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范與懲處教育與引導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中國西方第8課
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第9課
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中華法系的特點:禮法結合英美法系大陸法系羅馬法第三單元
法律與教化第三單元
法律與教化1.中國的法律與教化:中國古代成文法出現于春秋時期,確立于秦朝,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以禮法結合為特征的中華法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逐步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重視法治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西方的法律與教化:近代西方法律制度起源于羅馬法,中古時期在羅馬法基礎上,形成日耳曼法和英國普通法。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日益完善,形成以英美為中心的“英美法系”和以法國為中心的“大陸法系”?;浇套诮虃惱砼c教化在歐美社會具有重要地位,也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第6講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部編版高三歷史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
第三單元
法律與教化
課程標準命題點考題取樣核心素養(yǎng)解讀知道中國先秦時期成文法的產生過程以及這一時期思想家對于德治、法治關系的討論;知道自西漢起歷代王朝法律、禮教并用的統(tǒng)治手段;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2022北京T3;2022海南T5;2021湖北T41.立足時空觀念,把握秦漢至明清時期法律的演變歷程,運用史料實證探究古代的法治與德治從相爭到融合的發(fā)展趨勢。2.運用唯物史觀辯證分析法治與禮教并用對維護統(tǒng)治的作用。命題分析預測1.分析:本講內容考查頻率較高,難度中等,考查點主要集中在古代中國的法治和教化等主干知識。以經典史料為主,注重挖掘史料內在的隱性信息。2.預測: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可能是考查的重點,德治與法治思想的關系、歷代法律與社會治理的聯系、法治對國家發(fā)展的影響。
【名詞解析】法律、教化、法治、德治【法律】統(tǒng)治階級為了實現統(tǒng)治并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tǒng)治工具,著眼于防范和懲處?!窘袒拷逃谢溉寮宜岢囊越虒д邽楹诵?,以自己的行動感化別人。教化的目的是形成好的社會民風。教化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工具,著眼于教育和引導?!痉ㄖ巍肯惹貢r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張以法治國。中國古代法治有著“法自君出”的特點,突出君主的無上權威,帝的言行就是法律,所以法家的“法治”是“君權至上”“國權至上”的法治?,F代意義上的法治,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和“法律至上”“制約權力”“保障人民權利”的價值、原則。(不同時期的法治,內涵有所不同)【德治】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道德規(guī)范,被封建統(tǒng)治者長期奉為正統(tǒng)思想。德治要求統(tǒng)治以身作則,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發(fā)揮道德感化作用;重視對民眾的道德教化,“為政以德,德主刑輔。(不同時期的德治,內涵有所不同)時期法治教化禮法關系夏朝《禹刑》禮不下庶人刑禮分野商朝《湯刑》西周《九刑》敬天保民、禮制春秋戰(zhàn)國鑄刑書(成文法)、法家法治儒家德治禮法對立秦《秦律》、嚴刑峻法焚書坑儒漢沿襲秦律、《九章律》尊崇儒術、以經注律德主刑輔禮法合一魏晉律令儒家化,以經注律,納禮入律唐刑罰為用《唐律疏議》德禮為本《大唐開元禮》宋《宋刑統(tǒng)》《天圣令》《呂氏鄉(xiāng)約》《家禮》約律分立明《大明律》、律例合編明太祖六諭約律合流清《大清律例》圣諭十六條、《圣諭廣訓》一、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1.夏商西周時期夏朝商朝西周《禹刑》《湯刑》《九刑》君王及奴隸主貴族可以隨意殘害奴隸西周統(tǒng)治者建立了以宗法為核心的禮制,同時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材料2:夏商周時期頒行的刑書上只有刑名、刑種的規(guī)定,而無確切的罪名,人民對罪與非罪的區(qū)別只能依據傳統(tǒng)的觀念及社會道德、風俗習慣去加以甄別。
