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語文復習題型專練9 文言文閱讀(文言散文應用文)20題(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新高考語文復習題型專練9 文言文閱讀(文言散文應用文)20題(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新高考語文復習題型專練9 文言文閱讀(文言散文應用文)20題(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新高考語文復習題型專練9 文言文閱讀(文言散文應用文)20題(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新高考語文復習題型專練9 文言文閱讀(文言散文應用文)20題(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預測09文言文向讀(文言散文、應用文)精選20題

(名校預測)(解析版)

上海專用,2024屆高考語文精編預測系列

一、文言文閱讀

(2023春?上海黃浦?高三格致中學??茧A段練習)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雜說》

【明】李贄

①《拜月》《西施》,化工也;《他琶》,畫工也。夫所謂畫工者,以其能奪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

之無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長,百卉具在,人見而愛之矣。至覓其工,了不可得,豈其智固不能得

之與?要知造化無工,□有神圣,亦不能識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誰能得之?由此觀之,畫工雖巧,已落二

義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

②雜劇院本,游戲之上乘也c《西廂》、《拜月》,何工之有?蓋工莫工于《琵苞》矣。彼高生者,固已

殍其力之所能工。惟作者窮巧極二,不遺余力,是故語盡而意亦盡,詞羯而味索然亦隨以竭。吾嘗觀覽《昆

琶》而彈之矣,一彈而嘆,再彈否怨,三彈而向之怨嘆無復存者,此其故何邪?豈其似真非真,所以入人

之心者不深邪?蓋雖工巧之極,其氣力限量,只可達于皮膚骨質之間:則其感人,僅僅如是,何足怪哉!

《西廂》、《拜月》,口不如是。意者宇宙之內本自有如此可璋之人,如化工之于物,其工巧自不可思議耳。

③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此其切皆非有意于為文也。其胸中有如許無狀可怪之事,其喉間有如許欲吐而

不敢吐之物,其口頭又時時有許多欲語而莫可所以告語之處,言極積久,勢不能遏。一旦見景生情,觸目

興嘆,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訴心中之不平,感數(shù)奇于千載。

④嗚呼!若彼作者,吾安能見之與!

(有刪改)

I.可填入第①、②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況,亦B.將,則C.雖,乃D.或,反

2.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西廂》《拜月》《琵琶》都是雜劇院本。

B.作者認為《西廂》《拜月》是自然天成的。

C.作者對《琵爸》之工巧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

D.作者認為為文應該重視文學積累,厚積薄發(fā)。

3.概括第②段的論證思路。

4.根據(jù)第③段李贄對“世之真能文者”的描述,結合《李溫陵傳》、《枕中十書序》,判斷他自己是否屬于真

能文者,并闡述理由。

【答案】1.C2.A3.首先提出觀點,元人雜劇是游戲娛樂文章的最高層次,并舉例說明。接著

從反面舉例論證過分雕琢的作品不能深入人心。最后點明自然天成作品的藝術價值之高。4.李贄屬

于真能文者。

李贄病中還在執(zhí)著寫書,可見作品出自真性情,是不吐不快:官府說他“胡亂寫書”,可見他“胸中有如許無

狀可怪之事”,并寫了出來。

李贄評價自己的書都是得意之作,是描摹人生、寄托理想、抒發(fā)性情的積久而成的作品。其作品都屬天成

之作,泣血之作,無意之作。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第一處,“有神圣,亦不能識知化工之所在”,即使具有很高的智商,可也找不到“化工”在什么地方。此處

應表假設,應選用“雖

第二處,“《西廂》、《拜月》,小如是“,結合語境,應是“而《拜月》《西廂》,卻小是這樣“,此處表轉折,

應選用“乃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A.“都是雜劇院本“錯誤,結合“雜劇院本,游戲之上乘也?!段鲙菰隆?,何工之有?蓋工莫工于《琵琶》”

分析,元人雜劇,是游戲娛樂文章的最高層次了,《拜月》、《西廂》,有一絲一毫的雕琢痕跡嗎?大概雕琢

下功夫最多的該是《琵琶》一書,則《琵琶》應不屬于雜劇院本。

故選Ao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論證思路的能力。

“雜劇院本,游戲之上乘也也。《西廂》、《拜月》,何工之有”,開篇首先提出觀點,元人雜劇是游戲娛樂文

章的最高層次;

