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講直線運動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能理解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3.熟練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分析4.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一、勻速直線運動1、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路線的曲直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變化,又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運動快慢不變,運動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2、探究氣泡運動的規(guī)律:①將細長玻璃管中注水近滿,留一小段空氣柱(氣泡);用橡皮塞塞住管口;把玻璃管翻轉過來后,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②從0cm處開始計時,分記下氣泡運動到20cm、40cm、60cm、80cm處時所用的時間;③設計表格,填入數(shù)據(jù)并分析氣泡運動規(guī)律;(2)根據(jù)下表的實驗數(shù)據(jù),完成課本第113頁的表格和圖像;3、定義: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4、特點:①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②運動的快慢保持不變,即它的速度是一個恒量,任意時刻的速度(v)都相同。③運動的路徑是直線。④路程的表達式:s=vt,即路程與時間成正比。5、區(qū)分勻速直線運動的s-t和v-t圖像靜止勻速直線加速勻速直線二、變速直線運動頻閃照相:是指借助于閃光燈的連續(xù)閃光,使底片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上會留下運動的物體多個不同位置的影像,來觀察比較物體的運動。定義: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變化的,即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這種運動叫變速直線運動。特點:①速度的大小是變化的,不是一個恒量。②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③運動快慢只能用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平均速度變速運動比較復雜,只能通過計算物體在某一段時間或路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來粗略地反映物體的運動情況利用v=s/t來計算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3、生活中變速運動比較常見,我們所說的速度,多數(shù)情況下指的是平均速度考點一:勻速直線運動例1.如圖是利用每秒閃光30次的照相裝置拍攝到的4個物體的閃光照片,圖中箭頭表示物體運動的方向,其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是()A. B.C. D.【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物體在沿直線運動,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變大,則物體的速度逐漸增大,因此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物體在沿直線運動,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變小,則物體的速度逐漸減小,因此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所以物體做曲線運動,不是直線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物體在沿直線運動,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一樣,所以物體的速度不變,因此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符合題意。故選D??键c二:變速直線運動例2.如圖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__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_;小球從A點到F點所用的時間是___________s,共運動了___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從B點到F點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m/s。
【答案】變速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112.500.15【詳解】[1][2][3][4]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0.1cm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小球運動的距離不相同,所以小球從A點到F點做變速直線運動;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從A點到F點閃拍5次,時間tAF=1s,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的距離為sAF=12.50cm[5]從B點到F點閃拍4次,時間tBF=4×0.2s=0.8s從B點到F點的路程sBF=12.50cm-0.50cm=12.00cm=0.12m所以小球從B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考點三:測量平均速度例3.圖是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圖中s1表示AC段的路程,s2表示AB段的路程,B點為AC中點,圖中顯示的時間分別是小車左端經(jīng)過A、B、C點的時間,時間顯示的格式是時∶分∶秒。則小車由A運動到C的過程中:(1)小車是做_____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2)已知s1=90cm,則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v1=______m/s。(3)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變速0.06小于【詳解】(1)[1]由圖可知,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前半程與后半程路程相等,但后半程所用時間小,因此小車在斜面上運動速度越來越快,做變速直線運動。(2)[2]由圖可知,小車在AC段的時間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3)[3]由圖可知,小車在斜面上運動,前半程的時間所用時間為后半程的時間所用時間因為,而AB段和BC段的路程相同,由可知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1.(2022秋·山東·八年級??茧A段練習)下列關于勻速直線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的速度越大運動得越快B.物體的速度越大,運動的路程一定越長C.物體運動所用時間越長,物體的速度就越小D.由v=知,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2.(2023·河南商丘·統(tǒng)考一模)甲、乙兩人各自駕車同時同向運動,甲從A地出發(fā),乙從距A地30m處出發(fā),甲的v—t圖像和乙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由圖像可知()
