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題訓(xùn)練】文言文閱讀分類訓(xùn)練:書信類-浙江省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_第1頁
【閱讀題訓(xùn)練】文言文閱讀分類訓(xùn)練:書信類-浙江省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_第2頁
【閱讀題訓(xùn)練】文言文閱讀分類訓(xùn)練:書信類-浙江省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_第3頁
【閱讀題訓(xùn)練】文言文閱讀分類訓(xùn)練:書信類-浙江省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_第4頁
【閱讀題訓(xùn)練】文言文閱讀分類訓(xùn)練:書信類-浙江省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書信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與王定國①書

蘇軾

某再拜。遞中領(lǐng)手教,知已到官無恙,自處泰然,頓解憂懸。又知攝二千石②,風(fēng)采震

于殊俗,一段奇事也.某狷寓機遣,但八月中喪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復(fù)聞堂兄中舍卒于成

都。異鄉(xiāng)罹此,觸物凄感,奈何奈何!

近頗知養(yǎng)生,亦自覺海有所得,見者皆言道貌與往日殊別,更相闊數(shù)年,索我閱風(fēng)之上

③矣。兼畫得家林墨什,已入神品,行草尤工,只是詩筆殊退也,不知何故。子由在葛,甚

苦局事煩碎,深羨老兄之安逸也。非久,冬至,已借得天慶觀道堂三間,舉坐其中,閩戶反

視,想當有深益也。

定國抄寄臨江軍書,入巳收得。二書反復(fù)漢論及處憂患者甚詳,既以解憂,又以沈我答

蒙,所得不少也。然所謂“非茍知之,亦允蹈之”者,思常誦此語也。杜子美在困窮之中,

一飲一食,未嘗忘君,詩人以來,一人而已。今見定國,每有書皆有感恩念咎之語,甚得詩

人之本意。仆雖不肖,亦嘗庶幾仿佛于此也。

文字與詩,皆不復(fù)作。近為葬老乳母,作一志文,公又求某書,輒書此奉寄。今日馬鋪

李孝基送君謨④石刻一卷來,其后有定國題字,又動我相思之懷,作惡久冬。數(shù)日前,沈達

過此,亦云與定國熟,船中會話半夜,強半是說定國。

近有人用丹砂少許,光彩甚奇,固不敢服。然其人教以養(yǎng)火,觀蘇變化,聊以怡神遣日。

賓去桂不甚遠,朱砂若易致,或為致數(shù)兩,因寄及,稍難即罷,非急用也。窮荒之中,恐亦

有一二奇士,當以冷眼陰求之。大抵道士非金丹不能解億,而丹材多出南荒,故葛稚川乞峋

峻令,竟化于廣州,不可不留意也。道術(shù)多方難得其要然以某觀之惟能岸心閉目以漸習(xí)之但

閉得百十息為益甚大。

知有殺賣螞鴨甚便,此間無有,但買斫商魚,亦足矣。原入雖不繼,摘自節(jié)儉,每日限

用百五十,自月朔日取錢四千五百足,系作三十塊,掛屋梁上,平明以畫權(quán)子挑取一塊,即

藏去杈子,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者,可謂至儉,然猶每日一肉,蓋此間物賤故也。囊中所有,

可支一年以上,日下未須慮也。兒子正如所料,不肯出官。信筆亂書,無復(fù)倫次,不覺學(xué)幅。

書到此,恰二鼓,室前霜月滿空,想識我此懷也。言不可盡,惟萬萬住意■而已。

(忐自《唐宋八大家文集?蘇軾文》)

【注】①王定國:名鞏,出身名門,從蘇軾游,在蘇軾被貶后,遭牽連。②二千石:代指知

州。漢太守俸祿為二千石,宋代知州相當于當漢太守。③間風(fēng)之上:間風(fēng),山名泛指仙界。

④君謨:宋代書法家蔡襄的字。

I.對下列向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燕坐其中燕:通“宴”,安定,安閑。

B.近有人惠丹砂少許惠:贈送

C.不覺累幅累:拖累

D.惟萬萬保嗇而已保嗇:保重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組是(

A.一段奇事也斯固百世之遇也

B.定國所寄臨江軍書若屬皆且為所虜

C.作惡久之茍以天下之大

D.觀其變化吾其還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關(guān)心朋友到任后的情況,勉勵朋友,寄送文章,并不時流露思念之情,可見作者與

王定國友情甚篤。

B.作者認為自己在養(yǎng)生上頗有心得,服食丹砂等養(yǎng)生法讓他的精神面貌有很大變化,詩書

畫都有很大進步。

C.作者與朋友似是相對而談,語言質(zhì)樸而親切;最后在談及節(jié)省家用妙法的時候,細碎具

體而又幽默風(fēng)趣。

D.文章從回應(yīng)友人信件開始,穿插了對自己當下生活的敘寫和思考,以對友人的關(guān)切叮囑

收尾,結(jié)構(gòu)緊湊。.