“蓋工莫工于《琵琶》矣、惟作者窮巧極工,不遺余力,是故語盡而意亦盡,詞竭而味索然亦隨以竭……蓋

雖工巧之極,其氣力限量,只可達于皮膚骨血之間”,大概雕琢下功夫最多的該是《琵琶》一書吧。正是

由于他不遺余力地人工雕琢,才使該作品到最后是語盡意也盡,詞竭之后味道也不存在了。大概是寫作工

巧過了頭了,就會使文章內容比較膚淺,文章的影響力僅能進入皮膚而不能深入骨豌。從反面舉例論證過

分工巧反而使作品膚淺,不能打動人心;

“宇宙之內本自有如此可喜之人,如化工之于物,其工巧自不可思議耳”,在這個世界上,原本真有這樣可

喜的人,好比化工與客觀世界的物體的關系,它的工巧原本就讓人不可思議。最后總結自然天成作品的藝

術價值。

2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觀點,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首先明確李贄屬于真能文者。

結合“世之真能文者,此其初皆非有意于為文也。其胸中有如許無狀可怪之事公病’病中復定所作《易因》,

其名曰《九正易因》。常曰:‘我得《九正易區(qū)1》,死快矣以妄著書”可分析出,李贄病中還在寫書,是不

吐不快,且寫書出自真性情,表達心中諸多不可名狀、可怪之事。

結合“其喉間有如許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頭乂時時有許多欲語而莫可所以告語之處,蓄極積久,勢不

能遏”“皆得意也,皆不可忽也?!恫貢罚枰簧袼囊?;《焚書》,予一生事跡所寄也;《說書》,予一

生學問所寄也。別有十種,約六百余紙,于中或集諸書,或附己意,此予一生神通,游戲三發(fā)所寄也”可

知,(所有的書)都是我得意的作品。都不能忽視?!恫貢?,是我一生的精神寄托;《焚書》,是我一生經(jīng)

歷的寄托;《說書》,是我一生學問的寄托。另外還有十本書,大約六百多張紙,在其中或者匯集了幾本書

(的內容),或者附加了我自己的想法,這是我一生的精神通達,娛樂讓自己心神寧靜時的寄托。據(jù)此分

析出,李贄的書,是“蓄極積久,勢不能遏”,是人生閱歷的積淀,是思想感情的勃發(fā),是可見真性情的天

成之作,泣血之作,尢意之作。

參考譯文:

《拜月》《西廂)》,是屬于自然界自然天成的東西,沒有絲毫人工雕琢的痕跡。而《琵巷》,則好象是

用意刻畫出來的作品。所謂畫工即用心雕琢出來的作品,作者認為他能夠模仿天地的化工,而作者哪里知

道大地生長的萬物是根本不露任何雕琢刻劃的痕跡的?,F(xiàn)今天地所生長的,百花百草都是,每個人見了都

會喜歡,要想尋找它生長的軌跡,根本找不到,難道是人們的智慧不高,因而看不出它的雕琢痕跡嗎?要

知道造化是沒有痕跡可尋找的。你雖然具有很高的智商,可也找不到“化工”在什么地方,而誰又能獲得

它呢?由此來看,“畫工”雖然方法巧妙,可已經(jīng)落在第二個層次了。文章千古事,得知寸心知。真是可

悲??!

元人雜劇,是游戲娛樂文章的最高層次了,《拜月》、《西廂》,有一絲一毫的雕琢痕跡嗎?大概雕琢下

功夫最多的該是《琵苞》一書吧,該書的作者高生,確實使用了種種凡是可以拿來使用來的技巧了,正是

由于他不遺余力地人工雕琢,才使該作品到最后是語盡意也盡,詞竭之后味道也不存在了。我曾仔細研究

過《琵琶》一書,第一遍感覺不怎么樣,第二遍感到有問題,看過三遍之后真?是無話可講了。這是什么原

因呢?難道其中事情不夠真,所以不能夠打動人嗎?大概是寫作工巧過了頭了,就會使文章內容比較膚淺,

文章的影響力僅能進入皮膚而不能深入骨髓,它能夠打動人的地方,僅此而已,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而

《拜月》《西廂》,卻不是這樣,感覺在這個世界上,原本真有這樣可喜的人,好比化工與客現(xiàn)世界的物體

的關系,它的工巧原本就讓人不可思議。

而且世界上賣會作文章的人,在其當初開始寫文章之時,大都沒有意思到他是要寫文章,心中有這么

多不可名狀、可怪之事,其喉間有這么多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頭又時時有許多想說而又沒法去找地方

去說的事情,蓄積的太多太久了,沒有辦法把它遏制住。一旦見景生情,就會觸日興嘆,借酒澆愁,借助

文章訴說心中的不平,感嘆千年來命運的好壞。

唉,至于那樣的作者,我能更得到嗎?