A.甲追不上乙 B.乙的速度為22.5m/sC.甲出發(fā)12s可追上乙 D.乙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3.(2022春·廣東中山·九年級??计谥校﹫D像可以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圖所示,哪兩個圖表示物體運動速度相同()A.甲、乙 B.乙、丙C.乙、丁 D.甲、丁4.(2023春·四川廣安·九年級廣安中學??茧A段練習)如圖所示為“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裝置,路程s1=2s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小車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段的平均速度B.小車在前半段所用的時間等于后半段所用的時間C.小車下滑過程中在做勻速直線運動D.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斜面應保持較大的坡度5.(2022秋·廣東汕頭·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過程。關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說法錯誤的是()
A.前20s內(nèi)甲車運動的路程大于乙車運動的路程B.后半程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后半程乙車的平均速度C.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D.甲、乙兩車在4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相同6.(2021秋·廣東汕頭·八年級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茧A段練習)“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有效方法?!邦l閃攝影”的特點是照相機總是每隔一定的時間就對運動物體進行一次拍攝。如下圖為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秒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B點到F點運動的路程是________cm,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球整個過程是做___________運動。
7.(2022秋·甘肅白銀·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同時水平向右運動,兩物體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甲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m/s,第4s時兩物體相距___________m。
8.(2022秋·廣東珠海·八年級珠海市第九中學??茧A段練習)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記錄了甲、乙兩球分別從a處豎直下落,到b處的過程中每隔1s所處的位置。該照片顯示乙球做_________直線運動,依據(jù)是_________,且甲、乙兩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為_________。9.(2022秋·湖南永州·八年級??茧A段練習)如圖甲所示,某學習小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時,在內(nèi)徑為1cm、長約50cm的玻璃管中注滿水,管內(nèi)留一小氣泡。(1)在此實驗中,我們研究_____(玻璃管/水柱/氣泡)的運動情況;(2)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了便于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_____(快/慢);(3)實驗中氣泡經(jīng)過A點開始計時,測出氣泡從A點運動到10cm處、20cm處、30cm處、40cm處所用時間分別為13.00s、26.00s、39.00s、52.20s,把這些數(shù)據(jù)處理后按要求填入表中,并計算出各區(qū)間相應的速度(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區(qū)間0﹣1010~2020﹣3030﹣40時間t/s13.00①_____13.0013.20速度v(cm/s)0.770.77②_____0.76(4)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判斷氣泡做_____運動,你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5)根據(jù)測量結果,以路程s為縱坐標,時間t為橫坐標,在圖乙所示的坐標上畫出s﹣t圖像。_____10.(2022秋·湖南長沙·八年級??茧A段練習)“坐上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京臺高鐵是國家規(guī)劃建設的一條國家級高鐵主干線,北起北京,途經(jīng)合肥等地,至臺北,已經(jīng)建成通車的商合杭高鐵是其中的一段路線,一列動車于07∶26從合肥西站發(fā)車,上午10∶56到達杭州站;(1)若全程為882km,則該列動車從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此間列車長度忽略不計);(2)小明想測量這樣的列車經(jīng)過隧道的時間是多少,經(jīng)過查閱資料,他得知列車的長度是200m。若以上一問中的速度勻速經(jīng)過長度為1200m的隧道,則這列動車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是多少?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由公式可知()A.速度v與路程s正比 B.速度v與時間t成反比C.速度v與路程s和時間t無關 D.以是說法都正確2.下列運動中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A.拋出后在空中運動的排球B.豎直勻速下落的跳傘運動員C.在彎路上勻速行駛的列車D.從大樹上下落的樹葉3.一輛小汽車在平直道路上啟動時,第1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2m,第2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4m,第3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6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汽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B.小汽車在第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C.小汽車在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m/sD.小汽車在前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4.體育課,小明和小華經(jīng)常在操場上進行跑步訓練。如圖是他們在某次訓練中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兩人都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C.前2s內(nèi),小明跑得較快D.前8s內(nèi),兩人的平均速度相同5.如圖所示,甲、乙兩球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nèi),分別在不同軌道上向右運動的頻閃照片。(1)由圖甲情境可以得出,該球做_____直線運動;(2)球乙做變速運動,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6.如圖記錄了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由圖可知汽車在各段時間內(nèi)速度是___________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m/s。