4.用“產(chǎn)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道術(shù)多方難得其要然以某觀之惟能靜心閉目以漸習(xí)之但閉得

百十息為益甚大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二書反復(fù)議論及處憂患者甚詳,既以解憂,乂以洗我昏蒙,所得不少也。

(2)數(shù)日前,沈達過此,亦云與定國熟,船中會話半夜,強半是說定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尚德緩刑書

(漢)路溫舒

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

亂,而孝文為太宗。

由是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圣人也。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武之業(yè),澤加百姓,

功潤諸侯,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義,省刑罰,通關(guān)梁,

:遠近,敬賢如大賓,愛民如赤子,內(nèi)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內(nèi),是以囹圄空虛,天下太平。

夫繼變化之后,必有異舊之恩,此賢圣所以昭天命也。注者,昭帝即世而無嗣,大臣憂戚.,

焦心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川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亂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禍變之故,

乃皇天之中?開至圣也。故大將■軍受命武帝,股肱漢國,披肝膽,決大計,黜亡義,立有德,

輔天而行,然后宗廟以安,天下咸寧3

臣聞《春秋》正即位,大一統(tǒng)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與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

始受命之統(tǒng),滌煩冬,除民疾,存亡繼絕,以應(yīng)天意。

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秦之吐因文學(xué)處或勇其仁義三士貴治弒之正

言者謂之誹謗遇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思良切言皆郁于胸,譽諛之聲日滿于

耳,虛美熏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

饑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治學(xué),獄亂之也.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

可復(fù)生,絕者不可復(fù)屬?!稌啡眨骸芭c其殺不幸,寧失不經(jīng)?!苯裰为z吏則不然,上下相

驅(qū),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

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shù)。此仁圣之所以傷

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臣聞烏翁之卵不毀,而后鳳夙集;誹謗之罪不誅,而后良言進。故古人有言:“山藪殘

疾,川澤納污,瑾瑜匿惡,國君含詬?!蔽ū菹鲁u謗以招切言,開大下之口,廣焦諫之珞,

掃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寬刑罰,以廢治獄,則太平之風(fēng)可興于世,永履和樂,

與天亡極,天下幸甚。

(選自《古文觀止》,有刪節(jié))

6.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關(guān)梁,一遠近~:把……同等看待

B.滌煩文,除民疾文:法律條文

C.治獄之吏是也治獄:管理監(jiān)獄

D.山藪臧疾臧:同“藏”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而桓公以興思垂空文以自見

B.援而立之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

C.然太平未洽者吾所以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今治獄吏則不然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8.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思州的一項是()

A.此文是漢宣帝剛登上皇位時,路溫舒所上的奏折。路溫舒認為,時局動蕩政局變化之后,

朝廷應(yīng)該有特殊恩典來昭示天命所歸,而此特殊恩典就是“尚德緩刑

B.選文首段敘說孝文帝繼位后能以仁德治天下,尊重賢人,關(guān)懷百姓,以至社會安定,天

下太平;而昭帝卻心神淫亂,結(jié)果自取滅亡,一正一反,論證了”尚德緩刑''之必要.

C.選文指出秦朝滅亡的原因之一是法密政苛,重用獄吏;而當今天下,雖已沒有戰(zhàn)爭、饑

寒之患,但治獄嚴苛之弊依然。同時指出了官吏治獄嚴苛并非滅絕人性而是為求自保。

D.選文最后表明藏污納垢是天地間的正?,F(xiàn)象,作為一國之君應(yīng)該有其格局和氣度,能夠

不計較臣民之“謗言”,廣開言路,寬緩刑罰,如此方有實現(xiàn)太平盛世的可能。

9.用“產(chǎn)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秦之時羞文學(xué)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

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武之業(yè),澤加百姓,功澗諸侯,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

(2)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fù)生,絕者不可復(fù)屬。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與高司諫書(節(jié)選)

(宋)歐陽修

修頓首再拜,白司諫足下:某年十七時,家隨州,見天圣二年進士及第榜,始識足下姓

名。是時予年少,未與人接,又居遠方,但聞今宋舍人兄弟,與葉道卿、鄭天體數(shù)人者,以

文學(xué)大有名,號稱得人。而是下如其間,獨無卓卓可道說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

后*十一年,予再至京師,足下已為御史里行,然猶未暇一識足下之面。但時時丁予友尹師

魯問足下之賢否。而師魯說足下:“正直有學(xué)問,君子人也?!坝瑾q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

曲;有學(xué)問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節(jié),有能辨是非之明,又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

無異眾人,是果賢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為諫官來,始得相識。侃然正色,論

前世事,歷歷可聽,褒貶是非,無一謬說。噫!持此辯以示人,孰不愛之?雖予亦疑足下真

君子也。是予自聞足下之名及相識,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實跡西較之,然后決知

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貶官后,與足下相見于安道家。足下詆消希文為人。予始聞之,疑是戲言。