(2023?上海寶山?上海交大附中??寄M預測)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見村樓記

【明】歸有光

①昆山治城之陛,或云即古婁江。然婁江已湮,以隍為江,木必然也。吳淞江自太湖西未,北向,若

將超入縣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東南入于海。江之將南圻也,背折而為新洋江。新洋江東數(shù)里,有

地名羅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號為羅村云。

②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實,產(chǎn)于江右南昌之官廨①。其后每遷官輒隨,歷東兗、汴、楚之境,

自岱岳、嵩山、匡廬、衡山、瀟湘、洞庭之滂,延實無不識也。獨于羅巷村者,生平猶昧之。中丞既謝世,

延實卜居縣城之東南門內金潼港,有樓翼然出于城^之上,前俯隍水,遙望三面,皆吳淞江之野。塘浦縱

橫,田滕如畫,而村墟遠近映帶。延實日焚杳灑掃讀書其中,而名其樓日見村。

③余間過之,延實為具飯。念昔與中丞游,時時至其故宅所謂南樓口,相與飲酒論文。忽忽二紀,不

意遂已隔世。今獨對其幼子飯,悲悵者久之。城外有橋,余常與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時其不在,相

與憑檻,常至暮,悵然而返。今兩人者皆亡,而延實之樓,即方氏之故廬,余能無感乎?中丞自幼攜策入

城,往來省茶及歲時出郊嬉游,經(jīng)行術徑②,皆可指也??鬃由俨恢冈崽?,有挽父③之母知而告之,余可

以為挽父之母乎?

④延實既不能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④,肅然桑梓⑤之懷,愴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孫早孤而自

樹者,史傳中多其人,延實在勉之而已。

【注】①官廨:官署②術徑:道路。③挽父:限人?!妒酚?孔子世家》:“丘生而敘梁紇比,葬于防

山,防山在魯東,由是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瞰人挽父之母,誨孔

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阿芩局迹合氲奖驹础"萆h鳎汗枢l(xiāng)。

5.可填入第③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也B.者C.矣D.耳

6.推斷不屈于延實選擇住在“見村樓”原因的一項是()

A.登樓時可見父親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

B.地勢高出城墻,方便眺望吳淞江風光。

C.環(huán)境優(yōu)雅,便于在其中焚香讀書。

D.見村樓是延實父親的朋友方氏之故居。

7.結合全文,賞析第②段畫線句。

4

8.方苞《書〈歸震川文集〉后》有云;“其尤善者,不俟修飾而情詞并得,使覽者惻然有隱?!闭埥Y合本文

具體內容對此加以分析。

【答案】5.B6.A7.具體敘述了延實跟隨父親歷覽通都巨邑名山大川,反襯不識祖居地羅巷村

之遺憾,引出下文名樓日見村以為紀念,為最后表揚和勉勵延實不忘先祖發(fā)揚祖德作鋪墊。8.第①

段先寫昆山地理變化,從城隍、婁江、吳淞江寫到新洋江,介紹李中丞祖居地羅巷村的環(huán)境,從容舒緩,

蘊含了對友人的真摯情館。

第②段一一敘述李中丞的仕途,然后描寫見村樓所見村落與水日的農(nóng)家自然景象,寥寥幾筆加以點染,簡

潔曉暢,也表達了對延實生活追求的贊嘆。

第③段從“余間過之,延實為具飯”的眼前情事,聯(lián)想起二十多年和李中丞交往的情景,又引出另一亡友方

思曾,增加了世事蒼茫的感慨。敘述娓娓道來不事雕琢,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作者對亡友的深切思。最后用孔

子典故,這里的“經(jīng)行術徑”實際包含李中丞的成長道路,學術為人等等,委婉地啟發(fā)延實的思考。

第④段與延實對父親的懷念,最后直接表達對延實的期望之情。全文始終蕩漾著一股深切的故人之思,感

情色彩極濃。

【解析】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念昔與中丞游,時時至其故宅所謂南樓口,相與飲酒論文”句意:想起以前和(他的父親)中丞一起游賞,

經(jīng)常到他以前那座叫做南樓的居所,一起喝酒,討論文章。

“南樓口”應是指南樓這個地方,表示“……者”之意的詞語,只有"者

故選B。

6.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A.“登樓時可見父親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錯誤。由“有樓翼然出于城IS之上,前俯隍水,遙望三面,皆吳淞江

