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論語》十二章課件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2_第1頁
51《論語》十二章課件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2_第2頁
51《論語》十二章課件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2_第3頁
51《論語》十二章課件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2_第4頁
51《論語》十二章課件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04課《<論語>十二章》第二單元趙普(

北宋開國功臣

)曾經(jīng)告訴宋太宗(趙光義)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確,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還是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便是這個意思。

天不生仲尼,萬古終長夜半部《論語》治天下

第一章文化常識了解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鬃邮俏覈糯乃枷爰摇⒔逃?、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lǐng)弟子周游列國14年??鬃舆€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鬃拥乃枷爰皩W說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頓,達爾文,培根,阿奎拿,伏爾泰,康德)??鬃虞W事圣人也會“犯錯”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后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鬃拥牧硪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tài)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鬃娱_始認為他資質(zhì)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后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鬃勇犝f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了解孔子思想孔子是儒家創(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仁——倫理道德范疇孔子的“仁”就是“愛人”,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禮——實現(xiàn)“仁”的重要手段①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jié)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guī)范等。②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鬃诱f:“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了解孔子思想③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墩撜Z·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雹茉趥惱硭枷敕矫?,孔子主張仁??鬃拥摹叭省钡幕揪袷墙倘烁鶕?jù)周禮調(diào)整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鬃诱f:“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義,是比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墩撜Z》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jù)。體式歸納起來有:(1)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huán)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nèi)容大多是關(guān)于學習、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偏重于言語的記錄,不重文采,不講求篇章結(jié)構(gòu),不講求篇與篇之間或者段與段之間在世間及內(nèi)容上的必然聯(lián)系的散文體式。(2)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3)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jié),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了解《論語》內(nèi)容上:以教育為主,也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藝術(shù)、宗教等方面,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和處世方法。地位發(fā)展變化:據(jù)說在先秦時期原本是有六經(jīng)的,經(jīng)秦火一炬,《樂經(jīng)》失傳,只剩下《詩》《書》《禮》《易》《春秋》五部經(jīng)典。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后,這五部典籍就被奉為經(jīng)典,稱“五經(jīng)”。東漢在“五經(jīng)”基礎(chǔ)上加上《論語》《孝經(jīng)》,共七經(jīng);唐朝時,《春秋》分為"三傳",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禮經(jīng)》分為"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這六部書再加上《易》《書》《詩》,并稱為"九經(jīng)"。到了晚唐,又在九經(jīng)的基礎(chǔ)上加上了《論語》《爾雅》《孝經(jīng)》,共計十二經(jīng)。南宋時《孟子》和十二經(jīng)一起,構(gòu)成"十三經(jīng)"。同時,朱熹把它和

合為“四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了解《論語》第二章誦讀感悟預(yù)習檢查明確字音。八佾(yì)文質(zhì)彬彬(bīn)邇之事父(ěr)譬如(pì)子罕(hǎn)未成一簣(kuì)第三章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一章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保ā秾W而》)動詞,吃飯勤勉有才藝或者有道德的人表并列表順承名作動,匡正狀語后置句靠近到…去安逸釋義: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好學”的標準出發(fā),講的是君子日常言行的準則??鬃诱J為,君子要善于抵制過分的物欲,要盡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著不僅僅為了求得飽暖安逸,還應(yīng)該有一種對理想的追求精神。通過不斷地去接近有道之人來匡正自己。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保ā秾W而》)【思考2】孔子認為“好學”的表現(xiàn)有哪些?“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克制物欲

)“敏于事而慎于言”(謹言慎行)“就有道而正焉”(虛心請教)【思考3】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以具體的行為要求來說理,深刻而平實。拓展積累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雍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

君子憂道不憂貧

?!薄ā缎l(wèi)靈公》)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p>

(《為政》)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憲問》)

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二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表假設(shè),如果怎樣對待禮呢?如…何:固定句式,譯為:把……怎么樣、怎樣對待……呢、對……怎么辦呢注:早在夏商周時期,古代先賢就通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頗為完善的禮樂制度,并推廣為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社會秩序上的人倫和諧。