及見師魯,亦說足下深非希文所為,然后其疑遂決。希文平生剛正、好學(xué)、通古今,其立朝

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多言事觸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為辨其非辜,又畏有識者多責(zé)己,

遂隨而詆之,以為當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剛果懦軟,票之于天,不可勉強。里至人左

不以不能不人之必隹今足下家有老卻身惜官位懼饑寒而顧利祿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禍此乃

席人之常情不過作一不才諫官爾。雖朝廷君子,亦將閔足下之不能,而不責(zé)以必以能也。今

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無愧畏,便毀其賢以為當釉,意乎飾已不言之過。夫力所不敢為,

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過,此君子之賊也。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論希文之事。時坐有他客,不能盡所懷。故班布玲玲,伏惟

幸察,不宜。修再拜。

(節(jié)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足下則其間廁:參與,置身

B.其后更十一年更:經(jīng)歷,經(jīng)過

C.而不事以必以能也責(zé):要求,求取

D.故輒布阻倒區(qū)區(qū):拳拳,形容感情懇切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但時時于予友尹師魯問足下之賢否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B.今者推其實跡時較之吾嘗終日W思矣

C.今乂以言事觸宰相得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D.又畏有識者之責(zé)己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13.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由年少之事寫起,先回顧自己對高司諫由聞名到相識,多次懷疑他的為人,再聯(lián)

系他的所作所為得出“決知足下非君子

B.第二段為范仲淹辯護,在揭露高司諫趨炎附勢前先蕩開兩筆,一說人性的剛果懦弱不可

勉強,二說身惜官位乃庸人之常情。

C.文章實寫高司諫的正直,虛寫他的虛偽、不擔當。作者褒貶分明,體現(xiàn)了一代文豪不存

芥蒂的暢達胸懷和硬朗豪邁的氣節(jié)風(fēng)骨。

D.與其說歐陽修對范仲淹充滿同情,不如說在心底潛隙著“惺惺相惜''之意,更表現(xiàn)出他對

范仲淹剛正與博學(xué)的推重與賞識。

1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雖圣人亦不以不能責(zé)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懼饑寒

而顧利祿不敢一步宰相以近刑禍此乃庸人之常情不過作一不

才諫官爾

1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又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無異眾人,是果賢者耶!

(2)夫力所不敢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過,此君子之賊也。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與鄧衛(wèi)玉書

[清]鄭日奎

閱來諭,其論次仆文,似多假借,不敢當。至謂仆以京華清署,日與諸名公卿負海內(nèi)文

章重望者游,以故風(fēng)氣日上,似有所師承云云,仆捧讀之余,不勝修圖。以仆文為佳,固末

也;謂有師承,則無之矣。夫長安人物所萃,巨公名流多在焉,則就地正有道,是其地;又

仆前官翰林,文學(xué)臣也,近雖改部郎,部務(wù)亦甚簡,與讀書論文事不妨,是其時矣:又仆嗜

詩文,嘗樂得從勝己者游,非專己自是者比,是其人。以是三者,宜乎來諭云云乃爾也。抑

知有大不然者平?仆年性素拙且介,足下所知,雅不樂游尊顯者門。或當遷除.朝參后,故

例必往謁,不獲己、問道已經(jīng),得勢狀,赧甚,然不可免也。姑造焉,則必先賄閽者,為婉

詞求其通。閽者猶不遽達,直日:“各方有公事,君且去?!奔s以他日。既不敢強,復(fù)不敢

違約。如期往,或不但;值矣,則下馬拱立門外,閽者將剌入,良久,始出報日:“屬方倦,

少憩也。”或曰:“甫進容?!被蛟唬骸胺脚c某客談未竟,君姑俟?!蹦艘羷e室中,幾席

略不備,茍然命坐。良久,口且煤,腹且饑,或疲欲就臥。當此之時,面目不可以告妻子,

每憤起欲棄去不顧,度于理又不可,勉俟之.良久,閽者趨前閂:“請見矣3”急從之入“

相見時,尊顯者禮殊簡貴;坐定,慰勞外,寥寥數(shù)語,都不及文章事。然公卿大臣,立功報

主,是其職也。固不當仍話措大①生計;乃修己治人之方,經(jīng)時濟物之道,略不一進教之,

豈我輩未可與言耶?抑尊卑相見之禮,自古而然耶?茶妥.三揖藥別,如是而已。如是者一

且甚,其可再乎?