之野。塘浦縱橫,田滕如畫,而村墟遠近映帶。延實日焚香灑掃讀書其中”“而延實之樓,即方氏之故廬”

可知,延實選擇住在“見村樓''原因是BCD。

故選Ao

7.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歷東兗、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廬、衡山、瀟湘、洞庭之渚,延實無不識也”意思是:到過山東、

河南、湖南、湖北一帶,從泰山、嵩山、廬山、衡山,到瀟水、湘水、洞庭湖中的江洲島嶼,延實沒有不

熟知的。

李中丞小兒子延實,中丞每次調動官職的時候他總是追隨著父親,去過很多地方,但是“獨于羅巷村者,

生平猶昧之“,畫線句子具體敘述了延實跟隨父親歷覽通都巨邑名山大川,反襯不識祖居地羅巷村之遺憾,

引出下文名樓日見村以為紀念,為最后表揚和勉勵延實不忘先祖發(fā)揚祖德作鋪墊。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體裁特征以及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由“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婁江。然婁江已湮,以隍為江,未必然也。吳淞江自太湖西來,北向,若將

趨入縣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東南入于海。江之將南折也,背折而為新洋江。新洋江東數(shù)里,有地

名羅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號為羅村云''可知,第①段先寫昆山地理變化,從城隍、婁江、

吳淞江寫到新洋江,介紹李中丞祖居地羅巷村的環(huán)境,從容舒緩,蘊含了對友人的真摯情誼。

由“中丞游宦二十余年……歷東兗、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廬、衡山、瀟湘、洞庭之緒,延實無

不識也……有樓翼然出于城^之上,前俯隙水,遙望三面,皆吳淞江之野。塘浦縱橫,田滕如畫,而村墟

遠近映帶。延實日焚香灑掃讀書其中,而名其樓曰見村“可知,第②段一一敘述李中丞的仕途,然后描寫

見村樓所見村落與水田的農(nóng)家自然景象,寥寥幾筆加以點染,簡潔曉暢,也表達了對延實生活追求的贊嘆。

由“余間過之,延實為具飯。念昔與中丞游,時時至其故宅所謂南樓者,相與飲酒論文……城外有橋,余

常與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時其不在,相與憑檻,常至暮,悵然而返。今兩人者皆亡,而延實之樓,

即方氏之故廬,余能尢感乎?……孔子少小知父葬處,有挽父③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為挽父之母乎?”

可知,第③段從“余間過之,延實為具飯”的眼前情事,聯(lián)想起二十多年和李中丞交往的情景,又引出另一

亡友方思曾,增加了世事蒼茫的感慨。敘述娓娓道來不事雕琢,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作者對亡友的深切思。最

后用孔子典故,這里的“經(jīng)行術徑''實際包含李中丞的成長道路,學術為人等等,委婉地啟發(fā)延實的思考。

由“延實既不能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肅然桑梓⑤之懷,愴然霜露之感矣。自占大臣子孫早孤而自樹

者,史傳中多其人,延實在勉之而已''可知,第④段寫延實對父親的懷念,最后直接表達對延實的期望之

情,全文始終蕩漾著一股深切的敵人之思,感情色彩極濃。

參考譯文:

