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向04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目錄導航一、劃重點二、破難點三、真題練四、預測練1.實驗關鍵點:①記清實驗步驟: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吸。②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輕刮幾下。③將帶有細胞的牙簽涂抹在生理鹽水滴中,防止細胞重疊。。2.相關知識點:①顯微鏡成像的特點:顯微鏡成放大倒立的虛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顛倒的。②細準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③正確區(qū)分動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染色最深))。1.滴液問題:觀察動物細胞時滴加0
9%的生理鹽水,是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細胞既不會吸水脹破也不會失水皺縮,便于觀察。因為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無機鹽的濃度是0.9%。此環(huán)境下細胞可保持正常的形態(tài)結構,低于該濃度時口腔上皮細胞會吸水膨脹,高于該濃度又會失水變癟。2.用涼開水漱口的原因:消除口腔內的異物,以免影響觀察效果。3.氣泡的判斷: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氣泡一般邊緣較黑、較寬,形態(tài)呈圓形或橢圓形,中心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鑷子輕輕壓一下蓋玻片,它會變形或移動。4.氣泡的處理方法: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一滴清水或生理鹽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氣泡就會從蓋玻片與載玻片之間隨水流出;或用橡皮膠頭擠壓,將里面的氣體擠出。蓋蓋玻片的正確操作如圖所示:。1.(2023·山東菏澤·統(tǒng)考中考真題)某同學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到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視野甲、乙,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滴加生理鹽水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正常形態(tài)B.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碘液,從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C.由甲到乙,需先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再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D.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放大、倒立的像【答案】C【分析】(1)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①擦、②滴(生理鹽水)、③刮、④涂、⑤蓋、⑥染、⑦吸。(2)甲是低倍鏡下口腔上皮細胞,乙是高倍鏡下口腔上皮細胞?!驹斀狻緼.人的細胞是動物細胞,用清水會因為滲透作用,細胞吸水脹破,故需滴加與人體細胞液濃度相同的生理鹽水,目的是維持細胞的原有形狀,便于觀察,A不符合題意。B.染色時,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全部,B不符合題意。C.由甲到乙應先將玻片往左上方移動,將口腔上皮細胞移至視野中央,再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后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如不先將口腔上皮細胞移動至視野中央而直接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則難以找到物像,C符合題意。D.我們在顯微鏡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D不符合題意。故選C。2.(2023·內蒙古通遼·統(tǒng)考中考真題)如圖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相關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④①②③⑤B.步驟①中用稀碘液進行染色C.進行步驟③前不需要用清水漱口D.進行步驟④時需將蓋玻片快速放下【答案】B【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吸。題圖中:①是染色,②是滴,③是刮,④是蓋,⑤是涂?!驹斀狻緼.題圖中:①是染色,②是滴,③是刮,④是蓋,⑤是涂。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吸,所以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②③⑤④①,A不符合題意。B.步驟①中用稀碘液進行染色,是細胞核著色便于觀察,B符合題意。C.進行步驟③前需要用清水漱口,防止食物殘渣影響觀察,C不符合題意。D.進行步驟④蓋蓋玻片時,先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讓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然后輕輕蓋上,避免出現(xiàn)氣泡,D不符合題意。故選B。3.(2023·山東臨沂·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圖甲所示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操作步驟、圖乙是動物細胞模式圖、圖丙是顯微鏡構造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正確的操作步驟是a→b→c→dB.圖乙中染色最深的是2,它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C.觀察時,為了使物像更清晰,應調節(jié)圖丙中的②細準焦螺旋D.觀察時,發(fā)現(xiàn)物像在視野的左上方,要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答案】B【分析】圖甲中:a刮,b滴,c染和吸,d蓋。圖乙中:1是細胞質、2是細胞核、3是細胞膜。圖丙中:①是目鏡、②是粗準焦螺旋、③是細準焦螺旋、④是反光鏡。【詳解】A.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簡要的概括為:擦、b滴(生理鹽水)、a刮、涂、d蓋、c染和吸。所以,圖甲中的正確的順序是:b→a→d→c,A錯誤。B.用碘液染色,因為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很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時,會發(fā)現(xiàn)細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細胞核。可見,圖乙中染色最深的是2細胞核,它具有遺傳物質,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B正確。C.觀察時,為了使物像更清晰,應調節(jié)圖丙中的③細準焦螺旋,C錯誤。D.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視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動裝片,物像會向右下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D錯誤。故選B。4.(2023·湖北恩施·統(tǒng)考中考真題)觀察和實驗是科學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與之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對光時,顯微鏡視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鏡換成平面鏡B.