夫今之負海內(nèi)文章望者,大半皆居尊顯、據(jù)要路者也。一旦以閑署郎官驟通其門,而日

余以。文章求投者也,誰則信者?今既無以厭。閽者欲,初至必姑辭之:再則且箕據(jù)以對:

三往,鮮不笑且罵之矣。比雖主人之意必不然,然謁者之難,昔人已嘆之,況我輩尚未得人

其門,登其堂,奉其色笑,又安測主人意旨所在哉!仆性既拙且介,不工為佞,一旦作此舉

動,足未進,口未言,面已發(fā)赤;即使請益有獲,所得幾何,所喪已大,是以離群索居,不

能坐進于此道,明矣。

且夫文章信有師承,抑師又何常之有乎?韓得于《左》,柳得于《國》,廬陵得于西漢,

眉山父子得于《戰(zhàn)國策》,固未嘗親炙其人,受其提命者也。昔有問善國當者以何師,答日:

“廄馬萬匹,皆吾師也。”是真善得師者今名公卿手筆固所景慕然得其詩若文讀而私淑之足

矣無已更進而求之古亦當有得。既萬無所得,亦可無所失也,若如昌黎所云:“我能是,是

亦足矣?!巴庖云塾谌?,而內(nèi)以欺于心,則豈鄭子所敢出哉!

足下深于古者也,肯進而教之以匡所不逮,亟請得次鞭以從。

(選自《國朝文錄初編?鄭靜庵集》)

【注】①措大:舊時對讀書人的賤稱。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氐哪的一項是()

A.不勝快盡悚息:恐懼嘆息。

B.屬方有公事屬:適值。

C.如期往,或不值值:值得。

D.今既無以不閽者欲厭:滿足。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不獲己、問道已經(jīng),得其狀塞皆出于此乎?

B.方與某客談未竟彼與彼年相若也

C.三揖項別到則披草畫坐

D.余"文章求教者也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信中先提出來信者的論點,認為作者在京任職,“F1與諸公卿負海內(nèi)文章重望者游“,因

此必有師承,所以提高寫作很快,作者也認同這一點。

B.作者指出諸名公卿驕人傲物。求見一次很困難,見到后又非常冷淡,表現(xiàn)了對上層統(tǒng)治

集團的不滿。

C.在談到向人聆聽、寫作的師承問題時,作者主張另*蹊徑,反對摩擬,不要迷信那些有

名氣的人。

D.這封書信委婉曲折,說理透辟,作者善于用形象的敘述,代替概念化的論說,增加了書

信的的文學(xué)性和說服力。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是真善得師者今名公卿手筆固所景慕然得其詩若文讀而私淑

之足矣無己更進而求之古亦當有得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豈我輩末可與言耶?抑尊卑相見之禮,自古而然耶?

(2)況我輩尚未得入其門,登其堂,奉其色笑,乂安測主人意旨所在哉!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上歐陽內(nèi)翰①第一書

蘇洵

內(nèi)翰執(zhí)事:

洵布衣窮居,嘗竊有嘆,以為天下之人,不能皆賢,不能皆不肖。故賢人君子之處于世,

合必離,離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為樞密副使,執(zhí)事與余公、蔡

公為諫官久而洵自度若愚者無用之身,退而養(yǎng)其心,幸其道之將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

西,富公北,執(zhí)事與余公、蔡公分散四出。洵時在京師,親見其事,孥?仰天嘆息。既復(fù)自

思,念往者眾君子之進于朝,其始也,必有M■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晦問之“今之世

無復(fù)有善人也矣。如其不然也,吾何憂焉?姑養(yǎng)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傷?退而處

十年,雖未敢自謂其道有或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與襄者異。而余公適亦有成功于南方,執(zhí)

事與蔡公復(fù)相繼登于朝,富公復(fù)自外人為宰相,其勢將復(fù)合為一。喜且自賀,以為道既已粗

成,而果將有以發(fā)之也,今將往見之矣。富公為宰相,遠方寒士,未可遽以言通于其前:余

公、蔡公,遠者又在萬里外,獨執(zhí)事在朝廷間,而其位冷不甚貴,可以叫呼扳援而聞之以言。

執(zhí)事之文章,洵竊以為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何者?孟子之文,語約而意盡,平其

鋒不可犯。韓子之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zhuǎn)。執(zhí)事之文,”舍委備,往復(fù)百折,而條達跋

暢,無所間斷;氣盡語極,無艱難勞苦之態(tài)。此三者,皆斷然自為一家之文?。夫樂道人之

善而不為諂者,以其人誠足以當之也;彼不知者,則以為譽人以求其悅己也。夫譽人以求其

悅己,洵亦不為也;而其所以道執(zhí)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執(zhí)事之知其知我也。

洵少年不學(xué)生二十五歲始知讀書而又不遂刻意厲行以古人自期而視與己同列者皆不勝

己則遂以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讀之,始覺其出言用意,與己大異。時復(fù)

內(nèi)顧,自思其才,則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盡燒翼時所為文數(shù)百篇,取圣賢人之文