昆山治城的護城壕,有人說就是古時候的婁江。但是婁江已經(jīng)堵塞,把沒有水的護城壕當做古時候的

江,不一定是對的。吳淞江從太湖的西面而來,向北,好像將要流入縣城。在離縣城不到二十里的地方,

河水蜿蜒曲折,終于向東南流入了大海。江將要向南流的時候,向北折流就成了新洋江。在新洋江東面幾

里,有個地方叫做羅巷村,已經(jīng)去世的好朋友李中丞的祖先居住在這里,所以他自號為“羅村”。

李中丞在外做官二十多年,(他的)小兒子延實,是在江西南昌的官署中出生的。這之后,中丞每次

調動官職的時候他總是追隨著父親,到過山東、河南、湖南、湖北一帶,從泰山、嵩山、廬山、衡山,到

瀟水、湘水、洞庭湖中的江洲島嶼,延實沒有不熟知的。只是對于羅巷村,出生以來還不知道它。中丞去

世以后,延實選擇居住在縣城的東南門內的金潼港。有一座樓的檐瓦像鳥翅一樣翹著,凸顯在城門外地曲

城之上,它向前俯瞰隍水,向三面遙望,都是吳淞江畔的田野。水塘港口縱橫交錯,田墳蜿蜒如畫,掩映

著遠近的村落。延實每天在樓中談香、灑水清掃、讀書,并且把這座樓稱為“見村”。

我偶爾路過這里,延實都為(我)準備飯菜。想起以前和(他的父親)中丞一起游賞,經(jīng)常到他以前

6

那座叫做南摟的居所,一起喝酒:討論文章。時光流逝,一榜眼已是二十四年,想不到竟已是生死永隔。

今天獨自對著他的兒子吃飯,久久地感到悲傷痛惜。城外有一座橋,當年我常和中丞出城,拜訪老朋友方

思曾,他有時不在,我們一起靠著欄桿,常常等到黃昏,才遺憾失意地回去?,F(xiàn)在他們兩個人都已去世,

而延實的這座樓,就是方思曾以前的居所,我內心怎么能沒有蝕動感慨呢?中丞從小的時候靜著馬入城,

來往掃墓和過年的時候到郊外嬉戲游玩所經(jīng)過的道路,都還可以——指出??鬃幽晟俚臅r候不知道父親被

埋葬的地方,甌邑人挽父的母親知道后告訴了他,我可以做挽父的母親嗎?

延實既然可以不忘記他的先人,好似水必源、木必根般久久不忘根本,以莊重的態(tài)度必念故園,以悲

傷失落的心情懷念著逝去的父母和祖先。從古至今的大臣的子孫中,年少喪父卻能自強不息、有所建樹的,

正史中有很多這樣的人,延實是在以他們?yōu)榘駱用銊钭约毫T了。

(2023秋?上海長寧?高三上海市延安中學校考階段練習)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東軒記

蘇轍

①余既以罪謫監(jiān)筠州鹽酒稅,木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

俯江之游,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憐其無歸也,許之。□克支其欹

斜,補其圮缺,辟聽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

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于一。生則坐市區(qū),篇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暮歸,筋力疲廢,

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于所謂玄軒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

然自笑也。

②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以顏子簞食瓢飲,居于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

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yǎng),而不害于學,何至困辱貧簍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米鹽之間,無一日之休。

雖欲棄塵垢,解羈禁,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升斗之祿

以自給者,良以其害于學故也。

③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沆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

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

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qū)區(qū)欲磨洗濁污,晞圣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福,宜其

不可得哉!

④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辰而憐之,使得歸伏田里,治先

人之敝廬,為環(huán)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yōu)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⑤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記。

9.依次填入第一段“□”中的字,正確的一項是()

A.乃然B.則蓋

C.既夫D.然而

10.為第三段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

B.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卜.者乎

C.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

D.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

11.分析笫一段畫線句在文中的作用。

12.作者是如何圍繞對“顏回之樂”的論述來表達自己的心境的?請嘗試分析。

【答案】9.A10.A11.結構上,總結前文,引出下文,使文章行文連貫且完整。內容上表達事

與愿違的自嘲;并為卜.文的議論張本,引出下文的感慨。12.①由奇怪顏回的選擇而醒悟自己被繁忙

的公務束縛不得讀書治學:②理解了顏回甘心貧賤治學,感慨自己不能脫身離開;③理解了顏回之樂,反

思自身德行小夠。

【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第一處,“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才勉強支立起那傾斜的房子,修補好那倒塌的墻壁。此處上承“許之”,

表條件,應選用“乃”;

第二處,“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于一“,但是鹽酒稅務的差事過去有三個

宜員共同管理,我來到這里時,那二人止好都被罷免離開,所有的事務都托付在我一個人身上。此處和前

面“以為宴休之所”為轉折關系,應填“然”或“而工

故選A。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等到他按著正理而尋求人生最高理想時,就能搜脫虛華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時就會從容自得,忘

卻了天地廣大和死生變化,更何況其他事情呢!

“道,,作”求,,的賓語,二者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

“循理”是“求道”的方式,“以”表目的關系,關系緊密,之間不斷開,“收”的賓語為“其實”,之間不斷開,

排除C;

“其華,作,落,,的賓語,之間不可斷開,“落其華,,與“收其實,,結構對應,排除D。

故選Ao

II.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句作用的能力。

“終不能安于所謂東軒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始終不能在所謂的東軒安閑地休

8

息,每天早晚從它旁邊出入,回頭看看,未嘗不嘲笑自己一番。

句子針對前文修屋想要工余休閑的設想的落空而引發(fā)感慨,承接上文,由此引出下文的議論,結構上承上

啟下,使文章行文連貫且完整。

內容上,呈現(xiàn)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表達事與愿違的自嘲:從而下文深入分析自己不能如愿的原因,為下.文