7.小明用玩具汽車測量平均速度,讓汽車在斜面上沿直線下滑,位置傳感器每隔0.2s記錄一次汽車的位置,如圖所示。由圖可知,BD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m/s,汽車由A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理由是_____。
8.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沿直線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甲車做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運動速度相同的小車是______。
9.如圖所示,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開始計時。
(1)本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本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___;(2)斜面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使它保持___________(選填“很小”或“較陡”)的坡度;(3)小車從A點到C點共用時5s,則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m/s,小車通過B點的速度為v1,在第2.5s時的速度為v2,則v1與v2的大小關系是:v1___________v2(選填“>”、或“<”);(4)小車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AC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宜昌快速公交“”于2015年6月建成試運營,該項目北起夷陵客運站,南至宜昌東站,全長約,如圖所示是宜昌首批“”公交樣車,根據(jù)測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約為,車輛配備了智能化的車輛調(diào)度和信息服務中心,通過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蹤記錄并實時傳遞每臺運營車輛的各種信息。(1)“”從起點夷陵客運站至終點宜昌東站需要多長時間?(2)若“”在某一地段運行時,先以60km/h的速度運行60s,停車12s,再以50km/h速度運行36s,求“”在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
第21講直線運動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能理解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3.熟練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分析4.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一、勻速直線運動1、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路線的曲直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變化,又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運動快慢不變,運動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2、探究氣泡運動的規(guī)律:①將細長玻璃管中注水近滿,留一小段空氣柱(氣泡);用橡皮塞塞住管口;把玻璃管翻轉過來后,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②從0cm處開始計時,分記下氣泡運動到20cm、40cm、60cm、80cm處時所用的時間;③設計表格,填入數(shù)據(jù)并分析氣泡運動規(guī)律;(2)根據(jù)下表的實驗數(shù)據(jù),完成課本第113頁的表格和圖像;3、定義: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4、特點:①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②運動的快慢保持不變,即它的速度是一個恒量,任意時刻的速度(v)都相同。③運動的路徑是直線。④路程的表達式:s=vt,即路程與時間成正比。5、區(qū)分勻速直線運動的s-t和v-t圖像靜止勻速直線加速勻速直線二、變速直線運動頻閃照相:是指借助于閃光燈的連續(xù)閃光,使底片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上會留下運動的物體多個不同位置的影像,來觀察比較物體的運動。定義: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變化的,即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這種運動叫變速直線運動。特點:①速度的大小是變化的,不是一個恒量。②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③運動快慢只能用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平均速度變速運動比較復雜,只能通過計算物體在某一段時間或路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來粗略地反映物體的運動情況利用v=s/t來計算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3、生活中變速運動比較常見,我們所說的速度,多數(shù)情況下指的是平均速度考點一:勻速直線運動例1.如圖是利用每秒閃光30次的照相裝置拍攝到的4個物體的閃光照片,圖中箭頭表示物體運動的方向,其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是()A. B.C. D.【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物體在沿直線運動,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變大,則物體的速度逐漸增大,因此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物體在沿直線運動,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變小,則物體的速度逐漸減小,因此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所以物體做曲線運動,不是直線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物體在沿直線運動,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一樣,所以物體的速度不變,因此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符合題意。故選D??键c二:變速直線運動例2.如圖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__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_;小球從A點到F點所用的時間是___________s,共運動了___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從B點到F點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m/s。