而兀然端坐,終日以讀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觀T其外而駭然以驚。

及其久也,讀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當然者。然猶未敢自出其言也。時既

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試出而書之。已而再三讀之,渾渾乎覺其來之易矣,然猶

未敢以為?也。近所為《洪范論》《史論》凡七篇,執(zhí)事觀其如何?嘻!區(qū)區(qū)而自言,不知

者又將以為自譽,以求人之知己也。惟執(zhí)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集》,有副改)

【注】①歐陽內(nèi)翰:即歐陽絡(luò),當時他為翰林學(xué)士。唐宋時也稱前林內(nèi)翰。②范公、富公、

余公、蔡公:分別指范仲淹、富弼、余靖、蔡襄等人。

2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留留仰天嘆息忽忽:憂愁的樣子。

B.而其位拳不甚貴差:差別。

C.執(zhí)事之文,紂余委備纖余:曲折。

D.然猶未敢以為考也是:正確。

2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而洵自度多愚魯無用之身蘇可怪也歟

B.而其鋒不可犯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C.皆斷然自為一家之文理吾其還包

D.博觀于其外而駭然以驚圣人不凝滯于物

2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采用層層剝筍之法,從諸賢的離合變故之中,層層轉(zhuǎn)換分離,最終點出歐陽修,

把十年求賢之心歸于一人,又為后文張本。

B.第二段,用孟子,韓愈的文章來襯托歐陽之文,以說明了解歐陽修文章之深。不僅評文

精當,而且使文章氣勢起伏。波瀾開闊。

C.第三段,作者說年輕時不學(xué)無術(shù),一直到二十五歲才讀書;此時,他明白自己年紀大了,

于是用古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總是認為自己的學(xué)問差得太遠,于是把自己以往寫的文章全

部燒掉。

D.此文是蘇河寫給時任翰林學(xué)士歐陽修的一封自薦信。文章恣逞筆力,結(jié)構(gòu)精致細密,敘

事、議論、抒情融于一體,把蘇洵的敬賢之心求薦之意、平生之志敘述得既曲折周詳,又委

婉得體。

24.用“產(chǎn)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洵少年不學(xué)生二十五歲始知讀書而又不遂刻意厲行以古人自期而視與己同列者皆不勝己則

遂以為可矣。

2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退而處十年,雖未敢自謂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與曩者異。

(2)區(qū)區(qū)而自言,不知者又將以為自譽,以求人之知己也。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答謝景山①書

[宋]蔡襄

震頓首景J足下:夏中辱示新文數(shù)十篇,其間景山所稱道而仆所不愿為者,因事往問,

幸而時中,欲景山思而從之,不敢陳于文辭也。近蒙示書,盈千百言,引喻稱類,若固守而

不移者。某欲終不言,然使景山固而不移,特申于人,亦某過之大者也。

某嘗殘景山好稱學(xué)韓杜笑,語于人,今而日:“既師其意,又師其辭,何患?且嗜退之

文辭,欲誘人同所樂也。.'某謂由道而學(xué)文.道至焉,文亦至焉;由文而之道,困于道者多

矣,是故道為文之本,文為道之用。與其誘人于文,孰若誘人于道之先也?景山前書主文辭

而言,故有是N,襄豈敢郵文詞哉?顧事有先后耳。襄之為文,無能過人,其句讀高下,時

亦類乎古人,無足怪也。

又病景山嗟世人之不知己,務(wù)以文詞求于有位,今而曰:“吾以文求正于有位,于道為

無枉。古之人重其自進,我仕且因墜,求知于人無愧?!庇衷疲骸霸跀?shù)頃田,必歸耕海上。”

景山何樂于自進,而勇于自退乎?是未離乎躁也。妄者易進而難退,狷者難進而易退,妄與

狷,君子皆不蟲也。君子之于進退,唯其道而已矣。景山又多取前世重人自進為比,苛有異

于莪之說,雖前世重人,黑不從矣,其稱仲尼、佛勝②召而欲往,盂于不遇于普侯,斯二者

何求栽?委乎天前待用者也。

又病景山恤仕宦之顛跪,今而曰:“非恤美仕之未得,憤意外之橫辱?!八挂嗑吧轿粗?/p>

與?夫圣人之言,吾畏之;賢者之規(guī),吾愧之。有人加言于我,吾置其喜怒而辨其枉直。使

其言蹈乎圣人賢者之說,吾畏而且愧焉;其言異于是,舌將憫之,豈暇受而為辱乎?小人之

辱,君子不辱也。景山取之哉,取之哉,抑憤之心日益損矣!景山又云:若使襄年四十而卑

辱,未必能如己之恬然不茍也。襄又復(fù)而讀之,之悲,豈行己之謬與?如景山且不能見信,

尚何望于眾人?雖然,襄無求信于人,自信甚明。身之窮泰,不得而知之,為學(xué)遠近,力窮

則已,其所自信者,不卻行■而利動也。今日視前日,猶能樂其所是,而憚其所不至:使年益

加而慮益廣,豈肯舍所樂而從所恨哉!