的議論張本,引出下文的感慨。

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由原文“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以顏子簞食顆飲,居于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

仕,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yǎng),而不害于學,何至困辱貧簍自苦如此”“晝則坐市區(qū),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

人爭尋尺以自效;暮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于所謂東軒者”

可知,由奇怪顏回的選擇而醒悟自己被繁忙的公務束縛不得讀書治學;

由原文“及來筠州,勤勞米鹽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紫,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

之”“然后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升斗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于學故也“可知,蘇轍在鹽米這些

瑣事上操勞,沒有一天休息,雖然很想離開人聲喧囂、塵土飛揚的市場,擺脫束縛,把自己放到能修身養(yǎng)

性、培養(yǎng)品德的場所,但每每被繁雜的事務拖累,由此理解了顏同甘心貧賤,感慨自己不能脫身離開;

由原文”余方區(qū)區(qū)欲磨洗濁污,窿圣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可知,蘇轍

理解了顏回之樂,自視德行不夠,未能達到安貧樂道(或甘心貧賤)的境界。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我因為獲罪已經(jīng)被貶擔任管理筠州鹽酒稅收政策的稅務官,我還沒有到任,天下大雨,筠水泛濫成災,

淹沒了南岸的市場,漫上了北坡,沖壞了州府的大門。鹽酒稅所俯臨江邊,水災尤其嚴重。(我)到了以后,

房屋損毀不能居住,就向郡府報告,借戶部巡察使的府第來居住??じ畱z惜我無家可歸,就答應了我的請

求,才勉強支立起那傾斜的房子,修補好那倒塌的墻壁,開辟出聽事堂的東邊做書房,屋前種了二株杉樹,

種了上百棵竹子,把它當作我工余休閑的地方。但是鹽酒稅務的差事過去有三個官員共同管理,我來到這

里時,那二人正好都被罷免離開,所有的事務都托付在我一個人身上。白天我就坐守在市場上,賣鹽、賣

酒、征收豬魚交易的利稅,與市場上的商人爭奪微薄的利益來完成自己的任務;晚上回來已經(jīng)精疲力盡,

總是昏然入睡,不知道夜盡已經(jīng)天亮;第二天¥上就又出去從事本職工作,始終不能在所謂的東軒安閑地

休息。每天早晚從它旁邊出入,回頭看看,未會不嘲笑自己一番。

我從前少年讀書時,私下曾經(jīng)奇怪顏回用一個竹器盛飯吃,一個瓢盛水喝,住在簡陋的小巷里,別人

都忍受不了這種困苦,顏回卻怡然自樂。我私下認為雖然不想做官,但是做點看門打更的小差事,還是可

以自己養(yǎng)活自己,而且不妨礙治學,哪里至于貧窮困苦、自討苦吃到這種地步呢?等到我來到筠州,在鹽

來這些瑣事上操勞,沒有一天休息,雖然很想離開人聲喧囂、塵土飛揚的市場,擺脫束縛,把自己放到能

修身養(yǎng)性、培養(yǎng)品德的場所,但冬冬被繁雜的事務拖累而身不由己,這以后才知道顏回廿心貧賤,不肯謀

求一斗升的薪祿來養(yǎng)活自己的原因,實在是因為那樣的處境對治學是有害的。

唉!讀書人在他還沒有最高理想境界的時候,深深的沉浸在權勢利益之中,用金銀財寶和子女厚自奉

養(yǎng),自認為快樂。等到他按著正理而尋求人生最高理想時,就能擺脫虛華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時就會從

容自得,忘卻了天地廣大,以及死生變化,更何況其他事情呢!所以那種樂趣,足夠對窮困饑餓的處境漠

視不顧,毫無怨言,即使讓他南面稱王他也不會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我正想

以誠摯的心情洗心革面,仰法圣千稀望能達到至圣先賢們的萬分之一,自視不足,而布望達到顏回那樣憂

道不憂貧的境界,當然做不到了!