釋義: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會怎樣對待禮制呢?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會如何對待樂制呢?文本探究【思考2】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從禮樂制度的角度出發(fā),以回環(huán)往復的疊句造勢,點明“仁”的核心價值地位。仁(內(nèi)在核心)

禮(外在表現(xiàn))分等級,講秩序

樂(外在表現(xiàn))抒情感,促和諧

人們內(nèi)心的道德規(guī)范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思考1】“仁”與“禮”“樂”是何關(guān)系?孔子把禮、樂與仁緊緊聯(lián)系起來,認為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么禮、樂的問題。因此,必須有仁的根本,才能夠叫行禮樂。拓展積累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注釋】①季氏:季孫氏,魯國大夫。②佾:古代樂舞的行列。③八佾:古時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據(jù)《周禮》規(guī)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三章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保ā独锶省罚┟鳡?,在早上、在晚上知道、懂得真理釋義:早晨得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都可以。成語“朝聞夕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補:雖千萬人,吾往矣。

——《孟子·公孫丑上》

真理所在之地,即使有千軍萬馬的人來阻攔,我也要勇往直前。

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對待“道”的態(tài)度出發(fā),講明懂得了仁義的道理,就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wèi)它,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義之道”。這是孔子的道德價值觀,闡述了孔子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犧牲精神。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保ā独锶省罚舅伎?】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言簡意賅,以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突顯對了解“仁義之道”的重視。拓展積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孟子·告子上》)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四章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保ā独锶省罚┟靼祝〞?,這里譯為“懂得”釋義:君子懂得的是道義,小人只懂得利益。補:孔子對“義”與“利”的態(tài)度: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弊釉唬骸盁o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人的價值標準的角度出發(fā),指出了君子與小人不同的義利觀,道德高尚者更重視道義,而品質(zhì)低劣者只注重利益。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計其利害。對義和利不同的認識是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保ā独锶省罚舅伎?】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通過“君子”與“小人”的對比,強調(diào)了“義”對于君子,對于品格的重要性。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五章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保ā独锶省罚┬巫髅?,賢者,有德行的人形作動,看齊方位名詞作狀語,在心里釋義:見到賢人,就應(yīng)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yīng)該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賓語前置,反省自己兼詞,于之,向他。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學習的方法和心態(tài)的角度,點明人要虛心學習,以人為鑒,取長補短。這樣可以去除心中的雜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從而改掉自己的缺點來不斷地完善自己。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保ā独锶省罚舅伎?】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通過辯證的分析對待“賢”與“不賢”的態(tài)度與做法,點明了人不斷前進的方法。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六章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質(zhì)樸、樸實華美、文采粗野、鄙俗虛飾,浮夸文質(zhì)兼?zhèn)?、配合適當?shù)臉幼舆@樣之后釋義:質(zhì)樸(內(nèi)容)勝過文采(形式),就會顯得粗野簡陋;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顯得浮華虛夸。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適當,那才是君子。拓展延伸出處:一天,孔子在家閑坐的時候,對他的兒子孔鯉感嘆地說:“君子不可以不學習的,與人會面不可以不修飾,不修飾儀容就會顯得不整潔,儀容不整潔就顯得對人不尊重,對人不尊重就等于失禮,失禮就不能立于世?!彼又f:“那些站在遠處就顯得光彩照人的,是修飾得有整潔儀容的人,與人接近而讓人心中洞明的,是胸中有學問的人。就像地勢低洼的地方,雨水聚集在那里,就會長出水草,從高處看,誰會知道這不是從地下噴涌出來的泉水呢?!