與景山別久,思一相見,以道所懷,今雖諄諄共闡非求勝于景山蓋陳己之所守拽木知景

山以為非是也誠以為非是幸亦語焉襄不敢憚煩于屋告也。不宣。襄.頓首上。

(選自《全宋文》)

【注】①謝景山:謝伯初:字景山,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天圣二年(1024)進士,官許

州法曹,有《謝景山詩集》。②佛胖(XI):人名,與孔子同時。

2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氐州的一項是()

A.特唱于人唱:稱道,贊揚。

B.某嘗酒景山好稱學(xué)韓杜筆?。号u,不滿。

C.君子皆不申也由:遵循,遵從。

D.而恨其所不至恨:遺憾,后悔。

2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困于道者多矣移其栗于河內(nèi)

B.委乎天池待用者也惜其用武w不終也

C.薦使襄年四十而卑辱其翼若垂天之云

D.以道所懷作《師說》以貽之

2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道”是“文,'的銀本,“文”是“道”的體現(xiàn),對謝景山沉溺文辭,倒置文道的寫

作傾向,抱有質(zhì)疑、商榷的態(tài)度。

B.謝景山年過四十,仕途不順、感嘆世間少有知己伯樂,怨憤自己遭受意外欺辱,急于以

文求進,卻又輕言放棄,常常急躁不安。

C.作者希望謝景山能潛心向道,增進才識,不輕易為他人言語議論左右,不仿效前代高位

之人自進的方式,不攀附孔、孟圣人。

D.本文采用逐層辯駁的手法,表達作者淡泊名利,樂學(xué)自信,溫厚雅正的處事態(tài)度,行文

真誠坦蕩,理直氣剛。措辭精確凝練。

2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今雖諄諄其詞非求勝于景山蓋陳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為非

是也誠以為非是幸亦語焉襄不敢憚煩于屢告也

3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話。

(1)既師其意,又師其格,何,患?H嗜退之文辭,欲誘人同所樂也。

(2)襄又復(fù)而讀之,益悲,世行己之謬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卜.面小題。

后廿九日復(fù)上宰相書

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xiāng)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捉其發(fā)。當是時,天下

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層;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

皆已賓貢:天災(zāi)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敦化之具,皆

已修理;風(fēng)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fēng)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

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烏圣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其

所求進見之士,豈復(fù)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fù)有賢于時百執(zhí)事者哉豈復(fù)有

所計議能補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

成工抵■用公工意如周公之心,設(shè)使其時捕理承化之功,未盡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

尤叔父之親,則將不暇食與沐矣,豈特吐哺捉發(fā)為勤而亡哉!維其如是,故于今頌成王之德

而稱周公之功不衰。

今閣下為輔相亦近耳,天下之賢才,豈盡舉用?奸取讒佞欺負之徒,豈盡除去?四海豈

盡無層?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豈盡其貢?天災(zāi)時變、昆蟲草木之妖,豈盡銷息?天下

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豈盡修理?風(fēng)俗豈盡敦屋?動植之物、風(fēng)雨霜露之所沾被

者,豈盡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豈盡備至?若所求進見之士,雖不足以希望盛德,

至比于百執(zhí)事,豈盡出其下哉?其所稱說,豈盡無所補哉?今雖不能如周公吐哺捉發(fā),亦宜

引而進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書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惟其昏愚,不知

逃遁,故復(fù)有周公之說焉,閣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單,故出疆必載質(zhì)。然所以重于自進者,以其于周不可,則去之魯;

于魯不可,則去之齊:于齊不可,則去之宋,之鄭,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

合平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二朝.則山林而巳矣。山林者.士之

所獨善自養(yǎng),而不憂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憂天下之心,則不能矣。故愈每自進藥不知愧

焉,書亟上,足數(shù)及門,而不知止焉。寧獨如此而已?惴惴與惟不得出大賢之門下是懼,亦

惟少垂察焉。被胤威尊,惶恐無已。愈再拜。

(選自《昌黎先生集》)

3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舉用:被舉薦任用

B.四海豈盡無虞虞:料想

C.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吊吊:慰勉

D.凄肯威尊瀆冒:褻瀆,冒犯

3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而周公噠圣人之才洎牧?讒誅

B.基所求進見之士基皆出于此乎

c.故愈每自進加不知愧焉是以就極刑W無慍色

D.惴惴靠惟不得出大賢之門下是懼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厚

3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的開頭極力鋪陳周公的治績,有力地突出了周公"吐哺握發(fā)'’行為的難能可貴,刻畫

了周公求賢若渴、謙虛納才的形象。

B.作者向宰相表明,自己上書、拜訪不得結(jié)果,卻始終堅持,不愿放棄,之所以這樣做是

出于報國憂天下的赤誠之心。

C.作者直接批判了宰相對待人才的態(tài)度,表達了他對不重視人才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問時

也表達了他將會退隘山林的心志。

D.本文有感而發(fā),有的放矢,據(jù)理直言,內(nèi)容上古今對比,句式整齊中見錯落,體現(xiàn)了韓

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zhuǎn)”的風(fēng)格。

3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fù)有賢于時百執(zhí)事者哉豈復(fù)有所計議

能補十周公之化者哉然KU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

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托周公之意

3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天下之所謂禮、樂、開I」、政教化之具,豈盡修理?風(fēng)俗豈盡敦厚?