【答案】變速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112.500.15【詳解】[1][2][3][4]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0.1cm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小球運動的距離不相同,所以小球從A點到F點做變速直線運動;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從A點到F點閃拍5次,時間tAF=1s,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的距離為sAF=12.50cm[5]從B點到F點閃拍4次,時間tBF=4×0.2s=0.8s從B點到F點的路程sBF=12.50cm-0.50cm=12.00cm=0.12m所以小球從B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考點三:測量平均速度例3.圖是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圖中s1表示AC段的路程,s2表示AB段的路程,B點為AC中點,圖中顯示的時間分別是小車左端經(jīng)過A、B、C點的時間,時間顯示的格式是時∶分∶秒。則小車由A運動到C的過程中:(1)小車是做_____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2)已知s1=90cm,則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v1=______m/s。(3)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變速0.06小于【詳解】(1)[1]由圖可知,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前半程與后半程路程相等,但后半程所用時間小,因此小車在斜面上運動速度越來越快,做變速直線運動。(2)[2]由圖可知,小車在AC段的時間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3)[3]由圖可知,小車在斜面上運動,前半程的時間所用時間為后半程的時間所用時間因為,而AB段和BC段的路程相同,由可知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1.下列關于勻速直線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的速度越大運動得越快B.物體的速度越大,運動的路程一定越長C.物體運動所用時間越長,物體的速度就越小D.由v=知,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答案】A【詳解】A.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物體的速度越大,表示運動得越快,故A正確;B.在時間一定時,物體的速度越大,運動的路程越長,故B錯誤;C.在路程一定時,物體運動所用時間越長,物體的速度就越小,故C錯誤;D.由可計算物體的速度,但物體速度的大小與路程和時間無關,故D錯誤。故選A。2.甲、乙兩人各自駕車同時同向運動,甲從A地出發(fā),乙從距A地30m處出發(fā),甲的v—t圖像和乙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由圖像可知()
A.甲追不上乙 B.乙的速度為22.5m/sC.甲出發(fā)12s可追上乙 D.乙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答案】C【詳解】BD.由甲、乙的運動圖像可知,甲隨時間變化,速度不變,所以甲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10m/s,乙從30m處運動到45m處,需要2s,則乙的速度乙的路程隨時間增大而增大,所以乙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D不符合題意;AC.甲追上乙時,甲、乙運動的時間相同,甲比乙多運動30m,則有解得t=12s,所以甲能追上乙,需要的時間為12s,故A錯誤,C正確。故選C。3.圖像可以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圖所示,哪兩個圖表示物體運動速度相同()A.甲、乙 B.乙、丙C.乙、丁 D.甲、丁【答案】D【詳解】甲圖是s-t圖像,圖像中的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則物體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乙圖是v-t圖像,物體的速度在變大;丙圖是v-t圖像,物體的速度保持為3m/s,速度不變;丁圖是v-t圖像,物體的速度保持為5m/s不變。所以甲丁兩個物體的速度相同。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4.如圖所示為“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裝置,路程s1=2s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小車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段的平均速度B.小車在前半段所用的時間等于后半段所用的時間C.小車下滑過程中在做勻速直線運動D.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斜面應保持較大的坡度【答案】A【詳解】ABC.由圖可知,前半段所用的時間為3s,后半段所用的時間為2s,小車在前半段所用的時間大于后半段所用的時間,前半段路程與后半段路程相同,由可知小車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小車做變速運動,故BC錯誤、A正確;D.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車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越短,不方便測量時間,因此為了準確測量時間,實驗中斜面的坡度不宜過陡,故D錯誤。故選A。5.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過程。關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說法錯誤的是()
A.前20s內(nèi)甲車運動的路程大于乙車運動的路程B.后半程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后半程乙車的平均速度C.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D.甲、乙兩車在4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B【詳解】A.由圖知,前20s內(nèi)甲車和乙車運動的路程分別為900m、450m,則甲車運動的路程大于乙車運動的路程,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圖知,后半程的路程為600m,甲車后半程的時間為乙車后半程的時間小于20s,即甲車后半程的時間較長,根據(jù)可知,后半程甲車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車的平均速度,故B錯誤,符合題意;C.由圖知,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乙小車通過的路程在變大,說明小車在做變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甲、乙兩車在40s內(nèi)通過的路程s=1200m,則根據(jù)可知甲、乙兩車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6.“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有效方法?!邦l閃攝影”的特點是照相機總是每隔一定的時間就對運動物體進行一次拍攝。如下圖為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秒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B點到F點運動的路程是________cm,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球整個過程是做___________運動。