顯微鏡目鏡10×與物鏡40×的鏡頭組合放大倍數(shù)是50C.顯微鏡下觀察到物像在視野左下方,應將裝片移向右上方D.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生理鹽水【答案】D【分析】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包括取鏡和安裝,對光,觀察和清潔收鏡?!驹斀狻緼.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jié)方法為:小光圈通過的光線少,視野暗,平面鏡只能反射光線不能改變光線強弱,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jié)會使視野變暗;大光圈通過的光線多,視野亮,凹面鏡使光線匯聚,能提高視野的亮度,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jié),會使視野變亮。因此,對光時,顯微鏡視野太暗,可以把平面鏡換成凹面鏡,故A錯誤。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倍數(shù)×目鏡倍數(shù)=10×40=400倍,故B錯誤。C.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顯微鏡下觀察到物像在視野左下方,應將裝片移向左下方,故C錯誤。D.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生理鹽水,保持細胞的形態(tài),便于觀察其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故D正確。故選D。5.(2022·山東濱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某同學在實驗室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并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步驟c所滴液體與此實驗相同B.視野中找到物像不清晰時,可以調節(jié)圖二中的2C.圖一正確的操作順序是c→a→d→bD.圖中顯微鏡最小放大倍數(shù)是100倍【答案】A【分析】(1)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是:擦→滴→刮→涂→蓋→染→吸。(2)準焦螺旋能夠升降鏡筒。(3)物體的放大倍數(shù)等于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詳解】A.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載玻片上所滴液體是清水,以保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不能換成生理鹽水,A錯誤。B.若視野模糊應調節(jié)2細準焦螺旋,B正確。C.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是:擦→滴→刮→涂→蓋→染→吸,因此圖中正確順序是c滴→a刮、涂→d蓋→b染、吸,C正確。D.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等于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該顯微鏡的最小放大倍數(shù)是10×10=100(倍),D正確。故選A。6.(2023·湖南長沙·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分別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①、②為細胞結構,據(jù)圖回答:
(1)①是。為觀察其形態(tài),在制作臨時裝片時需滴加進行染色。(2)②是,能將細胞的內部與外部環(huán)境分隔開來。(3)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沒有的結構是液泡和。(4)口腔上皮細胞構成的上皮組織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的功能相似,都具有作用?!敬鸢浮?1)細胞核碘液(2)細胞膜(3)細胞壁(4)保護【分析】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兩者的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圖中②是細胞膜,①是細胞核。【詳解】(1)①是細胞核,觀察時應用碘液染色,它染色最深,易于觀察。(2)②是細胞膜,能將細胞的內部與外部環(huán)境分隔開來,能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3)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屬于植物細胞,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質里有線粒體和液泡,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中不具有葉綠體。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細胞質內有線粒體。綜上可知,口腔上皮細胞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相比,前者沒有細胞壁和液泡。(4)口腔上皮細胞構成的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和分泌的功能;洋蔥鱗片葉內表皮屬于保護組織,具有保護功能,因此二者都具有保護功能。7.(2023·四川眉山·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中,甲、乙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或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操作步驟;圖丙表示顯微鏡的結構;圖丁、戊分別為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結構的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甲、乙表示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的相應步驟,則甲、乙滴加的液體分別是、;若甲、乙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的相應步驟,則甲、乙滴加的液體分別是、,滴加甲的目的是。(2)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反光鏡應選用(填“平面鏡”或“凹面鏡”)。(3)若戊表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結構模式圖,則圖中不應該具有的結構是[
],若戊表示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結構模式圖,則圖中呈現(xiàn)紫色的結構是[
];若丁表示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結構模式圖,圖中含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