——武樹臣:《中國成文法的起源》材料1: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行修言道,禮之質也?!抖Y記·曲禮上》德治思想的淵源:西周法治思想的淵源習慣法一、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一)先秦時期的德治與法治補充:西周的“敬天保民"背景:周初統(tǒng)治者吸取殷商滅亡教訓,從理論上解釋“以周代商”合理性(2)主張:①尊崇上天,愛護百姓。“從民情知天命”,統(tǒng)治者應該“以德配天”,實行開明統(tǒng)治。②天命是可以改變的,而改變的依據是“德”,上天把統(tǒng)治人間的“天命”只交給有“德”者。③執(zhí)政者要體察民情、勤于國事、慎用刑罰,不能貪圖安逸、荒怠政事、恣意妄為,一旦失德就會失去上天的庇護,新的有德者就會取而代之(3)意義:①“敬天保民”具有人文主義思想傾向,開啟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為后來儒家思想的形成起了先導作用②對于維護和鞏固西周政權的統(tǒng)治起到了積極作用。(4)禮崩樂壞:含義:禮崩樂壞指周代分封制、宗法制的規(guī)章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遭到極大的破壞,寓意社會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變局。原因: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現是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新興地主階級崛起。表現: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政權下移,宗法制、井田制瓦解等子產春秋時期,鄭國的子產“鑄刑書”,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法治叔向叔向反對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罰適用于亂世,公布刑書會使老百姓更注重爭端,而不顧道德禮義。德治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德法之爭(1)背景:①時代特征:東周時期,王室衰微,大國爭霸,禮崩樂壞。②思想來源:諸侯國君紛紛尋求治國新思想,儒家德治思想與法家法治思想影響最大。(2)第一次德法之爭:鄭國——“鑄刑書”中國古代的制與法,相當于西方的成文法;中國古代的理與禮則相當于西方的習慣法。——吳于厪(一)先秦時期的德治與法治意義:法律公于眾,打破貴族專斷刑律,任意處置百姓的局面,是法律內容公開化和客觀化,使法律從禮教中獨立出來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德法之爭(3)第二次德法之爭:儒家法家主張人性善,主張德治。人性惡,主張法治。代表人物及其觀點孔子:提出統(tǒng)治者要“為政以德”“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不要過度消耗民力。商鞅:保護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頒行法令,獎勵耕戰(zhàn))孟子:建議統(tǒng)治者要“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韓非:主張君主要以法、術、勢駕馭臣下;君主賞罰分明,臣民必守法令?!耙苑榻獭薄耙岳魹閹煛薄L攸c以禮為主(王道)。以刑為主(霸道)。影響儒家主張通過道德禮義教化民眾,重視民生與民意,但不適用于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既能帶來富國強兵的現實利益,又滿足了各國君主專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國最終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德治與法治之爭儒家與法家之爭在思想界體現為注意:兩者之爭源于對人性看法不同儒家認為性善論,法家性惡論德治與法治的目的都是為了穩(wěn)定社會秩序,只是手段不一樣。[辨易錯]法家的“法治”與“依法治國”法家的“法治”思想是為了讓君主利用刑律強化中央集權,刑律成為鎮(zhèn)壓人民、維護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依法治國”是要實現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否定任何特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拓視野]法家思想家主張“刑主德輔”法家輕德治、反德教,并不等于絕對排斥德和德治,這與儒家輕法和法治,卻不絕對排斥法和法治的情形頗為相同。法家在強調法治的基礎上,給予了道德應有的地位和尊重,甚至在一定意義上對德治也不無關注。
——夏偉樂《法家重法和法治但不排斥德和德治的一些論證》一、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二)秦漢至隋唐時期的法律與教化時期特點表現秦漢—1.秦律以性惡論為基礎,以重刑主義為指導思想,輕罪重罰,嚴刑酷法2.漢朝制成《九章律》。吸收秦適合統(tǒng)治需要的部分3.秦漢朝廷還發(fā)布法律文告,稱為“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魏晉律令儒家化1.原因: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儒家知識分子以經注律,解釋律令;社會矛盾激化2.量刑原則:親屬之間的尊卑親疏。3.實施目的:維護儒家提倡的三綱五常。隋唐禮法結合1.過程:唐初:律刪繁就簡。