我既然因罪被貶謫到這里,盡管知道束縛于瑣事雜務的危害卻勢必無法擺脫,只希望時間久了,世人

或許能哀憐我,讓我能夠歸隱田園,修繕祖先破舊的房屋,再右置一間只有四面墻的簡陋的戾間居住在那

里,然后追求顏回的那種快樂,懷想東軒之樂,悠閑自得而忘記了老之將至,然而這恐怕不是我所敢于奢

望的。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寫。

(2023秋?上海浦東新?高三華師大二附中??茧A段練習)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名堂室記

朱熹

①紫陽山在徽州城南五里,先君子故家婺源,少而學于郡學,因往游而樂之。既來閩中,思之獨不置,

故嘗以“紫陽書堂”者刻其印章,熹不敢忘先君子之志,敬以印章所刻,榜其所居之廳事。

②先君又每自病其卞急①害道,尉尤溪時,嘗取古人佩韋之義,榜其廳事東偏之室曰“韋齋”,以燕

處而讀書焉。而息之躁迫滋甚,尤不可以忘先人之戒,則又取而揭之于寢,以自鞭策,且示子孫?!鯊d事、

寢堂,家之正處,今皆以先君子之命命之。

③晦堂者,燕居之所也。蕉生十有四年,而先君子棄諸孤,遺命來學于藉溪胡公先生,草堂、屏山二

劉先生。屏山獨嘗字而祝之曰:“木晦于根,春容曄敷;人晦于身,神明內腴?!焙笫卵悠嚼罟壬壬?/p>

所以教矗者,口不異乎三先生之說,而其所謂晦者,則猶屏山之志也。真惟不能踐修服行,是以顛沛,今

乃以是名堂,以示不敢忘諸先生之教,且志吾晦。而自今以始,請得匏從事于斯焉。

④堂旁兩夾室,暇日默坐,讀書其間,名其左曰“敬齋",右曰“義齋”,□熹嘗讀《易》,而得其

兩言,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币詾闉閷W之要,無以易此。及讀《中庸》,見其所論修道之教,而必

以戒慎恐懼為始,然后得夫所以待敬之本。又讀《大學》,見其所論明德之序,而必以格物致知為先,然

后得夫所以明義之端。既而觀夫二者之功,一動一靜,交相為用。

⑤因以“敬”“義”云者,名吾二齋,且歷敘所以名平堂室之意,以見熹之所以受命于父師與其區(qū)區(qū)

進學之所。

10

(有刪改)

【注】①卞急:急躁。

13.如果在文章三處空格內填入同一個字,最合適的是()

A.因B.以C.蓋D.然

14.根據(jù)文章內容完成表格。

房間命名原因

廳事紫陽書堂

繼承父親遺志

(1)韋齋

別堂(2)銘記老師教誨

堂旁夾室敬齋、義齋(3)

15.以下對文本理解正確的是()

A.“以先君子之命命之”主要是藉此寄托對父親的懷念。

B.“韋齋”之名,是源于朱熹對自己性格急躁的鞭策。

C.讀了《中庸》與《大學》,朱熹才明白“敬”、“義”的深意。

D.朱熹未能踐行先生教誨,故在本文中流露出愧疚之意。

16.本文依序分別交代各堂室命名的緣由,其中順序能否互換?說說理由。

【答案】13.C14.(1)東偏室

(2)晦堂

(3)為學之要15.A16.觀點:不能互換。

理由:作者交代各堂室命名的緣由是從對先父遺愿的態(tài)度,然后是對恩師的態(tài)度,最后才使治學的態(tài)度。

所以順序不能互換。

【釋析】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廳事、寢堂,家之正處,今皆以先君子之命命之“意思是大概廳事、寢堂、家里的正房,如今都用先父的

命令來命名。

“不異乎三先生之說”意思是大概和三位先生的學生并沒有什么不同。

“熹嘗讀《易》,而得其兩言”意思是大概我曾經(jīng)讀過《易》,從而得到兩句話。

三處都表推測,應用“蓋”,“蓋”表推測,大概。

故選c。

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嘗取古人佩韋之義,榜其廳事東偏之室曰'韋齋’"可知,(I)處應為“東偏室

由原文“晦堂者,燕居之所也”“熹惟不能踐修服行,是以顛沛,今乃以是名堂,以示不敢忘諸先生之教,且

志吾晦”可知,將“別堂”命名為“晦堂”,(2)處應為“晦堂”。

由原文“春嘗讀《易》,而得其兩言,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詾闉閷W之要,無以易此”可知,作者將堂

旁夾室命名為敬齋、義齋,是因為它是為學之要,所以(3)處應為“為學之要工

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B.“源于朱熹對自己性格急躁的鞭策”錯誤。由原文”而熹之躁迫滋甚,尤不可以忘先人之戒,則又取而揭之