【答案】12.000.15變速直線【詳解】[1]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小球從B點到F點運動的路程s=12.50cm-0.50cm=12.00cm[2]小球從B點到F點所用的時間t=4×0.2s=0.8s小球從B點到F點的平均速度[3]由圖可知,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說明物體運動越來越快,即速度越來越大,故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7.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同時水平向右運動,兩物體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甲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m/s,第4s時兩物體相距___________m。
【答案】38【詳解】[1]根據(jù)圖像可知,甲、乙兩物體運動圖像均為過原點的直線,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為[2]第4s時甲運動了12m,乙運動了4m,由于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同時向右運動,所以第4s時兩者相距s1=12m﹣4m=8m8.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記錄了甲、乙兩球分別從a處豎直下落,到b處的過程中每隔1s所處的位置。該照片顯示乙球做_________直線運動,依據(jù)是_________,且甲、乙兩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為_________?!敬鸢浮縿蛩傧嗤瑫r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相等5∶3【詳解】[1][2]乙球從a處豎直下落,且乙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相同的路程,故乙球做勻速直線運動。[3]每隔時間1s拍攝一次照片,由圖可知,甲、乙兩球在此過程中運動路程相同,所用的時間之比t甲∶t乙=3s∶5s=3∶5甲、乙兩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9.如圖甲所示,某學習小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時,在內(nèi)徑為1cm、長約50cm的玻璃管中注滿水,管內(nèi)留一小氣泡。(1)在此實驗中,我們研究_____(玻璃管/水柱/氣泡)的運動情況;(2)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了便于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_____(快/慢);(3)實驗中氣泡經(jīng)過A點開始計時,測出氣泡從A點運動到10cm處、20cm處、30cm處、40cm處所用時間分別為13.00s、26.00s、39.00s、52.20s,把這些數(shù)據(jù)處理后按要求填入表中,并計算出各區(qū)間相應的速度(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區(qū)間0﹣1010~2020﹣3030﹣40時間t/s13.00①_____13.0013.20速度v(cm/s)0.770.77②_____0.76(4)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判斷氣泡做_____運動,你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5)根據(jù)測量結果,以路程s為縱坐標,時間t為橫坐標,在圖乙所示的坐標上畫出s﹣t圖像。_____【答案】氣泡慢13.000.77勻速直線運動各段平均速度相等【詳解】(1)[1]因為本實驗是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因此在此實驗中,我們研究氣泡的運動情況。(2)物體運動的越慢,運動時間會越長,越容易測量時間,故應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慢。(3)[3]根據(jù)題意可知,0~10cm對應的時間為13.0s,10~20cm對應的時間為26.0s﹣13.0s=13.0s[4]則速度為(4)[5][6]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氣泡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相等,因此氣泡做勻速直線運動。(5)[7]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描出相應的點,然后連接各點即為氣泡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10.“坐上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京臺高鐵是國家規(guī)劃建設的一條國家級高鐵主干線,北起北京,途經(jīng)合肥等地,至臺北,已經(jīng)建成通車的商合杭高鐵是其中的一段路線,一列動車于07∶26從合肥西站發(fā)車,上午10∶56到達杭州站;(1)若全程為882km,則該列動車從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此間列車長度忽略不計);(2)小明想測量這樣的列車經(jīng)過隧道的時間是多少,經(jīng)過查閱資料,他得知列車的長度是200m。若以上一問中的速度勻速經(jīng)過長度為1200m的隧道,則這列動車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是多少?【答案】(1)252km/h;(2)20s【詳解】解:(1)從合肥到杭州的路程為s=882km,所用時間為則該列動車從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為(2)動車的速度動車完全通過隧道的路程為由可知這列動車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為答:(1)則該列動車從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252km/h;(2)這列動車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是20s。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由公式可知()A.速度v與路程s正比 B.速度v與時間t成反比C.速度v與路程s和時間t無關 D.以是說法都正確【答案】C【詳解】由于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中,運動的速度和方向都不改變,其速度大小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無關,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下列運動中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A.拋出后在空中運動的排球B.豎直勻速下落的跳傘運動員C.