唐高宗永徽年間,在《貞觀律》的基礎上修訂頒布《永徽律》,并逐條解釋,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議》。2.特點:孝道入法;德主刑輔;禮法合一,出禮入刑;法律體系3.影響:(1)繼承了漢魏以來法律制定和闡釋的經驗,是中國現存最早、最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華法系確立的標志,是禮法結合的典范。(2)歷代王朝大多以此為藍本創(chuàng)制自己的法律。漢律:強調皇權至上,法自君出,同時又強調法的公平性和穩(wěn)定性。指導思想是“禮法并用,以禮入法”為以后法治體系“禮刑一體”奠定基本框架引經決獄、以經注律、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過程:兩漢時期—“春秋決獄、引經決獄”開啟法律儒家化的序幕魏晉南北朝—“納禮入律”儒家思想滲透到立法領域,注解與原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隋唐時期—“禮法合一”(儒法合流、德主刑輔)法律儒家化最終形成秦朝:禮法對立漢朝以法家思想治國推動了律的編纂,朝廷還頒布了令漢承秦律,制定《九章律》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思想張家山漢簡睡虎地秦簡
材料1:至于秦始皇,兼吞戰(zhàn)國,遂毀先王之法,滅禮儀之官,專任刑罰,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班固《漢書》秦漢朝廷還頒布法律文告,稱“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1.秦漢2.魏晉時期:律令開始儒家化①漢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更成為主流思想,儒家知識分子以經注律。儒法合流,形成“德主刑輔”的封建正統(tǒng)法律思想董仲舒(1)原因:
材料1:故膠東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議,數遣廷尉張湯親至陋巷,問其得失,于是作《春秋決獄》二百三十二事,動以《經》對,言之詳矣。
——《晉書》春秋決獄:以儒家經義作為指導思想的審判方式
材料2:
后人生意,各為章句(許多的學者根據儒家經典之中的章句,各自理解法律的意思,并且著書立傳)。叔孫宣、郭令卿、馬融、鄭玄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數十萬言。凡斷罪所當由用者,合二萬六千二百七十二條,七百七十三萬二千二百余言。
——《晉書》以經注律:經學家用儒家經典來解釋現法律條文漢朝的春秋決獄和以經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設置律博士,專用儒家思想來解釋律令,進一步推動了律令的儒家化。(1)原因:維護儒家的三綱五常。(2)特點:以經注律,法律以親屬之間的尊卑親疏為量刑原則之一(3)目的:材料:《晉律》首先確立“準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則,把“五服”制度與法律相結合,凡親屬之間犯罪,在刑法方面的適用原則是:親屬相犯(如殺、傷等),以卑犯尊者,處罰重于常人,關系越親,處罰越重;若以尊犯卑,則處罰輕于常人,關系越親,處罰越輕。在民事方面,如財產轉讓時違反法律,則關系越親,處罰越輕。
——曾憲義《中國法制史》“五服”,即以喪服為標志表示親屬間血緣親疏及尊卑,共分五等,故稱“五服”。2.魏晉時期:律令開始儒家化北齊律所規(guī)定的重罪十條:“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義,十曰內亂。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法律:編纂《唐律疏議》(1)過程:
材料: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兩者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
五刑之中,十惡尤切,虧損名教,毀裂冠冕,特標篇首,以為明誡?!爸\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短坡墒枳h》(2)影響:繼承了漢魏以來法律制定和闡釋的經驗,是中國現存最早、最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華法系確立的標志。歷代王朝大多以此為藍本創(chuàng)制自己的法律。律
刪繁就簡(唐初)《貞觀律》《永徽律》《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議》《唐律疏議卷第一·名例》因政教而施刑罰……刑罰不可弛于國…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短坡墒枳h》諸詈(罵)祖父母、父母者絞,毆者斬諸居父母及夫喪而嫁娶者,徒三年諸犯死罪非十惡,而祖父母、父母老疾應侍,家無期親成者,上請。唐律的修撰以禮為指導思想、指導原則。禮的精神完全融入于唐律之中,禮允許的行為,唐律也允許,禮不允許的,唐律也基本不允許。禮是唐律內在的靈魂,唐律是禮外在的表現……《唐律疏議》中有大量的概念、原則、律條都來源于禮。唐代前期關于律、令、格、式的立法有16次和20次之多……通過頻繁的修訂律、令、格、式,來調整法律,從而達到適應統(tǒng)治者需要的目的?!S濤《唐代五刑實施情況研究》
孝道入法德主刑輔禮法合一,出禮入刑法律體系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思考】材料體現了唐律的那些特點?【思考】為什么法律與儒學的結合會越來越緊密?