于哀,以自鞭策,且示子孫”可知,“韋齋”之名,是源于朱熹不能忘記先人的警戒,用來鞭策自己,警示子

孫,

C.由原文“熹嘗讀《易》,而得其兩言,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以為為學之要,無以易此。及讀《中庸》,

見其所論修道之教,而必以戒慎恐懼為始,然后得夫所以持敬之本。乂讀《大學》,見其所論明德之序,

而必以格物致知為先,然后得夫所以明義之端”可知,讀了《易》,朱亶明白“敬"、"義''的深意。

D.“故在本文中流露出愧疚之意”錯誤。由原文“聶惟不能踐修服行,是以顛沛,今乃以是名堂,以示不敢忘

諸先生之教,且志吾晦”可知,作者在本文流露出的是不能忘記先生的教誨。

故選Ao

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首先要表明理由,不能互換。

由原文‘'惠不敢忘先君子之志,敬以印章所刻,榜其所居之廳事”可知,朱熹命名廳事的原因是繼承父親的

遺志。

由原文“而熹之躁迫滋甚,尤不可以忘先人之戒,則又取而揭之于寢,以自鞭策,且示子孫”可知,朱熹命

名東偏室的原因是繼承父親的遺志。

由原文“要惟不能踐修服行,是以顛沛,今乃以是名堂,以示不敢忘諸先生之教,且志吾晦'訶知,朱熹命

名別堂的原因是銘記老師的教誨<

由原文“蕉嘗讀《易》,而得其兩言,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詾闉閷W之要,無以易此”可知,朱熹命名

堂旁夾室為敬齋、義齋的原因是為學之要。

所以作者交代各堂室命名的緣由是從對先父遺愿的態(tài)度,然后是對恩師的態(tài)度,最后才使治學的態(tài)度。所

以順序不能互換。

參考譯文:

名堂室記

12

朱品

①紫陽山在徽州城南五里,先父的舊居在婺源,小時候在郡學求學,于是和同學交往而感到快樂。來

到閩中之后,因思念家鄉(xiāng)而不置辦家業(yè),所以曾經(jīng)用“紫陽書堂”來篆刻印章。朱真我不敢息卻先父的志

向,恭敬地用其印章所刻的紫陽書堂來張貼在廳事上。

②先父又常常因急躁害道兒擔憂,擔任尤溪尉時,曾經(jīng)選取古人韋皮性柔韌,性急者佩之以自警的意

思,將他廳事偏東的屋子張貼為“韋齋”,退朝后就在這里讀書。而我更加地急迫躁動,更加不敢忘卻先

人妁告誡,就又取下未放到寢室,用未自我鞭裝,并且警示子孫。大概廳事、寢堂、家里的正房,如今都

用先父的命令來命名。

③晦堂是閑居的所在。我在十四歲的時候,先父去世,先父的遺命讓我向藉溪人胡原仲、白水人劉致

中、屏山人劉彥沖學習。而屏山先生曾經(jīng)題字并祝福說:“樹木的根扎的越深,春天的樣子就會枝繁葉茂

鮮花盛開;人越內斂謹慎,他的精神就越清奐,內心也就越強大?!焙髞韼熓卵悠嚼罟壬?,李公先生所

教授我的和三位先生的學說并內有什么不同,他所謂的晦,就如同醉山劉先生的志趣。只是我不能履行和

修治,因此顛沛流離,如今用晦來命名廳堂,來表示不敢忘記諸往先生的教海,并且讓我的心智更加內斂。

從今以后,請允許我再次跟從他們學習。

④晦堂旁是兩個夾室,閑暇之時默默地閑坐,在其間讀書,命名左邊的那間屋子為“敬齋”,命名右

邊的那間屋子為“義齋”,大概我曾經(jīng)讀過《易》,從而得到兩句話,叫做“以敬心矯正內在的思想,以

義德規(guī)范外在的行為”。認為是治學的關鍵,不能改變。等到讀《中庸》,見到其中所論述的修道之教,

而必定把警惕而審慎唯恐有失作為開始,這之后得到持敬之本的原因。又讀到《大學》,見到其中所論述

的明德的順序,而一定把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放在首位,這之后才得到明義之端的原因。不久

又看到二者的公用,一動一靜,相互結合發(fā)揮作用。

⑤于是用“敬”“義”來命名我的兩個書齋,并且詳細地敘述命名廳堂的原因,來表明我受命于先父

和老師并且自己取得一點學術成就的場所。

(2023?上海虹口?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寄M預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答書中立論師道書

柳宗元

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

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也取。仆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

為吾子師乎?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柢嘩笑之,以

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