笨柞幝犕暌院?,問道:“那么父親的意思是說君子一定要善于修飾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經(jīng)常教導我說,君子只要保持本質(zhì)就可以了,不需要講究文采嗎?”孔子說:“鯉呀,你還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質(zhì)一樣重要,文質(zhì)彬彬才能成為一個君子?!薄叭绻粋€人過于質(zhì)樸,缺少文采的話,他就會顯得粗野,流于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講究文采,如果一個人太過于追求文采,文采多于質(zhì)樸的話,他就會流于虛偽、浮夸?!薄盎ㄑ郧烧Z,偽裝和善,這種人是很少有什么仁德的。只有質(zhì)樸和文采配合恰當,這才是個君子啊?!蔽谋咎骄孔釉唬骸百|(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保ā队阂病罚┟鞔_清晰,言簡意賅【思考】“文”與“質(zhì)”是指的什么?兩者是何關(guān)系?孔子這里說的“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xiàn),如衣著裝飾、談吐文采之類;“質(zhì)”指內(nèi)在的仁德,指質(zhì)樸本性。只有具備“仁”的內(nèi)在品質(zhì),同時又合乎“禮”并表現(xiàn)出來,方能成為“君子”。反映了孔子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zhì),而主張不偏不倚,執(zhí)兩用中。文與質(zhì)是對立統(tǒng)一、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只有文、質(zhì)雙修,才能成為合格的君子。從個人修養(yǎng)的角度來理解,“質(zhì)”是指質(zhì)樸的品質(zhì),“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yǎng)。那么,“質(zhì)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yǎng)就會顯得很粗俗;“文勝質(zhì)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于文雅就會顯得浮夸和虛偽,注重繁文縟節(jié)而不切實際。所以孔子提倡“文質(zhì)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yǎng),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七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讀書人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弘,廣大。毅,堅強,剛毅表并列賓前,把……當作停止釋義: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固定句式“不也……嗎”補:曾子,名參,字子輿,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父曾點,字皙,七十二賢之一。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精神狀態(tài)的角度出發(fā),點明讀書人應(yīng)該具備剛毅的品格,因為只有具備了這種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夠不不半途而廢,才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仁”應(yīng)該是讀書人畢生追求的目標。實現(xiàn)仁道是漫長而艱巨的。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應(yīng)當勇于擔當時代的重任,堅毅剛強,戮力奮斗。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思考2】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運用雙重否定和反問句的形式,增強語氣??偡株P(guān)系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八章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罕》)傾倒前進,指繼續(xù)推土比喻,比方盛土的筐子停下來形作動,填平洼地古義:即使今義:雖然釋義: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又好比填平洼地,雖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繼續(xù),還是要自己去干的?!迸袛嗑溲a: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虧,欠缺。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點沒有完成。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人的主觀性的角度出發(fā),說明了功虧一簣與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強調(diào)不論做事還是為人,貴在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功虧一簣也好,持之以恒也罷,關(guān)鍵都在于自己而不在別人,個人的主觀努力決定自己的一生。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保ā蹲雍薄罚舅伎?】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運用比喻和散句,說理生動自然。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九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保ā蹲雍薄罚┩爸恰薄娜酸屃x:有智慧的人不會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智、仁、勇”的道德范疇出發(fā),點明一個人要達到完美的人格修養(yǎng),智、仁、勇缺一不可。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保ā蹲雍薄罚舅伎?】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用否定和整句的形式,增強氣勢,簡潔明確?!舅伎?】請談?wù)勀阏J為“不惑”“不憂”“不懼”的原因。