材料1: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記·太史公自序》
材料2:儒家學說有多面性,如儒家也并不完全排斥法律與刑罰,儒家提倡的“禮”本身也有一定的約束力,孔子本人還做過魯國的最高司法長官司寇。像法家一樣,儒家思想也有中央集權統(tǒng)一思想的萌芽,只不過希望這種統(tǒng)一是由周天子或仁君來完成。正是這種多面性,可以說明儒家學說為什么總能發(fā)展出適合封建時代統(tǒng)治階層需求的統(tǒng)治學說?!督處熃虒W用書》選必1第113頁
材料3: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zhèn)鳌啡鍖W和法家各有側重,具有互補性儒學的多面性,適應統(tǒng)治階級需要儒學被確定為主流,向法治滲透朝代法律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三)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法律與教化【思考】宋以后的法律制定的什么特點?多以《唐律》為藍本;開創(chuàng)了律例合編新體例沿用唐代法律體系;宋刑統(tǒng)《天圣令》唐宋法律整體棄用,但在司法實踐中廣泛援引唐律。以唐律藍本制定《大明律》,重視“例”,重修《問刑條例》,開律例合編的體例。沿襲《大明律》,重視例,制定《大清律例》。3.(2021·湖北高考·4)明代繼承前代“以例輔律”的傳統(tǒng)。律一經頒行,即成定制,因而難以應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補各類“例”以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甚至將六部辦定的“成案”提升為“現行則例”。此舉()A.提升了社會治理的能力B.杜絕了司法腐敗的可能C.確保了審判結果的公正D.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A4.(2021·湖北高考·3)唐代杜佑《通典》稱:“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該書內容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其中“禮門”占全書篇幅的一半。從內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別強調()A.道家的無為而治B.史學的通古貫今C.儒家的倫理綱常D.理學的格物致知C(1)積極性:①推動中華法系的形成與發(fā)展,進一步弘揚了儒家傳統(tǒng)道德倫理。②以禮入法,以仁為本,慎用刑罰,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2)消極性:①禮法結合,將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使判案有相當主觀性及隨意性。②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識的形成,法治意識淡薄。勸誡圖說
明代【合作探究】“禮法結合,儒法并用”這一特點有什么積極性、以及局限性?一、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中華法系:指以中國古代倫理為基礎,以《唐律疏議》為代表的中國法律和仿照這種法律而制定的東亞、東南亞等封建國家法律的總稱。中華法系成熟于唐朝,宋元明清有新的發(fā)展與變化,在清末修律以及民國初年從西方移植新的法律制度之后,逐漸解體。(2)中華法系的特點:①皇權高于法律(皇權為法律的基本淵源,皇權至上,法自君出)②禮法結合,禮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則。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維護家族秩序和倫理道德。③諸法合一(刑法、民法、行政法諸法合一)④司法受制于行政。中央雖設有專門的司法機關,但立法、司法活動或為皇帝所左右⑤屬于典型的世俗法,不受宗教神學控制。(3)形成以上特點的原因:①農耕經濟。
②宗法制度、血緣宗親的影響,家族觀念根深蒂固。
③儒家思想影響(重視倫理道德)。
④專制統(tǒng)治不斷強化。(4)評價:①德主刑輔使法律涂上了“德”的色彩,減少了推行阻力。②有利于調控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政治統(tǒng)治借助于人倫秩序)。③量罪定刑具有主觀色彩(人治)。④強化等級秩序(上尊下卑,同罪不同罰)。⑤阻礙了中國近代法治的發(fā)展朝代
教化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漢魏晉唐宋朝初步形式深入明朝清朝敬天保民,建立禮制儒學德治三綱五常重視家訓頒行《大唐開元禮》;推廣家訓康熙帝“圣諭十六條”,雍正帝《圣諭廣訓》,宣講引用《大清律例》,儒家發(fā)起鄉(xiāng)約,經政府利用推廣具有約束力,與法律合流,淪為統(tǒng)治階級統(tǒng)治工具,教化功能逐漸喪失。明太祖朱元璋“六諭”,使鄉(xiāng)約逐漸帶有強制力儒學士人基層化,鄉(xiāng)約教化教育、科舉、書院講學、授徒、族規(guī)、家訓等;朱熹《家禮》、《小學》儒學向基層滲透——理學,南宋后期逐步確立統(tǒng)治地位禮不下庶人1.漢朝:三綱五常
