地說:“你們因為我要死,將要辭別我離去嗎?”(二妾)回答說:“聽說主人要盡節(jié),我們二人來跟著一起死?!苯獯饡r,首先要根據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據文言標志,如:虛詞、對話標志、對偶、排比、特殊句式等來斷句,最后運用排除法,針對選項中不同的斷句點分析、排除。首先要理解“自經”的含義,是“上吊自殺”的意思;注意主語標志:二妾、世奇、我二人,據此可排除A.B兩項;對話標志:曰、對曰;根據語意,“將辭我去耶”的省略主語是“二妾”,所以應在其前斷開,排除D項??键c: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2.試題分析:B項,“帝王或重臣死稱為‘崩’”理解錯誤。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諸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職死亦以此稱之??键c: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3.試題分析:D項,“他不顧與周有嫌隙”理解錯誤,原文是“世奇同郡遠嫌”,意思是“馬世奇因是同鄉(xiāng)避嫌”,“嫌”是“避嫌”的意思。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4.試題分析:文言翻譯應當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還要字字落實,尤其要抓住一些關鍵字。關鍵字(1)“敕”的意思是命令;“苦”的意思是為……所苦;“弭”的意思是消弭。(2)“先是”的意思是在這之前;“貽”的意思是送;“質”的意思是相約??键c: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疚难晕姆g】馬世奇,字君常,無錫人。馬世奇小時候聰敏異常,酷愛學習,有文學方面的名聲??贾谐绲澦哪赀M士,改任庶吉士,授任編修。崇禎十一年,皇上派遣文學侍從之臣分別曉諭各位藩王。馬世奇出使到山東、湖廣、江西各王府,所到之處拒絕饋贈?;鼐?,晉升左諭德。因遭逢父喪回家。很久才回到朝廷,晉升為左庶子?;实鄱啻握偌⒋蟪荚儐柕钟\寇的策略。馬世奇說:“闖、獻二賊,消滅獻易,消滅闖難。人心畏懼獻而依附闖,不是真心依附闖,是為士兵所苦。如今想要收回人心,只有命令總督巡撫鎮(zhèn)將嚴格約束隊伍,使士兵不虐待百姓,百姓不為士兵所苦,那么叛亂就可以消除?!被噬腺澩脑?,為此下詔告誡。當時賊寇的警報日益緊急,每次召見應對,各位大臣不能謀劃出一條計策。馬世奇回到住所,總是嘆息流淚,說:“事情不能有所作為了。”崇禎十七年三月,京城陷落。馬世奇正在吃早飯,扔下筷子站起,問皇帝在什么地方,太子和兩位王爺在什么地方。有人說皇上已經出城,有人說皇上已經駕崩,又有人說太子和兩位王爺已被囚禁。馬世奇說:“唉,我不死還到哪兒去!”他的仆人說:“太夫人怎么辦?”馬世奇說:“正擔心辱沒太夫人啊?!睂⒁系踝詺?,二妾盛裝來到面前。馬世奇驚訝地說:“你們因為我要死,將要辭別我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二手房交易合同附加條件范例
- 2025年協(xié)作創(chuàng)業(yè)店鋪合同樣式
- 2025年個人房產抵押貸款合同完整版范本
- 2025年住宅環(huán)衛(wèi)服務合同
- 2025年中介土地開發(fā)合同示范文本
- 銷售違約合同模板
- 2025年醫(yī)院消防安全管理合同樣本
- 2025年農田整治與改良計劃實施合同范例
- 2025年房地產經紀合作合同官方范例
- 2025年個人數碼產品抵押合同
- 發(fā)展?jié)h語 初級讀寫一 第二課 謝謝你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大單元教學任務單
- 人教版小學語文1-6年級背誦內容完整版
- 2023徐金桂“徐徐道來”(行政法知識點)版
- 《事故汽車常用零部件修復與更換判別規(guī)范》
- 2024-2030年中國酒類流通行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及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
- 物業(yè)管理如何實現(xiàn)降本增效
- DL-T825-2021電能計量裝置安裝接線規(guī)則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級下冊 互聯(lián)網應用與創(chuàng)新 第一單元單元教學設計 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應用
- 2024年興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校園招聘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4智慧城市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智能監(jiān)測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