(2)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書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送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西蜀周公致仕序

(明)丘浚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西蜀周公堯弼,以年至乞致仕。上命乘傳以行陛辭,特敕光祿賜

酒饌,內(nèi)帑①賜寶儂三千貫。于時同朝公卿,謂公行不可無言以贈。既而西洛耿公適來,代

公與其像倪張二公議,謂予與公同官;斗偕出翰林,有斯文之好,而以贈言見屬。

公,蜀人也。自古最多文學(xué)之士,入皇朝來,百年于茲,而易之文名,始大著于公。公

始以尚書蔡氏傳發(fā)解②于鄉(xiāng),入對大廷,賜進士及第,據(jù)官翰林、在館閣二十余年,凡國家

大制作、大纂修,無不與焉。既而出教兩京太學(xué),為天下儒宗。晉吵春官③長貳者,逾十年,

稽古禮文之事多所建明。冬朝廷史化,大禮儀、大喪紀,叢于一時。如被廟拊廟之議,皆百

年以來無前比者,經(jīng)公裁的,遂為定制。他如親藩典制,外夷朝聘與夫?qū)W校科貢之類,舉有

成規(guī)。公于春官邦禮之任:可謂克稱而無負矣。然而喋喋者,猶或不滿于公,豈孔子所謂命

也哉?

蓋天之于賢人君子也,每欲成全而扶持之,使其道大行于天下。然亦或有泥之者,使之

不盡行。雖若廢之,而實所以振勵激昂之,使成全其大者焉。公自幼有志于圣賢之學(xué)翻閱簡

冊輒有費述之百甚在太學(xué)也嘗.與諸生疑進糧桑成書史_女進于.朝矣.。蓋當?shù)缹W(xué)大明之世,眾人

剿說雷同之時,進步于極高之顛,求罅于至足之余,甚欲以其所見表著于世,補昔人之所未

備,而為之忠臣。然以拘于職務(wù),方為圣天子所專誤,未暇也。茲烏年至,方將具硫,乞身

于九重,以償其夙昔之志。而喋喋者乃趣其行,豈天欲成全公之素志,汲汲然惟恐其緩而尚

或未決耶?公歸矣,古之圣賢不求合于時,而求合于道:不求知于人,而求知于天。一息尚

存.此志不容少懈。其所著述多在晚年,及爰時成一家之言,補先儒之闕,垂后世之訕.留

不朽之名于天地間,此予索所望于公者也。惡知喋喋于我者,非所以盡忠益于我者哉?公其

念之哉!好惡出于一時,是非定于百世,人其如命何?公行矣,予且尾公后。公居西蜀,我

居海南,相望數(shù)千里間,幸而不死,尚及見書名成。

(選自《丘浚集》,有刪節(jié))

【注】①內(nèi)帑國庫。②發(fā)解:明清時鄉(xiāng)試舉人第一名稱解元,考中舉人第一名為“發(fā)解”。②

春官:唐光宅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后“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

3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無畫的一項是()

A.晉陟春官長貳者陟:提升,提拔。

B.用朝廷更化屬:適逢。

C.方為圣天子所委法委注:信任,重用。

D.以修其夙昔之志償:回報。

3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耳偕出翰林示趙弱耳怯也

B.使成全其大者焉?蛟龍生焉?

C.茲以年至請以劍舞

D.尚及見書之成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不或聊的一項是()

A.本文是為周堯弼公告老還鄉(xiāng)所作的贈序,作者因與周公同朝為官,且同出翰林院,還有

共同的詩文愛好,所以在眾人提議下,當仁不讓地接下了寫序的任務(wù)。

B.作者回顧了周公在翰林院、兩京太學(xué)、禮部等處的工作經(jīng)歷,盛贊周公在典章制度修纂

和禮儀文化改革等方面作出的貢獻,表達了對周公才干的欽慕之情。

C.文章中提及的“喋喋者”對于周公的不滿和催行,表面上看是一種排擠,而實質(zhì)上是為了

刺激周公,激勵周公退休后專心致志研究圣賢之學(xué),以流芳百世。

D.作者不僅是周公的同僚,更是周公的知音,他在敘寫周公的履歷和遭際時,以古代圣賢

為榜樣,情不自禁地融入了自己的精神追求,甚至甘愿追隨周公而去。

39.用“產(chǎn)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公自幼有志于圣賢之學(xué)翻閱簡冊輒有著述之意其在太學(xué)也嘗

與諸生疑辨輯錄成書歸而進于朝矣

4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而喋喋者乃趣其行,豈天欲成全公之素志,汲汲然惟恐其緩而尚或未決耶?