確立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以“三綱五?!睘橹饕獌热輰Π傩者M行道德教化,兩漢朝廷將儒家的這種價值觀融入進了國家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之中。材料1:武帝受教于大儒趙綰與王臧,并接受董仲舒的建議“以教化為大務”,同時“立太學以教于國”,設癢序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jié)民以禮。
——《漢書》2.魏晉:重視家訓東漢滅亡后,中國歷史進入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是一個戰(zhàn)爭連年不斷、政權頻繁更替的大分裂時期,官學興廢無時,對子弟教育的任務因此逐漸由家庭來承擔,從而使家訓理論趨于成熟?!额伿霞矣枴分苯娱_后世“家訓”的先河,顏之推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在生活、仕宦、處世、文章、修養(yǎng)等各個方告誡子孫,這也促使《顏氏家訓》一書內容豐富,見解獨特,成為家庭教育的典范。(南北朝)顏之推一、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四)封建社會的基層教化3.唐朝(1)提倡禮治①標志性法典:732年,頒布《大唐開元禮》②內容:分吉、賓、軍、嘉、兇五禮③特點:體系龐大、體例嚴謹、內容繁復的禮儀法典,秦漢以來封建禮儀制度的集大成之作。(2)社會層面:唐朝政府推廣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家訓的經驗,強化基層教化。材料1:唐朝的禮樂制度主要體現在開元禮中,……其中吉禮的內容主要是祭祀,賓禮的主要內容是接待周邊國家的君主和使節(jié),軍禮的主要內容是軍事活動中的儀式,嘉禮主要包括成人、婚嫁、朝議、養(yǎng)老等嘉慶儀式,兇禮主要內容則是有關喪、葬及兇年賑撫、勞問疾苦等。
——趙毅、趙軼峰《中國古代史》材料2:家法備,然后可以言養(yǎng)人?!缎绿茣ちb傳》(四)封建社會的基層教化一、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
儒學開始向基層滲透,理學從北宋周敦頤開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程朱理學在南宋后期逐步確立統(tǒng)治地位。朱熹①社會層面:通過控制教育與科舉,
授徒、書院講學等方式②鄉(xiāng)里層面:鄉(xiāng)約、族規(guī)、家訓成為
士人教化鄉(xiāng)里的范本③家庭層面:朱熹的《家禮》和《小學》
成為家庭和幼童的行為規(guī)范4.宋朝:(2)傳播方式:(1)背景:【1】理學的滲透(四)封建社會的基層教化【2】鄉(xiāng)約的約束
儒學士人投身基層教化,以鄉(xiāng)約教化鄉(xiāng)里。北宋呂大鈞兄弟是鄉(xiāng)約的創(chuàng)造者,《呂氏鄉(xiāng)約》為民眾自發(fā)的鄉(xiāng)村公約,是儒學士人教化鄉(xiāng)里的范本。鄉(xiāng)約——鄰里鄉(xiāng)人中訂立的共同遵守的規(guī)約(四)封建社會的基層教化4.宋朝::始于宋,盛于明,普及與清,延及于民國5.明朝6.清朝①宣講明太祖的“六諭”,使鄉(xiāng)約逐漸帶有強制力;②明朝儒學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來解釋“六諭”,不遵鄉(xiāng)約的百姓受到處罰,甚至送官府治罪?;狙永m(xù)明朝模式,但宣講內容變成康熙帝“圣諭十六條”和雍正帝《圣諭廣訓》,宣講時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有儒學士人發(fā)起的教化百姓的鄉(xiāng)約,經政府推廣而具有約束力,并與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電類實習報告
-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統(tǒng)編版綜合練習(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匯編15篇)
- 護士臨床實習總結
- 硬筆書法作品欣賞
- 全球跨境電商發(fā)展趨勢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
- 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范例
- 室內無線覆蓋解決方案
- 數智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路徑與實施成效
- 小學教師調查報告
-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 【培訓課件】醫(yī)療技術準入制度培訓-醫(yī)療技術管理
- 二年級上冊豎式計算200題附答案
- 2024年同等學力英語考試真題及詳解
- CDASHStandards數據采集標準全版
- 初中地理學科學習新課標(2022版)考核試卷有答案
- 玻璃工業(yè)的節(jié)能減排與綠色制造
- 波士頓咨詢-X大型制造業(yè)數字化轉型戰(zhàn)略規(guī)劃項目(交付版)
- 紀法培訓課件
- 南京理工大學物理化學課程考試8套卷(含答案)
- 泌尿外科工作總結及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