]”內填字母,“_________”填結構名稱)?!敬鸢浮?1)清水碘液生理鹽水碘液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防止細胞破裂、防止破壞細胞等)(2)平面鏡(3)[g]葉綠體[e]液泡[c]線粒體【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滴(清水)、撕、展、蓋、染、吸。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吸。圖中①是目鏡,②是細準焦螺旋,③是粗準焦螺旋,④是物鏡,a是細胞膜,b是細胞質,c是線粒體,d是細胞核,e是液泡,f是細胞壁,g是葉綠體?!驹斀狻浚?)若甲、乙表示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的相應步驟,則甲、乙滴加的液體分別是清水和碘液,清水保持細胞形態(tài),碘液染色;若甲、乙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的相應步驟,則甲、乙滴加的液體分別是生理鹽水和碘液,滴加生理鹽水的目的是保持細胞形狀。(2)反光鏡有兩個面,平面鏡和凹面鏡,凹面鏡能夠聚光,可以使視野變亮。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平面鏡,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凹面鏡。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顏色較淺,在默認室內光線充足情況下,選擇平面鏡。(3)洋蔥鱗片葉是不是洋蔥植株的綠色部分,故沒有g葉綠體;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鹽、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若戊表示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結構模式圖,則圖中呈現(xiàn)紫色的結構是e液泡。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若丁表示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結構模式圖,圖中含有的能量轉換器是c線粒體。8.(2023·吉林長春·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分別為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圖、某同學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視野圖,請結合實驗回答問題:
(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生理鹽水的目的是。(2)觀察時,為了看到更多的細胞,應選擇圖甲中放大倍數(shù)為的物鏡。(3)圖乙和圖丙兩個視野中染色最深的結構分別是(填序號)。(4)若將圖乙中①所在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向方移動裝片。(5)與圖乙所示的細胞相比,圖丙中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和液泡。【答案】(1)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2)4倍(3)①③(4)右上(5)細胞壁【分析】觀圖可知:甲是顯微鏡,乙是植物細胞,丙是動物細胞,其中①細胞核、②液泡、③細胞核、④細胞膜。【詳解】(1)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簡單概括為:擦、滴、刮、涂、蓋、染。其中滴加液體時要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目的是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便于觀察。(2)甲圖中的物鏡有10倍和4倍兩種;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物鏡放大倍數(shù)和目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大,數(shù)目越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小,看到的細胞就越小,數(shù)目越多。所以,觀察時,為了看到更多的細胞,應選擇圖甲中放大倍數(shù)為4倍的物鏡。(3)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很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時,會發(fā)現(xiàn)細胞中染色最深的是①③細胞核。(4)顯微鏡呈倒像,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所以,若將圖乙中①(位于右上方)所在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裝片。(5)植物細胞內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葉綠體只存在植物的綠色部分;而動物細胞內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乙圖是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細胞內無葉綠體,丙圖是動物細胞,所以與圖乙所示的細胞相比,圖丙中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細胞壁和液泡。9.(2023·黑龍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和“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中:(1)兩實驗的過程基本相同,但第二步,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中,在載玻片中央滴的是,而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中滴加的是。(2)蓋蓋玻片的方法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讓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再緩緩地蓋在水滴上,避免產生氣泡。把洋蔥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并用鑷子將它,目的是防止細胞重疊,以便于觀察。(3)在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時看到其表皮細胞是無色的,因為它沒有?!敬鸢浮?1)生理鹽水清水(2)展平(3)葉綠體【分析】1.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順序是:擦→滴(生理鹽水)→漱(涼開水)→刮(用牙簽)→涂→蓋(蓋玻片)→染和吸(稀碘液和吸水紙)。2.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載玻片和蓋玻片)、滴(清水)、撕(內表皮)、展(用鑷子展開內表皮)、蓋(用鑷子蓋蓋玻片)、染(用碘液染色)、吸(用吸水紙)?!驹斀狻浚?)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口腔上皮細胞如果放在清水中會吸水漲破,因此為了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需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為了維持洋蔥內表皮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2)把撕取的洋蔥鱗片葉的內表面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鑷子輕輕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平,目的是防止重疊,便于觀察。(3)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呈現(xiàn)為綠色,葉綠素能夠吸收光能,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梢姡谟^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時看到其表皮細胞是無色的,因為它沒有葉綠體。10.(2022·黑龍江牡丹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步驟,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不正確的操作是(填序號),改正為。(2)如果在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氣泡,是由于圖中(填序號)步驟操作不規(guī)范。(3)④步驟中滴加的液體是。【答案】(1)①滴加生理鹽水(2)③(3)稀碘液【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包括: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滴加生理鹽水、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壁取材料、將材料涂抹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中、蓋蓋玻片、染色、用吸水紙吸等實驗步驟。