在彎路上勻速行駛的列車D.從大樹上下落的樹葉【答案】B【詳解】A.拋出后在空中運動的排球,速度、方向都在變化,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豎直勻速下落的跳傘運動員速度、方向不變,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符合題意;C.在彎路上勻速行駛的列車,其運動方向在不斷發(fā)生變化,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從大樹上下落的樹葉會加速向下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一輛小汽車在平直道路上啟動時,第1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2m,第2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4m,第3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6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汽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B.小汽車在第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C.小汽車在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m/sD.小汽車在前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答案】C【詳解】A.由題可知小汽車每1s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所以小汽車做加速運動,故A錯誤;B.小汽車在第2s內(nèi)的路程為4m,時間是1s,所以在第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故B錯誤;C.由題可知小汽車在前2s內(nèi)的路程為s=2m+4m=6m則小汽車在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故C正確;D.由題可知小汽車在前3s內(nèi)的路程為s′=2m+4m+6m=12m則小汽車在前3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故D錯誤。故選C。4.體育課,小明和小華經(jīng)常在操場上進行跑步訓練。如圖是他們在某次訓練中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兩人都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C.前2s內(nèi),小明跑得較快D.前8s內(nèi),兩人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D【詳解】AB.由圖像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是一條直線,表明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小華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是一條曲線,表明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所以小華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C.由圖像可知,在前2s內(nèi),小華運動的距離比小明長,所以小華跑得較快,故C錯誤;D.由圖像可知,兩人在8s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為40m,所以前8s內(nèi),兩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確。故選D。5.如圖所示,甲、乙兩球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nèi),分別在不同軌道上向右運動的頻閃照片。(1)由圖甲情境可以得出,該球做_____直線運動;(2)球乙做變速運動,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敬鸢浮縿蛩傧嗤瑫r間間隔內(nèi),球乙經(jīng)過的路程越來越小【詳解】(1)[1]甲圖中,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相同,所以該球做勻速直線運動。(2)[2]乙圖中,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變小,所以乙球做減速直線運動(變速運動)。6.如圖記錄了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由圖可知汽車在各段時間內(nèi)速度是___________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m/s。
【答案】相等30【詳解】[1][2]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由可知汽車在各段時間內(nèi)速度是相等的;速度大小為7.小明用玩具汽車測量平均速度,讓汽車在斜面上沿直線下滑,位置傳感器每隔0.2s記錄一次汽車的位置,如圖所示。由圖可知,BD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m/s,汽車由A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理由是_____。
【答案】0.1汽車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同【詳解】[1]由圖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即0.1cm,則汽車從B點運動到D點的路程為s=4.50cm-0.50cm=4.00cm,運動時間為t=0.2s×2=0.4s汽車的平均速度[2]由圖可知,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說明汽車運動越來越快,即速度越來越大,故汽車做變速直線運動。8.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沿直線運動,它們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的創(chuàng)新路徑試題及答案
- 如何解讀2025年創(chuàng)業(yè)扶持政策的變化試題及答案
- 河北檢察院試題及答案
- 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技術的商業(yè)模式探討試題及答案
- 新房裝修家具設計中的流行元素解析試題及答案
- 旅游景區(qū)2025年旅游與環(huán)境保護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報告
- 王牌戰(zhàn)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師知識更新與實務結合2025年試題及答案
- 智能化與新能源融合趨勢試題及答案
- 政策對創(chuàng)業(yè)實踐的指導意義試題及答案
- LOI意向書中英文模板
- GB/T 4458.1-2002機械制圖圖樣畫法視圖
- GB/T 38192-2019注射成型塑料圓柱齒輪精度制輪齒同側齒面偏差和徑向綜合偏差的定義和允許值
-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 jgj33-2012
- 版-3-反應器設計說明書
- 安徽省水環(huán)境功能區(qū)劃
- 外科學總論教案-麻醉
- 《數(shù)據(jù)結構》課件(完整版)
- 事業(yè)單位干部自傳和干部履歷表范文
- D502-15D502等電位聯(lián)結安裝圖集
- 一文看懂友寶在線招股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