(2)補先儒之闕,垂后世之訓(xùn),留不朽之名于天地間,此予素所望于公者也。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上韓昌黎書

張籍

古之胥教誨,舉動言活,無非相示以義,非茍相諛住而已。執(zhí)事不以箝愚暗,時稱發(fā)其

善,教所不及,施誠相與,不問塞于他人之說,是近于古人之道歟。籍今不復(fù)以義,是執(zhí)竿

而拒炊來者,鳥所謂承人以古人之道歟?

頃承論于執(zhí)事,嘗以為世俗陵靡,不及古昔,蓋圣人之道廢弛之所為也。宣尼沒后,楊

朱、墨翟恢詭異說,干惑人聽,孟軻作書而正之,圣人之道,復(fù)存于世。秦氏滅學(xué),漢重?

黃老之術(shù)教人,使人容惑.揚雄作《法言》而辨之,圣人之道猶明。及漢袁末,西域浮屠之

法入于中國。中國之人世世譯而廣之;黃老之術(shù),相沿而熾。天下之言善者,惟二者而已矣。

昔者,圣人以天下生牛之道曠。乃物其金、木、水、火、土、谷、藥之用以厚之;因人資善,

乃明乎仁義之德以教之,伴人有常,故治生相存而不殊。今天下資于生者,成備圣人之器用;

至于人情,則溺乎異常,而不由乎圣人之道,使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義沉于世,而邦

家繼亂,固仁人之所痛也,

自揚子作《法言》,至今近千載,莫有言圣人之道者,言之者惟執(zhí)事焉耳。習(xí)俗者聞之,

多怪而不信,徒相惟管,終無裨于教也。執(zhí)事聰明,文幸與孟軻、揚雄相若,盍為一書,以

興存圣人之道,使時之人、后之人知其去絕異學(xué)之所為乎?曷可俯仰于俗,囂囂為多言之徒

哉?

然欲舉圣人之道者,其身亦宜由之也。比見執(zhí)事,多尚駁雜無實之說,使人陳之于前以

為歡,此有以累于令德:又商論之際,或不容人之短,如任私尚勝者,亦有所累也。先王存

木藝自有常矣有德意丕為優(yōu)必為損漢為博塞之雙與△意財土君子固不為也。今執(zhí)事為之,以

廢棄時日,竊實不識其然!

且執(zhí)事言論文章,不謬于古人。今所為或有不出于世之守常者,竊未為得也。愿執(zhí)事絕

博塞之好,棄無實之談,弘廣以接天下士,嗣孟軻、揚雄之作,辨楊、墨、老、釋之說,使

圣人之道,復(fù)見于唐,豈不尚哉?籍誠知多,以材識承鈍,不敢竊居作者之位,所以咨于執(zhí)

事而為之爾。若執(zhí)事守章句之學(xué),因循于時,置不朽之盛事,與夫不知言亦無以異矣。籍再

拜“

4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茍相諛愧而已悅:喜悅

B.圣人以天下生?生?之道r生生:維持生計

C.使人暮惑寢:逐漸。

D.以材識頑鈍頑:愚昧

4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是執(zhí)竿而拒歡來看曩茍辱賜書

B.漢重以黃老之術(shù)教人以其無禮于晉

C.不謬于古人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

D.籍誠知之填然鼓之

4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籍在給韓愈的信中力主興復(fù)儒學(xué),排斥佛老異說,以挽救當日所謂“邦家繼亂”的頹勢,

維護唐王朝的統(tǒng)治。

B.張籍在信中同時也勸告韓愈“絕博塞之好,棄無實之談”,并謙虛地表示要多咨詢韓愈的

意見,共問寫一部闡揚圣人之道的書。

C.這封信張籍盡朋友之義去寫,一開篇就點明古人相處的原則是“相示以義”,這就為下文

直言規(guī)諫韓愈的過失作了伏筆。

D.雖說是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結(jié)構(gòu)嚴謹,層次有序,文筆質(zhì)樸,不露酢琢痕跡,也可說

不失為一篇邏輯嚴密的論說文。

4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先王存六藝自有常矣有德者不為猶以為損況為博塞之戲與人競財乎君子固不為也

4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習(xí)俗者聞之,多怪而不信,徒相惟皆,終無裨于教也。

(2)比見執(zhí)事,多尚駁雜無實之說,使人陳之于前以為歡,此有以累于令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答李詡第二書

(宋)歐陽修

修白:前辱示書及《性詮》三篇,見吾子好學(xué)善辯,而文能盡其意之詳。今世之言性者

多矣,有所不及也,故思勺吾子究其說。

修患世之學(xué)者多言性,故常為說日: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