有智慧的人能將事理看得明白透徹,判斷力強,所以不會疑惑;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則不會招人怨恨,行忠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會令人感激,存公心,去私欲,樂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憂慮;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為壯烈,而在于內(nèi)心強大,不存在懼怕之心,橫逆憂患來臨時,能淡然處之,這才是大勇。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十章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保ā额仠Y》)約束自我,使言行歸復于先王之禮一旦稱贊,贊許條目,細則名作動,合乎禮實踐,從事憑,靠謙辭,愚鈍。敏,聰慧顏淵:顏回。為人謙遜好學,素以德行著稱,七十二賢之首。十三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鬃訉︻伝胤Q贊最多,贊其好學仁人?!墩撜Z·雍也》說他“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十章顏淵問什么是仁??鬃诱f:“約束自我,使言行歸復于先王之禮,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復禮,全天下都會稱贊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難道要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克己復禮的細則?!笨鬃诱f:“不合于禮的不堪,不合于禮的不聽,不合于禮的不說,不合于禮的不做。”顏淵說:“我雖然不聰穎,愿意實踐這些話。”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實踐的角度,闡述了孔子對“仁”的理解以及如何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實現(xiàn)“仁”。其關(guān)鍵是克己復禮。具體是要“視、聽、言、動”都符合禮。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仁”是“禮”的內(nèi)化和自覺。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保ā额仠Y》)【思考2】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以對話的形式,層層深入,說出符合“禮”的具體做法。有邊界感,懂得知止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十一章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定后一個字大概,表示推測、估計介詞,“給”仁愛,推己及人釋義:有什么話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嗎?”孔子(就回答)說:“那就應(yīng)該是“寬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弊迂暎憾四举n。儒商鼻祖??鬃拥牡靡忾T生,善于雄辯,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wèi)國的丞相。還善于經(jīng)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端木遺風: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jīng)商的風氣。其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后世商界所推崇。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人的行為準則的角度出發(fā),提出孔子認為推己及人的“恕”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原則?!凹核挥鹗┯谌恕睆娬{(diào)的也是“修己”,它在根本上與“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實踐原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思考2】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以對話的形式,點出“恕”這一準則,以及具體的做法,明確而詳細。文本探究【思考】研讀第十二章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陽貨》)表反問的句式,為什么不……呢?老師對學生的稱呼那激發(fā)人的感情觀察政治的得失、風俗的盛衰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諷刺時政近釋義:同學們,為什么不學《詩》呢?學《詩》可以激發(fā)熱情,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團結(jié)群眾,可以抒發(fā)不滿。近可以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王,還可以多知道些鳥獸草木的名字。侍奉文本探究【思考1】概括主題。從學習的內(nèi)容的角度,點出《詩經(jīng)》的重要價值?!对娊?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鬃雍苤匾暋对娊?jīng)》的教化作用。這段文字全面而精確地概括了《詩經(jīng)》的審美價值、社會價值、認識價值,肯定文學的觀察社會、干預(yù)生活、修養(yǎng)身心、治國養(yǎng)家的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保ā蛾栘洝罚舅伎?】分析本章說理的特點。運用反問和鋪陳的手法,詳細而全面,語氣更強?!舅伎?】簡述孔子認為《詩》的三大功能。①詩教,興、觀、群、怨以修身;②詩用,事父事君以治國;③詩識,鳥獸草木以致知。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詩》可以“興”“觀”“群”“怨”?拓展延伸①“興”指詩歌的具體藝術(shù)形象可以觸發(fā)感情,引起聯(lián)想、想象活動,在感情的涌動中獲得審美享受。如“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詩在藝術(shù)上巧妙地采用了“興”的表現(xiàn)手法。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lián)想。②“觀”,“觀風俗之得失”,是指《詩經(jīng)》可以幫助人們觀察政治的得失和風俗的盛衰。