(1)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吸水容易漲破,所以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的是生理鹽水,所以在圖中不正確的操作是①,改正為滴加生理鹽水。(2)實驗過程中,如果蓋蓋玻片的方法不當,容易出現(xiàn)氣泡,所以在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氣泡,是由于圖中③步驟操作不規(guī)范。(3)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了能更清晰的觀察到細胞的結構,需要用稀碘液染色,所以圖中④步驟中滴加的液體是稀碘液。1.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第二步滴的液體是清水B.將蓋玻片垂直于載玻片后迅速放下C.盡量將標本用牙簽涂開D.蓋上蓋玻片后直接稀碘液滴在蓋玻片上【答案】C【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記為:擦→滴→刮→涂→蓋→染。【詳解】A.第二步滴的液體是生理鹽水,有利于保持細胞的形態(tài),A錯誤。B.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蓋在水滴上,注意避免蓋玻片下出現(xiàn)氣泡,B錯誤。C.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涂抹幾下,盡量將標本用牙簽涂開,防止細胞的重疊,C正確。D.染色時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D錯誤。故選C。2.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的分別是生理鹽水、清水,雖然液體不同,但是其作用都是為了()A.殺死細胞 B.減慢細胞運動 C.維持細胞形態(tài) D.分散細胞【答案】C【分析】(1)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刮、涂、蓋、染。(2)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撕、展、蓋、染?!驹斀狻恐谱魅梭w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滴的是生理鹽水,制作植物臨時裝片時滴的是清水,雖然液體不同但其作用都是為了維持細胞形態(tài),有利于在顯微鏡下觀察,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3.實驗室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分別是(
)A.清水、蔗糖溶液 B.生理鹽水、清水C.清水、清水 D.清水、生理鹽水【答案】D【分析】制作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臨時裝片,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不同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驹斀狻吭谥谱餮笫[鱗片葉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開始時用滴管向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分別是清水和生理鹽水。因為口腔上皮細胞是動物細胞,用清水的話會因為滲透壓吸水膨脹,導致細胞破裂,用和人體細胞液濃度相同的生理鹽水目的是維持細胞的原有形狀,便于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吸水也不會膨脹,可以用清水,ABC錯誤,D正確。故選D。4.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哪些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應該用到的()①生理鹽水②清水③稀碘液④消毒牙簽⑤刀片⑥鑷子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答案】A【分析】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順序是:擦→滴(生理鹽水)→漱(涼開水)→刮(用消毒牙簽)→涂→蓋(用鑷子)→染(稀碘液和吸水紙)。【詳解】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用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放在實驗臺上備用;滴一滴生理鹽水在載玻片中央,目的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原有形狀;用涼開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側壁上輕輕刮幾下,取得口腔上皮細胞,再在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滴中均勻涂抹;蓋上蓋玻片:先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讓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然后輕輕蓋上,避免出現(xiàn)氣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直到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梢?,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應該用到的有:①生理鹽水、③稀碘液、④消毒牙簽、⑥鑷子,而②清水和⑤刀片,則不需要??梢?,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5.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漱口的目的是()A.防止牙簽污染B.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形態(tài)C.保持細胞濕潤D.清除口腔內的食物碎屑【答案】D【分析】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順序是:擦→滴(生理鹽水)→漱(涼開水)→刮(用消毒牙簽)→涂→蓋(用鑷子)→染和吸(稀碘液和吸水紙)。【詳解】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用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放在實驗臺上備用;滴一滴生理鹽水在載玻片中央,目的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原有形狀;用涼開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用消毒的牙簽在口腔側壁上輕輕刮幾下,取得口腔上皮細胞,再在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滴中均勻涂抹;蓋上蓋玻片,先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讓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然后輕輕蓋上,避免出現(xiàn)氣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直到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可見,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漱口的目的是清除口腔內的食物碎屑,獲得較純凈的口腔上皮細胞,這樣有利于排除實驗干擾因素,而且有利于后續(xù)實驗觀察,因此ABC錯誤,D正確。故選D。6.某同學想通過“制作苦草片葉片細胞的臨時裝片”和“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觀察細胞結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對光完成后使用低倍鏡觀察,視野范圍大,更容易找到細胞B.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目鏡C.