如“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漢書·藝文志》相傳周代設(shè)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些沒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占據(jù)《詩經(jīng)》的多數(shù)部分,如十五國風。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詩》可以“興”“觀”“群”“怨”?拓展延伸③“群”,是說《詩經(jīng)》可以幫助人們溝通交流,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此處孔子所說的“言”,當然不是一般的說話,而是指上層社會的交際應(yīng)對。同時,也有說得好一些、文雅一些的意思。④“怨”,是說《詩經(jīng)》可以幫助人們抒發(fā)對社會不合理現(xiàn)象的不滿與批判?!囤L·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露中!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短短二章,寥寥幾句,寫出了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以及他們對統(tǒng)治者的滿腔憤懣!

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詩》可以“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拓展延伸①“事父、事君”是從人之大倫上說的。這就是孔子曾經(jīng)說過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在其位,各行其是,才能確保整個社會安定有序,而學習《詩經(jīng)》有助于培養(yǎng)人們的這種精神,在家則孝,在外則忠,忠孝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是其他一切品德的基礎(chǔ),而學習《詩經(jīng)》就是培養(yǎng)人們這種品德的最佳方法。②“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是從知識的獲取上說的?!对娊?jīng)》中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知識,雅學、地學、博物學、本草學無所不包,為人們獲取知識提供了方便。因而孔子特別強調(diào)要好好學習,對自己的兒子孔鯉也做了類似的強調(diào)。他曾說過:“不學詩,無以言”,可見學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君子之德修身養(yǎng)性道理論證道理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對比論證對比、道理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合作探究【思考1】總結(jié)孔子在本文中所強調(diào)的重要德行及論證方法。一、安貧樂道,就有道而正(謹言慎行)二、禮樂應(yīng)以仁為基礎(chǔ)(重視仁德)三、執(zhí)著追求仁道(追求真理)四、君子重義輕利(重義輕利)五、虛心學習(自我反?。┝⑽馁|(zhì)兼?zhèn)?,方為君子(表里如一)七、以仁為己任,意志堅強(勇于擔當)八、不半途而廢,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九、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完美人格)十、克己復禮為仁(自我約束)十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愛之心)十二、《詩》的社會功能(養(yǎng)德增智)①第1、3、8、12章——君子之學第2、10、11章——君子與“仁”第4、5、6、7、9章——君子人格②第1、4、6章——君子與小人第2、7、9、10——論“仁”第3、8章——論“道”的學習第5、11章——修己與待人第12章——學習《詩》《禮》的重要性合作探究【思考2】試給這十二章進行劃分歸類并指出分類依據(jù)分類不唯一第四章藝術(shù)感悟分析《論語》的藝術(shù)特色1.手法多樣,形象生動:①運用通俗淺易的比喻來說明深刻的道理。如“譬如為山,未成一簣”等。②運用對比,使語義更加鮮明。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③運用對偶、排比這樣的整句,使語言整飭,朗朗上口。如“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等。如第八章,孔子以“堆土成山”為喻來闡述學習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的道理,易于人們理解和接受。2.人物對話,栩栩如生:有的章節(jié)通過對話刻畫人物形象。如“顏淵問仁”這一章,通過對話,一個善于思考、領(lǐng)悟,又堅決踐行的弟子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3.言近旨遠、詞約義豐:本文通過簡潔平實的語言傳達出了深刻雋永的道理,寓意深遠,給人以人生的啟示,表現(xiàn)了孔子非凡的智慧?!靶小?/p>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

之者乎

三人

,必有我?guī)熝?/p>

則知明而

無過矣

感吾生之

兵車

必能使

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奉行,實踐

行走

行為,品行

將,將要

古詩的一種體裁

讀háng,隊伍

拓展積累一詞多義“而”

不仁,如何禮

任重

道遠

就有道

正焉

青,取之于藍,

青于藍

吾恂恂

連詞,表假設(shè),如果

連詞,表并列

連詞,表順承

連詞,表轉(zhuǎn)折,卻

連詞,表修飾

“喻”

君子

于義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

前后告

,曾無悛改

知曉,明白

比喻

曉諭,開導

“如”

為山

不可求,從吾所好

先生

其指

沛公默然,曰:故不

沛公起

廁,因招樊噲出

像,如同

如果

依照,遵從

及,比得上

到……去

拓展積累一詞多義隨堂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知者不惑

溫故而知新B.任重而道遠

得道者多助C.邇之事父

不足以事父母D.敏于事而慎于言

回雖不敏【答案】CA項,同“智”,智慧、聰明;/懂得、知道。B項,路程、路途;/道義、正道。C項,二者均為動詞,侍奉。D項,勤勉;/聰慧。隨堂練習一、選擇題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質(zhì)勝文則野于其身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