裝片制作過程中都是先用碘液對實驗材料染色,再蓋上蓋玻片D.視野中可以看到上述兩種細胞結構上的區(qū)別只是葉綠體和液泡的有無【答案】A【分析】(1)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是:擦→滴→撕→展→蓋→染→吸;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是:擦→滴→刮→涂→蓋→染→吸。(2)顯微鏡的使用操作步驟可以總結為:取鏡安放→對光→放置標本→觀察→收鏡整理?!驹斀狻緼.低倍鏡放大倍數(shù)小,觀察到的細胞小,但是觀察到細胞數(shù)量多,視野范圍大,因此,對光完成后使用低倍鏡觀察,更容易找到細胞,故A正確。B.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時,眼睛應從側面注視物鏡,避免用力過度壓碎玻片標本,甚至損傷物鏡鏡頭,故B錯誤。C.在裝片制作過程中都是先蓋上蓋玻片,再用碘液對實驗材料進行染色,故C錯誤。D.苦草片葉片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等;而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因此視野中可以看到上述兩種細胞結構上的區(qū)別是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的有無,故D錯誤。故選A。7.牙簽消毒后,用鈍端在漱凈的口腔內頰部平刮取樣,制成臨時裝片,染色后用顯微鏡的高倍鏡觀察,物像如圖。本實驗中需要使用的試劑不包括()
A.漱口水 B.生理鹽水 C.清水 D.稀碘液【答案】C【分析】(1)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材料器具包括: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滴管、吸水紙、紗布、消毒牙簽、生理鹽水、碘液(稀碘液)、涼開水等。(2)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一般步驟可以簡單的總結為:擦→滴→刮→涂→蓋→染→吸。擦就是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滴就是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刮就是用消毒牙簽在自己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輕的刮幾下;涂就是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涂抹幾下;蓋就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的蓋在水滴上,避免出現(xiàn)氣泡;染就是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吸就是用吸水紙把多余的液體吸掉。【詳解】A.在刮取口腔上皮細胞之前要用涼開水漱口,目的是把口腔內的食物殘渣漱掉,以免影響觀察,因此本實驗中需要使用涼開水漱口,漱口水是本實驗中需要使用的試劑,A不符合題意。B.口腔上皮細胞沒有細胞壁,如果載玻片中央滴清水會吸水漲破,而生理鹽水能夠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因此載玻片中央要滴生理鹽水,生理鹽水是本實驗中所需要的試劑,B不符合題意。C.口腔上皮細胞沒有細胞壁,如果載玻片中央滴清水會吸水漲破,因此清水不是本實驗所需要的試劑,C符合題意。D.細胞核中有一些能夠被堿性染料深色的物質,稀碘液就是一種堿性染料,滴加稀碘液后能夠更好地觀察細胞各部分結構,其中被染成深色的是細胞核,稀碘液是本實驗所需要的試劑,D不符合題意。故選C。8.請根據(jù)“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你是老師,在準備本實驗的材料用具時,不需要準備圖中的(填序號)。如果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是清水的話,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會。(2)如果觀察時使用5×目鏡和10×物鏡,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倍。(3)觀察時如果視野過亮,除了調節(jié)顯微鏡的光圈外,還可以調節(jié)圖1中結構。(4)圖2是某同學所繪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結構圖,請你指出圖中存在的錯誤或不妥之處?!敬鸢浮?1)③吸水脹大破裂(細胞變大破裂)(2)50(3)反光鏡(4)多畫了液泡,細胞核應該用細點表示而不應該涂陰影,圖的下方未標注圖的名稱【分析】圖1中的實驗用具有①顯微鏡、②鑷子、③刀片、④載玻片、⑤蓋玻片、⑥膠頭滴管?!驹斀狻浚?)制作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是用牙簽在口腔內側壁刮取樣本,故不需要準備圖中的③刀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沒有細胞壁,如果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是清水的話,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會吸水脹大破裂。(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如果觀察時使用5×目鏡和10×物鏡,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5×10=50(倍)。(3)顯微鏡結構中調節(jié)光圈大小和反光鏡的平面與凹面可以改變視野的亮度,故觀察時如果視野過亮,除了調節(jié)顯微鏡的光圈外,還可以調節(jié)圖1中⑤顯微鏡的反光鏡結構。(4)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屬于動物細胞,基本結構中沒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故圖中存在的錯誤和不妥之處是:多畫了液泡,細胞核應該用細點表示而不應該涂陰影,圖的下方未標注圖的名稱。9.某同學分別制作了番茄果肉細胞臨時裝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渠道欄桿施工方案
- 2025年四川雅安文化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八年級生物上冊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4章細菌和真菌第3節(jié)真菌同步練習新版新人教版
- 個性化定制對家電購買影響-全面剖析
- 咖啡品牌差異化策略研究-全面剖析
-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6課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教案新人教版
- 測量誤差來源分析-全面剖析
- 小學語文作文這就是你沒有見過的未來的海
- 歐幾里得幾何傳承-全面剖析
- 港口物流效率提升-全面剖析
- 2025年陜西農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招聘(20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2030中國孵化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瞻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5.3基本經濟制度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Unit4 Breaking Boundaries 單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外研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 T-CCTAS 61-2023 橋梁承重纜索抗火密封綜合防護技術規(guī)程
- 2025慢性阻塞性肺病(GOLD)指南更新要點解讀課件
- GB/T 16895.36-2024低壓電氣裝置第 7-722 部分:特殊裝置或場所的要求電動車供電
- 人音版初中音樂 九年級上冊 中考一輪復習課件
- 工程結算單(樣本)
- 校園小品劇本多人10人 校園多人小品劇本
- 完整欠條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